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答案生物【学案导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步高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答案生物【学案导学在生物教学

中的实践】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教学任务、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学法特点、心理特征等设计,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供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学习方案。其本质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指导学生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作用。学案导学模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任务为主线,以发展为目标”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教室变成“开放的学堂,自主的舞台”,构建一种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学案导学,学生不仅知道“我要学”(自主性),而且明白“学什么”(任务)、“怎么学”(方法)、“学得怎样”(评价)。它是新课改理念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有机统一。通过“师在教中学、生在学中教”的互动,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1 学案编制应包含的体系

1.1 目标体系

学案应包含有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好的本课三维学习目标。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达到的程度,即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清楚自己需要实现的目标的权利,教师要将学习的知情权还给学生,这样才能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师与学生这一学习的共同体齐心协力去完成任务。

如“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三维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场所;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完成“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实验并推测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2 问题体系

这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根本,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使之形成一个个学习任务。这些问题是用于引导学生到达学习目的,前后问题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并具有层次陛。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及解答,能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教师用问题的形式呈现知识,能避免以结论式呈现知识所造成的“外植式”的不相容。由于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经过了主动的思考,所以知识的获取是“生成式”的,容易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现代教育认为,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学会思考,而思起于疑,没有问题的引导,学生也就不会去主动思考,也就缺乏主动学习的使命感。如上例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串:

叶片的颜色对光合作用有影响吗?

如果同一叶片具有两种颜色,那不同颜色的叶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叶绿素分布在哪儿?

光合作用的场所可能在哪儿?

1.3方法体系

这是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学案是供给学生用于自主学习的方案,必须具有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如上例可以这样提示学生:利用检验植物叶片是否进行光合作用的方法来探究这些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在没有教师的引导的时候,依据学案的引导开展学习活动。学校教育的最终使命是让学生离开学校后能够愿学、会学、学得好。学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征提供方法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如果学案失去了学法指导,那学案就成了变相的练习。

1.4 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指学案中设置的用于检测评价的试题。学生通过对学案中的检测评价的完成,可以清楚自己的自学效果,达到激励的作用;而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学案完成情况,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结果。这对于那些厌学学生来说,起到了督促的作用,受到学案的任务驱使,学生不得不学。这样的转变必然会提升其学习能力,进而增加学习成功的概率,增强学习的兴趣及信心。同时,教师也能根据

学生对学案的完成情况,了解教学效果,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也即是常说的“课中备课”、“课后反思”。

2 学案实施的基本原则

2.1 提前性原则

学案要发挥其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就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按照学案的引导进行学习,而课堂时间有限,只在课堂中使用学案是不现实的。如在初中每周只有2个生物学课时,七年级生物每册的参考课时是42节,由于整个学期的总课时与参考课时相冲突,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而课堂教学内容的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必然加重,学生如果不去预习,就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将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能发挥学案的导学功能,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培养预习的习惯。同时,学生清楚教师在教学中所要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来,并将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带到课堂,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质疑解难的场所。如果教师在上课时才发学案,学生在课堂的紧张学习中,根本不能进行充分的思

考。因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思维方式不同,如有的笔记速度慢,有的思维速度慢,有的表达能力弱,有的善于书面表达等,只有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时间,才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参与。以往在教学时,只有部分优秀学生能回答课堂提问,在实施学案导学后,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了。学案的提前性原则体现了“先学后教、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2.2 开放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逐一交流学案的问题,对于学

生明白的问题,教师可以一并带过,对于疑难问题,则要着重讲解,还可补充相应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提供帮助:如果学生对学案的问题已经掌握,那教师就要及时地提高要求,提出稍微深些的问题,去挑战学生的智力,也可由学生提出质疑,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在上例中,教师提出如下问题: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呈现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光谱,你能设计试验研究不同光谱成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吗?这样教学既立足于学案又高

于学案,知识的上限没有封闭,学生的能力不会受到抑制,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当学生带着问题来学时,就是教育的最佳时候,此时,学生已做好准备,是有目的的学习。这些问题是教学中宝贵的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