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精品
××××煤矿储量核实报告(最终)
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二○○六年六月贵州省纳雍县外协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单位: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项目主编:明方平参加人员:郭斌杨淑萍陈荣华审核:赵福平陈小青总工程师:舒万柏主任:杨通保提交单位: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编写时间:二OO六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煤矿交通位臵、矿界范围 (1)第二节勘查地质工作及煤矿开采情况 (3)第三节煤矿生产建设情况 (4)第四节储量核实工作概况及其它 (4)第二章矿山地质 (6)第一节矿山地质特征 (6)第二节煤层特征及类型 (7)第三节开采技术条件 (9)第三章矿山地质测量及精度评述 (12)第一节工程布臵原则 (12)第二节“三量”的管理 (12)第三节井上、下测量精度评述 (13)第四章资源储量估算 (15)第一节煤矿累计探明储量的计算 (15)第二节历年煤矿开采量及变化情况 (15)第三节保有资源储量的估算 (15)第四节共(伴)生有用组分利用情况 (18)附图目录图号顺序号名称比例尺1 1 地形地质及32号煤层井上、下对照图1∶20003 3 A--- A′线地质剖面图1∶20004 4 31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1∶20004 5 32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1∶20005 6 32号煤层开拓工程平面图1∶2000附表目录附表1 外协煤矿矿山历年储量变动情况表附表2 截止2006年5月底外协煤矿矿山矿产资源量核实结果表附表3 检测报告附表4 煤质化验报告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煤矿交通位臵、矿界范围纳雍县外协煤矿位于纳雍县鬃岭镇,属鬃岭镇管辖。
地理坐标:东经105°15′58″-105°16′19″,北纬26°42′00″-26°42′34″。
其采矿许可证确定的开采范围由4个拐点圈定,其拐点坐标如下:1:X=2955500,Y=355265002:X=2954495 Y=355265003:X=2954490 Y=355266554:X=2955545 Y=35527075北界为拐点1、4的连线;南界为拐点2、3的连线;西界为拐点1、2的连线,东界为拐点2、4的连线,形状为一不规则的四边形,南北长约 1.055km,东西宽约0.575km,矿区面积0.373km2,开采标高由+1935m至+1765m 。
杏花煤矿储量核实报告
1 绪论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为了查明所属部分煤矿井深部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规律,提高煤炭资源储量级别,为下一步矿井开采设计提供地质依据,于2011年初向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交了进行部分矿井深部补充地质勘探立项申请报告,得到了龙煤集团批复,并将该勘探工程列为集团“三大工程”项目。
勘查设计由黑龙江龙煤地质勘探有限公司编制,龙煤矿业集团资源环保部对设计进行了批复。
设计批复后,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委托黑龙江龙煤地质勘探有限公司进行勘查。
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杏花煤矿,采矿权证号为C1000002009081120035104。
本次补勘工作在矿井深部布置9个钻孔,设计工程量9800m,实际施工9个钻孔,累计完成钻探工程量9883.02m。
1.1 目的和任务1.1.1目的为了提高杏花煤矿矿井深部的地质构造控制程度、查明采区内煤层赋存状况、煤层瓦斯数据和参数以及储量级别,以满足对矿井改扩建的要求,解决水平、采区接续紧张的问题,为杏花煤矿扩大生产提供可靠资料。
1.1.2任务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及《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杏花煤矿深部勘探实施方案》,确定本次生产补充勘查任务如下:①进一步查明勘查区构造形态,评价勘查区的构造复杂程度;②进一步查明勘查区城子河组可采煤层的层位、层数、厚度、结构和可采范围,确定可采煤层的连续性。
评价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和可采性;③进一步查明可采煤层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确定可采煤层煤类及其分布,评价煤的工业利用方向;初步查明主要可采煤层煤质变化程度。
④进一步查明主要可采煤层瓦斯情况。
⑤提高补勘区储量级别,对补勘范围内受影响的块段重新估算储量。
1.2 井田位置、交通1.2.1位置杏花煤矿采矿许可证由国土资源部颁发,采矿权人为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号是C1000002009081120035104,面积34.9958km2,开采标高+240m—-800m之间。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23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231. 引言本报告为资源储量核实的年度报告,对2023年的资源储量进行全面核实和评估。
本报告旨在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分析,以支持决策和规划相关工作。
2. 背景资源储量核实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于能源行业和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源储量核实不仅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能源供应的合理规划,还可以保障开发者的权益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因此,每年的资源储量核实都是必要的。
3. 方法3.1 数据收集为了核实资源储量,我们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
数据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采矿企业的生产数据和储量报告•地质勘探报告•野外调查和实地考察结果•其他公开的能源资料和统计数据通过收集这些数据,并进行合理的整理和筛选,我们可以获得全面而准确的资源储量数据。
3.2 数据验证为了验证收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与采矿企业和地质勘探机构进行沟通,核实其提供的数据•对野外调查和实地考察结果进行审查和分析,并与其他数据进行对比•与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和交流,核实和评估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这些验证措施,我们可以确保报告中的数据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3 数据分析和评估在获取和验证数据之后,我们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主要的分析方法包括:•资源储量的地理分布和特征分析•资源储量的产量和使用趋势预测•资源储量与能源市场的关联分析•环境和可持续性因素对资源储量的影响评估通过这些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资源储量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决策和规划提供有力的依据。
4. 结果和讨论根据我们的数据收集、验证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讨论:1.资源储量的总量在2023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但增速较去年有所下降。
2.某些地区的资源储量呈现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会引发区域间的能源竞争和供需不平衡。
3.环境和可持续性因素正在越来越多地影响资源储量的开发和利用方式。
4.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势头强劲,对传统能源的替代逐渐加速。
裕华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矿区目前发觉小窑29个,其中矿界内12个(开采4煤层3个、5煤层4个、8煤层2个、10煤层1个、14煤层2个),矿界外17个(开采4煤层3个、5煤层2个、8煤层2个、10煤层2个、14煤层3个、27煤层5个),由于停采及开采历史悠久,井口已差不多垮塌或封闭,本次工作无法取得实测资料。据调查访问:分别为季节性土法开采,当地居民以斜井顺煤层或破煤层顶板倾向掘进后沿走向开采,部分破煤层底板平硐开采,采掘斜深约60~150m,垂深一样不超过50m。
第六节
一、工作情形
本次工作时刻为2007年11月,野外收集资料时刻为2007年11月1日~4日。为了编制本核实报告,“中心”依照工作情形成立报告编制小组,对各种地质资料进行汇总、制图、分析,编写文字报告和图件、表格处理,从而完成本次核实工作。本次核实工作编制图件12张,文字1本。
本次核实工作取得的要紧地质成果有:
1.收集资料。收集本矿范畴以往地质勘查资料及煤矿原有资料。
2.野外调查。野外实地调查小煤矿、老窑开采及煤层厚度等情形,调查地层、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
3.综合研究。将已收集到资料及野外调查情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4.估算各可采煤层资源储量。
5.编制《贵州省晴隆县裕华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电力:民用电要紧为电网供电,中营和化贡变电所与该区毗邻。
水:区内居民用水要紧水源为自然出露泉水、河水、冲沟水等。
建筑材料:区内永宁镇组及区外茅口组的石灰岩均有出露,可作建筑材料。
第四节以往地质工作
一、以往地质工作
1.原贵州省六盘水地区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一五九队于1959年完成中营全区1:5000地质测量,并进行了槽探、峒探及采样工作;
中兴矿业公司煤矿:于2003年底新建井,平硐、斜井开拓,原生产规模3万吨/年,开采4、8煤层,巷道用厢木支护,矿灯照明。采空区有积水,煤层顶板出水,正常涌水量约18m3/d,雨季约54 m3/d。
某煤矿资源整合储量核实报告
文字目录1 前言 (1)1.1概况 (1)1.1.1目的任务 (1)1.1.2位置及交通 (2)1.2以往地质工作 (7)1.2.1以往地质工作情况 (7)1.2.2参与整合各矿上次整合情况 (9)1.3生产矿井、小窑老窑及采空区 (10)1.4本次工作情况 (12)2 井田地质 (15)2.1地层 (15)2.2构造 (18)2.3岩浆岩 (18)3 煤层 (19)3.1含煤性 (19)3.2可采煤层 (19)3.3煤岩层对比 (20)3.3.1对比方法和依据 (20)3.3.2各煤层的对比特征 (21)4 煤质 (22)4.1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 (22)4.1.1煤的物理性质及宏观煤岩类型 (22)4.1.2显微煤岩特征 (22)4.2煤的化学性质 (23)4.3煤的工艺性能及可选性 (28)4.3.1煤的工艺性能 (28)4.3.2可选性 (28)4.4煤类 (32)4.5煤的风化和氧化 (32)4.6煤质综合评价 (32)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34)5.1水文地质条件 (34)5.1.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34)5.1.2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37)5.1.3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矿井涌水量 (40)5.2工程地质条件 (45)5.2.1 主要可采煤层的顶底板岩石特征 (45)5.2.2岩石力学性质 (47)5.3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47)5.3.1瓦斯 (47)5.3.2煤尘爆炸性 (50)5.3.3 煤的自燃倾向 (50)5.3.4地温、地压 (51)5.4.1井田环境地质条件现状评价 (51)5.4.2地质灾害 (52)5.4.3有害物质 (53)6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54)6.1以往资料的利用 (54)6.2新增工程的质量 (54)6.2.1 测量工作 (54)6.2.2 地质填图 (56)6.2.3钻探及测井 (56)6.2.4 水文地质工作 (61)6.2.5 采样与化验测试 (61)6.3探采对比结果 (63)7资源储量估算 (64)7.1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 (64)7.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64)7.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 (65)7.3.1煤层厚度 (65)7.3.2块段面积 (66)7.3.3视密度 (66)7.4资源储量估算各类边界确定原则 (66)7.5块段划分 (66)7.7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67)7.7.1资源储量估算 (67)7.7.2资源储量变化对比 (69)7.7.3煤层气及其它有益矿产 (69)8结束语 (70)8.1取得主要成果 (70)8.2问题与建议 (72)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 山西省宁武煤田宁武县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区域地质及矿井分布图1:500002 2 山西省宁武煤田宁武县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地形地质图1:50003 3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综合地层柱状图1:5004 4 山西省宁武煤田宁武县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及工程环境地质图1:50005 5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2#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6 6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3#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7 7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5#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8 8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2#煤层矿井井巷水文地质图1:50009 9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3#煤层矿井井巷水文地质图1:500010 10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5#煤层矿井井巷水文地质图1:500011 11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煤岩层柱状对比图1:20012 12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A-A′勘探线剖面图1:200013 13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B-B′勘探线剖面图1:200014 14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C-C′勘探线剖面图1:200015 15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D-D′勘探线剖面图1:200016 16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B-B′勘探线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17 17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2#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1:500018 18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3#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1:500019 19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5上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1:500020 20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5#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1:5000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21 21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6#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1:500022 22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2#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套合图1:500023 23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5#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套合图1:500024 24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补1号钻孔柱状图1:20025 25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补2号钻孔柱状图1:20026 26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补3号钻孔柱状图1:20027 27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补4号钻孔柱状图1:20028 28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补5号钻孔柱状图1:20029 29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补6号钻孔柱状图1:20030 30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补7号钻孔柱状图1:20031 31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补8号钻孔柱状图1:20032 32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补9号钻孔柱状图1:20033 33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补10号钻孔柱状图1:20034 34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X3号钻孔柱状图1:20035 35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X4号钻孔柱状图1:20036 36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X7号钻孔柱状图1:20037 37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X8号钻孔柱状图1:20038 38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X13号钻孔柱状图1:20039 39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501号钻孔柱状图1:20040 40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701号钻孔柱状图1:20041 41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1001号钻孔柱状图1:20042 42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1201号钻孔柱状图1:20043 43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补8孔煤系砂岩含水层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44 44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补8号孔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注水试验综合成果图附表1 钻孔施工情况一览表附表2 煤层综合成果表附表3 钻孔煤芯煤样化验成果表附表4 各煤层煤质化验测试成果表附表5 煤层煤质化验测试成果汇总表附表6 瓦斯含量试验成果表附表7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表附表8 水文地质孔抽(注)水试验成果表附表9 块段平均厚度计算表附表10 块段资源/储量估算表附表1 1 资源/储量估算汇总表附表1 2 山西忻州神达南岔煤业有限公司未批采6号煤资源/储量汇总表附件目录附件一报告提交单位资料真实性承诺书附件二报告编制单位资料真实性承诺书附件三报告初审意见书附件四参与兼并重组各矿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附件五资源储量备案文件复印件1 前言1.1概况1.1.1目的任务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83号《关于忻州市宁武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精神,山西忻州神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体企业兼并重组山西宁武泰华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宁武南岔煤业有限公司2处地方煤矿整合为1处,关闭整合山西宁武新堡煤业有限公司,重组后面积5.6532km2,新增面积2.3866km2,批准开采2、3、5号煤层。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精品
贵州省XX县XX镇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XX县XX镇xxx煤矿二OO七年七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一节概况 (1)第二节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5)第三节煤矿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7)第四节本次工作情况 (8)第二章矿区地质 (10)第一节地层 (10)第二节构造 (12)第三节煤层 (12)第四节煤质 (16)第五节煤的工业用途 (17)第三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8)第一节水文地质条件 (18)第二节工程地质条件 (24)第三节环境地质条件 (25)第四节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26)第五节小结 (27)第四章核实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29)第一节核实方法、工程布臵原则 (29)第二节生产探矿工程及测量质量评述 (29)第三节采样及质量评述 (30)第五章资源储量估算 (32)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32)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32)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32)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 (33)第五节采空区边界圈定 (34)第六节块段划分 (34)第七节资源储量类型确定条件 (35)第八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36)第九节资源储量变动情况及对比 (39)第六章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 (43)第一节煤炭市场需求预测 (43)第二节资源条件综合评价 (44)第三节外部开发条件 (45)第四节地质灾害与环境影响的分析 (46)第五节矿井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47)第六节矿井开拓方式及采煤方法 (47)第七节煤矿建设效益概述 (47)第八节煤矿建设综合评价 (48)第七章结语 (51)第一节工作成果 (51)第二节存在问题 (52)第三节建议 (52)附图目录附件1.XX镇xxx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2.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3.委托书4.承诺书5.其它第一章前言第一节概况一、目的及任务受XX县XX镇xxx煤矿委托,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该矿编制《贵州省XX县XX镇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富华煤矿储量核实报告(改)
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富华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富华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提交单位: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双旺编制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51勘探队法人代表:张志敏总工程师:潘海涛项目负责:冷雪莲、张秀荣编制人员:冷雪莲、张秀荣、王建华、郝鑫亮、魏建平提交时间:2008年9月目录一前言 (1)1.1概况 (1)1.2以往地质工作 (7)1.3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 (8)1.4矿井与小窑 (12)1.5本次工作情况 (12)二工作区地质 (14)2.1区域地质 (14)2.2井田地质 (17)三煤层 (18)3.1含煤性 (18)3.2可采煤层 (19)3.3煤层对比 (20)四煤质 (22)4.1煤的物理性质与煤岩特征 (22)4.2煤的化学性质与工艺性能 (22)4.3可选性 (30)4.4煤质与工业用途评价 (31)4.5煤的风化与氧化 (32)五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33)5.1水文地质 (33)5.2工程地质 (37)5.3环境地质 (41)5.4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51)六地质勘查工作及质量评述 (51)6.1勘查方法、工程布置原则 (51)6.2勘查工程质量评述 (52)6.3探采对比 (62)七资源储量估算 (64)7.1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及工业指标 (64)7.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参数的确定 (64)7.3资源储量分类 (66)7.4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67)7.5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评述 (68)八煤层气及其它有益矿产 (69)8.1煤层气 (69)8.2其它有益矿产 (69)九矿床经济技术评价 (71)9.1煤炭资源形势分析 (71)9.2矿井建设条件与开采方式 (71)9.3经济评价 (72)十结束语 (76)10.1本次核实工作成果评述 (76)10.2存在问题与建议 (77)附图目录附表附表一:富华煤矿工程点测量成果表附表二:富华煤矿钻孔煤层综合成果表附表三:富华煤矿资源储量估算表附表四:富华煤矿煤质表附表五:富华煤矿S2简选浮沉表附表六:富华煤矿水文、工程地质表附件附件一: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富华煤矿采矿许可证复印件附件二: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51勘探队勘查资质证复印件附件三: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富华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
储量核实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四道柳找煤区纳林塔纳林沟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伊金霍洛旗纳林塔纳林沟煤矿二00五年六月报告提交单位:伊金霍洛旗纳林塔纳林沟煤矿法人代表:苗五小报告编制单位:海勃湾矿务局生产勘探队法人代表:李文斌技术负责人:孙祥霞报告编写人:宁肇镇李胜利王如钢报告编制时间:二00五年六月二十一日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任务一、目的伊金霍洛旗纳林塔纳林沟煤矿,特委托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地质总公司,在其原采矿许可证和划定矿区范围内行进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并编制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为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等管理部门进行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及矿业权评估、价款处置等管理作业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依据。
二、任务依据煤炭资源储量核实的有关规程、规范要求,报告主要完成如下地质任务:1、概述太守区的位置、交通状况、自然地理、地形地貌特征;2、叙述矿区的地层及地质构造特征;3、详细叙述矿区含煤地层的地质时代,含煤地层特征,主要可采煤层的赋存情况,煤质特征及煤类;4、评价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5、核实矿区内可采煤层的煤炭资源储量,已采消耗煤炭资源储量及保有煤炭资源含量;6、初步分析矿山开采的经济技术条件,对煤矿开采进行可行性概略性研究;7、根据以上任务,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提纲》及煤田行业的规范、规程编制本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第二节位置交通一、位置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纳林塔纳林沟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伊金霍洛旗增内,行政区划隶属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乡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5′40″—110°16′58″北纬:39°34′50″—39°35′54″矿区位于东胜煤田四道柳找煤区西北部4勘探线S14钻孔附近。
2005年1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1500000530276,有效期自2005年1月至2005年9月,批准的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拐点坐标如表1-1。
XX煤矿储量核实报告
XX省XX县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XX县XX煤矿XX年XX月目录[内容摘要] (7)1 概况 (8)1.1 目的和任务 (8)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14)1.3 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情况 (15)1.4 本次核实工作情况 (16)2 区域地质 (18)2.1 区域构造位置 (18)2.2 区域地层 (18)2.3 区域构造 (19)3 矿区地质 (20)3.1 地层 (20)3.2 构造 (21)4 煤层、煤质及其它有益矿产 (22)4.1 煤层 (22)4.2 煤质 (24)4.3 矿床内共(伴)生矿产 (27)5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7)5.1 水文地质 (27)5.2 工程地质条件及采后的变化 (32)5.3 矿区环境地质 (34)2XX省XX县舍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5.4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35)5.5 小结 (36)6 资源储量核实工作质量评述 (37)6.1 生产勘探方法、工程布置原则 (37)6.2 生产探矿工程质量评述 (39)6.3 生产探矿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 (39)6.4 采样、化验及质量评述 (39)6.5 探采对比 (39)7 资源/储量估算 (41)7.1 本次核实的基础及原则 (41)7.2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41)7.3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对象 (41)7.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42)7.4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43)7.5 煤层圈定原则 (44)7.6 采空区边界的圈定 (44)7.7 保有资源储量分类、编码 (44)7.8 块段划分 (45)7.9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45)7.10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说明的问题 (48)8 矿床概略技术经济评价 (49)8.1 资源形势分析 (49)38.2 矿床开采一般条件 (49)8.3 矿床经济评价方法及技术经济指标的选取 (50)9 结语 (52)9.1 核实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 (52)9.2 核实工作存在的问题 (52)9.3 矿山开采建议 (54)4XX省XX县舍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附图目录附表目录:(附正文后)1、矿区占用国家探明资源量分割计算表2、煤层厚度计算表(附表1)3、块段厚度计算表(附表2)4、块段面积计算表(附表3)5、资源储量估算表(附表4)6、资源储量结果表(附表5)7、资源储量汇总表(附表6)8、新增工程点测量成果表(附表7)5附件目录:(附正文后)1、采矿许可证复印件(副本)2、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3、勘查单位承诺书4、业主承诺书5、委托书6、业主初审意见7、《XX省XX县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云楚国土资储评字[2008]40号)8、XX省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证书复印件9、煤自然倾向性鉴定报告复印10、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和煤层自燃倾向性报告复印件6[内容摘要]XX省XX县XX煤矿属国家探明矿产地,地处一平浪煤矿北井田的北部。
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共4篇)
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共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篇1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03.08为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及《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行业标准的要求,现就核实报告编写作如下规定:一、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凡因矿业权设置、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适用本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
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一)基本要求1.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委托人应提供全面、真实的核实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和核实,对核实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负责。
3. 核实报告应系统收集、整理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能够反映最新勘查、开发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4.核实工作一般以现有资料和已有的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开展必要的地质测量、取样、测试、化验等工作。
如果核实区的勘查程度达不到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程度,应补充地质勘查工程,并提交符合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或补充勘查报告。
(二)具体要求除收集整理矿区原有资料外,主要利用矿山现有探、采工程,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重点补充矿层厚度、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矿区资源储量。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前言1.1概况1.1.1项目原由受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矿业权人的委托,对扩界扩能后的该矿,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
目的是为该煤矿进行技改扩能、生产管理等提供地质依据。
1.1.2任务(1)查明地层层序、划分地层(2)调查矿区地质特征、煤层、煤质特征、开采技术条件,推测开采后的变化;(3)了解区内构造特征,圈定煤层底板等高线。
(4)圈定采空区和风化带。
(5)了解其它有交加益矿产赋存情况。
(6)估算各可采煤层的各类别资源储量。
1.1.3核实工作依据1、委托书。
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07〗20号)。
3、《关于印发<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40号)。
4、《关于全面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和勘查规范有关事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68号文)。
5煤矿提供的相关资料。
1.1.4收集的主要资料(1)《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联合煤矿地质简测报告》(贵州省地矿局115地质大队);(2)《平坝县骆子洞联合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五地质大队2004年8月);(3)安国土资发〖2004〗134号《关于印<贵州省平坝县骆子洞联合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的通知》;(4)贵州省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矿区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贵州博翔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07年8月);(5)《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贵州省地矿建设工程施工公司2007年9月);(6)黔煤行管字〖2007〗70号《对安顺市煤矿200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贵州省煤炭管理局);(7)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表(含M8、M9煤层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5年9月29日);(8)、《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含M8、M9煤层(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5年9月29日);(9)《平坝县骆子洞煤矿煤样检验报告》(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5年9月29日);(10)骆子洞煤矿提供的其它资料。
陕西小保当煤矿储量核实报告
陕西小保当煤矿储量核实报告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陕西小保当煤矿作为陕西省的一座重要煤矿,其煤炭储量的核实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陕西小保当煤矿储量进行核实,并进行详细的报告。
一、煤矿概况陕西小保当煤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是该地区最大的煤矿之一。
矿区总面积约为20平方公里,矿井深度达到600米。
该煤矿是一座井下采矿煤矿,采用深孔矿井开采技术。
二、储量核实方法为了准确核实陕西小保当煤矿的储量,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和步骤:1. 采集煤矿地质勘探数据:通过对煤矿井下进行勘探,获取地质构造、岩层厚度、煤层分布等相关数据;2. 地质剖面分析:根据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地质剖面的绘制和分析,了解煤层厚度、倾角、走向等情况;3. 试验取样分析:在煤矿井下采取试验取样的方式,获取煤炭样品,并进行化验分析,得出煤炭品质和含量;4. 采用统计学方法: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煤层的储量进行估算和核实。
三、储量核实结果根据我们的核实和估算,陕西小保当煤矿的储量结果如下:1. 煤炭总储量:根据地质勘探和统计学方法,我们估算出陕西小保当煤矿的煤炭总储量为X亿吨;2. 可采储量:根据矿井的开采情况和经济可行性,我们估算出陕西小保当煤矿的可采储量为X亿吨;3. 煤炭品质:经过化验分析,我们得出陕西小保当煤矿的煤炭品质为X,属于高品位煤炭。
四、煤矿资源利用建议根据对陕西小保当煤矿储量的核实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煤矿资源利用建议:1. 合理开采:根据可采储量的估算结果,煤矿的开采应在合理范围内进行,以保证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 提高采煤效率:通过引进先进的采煤技术和设备,提高采煤效率,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3. 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根据煤炭品质的特点,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益;4. 加强环保治理: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加强环保治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矿山储量核实报告
矿山储量核实报告1. 引言矿山储量核实是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资源合理开采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某矿山进行储量核实,并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方法。
2. 数据收集2.1 采集相关文献资料首先,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矿山的地质特征、矿石性质以及历史开采情况等信息。
这些资料对于后续的储量核实非常重要。
2.2 实地考察在收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矿山的地质构造、矿石分布情况以及现有开采设备等。
通过实地考察,可以直观地了解矿山的实际情况,为后续步骤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2.3 采样分析为了对矿山的储量进行准确核实,我们采集矿石样本进行物理性质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
物理性质测试包括密度、硬度、颗粒分布等;化学成分分析则可以确定矿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这些测试结果将为后续的储量计算提供重要依据。
3. 储量计算3.1 体积计算根据矿山的地质特征和矿石分布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和推算计算出矿石的体积。
常用的方法包括剖面法、测区法等。
通过计算矿石的体积,可以初步估算矿山的储量。
3.2 含量计算除了计算矿石的体积外,我们还需要计算矿石中各种矿物的含量。
这一步骤需要依靠之前采样分析的结果,通过对矿石样本中各种矿物的含量进行测试和分析,从而得出各种矿物的平均含量。
3.3 储量估算通过将矿石的体积和各种矿物的含量相乘,即可得出矿山的储量估算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储量估算是一个推算过程,其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质构造、矿石分布不均等。
因此,对于储量的估算结果,需要进行合理的范围设定,并引入相应的不确定性分析。
4. 结果与讨论在完成储量核实计算后,我们得出了该矿山的储量估算结果。
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可以详细描述该矿山的储量特征,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如储量分布情况、储量变化趋势、矿石品位等内容,将为进一步的开采规划和资源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5.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数据收集、储量计算和结果分析等步骤,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对该矿山的储量核实报告。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内容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内容
1. 引言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是为了对某一特定地区或矿产资源进行测量和评估,从而得到准确的资源储量数据,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报告旨在对某特定地区的资源储量进行核实,并给出核实结果及相关分析。
2. 资源概况
描写被核实资源的背景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资源的种类和特征等。
3. 测量方法
介绍所采用的资源储量核实方法和技术,包括测量仪器、采样方法和数据处理等。
4. 核实过程
详细描述核实过程,包括实地考察、取样分析等环节。
5. 数据分析与计算
根据采集的样本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得出资源储量数值。
6. 结果与讨论
给出核实得到的资源储量结果,并与以往的研究和评估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差异和原因。
7. 不确定性分析
对核实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包括数据采集误差、测量方法误差等方面的讨论。
8. 结论与建议
在对资源储量进行核实的基础上,给出对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议,并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核实的方向。
9. 参考文献
列出所有在报告中引用的参考文献,按照特定的引用格式进行排列。
10. 附录
附上相关的数据表格、图表和剖面图等附属资料。
结语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对于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资源储量核实,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依据,为保护资源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目的和任务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41号)精神,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09]197号),省经贸委《关于印发福建省第二轮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意见的通知》(闽经贸能源[2010]298号)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将乐县煤矿实际情况,对存在“楼上楼”关系的石林煤矿、积善煤矿(1、2号井)、古佛堂煤矿(1、3、5号井)3个采矿权进行资源整合、整合主体为福建将乐安信煤业有限公司石林煤矿。
进一步对资源整合后石林煤矿范围内资源储量变化、构造变化、煤层变化进行修改,摸清资源储量情况,为申办新的采矿许可证提供地质依据,受福建将乐安信煤业有限公司委托,对石林煤矿资源储量进行核实工作。
本次核实工作依据由省地质二队二0五分队提交的《福建省将乐县石林井田地质勘探精查报告》和二00七年十一月提交的《福建省将乐县石林煤矿(石林井田)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二00七年二月提交的《福建省将乐县古佛堂煤矿生产勘探地质报告》及二00七年三月提交的《福建省将乐县积善煤矿(石林井田、林坑井田)生产勘探地质报告》中的内容,结合矿井多年来生产所取得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现场调查后进行编制。
第二节位置、交通及矿区范围一、位置石林煤矿位于将乐县城北东东向80°,直距约4公里,行政隶属将乐县古镛镇漠俚村管辖。
地理坐标:东经117°28′30″—117°30′00″,北纬26°43′40″——26°46′00″。
二、交通矿区交通方便,向北西可通往泰宁(61公里)、建宁(90公里);向南可通往沙县(87公里)、三明(113公里)、明溪(70公里);向东至顺昌(45公里)与鹰厦铁路干线相连,距将乐县火车站7公里及贯穿将乐县境的福银高速公路可通往省内外各地。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XXXXXXX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XXXXXXXXXX 煤矿二○○七年三月XXXXXXX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刘江审核:胡应全项目负责:刘江总工程师:龙祖根院长:杨正东报告编制单位:XXXXXXXXXX设计研究院报告提交单位:XXXXXXXXXX 煤矿二○○七年三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一、矿山交通位臵及矿界范围 (1)二、勘查地质工作及矿山开采情况 (3)三、勘查地质报告审批时间、审批单位、批准资源/储量及主要结论 (6)四、矿山生产规模、产值、投资和盈利情况 (9)五、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概况及其它 (9)六、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10)第二章矿山地质 (11)一、矿床地质特征简述 (11)二、矿石特征、类型及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 (13)三、开采技术条件 (15)第三章矿山地质测量及质量评述 (20)一、工程布臵原则 (20)二、三级矿量的管理 (21)三、矿山井上、井下测量方法精度评述 (21)第四章矿产资源/储量核实 (22)一、矿山累计探明资源/储量(包括生产勘探储量增、减后实际可采总量)的估算 (22)二、历年来矿山开采量及矿石损失残留量及原因 (24)三、保有资源/储量计算方法,参数的确定、资源/储量估算的结果 (24)四、共(伴)生有用组分利用情况 (25)五、资源量对比 (25)第五章结语 (25)附表目录附表1:煤矿历年矿产资源/储量变动情况表附表2:截止2006年12月31 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结果表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 XXXXXXXXXX 煤矿地形地质图1:50002 2 XXXXXXXXXX 煤矿地质剖面图1:50003 3 XXXXXXXXXX 煤矿M51煤层底板等高线暨资源量估算平面图1:50004 3 XXXXXXXXXX 煤矿M73煤层底板等高线暨资源量估算平面图1:50005 4 XXXXXXXXXX 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1:5000附件目录附件1 委托书附件2 XXXXXXXXXX设计研究院勘查资质证书附件3 毕节地区大方县百纳乡煤矿采矿许可证复印件(整合后)附件4 大方县百纳乡煤矿采矿许可证复印件(整合前)附件5 大方县百纳乡煤矿采矿许可证复印件附件6 黔国土资储备字[2005]145号附件7 毕地国土资复[2006]28号附件8 黔国土资矿管函[2006]983号附件9 XXXXXXXXXX设计研究院承诺书第一章前言根据贵州省煤炭局、发改委、经贸委、国土厅、安监局、环保局等6家单位联合签发的《关于毕节地区八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臵方案的批复意见》(黔煤办字[2006]97号文件),大方县百纳乡煤矿为扩界扩能矿井,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黔国土资矿管函[2006]983号文,煤矿为整合矿井,即原煤矿与原煤矿进行资源整合,整合后更名为煤矿,矿井设计规模为15万吨/a。
矿山资源核实报告模板
矿山资源核实报告模板背景矿产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具有经济价值和可开采利用的自然物资。
在矿山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为了保障权益和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对矿产资源进行核实和评估。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矿山项目中的矿产资源进行核实和评估,以便于项目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测量方法对于矿山项目的矿产资源核实和评估,需要采取以下测量方法:1.巡视测量:对矿产资源所在地域进行巡视,查看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采状况。
2.采样测量:对矿产资源进行采样,分析矿物组成、品位等相关指标。
3.遥感测量:利用遥感技术对矿山项目所在区域进行测量和分析。
矿产资源核实报告内容项目基础信息在报告的开头,需要对矿山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矿山项目的名称、所在区域、面积、开采年限、项目负责人等基本信息。
矿产资源状况在报告中需要详细说明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品位、储量、采矿量、矿石质量、采选工艺等相关信息,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环境影响分析对于矿山项目的环境影响,需要对矿山开采过程及其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其中包括土地开垦、水资源利用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相关影响因素。
社会影响评估除了环境因素外,对于矿山项目的社会影响也需要进行评估。
其中包括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影响、社会安全影响等方面。
结论建议在矿产资源核实报告的最后,需要总结前面所述的信息,并对矿山项目的开发提出相关建议,既应确保可持续发展,还应满足矿山项目的经济利益。
总结矿山资源核实报告是确保矿山项目开发的必要性文件,应该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析相关数据,为项目的可持续利用和维护资源的利益提供有力保障。
千里沟吉祥煤矿储量核实报告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1)第二节位置与交通 (2)第三节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6)第四节矿山建设与生产简介 (7)第二章地质工作简述 (9)第一节以往地质工作简述 (9)第二节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 (11)第三章矿区地质 (17)第一节地层 (17)第二节构造 (19)第三节含煤地层及含煤性 (20)第四章煤层及煤质 (21)第一节煤层 (21)第二节煤质 (23)第三节煤层风化带的确定 (27)第四节矿床(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 (28)第五章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8)第一节水文地质 (28)第二节工程地质 (32)第三节环境地质 (33)第六章地质勘查质量及评述 (35)第一节勘查工作量及成果 (35)第二节勘查类型和网度 (39)第三节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质量评述 (39)第七章资源储量计算 (40)第一节计算范围及工业指标 (40)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41)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41)第四节资源储量类型划分及估算结果 (42)第八章探采对比 (45)第九章可行性概略评价 (47)第一节煤炭资源形势分析 (47)第二节矿山建设条件、开采工艺及开采方式 (48)第三节经济评价 (48)第十章结论 (53)第一节成果 (53)第二节存在问题与建议 (54)附图目录附表目录(附正文后)附表一工程点坐标表附表二煤层质量评定表附表三煤炭资源储量估算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目的与任务一、目的2006年1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以内国土资采划字[2006]0011号文下达《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对鄂托克旗千里沟吉祥煤矿、鄂托克旗阿尔巴斯巴音温都尔可可乌素煤矿、鄂托克旗千里沟培有广煤矿实施整合(以下分别简称原吉祥煤矿、原可可乌素煤矿、原培有广煤矿)。
整合后的采矿权人为“鄂托克旗千里沟吉祥煤矿”。
该矿为编制矿井技术改造设计,办理《采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等相关管理作业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依据,特委托内蒙古科欣矿业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对其矿区的煤炭资源储量进行核实,并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东麓千里山库里火沙兔普查勘探区千里沟吉祥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XX县XX镇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XX县XX镇xxx煤矿二OO七年七月目录附图目录附件1.XX镇xxx煤矿采矿许可证(副本)2.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3.委托书4.承诺书5.其它第一章前言第一节概况一、目的及任务受XX县XX镇xxx煤矿委托,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该矿编制《贵州省XX县XX镇xxx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其目的是核实XX镇xxx煤矿采矿权许可范围内的资源储量,为该煤矿煤炭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下:1.查明矿区地层层序和含煤地层时代,划分地层。
2.了解矿区内断层发育程度、分布范围。
3.了解区内可采煤层层位及厚度变化,了解可采煤层及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工艺性能、煤类及用途,了解主要可采煤层瓦斯、煤的自燃倾向、煤尘爆炸危险性、顶底板的工程地质特征等。
4.查明矿区内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等,了解水文地质条件及类型。
5.了解其它有益矿产赋存情况。
6.估算各可采煤层资源储量。
二、矿权设置等情况矿权设置: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XX〕105号)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毕节地区毕节市等八县(市)煤矿整合和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XX镇xxx煤矿由原xxx煤矿、光华煤矿于20XX年6月整合而成。
煤矿采矿权人为XX县XX镇xxx煤矿(唐兴友)。
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1)。
表1-1 矿界拐点坐标矿区形状呈不规则六边形,矿区边界为:东以0、1拐点连线为界,南东以1、2、3拐点连线为界,南以3、4拐点连线为界,西以4、5拐点连线为界,北以5、6、0拐点为界。
长0.44~0.98km,宽0.12~0.58km,面积0.4541km2,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
整合后的采矿权范围与原采矿权范围关系见附图。
三、核实依据(1)委托书;(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国土资发〔20XX〕26号。
(3)煤矿提供的相关资料。
四、收集的主要资料1.采掘工程平面图及井上、下对照图(1∶2000);2.XX县xxx煤矿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20XX年);3.XX县光华煤矿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20XX年);4.XX县xxx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20XX年)5.20XX年3月贵州蒙特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提交的《贵州省XX县XX镇xxx煤矿储量核实报告》及2000年XX县地质矿局编制、提交的《贵州省XX县光华煤矿地质简测报告》;6.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煤炭产品质量检验报告;7.其他资料。
五、矿区交通位置及矿区范围XX镇xxx煤矿隶属XX县XX镇管辖。
矿区位于XX县城南西方向250°,直距XX县城15km,直距XX镇6km。
省道(S307)纳(雍)水(城)从矿区边界经过,往南西可至水城县城,往北东可达XX县城。
矿区至滥坝火车站约60km,距阳长电厂10km,交通较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1-1。
图1-1 交通位置图XX镇xxx煤矿由原xxx煤矿、光华煤矿(原xxx煤矿、光华煤矿拐点坐标见表1-2、1-3)整合而成,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4′14″~105°14′50″,北纬26°42′33″~26°42′56″。
矿区形状呈不规则六边形,长0.44~0.98km,宽0.12~0.58km,面积0.4541km2。
开采标高为1940—1600m。
表1-2 原xxx煤矿矿界拐点坐标开采标高:1785米至1600米面积:0.3075km2表1-3 光华煤矿矿界拐点坐标开采标高:1940米至1800米面积:0.079六、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矿区位于滇东高原向黔中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为构造侵蚀、剥蚀中山地貌。
山体呈北东~南西向延伸展布,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
总的特征是北高南低,最高点在矿区北东部边界附近陡坡上,高程2155m,最低点在矿区南西侧冲沟底,沟底高程约1825m,最大相对高差325m。
矿区内一般高程1900~2000m,一般相对高差200~300m之间。
2.气象及经济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
根据1994~20XX年有关气象资料记载:冬季有冰冻和降雪天气,秋季有霜冻天气,每年5~9月为降雨季节,其中6~8月时有暴雨和大暴雨出现。
10年中,最高气温31.9℃(20XX年5月1日),最低气温-12.6℃(1999年1月12日),年平均气温12.7℃;年降水量最大1362.5mm(1997年),最小1029.9mm(1999年),年平均1148.0mm;年蒸发量1000~126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日照时数1090~1260小时;年无霜期254天。
区内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以油菜籽等为主。
3.地震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XX),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本区及邻近区域近年来未发现有强震活动,矿区属无震害区,区域稳定性良好。
4.经济概况区内地方工业生产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有很大发展。
区内矿产资源较丰富,除煤矿外,主要还有水泥、石灰岩等,服务业均有所发展。
区内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其次为麦类、豆类、薯类。
经济作物有油菜籽、烟叶等;畜牧业主要有牛、马、猪等。
第二节以往地质工作概况1.1972年“六盘水煤勘公司173队”在本区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提交《织纳煤田中岭勘探区马中岭井田地质勘探报告(精查)》(黔煤发(72)198号)。
井田内获得平衡表内资源量共计48484.61万吨,平衡表外资源量834.53万吨。
井田精查区+1900水平以上资源量1003.16万吨(含平衡表外资源量1.01万吨);+1900—+1500水平资源量23413.09万吨(含平衡表外资源量473.27万吨),其中+1900—+1500水平A2+B级储量为10210万吨,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储量处上表至121b资源类别,+1900—+1500水平C1级储量为8974.12万吨,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储量处上表至122b资源类别,+1900—+1500水平C2级储量为3755.7万吨,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储量处上表至333资源类别, +1900—+1500水平平衡表外级储量为473.2万吨,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储量处上表至2S22资源类别。
普查区资源量24902.89万吨(含平衡表外资源量360.25万吨)。
2.2000年8月XX县地质矿产局地质简测组完成了该矿的地质简测报告。
工作期间进行了1:5000地质填图及生产坑道的测量,并对矿界范围内的地层、构造、开采条件、煤层及顶底板岩性作了针对性的地质工作。
初步查明本矿区范围内含4层可采煤层。
3.20XX年3月~20XX年3月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勘察研究院在充分利用上述勘探工作可用资料基础上,对本井田开展了补充勘探工作,提交了《贵州省XX县织纳煤田中岭井田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4.20XX年3月贵州蒙特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对原XX镇xxx煤矿进行储量核实工作并编写了《贵州省XX县XX镇xxx煤矿储量核实报告》及《贵州省XX县XX镇光华煤矿储量核实报告》第三节煤矿开采和资源利用概况一、矿井开发现状xxx煤矿由2个煤矿整合而成,2个矿井分别为:原xxx煤矿、光华煤矿。
原xxx煤矿始建于20XX年,主斜井沿7号煤层露头掘进。
生产规模3.0万吨/年,现主采8号煤(M6)。
20XX年9月矿井通过技术改造,将生产能力提升为6万吨/年,由于受其它原因影响,20XX年至20XX年间矿井处于整改状态。
光华煤矿与xxx煤矿紧紧相连,该矿始建于20XX年,主斜井沿6号煤层露头掘进。
生产规模3.0万吨/年,主采6号煤(M4)。
原xxx 煤矿、光华煤矿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金属支护,炮采落煤,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斗车提升运输,证照齐全。
光华煤矿现已停产。
xxx煤矿附近生产矿井多数为斜井开拓,采掘斜深100~400余米,部分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形式开拓,均有风井通风,生产规模3.0~6.0万吨/年。
用矿灯照明,井上井下管理日趋规范,到目前为止未发生瓦斯突出、冒顶、突水等安全事故。
二、老窑经调查访问,老窑多为平硐即沿煤层露头走向开采。
少数沿煤层倾向掘进,斜井开采,长度一般10~50米。
局部用厢木支护,顶板较稳固。
煤层顶底板出水,水量0.01~0.1l/s之间,雨季增大。
多数坑道无水或顶板偶尔滴水,少数坑道内有极少量积水。
二、煤矿生产规模、开采等情况XX镇xxx煤矿由原xxx煤矿及光华煤矿2个生产矿井整合形成,整合后生产规模为15万吨/年,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面积0.4541km2,矿区范围由7个拐点圈定,采矿标高为1940~1600m。
三、煤矿建设情况XX镇xxx煤矿整个工业场地呈南~北长条形布置,分别为储煤场、办公室、宿舍、检身房、工房、供电房等。
矿井通风、供电、排水、运输系统工程等已全部配备。
矿井监控系统采用瓦斯监控成套设备,目前已投入使用。
四、煤矿开采中存在的重大问题XX镇xxx煤矿矿区煤层浅部有老窑积水,可采煤层可能出现顶板跨塌、片帮、底鼓、支架下陷等工程地质问题。
为防止地面塌陷及矿井突水等各类矿山灾害事故发生,矿井开采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
第四节本次工作情况一、工作情况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于20XX年7月对XX镇xxx煤矿进行了野外地质填图,填图面积约1.0km2。
由于项目时间较紧等诸多原因,本次工作以收集资料为主。
“中心”根据工作情况成立报告编制小组到XX镇xxx煤矿进行实地调查访问,调查了井下煤层厚度、矿井涌水量、采空区、地层产状及新揭露的地质构造等情况,矿方提供了巷道掘进、煤质资料及以往地质资料和相关文件。
本次现场完成实物工作量如下:1.1/5千地形地质、水文地质填图 1.0km22.老窑及生产矿井调查、编录2000m3.井下测量煤层煤厚8个点4.收集煤质资料6本“中心”对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编写文字报告和图件。
本次核实工作编制图件12张,文字报告1本。
本次核实工作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有:1.初步查明了矿区地层层序,划分了地层,初步查明了矿区构造形态,矿区内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
2.初步查明了矿区内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其空间分布。
确定了煤层为较稳定煤层。
3.了解了可采煤层的煤类,初步确定了煤层风氧化带界线,评价了煤的工业利用方向。
4.初步查明了区内含、隔水层及含、隔水性,初步查明了水文地质类型、矿床充水因素,确定了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简单。
了解了主要可采煤层顶底板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特征。
对区内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作出了进一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