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2011年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11年考题)

1、论述题(选作三题,每题25分,共计75分)

1、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

2、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践,谈谈对列宁所说

的“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的理解。

3、如何科学评价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

4、结合实际,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成就。

5、试述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需解决的共同问题及其对策。

6、请结合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阐

述“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

2、必答题(25分)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个观点的认识和体会。

1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评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僵化。唯物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在实践的基础上,以事实为根据,以规律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它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而它的科学性是以批判的精神贯穿其中的。

2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践,谈谈对列宁所说的“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的理解

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的日子里,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面对不同的形势, 先后实行了两种内容截然不同且在党内外引起了广泛争论的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显然, 这两大政策均抓住了各自面临的主要矛盾, 拯救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要求人民勒紧裤带以支持国家赢得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 从而使新生苏维埃政权得以生存的应急政策。(3) 1921 年3月, 以列宁为首的俄共( 布) 开始制订并实行了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为标志的一系列新经济政策。这一系列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内容上截然不同, 与马恩经典社会主义/ 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理论更有明显差异。新经济政策相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开放市场, 开放所有制形式及/ 从征收农民全部余粮转到工业与农业之间实行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政策。尽管它也是由国家出面推行的政策, 且基本上不是采用强制性手段来达到目标, 而是采用经济手段来达到目标。(4) 列宁为什么说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是否承认“个人利益”并实行“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实际上是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是反映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根本改变的重要方面。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苏维埃政权是完全否定这一原则的,那时的经济任务是依靠“热情”来直接实现的,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是按共产主义原则靠“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来实行的。结果造成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威胁着苏维埃政权的生存。列宁后来明确表示这么做是“我们错了”。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新政策和措施,如: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对工业企业重新实行非国有化、承认商品货币作用并大力发展商业、实行租让制同资本主义国家开展经济交往等。这些政策措施之所以迅速有效,原因就在于它反映了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要求,即社会主义不能完全否定个人利益,而必须承认它,实行“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并把握好“私人利益服从共同利益的合适程度”。从1921年以后,列宁多次强调了社会主义实行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列宁对“物质利益原则”(或“同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唯物主义者不能不重视群众的实际利益。宁调整了“唤起世界革命”的对外战略,提出了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思想以及“与世界相联

系”的思路,为苏维埃俄国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了最起码的国际条件。列宁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出发,将多国“同时革命”论变为“一国首先革命”论,终于有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但是这个先胜利的国家能否单独建设社会主义呢?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仍坚持将俄国革命的命运与世界革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强调“我们的事业是国际的事业,因此在一切国家(包括最富有和最文明的国家)的革命还没有完成以前,我们的胜利只是一半,也许一半还不到” 列宁虽然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仍是“你死我活”的,但已出现

了“僵持局面”和“互有需要”的另一面。这就是,一方面帝国主义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用武力来消灭苏维埃俄国,而且为了恢复在一次大战中被破坏了的世界经济,它们需要利用俄国的市场和原料;另一方面,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苏维埃俄国也没有能力用军事力量同资本主义世界进行决战,而且随着工作中心由军事斗争转向经济建设,苏维埃国家也需要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以及和平的国际条件。基于这种分析,列宁指出,苏维埃国家虽然没有获得国际革命的胜利,但它却争取到了“能够同那些现在不得不与我们建立贸易关系的资本主义列强并存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提出了与资本主义世界“和平共处”的思想,并论证了这一思想的客观基础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他说:“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定,这种力量就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列宁强调“和平共处”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生存的需要。他说:“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13]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列宁提出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虽然主要是为了解决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中的社会主义的生存问题,为首先胜利的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争取最起码的外部条件,但同时也已经包含了要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一切进步的东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表达,就是“对外开放”的思想。与此相联系,还有个“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由此可见,在世界革命未如期爆发的情况下,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的前途并不悲观,他认为苏维埃俄国已经有了“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因此不能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完全视为斯大林的“独创”,实际上列宁晚年的已经有此思想。

3试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如何科学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1)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

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指令性计划有高度集中性、全面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首先: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