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榫卯结构讲解与审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家具之榫卯结构讲解
三碰肩,又名棕角榫,其做法通常是将要支撑的立柱顶端处开长短两个榫头,两侧为榫肩,靠里面为直角平肩,在需要支撑的面板上开出相应的卯眼,靠外面的卯眼上面挖出一块和梯形格角一样的缺口,两根木枨榫对卯眼一扣即可连接。在这样连接后,家具结构的两个看面上各有一个肩,而腿足或立柱部位留有一个肩,三个肩碰在一起故叫三碰肩。凡是有盖或有底的家具部位都可使用这种结构连接。
三碰肩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做法,它的榫头在中间,两边均有榫肩,可以辅助榫头承受部分压力不易扭动,加强了竖材的支撑能力,使得家具坚固耐用,同时也打破了结构处横竖线条平直过于呆板的气氛,锦上添花地烘托出家具流畅的线条美。但在制作时必须要注意,长短榫头的大小长短一定要与卯眼部分的大小深浅吻合,绝不能任意为之,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即便横竖两材连接上了家具也不牢固。还有的厂家图省事,本来三碰肩应为长短两个榫头,他们却简化成一个榫头,这无疑也会让家具的牢固度受影响。
图一:大柜的三碰肩结构
图二:长短榫细部图
图三:卯眼细部图
图四:带卯眼的柜帽
图五:三碰肩组装示意图
图六:长短榫插入面
从民间家具看中国榫卯之美
目前国内欣赏古典家具的价值标准,基本还停留在对黄花梨和紫檀等硬木材料花纹的审美趋向、造型的比例协调和表面漆面的风化和包浆上,大抵不超过以上三种。这些只是停留在对家具表面的视觉来评判的价值标准,而没有从传统文化的诸多领域、哲学思想、军事理论、文学艺术、生活习惯等方面,多视角地分析和研究。虽然古人在《营造法式》《鲁班经》《长物志》中有描写木做工艺的论述,但是局限于“材美工巧”上。榫卯结构并没有作为一种科学发明在家具中加以记载。欣赏中国古典家具的精神,笔者一直认为中国家具除“材美工巧”之外,真正组成家具灵魂的是榫卯结构。
科学合理性的榫卯设计是它永恒的魅力。中国榫卯的起源可能比汉字还要早。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榫卯技术已经出现在原始先民们居住的木结构的房子中。榫卯是中国建筑中最早具有科学设计意义的语言,在我们民族文明发展史上,如同汉字的发明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家具发展规律是传承了传统建筑木结构原理。传统建筑的精华是以无与伦比、错综复杂的榫卯斗拱设计而赋予它生命的。经典的家具如同建筑的浓缩,让我们更容易体会先
民们的智慧。
欣赏家具的榫卯,不像欣赏家具外表造型那样容易。它是一种理性、内在、似乎带有一种神秘和抽象符号隐藏在家具中。而且大部分古典家具的榫卯结构是隐藏在外表造型之内,古代工匠们留下大量实物资料,但在理论上并没有给我们解释其深邃的含义。笔者近几年在对家具的浓厚兴趣中不断发现,以明式黄花梨为代表的中国文人气质在造型线条上讲究韵律,材料上讲究花纹意向的完美。而以山西中原地区为代表的软木家具,大漆的自然风化和包浆更具有宋元高古风格。南北两地的代表性古典家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似隐若现,变幻莫测,成熟科学的榫卯结构。当你在使用它、品味它造型外表的同时,也不断在询问自己,是什么赋予它永恒?经过百年的风风雨雨,那神韵是否尤在?即中国独特的榫卯设计。设计一词似乎是现代从西方传来的词。大约在20世纪初德国的包豪斯工业革命,对一切工业革命的成果,如建筑、室内家用产品的创新,都概用设计一词。设计从此作为一种理性的艺术被现代世界广泛接受。然而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现代意义的设计一词,但是关于“设”和“计”二字,有久远的历史描述,并广泛地应用在政治、军事上。“设”字在汉语中有筹划、策略的意思。两千多年的《孙子兵法》,此书英语翻译成《Art of War》,直译成中文《战争的艺术》。不难看出外国人把中国古代的战术智谋当作一门艺术。成书于明清之际的《三十六计》(也称《秘本兵法》),更是体现出中国人在军事中应用阴阳、刚柔、奇正、攻守、主客、劳逸等对立关系的互相转化,所设每一计都体现出极强的辩证哲理。中国古代把“设”和“计”大多形容在政治和军事上,其含义是怎样利用好计谋、阴阳、刚柔,达到智获全胜、安平四番、万国来朝的局面。然而在家具的榫卯结构上不外乎“榫头卯眼阴阳互动”的关系。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家具的榫卯结构是从中国古代哲学中,引伸为自然科学,使它更合理地用一种设计表现形式在家具中广泛应用的典范实证。
其一,科学合理性。
中国古典家具的榫卯设计不同于传统手工艺品,如玉雕、牙雕、鼻烟内画壶等,完全是技巧的
纯熟,为了装饰而装饰,取悦于人们的视觉快感。而家具中的设计必须在满足人们的视觉美感后,还要求科学合理性,使其长久的耐用。这就要求每个木料榫头卯眼,必须根据家具的造型组合,从力学上每个木料所受到的承受力,在古代木工师傅的多年目测经验中,能准确地判断出来。有时一个木料要从不同的角度、方位和三到四个木料相交。如四方禅凳,每个腿必须跟腰部牙板成45度立面相交,而腿的顶端又必须做出两个精确榫头和坐面大边和抹头相接,大边和抹头又必须做复杂的阴阳套榫(棕榫)自身相接,然后再做两个卯眼和腿柱榫头相接,凳面的面板又通过穿带使其受力均匀到大边抹头,然后再集中到腿柱,其科学合理性非常到位。有的腿桌设计带有霸王杖,力学上更加合理,视觉上也美观大方。复杂的腿桌的榫卯如同高速公路的立交桥,错综复杂,环环相接,四通八达(图1)。半叶梅花凳,简洁明快见变化,凳面设计采用自然中梅花叶瓣,三根腿柱明榫相接,从上到下由细变粗,三角形的腿柱在设计中,和其他形相比,在物理力学上可以降低重心,大大提高稳定性。有趣之处在于连接腿部的三根横杖上,每根横杖端头跟腿柱做明榫相交,而端尾跟另一横杖2/3处做明榫相交,三根横杖环环相套,在腿部中心形成三角形支点图案,从视觉上不仅美观大方,在力学上也非常科学合理。等边三角形各内角60度,所创造的稳定性,使其凳子在受到压力时,均匀力从腿柱分散到横杖上,然后横杖对腿柱又起到反作用力(图2)。
其二,美观含蓄性。
三足圆凳、五足圆凳,其原理基本相同,但在榫卯结构上,设计别出心裁,三根横杖端头明榫相交腿足,端尾三根横杖重叠榫卯相交,在腿部中心形成漂亮的图案(图3)。腿足和五根横杖相交,第一种五根横杖交叉连接,产生五角星形图案,从五角星的物理力学上,我们能分析出有15个不等边三角形(古人称勾股定理)支撑点,三角形的个数越多,承受的压力越均匀。
第二种五根横杖端尾重叠榫卯相交,产生富有变化的五瓣花纹,其智慧巧妙的榫卯设计,真是达到天衣无缝的地步(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