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2019年地理学(070500)705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19高考地理大纲及考试说明

2019高考地理大纲及考试说明

2019 高考地理大纲及考试说明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19高考地理大纲

19高考地理大纲

2019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01、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02、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地理学科试题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情境,着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2)

2019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2)

化学Ⅰ.考核目标与要求化学科考试为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

(2)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

(3)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

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1)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

(2)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成果,能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3.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

(2)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二、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高考化学命题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

其含义分别为: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

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

2019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官方版

2019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官方版

2019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与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与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与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与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与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与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与运用中学其她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

如地理坐标的判断与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与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与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她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 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与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与探讨地理问题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与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与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必修地理1、地理2、地理3,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对所列考试范围的考查程度不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0705地理学学科简介及科目考试大纲

0705地理学学科简介及科目考试大纲

0705地理学学科简介及科目考试大纲一、学科介绍海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始建于1982年,通过量年的进展,该学科已经打造成为海南省唯一培育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高级专门人材的教学科研基地,尤其是最近几年来,学科建设取得快速进展,2003年,自然地理学成为海南师范大学的重点学科,2005年,地理科学专业获“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获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21年地理学学科获批为海南省一般高等学校重点(培育)学科,2021年地理学获批为拟建博士点学科,2016年地理学学科又被获批为海南省重点特色学科(B类)。

此刻,本学科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功效显著的教学科研团队。

学科现有教授、副教授16人,具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其中包括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优专家、海南省515人材等4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2020年自然地理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近5年来,本学科教师主持各级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其它省部级项目20项,校厅级项目20项,横向课题50余项。

出版专著9本,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5篇,SCI、EI、ISTP收录论文35篇。

有5项功效别离取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与海南省第五次社科优秀功效三等奖。

学科的热带海岛资源环境实验室(包括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图、环境界球化学、环境评判等实验室)和地理科学基础实验室(包括自然地理、测量地图、热带海岛气象、天文观测站、热带海岛环境科学等实验室)拥有ICP-MS、X荧光光谱仪、高压液相色谱仪、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仪等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大体可知足研究生培育的需要;最近几年来,研究生培育质量也取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已毕业的研究生多人获“国家奖学金“”和“海南省优秀硕士研究生”等荣誉称号,毕业硕士生也大多进入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与治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本学科研究方向设置如下表所示。

北京联合大学2019地理学(070500)705地理学基础考研大纲

北京联合大学2019地理学(070500)705地理学基础考研大纲

北京联合大学2019地理学(070500)705地理学基础考研大纲北京联合大学地理学基础考研大纲已公布,店铺考研网为大家提供北京联合大学2019地理学(070500)705地理学基础考研大纲,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北京联合大学2019地理学(070500)705地理学基础考研大纲第一部分地理学基础(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1.掌握基本概念,了解地理学科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2.掌握基本原理,能正确运用基本原理解释地理学现象。

3.观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内容比例人文地理学约占70%,自然地理学占30%4.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7小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问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论述题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三)考查内容(1)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人口分布与迁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旅游者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旅游地的文化特征,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全球化与本土化(2)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自然地理学的任务,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地理坐标,地球的圈层构造,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大气圈与气候系统海洋和陆地水地貌土壤圈第二部分高等数学(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复试选考)(一)考查目标1.掌握基本概念和定理、公式。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解题及应用。

3.论证严谨,逻辑合理,结论准确。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大纲(二)

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大纲(二)

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大纲(二)2019年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大纲(二)必考内容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物质循环。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区域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数字地球的含义。

选考内容选考一旅游地理1.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

2.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地理学(070500)705地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地理学基础(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1.掌握基本概念,了解地理学科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2.掌握基本原理,能正确运用基本原理解释地理学现象。

3.观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内容比例
人文地理学约占70%,自然地理学占30%
4.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7小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问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论述题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三)考查内容
(1)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人口分布与迁移
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
旅游者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旅游地的文化特征,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人类行为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行为空间,人类行为与区位选择模型
全球化与本土化
(2)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自然地理学的任务,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地理坐标,地球的圈层构造,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海洋和陆地水
地貌
土壤圈
第二部分高等数学(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复试选考)
(一)考查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