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 到《土地经济学(黑龙江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合集下载

智慧树知到答案 土地调查与评价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答案 土地调查与评价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光照指标主要是光照强度、光度长度2个方面。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判断题:水资源调查主要调查水资源类型和数量2个方面。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3、判断题:对土地地形、地貌条件调查时,根据调查任务要求,搜集有关调查区的地质、地貌的图件和资料、地形图、航片、卫片等,可不进行实地调查。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4、单选题:土地条件调查的内容包括。

()选项:A:土地利用现状条件调查B:土地权属调查C:土地质量调查D: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答案: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5、单选题:在土地条件调查中,植被条件调查主要以方法为主。

()选项:A:资料收集分析B:遥感调查C:实地观测D:采访法答案: 【实地观测】在土地条件调查中,土壤条件调查主要以方法为主。

()选项:A:实地观测B:采样分析C:遥感调查D:资料收集分析答案: 【资料收集分析】7、单选题:在土地条件调查中,地质条件调查采用方法。

()选项:A:采样分析B:资料收集分析C:实地观测D:遥感调查答案: 【资料收集分析】8、多选题:进行土地条件调查的目的是。

()选项:A:为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B:为制定各项计划、规划和土地政策提供重要基础资料C:为土地政策的实施服务D:为城乡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税收提供可靠资料E:为综合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服务。

答案: 【为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各项计划、规划和土地政策提供重要基础资料;为城乡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税收提供可靠资料;为综合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服务。

】9、多选题:在土地条件调查中,地形、地貌条件调查的程序有。

()选项:A:资料整理和分析B:绘制断面图C:地形素描D:地形图、航片和卫片的判读与分析E:实地描述答案: 【资料整理和分析;绘制断面图;地形素描;地形图、航片和卫片的判读与分析;实地描述】制约情绪的因素主要有()。

土地经济学课后答案

土地经济学课后答案

土地经济学课后答案【篇一: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t>《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这个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3、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供给。

4、土地需求: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5、级差地租:指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6、绝对地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

7、地租: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8、地价: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

9、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10、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11、土地的规模利用:指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采取农户经营、大户经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12、土地的利用规模: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13、土地利用计划: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衡,做出统筹安排。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2、土地的自然供给3、土地的经济供给4、土地需求5、级差地租6、绝对地租7、地租8、地价9、土地利用10、土地集约利用11、土地的规模利用12、土地的利用规模13、土地利用计划14、土地计划利用15、可持续发展16、土地可持续利用17、土地人口承载力18、土地所有制19、土地使用制20、产权21、土地所有权22、土地使用权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土地经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土地经济学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土地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四、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A、功能的永久性B、供给的稀缺性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A、土地储备制度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C、土地登记制度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A、气候条件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C、交通条件D、社会需求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B、人均粮食占有量C、土地的利用率D、人均耕地占有量5、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屠能B、马克思C、詹姆斯.安得森D、萨伊6、不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的是:()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权益价格C、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D、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7、在我国可以抵押的房地产有:()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D、依法获得的期房所有权8、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各类方法中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A、贴现系数法B、投资回收期法C、投资收益增长率法D、投资产品增长率法9、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与生产关系无关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10、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A、地区性B、唯一性C、层次性D、适应性五、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有:()A、土地功能的永久性B、土地供给的稀缺性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E、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2、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从经济实质上看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E、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3、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条件有:()A、市场经济环境B、土地产权明晰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D、必要的土地法规E、区域性的市场中介机构4、土地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地比例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5、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当AP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B、当MPP(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也达到最大值C、MPP曲线与APP曲线总是相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D、EPP(生产弹性)表示报酬的强弱及变化方向E、理性的生产者总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6、土地价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有:()A、公平原则B、收益最大化原则C、替代原则D、预期收益原则E、供需原则7、国有企业改革中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取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包括:()A、出让B、保留行政划拨C、作价入股D、授权经营E、租赁8、下列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A、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B、土地利用途径的多样性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D、很难改变用途E、交通运输对土地利用不重要9、下列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所谓总量是指耕地数量的总和B、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长远性C、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区域性D、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E、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期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的总和不变10、下列关于土地出让市场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A、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B、我国境内外的一切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C、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一般根据不同行业和经营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如综合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年D、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但经营性用地只能采取招标和拍卖E、地下的各类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10、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七、论述题1、为什么要强调土地的计划利用?2、如何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价格的?4、论述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及原因5、请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该市的城市规划?6、谈谈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来对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完善?《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2、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这个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3、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供给4、土地需求: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5、级差地租:指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6、绝对地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7、地租: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8、地价: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9、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10、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11、土地的规模利用:指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采取农户经营、大户经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12、土地的利用规模: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13、土地利用计划: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衡做出统筹安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14、土地计划利用: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土地利用计划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15、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造成危害16、土地可持续利用:既指满足当代人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同时也不损害当代人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它利益17、土地人口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投入水平下用于农业生产的全部土地的生产潜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18、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即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对土地的占有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19、土地使用制: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产权: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地役权21、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所拥有的、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排他性专有权利可以细分为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权能22、土地使用权:依法对一定土地进行利用、管理并取得收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被最终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是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级差地租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绝对地租来源是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原因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也就是在一定技术条件和投入水平下一定面积土地上所获得的收入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是土地的自然属性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土地市场运行模式是由土地制度所决定的一种土地市场结构在不同模式下土地按不同形式交易土地市场运行机制是指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一定轨道和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其核心是土地的供求机制和价格决定机制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蕴藏在土地市场模式中并由其决定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是由土地肥力或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的差异带来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两者实质一致都是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级差地租Ⅱ要以级差地租Ⅰ为前提和基础从历史上看级差地租Ⅰ的产生先于级差地租Ⅱ从一定时期的运动看级差地租Ⅰ也是级差地租Ⅱ的出发点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错误两者是有关系的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正确在某一土地市场当土地价格持续上升土地供给量增加需求减少一部分土地卖不出去土地价格就会下降;当土地价格持续下降土地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出现短缺土地价格就会上升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错误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收益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错误土地利用规模和土地规模利用不是相同的概念前者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的数量的大小而后者则主要是偏重对土地的使用即尽可能地使土地利用处于报酬递增的阶段至少应该处于报酬不变的阶段以获得最佳的土地规模效益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错误农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合理布局提高区位地租和经营收益不同的区位其土地利用类型和集约化程度也不同运费是影响农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却不是唯一因素;工业区位论是通过对运费、劳动费、集聚因素的综合分析来寻求工业最优区位以减少产品生产成本来获得最大利润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错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并不等同于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前者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其出让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而后者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与赠与其转让主体无限制四、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土地的经济特性的是:( A )A、功能的永久性B、供给的稀缺性C、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D、利用后果的社会性2、属于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法律手段的是:( C )A、土地储备制度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C、土地登记制度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 D )A、气候条件B、具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C、交通条件D、社会需求4、耕地的供求的变化主要受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B )A、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B、人均粮食占有量C、土地的利用率D、人均耕地占有量5、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 )A、屠能B、马克思C、詹姆斯.安得森D、萨伊6、不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的是:( B )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权益价格C、土地价格呈上升趋势D、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7、在我国可以抵押的房地产有:( D )A、行政机构所有的房地产B、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C、政府代管的房地产D、依法获得的期房所有权8、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各类方法中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 A )A、贴现系数法B、投资回收期法C、投资收益增长率法D、投资产品增长率法9、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B )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与生产关系无关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10、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 B )A、地区性B、唯一性C、层次性D、适应性五、多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有:(ABD )A、土地功能的永久性B、土地供给的稀缺性C、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D、土地质量的差异性E、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2、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E )A、从经济实质上看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E、区位理论是关于自然物质及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3、建立土地市场的必要条件有:(ABCDE )A、市场经济环境B、土地产权明晰C、发达的土地金融市场D、必要的土地法规E、区域性的市场中介机构4、土地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B、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地比例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5、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CD )A、当AP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B、当MPP(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也达到最大值C、MPP曲线与APP曲线总是相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D、EPP(生产弹性)表示报酬的强弱及变化方向E、理性的生产者总是在生产的第二阶段进行投入6、土地价格评估应遵循的原则有:(ACDE )A、公平原则B、收益最大化原则C、替代原则D、预期收益原则E、供需原则7、国有企业改革中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取的土地资产处置方式包括:(ABCDE )A、出让B、保留行政划拨C、作价入股D、授权经营E、租赁8、下列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特性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ABD )A、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很重要B、土地利用途径的多样性C、面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D、很难改变用途E、交通运输对土地利用不重要9、下列关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BCD )A、所谓总量是指耕地数量的总和B、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长远性C、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区域性D、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应性E、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一定时期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的总和不变10、下列关于土地出让市场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有:(BDE )A、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块、用途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B、我国境内外的一切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C、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年限一般根据不同行业和经营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如综合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年D、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采取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但经营性用地只能采取招标和拍卖E、地下的各类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土地作为生存场所需要土地提供粮食、衣料等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外两大类农业用地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人口增长自然就要求增加食物进而要求增加农业用地;建房、修路及各种设施用地也会大量增加总之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而土地总量却在一直在减少所以我们要提高土地利用率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很多其中基本的因素有: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社会需求;产品价格;土地利用计划;土地供给者的行为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1)市场决策由微观经济主体做出多考虑局部、当前利益容易忽视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2)市场不能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外部不解决性问题;(3)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4)对于不按市场机制运作的部门市场配置无能为力;(5)土地在中国农村还带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功能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就是促使土地权属及其收益按某种轨道、某种方式进行流动的力量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1)在自由市场经济中经济的运行全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这就是市场机制土地市场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地价完全由市场的供给、需求来决定同时价格又通过自身的变动来灵活地调节土地的供求关系使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在这种市场中政府不做任何干预(2)所谓计划机制是国家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目标。

土地经济学作业答案

土地经济学作业答案

土地经济学作业题答案土地经济学作业题答案(一)第一章导论名词解释1、土地:由地球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且由于人类投入了大量劳动,现实的土地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是一个由各项自然因素并综合了人类劳动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国土:一个主权国家的全部疆域,即其所管辖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和,包括这一区域范围内的全部资源条件。

填空题1、土地的特性包括(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2、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和(功能永久性)。

3、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自然特性)为基础的。

4、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5、土地自然差异性是(土地级差生产力)的基础。

6、(土地供给的稀缺性)是引起土地所有权垄断和土地经营垄断的基本前提。

7、土地的基本功能有(承载功能)、(生产功能)、(资源功能)。

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一定意义上比喻了土地对于人类的(承载)功能。

9、(土地供给的稀缺性)要求人们集约地利用土地。

10、按照地貌特征,可以把土地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11、按照土壤质地,可以分为(黏土)、(壤土)、(沙土)。

12、按照生茶能力,可以分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

13、按照土地权属性质,可以分为(国有的)、(集体所有的)、(私人所有的)。

14、按照土地的实际用途,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15、国土资源部于2001年8月21日以国土发[2001年255号文]印发了新的《土地分类(试行)》标准。

一级(3个)、二级(15个)、三级(71个)。

16、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

17、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即(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产流转)。

土地经济学练习题2及答案

土地经济学练习题2及答案

一、单选题Is市场法估算土地价格时,依据的原理是:( )。

A生产费用价值论B.替代原理C.土地的永续性D.预期原理正确答案:B2、下列不属于标定地价作用的是( )A.是国家核定土地增值税和税制改革的依据B.是企业清产核资和股份制改造中确定土地资产的依据C.是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时确定土地出让金的依据D.是政府确定农用地基准地价的依据正确答案:D3、农用地基准地价是指依据农用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条件评估的农用地不同级别、不同地类的( )A.最高价格B.最低价格C.平均价格D.交易价格正确答案:C4、()是指由于市场失灵,没能将土地利用中生态环境、食物安全等非市场价值纳入成本效益决策,低估土地价值而造成的过多的农地占用损失。

A过度性损失IB.代价性损失C.农业损失D.过度性损失Il正确答案:A5、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来看,为了实现土地资源非农开发利用总收益的最大化,必须使得每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边际净收益现值()oA.递减B.为正C相等D.递增正确答案:C6、()是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资源所能增加总产量的数量。

A.总产量B.平均产量C.单位产量D.边际产量正确答案:D7、集约经营指单位土地面积上使用高比率的(A.劳动B.管理C.资金D.变量投入正确答案:D8、中国农地流转最初是民间自发的,最早出现于()中后期。

A.20世纪9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60年代正确答案:C9、根据王小鲁等人的研究,城市规模超过()万人口之后,规模净效益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递减。

A.200B.400C.100D.300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是现阶段减少土地非农化过度性损失的重要途径。

A.促进经济增长B.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C.重视农地资源生态价值D.完善土地市场的配置机制正确答案:B、D2、阿朗索地租模型的前提有哪些?()A.土地可以自由买卖B.土地不可以自由买卖C.不同地点的土地质量相同D.均质地表正确答案:A、C、D3、根据评价目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可划分为()oA.潜力评价B.现状评价C.经济评价D.适宜性评价正确答案:A、B4、土地集约利用的调控手段包括()o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文化手段正确答案:A、B、C5、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oA.唯一性B.地区性C.层次性D.适应性正确答案:B、C、D6、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评价方法包括:()oA直观评估法B.分组比较法C.综合评价法D.生产函数分析法正确答案:A、B、C、D三、判断题Is土地价格不是土地成本的货币表现,不依生产成本定价。

土地经济学答案

土地经济学答案

1.土地的概念是就土地作为( C )而讲的。

A、矿产资源B、生产资料C、自然资源D、可再生资源2.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 C )为基础。

A、历史特性B、地理特性C、自然特性D、使用特性3.把土地类型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D )。

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4.把土地分为粘土、壤土、沙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C )。

A、所有权形式B、经济用途C、质地D、地貌特征5.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B )。

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6.狭义的土地利用计划是由( C )作出的。

A、单位B、个人C、政府D、都不是7.下列属于狭义土地利用计划范围的是( A )。

A、政府制定的计划B、一个农场的规划C、一个农民的规划D、村庄的规划8.土地的( A )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

A、有限性B、固定性C、差异性D、可再生性9.土地经济供给的( D )决定了土地实行计划利用,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

A、固定性B、差异性C、可再生性D、稀缺性10.在社会形态中,土地法权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C )。

A、土地所有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C、土地经济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11.土地法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C )。

A、土地所有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C、土地经济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12.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 C )。

A、土地经济制度B、土地使用制度C、土地所有制度D、土地管理制度13.土地关系的基础是( A )。

A、土地所有制度B、土地使用制度C、土地管理制度D、土地分配制度14.土地所有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 C )。

A、土地分配权 B、土地处置权C、土地所有权D、土地使用权15.迄今,人类社会已经经历的社会生产方式有( C )。

A、3种B、4种C、5种D、6种16.下列土地所有制中属于公有制的是( B )。

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B、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C、封建土地所有制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17.下列土地所有制中属于公有制的是( B )。

2020智慧树,知到《土地经济学(黑龙江联盟)》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土地经济学(黑龙江联盟)》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土地经济学(黑龙江联盟)》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土地经济学(黑龙江联盟)》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土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

()A:对B:错答案:对2、土地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随人们认识的深入而变化。

()A:对B:错答案:对3、土地资源利用是指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

()A:对B:错答案:对4、土地经济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包括土地报酬递减、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

()A:对B:错答案:对5、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A:位置固定性B:面积有限性C:供给稀缺性D:质量差异普遍性答案: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普遍性6、土地的功能包括()。

A:生产(养育)功能B:仓储功能C:承载功能D:景观功能答案:生产(养育)功能,仓储功能,承载功能,景观功能 7、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为基础。

A:历史特性B:地理特性C:自然特性D:使用特性答案:自然特性8、土地的概念中包括以下哪几部分()。

A:岩石B:矿藏C:土壤D:水分答案: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第一章1、按其最终发挥的作用来划分,土地利用的目标是()。

A:经济目标B:生态目标C:社会目标D:物质产品答案:经济目标,生态目标2、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评价包括农田的生态效益分析、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农业生态效益分析、非农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

()A:对B:错答案:对3、()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

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

A:土地开发B:土地利用C:土地复垦D:土地整理答案:土地利用4、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包括()A:经济问题B:社会问题C:生态问题D:技术问题答案: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技术问题5、土地利用的目标按土地所提供的产品划分()。

A:物质产品B:服务(效用)C:土地利用的生态目标D:土地利用的社会目标答案:物质产品,服务(效用)6、()包括农田的生态效益分析、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农业生态效益分析、非农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

《土地资源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土地资源学》章节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土地科学?土地科学的研内容有哪些?土地科学:是以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以土地类型、质量、数量、空间分布和供求矛盾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土地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整治与管理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如何持续利用土地。

研究内容:(1)土地资源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的相互联系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土地功能与作用、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用途转化的机理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法律、土地行政等内容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4)土地关系。

2,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特性?土地是大气对流层的下部至地壳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内有关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他包括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生物等组成要素。

土地的特性:(1)土地面积的有限性(2)土地位置的固定性(4)土地利用的永续性(5)土地用途的多宜性与多用性(6)土地的不可代替性(7)土地的社会性3.简述土地与土壤 ' 国土、土地资源之间的差别?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括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又是一个社会经济综合体。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国土: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

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1)土地与土壤它与土地的区别在于它是土地的组成要素:单纯的土壤是土地地表层的一部分;土壤的肥力是土地生产力的一部分;土壤的结构是土地结构的一部分(2)土地与国土它与土地的区别:从范围看,国土包括领土、领空、领海,超过土地范畴;从目的看,国土强调主权意义,即国与国的关系,而土地是自然社会综合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3)土地与土地资源土地的概念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说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涵义,他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

土地生态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东北农业大学

土地生态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东北农业大学

土地生态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东北农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生态学仅仅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参考答案:错2.生态学将环境与人类生活的相互影响作为整体来研究。

()参考答案:对3.以土地这一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为研究对象,通过( )在土地上的传输与交换。

参考答案:能量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4.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去综合地、长远地评价、规划、设计和协调人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的关系,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率,寻求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共同进步的路径。

()参考答案:对5.土地生态整治一般是指对那些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治学和影响使其利用率低、质量差、产出不高的土地生态系统采取工程、生物和农业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改良、治理、建设。

()参考答案:对6.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

参考答案:土地生态管理;土地生态类型的研究;土地生态评价的研究;土地生态整治;土地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7.土地生态管理包括( )。

参考答案:土地生态经济;土地生态管理;土地生态伦理8.土地生态管理是指,土地利用和资源配置必须兼顾代内均等和代际均等,人类对土地的健康有一种责任感,对土地生态系统中的个体,也对土地生态系统本身负有道德义务。

()参考答案:错9.环境学一般以生物为研究对象。

()参考答案:错10.生命系统是指自然界具有一定姐都和调节功能的生命单元。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老三论: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先后创立并获得迅猛发展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

()参考答案:对2.控制论是研究动物(包括人类)和机器内部的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着重于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关系,使得系统的运行符合人们的期望。

()参考答案:对3.新三论包括( )。

参考答案: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4.地域发展规律的本质说明地域分异和区域综合都有历史性、阶段性,都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中。

土地经济学试题答案

土地经济学试题答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C5、B6、C7、C8、D9、B 10、D 11、A 12、D 13、C 14、A 15、A 16、D 17、C 18、C 19、C 20、A 21、C 22、C 23、C 24、C 25、B 26、B 27、A 28、C 29、D 30、D 31、D 32、C 33、C 34、C 35、C 36、A 37、B 38、B 39、B 40、C 41、D 42、D 43、B 44、C 45、B 46、B 47、A 48、C 49、B 50、C 51、C 52、C 53、D 54、D 55、C 56、D 57、A 58、C 59、C 60、C 61、C 62、C 63、D 64、D 65、B 66、C 67、B 68、C 69、D 70、B 71、A 72、D 73、A 74、D 75、D 76、B 77、D 78、C 79、B 80、D 81、B 82、C 83、A 84、B 85、D 86、C 87、A 88、B 89、C 90、D 91、D 92、A 93、D94、B 95、A 96、A 97、D 98、B 99、C 100、A 101、B 102、C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D3、ABCD4、ABCDE5、ACD6、ABCDE7、ACD8、ABDE 9、ABCDE 10、ABCD 11、BC 12、ABCDE 13、ABCD 14、ABCD15、ABCDE 16、ABDE 17、BC 18、AB 19、ABCD 20、ABC 21、ABCD22、ABCD 23、ABC 24、ABE 25、ABCDE 26、ABCDE 27、CD28、ABCDE 29、BC 30、ABCDE 31、AE 32、ACD 33、ACD 34、ABCD35、ABCDE 36、AE 37、BCD 38、AE 39、AB 40、CD 41、CD42、ABCDE 43、CD 44、ABCDE 45、ABC 46、ABCDE 47、ABCDE 48、ABCDE49、ABC 50、AB 51、ABCD 52、AB 53、ABCDE 54、ABE 55、ABCDE56、ABC 57、ACE 58、ABDE 59、ABCE 60、ABCDE 61、AC62、AB 63、ABC 64、BDE 65、BCD 66、ABCDE 67、ABCDE 68、ABCD69、ABCE 70、ABCDE 71、ABCDE 72、ABCDE 73、ABCDE 74、ABCDE 75、ABCDE 76、ABC 77、ABCDE 78、ABCD 79、ACE 80、BD 81、ABCDE82、ABC83、ABC 84、ABDE 85、ABCDE 86、ABCDE 87、ABCDE 88、ABCDE 89、ABC90、ABCDE 91、DE 92、BD 93、ABCDE 94、ABC 95、ABCE三、填空题1、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2、自然特性3、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4、自然特性、经济特性5、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6、承载功能、生育功能、资源功能7、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8、粘土、壤土、沙土9、私有的、国有的、集体所有的10、耕地、园地、林地、草地11、厂矿用地、交通用地12、休息用地、自然保护区、军事用地、未开发用地13、土地利用经济、土地制度、土地权属转移及收入分配14、生产力组织、生产关系调节15、人与土地、人与人16、威廉·配第17、大卫·李嘉图18、自然供给19、自然供给、经济供给20、社会关系、自然关系21、农业用地需求、非农业用地需求22、人口、土地生产率、国民经济状况23、经济目标、生态系统目标、生态环境目标24、经济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25、单位投资产品增长率、单位投资收入增长率、投资收益增长率、投资回收期26、地区性、动态性、层次性、适应性27、产量、产值、净产值、纯收入28、商品量、商品率、销售额29、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值、单位面积纯收益30、劳均年产量、劳均年产值、劳均年净产值、劳均年纯收入31、土地肥力、自然资源利用效率32、直观评估法、分组比较法、综合评价法、生产函数分析法33、种植业专业户、家庭农场、联户农场、集体农场34、计划方法指导、调整土地资源35、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利用36、有限性37、竞争性38、位置固定性、质量差异性39、稀缺性40、土地计划利用41、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土地管理制度42、经济制度、法权制度43、土地经济制度44、土地法权制度45、土地经济制度46、土地法权制度47、土地所有制48、土地所有制49、土地所有权50、土地所有权51、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52、社会生产方式53、公有制、私有制54、原始社会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55、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56、土地所有权证书57、让渡、转移58、土地改革59、土地使用权60、土地使用权61、土地使用制62、土地使用制63、“两权”合一、“两权”分离64、有偿使用制、无偿使用制65、土地租佃契约66、土地67、生产资料、生活资料68、权属管理、利用管理69、所有权、使用权70、分类分级管理模式、垂直统一管理模式71、有限期、无限期72、国家73、集体74、5.6%94.4%75、行政划拨76、不是77、国家土地管理局78、建设部79、契约地租80、经济地租81、垄断价格82、客观83、真正的地租,土地投资的折旧,土地投资的利息84、收益还原法85、已经定价成交的土地四、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分、空气和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土地经济学课后答案

土地经济学课后答案

土地经济学课后答案【篇一: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t>《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现实的土地还综合了人类正反活动的成果,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自然供给: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这个数量包括已利用的土地资源和未来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3、土地的经济供给: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的土地的供给。

4、土地需求:人类为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5、级差地租:指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6、绝对地租:不管租种什么样的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

7、地租:是指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

8、地价:为购买土地而支付的用货币表示的交换价值,是土地未来地租的资本化。

9、土地利用: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10、土地集约利用: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11、土地的规模利用:指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采取农户经营、大户经营或集体经营的方式,形成相对较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12、土地的利用规模: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13、土地利用计划: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进行综合平衡,做出统筹安排。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土地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财经大学

土地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财经大学

土地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第一章测试1.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是土地的其中一个经济特性。

()A:对 B:错答案:对2.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土地的自然特性?()A:质量差异性B:位置固定性C:供给的稀缺性D:功能永久性答案:供给的稀缺性3.当土地所有制出现以后,土地就拥有了财产功能,成了以土地所有制为核心的土地财产制度体系。

()A:错 B:对答案:对4.土地经济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有()A:全面系统分析的方法B:理论联系社会实际的方法C: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D: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答案:全面系统分析的方法;理论联系社会实际的方法;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17世纪末,西方古典经济学家()首次提出级差地租的概念。

A:李嘉图B:杜尔阁C:威廉·配第D:马克思答案:威廉·配第第二章测试1.杜能在其著作《孤立国》中首次提出了()。

A:市场区位理论B:城市区位理论C:农业区位理论D:工业区位理论答案:农业区位理论2.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于1964年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所谓的“逆杜能圈”。

()A:对 B:错答案:对3.农业地区专业化的产生说明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生产开始从分散的相对独立的小农业生产转向现代专业化的大农业生产。

()A:错 B:对答案:对4.土地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功能体现为()A:土地是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的运行载体B:土地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C:土地使城市能够发挥承接及转运的重要功能D:土地是城市生态经济运行的基础答案:土地是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的运行载体;土地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土地使城市能够发挥承接及转运的重要功能;土地是城市生态经济运行的基础5.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矿地利用的特性。

()A:交通的发展,往往是矿地利用的先决条件B:矿地开发的实质在于把矿物从与土地的原始联系中分离出来C:矿地开发对土地又有一定破坏作用D:矿地用地的利用一般不存在效益递减性答案:矿地用地的利用一般不存在效益递减性第三章测试1.()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土地面积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可反映出不同地域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A:土地生产率B:土地承载力C:土地可持续利用D:土地利用集约度答案:土地利用集约度2.对单位土地面积投入的资本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资本集约型,又叫资本密集型。

大学《土地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土地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4)发达的土地金融
土地开发是一项投资额巨大、回收期很长的投资活动。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大多的土地投资者难以靠个人资本进行土地开发,而必须借助银行的资金。具有健全和完善的银行信贷、土地抵押、土地债券等土地金融形式,土地市场才能繁荣兴旺。
5)优质的市场中介服务
土地市场是一个不完全市场。由于土地市场信息不全和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大多数市场主体处于不对等的位置。为了土地交易顺利进行,服务于土地市场的专业人员和机构必不可少。土地价格评估、土地交易法律政策咨询、土地交易经纪等中介服务,是土地市场运行的润滑剂。
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土地资源管理20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土地经济学【0708】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一、大作业题目(共5题,任意选做2题,共计100分)
1、简述改革以后的城市土地使用制的基本内容(要求条理清晰,基本要点阐述明确,不得少于300字, 50分。)
答:1)良好的市场经济外部环境
土地有多种用途,当土地一经投入某项用途之后,欲改变其利用方向,一般说是比较困难的。原因在于:(1)土地自然条件的限制。(2)还由于在工农业生产上轻易变更土地利用方向往往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而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向变更困难这一特征,要求人们在确定土地利用方向时,一定要进行详细勘察,作出长期周密的规划,决不能朝令夕改,任意改变土地用途。
价格机制和风险机制等市场机制是决定理性的市场参与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运行的内因和原动力;一切非经济的行政、法律、道德等力量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才能发挥作用,是市场运行的外因和推动力。土地市场的运行同样离不开市场经济这一最基本的外部环境。
2)完善的土地法律法规

土地经济学习题

土地经济学习题

土地经济学习题《土地经济学习题》第一单元(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土地供给与需求)一、填空题1、现实的土地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是。

2、土地的基本特征包括和。

3、土地供给的稀缺性,不仅仅整体表现在上,还整体表现在和上时。

4、土地供给稀缺性就是引发和的基本前提。

5、具体地说,土地具备、和基本功能。

6、目前我国土地利用分类分成个一级类,个二级类,个三级类。

7、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完备地说道包含三个方面,即为;;。

8、从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来看,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可以归咎于两个方面,即为和。

9、土地供给通常分为和。

10、土地的自然供给制约因素存有:、、、、。

11、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存有:、、、、、。

12、土地供需最基本的关系就是与的关系。

13、根据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人地关系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阶段、阶段、阶段、阶段。

14、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外两大类:需求和需求。

15、经济发展包括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前者将引起,后者则导致。

16、土地做为一种特定的商品,既受到通常商品供需规律的制约,又存有其。

土地供求平衡就是、,而不均衡就是。

从课堂教学来看,土地供不应求就是、,而供过于求就是、。

正因为这样,地价总的趋势就是。

二、名词解释1、土地:2、土地供给3、土地自然供给:4、土地经济供给:1三、问答题1、土地具备哪些自然特性?2、土地具有哪些经济特性?3、土地经济供给与自然供给有何联系与区别?4、增加土地经济供给的措施的哪些?5、工业、商业和住宅用地的供求关系存有哪几种?四、论述题:(本科做,专科不做)怎样解决中国各类土地的供求平衡?2第二单元(第三章地租理论第四章地价理论)一、填空题1、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是把资本主义地租按其形成条件和原因的不同,分为、和。

2、资产阶级经济学把地租分成和两类。

3、从历史发展不同阶段,地租的表现形式有、、三种。

其中为资本主义地租的主要形式。

4、的差异、差异就是产生级差地租i的条件。

土地经济学全部答案

土地经济学全部答案

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

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土地抵押权:是土地受押人对于土地抵押人不移转占有并继续使用收益而提供担保的土地,在债务不能履行时可将土地的变卖,价款做为受清偿的担保物权。

行政划拨: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垄断地租:由于土地所有者具有特殊性质的土地所有权产品的垄断价格带来的超额利润转化成的超额地租。

土地纯收益:土地总收益中减去土地的负担及利用土地的一切费用土地供给:指可利用土地的供给,即地球所能提供给社会利用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地的数量。

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制度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

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 , 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供给。

收益还原法:是将待估土地未来正常年纯收益,以一定的土地还原利率还原,以此估算待估土地价格的方法。

市场比较法:就是通过对具有替代关系的类似土地的交易价格进行修正, 求得待估宗地价格。

土地租赁权:是指土地所有权人或土地使用权人通过契约将土地占有权、狭义的土地使用权和部分收益权转让给他人。

土地金融:是以土地抵押权为担保的、土地资金的筹集、融通等一切信用活动的总称。

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地役权:为自己土地的便利而利用他人土地的权利,承担地役权的土地称为供役地,利用地役权的土地称为需役地。

土地利用结构:在整个土地面积中,各类用地所占的比重。

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

土地使用权出让: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 , 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中国地质大学智慧树知到“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经济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中国地质大学智慧树知到“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经济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中国地质大学智慧树知到“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经济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土地的经济供给: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供给。

土地的经济供给是个()。

A.变量B.供需关系2.制约土地需求程度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对土地产品需求量的大小。

A.人地比例或人口密度B.土地质量C.人们利用土地的知识与技能3.土地价格的特点:土地价格是土地的权益价格,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不依生产成本定价、()。

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B.土地价格呈整体上升趋势C.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4.地租是()所有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A.直接生产者B.间接生产者C.农民D.其它5.税收的特点:是国家为实现社会政治与经济目标。

按预定的标准强制地从个人和企业向国家财政的资源转移。

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靠法律强制手段,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具有()。

A.强制性B.无偿性C.固定性D.自愿性6.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7.土地的功能:()资源(非生物)功能、蓄积和增殖资产的功能。

A.承载功能B.生产功能8.影响耕地需求的因素:()、国民经济状况等。

A.人口B.土地C.生产率9.什么是税收?是国家依据法律规定强制地对()和个人无偿征收的实物或货币,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手段。

A.经济单位B.经营单位10.土地使用制的法律体现形式是()A.土地所有权B.土地使用权C.土地占有权D.土地处置权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ABC3.参考答案:ABC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ABC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AB8.参考答案:ABC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

土地经济学试卷(附答案)

土地经济学试卷(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土地经济:是指土地制度、土地利用、土地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经济关系及经济理论问题。

2、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资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3、土地估价: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根据土地的权利状况和经济、自然属性,按土地在经济活动中的一般收益能力,综合评定出在某一时点某宗土地或某一等级土地在某一权利状态下的价格。

4、土地制度:是指由土地所有、使用、管理的土地经济制度及相应的法权制度构成的土地财产制度。

5、土地市场:是指从事土地这一特定商品买卖的场所或接触点,本质上是商品交换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l、水田、望天田都是用于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水田有水资源保证和灌溉设施,望天田没有。

(对)2、土地供给决定土地的价格,土地价格影响土地需求关系。

(错)3、土地供给量增大,土地价格必定下降。

(错)4、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的。

(错)5、根据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土地面积保持不变时,资本或劳动每一投入单位的边际产品通常随着该种投入数量的增加而下降。

(错)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规定,参加拍卖活动的竟买人一经应价,不得撤回,当其它应价人有更高应价时,其应价即丧失约束力。

(对)7、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县级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

(对)8、当某类用地的地价上升或下降时,会引起该类用地经济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

(对)9、由于在物理形态上房屋不能离开土地而存在,因此房屋产权和土地产权是不可分的。

(错)10、一切形态的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都是剩余劳动的产物。

(错)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1.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B )。

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2.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对
B:错
答案:对
5、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C:供给稀缺性
D:质量差异普遍性
答案: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普遍性
6、土地的功能包括()。
A:生产(养育)功能
B:仓储功能
C:承载功能
D:景观功能
答案:生产(养育)功能,仓储功能,承载功能,景观功能
7、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为基础。
答案:CD
6、下列指标中,能够反映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有:()
A:人口密度
B:投资强度
C:容积率
D:配套投资
E:建筑高度
答案:ABCD
第四章
1、不属于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点的是:()
A:地区性
B:唯一性
C:层次性
D:适应性
答案:B
2、关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A: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
答案: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技术问题
5、土地利用的目标按土地所提供的产品划分()。
A:物质产品
B:服务(效用)
C:土地利用的生态目标
D:土地利用的社会目标
答案:物质产品,服务(效用)
6、()包括农田的生态效益分析、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农业生态效益分析、非农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
A: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评价
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
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与生产关系无关。
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答案:B
3、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性包括()。
A:地区性
B:动态性
C:层次性
D:适应性
答案:ABCD
4、在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评价指标中属于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有()。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二章
1、区位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A:马克思
B:屠能
C:李嘉图
D:韦伯
答案:屠能
2、工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ຫໍສະໝຸດ B:屠能C:李嘉图
D:韦伯
答案:韦伯
3、城市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A:克里斯塔勒
B:韦伯
C:屠能
D:廖什
答案:克里斯塔勒
4、市场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A:克里斯塔勒
B:韦伯
C:屠能
D:廖什
答案:廖什
5、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从经济实质上看,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
B: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C: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A:对
B:错
答案:对
3、()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
A:土地开发
B:土地利用
C:土地复垦
D:土地整理
答案:土地利用
4、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包括()
A:经济问题
B:社会问题
C:生态问题
D:技术问题
A:历史特性
B:地理特性
C:自然特性
D:使用特性
答案:自然特性
8、土地的概念中包括以下哪几部分()。
A:岩石
B:矿藏
C:土壤
D:水分
答案:岩石,矿藏,土壤,水分
第一章
1、按其最终发挥的作用来划分,土地利用的目标是()。
A:经济目标
B:生态目标
C:社会目标
D:物质产品
答案:经济目标,生态目标
2、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评价包括农田的生态效益分析、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农业生态效益分析、非农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
6、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A:对
B:错
答案:错
第三章
1、土地经济肥力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土地人工肥力的变化。
A:对
B:错
答案:B
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揭示的是人类利用土地过程中土地肥力的变化规律。
A:对
B:错
答案:B
3、下列有关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B: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
C: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评价
D:土地利用的自然效益评价
答案: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评价,土地利用的自然效益评价
7、土地利用是人们依据土地资源的特殊功能和一定的经济目的,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
A:对
B:错
答案:对
8、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包括土地利用经济问题、土地利用技术问题、土地利用生态问题、土地利用社会问题、土地利用管理问题。()
A:“土地报酬”与“土地肥力”的概念是相同的
B: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本质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
C: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
D: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答案:B
4、无论针对何种形态的土地报酬进行分析,单位土地面积上某变动要素的最佳投资点为总产量最大时所对应的投入点。
A:对
智慧树知到《土地经济学(黑龙江联盟)》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土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
A:对
B:错
答案:对
2、土地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随人们认识的深入而变化。()
A:对
B:错
答案:对
3、土地资源利用是指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
A:对
B:错
答案:对
4、土地经济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包括土地报酬递减、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
B:错
答案:B
5、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当APP(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总产量)也达到最大值
B:当MPP(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TPP也达到最大值
C:MPP曲线与APP曲线总是相交于APP曲线的最高点
D:EPP(生产弹性)表示报酬的强弱及变化方向
E:理性的生产者,总是在总产量最高点进行投入
D: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
答案:从经济实质上看,屠能圈的理论基础是农业区位的级差地租,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运输、劳动力以及集聚因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是从中心居民点的物品供应、行政管理、交通运输等主要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城镇居民点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
A:产量
B:产值
C:土地肥力
D:2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答案:CD
5、城市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