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_学习有方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反思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反思首先,我们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
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管理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案设计时应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而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解情绪管理的相关内容时,我会引入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引导他们讨论自己的情绪经历,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比较内向,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需求,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开放心扉,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此外,我还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案中加入家庭教育的元素,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增强家长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家庭教育策略。
在教学方法上,我也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
比如,利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性强的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绪问题。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我认识到持续的自我反思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每一次的教学都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我可以不断调整和优化教案,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七年级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在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帮助七年级的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本次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围绕“构建阳光心态,迈向快乐成长”这一主题展开。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教授学生基本的情绪调节和压力管理技巧。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增强学生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应对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介绍- 定义心理健康,解释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 分析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
第二部分:情绪认识与管理- 识别不同的情绪及其表现。
- 学习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积极思考等。
第三部分:压力与应对策略- 讨论学生可能面临的压力源,如学业、人际关系等。
- 分享时间管理和放松技巧,帮助学生减轻压力。
第四部分:建立积极人生观- 探讨如何设定合理的期望和目标。
- 引导学生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鼓励他们从挫折中学习和成长。
教学方法:- 采用互动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
- 安排自我反思和同伴反馈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表现和参与度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布置相关的小作业,如情绪日记,以便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技巧。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还能学会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青春期的挑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期待看到每个学生都能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下,成长为更加自信、乐观和坚韧的个体。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及反思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及反思## 课程主题:认识自我,积极面对挑战### 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2. 帮助学生识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 教授学生基本的应对策略,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交技能。
### 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介绍- 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分析- 应对策略的讨论与实践- 角色扮演:模拟解决实际问题- 分享会:交流个人感受与经验###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 情景模拟- 个案研讨###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个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老师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包括什么是心理健康、为什么它重要以及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3. 案例分析(20分钟):分组讨论几个典型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每组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
4. 角色扮演(2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同学观察并提出建议。
5. 分享交流(10分钟):学生们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
6. 总结反馈(5分钟):老师总结课程要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正面的反馈。
### 课后反思:- 本次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是否有所提升?-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如何?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学生对哪些内容反应最积极?哪些内容需要进一步强化或改进?- 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
初中心理健康_心理健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的情绪我做主【辅导对象】六年级学生【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知道基本的情绪类型及不同情绪的作用,进一步了解调节情绪的必要性,并逐步掌握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以便在实际生活中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具体要求:1.知识方面:(1)情绪的基本类型;(2)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2.能力方面:(1)学会调节情绪ABC理论(2)运用情绪ABC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1)自觉掌握调节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2)使学生通过调节和控制情绪,提高生活品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1)消极情绪的危害性;(2)情绪ABC理论【教学难点】(1)运用情绪ABC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辅导方法】(1)采用讲述、讨论、情景体验的教学方法;【辅导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辅导时间】1课时。
【辅导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情绪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它,了解它。
首先做一个小活游戏。
一、做“抓手指”游戏,体验情绪1、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做游戏呀?同学们的情绪这么高!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抓手指》的游戏。
2、伸出你的右手,手掌心朝下,伸出你的左手,手掌心朝上,和你同桌对面而站,用你的右手赶快去抓你同桌左手,你自己的左手争取快速逃脱。
(边说边示范)3、请问当你抓住同桌的手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当你的手被同桌抓住的时候,你又有什么样的心情?4、小结:刚才同学们在游戏中感受了高兴、失望、紧张…的心理体验,像这种心理体验和感受就是情绪。
接下来咱们听一个关于情绪的小故事,找一个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二、情绪故事:历史上有个著名的医生叫阿维林纳,他对动物的生存环境做过一个试验。
他把两只小羊同样喂养,其中一只放在离狼笼子很近的地方,由于经常恐惧,这只小羊逐渐消瘦,身体衰弱,不久即死了;而另一只因为放在比较安静的地方,没有狼的恐吓,它健康地生存下来了。
初中心理健康_我的情绪我做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调节你的情绪向快乐出发》教学设计【设计思路】《调节你的情绪》是鲁教版初中健康教育之心理健康的内容。
在研读课程内容标准:一1.4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情绪的四个基本类型,理解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体会情绪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能力目标:能辨别和分析不同情绪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热爱生活,自信开朗,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其中教学重点是体会情绪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而积极调控自己情绪,做一个快乐健康的人。
难点是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针对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我做了如下编排:第一板块:“体会情绪,发现情绪”,学生观看视频《不差钱》和《汶川地震视频》。
同学们从中发现情绪的人的基本情绪。
第二板块:“尝试体验情绪”,运用两次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情绪产生和变化的两个原因。
第三板块:“故事感悟,掌握运用情绪”,通过对比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情绪的不同影响,从而正确认识情绪的作用,提高自我调控情绪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设计理念】1. 避免课堂的虚假繁荣,即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活动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帮助学生准确、顺畅地完成知识点的预设和生成。
比如:本节课抢答题和默契小游戏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情绪的基本类型和表现形式,在活动的引领下,学生自觉、自愿地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2.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放任自流。
要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形式,给学生更多交流和思考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集体智慧的启发下,在对材料有效信息精炼的概括下,自主得出准确结论。
比如:在突破本节课教学难点——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时,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前后连贯的两个视频,学生结合情境初步思考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再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概括出准确的结论。
初中心理健康_心理健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的情绪我做主【辅导对象】六年级学生【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知道基本的情绪类型及不同情绪的作用,进一步了解调节情绪的必要性,并逐步掌握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以便在实际生活中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具体要求:1.知识方面:(1)情绪的基本类型;(2)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2.能力方面:(1)学会调节情绪ABC理论(2)运用情绪ABC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1)自觉掌握调节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2)使学生通过调节和控制情绪,提高生活品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1)消极情绪的危害性;(2)情绪ABC理论【教学难点】(1)运用情绪ABC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辅导方法】(1)采用讲述、讨论、情景体验的教学方法;【辅导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辅导时间】1课时。
【辅导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情绪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它,了解它。
首先做一个小活游戏。
一、做“抓手指”游戏,体验情绪1、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做游戏呀?同学们的情绪这么高!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抓手指》的游戏。
2、伸出你的右手,手掌心朝下,伸出你的左手,手掌心朝上,和你同桌对面而站,用你的右手赶快去抓你同桌左手,你自己的左手争取快速逃脱。
(边说边示范)3、请问当你抓住同桌的手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当你的手被同桌抓住的时候,你又有什么样的心情?4、小结:刚才同学们在游戏中感受了高兴、失望、紧张…的心理体验,像这种心理体验和感受就是情绪。
接下来咱们听一个关于情绪的小故事,找一个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二、情绪故事:历史上有个著名的医生叫阿维林纳,他对动物的生存环境做过一个试验。
他把两只小羊同样喂养,其中一只放在离狼笼子很近的地方,由于经常恐惧,这只小羊逐渐消瘦,身体衰弱,不久即死了;而另一只因为放在比较安静的地方,没有狼的恐吓,它健康地生存下来了。
初中心理健康_第5课 与学习共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其中初中年级有: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参照山东画报出版社七年级(全一册)教材第5课《与学习共舞》,初一下学期,根据学生问卷中反映的问题,解决学习困扰,培养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背景分析】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七年级学生学习出现两种问题倾向较为常见:一种是学习无力型,学校天天来,作业天天交,但上课没精打采,下课热衷于娱乐活动,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无目标,缺乏压力,产生了观望、等待和停止不前的现象,学习成绩日益下降,形成了所谓学习冷漠症。
另一种是虽然意识到学习的意义,有一定的学习责任感,但是意志力薄弱,缺乏勤奋吃苦的精神,面对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束手无策,学习习惯不良,学业成绩不理想,压力大从而感到失望无助,这些情况都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
【活动准备】1.课前对活动班级进行“为什么要读书学习”和“当前面临的学习困扰”问卷,并整理汇总。
2.要求学生对班中的“学霸”、“学神”进行为期一周的“他们是怎样学习的”观察,并对比自我。
【活动目标】1. 认识自己的学习习惯,了解学习的不同境界,培养顽强拼搏的学习精神。
2. 克服学习中的困扰,提高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重点】克服学习中的困扰,提高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难点】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顽强拼搏的学习精神,提高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过程】导入同学们如果让你完全自由的选择,你会每天按时到校读书学习吗?为什么?呈现问卷调查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结论:绝大部分同学知道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父母家庭、国家民族的未来应该读书学习。
初中心理健康_如果我是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采用“案例分析”和“角色代表”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别人的生活感受,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2、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较高的道德感,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际适应。
[教学重难点]:在情景中体验别人的生活感受,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际适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学过程]:一、心理显微镜(导入)三四岁的小孩不愿呆在商场里,这是为什么?一位心理学家给出了答案。
当你蹲下,真正处在和小孩一样的高度时,你会看到你的视线里都是大人的腿。
总结:只有真正站在他人的角度,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人面临的问题。
二、畅游心世界案例:小林马上要参加数学竞赛了,这几天都在忙碌地准备着。
宿舍熄灯后,小林拿出手电筒,继续学习,小刚说:“小林,别看了,你的手电亮着,我睡不着觉……”小林白了小刚一眼:“睡不着就看书呗!我考不好你负责啊?”小刚生气的说:“你这样太自私了吧?这是宿舍,是大家休息的场所!”小林也提高了嗓门:“我又没不让你休息,睡不着说明你不困……”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越吵越凶,小林恼火的从床上爬起来,一下把手电筒摔在地上,两人动起手来……问题:1.他们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想?怎么处理?小组讨论,给出答案。
总结:当我们被“冒犯”和“误解”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够轻松达成谅解,并减少很多的冲突和矛盾。
三、心理微剧场播放《爸爸去哪张亮父子》视频,引出家庭关系中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角色代表游戏:第一步,请写出你在家对父母最常说的三句话。
第二步,由同学扮演你将话读出来,你扮演自己的父母,说一下听到后的感受。
第三步,分享游戏感悟。
四、感悟升华同学们将感悟写在学案上,起来分享。
总结:本节课,我们体验了换位思考,体会了换位思考的作用。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多多换位思考,了解他人的内心需求,体会到他人的感受。
初中心理健康_从现在开始发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1 视频导入,引出课题【视频导入】观看《梦骑士》视频,让学生看完视频讲一讲视频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平均年龄81岁的五个台湾老人,一个有癌症,一个听力损伤,三个有心脏病,五个人均有退化性关节炎,依然为了心中年轻时的梦想准备六个月,进行摩托车骑行,环岛13日。
让学生感受到梦想的力量,不管你的身份地位,你的年龄性别,都可以让自己从现在开始,【教师活动】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纸条,在上面画出一条足够长的线,起点是0岁,终点是100岁。
在相应的位置找出你现在的年龄,并进行标记,那么这之前的时间就是已经过去的时间。
找到60岁的位置,60岁以后我们一般退休、养老,从60岁到100岁的这四十年我们不进行考虑。
那么现在还剩下中间这几十年的时间,一天有24个小时,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差不多是8个小时,睡觉的时间差不多也是8个小时,那么也就是说剩下的几十年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学习,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进行娱乐或者其他活动。
通过这个小游戏,你的感受是什么呢?【学生活动】按照教师指导进行活动,并且思考进行分享。
【教师小结】我们每一天度过的时间都是不可重复的,而时间又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不可多得的时间,从现在开始,从当下开始,做最好的自己。
【教师活动】引入动机的定义,即推动人从事某种事情的念头或愿望。
那么思考,你为什么而学习?放轻音乐,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启发学生思考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活动】1.在纸上写下五条以上自己的学习动机。
2.按课本内容将动机归类。
【教师小结】每个人的学习动机都不一样,有的学生是微自己的理想而学习,有的是为父母的希望而学习,还有的是因为学生自身产生的兴趣。
学习动机包含三个方面: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动机结构中这三部分所占的比重是会变化的。
【教师活动】1.让学生观看三个视频,说一说感受。
2.让学生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3.利用板书整理和归纳知识点。
初中心理健康_自我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自我认识教学目的:1.通过团体辅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个性特点,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规划,促进其良好形象的树立和良好心态的形成,克服自己的个性弱点,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初步学会认识自我的方法,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建立自信,探求自身潜能:同时也使同学们之间相互欣赏。
教学难点:要想比较准确的认识自我,不能只根据单方面的认识就做出评价,必须结合多种途径来全面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白纸一张、盒子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故事、填空法、游戏法教学过程:一. 导入一.导入1.活动导入——手指抬人师:今天上课之前先问问大家一个问题:“一根手指头可以干什么?”生:可以扣鼻子…教师:我说1根手指有会有很大的力量。
我可以用11根手指头举起一个人。
你们相信吗?生:不相信。
教师:我需要11名同学当志愿者。
活动中,11名同学用11根手指头抬起了一名同学。
(同学们都很惊讶)教师:一根手指头的力量是无穷的,你认识到了吗?那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你真正清楚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自我。
一.自我认识的结构活动:镜像我我是谁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同时充当着他人的观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在点点滴滴地积累着对自己的看法——积极的或消极的。
我们的心目中从此有了一个自己。
我是什么样的呢?想像一下,你的面前放着一面镜子,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人?他现在的情绪状态是怎样的?他是一个具有什么样性格的人?他的神态是怎样的?他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教师:好,现在让我们睁开眼睛,告诉我,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拿起手中的笔,把你看到的写下来。
•具体格式这样写:(写10个)•我是一个的人•我是一个的人•我是一个的人要求:横线上填写有关性格特征的词语,要具有个人鲜明的特征。
避免出现例如我是爸爸的孩子这样的话。
(让学生来分享自己所写的内容,先小组交流,再全班分享)【方法指导】自我认识的结构1.生理的自我:对自己的身体、性别、年龄、容貌、仪表、健康状况以及所有物等方面的认识。
初中心理健康_认识自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自己》教学设计主题背景: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其发展过程中,他们尚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经常会对“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别人怎样看待我?”等问题产生疑惑。
常常对自己感到不满,缺乏自信,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提升情绪情感的积极体验,从而促进其形成健康的心理。
活动目标:1、认识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宝贵而有价值的。
2、全面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珍惜“我”拥有的。
活动方法:听录音,讨论,手语舞蹈等活动准备:每人一张卡片,《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视频,音乐《秋日私语》,歌曲《我相信》,手语舞蹈视频等。
活动过程:一、心灵悟语教师引导学生以放松的姿态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用心聆听录音:《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听完后学生谈感受,教师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二、出示活动目标:教师请学生读出目标。
三、我是谁?——认识“独特”的自己1、“我”是谁?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请同学们坐好,静下心来,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想出一件事,说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活动结束后,小组内讨论,找学生起来分享。
2、分享优点(1)请同学们把自己刚才想到的自己的优点写在自己手中的卡片上。
(2)请同学们把写下的优点,用一句话说出来,如“我很善良……”,然后在心中默念三遍,再小声念三遍,最后站起来大声说出来。
(3)学生说出上面活动的感受。
3、同学心目中的“我”请学生小组内成员轮流互相拥抱,说出各自的优点。
教师总结提升:同学们,通过以上活动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有许多优点,我们要大声地对自己说:“我很优秀,我是最棒的。
”(屏幕中出现)引导小组内成员再次拥抱,互相说出“你很优秀,你是最棒的。
”(屏幕出现)4、我也有缺点:请学生把缺点写在卡片上。
四、我爱我自己1、请学生做游戏:模仿动物游戏规则:请每一位同学模仿一种动物,这个动作要看出是什么动物,但不能与他人重复,其他同学做监督,重复的淘汰,想起来可以再上。
初中心理健康_做一个有责任的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做一个有责任的人活动背景七年级学生的价值取向正处在转轨时期,是教育他们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积极承担责任的好时机,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的局限,中学生面临这样一些问题:一是"责任"的概念模糊。
一些中学生认为责任只是对成人或职业人员的道德要求,与自己没有关系;一些中学生对责任的范围认定比较狭窄,认为只有法律规定的才是应该承担的责任,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就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范围。
同时,一些同学面对责任采取能躲则躲、能逃则逃的态度,不能清楚地认识到逃避责任的后果,如失去人们的信任、受到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惩罚等。
因此,本课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有关责任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反省意识,让学生学会评估承担责任的回报和代价,理解无私奉献的行为对个人、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活动目标1、让学生懂得责任的含义,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不逃避责任。
活动过程(一)游戏铺垫,感受责任伴随着优美得乐曲。
我们即将开始今天的心灵之旅,首先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
规则是同位两人进行猜拳,胜利一方可以坐下,失败方继续前后位猜拳,直到决出本排最后1名同学,这样每排有一个代表,一共4人进行最后的决赛。
失败一方要接受刮鼻子。
活动结束后不仅对胜利一方给予掌声鼓励,重要的是对失败一方也要掌声激励。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同时让学生们初步感知责任,明确不论做什么事情,即使是做游戏也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视频导入,唤起责任课件展示四个视频材料分别是小明值日迟到将责任推卸给妈妈,小明同学作业错题较多将责任推卸给爸爸,小明碰倒了水瓶推拖说走廊太窄,小明乱扔垃圾推脱说是垃圾箱太远。
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思考,教师:同学们是否赞同小明同学的做法,说说理由。
对于小明同学的语言和行为进行评价和思考,并在视频播放后进行小组讨论。
初中心理健康_第3课 时间管理小能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时间管理小能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促使学生体验时间的流逝性,深入理解时间的价值。
2、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信心,增强自我效能。
3、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计划”与“目标”来管理时间。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谜语:世界上有一个奇怪的银行,它给每个人都开了个账户,每天都往大家的账户上存入同样数目的资金,令你当天用完,不准把余额记账。
不准预支和超支。
如果用不完第二天就自行作废。
请问,这个银行每天给我们存入的到底是什么?”谜底:时间2、人生时间的统计据有关专家的统计,人的一生,如果按照目前的平均年龄80岁来计算,每一个人的一生有3万天左右的时间。
在这3万天里,大约有30%的睡眠时间,也就是20多年。
剩下的50多年里,生病,发呆,上厕所等占去了约4年的时间。
3、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说:人这一生可短暂了,和睡觉是一样一样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一辈子就过去了。
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人生时间的长短。
(二)活动体验1分钟长短1、心理小活动一:金鸡独立双臂张开,与肩同平,抬起左脚离开地面,以这样的姿势保持1分钟。
1分钟的时间里,两臂不能垂下,左脚不能放下。
心理小活动二:背一首诗(限时1分钟)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想一想:同样的一分钟,感觉一样长吗?是不是对有的活动觉得时间过的快,而有的则慢呢?这是为什么呢?3、学生畅所欲言说一下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觉得时间过得快,哪些时间过得慢?4心灵港湾:时间是人对客观事物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我们对时间的知觉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我们会觉得时间短,在消极的情绪状态下,则会觉得时间长;期待时会觉得时间过得慢。
时间管理是对时间的利用和运筹,如对时间进行计划、安排、控制、分配、使用、反馈等。
时间管理能力就是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初中健康教案反思总结
初中健康教案反思总结在本次初中健康教育课程中,我负责设计了主题为“认识自我,关爱自我”的教学方案。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对健康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以下是我在这次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
首先,我要充分肯定本次教学方案中的优点。
在教案中,我围绕“认识自我,关爱自我”的主题,设计了多个教学活动,如心理测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心特点,培养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关爱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我还注重了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案例中的主人公进行分析和评价,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相互倾听、相互启发,进一步深化了对自我关爱的理解。
然而,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部分环节耗时较长,导致课程进度受到影响。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提高时间利用率。
其次,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拓展。
虽然本次教案主题明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自我关爱的理解仍然较为表面。
为了加深学生对自我关爱的认识,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更多富有深度和启发性的教学内容。
最后,我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课堂把控、学生引导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为了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我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通过本次健康教育教案的实施,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他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我国健康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心理健康_初中学习,我来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案设计:初中学习,我来了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弄清小学初中学习的区别,认识目前的学习问题2、引导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初中学习3、树立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活动重点:目标1、2活动难点:目标3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播放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二、导入新课:岁月如歌,带着几分新奇,几分憧憬,我们已经跨入了中学的大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或许你有一个红色的梦,或许你有一个五彩的梦?三、(一)、进入初中了,你对初中的学习总体印象是什么?可以用一种或几种颜色来描述。
学生交流。
(二)、进入初中以后,学习生活的新变化你发现了什么?比如:学科增多了,知识丰富了;家长要求高了,能提供的帮助少了。
预设答案:1、学习节奏加快了,强度大了。
2、学习的要求高了,挑战大了。
3、老师讲课的速度快了,知识更深奥了。
4、作业量增加了,旧的方法不管用了。
5、独立的要求高了,锻炼的机会也多了。
过渡:有没有同学知道寓言故事《驮盐的驴子》,请同学起来讲一讲。
说出寓意: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能凭“老经验”办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
初中的学习生活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你的学习方法不变化,学习成绩能不能提高呢?不能。
(三)、刚才同学们分享了发现初中学习的新变化,这很好,但是有一些同学没有很好的适应初中学习的变化,你能帮帮他们吗?请看视频《最近比较烦》。
分小组讨论,然后分享解决视频中烦恼的办法。
(四)、除了上面的问题,还有没有自己不适应的,有哪些烦恼?起来交流一下。
师生共同解决。
(五)接着请同学们分享你初中学习和习惯上的小妙招,可以具体到各个学科。
比如:语文的作文,每天积累好词好句。
数学掌握典型题目的解题思路等。
学生起来交流。
预设:根据学科特点,至少说出一个小妙招。
(六)我的适应要点过渡:听了同学们分享的妙招,在学习适应的过程中,想想入学以来自己的改变,参照同学们的做法,看看自己需要怎样适应初中的学习呢举例:我的适应要点遇到的问题:1、老师讲课的速度快,不能手把手的教自己了。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及在制定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时,首要任务是确立教育目标。
这些目标应围绕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压力应对等方面展开,旨在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全的人格特质。
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可能面临的心理挑战。
例如,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习如何识别和表达情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以及如何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等。
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小组讨论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经验分享。
此外,案例分析法可以使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而反思日记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鼓励学生开放心扉,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感到自在和受尊重。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评估和反馈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以下是一份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范本:【教学主题】:认识自我,拥抱情绪【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绪体验。
2. 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情绪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情绪话题的兴趣。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最近遇到的一个情绪困扰,并分享处理经验。
3. 角色扮演: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在该情境下的情绪反应和管理方法。
4. 反思与总结:学生个人完成一份情绪日记,记录当天的情绪变化,并进行班级分享。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通过情绪日记的内容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处理方式。
通过上述教案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帮助初中生建立起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提升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增强他们的社交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有方法一、设计理念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与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
初一新生刚升入初中,面对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会有许多的不适应和迷惘,进而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本次活动通过充分利用故事案例、活动、文字材料、课件展示等多种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方法、习惯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行为养成教育,从学习方式的转变入手,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适应初中生活、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目的。
二、适用年级:六年级三、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转变学习方式,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创设与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讨论,使学生认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四、活动形式与方法:以体验、交流为主。
五、活动过程:环节一:导入:大家觉得初中的学习与小学相比有什么不同?与小学相比,初中的学习任务明显增加了。
学科多了,学习时间长了。
另一方面,同学们也长大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都提高了,我们有能力也必须了解更多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唤醒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兴趣。
环节二:活动一——看谁记得多每个同学一张白纸,一支笔。
老师会在一分钟内出示15个词,看谁记得多。
请大家在1分钟内写出你能记住的词。
出示答案,请同桌之间交换计数统计:写出1—5个的请举手写出6-10个的请举手写出11-14的请举手全部写出的请举手教师明确:每个人的记忆特点不同,结果不同,如何让自己记住更多内容呢?环节三:了解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
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1、瞬时记忆——短时记忆:注意让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大脑是怎样把我们接受到信息储存起来的。
外界信息通过人体的感受器,进入神经系统。
最初形成的叫瞬时记忆,它能保持0.25-3秒。
当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它。
一般保持2.5到20秒。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中有几只香蕉?再次出示图片确认。
教师引导,为什么第二次我们就轻松的记住了?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集中注意力,对所有的内容有所期待能够使所期待的内容进入到瞬时记忆中。
教师提问:如何能集中注意力?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2、短时记忆——时记忆:重复、组块(1)活动二——再测你的记忆力教师统计后引导学生:重复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表明,在学习结束时,立刻用2分钟的时间进行复习,效果最好。
因此,这2分钟也被科学家称为黄金2分钟。
重复2-4遍,记忆的效果最好。
(2)教师请全记住的学生交流一下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组块3、应对遗忘——复习(1)活动三——大家猜一猜:记住的材料经过20分钟,能保持原有材料的()A、65%B、58%C、88%D、92%记住的材料经过1天,能保持原有材料的( )A、86%B、50%C、34%D、49%记住的材料经过2天,能保持原有材料的()A、28%B、10%C、30%D、64%记住的材料经过6天,能保持原有材料的()A、17%B、5%C、30%D、25%看得出,这些数据出乎了大家的意料,许多同学都觉得记忆的时间间隔越长遗忘得越多。
设计意图:打破大多数学生以为记忆的时间间隔越长遗忘越多的错误观念,为学生进一步了解遗忘的规律做铺垫。
(2)出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了解遗忘规律。
从这幅图中,同学们能看到遗忘的什么规律?(遗忘是先快后慢)(3)小组讨论:在哪个时间点进行复习是最有效果的?复习点的确定第一个记忆周期:下课前。
第二个记忆周期:1天第三个记忆周期:7天第四个记忆周期:一个月(4)请同学交流自己的复习方法。
4、出示学习金字塔,探讨其它有效的学习策略环节四:了解我的学习方法自我检测:请根据“评价内容”中描述的情况进行自我评测,若感到“完全符合自己”涂三颗星,“比较符合自己”涂两颗星,“不合自己”涂一颗评价内容自我评价我会预习新课,这让我提前知道自己的疑难点在哪里。
☆☆☆我建立了错题本,方便自己纠正错题并对知识查漏补缺。
☆☆☆当需要记住一些内容时,我总试图采取一定方法来记。
☆☆☆复习功课时,我喜欢采取多种方式,如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式。
☆☆☆在做作业前,我会先对老师今天讲解的内容进行复习。
☆☆☆遇到疑难问题时,我会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或请教老师来解决。
☆☆☆阅读有关学习材料时,我会注意标出材料上的重点。
☆☆☆我常用自问自答的方法来回忆课文或检查学习效果。
☆☆☆在周末或寒暑假,我都会制定自己的学习小计划。
☆☆☆上课时,我会记下老师讲的要点或自己的心得体会。
☆☆☆通过自我检测,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教师总结:再聪明的人,再好的学习方法,也需要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才能学有所成,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
(出示名言)成功=勤奋+科学的学习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板书:再好的学习方法也离不开勤奋。
设计意图:会反思,找不足,能够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环节四:拓展延伸梁启超曾说过,“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新的时期,新的责任,新的使命,作为一个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尽已所能,就是报效祖国的最好方法。
播放视频短片,老师总结:希望大家通过本次活动课能做到“学有法,学有乐,学有成!”设计意图:把本课所了解到的学习方法内化为个人感悟,做到自我升华与成长。
学情分析初中是小学向高中教育阶段过渡的时期。
初一新生刚升入初中,面对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会有许多的不适应和迷惘,进而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
其表现为:一是学习成绩分化激烈。
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与初中成绩相关不高,在小学是学习尖子的学生,进入初中以后继续保持领先的情况大大降低;相反,小学时成绩不好的学生,很多人后来居上,成为成绩优异者。
这与学生小升初后能否适应学习环境密切相关。
二是学习的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
三是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作用日益明显。
初中生的记忆容量不仅明显高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也高于大学生,达到11.04±0.4,超过成人的短时记忆量。
在这种情况之下,本课的教学内容就非常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次活动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对人的学习过程记忆原理、学习策略、学习技巧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意义记忆,同进有效运用机械记忆,有效运用各种记忆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优化心理品质。
效果分析1、学生自我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信息加工理论的一些简单知识以及遗忘规律、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知识,解决了一些记忆和理解应用的死角,提高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内部评价:在小组活动中,通过讨论、交流、自主、合作,我们小组内每位成员巩固并加深了对信息加工理论的理解,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教师评价:以“活动”和“体验”为内核,既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验,使学生在实际记忆的过程中感悟和成长。
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较好,能力发展程度较好。
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材分析由于初一是由小学到中学的一个转折点,许多课程开设与小学不同,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能够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有些小学的学习方法在中学不适用,有部分同学在新的学习生活中显得不知所措。
本课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方法、习惯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和行为养成教育。
教材从学习方式的转变入手,进而介绍学习习惯,旨在进行较系统、具体的学习指导,从而引导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更好的珍惜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因此本节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内容设置符合初中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也符合学生自身成长的客观需要。
本课充分利用故事案例、活动、文字材料、课件展示等多种手段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观点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
评测练习让我们来做个学习方法自我检测吧!请根据“评价内容”中描述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若感到“完全符合自己”涂三颗星,“比较符合自己”涂两颗星,“不太符合自己”涂一颗星。
通过自我检测,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已经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有待提高?课后反思初中阶段正是人类记忆活动的黄金时期.可是在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由于不善于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方法,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不理想。
为此我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设计了本节心理健康活动课,旨在帮助学生学会科学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活动”和“体验”是学习心理辅导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
在本节活动课中我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环节中所有的记忆方法均不是采用告知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去体验,使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和成长。
学生的能力不同,学习效果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总结的很全面很到位,但有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前还需与学生多沟通,做到自己心中有数,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
第二、每个学生在适应中学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能不一样,需要让学生在众多适应方法中找到适合自身的策略,或配之以小组辅导,针对具有同质性问题的同学进行再辅导,效果会更好。
第三、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对初一学生来讲有些深奥难懂,所以在这部分知识的讲解中并没有太深入、太细致,只是让学生进行了初步了解,希望在以后的活动课上能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一步的交流。
第四、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在积极的体验之上,所以在学生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课程中虽然学生提到上课专注、要培养良好习惯等具体建议,但是如何做到专注,怎样培养良好习惯等是在后续课程中必须强化的。
课标分析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被认为是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基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其中学会求知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最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世界,丰富、发展自己,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与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
初一新生刚升入初中,面对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会有许多的不适应和迷惘,进而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