工程热力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热力学课程论文
柴油机实际循环的传热分析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课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前言
一、柴油机实际循环的组成 (1)
二、实际循环的特点 (2)
三、实际循环理想化 (2)
四、传热的相关基础知识 (3)
五:柴油发动机的传热分析 (4)
六:参考文献 (7)
前言
在工程热力学中,我们将柴油机实际循环理想化为绝热压缩过程;定容加热过程;定压加热过程;绝热膨胀过程;定容放热过程。这样几个理想过程,而理想化的模型忽略了很大部分传热的能量损失问题,故在此讨论柴油机实际循环中的传热损失。
在研究传热损失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了解了柴油机的各个实际循环过程。
一、柴油机实际循环的组成
柴油机有四冲程机与二冲程机二种,
一个工作循环都由进气、压缩、燃烧膨
胀、排气过程组成。如果一个工作循环
在活塞连续的四个行程中完成,称为四
冲程机;如果一个工作循环在活塞连续
的二个行程中完成,称为二冲程机。所
以本节的讨论对四、二冲程内燃机都适
用。下面以现代机械喷射四冲程柴油机
的p-V图为例,介绍其工作循环。
0-1为吸气过程:吸气过程中,由于
流动阻力,缸内气体压力略低于大气压
图9-1 四冲程柴油机示功图
力。
l-2为压缩过程:压缩早期,空气从气
缸壁吸热,q>0;压缩后期,空气向气缸壁放热,q<0。压缩过程的平均多变指数n=1.34~1.37。压缩终点空气温度约600℃~700℃,压力约3~5Mpa,超过柴油自燃点(335 ℃左右)。
2-3-4为燃烧过程:现代柴油机采用喷油泵和喷油器,将燃油在压缩冲程上止点前(2′点)喷进气缸,由于高压燃油(供油压力80~150MPa)经细小如针孔的喷孔挤出时受到强烈的摩擦、扰动以及气缸内压缩空气的阻力,被粉碎成雾状,细微的燃油被高温压缩空气加热而蒸发,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当某处燃油达到自燃点燃烧,放出热量而引燃所有可燃混合气。燃油在上止点前喷入气缸到火苗出现的这段时间,称为“滞燃期”,滞燃期内积累的燃油量在活塞位于上止点附近的一瞬间燃烧放热,工质压力在一瞬间上升到6~8Mpa,使理想循环可以认为这部分热量是在定容下加入的;而火苗出现后喷入的燃油由于随喷随烧,此时活塞已向下止点方向运动,燃烧放热量使气缸在容积增大
时保持定压,理想循环可以认为这部分燃油放热量在定压下加入,燃烧终了时,工质温度可达1400℃~1800℃。由于兼有定容加热和定压加热过程,所以现代机械喷射柴油机的理想循环称为混合加热循环,燃烧过程为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过程。
4-5为膨胀过程:高温高压工质推动活塞下行,由于气缸容积增大,工质的压力、温度下降,过程实现热能转变成机械能,即工质推动活塞的功通过连杆传递转变成曲轴的转矩输出。膨胀过程进行到排气阀打开时为止,由于气缸容积的限制,膨胀终点工质的压力为0.2~0.5MPa ,高于大气压力,温度约600℃~700℃。膨胀过程的前期工质吸热,后期向缸壁放热,平均多变指数n=1.2~1.38。
5-6-0为排气过程:在活塞的下止点前排气阀开启,废气在压差作用下排出气缸,气体压力突然下降;随后活塞上行,将剩余废气推出。由于存在流动阻力,排气时缸内气体压力略高于大气压力,温度约300℃~500℃。
二、实际循环的特点
从图可知:
1. 柴油机不是封闭循环,循环中吸进新鲜空气,排出废气,工质处在开口系统中;但由于进、排气压力差不大,进、排气过程线靠得很近。
2. 循环中工质的组分和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3. 压缩和膨胀过程的多变指数都是变化的,但由于压缩、膨胀过程工质平均温度都很高,因此,这两个过程的总体效果是向气缸、活塞头部冷却介质放热。
4. 循环中排气带走了相当数量的燃烧放热量,这是动力循环向低温热源的放热过程,是实现动力循环不可缺少的条件。
5. 所有过程都不可逆。
三:实际循环理想化:
理想循环基于以下假设:
1.取消进、排气过程,使循环中工质处于封闭系统,进行封闭循环。压缩始点压力1p 、温度1T ,循环工质的质量1
1RT V p m s ;循环喷入的燃油量相对燃气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工作容积s V 在压缩始点时
的燃气量等于m 。
2.忽略压缩与膨胀过程中工质向缸壁、活塞头部的热交换,将压缩与膨胀视为绝热过程。
3.循环中工质的化学性质不变,即认为循环中不发生燃料燃烧的化学反应,而用工质从外界的定容吸热和定压吸热过程替代燃油的燃
烧放热过程。
4.用定容放热过程代替排气
过程,认为定容放热后,工质恢
复到循环的初始状态。
5.所有热力过程均可逆,循
环为可逆循环,比热为定值。
由上面理想循环的假设知,理
想循环热效率要比实际循环高,
因此,它可以看作实际循环热效
率的极限,它为热机工作的改进
提供了依据。
如图9-2 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p-v图和T-s图经过简化,可以得到柴油机理
想循环如图9-2所示。
柴油机理想循环组成过程:
1-2绝热压缩过程;2-3定容加热过程;3-4定压加热过程;4-5绝
热膨胀过程;5-1定容放热过程。
因为兼有定容和定压加热过程,所以称之为混合加热循环,混合
加热循环是现代机械喷射柴油机的理想循环。
四:传热的相关基础知识:
由于理想化的模型忽略了很大部分传热的能量损失问题,故在此讨论
柴油机实际循环中的传热损失:了解了柴油机的各个循环后,我们对
柴油机的传热问题进一步探讨:
首先先给出传热的相关基础知识: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
热传导是指在不涉及物质转移的情况下,热量从物体中温度较高的部
位传递给相邻的温度较低的部位,或从高温物体传递给相接触的低温
物体的过程,简称导热。热对流是指不同温度的流体各部分由相对运
动引起的热量交换。工程上广泛遇到的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其接触
的固体壁面之间的换热过程,它是热传导和热对流综合作用的结果。
决定换热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对流的运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