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安全工作计划
儿科护理工作计划6篇

儿科护理工作计划6篇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1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到位,并有监督检查记录。
3.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4、加强重点病儿的管理,如监护室的特护患儿和普儿病房的危重患儿,把上述患儿做为科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6、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
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7、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
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状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8、加强护理人员自身职业防护,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艾滋病防护条例》,制定职业暴露报告制度、职业暴露防范措施及职业暴露后具体的处理措施和程序。
9、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儿科护士工作的计划5篇

儿科护士工作的计划5篇儿科护士工作计划1一、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护士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医疗护理实践过程中,服从命令,听众指挥。
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医德规范,规范操作,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能尊敬领导,团结同事。
二、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方面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医疗文书的整理工作。
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别人的苦处,认真做好医疗文书的书写工作、认真学习科室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一般护理记录理记录及抢救记录。
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
三、在生活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与同事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
为此我要做到:1、认真遵守医院和科室的相关规章制度,做到上班不迟到,不早退。
2、认真做好领导分配给我的工作和任务。
3、解放思想,为科室的发展提建议和意见,竭尽所能为科室创造更多的效益。
4、加强跟主管医生,病人及其家属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构建现代化科学的医患模式,正确妥善处理好医患关系。
5、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优质的服务。
6、协助同事做好科室工作,做到工作责任明确、资源共享、团结互助,共创科室优良的环境、优秀的服务、优越的业绩。
儿科护士工作计划2一、突出专科特色,打造护理品牌护理作为专业技术行业,应在机会与挑战中找准合适的位置,走专业建设之路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科内重点培养2名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工作。
进一步完善功能锻炼指导的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样形式的宣教,务求达到效果。
二、抓好质量管理1、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设置工作重点,坚持把以"病人为中"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
护士儿科工作计划和目标 儿科护理工作计划和目标优秀(五篇)

护士儿科工作方案和目的儿科护理工作方案和目的优秀(五篇)护士儿科工作方案和目的儿科护理工作方案和目的篇一1、由于新生儿科是无陪护病房,护士长应转变护士的效劳理念,该科护士应该热爱新生儿科工作,拥有“慎独”的精神,护士工作量繁多,压力和责任重大,护士长应关心、保护护士,排班实行弹性、人性化。
征求护士每周所需,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根据情况尽量满足护士的需要,对于不同层次的护士给予指导帮助,多与护士、医生沟通,细心观察护士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状态,减少不良情绪对工作造成的影响,创立一个学习气氛良好、凝聚力强的新生儿救护团队。
2、科室制定20xx年每月业务专科业务学习方案、每月专科技术培训方案、有记录。
新进护士学习新生儿常见技术操作的并发症,并纯熟掌握新生儿应急预案的处理流程,每月定期开展专科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
由责任护士介绍病情,主治医师介绍诊疗措施,科主任进展治疗护理需要提醒的问题部分进展展开讨论,有分析、有记录、有整改措施。
进而充实护士知识包3、护士实行层级管理,分组分层,质控组长黄莉惠协助科室质控工作,并每月检查护理文书和护士学习笔记〔专科护理查房〕及时晨会反响缺陷,让护士明白需要改进和提升的方向。
4、护士长重点抓护士的行为管理,对新调入、有情绪、思想急躁的护士及时谈心指导,做到重点交接、重点跟班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杜绝不良事件1、制定核心制度学习方案,每月初晨会带着大家学____制度相关内容,并针对学习内容进展相关本科执行时的本卷须知以及缺陷分析,让大家能运用核心制度自觉约束自身的护理、医疗行为,月底对核心制度进展理论考核,考核形式有;随机提问、考核试卷、默写笔试等,并在不良事件分析会上进展点评记录,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2、护士长加强平安管理,重点查看特殊线路、特殊电器等的使用情况、抓好重点药物、特殊药物、高危药物的使用。
护士长制定各室管理质量标准3、每月护士长积极总结分析各班次、各班护士、工作中存在的`平安隐患,及时与医生沟通发现隐患,并在每月不良事件分析会上组织讨论分析总结,让护士积极发言,护士长做总结分析。
2023儿科护理工作计划三篇

2023儿科护理工作计划三篇儿科护理工作计划篇1一、工作目标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使患儿家属满意度≥95%;健康教育知晓率≥85%。
二、实施措施(一)继续完善修订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继续完善修订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督查整改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二)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和专科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
按照新生儿科培训计划分层对全科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
3、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三)严格遵守《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并按其要求规范管理。
1、新生儿科护士必须持证上岗,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2、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患儿住院期间必须配戴身份识别腕带,如在沐浴、检查、治疗时损坏,应及时补戴,确保患儿身份正确。
3、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4、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5、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
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6、制定新生儿外出检查、治疗、转科和出院安全流程并有效落实。
制订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确保医疗安全。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计划(3篇)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计划(3篇)一、工作目标1. 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确保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2. 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3. 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家属满意度。
4. 完善科室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5. 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工作,推动学科发展。
二、具体措施(一)护理质量管理1. 严格执行新生儿科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2.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技能操作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3. 建立健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护理管理,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确保患儿安全。
(二)人员培训与发展1.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2.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院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3. 开展护理人员的分层培训,根据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需求和能力,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4. 建立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培训成绩、工作表现、患者满意度等纳入考核指标,激励护理人员积极进取。
(三)医患沟通与合作1. 加强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及时向家属反馈患儿的病情和治疗进展,解答家属的疑问。
2.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家属宣传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
3.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为患儿的康复努力。
4. 设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家属的投诉和意见,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四)科室管理1. 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2. 加强医疗设备和物资的管理,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根据患儿数量和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
4. 加强科室文化建设,营造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五)护理科研1. 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护理科研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
2024年精选儿科护理工作计划模版(三篇)

2024年精选儿科护理工作计划模版1. 尿布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需洗手,对腹泻患儿的粪便、被污染的衣物及被褥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
2. 体液不足的护理(1) 为防止体液继续丢失,应调整饮食并按医嘱用药以控制感染;对于呕吐严重的患儿,可按医嘱使用止吐药物。
(2) 按医嘱补充液体以纠正脱水a) 口服ORS液:适用于轻度至中度脱水且无严重呕吐的患儿。
累积损失量根据脱水程度,轻度脱水为50ml/kg,中度脱水为80-100ml/kg,分4-6小时喂完;继续损失量根据排便次数和量决定。
一般情况下,每1-2分钟喂5ml(约1小勺),较大儿童可使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
若呕吐,可暂停10分钟后继续喂养,每2-3分钟喂5ml。
注意事项:①服用ORS液期间应让患儿正常饮水,以预防高钠血症;②若患儿眼睑出现水肿,应停止服用ORS液,改用白开水;③新生儿或心、肾功能不全,休克及明显腹胀者不宜使用ORS液。
b) 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的患儿。
①补液总量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每日生理需要量三部分。
在禁食情况下,入院第一天的液体总量供给为:中度脱水120-150ml/kg;重度脱水150-180ml/kg。
上述补液量适用于婴幼儿。
②补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决定。
低渗性脱水使用2/3张溶液;等渗性脱水使用1/2张溶液;高渗性脱水使用1/3或1/4张溶液。
混合液的配制方法详见第五节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
③补液速度根据脱水程度和性质确定。
重度脱水伴有周围循环衰竭时,应首先迅速滴入或直接静脉推注等张含钠液,以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然后继续输入液体。
低渗性脱水时输液速度应稍快,高渗性脱水时速度宜稍慢。
一般累积损失量(约为补液总量的1/2)应在8-12小时内补足,滴速约为每小时8-10ml/kg。
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则在补充累积损失量后的12-16小时内均匀滴入,滴速为每小时5ml/kg。
在补液过程中,需根据患儿病情变化随时调节输液速度。
优秀儿科护理工作计划(5篇)

优秀儿科护理工作计划____年儿科护理工作将围绕医院、护理部工作计划,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____版)》,把巩固“二级甲等医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继续开展爱婴医院各项工作,作为主要工作重点,现计划如下:一、进一步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2、继续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护士分管患儿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全面、整体的护理服务。
3、依据《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____版)》,每月定期对优质护理服务落实进行专项检查,及时进行优质护理小组活动并记录。
二、加强省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工作1、按照护理部“省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实施计划,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儿科质控管理体系。
1、科室继续执行护士长-质控组长进行儿科护理质量控制。
2、开展科室护士对护理工作质量考核奖励分配的调查,制定科室工作质量考核分配办法。
1、落实《护士条例》,在现有护士不足的情况下,科室对护理人力资源仍实行弹性调配的排班工作模式,根据病房使用率、患儿收住数量、护理工作的难易程度、专科特点,弹性调配的排班工作模式。
2、落实护士分层管理方案,对低年资护士加强培训,严格按照《低年资护士工作手册》严格考核管理。
3、继续推广护理工作量化考核,落实以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并结合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数的绩效考核,并与护士的评优、晋升、薪酬分配相结合。
五、加强儿科临床护理质量控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1、健全和完善儿科质控管理体系。
2、每月各科内质控小组运用PDCA管理工具每月开展质控活动。
3、依照《护理质量与安全简报》中记录存在的问题,针对原因进行分析整改。
4、定期开展临床危重患者护理查房;落实护理病例讨论及会诊制度。
5、加强对护理规章制度特别是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应急预案的掌握和执行情况的检查。
6、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加强对新生儿护理单元的质量管理。
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1、每月召开病区护士会,对科内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整改。
儿科护理工作计划与目标3篇

儿科护理工作计划与目标3篇儿科护理工作计划与目标篇1一、认真学习《医疗质量暂行规定》,增高护理服务质量详细目标:组织学习医院下发的《医疗质量暂行规定》,认真履行职责,激发护理人员的服务热情,增高护理服务质量。
实施措施:1、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质量暂行规定》,按规定规范护理工作。
2、在护理工作中做到视病人为亲人,以“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为工作指导,认真履行护士职责,增高护理人员对服务意识的认识水平,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3、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士修养与礼仪规范,强化服务意识。
坚持上班前举行服装整理仪式,使护士在工作中保持整洁文雅、端庄大方,为给病人提供舒心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二、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全面增高职业素质详细目标:继续开展整体护理,规范护理程序,增高整体护理病历质量,丰富健康宣教内容,更好的为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实施措施:1、组织学习《儿科学》,熟悉有关疾病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丰富健康宣教内容。
责任护士深入到病房,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增高用护理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2、让有经验的老护士为新护士讲课,传授整体护理经验。
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每月组织一次教学查房,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电子病历及时评价,护士长坚持每周检查2-3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通知到责任护士,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三、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业务学习、技术训练,增高应急、急救能力详细目标:以《儿科护理学》为基础,不断学习业务知识。
加强十五项护理技术及急救能力训练,增高护理质量,培养一支业务技术精,素质高的护理队伍。
实施措施:1、制定20--年训练计划,每月组织一次专题讲座。
鼓励护士自学并做好读书笔记。
2、低年资护士加强十五项护理技术训练,增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增高技术程度。
3、高年资护士加强应急、急救能力训练。
工作中给低年资护士做好表率,言传身教,让儿科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
2024年度医院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2024年度医院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2024年度医院儿科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1. 负责儿科病房的日常护理工作,包括病历记录、生命体征监测、给药、疼痛评估等,确保患儿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2. 协助医生进行儿科疾病诊疗工作,包括辅助检查、采集和送检标本、协助实施医疗
操作等,确保患儿的疾病得到及时准确的处理。
3. 制定并执行儿科病房护理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规范性。
4. 积极推行患儿家庭中心化护理模式,加强家属教育和指导,提高家庭护理能力。
5. 条理幼儿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
护理和建议。
6. 积极参与儿科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开展儿童疾病预防接种工作,并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7. 参与和组织儿科病房的学术交流和培训,提高护理团队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8. 加强与其他科室和医护人员的协作,保证患儿的全程护理质量。
9. 积极参与临床研究和医院品质管理工作,推动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10. 加强自身的继续教育和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2024年度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2024年度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2024年度儿科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1. 加强儿科护理质量控制:制定儿科护理规范和流程,确保护理操作符合标准,并定
期组织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
2. 提高儿科护理技术水平:培训护士掌握儿科护理技能,包括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常
见儿科疾病的护理等,以提高护理质量。
3. 加强儿童安全工作:建立儿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定期检查儿科病房和儿童区域的
安全设施,并加强对护士的安全培训。
4. 配置儿科专业设备:确保儿科病房和儿童区域内配备了儿科专业设备,如新生儿监
护仪、呼吸机等,并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5. 建立儿童家属支持系统:开展儿童家属的康复教育和心理疏导,提供儿科护理知识,并建立家属交流平台,为家属提供关怀和支持。
6. 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机制,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和培训,强化
护士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团队整体护理水平。
7. 进行儿科护理研究:积极参与儿科护理相关研究项目,提升儿科护理的学术水平,
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中。
8. 强化质量反馈和改进机制:建立护理质量反馈系统,收集儿科护理用户的满意度反馈,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护理服务,提高用户体验。
9. 加强儿科护理宣传和教育:开展儿科护理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儿科护理的认识和重视,提升儿科护理职业形象。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旨在提高儿科护理质量,保障儿童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并提升儿科护理团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
儿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计划背景儿科护理工作具有特殊性,护理对象为儿童,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护理风险较高。
为确保儿科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2. 降低儿科护理风险,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3. 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护理技能。
4. 加强科室间协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三、具体措施1.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国家及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规定,落实护理质量与安全责任制。
(2)完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
(3)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定期开展护理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2. 优化护理工作流程(1)优化儿科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科室间沟通与协作,确保工作衔接顺畅。
(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3. 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1)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
(2)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各类安全知识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3)加强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意识。
4. 加强儿科护理风险防控(1)针对儿科护理特点,制定护理风险防控措施。
(2)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范,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3)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确保自身安全。
5.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1)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2)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消除他们的顾虑。
(3)加强医患沟通,共同为患儿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
6. 开展护理科研与教学工作(1)鼓励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科研,提高护理水平。
(2)开展护理教学工作,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3)加强与其他医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儿科护理水平。
四、计划实施与考核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 定期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3. 对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工作质量。
4. 对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参考。
2023年儿科护理工作计划(五篇)

2023年儿科护理工作计划(五篇)2023年儿科护理工作计划(一)一、加强安全管理1、严格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不定期的进行监督检查到位,有监督检查记录并与奖惩评分细则挂钩。
2、强化安全意识,将工作中不安全的因素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各种护理差错为实例讨论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的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长鸣。
3、加强重点环节的管理,病人的治疗及床头交接,防坠床、防跌倒、防烫伤、输血、特殊用药,病人的各种管道及病人现存和潜在的风险评估。
4、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晚夜班,中午班,节假日,实行弹性排班,保证忙时有加班,同时注意培养年轻护士独立值班的慎独精神。
5、加强重点病人的管理,新入院、为重病人、三个月以内的婴儿、家属照顾能力弱的患儿,晨会交班的时候对上述病人作为交班时讨论的重点,对患儿的护理问题进行评估,达到共同引起各班重视。
6、加强对重点员工的管理,新入科及进修实习护理人员,制定全套的培训计划,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抗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指定由临床经验、责任心强的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带教,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临床操作技能。
7、按照省标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减少安全隐患,认真贯彻执行记录中的十字方针: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既要体现专科特点,又要对阳性体征有确切的描述。
使病例书写更标准化和规范化。
8、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组织大家学习新颁布的职业病防护法,完善报告制度,及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及程序。
9、再次组织大家学习护理部指定的应急风险预案,平时在工作中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次的应急问题做及时的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加强护患沟通,避免护理纠纷1、顺应新医改政策推动下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夯实基础护理,科室继续实行和完善责任制整体护理,由责任护士分管床位,要求她们每天与患儿及家属见面,进行面对面的护理指导和健康宣教。
儿科专科护士工作计划6篇

儿科专科护士工作计划6篇儿科专科护士工作计划精选6篇护士要及时的照顾到病人的病情和需求,要细心的照顾病人,在面对很多病人的时候要临危不乱,马上就是年底了,来看看护士们的工作总结咋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儿科专科护士工作计划,希望大家喜欢!儿科专科护士工作计划精选篇1首先感谢主任、护士长对我的信任并给我机会让我在护理组长的岗位上继续锻炼,在中我有很多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个性是在管理方面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期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自我能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学习,争取将工作干得更好,现将工作计划归纳如下:一、主要工作目标1.年护理事故发生率为零。
2.基础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平均分 90分。
3.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平均分 90分。
4.静脉穿刺成功率 90%。
5.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 95%。
二、保证措施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潜力得到提高,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资料包括基础理论,专科护理,计划免疫知识,并进行培训后考核。
多翻阅护理相关书籍,密切关注护理知识新动态。
2.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个性是留置针的使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做到胆大心细,克服心理障碍。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穿刺失败原因的讨论,请较有经验的护士讲授穿刺成功的经验。
用心学习与护理相关的新业务新技术。
3.加强护理操作规范,实施流程化服务。
严格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4.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持续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病人,善于观察病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努力改善服务态度,让患者从心里满意。
要求每位护士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位患者,把病人的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尽可能为病人带给方便。
杜绝生、冷、硬、推诿病人的现象发生,决不允许与病人发生争吵。
三、搞好科室团结,提高科室凝聚力加强自身协作、协调潜力,共同呵护护理队伍这个小团体。
儿科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儿科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一、前言儿科护理工作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是儿科护理工作的核心。
为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本计划旨在指导儿科护理团队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保障患儿及家长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1.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儿及家长满意度。
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降低护理差错及并发症发生率。
3.提升护理团队的专业素养,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与安全的认识。
4.建立健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形成持续改进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措施1.加强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执行(1)严格执行护理查房制度,确保每日查房质量。
(2)落实护理交接班制度,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3)执行医嘱制度,确保医嘱正确、及时、完整地执行。
(4)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确保病历资料的真实、完整、准确。
2.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1)开展护理质量督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各科室每周进行护理质量自查,运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改进。
(3)针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整改,并追踪改进效果。
(4)加强对护理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群、重点部门的监管。
3.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及应急处理能力。
(2)开展护理业务学习,促进护理人员知识更新。
(3)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养。
4.加强护理安全监控(1)对新上岗护士、实习护士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2)对危重、新生儿、手术后等特殊患儿加强监护,确保安全。
(3)加强节假日、双休日及夜间护理安全监控,确保患儿安全。
(4)建立健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
5.优化护理环境与资源配置(1)改善儿科病房环境,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氛围。
新生儿科护理安全工作计划

新生儿科护理安全工作计划一、建立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体系1. 设立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担任主任,专门负责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 制定新生儿护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新生儿各个环节的责任分工、操作规范和风险防控措施。
3. 建立新生儿护理安全信息报告系统,将新生儿护理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和错误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预防。
二、加强新生儿护理安全教育培训1. 对从事新生儿护理的护士进行系统的新生儿护理安全教育培训,包括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急救处理、新生儿饮食和喂养、新生儿皮肤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每年组织开展新生儿护理安全培训考核,对参与培训的护士进行考核,确保其对新生儿护理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三、规范新生儿护理操作流程1. 制定新生儿护理操作规程,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保证新生儿接受到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服务。
2. 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新生儿周围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母婴接触时的卫生要求等,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四、加强新生儿的疾病预防和控制1. 实施新生儿高危受体感染筛查,对疑似或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检测和相应治疗。
2. 推广新生儿疫苗接种,加强新生儿对传染病的防范,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
3. 开展新生儿营养指导,制定新生儿合理的饮食方案,推广母乳喂养,减少新生儿因营养不良而引发的疾病。
五、强化新生儿的家庭护理指导1. 针对家属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家庭对新生儿的护理意识和能力。
2. 提供新生儿护理指导手册或宣教教材,帮助家庭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新生儿的护理知识。
3. 建立远程咨询服务平台,为家庭提供新生儿护理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通过制定并执行以上新生儿科护理安全工作计划,可以提高新生儿的护理安全水平,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通过不断总结和改进,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为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水平提供可靠的保障。
儿科科室护理工作计划5篇

儿科科室护理工作计划5篇儿科科室护理工作计划(精选篇1)一、一般护理(1)按中医儿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发热、咳喘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喘憋明显者,取半卧位,经常给予翻身,变换体位。
(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时,轻拍背部,促使痰液排除。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体温,呼吸、咳喘、痰喘、腹部胀气、神色、汗出、二便和重症患儿的生命体征。
(2)出现面色灰暗、烦躁不安、肢冷汗出、呼吸急促、脉细微时。
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体温骤降或超高热,心率超过140次/分或间歇脉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1)中药宜温服或频服,药后可给予热粥、热汤、以助药性,微汗而出。
四、情志护理稳定患儿情绪,避免烦躁,积极配合治疗。
五、辩证施护(一)风寒闭肺(1)中药煎剂要趁热服用,服用后以微汗出为佳。
或用葱、姜汤以助汗。
(2)针刺定喘、丰隆、平喘、肺俞,可控制呼吸急促。
(二)风热闭肺(1)高热时积极采取退热措施,如针刺大椎、风池等穴或点刺放血。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2)煎剂宜稍凉服。
多饮水或清凉饮料,如梨汁、藕汁、萝卜汁以生津止渴。
(三)痰热闭肺(1)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煎炸食品。
(2)针刺尺泽、合谷、肺俞、足三里。
(四)毒热闭肺(1)本证病情重,辩证护理注意病情变化,应特护观察,发现病情加重,采取抢救措施。
(2)中成药可给清开灵注射液。
(五)阴虚肺热(1)干咳者,可用川贝母粉蒸梨,或百部、杏仁、麦冬煎水频服。
(2)盗汗可用五倍子研末醋调贴神阙。
(3)多食牛奶、鸡蛋、瘦肉、鲜鱼及蔬菜。
常食百合粥、梨汁以养阴生津止渴。
(六)肺脾气虚(1)症状护理:自汗者,用黄芪、浮小麦、麻黄根煎水代茶。
(2)饮食宜易消化,定时定量。
可用黄芪、浮小麦煮粥食以增强体质。
六、健康教育指导家长加强患儿营养,增强体质,多进行户外活动,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及时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疾病,教会家长呼吸道感染的处理方法。
2024年儿科护理工作计划范本(6篇)

2024年儿科护理工作计划范本过去的一年,在科室病人数量急剧增加的高压状态下,全科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顽强拼搏,各项护理工作顺利完成,特别是在二甲复审过程中,成绩突出。
新的一年我们将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大收获。
现将护理工作计划如下:一、认真执行医院、护理部及院感下达的各类制度及工作任务。
并积极组织学习,督导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二、加强重症监护室和新生儿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及基础护理质量,完善母婴同室的健康宣教。
三、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1、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季度组织考试、考核一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3)基本技能考核:入科护士必须人人掌握各类仪器的操作、常见病的护理措施及新生儿复苏抢救技术。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儿科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2、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
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计划如下:1)已报医务科及护理部将分期派出业务骨干到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2)科室组织护理人员网上学习新知识新技,改变护理理念,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临床护理质量。
四、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1、严厉杜绝出现病人换液体的现象,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和无菌技术操作的理念,尤其是需提高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督导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2、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三甲医院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三甲医院儿科护理工作计划
1、制定并严格执行儿科患者的护理方案,确保每位患儿得到
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加强对儿科患者家长的健康宣教,包括婴幼儿喂养、常见
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指导。
3、保持医疗环境的清洁整洁,定期消毒和通风,预防医院感
染的发生。
4、协助医生进行儿科患者的检查和治疗,确保医嘱的及时有
效执行。
5、配合其他科室开展相关护理工作,如输液、换药等,确保
患儿的身体恢复。
6、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护理工作。
7、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儿科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
8、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温馨的关怀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护理安全工作计划【导语】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
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
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
下面是WTT为您整理的《儿科护理安全工作计划》,仅供大家查阅。
201x年儿科护理工作将围绕医院、护理部工作计划,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x版)》,把巩固“二级甲等医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继续开展爱婴医院各项工作,作为主要工作重点,现计划如下:一、进一步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1、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根据201x年8月“二级甲等医院”回头看复审中,各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整改措施,逐一落实,加强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2、继续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护士分管患儿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全面、整体的护理服务。
3、依据《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x版)》,每月定期对优质护理服务落实进行专项检查,及时进行优质护理小组活动并记录。
二、加强省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工作1、按照护理部“省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实施计划,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儿科质控管理体系。
1、科室继续执行护士长———质控组长进行儿科护理质量控制。
2、开展科室护士对护理工作质量考核奖励分配的调查,制定科室工作质量考核分配办法。
3、制定儿科护理规章制度,特别是核心制度、护理常规、护理应急预案的培训计划并实施。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落实《护士条例》,在现有护士不足的情况下,科室对护理人力资源仍实行弹性调配的排班工作模式,根据病房使用率、患儿收住数量、护理工作的难易程度、专科特点,弹性调配的排班工作模式。
2、落实护士分层管理方案,对低年资护士加强培训,严格按照《低年资护士工作手册》严格考核管理。
3、继续推广护理工作量化考核,落实以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并结合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数的绩效考核,并与护士的评优、晋升、薪酬分配相结合。
五、加强儿科临床护理质量控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1、健全和完善儿科质控管理体系。
2、每月各科内质控小组运用PDCA管理工具每月开展质控活动。
3、依照《护理质量与安全简报》中记录存在的问题,针对原因进行分析整改。
4、定期开展临床危重患者护理查房;落实护理病例讨论及会诊制度。
5、加强对护理规章制度特别是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应急预案的掌握和执行情况的检查。
6、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加强对新生儿护理单元的质量管理。
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1、每月召开病区护士会,对科内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整改。
2、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机制,征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科室每月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并制定相关整改防范措施。
3、实行重点患者的安全目标管理,患者入院时风险评估率应达100%。
4、定期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5、针对201x年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统计,对科室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七、加强在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1、制定科室“三基”、“三严”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落实考核。
2、定期开展危重患者护理理论和技术,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的培训与考核。
3、定期开展临床常见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与考核:根据护士分层管理规定,加强各层级培训并考核。
4、加强低年资护士、新入护士的准入培训。
5、组织科内护理业务课每月1—2次,全年不少于12次。
6、定期开展业务查房,护理病例讨论,护理会诊,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学习。
7、计划选派1~2名护理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培养新生儿科专科护士、儿童消化科专科护士。
八、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1、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活动,加强护士的沟通技能,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的教育。
2、每月定期召开护患公休座谈会,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听取患者意见,开展便民措施。
3、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开展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深入科室主动听取医生护士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每月开展患者出院电话回访活动。
5、注重培养护士日常礼仪,规范护士服务行为,护理操作用语等,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九、进一步加强“爱婴医院”护理工作1、加强护理人员“爱婴工作”相关知识培训2、加强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宣教3、依据《爱婴医院评价细则(201x版)》,每月定期对“爱婴”服务落实进行专项检查,及时进行督查及开展小组活动并记录。
十、做好教学科研工作1、严格落实《实习生管理制度》,检查带教质量,指定N2—2及以上护士负责实习生带教工作,护士长为总带教老师,重视带教质量,安排科内讲课,做好出科考核。
2、增强护士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引进或开展新技术项目1~2项。
【篇二】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为进一步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总旨,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高病人满意度。
根据护理部有关精神结合我科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儿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组织讨论学习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护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搭配老、中、青值班人员,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3、加强重点病儿的管理,如监护室的特护患儿和普儿病房的危重患儿,把上述患儿做为科晨会及交*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4、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
,规范护理文件记录,认真执行护理记录中“十字原则,即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5、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办公班护士真诚接待新入院病儿,把病儿送到床前,主动向病儿家属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2、要求责任护士每天与患儿家属沟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儿的病情转归、生活需求、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等,认真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告知程序,尊重患儿家长的知情权解除患儿家长顾虑。
3、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对服务质量高的护士给予表扬鼓励,对服务质量差的护士给予批评教育。
三、深入开展“人本位”整体护理工作。
细化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
1、对各班职责进行修订,改变排班模式,细化各班的工作流程,查找薄弱环节,明确护理分工,力求新的职责更合理实用。
2、抓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
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随时与患者沟通,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保障患者安全,体现人性化的护理关怀。
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四、护士实行绩效分配分配原则:效率、质量优先,按劳分配,兼顾公正、公平。
分配依据:病人满意度、工作量、存在的风险、护理质量、责任心。
五、加强患者健康教育1、由责任护士做每天根据科室常见病的治疗和护理常规、特殊饮食、疾病的自我预防、用药的注意事项,向病人做详细的讲解,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2、每月召开一次护办会,每位护士汇报工作情况与感想。
每月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认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六、新业务、新技术1、重点发展小儿康复保健,选派1—2名护士进修小儿康复保健2、增强科研意识,力争年内开展新技术1—2项。
【篇三】儿科是一支充满活力,爱心,刻苦钻研的年轻队伍。
在院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儿科迅速发展,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新的一年里,为了贯彻我院“关爱生命,亲情护理”的服务理念,积极响应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工程”。
加快儿科发展的步伐,全面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水平。
特拟定201x年护理工作计划:一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持续改进质量,保障临床安全1、完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进一步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
2、充分发挥质控小组的作用。
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一级护理质量管理小组。
由两名护士长助理不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
将检查和考核结果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且作为个人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二加强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1、科室制定详细的培训及考核计划并落到实处。
内容为:各项操作技术,常用、急救药的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危急重症急救,院感知识及核心制度等。
2、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全科护士中掀起争做“学习型护士”的*。
“与时俱进,从我做起!”为了满足不同职称,不同年资的护士学习需求,科室制定上岗1年内,3年内,5年以上护士业务学习计划,坚持每周两次晨会提问。
(不超过15分钟)选拔技术能手,对全科护士进行基本操作的培训,指导和考核。
促进大家学习。
这一举措为全科护理人员搭建了吸纳新知识、新信息的平台。
3、继续加大专科护士的培养。
按计划选派护士轮流赴上级医院进修和参加各类短训班,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
让我们的护理水平能与时俱进达到三级医院标准,并确保专科护士的稳定性。
4、PICU是无陪护病房,所有治疗和护理均由护士完成。
对于患儿的治愈与康复,一支业务精湛,知识全面,应急能力强的护理队伍极为重要。
科室每季组织风险预案演练,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加大力度对儿科急救技术与新进展的学习,做到人人过关。
三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1、将我院“关爱生命,亲情护理”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融于到对患儿的护理服务中。
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通过了解回访意见、与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经常听取医生的意见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到真正的主动服务。
把“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增进护士责任感,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密切护患关系。
3、在科室继续深入开展礼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