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七年级劳技课教案
七年级劳技课教案【篇一:七年级劳技教案】七年级劳动技术教案第一课设计者:荣庆敏教学内容:擦皮鞋教学目标:1、通过擦皮鞋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2、指导学生学会擦皮鞋。
教学准备:1、教师、学生每人准备一双脏皮鞋,2、鞋刷每人一把,3、与皮鞋颜色相符的鞋油,4、抹布若干,5、与教学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幻灯片)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上有这么多漂亮的皮鞋,红色、白色、黑色黄色各种颜色,各种款式,好看吗?看看同学们你们自己穿的什么样的鞋?(请同学代表上台前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皮鞋。
)谁的鞋漂亮?皮鞋脏了还好看吗?皮鞋脏了怎么办?今天这节劳技课我们就学习擦皮鞋(出示课题)擦皮鞋有什么好处呢?(生答)整洁漂亮,给人以美感;保养皮革,可以延长皮鞋的使用寿命;我们用什么擦皮鞋呢?请看图片二、擦鞋工具(生答)幻灯片显示图片及文字:鞋油鞋刷抹布同学们,请准备好你们的擦鞋工具。
三、擦鞋步骤在我们擦鞋之前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段小品,这是著名笑星黄宏、魏积安的作品,希望大家仔细观看,里面可有擦皮鞋的秘诀呦!(放映小品短片)小品中擦皮鞋的秘诀是什么?生答:先去土,后去泥,上油上蜡不起皮。
非常好,下面我们学习如何擦皮鞋。
师归纳擦鞋步骤(边讲解边指导学生做):1、擦浮土:先用质地柔软的布料(旧的内衣内裤袜子)擦去浮土。
(如果是带鞋带的鞋,要先把鞋带摘下来,再擦)2、去泥:用一块潮湿的抹布擦去鞋面、鞋帮、鞋跟上的泥土,擦完后凉干。
把但皮革缝隙里的尘土最好用刷子刷干净。
3、上鞋油:在鞋上涂6~7个绿豆大小的鞋油,然后均匀涂抹鞋面上(不能太多),用棉布将鞋油均匀的擦在鞋面上,每个地方都要擦到(为了避免鞋油擦到手上,可戴上手套再擦鞋油)4、抛光:擦完油凉一段时间,让皮鞋充分吸收鞋油,之后再用刷子来回来去的用力快擦,之后用废旧的女士丝袜来抛光,要尽量快的擦.保准亮亮的,像新的一样!刚才老师合同学们一起擦完了一只皮鞋,还有一只没擦呢,下面同学们按照刚才学习的擦鞋步骤自己来擦另一只,比一比,谁的鞋擦得亮。
七年级上册劳技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劳技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工制作技巧的掌握、安全知识的运用。
教学重点:衣物洗涤与保管、木工及纸质手工艺制作、安全健康生活常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用衣物、洗涤剂、木工工具、手工制作材料等。
学具:每组学生准备相应的洗涤工具、手工制作材料、安全防护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劳动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劳动技能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5分钟):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衣物洗涤:如何分类、使用洗涤剂、晾晒与保管。
手工制作:木工制作的基本技巧、纸质手工艺的制作方法。
生活小常识:生活中的安全、健康与环保知识。
3. 随堂练习(2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对应三个章节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洗涤衣物时,如何正确分类和使用洗涤剂?请简述木工制作的基本步骤。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个安全常识。
2. 答案:衣物分类:按照颜色、材质进行分类,避免染色和损伤。
使用洗涤剂:根据洗涤剂的说明,适量添加,注意浸泡时间和洗涤方式。
木工制作基本步骤:设计图纸、准备材料、切割、打磨、组装、上色。
生活中的安全常识:使用电器时,确保手部干燥,避免触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在手工制作中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衡量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和把握。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工作。
七年级劳技上册教案
项目一:编绣工艺第一章:编织和打结第一节:棒针编织一、教学目标:掌握棒针起针的基本方法,学会编织技术二、知识与技能:1、了解使用绳或毛线编织小饰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欣赏生活中各种棒针编织的饰物,了解其化内涵和和使用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愉快积极地参加制作活动,在活动与合作中感受编织的乐趣四、教学重点:掌握挂线起针的方法五、教学难点:掌握挂线起针的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使用过棒针吗?两根细长的棒针,穿梭于色彩绚丽的绒线之间,编织出许多美丽的装饰品,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今天我们就走进编织的世界。
二、教学过程:1、挂线起针:可以发动男女生之间互帮,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同时让对编织内感兴趣的学生走的更快。
2、穿针引线:要重视基本针法的训练三、实践活动:编织小围巾学生操作,教师指导我说:看来大家已经跃跃欲试想亲自动手操作了,不过,为了顺利任务,你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出示课件:温馨提示)四、小组总结五、作业:完成一件简单的编织作品六、课后反思:第二节:钩针编织一、教学目标:认识几种常用用针法一一钩针的图示符号,学会编织的技巧二、知识与技能:了解钩针编织技术在日常生活的装饰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编织的兴趣四、教学重点:掌握右手持针,左手绕线的钩针编织方法五、教学难点:认识锁针、短针、长针的图示符号,学会其编织技巧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图片和实物引入课堂二、讲授新课:1、实物投影演示编织方法,提供书上的编织图示符号和文字说明,讲解演示2、学生练习3、互相学习交流三、实践活动:手机套的钩编1、材料准备:钩针、丝线少许根据丝线粗细选择适合的钩针一枚2、钩织方法:(1) 先用短针钩织手机套的底部(2) 然后根据针法图钩织手机套身,钩织与手机套同长,然后钩花边(3) 手机套的挂带可以用辫子针起针,然后再钩一行短针即可四、作业:每个小组评选出2个钩编最后的作品,制成一个展示台课后反思:第三节:中国结一、教学目标:通过编织中国结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二、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中国结,掌握中国结的结构特点和编织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四、教学重点:编织技法五、教学难点:编织技法的掌握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中国结成品二、讲授新课:编结方法:1、要点2、图示(演示文稿)编织步骤:第一步:将绳子折成十字第二步:从绳头开始,逆时针一根压住另一根,依次类推,最后较紧第三步:从绳头开始,顺时针一根压住另一根,依次类推,最后较紧三、实践活动:编织同心结四、作业看看谁能编织出更多样式的中国结,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课后反思:项目二:花卉栽培第一章:花卉的日常管理第一节:自己配置花卉培养土一、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七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七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掌握劳动与技术学科的组织结构和教学内容;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劳动与技术的含义与关系- 劳动与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 劳动与技术学科的组织结构- 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学科目标和基本任务- 劳动与技术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内容3. 劳动与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 操作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基本手工制作技能- 小型家居维修与保养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研究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2. 问题导入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项目制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际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内涵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含义与关系;2. 授课: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介绍劳动与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 小组活动: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汇报,加深对劳动与技术的理解。
第二课时:劳动与技术学科的组织结构1. 导入:复上节课的内容;2. 授课:介绍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学科目标和基本任务;3. 小组活动:设计小组项目,了解劳动与技术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内容。
第三课时:劳动与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1. 导入:复上节课的内容;2. 授课:介绍操作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材料的选择与处理;3.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基本手工制作技能和小型家居维修与保养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2. 评估学生在项目制研究中的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3. 综合评价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学科的掌握程度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劳动与技术上册》;2. 实验器材:各种操作工具和材料;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可编辑全文】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礼仪与服饰第一课日常礼仪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仪容,正确和长辈、同学相处。
教学重点:日常礼仪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如何养成良好的仪容,作用争取与人交际。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文明礼仪的王国,今天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穿梭古今,尽情畅游在这文明礼仪的海洋中吧。
1.回顾历史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不断、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连续进步、自强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一种源远流长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古老的礼仪之邦,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已成为中国的传统美德。
2.展望未来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华文明靠我们传承,民族精神靠我们弘扬,中华民族靠我们振兴。
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讲文明、懂礼貌,做一个合格的文明中学生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日常礼仪二、讲解1、礼仪的含义2、讨论:大家失去礼仪,会出现什么状况?3、学习日常礼仪(1)日常礼仪的基本原则(2)讨论:我们平时该怎样着装?怎样的妆容最美?(3)小结4、学习日常仪态(1)出示几种错误仪态(2)学生评价(3)演示正确的坐姿、站姿、行姿(4)自我检查5、学习日常交际讨论:对长辈应该是什么态度?对同学呢?对低年级的同学呢?小结:礼仪的原则。
三、活动把收集到的日常礼仪常识编成情景剧,分角色饰演。
教学反思:同学们很积极参与活动,积极发言,课堂气氛很活跃。
在教学设计上还应更完善。
第二课社交礼仪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知识,学会与人交往。
2、培养学生欣赏美得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3、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知道社交礼仪的重要性。
【可编辑全文】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篇: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单元纸艺世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开展,提高学生研究纸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科学选题进行研究。
2、通过活动,引导走入生活,关注生活,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纸的兴趣,引导学生围绕研究主题提出问题,整理问题,形成课题,并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提出问题,整理归类问题,形成课题,初步掌握科学选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猜一猜。
谜语:(课件)四角方方,薄面白净。
传播知识,它打先锋。
答案是纸,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纸的世界,研究纸的奥秘。
板书:纸的世界二、找一找引入话题。
找到纸制品。
三、看一看出示课件:各种不同的纸。
说出纸的用处四、玩一玩:纸是这么奇妙,现在请你们把带来的纸拿出来,我们来玩纸。
可以折,可以画、可以撕、还可以用手揉……开动你聪明的脑筋,你一定能想出更多好玩的办法来。
在玩纸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来说(真不错,请坐)五、想一想提出问题:纸的历史,纸的制作,纸的材料与特性,纸的种类与用途,纸与环保,废纸的妙用六、做一做1、建立课题小组。
把学生整理的课题分别标上序号,并分别放到1、2、3、4、5、号桌上,对照课题序号,找到研究兴趣相同的同学,组成成课题小组。
2、课题小组活动。
小组长带领同学写出研究方案,写出小组名称和口号。
出示方案表。
各组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案,其他组同学共同评议修改。
教学小结:纸和我们的生活有着不解之缘,它的用途十分广泛,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在生活中体会纸艺的别致与美丽。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折花的基本步骤2.能运用剪、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学会制作纸花的基本步骤;2.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完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社交礼仪的基本要求是在仪容方面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穿着得体、打扮得体,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2、社交礼仪的言谈举止:学生需要了解如何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得体、得体、自信和友好。
他们需要知道如何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以及如何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
3、社交礼仪的餐桌礼仪:学生需要了解如何在正式场合下用餐,如何使用餐具,如何与其他人交流,以及如何保持餐桌上的礼仪。
三、角色扮演:学生们将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社交场合,如商务会议、晚宴、咖啡馆等。
他们需要在角色扮演中展示出正确的社交礼仪,包括仪容、言谈举止和餐桌礼仪。
四、讨论:在角色扮演结束后,学生们将讨论他们在扮演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况。
他们将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并讨论如何更好地应对不同的社交场合。
五、总结: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将总结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强调其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社交场合中表现得更好。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角色扮演活动非常成功,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但是,在讲解社交礼仪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具体和详细地说明每个方面的要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社交着装应该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服装。
在不同的场合,男士和女士在着装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不同。
此外,了解服装颜色的搭配也很重要。
例如,妈妈要参加婚礼时,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款式,并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颜色。
社交妆容应该大方、得体、庄重。
在不同的场合,应该选择不同的妆容。
例如,参加婚礼时,可以选择浓妆,但参加商务会议时则需要淡妆。
称呼礼仪也很重要,不同的社交场合应该使用不同的称呼。
例如,与长辈相见时应该使用尊称。
此外,握手礼仪也需要注意,应该注意握手的方式和禁忌。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模拟情景,互相纠正错误。
自我介绍及引见他人也是社交礼仪的一部分,应该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例如,介绍他人时应该注意称呼和背景介绍。
七年级上册劳技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劳技全册教案教案:七年级上册劳技全册一、教学内容本册劳技课程涵盖了七年级上册的所有章节。
主要内容包括:1. 第一章:劳动与技术教育概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第二章:劳动安全与健康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3. 第三章:农业技术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发展4. 第四章:工业技术工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工业技术的应用和发展5. 第五章:现代服务业技术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现代服务业技术的发展和趋势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2. 学生能够掌握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学生能够了解农业生产、工业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对相关行业的兴趣和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农业生产、工业技术和现代服务业技术的实际应用。
2. 教学重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劳动安全意识的培养,相关技术知识的普及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劳动工具实物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劳动工具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相关的劳动与技术实践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理论知识讲解:通过讲解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内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理论。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4. 随堂练习:通过设置相关的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劳动安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学生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年级上册劳技教案
七年级上册劳技教案七年级上册劳技教案【篇一:初一上劳技教案】沿溪中学七年级劳动技术教案始业教育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本学期的任务劳技课的学习内容及教学要求。
了解学习劳技的重要意义。
2、劳技评价标准及内容。
二、教学准备:1、按教材要求准备好学生操作用的工具和配套教材。
2、教学投影片三、教学重点:考核及评价四、教学过程:1、简述上学期学习内容及学习情况2、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实践探究一、评价要素操作技能: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信息技术课程和科学实验中能规范操作,独立完成相关作业的能力。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主要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思维的求异能力,能大胆提出创造性的想法。
一、劳技作品欣赏:二、本学期的一些重要活动:1、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竞赛、科幻画。
2、劳技作品竞赛3、航模竞赛第一节纸工艺制作技法及折纸小屏风制作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对工艺屏风的欣赏和研究探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2.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屏风的制作步骤,并能运用于具体的实际;使学生了解屏风的用途并学会用切与折的加工方法,了解美工刀的使用方法,学会正确使用美工刀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对折纸工艺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利用废品材料制作工艺品。
4.通过小屏风的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折纸小屏风。
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屏风的用途,学会用切折法来制作纸屏风。
难点: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立体造型。
三、工具与材料铅笔、直尺、美工刀、剪刀、卡纸、图片等。
四、课时安排:1课时-2课时五、制作过程:1、构思设计a、根据场地和材料的结构、大小、形状来构思设计屏风的高度、宽度,按屏风的大小将它分割成4到6幅,并设计出屏风图片的尺寸,在纸上画出它的基本形状。
七年级上册劳技课教案
七年级上册劳技课教案【篇一:七年级劳技教案】《劳动技术》教案相架的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手工木工“相架的设计与制作”,通过组织学生上网查资料、到商店调查、观察,激发学生的设计需求,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范例展示和演示,引发学生对不同材质和构造的相架产生兴趣,将学得的基本技能应用于设计之中,亲身尝试和体验创造的乐趣。
通过交流评价和拓展练习,看到别人的长处,积极参加集体讨论,取长补短,让学生在初步学会设计技能的同时,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本课的重点是相架的设计,通过学生的调查、观察和研究、思考,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四个方面进行相架的设计。
难点是相架玻璃槽设计、相架木料成角度锯割和粘合,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分析思考,逐步学会使用多角度的思维方法设计作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不同造型的相架及功能,了解各种相架的材质和加工特点。
②初步了解平面图画法,认识示意图。
③学会正确画出作品的示意图和结构图。
③初步学会从作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四个方面进行作品设计。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不同造型的相架,初步学会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构思设计。
②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评价,能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反思,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自己的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劳动创造美的思想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②通过作品的设计、探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③通过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作品设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平面图设计技能。
2、难点:相架结构设计和工艺流程设计。
四、【教学器材】1、教具: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木制相架模型2、学具:铅笔、尺、量角器、圆规等。
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一)确定设计要求1、提问:①生活中你喜欢拍照吗?那么你最喜欢用什么方式来保存相片呢?②如果有一个精美的相架,不仅可以珍藏你美丽的相片,还可以点缀美好的生活,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式样的相架?这个相架有哪些功能?要用到哪些材料?2、通过欣赏作品分析思考:教师提供多种式样相架或图片,组织学生欣赏,观察这些相架的材料特点和造型特点,分析思考它们的优缺点。
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课件
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课件.doc 教案内容:第一章:劳动的意义1.1 了解劳动的定义和意义1.2 探讨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1.3 分析劳动的种类和作用第二章:劳动的技巧与方法2.1 学习劳动的基本技巧2.2 掌握常用的劳动方法第三章:家庭劳动3.1 了解家庭劳动的分类和内容3.2 学习家庭劳动的技巧和方法3.3 培养子女的家庭劳动意识和能力第四章:学校劳动4.1 了解学校劳动的分类和内容4.2 学习学校劳动的技巧和方法4.3 培养学生的学校劳动意识和能力第五章:社会劳动5.1 了解社会劳动的分类和内容5.2 学习社会劳动的技巧和方法5.3 培养公民的社会劳动意识和能力第六章:劳动安全与健康6.1 了解劳动安全的重要性6.2 学习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第七章:环保意识与劳动7.1 了解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7.2 学习如何在劳动中实践环保理念7.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第八章:团队合作与劳动8.1 学习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8.2 掌握在劳动中有效沟通的方法8.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第九章:创新思维与劳动9.1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9.2 学习如何在劳动中创新9.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十章:职业规划与劳动10.1 了解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的重要性10.2 学习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10.3 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第十一章:传统手工艺与劳动11.1 了解传统手工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11.2 学习传统手工艺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方法11.3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动手能力第十二章:现代科技与劳动12.1 了解现代科技对劳动的影响和改变12.2 学习现代科技在劳动中的应用技巧12.3 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适应能力第十三章:劳动法规与权益保护13.1 学习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13.2 了解劳动者权益保护和劳动争议解决的方法13.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第十四章:创业精神与劳动14.1 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14.2 学习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4.3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十五章:综合实践与劳动15.1 学习如何进行劳动综合实践15.2 掌握劳动综合实践的技巧和方法15.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重点和难点解析具体到各个章节,重点和难点如下:第一章:劳动的意义重点:劳动的定义和意义,劳动的种类和作用。
初中劳动技术教案
初中劳动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了解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 学生能够运用剪贴、拼接、编织等手法创作手工艺品。
- 学生掌握简单的绘画和设计技巧。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培养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 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 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提高民族自豪感。
- 学生明白劳动的价值,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手工艺品的制作技巧和设计方法。
2. 难点:创意的发挥和作品的独特性。
三、教学器材1. 教具:剪刀、胶水、彩纸、线、针、布等手工艺品制作材料。
2. 学具:学生自带废旧物品、画笔、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手工艺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教师讲解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包括剪贴、拼接、编织等。
同时,教师演示简单的绘画和设计技巧。
3. 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废旧物品和手工材料,进行手工艺品的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帮助。
4. 创作: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制作自己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和制作方法,也可以与他人合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手工艺品制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挥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手工艺品的制作,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了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同时,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提高了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礼仪与服饰第一课日常礼仪教学目标:了解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礼仪。
礼仪对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重点难点:1.日常仪容2.日常仪态3.日常交际ABC教学过程一、设问引入:你知道我们的日常礼仪有哪些吗?1.日常仪容日常着装的三点要求2.日常仪态三姿3.日常交际ABC二、想一想:日常礼仪包含哪些方面。
三、做一做:在完成以上练习后完成做一做的两个简单练习。
引入======日常礼仪四、朗读并识记有关信息,了解礼仪原则。
五、阅读礼仪原则六、课外阅读西方有哪些礼仪七、板书设计:1.日常仪容日常着装的三点要求2.日常仪态三姿3.日常交际ABC八、反思:第二课社交礼仪教学目标:认识社交礼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合。
重点难点:了解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有利于建立,保持和改善人际关系,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你知道我们的日常礼仪有哪些吗?二、引入=======社交礼仪了解社交是对人们在社会上所进行的各种交往活动的简称。
三、引入=====社交仪容社交着装的具体要求四、自由阅读见面礼仪五、课外完成活动与探究六、板书设计:社交礼仪社交====着装====见面礼仪反思:第三课服装的保养教学目的:了解服装与礼仪的密切关系,知道服装保养的含义与作用。
重点难点:了解适宜的洗涤方法,日常保养,正确的收纳是服装保养最重要的环节。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社交礼仪二、引入======服装的保养阅读洗涤方法,完成P13说一说的练习。
三、阅读洗涤剂的选择,完成读一读的练习。
四、引入=====服装的收纳你知道有哪些收纳的方法吗?阅读并完成P15的做一做,交流收纳方法。
五、自由阅读。
六、课外活动:活动与探究。
七、板书设计:服装的保养==洗涤方法========收纳方法==八、反思:第二单元理财与购物第一课理财基础教学目标:了解一些理财知识和一些基本的金融常识。
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湖南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第一节(课)第1课时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第二章第一节第3课时第二章第二节第4课时第三章第一节第5课时第三章第二节第6课时第四章第一节第7课时三、七嘴八舌你还知道哪些可以使炒肉更鲜嫩的方法呢?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吧!四、实践活动1.学炒香菇菜心(1)菜心洗净,沥干后切成段,也可以整根炒,仙炒好装盘(2)香菇加入冷水调好的淀粉完成烹炒后,连同汤汁浇盖在菜心第四章第二节第8课时三、七嘴八舌肉丸是否蒸熟了?你知道鉴别方法吗?同学们认为哪几种办法既简便又可靠呢?四、实践活动学清蒸鱼(1)鱼去鳞,剖洗干净,沥干水,抹盐少许后装盘(2)在鱼上撒上姜丝、剁辣椒、放入蒸锅内,用旺火蒸7-10分钟(3)倒去多余的汤水,撒上葱丝,淋上热油,蒸鱼酱油,趁热享用。
第四章第三节第9课时三、七嘴八舌,用微波你喜欢吃红烧肉吗?平时,爸爸妈妈都是在燃气炉上做红烧肉,不妨与微波炉烹制做个比较,看看各有哪些特点。
四、实践活动学烧咖喱鸡1.鸡翅洗净、沥干水后解刀;在翅根和翅中上两面打花刀,装入碗内。
2.放植物油、盐拌匀,使其腌制入味3.加其他调拌匀,加盖放入微波炉,高火加热6分钟4.拿出搅拌后再高火加热6分钟即可。
第五章第一节第10课时第五章第二节第11课时第五章第三节第12课时清脆的响声。
假币纸张发软,偏薄,声音发闷,不耐揉折。
三、七嘴八舌1.如果收到假钞,你怎么办?2.讨论一下,假钞除了会给当事人造成损失,还会产生哪些危害?四、实践活动以100元为例,了解人民币的防伪标志。
先在下图上找到防伪标志,然后在真钞上也找一找,通过眼看、耳听、手摸了解真钞的防伪特点。
第五章第四节第13课时T+D。
很多人也通过一些渠道做海外的黄金,不过很可能遇到黑平台,钱被弄平台的公司给全坑走了。
中国承认的黄金交易机构只有上海黄金交易所。
中国比较热的是炒白银,投入比较少些,黄金对资金的要求更多。
5.保险。
保险公司推出了很多理财型保险,预计收益率在6%左右。
七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七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册课程,使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促进他们与他人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劳动技术概述- 研究劳动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 了解劳动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2. 第二章:基本技能与工具- 研究使用各种工具的基本技能。
- 实践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第三章:加工与制作- 研究常见的加工和制作过程。
- 实践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4. 第四章:安全与保护- 研究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
-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
2.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3. 观察和讨论:通过观察现象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四、教学计划第一周- 第一章:劳动技术概述- 研究劳动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 探究不同劳动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周- 第二章:基本技能与工具- 研究使用常见工具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 进行实践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周- 第三章:加工与制作- 研究常见的加工和制作过程。
- 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完成简单的制作任务。
第四周- 第四章:安全与保护- 研究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 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方法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评估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2. 作品展示:要求学生制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科书:《劳动技术教材》2. 实验器材:常见的劳动技术实验器材和工具3. 电子媒体: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网上教学资源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的简要内容和安排。
七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实践教案
七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实践教案1. 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七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实践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
2. 教学目标- 了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研究并掌握一些常见的劳动技术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3.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劳动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常见的劳动技术操作技能介绍和实践演练4.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讲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 示范:通过示范常见的劳动技术操作技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践技能。
- 练: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练,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 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和改进。
5. 教学步骤本教案的教学步骤如下:1. 引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劳动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 讲解:向学生讲解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
3. 示范:示范一两个常见的劳动技术操作技能,让学生观摩和理解。
4. 练: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演练,让他们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并与学生做一次简单的回顾和评估。
6. 教学评价本教案的教学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 学生是否准确理解了劳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学生是否掌握了常见的劳动技术操作技能。
- 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表现和改进情况。
以上为《七年级上册劳动技术实践教案》的概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礼仪与服饰
课题:第一课日常礼仪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仪容,正确和长辈、同学相处。
教学重点:
日常礼仪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如何养成良好的仪容,作用争取与人交际。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
多媒体辅助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文明礼仪的王国,今天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穿梭古今,尽情畅游在这文明礼仪的海洋中吧。
1. 回顾历史
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不断、生生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连续进步、自强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一种源远流长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古老的礼仪之邦,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已成为中国的传统美德。
2. 展望未来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中华文明靠我们传承,民族精神靠我们弘扬,中华民族靠我们振兴。
我们要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讲文明、懂礼貌,做一个合格的文明中学生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日常礼仪
二、讲解
1、礼仪的含义
2、讨论:
大家失去礼仪,会出现什么状况?
3、学习日常礼仪
(1)日常礼仪的基本原则
(2)讨论:
我们平时该怎样着装?
怎样的妆容最美?
(3)小结
4、学习日常仪态
(1)出示几种错误仪态
(2)学生评价
(3)演示正确的坐姿、站姿、行姿
(4)自我检查
5、学习日常交际
讨论:
对长辈应该是什么态度?
对同学呢?
对低年级的同学呢?
小结,礼仪的原则。
三、活动
把收集到的日常礼仪常识编成情景剧,分角色饰演。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