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参考模板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_共10篇完整篇.doc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_共10篇范文一: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这是一篇关于小学心理辅导个案,小学生心理疏导案例,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的文章。
最重要的是肯定他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他的不足,在缺点中寻找他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就事论事,对症下药,帮助他慢慢克服种种毛病。
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与方法:案例介绍沈丹,女,9岁,小学三年级班学生。
学习成绩一般,不够稳定。
性格内向,胆子小,害羞。
在学校里,很少与老师、同学们交谈,老师找她谈话,她一声不吭,面无表情。
上课时无精打采,眼睛无神,对什么事情总是提不起兴趣。
平时独来独往,爱在一旁观看别人的活动,自己很少参加。
她家庭生活比较贫困,因而有点自卑。
父母为个体户,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不够重视,父母忙着为生计奔波,而忽略了与孩子的内心交流,她终日闷闷不乐,从来没有看见她脸上有笑容。
案例分析沈丹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把自己封闭起来,因而觉得生活了无意趣,在情绪上以抑郁、悲伤为主要心境,在意志行动上,表现为精神不振,不想动,遇事从消极方面进行归因,以悲观的眼光看未来。
其次,家庭环境不好,父母对她关心够,不重视感情沟通,使她缺少亲情。
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常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对前途、希望看得非常悲观,自卑感随之产生。
辅导方法1、经常会谈。
不定期地找沈丹交谈,对她表现出亲切,关怀的态度,并诚恳地说明老师愿意帮助她,使她产生信任感。
2、设计心理问卷测试。
由于沈丹不愿说话,一问三不答。
根据其性格特征,从她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文娱活动等各方面设计有针对性的心理问答,让她参与测试。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全面了解她的心理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3、开展“一帮一”活动。
安排一个性格开朗,能说会道,乐于助人的同学与她同桌,给同桌布置任务,让他每天与沈丹说五句话,话题随意,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
通过训练逐渐激发沈丹与人说话的欲望。
4、指导交友,多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五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五篇)XXX: XXX StudentsIn the last semester。
a new student named Long ** joinedour class。
He was mischievous but cute。
with a score of 30 in Chinese and 18 XXX his homework。
and even when he did。
it was messy and anized。
He ignored all the school rules and never wore the red XXX him to。
and he often spoke out of turn。
XXX。
after observing him。
I XXX。
XXX (ADHD)。
When I spoke to his mother。
she thought her child was doing well and was well-behaved。
However。
after our n。
she realized that her child often skipped school。
and his grandparents were unaware of it。
Long **'XXX shaped his free-spirited and XXX parents worked outside and left him with his grandparents。
XXX。
XXX。
but his XXX.To help Long **。
I took the following steps:1) XXX him love and care。
making him feel that he was not abandoned。
After class。
I provided him with nal support and arranged for him to sit with more outgoing children。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分析(通用5篇)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分析,仅供参考!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分析篇1一、案例介绍毛某是我班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
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
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
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二、案例分析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
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5篇)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5篇)案例一:社交退缩学生背景:小明,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学习成绩优秀,但在课堂上和与同学互动时表现得很害羞,经常独自一人玩耍。
观察现象:小明在课堂上很少主动发言,即使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也常常回答得不够自信。
在与同学玩耍时,他总是选择独自一人或者跟随其他同学,很少主动发起游戏。
心理分析:小明可能存在社交退缩的问题,可能是因为缺乏自信或者对社交环境的不适应。
辅导计划:1. 与小明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
2. 鼓励小明参加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增加他与同学互动的机会。
3. 教授小明一些社交技巧,如如何主动发起游戏、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案例二:学习压力学生背景:小红,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但近期成绩有所下滑。
观察现象:小红最近经常表现出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她在做作业时常常分心,效率低下。
心理分析:小红可能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焦虑和紧张。
这种压力可能来自家长、老师或自身的期望。
辅导计划:1. 与小红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她的学习压力来源。
2. 教育小红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3. 引导小红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她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案例三:注意力不集中学生背景:小华,9岁,小学三年级学生。
学习成绩一般,上课时经常分心,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干扰。
观察现象:小华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经常被周围的同学的动作或声音吸引。
他在做作业时也经常跳来跳去,无法专心完成任务。
心理分析:小华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注意力分散或者缺乏自律。
辅导计划:1. 与小华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他的分心原因。
2. 教授小华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如定时任务、专注训练等。
3. 鼓励小华参加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如围棋、乒乓球等,以提高他的注意力。
案例四:情绪波动学生背景:小李,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学习成绩优秀,但情绪波动较大,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哭泣或者生气。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导案例三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导案例三篇案例一:学会倾听和理解背景小明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性格开朗,成绩优异,但在与同学交流时,常常因为不会倾听和理解别人的观点而产生冲突。
目标1. 培养小明的倾听能力。
2. 提高小明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实施步骤1. 教师与小明进行一对一谈话,引导他认识到倾听和理解他人观点的重要性。
2. 在课堂上,教师安排小明与不同同学进行小组讨论,要求他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教师定期与小明进行反馈,帮助他总结自己在倾听和理解方面取得的进步,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成效评估通过观察小明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与他的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可以评估他在倾听和理解方面的进步。
案例二:培养自信背景小红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胆子较小,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目标1. 提高小红的自信心。
2. 增强小红在课堂上发言的勇气。
实施步骤1. 教师与小红进行一对一谈话,了解她的担忧和顾虑,并鼓励她相信自己的能力。
2. 在课堂上,教师给予小红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鼓励她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3. 教师组织小组活动,让小红在小组内部先进行发言,逐渐培养她在更大范围内表达自己的信心。
成效评估通过观察小红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与她的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可以评估她在自信和发言勇气方面的进步。
案例三:学会情绪管理背景小刚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容易情绪化,遇到挫折或不满时,常常表现出愤怒或沮丧的情绪。
目标1. 培养小刚的情绪管理能力。
2. 帮助小刚学会以积极的方式应对挫折和不满。
实施步骤1. 教师与小刚进行一对一谈话,了解他的情绪波动原因,并教给他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
2.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小刚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通过愤怒或沮丧的方式表现出来。
3. 教师组织一些团队活动,让小刚在团队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他在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心态。
成效评估通过观察小刚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与他的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可以评估他在情绪管理方面的进步。
2023年小学生心理咨询辅导案例5篇整理

2023年小学生心理咨询辅导案例5篇整理学校时代是(儿童)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进展的重要时期,因而启发引导学校生熟悉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关心学校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学校生心理询问辅导案例,盼望大家喜爱!学校生心理询问辅导案例1一、同学基本状况:1、辅导对象:陈某2、性别:男3、年龄:15岁4、年级:(八年级)5、个案表现:陈某在校成果较差,爱捣乱课堂纪律,行为不能自控。
二、问题行为表现:1、学习成果较差。
从四川转入我校后,数学成果保持合格,语文不合格现象常常发生。
2、违反课堂纪律。
课堂上有老师在时,陈某时有分心现象。
老师不在时,违反课堂纪律。
受批判后,屡教不改,带头影响全班自修。
3、作业完成欠佳。
课堂作业马马虎虎,应付老师。
家庭作业则不做或常常少做。
4、(教育)无效,反应猛烈。
老师对其多次教育,虽能虚心接受,却屡教不改,无心学习,我行我素。
家长教育后,也是不以为然。
三、背景资料调查:1、家庭背景:父母都在本地打工,父亲性格粗暴,对孩子已经打骂成习惯了,母亲性格软弱,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造成孩子有话不愿跟父母说的局面。
2、学校背景:(1)学校大环境镇中心学校,学习风气浓。
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普遍重视,要求较高,同学间能相互敬重、团结友爱。
(2)班主任、同伴看陈某班主任认为陈某转入本校后,常有作业不做现象,并屡教不改。
同时,认为陈某宠爱表现自己。
老师在教室上课时,表现出特别的协作。
不在时,和同学争吵,甚至打架。
经批判后,泪流满面。
但却屡教不改。
四、辅导的对策和干预(措施):1、整体策略依据陈某的实际状况,实行综合性辅导对策。
从陈某本人来说,首先从稳定心情入手,调整认知,指导行为。
最主要是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争取学校班级的支持作为辅导的关键。
主要过程:建立关系——调整认知——助其行为转变——乐观体验2、辅导实施干预的策略(1)与该生建立良好的询问关系。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5篇范例)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5篇范例)第一篇: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一、基本情况韩某某,女,小学二年级学生,班级中等生,性格耿直,脾气倔强,有时以自我为中心。
虽说是一个女孩子,可她的个性却一点不像女孩子,顽皮、好动,上课经常做小动作,老师布置的任务常常忘记,而且总是与同学闹矛盾。
她不像有些同学基础扎实,但也不像一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
她想学却不勤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
二、分析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
从韩某某的情况看,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天生的,或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造成的,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
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狭隘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
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取向发生偏差。
不守纪,单纯地从她身上看,有两种情况:不是完全的无理取闹,可能是在认真听课的前提下发生的;上课做小动作是对所学的东西早已预习或认为简单而不注意听讲,有自负的一面,也有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的一面;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常常忘记是由于没有将老师布置的任务当作自己的责任来对待,责任意识不强。
与同学矛盾是由于自己占上风的心理作怪,不会处理与同学的关系造成的,以上都是小学生经常犯的错误。
对待学生不能简单、武断地下的结论,某些做法也可能是现代小学生不加分析判断而追求的另类呢。
从韩某某的情况分析,她的所作所为只是爱出风头、管不住自己,缺乏责任意识的一种方式。
三、帮助方法在帮助学生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是肯定对方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弱势,在缺点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从抓住特点、抓好重点、狠抓难点入手,帮助其克服缺点。
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同时进行:(一)热情谈心。
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她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案例分析三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案例分析三篇案例一:培养自尊心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小学生,他在班级中总是被同学排挤和嘲笑。
他感到自己与众不同,缺乏自信和自尊心。
这对他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1. 倾听和理解:教师和家长应倾听小明的感受,并理解他的困扰。
通过与他进行沟通,表达对他的支持和关心。
2. 赞扬和鼓励:教师和家长应注意到小明的优点和努力,并给予积极的赞扬和鼓励。
这将有助于提高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提供支持: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支持,帮助小明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可以通过教授他一些应对同学嘲笑的方法,加强他的社交技巧。
案例二:减轻考试压力案例描述小李是一名小学生,他在考试时总是感到非常紧张和压力很大。
这种压力对他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他的研究成绩下降。
解决方案1. 创造积极的研究环境:教师和家长可以创造一个支持性和积极的研究环境,鼓励小李放松心态并享受研究的过程。
2. 教授应对压力的技巧:教师可以教授小李一些应对考试压力的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肌肉、积极的自我对话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在考试中保持冷静和集中。
3. 分散注意力:教师可以建议小李在考试前进行一些放松和分散注意力的活动,例如运动、听音乐或与朋友交流。
这将有助于减轻他的紧张情绪。
案例三:处理友谊问题案例描述小华是一名小学生,她在班级中遇到了友谊问题。
她感到孤单和被排斥,这对她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1. 建立友谊技巧:教师和家长可以教授小华一些建立友谊的技巧,例如分享、倾听、尊重他人等。
这将帮助她更好地与同学建立互动和友谊。
2. 促进社交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交活动,例如小组游戏、合作项目等,帮助小华与同学们更好地交流和建立联系。
3. 提供支持和安慰:教师和家长应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让小华感到她不是孤单的,有人关心和理解她的困境。
以上是三个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通过培养自尊心、减轻考试压力和处理友谊问题,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低年级教育心理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性格内向,胆小怕事,学习成绩一般。
在学校里,他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很少主动与同学交流。
老师和同学们也对他印象不深,认为他是个默默无闻的孩子。
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小明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一面,让老师和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
二、案例分析1. 个体心理差异个体心理差异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差异。
小明性格内向、胆小怕事,这与他的个体心理差异有关。
在低年级教育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
2. 教育心理环境教育心理环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氛围。
小明在学校里默默无闻,这与他的教育心理环境有关。
在低年级教育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鼓励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3. 教育心理方法教育心理方法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的一系列心理策略。
针对小明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育心理方法:(1)鼓励法:教师要多鼓励小明,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小明表扬和鼓励,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2)互动法: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小明与同学们互动,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小明积极参与,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榜样法:教师可以寻找一些与小明性格相似的成功案例,让小明学习他们的优点,激发他的自信心。
三、教育干预措施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多关心小明,了解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成为他的良师益友。
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小明会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从而增强自信心。
2. 培养小明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引导小明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如绘画、音乐、体育等,让他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信心。
3. 创设情境,激发小明的潜能教师可以根据小明的特点,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激发他的潜能。
4. 强化小明的优点,弥补不足教师要善于发现小明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
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小学

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小学I recently had the opportunity to analyze a case study 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a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 近期我有机会分析了一起关于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研究。
The case involved a young girl named Lily who was struggling with anxiety and low self-esteem. 案例涉及一位名叫莉莉的年轻女孩,她正在与焦虑和自尊问题作斗争。
As a counselor, I first observed that Lily exhibited signs of distress during interactions with her peers and teachers. 作为辅导员,我首先观察到莉莉在与同龄人和老师互动时表现出焦虑的迹象。
Through a series of counseling sessions, it became clear that Lily's anxiety stemmed from feeling overwhelmed by academic pressure and social expectations. 通过一系列的辅导会话,很明显,莉莉的焦虑源于对学业压力和社交期望感到不堪重负。
I worked with Lily to develop coping strategies and build her self-confidence through positive reinforcement and goal-settingexercises. 我与莉莉一起制定了应对策略,并通过积极强化和设定目标的练习来建立她的自信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五篇范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五篇范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案例一:怕研究的孩子XXXXXX是一名小学学前班学生,她害怕研究,成绩逐渐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写作业,干扰同学上课,没有研究兴趣。
她的父母都很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她的研究。
针对这个案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个别谈心:教师要与XXX个别谈心,了解她的心理状况和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2.多表扬: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XXX的进步进行及时、热情的表扬,让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教师要指导家长对策,帮助孩子解决研究中的困难,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案例二:XXXXXX是一名小学学前班学生,来自单亲家庭。
他刚开学时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一周后开始逃避研究,甚至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
针对这个案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倾听:教师要倾听XXX的心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问题所在。
2.理解:教师要理解XXX的处境和情感,给予他关爱和支持。
3.引导:教师要引导XXX积极面对问题,鼓励他勇敢地面对挑战。
通过以上措施,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困难,实现心理健康。
经过和XXX的交流,我了解到他在家庭环境中缺乏关注和支持,导致他对研究失去了兴趣和动力。
他的父母在外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他的研究,而爷爷奶奶也没有能力和意愿去帮助他。
在学校里,他感到自己的研究成绩不好,又受到同学的排挤和嘲笑,导致他对学校生活产生了恐惧和厌恶。
他的研究厌恶情绪不断加重,导致他对研究产生了抵触心理,对于研究缺乏热情和动力。
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不能有效地完成作业,导致研究成绩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
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的研究压力越来越大,作业量和难度逐渐增加,学生的书包也越来越重。
这些因素都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许多小学生感到研究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热情,对某些科目产生了抵触心理。
他们常常找各种借口逃避研究,导致研究效率低下,成绩下降。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五篇模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五篇模板) 第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富县茶坊中心小学——郭晓亚怕学习的孩子陆启苗,女,小学学前班学生。
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
课堂上能遵守纪律,但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
不肯写作业,不写家庭作业。
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同学们不喜欢她。
父亲在外工作,无暇顾及她的学习,也没有心思管她,对她放弃了。
母亲也很忙,即使想管她,也没有能力管得动,因为她的母亲说上去根本不听。
由于害怕学习,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对学习越来越怕。
她说,走进学校就讨厌、害怕、无力。
丧失了对整个学校生活的兴趣。
而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
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
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她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
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她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
指导家庭对策。
(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富县茶坊中心小学——郭晓亚吴昊,男,5岁,小学学前班学生,单亲家庭。
他和母亲一起生活。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

教育案例的研究,不但符合教师工作在教育第一现场的特点,而且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就此探讨教育案例研究对教师自我发展的意义。
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篇1一.案例介绍邓某是我班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
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
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
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二.案例分析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
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
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案例1: 帮助学生应对考试压力背景小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最近他感到非常焦虑和紧张,因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他担心自己无法应对考试压力,导致成绩下降。
解决策略1. 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倾听他的担忧和焦虑。
2. 教导小明一些应对考试压力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思考。
3. 建议小明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以分配时间和精力,避免过度压力。
4. 鼓励小明寻求帮助和支持,让他知道他不必独自面对困难。
案例2: 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背景小红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情绪激动,容易发脾气和与同学发生冲突。
这种行为给她和她的同学带来了困扰。
解决策略1. 与小红进行个别谈话,了解她情绪失控的原因和触发点。
2. 教导小红一些情绪管理技巧,例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和积极表达情感。
3. 在课堂上进行情绪管理的训练,例如角色扮演和情感识别活动。
4. 鼓励小红与同学分享她的感受,以促进理解和合作。
案例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背景小李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经常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同学优秀,导致他对研究和参与课堂活动缺乏积极性。
解决策略1. 与小李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了解他对自己能力的看法和自尊心的问题。
2. 培养小李的自信心,鼓励他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夸奖他的努力和进步。
3. 提供给小李一些适合他能力水平的任务和活动,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 鼓励小李与同学分享他的优点和才能,让他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
以上是三个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的简要描述。
这些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心理辅导和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自信心和自尊心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小学生抑郁类情绪问题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抑郁类情绪问题心理辅导案例第一篇:小学生抑郁类情绪问题心理辅导案例一、个案背景四年级学生熊××(女),其父亲长期在外地务工,很少回家,有一姐就读高二。
而母亲独揽家中农活,对她的教育简单粗暴严厉,母子间的交流很少,家务上对她的安排和攀扯过多。
本学期以来, 该生情绪烦燥、焦虑;夜间在寝室常一人独坐床上数小时,并伴有哭泣;厌食,常连续几顿不进食;交谈、关心询问时拒不答语;上课低头、毫无兴趣;课外不理周边人,常一人独坐很久。
二、问题归因分析个体心理因素:无助力孤独感,自己不被人所爱,所关心、感到孤独;绝望和无价值感,外界环境空虚和成长中压力而自学无力应付,产生绝望和自我否定情感。
家庭影响因素:一是父母对孩子缺少关心,孩子在家庭中长期缺乏爱的体验,就会经常处在紧张忧虑之中;二是父母给孩子过多压力,当压力超过孩子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个体即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随之而来是孩子对活动失去兴趣乃到对自我完全丧失信心。
三、辅导目标1、具体目标:乐观地看待事物;微笑面对生活;发现并正视自己的优点;做一个自信有上进心的人;关注学习积极思考;合理安排自己的膳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乐于并善于与人交往;细心体会发现家人和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制定自己学习和生活目标。
2、最终目标:健康的心理情感认知水平;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如:正当正确的需要、广泛浓厚的爱好、稳定和谐的性格、具有责任感和成就感等);优良的个性心理素质(如:情绪稳定、意志坚定、自我概念良好、生活适应力和应变能力强、人际关系积极等)3、近期目标:帮助个体:理清自己的的困扰,进行自我分析及改进;宣泄自己的情绪;认知改变自己旧有的偏激的看法和行为;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
4、长远目标: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情绪乐观稳定;具有一定的耐挫能力;客观评价自己、接受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能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积极良好的生活适应力和应变能力。
四、辅导方案采用两类辅导方法:认知改变和行为训练。
小学生心理健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模版

小学生心理安康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简介本案例的争论对象是我校五年级的学生涛,男孩,13 岁。
在校表现一般,寻常上课开小差,有时不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
心情偏激,常常顶撞父母和教师。
二、案例分析1、观看和他人反映:看上去很正常,可是询问他问题时,总表现出一种不协作的态度,有时甚至表露出敌视的神情。
据涛爷爷说:涛同学在家只与母亲有极少的语言沟通,与父亲根本无话可说,对父亲的态度“就像对待仇敌一样”。
在家不听话,不学习,总是看电视打发时日。
父母越是管得严,他越是对着干。
我从与涛爷爷的几次谈话中得知,他对父亲的反感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父亲不理解也不敬重他。
例如他身体不舒适,却强迫他去熬炼;成绩不好就常常当着亲友的面数落他,让他感到无地自容,自尊心受到极大损害。
其次、父亲的期望值太高,切望子成龙心切,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三、,父亲在生活上要求太严,也较为刻板。
例如每天确定要洗头、洗澡等,让他感到有点不行理喻。
2、心理社会进展历史主要因素:父亲太不近人情,让他无法忍受。
促使因素:父母的高期望和高要求。
附加因素:母亲则没有主见,无论什么事都对父亲言听计从,一点也不懂得为他着想。
社会文化因素:父母教子方法及学生自身成长中的共性修养存在问题。
3、评估与诊断经过多方了解,细心观看,查阅书籍,认真揣摩。
我认为这是一例较为典型的由于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引发逆反心理问题的个案。
逆反是指孩子对父母的意愿做出相反反响的行为和态度。
父母让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追其缘由,往往是由于孩子对待事物较为极端和片面,对父母的很多行为不能形成正确的生疏,父母的教育方式跟不上青少年心理进展的要求,亲子间缺乏沟通造成的。
案例中父亲的专横、不敬重、期望值过高等都引起涛的极大不满,进而造成确定的心理压力。
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但又找不到渠道排解时,便在感情上对父母的教育产生抵触心情。
但是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反而认为这是孩子不听话的表现,因此对他更加严格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莫XX,女,小学二年级,班级中等生,性格耿直,脾气倔强,有些以自我为中心。
虽说是一个女孩子,可她的个性却一点不像女孩子,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而且总在当面或背地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
她不像有些同学基础扎实,但也不像一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
她想学却不勤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
二、分析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
从莫XX的情况看,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天生的,或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造成的,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
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狭隘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
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取向发生偏差。
不守纪,单纯地从她身上看,有两种情况:不是完全的无理取闹,可能是在认真听课的前提下发生的;起绰号也说明他乐于观察、思考,能较为准确地抓住人的特征,是个聪明的学生。
对待学生不能简单、武断地下“好与坏”的结论,某些做法也可能是现代青年学生不加分析判断而追求的另类呢。
从莫XX的情况分析,她的所作所为只是爱出风头、卖弄小聪明,迫切想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三、帮助方法
在帮助学生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是肯定对方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弱势,在缺点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从抓住特点、抓好重点、狠抓难点入手,帮助其克服缺点。
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同时进行:(一)热情谈心。
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她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
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她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
首先,我找了几个平时和她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的几位同学,进一步了解她在学校、在同学中间的情况,并鼓励同学要积极、热情、诚恳地接近她、帮助她。
其次,与本人谈,通过面对面地坐下谈,了解她的全面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
我告诉她老师对她的期望是很高的,在老师心目中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谈心过程中,我一直肯
定她的优点,鼓励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诚恳地指出她的不足,要求她必须改掉给同学、老师取绰号的坏毛病,上课专心,塌实学习,给予明确的努力方向,希望在潜移默化之中实施教育、引导。
再次就是找家长谈。
了解其在家表现及家长对她的要求和期望,告知老师的帮教措施,并希望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家长沟通,有的放矢地通报其在校表现,同时告知在家情况,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帮教链。
(二)主动帮助。
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为她补课,教给她更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同时,由于她头脑灵活,经常耍小聪明,学习中最大的弱点,就是不塌实,情绪波动较大,于是我对她注意观察,作好预防工作。
凭借她的聪明和努力,相信在学习成绩上一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诚恳激励。
学生的成长进步,我认为不在于批评多少,而关键在于激励多少。
针对莫XX的特点,一是在她的聪明劲上做文章。
我为她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鼓励她赶上去、超过去。
二是在她爱表现上想办法。
我较多地给她布置工作任务,让她担任班干部,为她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并适时地予以表扬,让她品尝为集体做贡献时,得到老师、同学认可、赞许的快乐。
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始终让学生在心里记下“我行,我能”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这样才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
同时,要经常使用激励的语言赞美学生。
因为在我看来,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别人的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受到赞赏的人能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出潜力。
通过几个星期的帮助,莫XX的成绩真的有了进步。
这是发生在我实习期间的一件事情。
实习快结束我们要走了。
在一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请大家写一封信给自己最喜欢的新老师,莫XX写给了我。
她说,“王老师我很喜欢你,如果你能一直留在我们学校做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班就好了。
我会记住你的话认真学习的,不给同学取绰号了。
你有空一定要来看我们啊!”到我们走的那天下午,莫XX一直送我到校门口,伤心地哭了。
经过这件事情我能深深认识到,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她们的优点和长处,并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她就一定会有较大的转变。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