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3知识清单文学常识
高考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高考语文文言文文化常识(最全版)年龄称谓在古代,人们根据年龄不同,使用不同的称谓。
例如,2至3岁的儿童被称为“孩提”,3至8或9岁的儿童被称为“垂髫”,8或9岁至13或14岁的少年被称为“总角”,10岁以下的儿童被称为“黄口”,13或14岁至15或16岁的女子被称为“豆蔻”,15岁的女子被称为“及笄”,20岁的男子被称为“弱冠”,30岁的男子被称为“而立”,40岁的男子被称为“不惑”,50岁的男子被称为“知天命”,60岁的人被称为“花甲”,70岁的人被称为“古稀”,80岁的人被称为“耄耋”,90岁的人被称为“鲐背之年”,100岁的人被称为“期颐”。
地理常识在古代,中国被称为“九州”,包括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黄河中下游地区被称为“中原”,狭义上的中原指今河南省。
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称天下或全国为“四海”。
在古代许多文章中,“江河”一词专指长江和黄河。
长江以东地区被称为“江东”,又称“江左”,长江以南地区被称为“江表”。
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南京又称为“建康”、“金陵”、“江宁”、“白下”等,扬州又称为“广陵”、“维扬”,杭州又称为“临安”、“武林”,苏州又称为“姑苏”、“平江”。
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有“蓬莱”、“方丈”和“瀛洲”。
中国被古人称为“赤县神州”,“六合”和“八荒”都泛指天下。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的魏、蜀、吴三个国家。
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被称为“三秦”。
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官职变化在古代,人们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词汇来描述官职变化。
例如,“任”指担当或担任,“授”指授予官职或任命,“除”指任命或授职,“拜”指授予官职,“征”指征召,特指君召臣,“辟”指中央官署征聘人才并任以官职。
推荐:荐举品行端正的人,任命为官。
“(荀)XXX。
”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本店铺高三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希望你努力学习,圆金色六月梦!1.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间:得间奔真州(机会)出没于长淮间(之间)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候)间至赵矣(抄小路)度:予自度不得脱(估计)付之度外(考虑)发: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而又有减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徒: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徒然)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拜:拜为上卿(授予官职)拜送书于庭(叩拜)见:徒见欺(被)于是王召见(接见)我见相如(看见,遇见)不见水端(看见)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计:计未定(计策)窃计欲亡走燕(打算)臣从其计(主意)廉颇蔺相如计曰(商量,商议)故: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如:不如因善遇之(及,比得上)沛公起如厕(往,去)意: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XX如不能举(尽)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乃令张良留谢(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 若: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北海若)以为莫己若者(比得上)闻:闻道百(听见)且夫吾尝闻(听见,听说)少仲尼之闻(见闻,学识)始: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始吾弗信(开始)幸:而君幸于赵王(宠幸)则幸得脱矣(侥幸)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不幸*死矣(幸运)始皇帝幸梁山宫(特指皇帝到某处去)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负其强(倚仗)决负约不偿城(违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肉袒负荆(背负)引: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引车避匿(调转)秦军引而去(避开)引酒且饮(拿)所以: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依据)此其所以败也(……的原因)以: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表凭借)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连词,表修饰)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用)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介词,因为)亦以明死生之大(连词,表目的)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具告以事(介词,把)请以剑舞(介词,用)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词,凭)项王未有以应(连词,来)而: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表承接)其疾病而死(连词,表修饰)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连词,表承接)则噪而相逐(连词,表修饰) 而仆之(连词,表承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连词,表承接)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劳苦而功高如此(连词,表并列) 项王按剑而跽(连词,表修饰)拔剑切而啗之(连词,表承接) 焉:激于义而死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去今之墓而葬焉(兼词,于此,在这里)吴之民方痛心焉(代词,他,代“毛一鹭”)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何,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之: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助词,的)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去,往)人皆得以隶使之(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前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代词,指代石碑)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寡人之过也(的)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因人之力而敝之(前一个助词,的;后一个代词,指代秦君)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代这件事)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野语有之曰(代词,代后面所说的俗语)我之谓也(宾语提前的标志)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其:以旌其所为(代词,指代五义士,作定语成分) 敛赀财以送其行(代词,代周顺昌)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词,代自己)发其志士之悲哉(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词,那)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代郑文公)君知其难也(代词,这)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指代晋国)失其所与(代词,指代自己)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于:激于义而死焉(介词,表被动)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表被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介词,在)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贪于财货(对于)长于臣(比)得复见于此(在)2.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肇锡余以嘉名(同“赐”)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必修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必修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必修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必修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1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2、特殊词义(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3、一词多义(1)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2)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数罟不入洿池(密)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扶苏以数谏故(屡次)(3)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4)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5)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百发百中(发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6)兵非我也,兵也(兵器)穷兵黩武(军事力量)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草木皆兵(士兵)4、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敲鼓)树之以桑(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然而不王者(称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5、古今异义(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今:泛指河流)(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谷物收成不好今:凶恶,厉害)(3)弃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今:行,走路)(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保养身体)(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今:表示同意,认可)(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为这样,而意为却今:转折连词)(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今:没有罪过)二、文言虚词1、而(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2)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3)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4)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2、其(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则移其民于河东(2)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无失其时(它们的)3、之(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4)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4、焉(1)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2)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5、然(1)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6、于(1)介词,对于:寡人之于国也(2)介词,表比较,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4)是亦走也(5)非我也,兵也2、疑问句(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与“也”连用,表疑问)(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高中语文第三册文言文知识梳理
《诸子喻山川》一.通假字1.心不地则物不用载(“必”同“毕”,尽。
)2.知者乐水(“知”同“智”,智慧。
)3.源泉地痞(“地痞”同“滔滔”。
)4.是之取尔(“尔”同“耳”,罢了。
)5.正善治(“正”同“政”,为政。
)二.古今异义1.未成一篑(古义:差,今义:将来。
)2.虽覆一篑(古义:即便,今义:固然。
)3.太山不立好恶(古义:没有,今义:不建立。
)4.江海不择小助(古义:不加选择,今义:不选择。
)5.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古义:君主、气势,今义:年长的人。
)6.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古义:气度,今义:经历、心里。
)7.下无伏怨之患(古义:臣民,今义:下边。
)8.上下交朴(古义:都返朴归真,今义:交往、朴实。
)9.以道为舍(古义:归宿,今义:舍弃。
)10.海不辞水(古义:拒绝,今义:告别。
)11.明主不厌人(古义:厌弃,今义:厌烦。
)12.何取于水也(古义:获得,今义:录取。
)13.盈科尔后进(古义:坎、再往前流,今义:科学、以后进步。
)14.放乎四海(古义:抵达,今义:开放。
)15.苟为无本(古义:若是,今义:苟且。
)16.故声闻过情(古义:名誉,感情;今义:见闻,实质。
)17.游于贤人之门者难为言(古义:游学,今义:游乐。
)18.容光必照焉(古义:小空隙,今义:容纳、光明。
)19.不盈科不可以(古义:不向前流,今义:没有能力。
)20.不可以章不达(古义:达到阶段,今义:写成文章。
)2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古义:利导,今义:尖利。
)22.故几于道(古义:靠近,今义:几乎。
)23.与善仁(古义:交友,今义:和。
)24.夫唯不争(古义:正,今义:惟独。
)25.故无尤(古义:过错,今义:特别。
)26.以其无以易之(古义:取代,今义:简单。
)27.水因地而制流(古义:依据,今义:因为。
)28.故兵无常势(古义:固定的,今义:常常。
)三.一词多义1.于(1)仲尼亟称于水(对)(2)何取于水也(从)(3)游于贤人之门者难为言(在)(4)故几于道(与)(5)天下莫纤弱于水(比)2.而(1)盈科尔后(表承接,就)(2)可立而待也(表修,着)(3)而攻者莫之能(表折,但是)(4)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表折,却)3.之(1)君子耻之(指代“名不副的状况”)(2)游于贤人之者言(的)(3)流水之物也(用在主之,撤消句子的独立性)(4)是之取(前置的志)4.(1)苟无本(是)(2)故于海者水(被)(3)江海因此能百谷王者(成)5.善(1)上善若水(好的行模范)(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擅长)6.(1)知者(活的思)(2)善(行)7.下(1)以其善下之(⋯⋯下游)(2)水之形避高而下(低)8.(1)明主不人(厌弃)(2)士不学(倦)四.词类活用( 一 ) 名活用作:1.知者(感觉快)2.仁者寿(美意延年)3.善(掌握机)4.江海因此能百谷王者(成王)5.以其善下之(⋯⋯下游)( 二 ) 名活用作状:1.不舍日夜(从早到晚)2.七、八月之雨集(在七八月)( 三 ) 意用法:1.君子耻之(以⋯⋯耻)2.孔子登山而小(得⋯⋯小)( 四 ) 活用作名:1.知者(活的思)2.故声情(名誉)3.善(行)4.兵因而制(取的策略)( 五 )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盈科尔后进(注满)2.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擅长利导)( 六 )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故能成其富(富裕和浩大的胸襟)2.仁者静(安静的处世态度)3.日月有明(光芒的形象)4.上善若水(好的行为模范)5.水之形避高而趋下(高处)6.兵之形避实而击虚(短处)五.文言句式:( 一) 判断句:1.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
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第1篇岳阳楼记(课标篇目) [北宋]范仲淹【常考知识清单】 一、重点词语 1.通假字①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2.古今异义 ①越明年..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②增其旧制.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制造 ③前人之述备.矣 备⎩⎪⎨⎪⎧古义:详尽今义:准备;具备 ④至若春和景.明 景⎩⎪⎨⎪⎧古义:日光今义:景色 ⑤微.斯人 微⎩⎪⎨⎪⎧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3.一词多义①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风光)②通⎩⎪⎨⎪⎧政通.人和(顺利)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中通.外直(贯通)然则北通.巫峡(通向)③极⎩⎪⎨⎪⎧南极.潇湘(至、到达)此乐何极.(尽头)感极.而悲者矣(到极点) ④开⎩⎪⎨⎪⎧连月不开.(指天气放晴)开.我东阁门(打开) ⑤一⎩⎪⎨⎪⎧而或长烟一.空(全)在洞庭一.湖(数词,一)⑥空⎩⎪⎨⎪⎧浊浪排空.(天空)而或长烟一空.(消散) 4.词类活用 ①百废.具兴(形容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③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5.虚词的意义及用法①之⎩⎪⎨⎪⎧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这件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结构助词,的)②以⎩⎪⎨⎪⎧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介词,因为)③乃 乃.重修岳阳楼(副词,于是,就) ④而 而.或长烟一空(连词,无实际意义,不译) ⑤则⎩⎪⎨⎪⎧然则.何时而乐耶(连词,那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就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副词,就)⑥何⎩⎪⎨⎪⎧此乐何.极(代词,相当于“哪”)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代词,相当于“为什么”)然则何.时而乐耶(代词,相当于“什么”) ⑦于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介词,在) 二、重点句子 1.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然则/北通巫峡 ④则有/去国怀乡 2.特殊句式 (1)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 (3)倒装句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3.重点句子翻译 (1)属予作文以记之。
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整理
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整理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一、通假字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
《论语十则》2、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
《论语十则》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两小儿辩日》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通“只”。
《狼》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坐”通“座”,座位。
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郑人买履》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
《木兰诗》7、才美不外见“见”通“现”,出现。
《马说》8、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愚公移山》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
《曹10、一切乌有。
乌通“无”,没有。
《山市》二、古今异义。
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3、穷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5、布衣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7、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8、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9、涕古义:泪。
今义:鼻涕。
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10、兵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12、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14、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15、汤古义:热水。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其语法、词汇、句式等方面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要熟练掌握文言文,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知识点。
以下是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归纳,详细介绍。
一、文言文的词汇1. 实词:文言文中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实词在文言文中往往具有多个义项,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其具体含义。
2. 虚词:文言文中的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虚词在文言文中没有实在的意义,主要用于构成句子的语法结构。
3. 通假字:通假字是指在文言文中,由于发音相近或形状相似,而可以互相替换使用的字。
掌握通假字是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手段。
4.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
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词的具体义项。
二、文言文的语法1. 语序:文言文的语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谓宾结构,另一种是宾主谓结构。
在宾主谓结构中,宾语位于主语之前,谓语位于宾语之后。
2. 省略: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
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根据上下文来补充省略的成分。
3. 倒装: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倒装是文言文的一种重要语法现象,需要掌握。
4. 对仗: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优美。
对仗是指两个句子的结构、意义、语气等方面相互呼应。
三、文言文的句式1. 疏散句:疏散句是指句子结构松散,没有明显的连接词。
疏散句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的意义。
2. 紧凑句:紧凑句是指句子结构紧凑,各个成分紧密相连。
紧凑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需要掌握。
3. 对仗句:对仗句是指两个句子的结构、意义、语气等方面相互呼应。
对仗句在文言文中具有很好的修辞效果。
四、文言文的阅读技巧1. 诵读: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之一。
通过诵读,可以熟悉文言文的语音、语调、语气等,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 串讲:串讲是指将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等串联起来,进行讲解。
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
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在我们上学期间,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全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
全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成功的人是可能做出正确决议,并大胆去尝试,不怕任何困难,为自己的空想奋斗的人。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有关高考考生必看的知识点的梳理,期望对您有所帮助,望各位考生能够爱好。
全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11、李白,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现存诗歌九百多首,人称(诗仙)。
他的诗歌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壮奔放,色彩美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之后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曾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大约作于742年。
诗歌着力描画了秦蜀道路上娟秀惊险的山川形势,含有入蜀艰巨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
末段寄寓了对蜀中军阀可能割据叛乱的隐忧,意在戒备者在情势险要之处应当好好地用人防守。
诗歌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其他长短句。
3、杜甫,字(子美),后世称为(杜工部)。
他生活中唐朝由盛而衰的时期,因仕途失意,遭受曲折,历经战乱,因此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常常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入,意境开阔,后世称(“诗史”),代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
其诗形成了独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他被后人称为(“诗圣”)。
4、《秋兴八首》(其一):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萧瑟的秋景的描写,引发对国家盛衰和个人身世的感叹,抒发了作者忧国思乡之情和孤独孤寂之感。
《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是杜甫以夔州或夔州邻近有遗迹的五位古人(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的身世遭受为材料,发掘古人的情愫,抒发自己的感叹。
本诗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书写自己的情怀。
《登高》: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远望,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猛烈,大方悲歌。
诗中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酷爱,对生命的执着。
让人感遭到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
文言文知识总结第三册
文言文知识总结第三册一、通假字1.《<诗经>三首》于磋鸿今于,通“吁”。
士之耽今,犹可说也说,通“脱”。
说悍女美说,通“悦”,“女”通“汝”。
2.《离骚》倾规矩而改错错,通“措”。
芳非菲其弥章章,通“彰”。
3.《孔雀东南飞》箱帘六七十帘,通“奁”。
蒲苇纫如丝纫,通“韧”。
4.《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扬声沙漠垂垂,通“睡”。
狡捷过猴猿狡,通“矫”。
不得中顾私中,通“衷”。
5。
《梦游天姥吟留别》列缺霹雷列,同“裂”。
6。
《词七首》一尊还酌江月尊,同“槽”。
7.《陈惰表》臣以险衅,凤遭阂凶阂,通“侗”,忧患。
内无应门五尺之幢幢,通“童”,童仆。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零丁孤苦零丁,孤独无友8.《祭十二郎文》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世,通“逝”,死。
下文“皆康强而早世”中“世”同此。
其能久存乎其,通“岂”,副词,表反话语气。
下文“其几何离”“其竟以此而损其生乎“‘其又何尤”中“其”同此。
死而有知而,通“如”,如果。
如耿兰之报如,通“而”,承接连词。
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天而,通“乃”,才。
9。
《思溪诗序》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纪,通“记”。
10*《赤壁赋》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
冯虚御风冯,通“凭”,凭借。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盘绕。
看核既尽,杯盘狼籍籍,通“秽,狼籍,凌乱二、古今异义1.送子涉棋。
古:你;今:孩子。
2.泣涕涟涟。
古:泪;今:鼻涕。
3.怨灵修之浩荡今。
古:荒唐;今:水大的样子。
4.汝岂得自由。
古:自作主张;今:不受约束。
5.可怜体无比。
古:可爱;今:值得怜悯。
6.感君区区怀。
古:真情挚义;今: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7.渠会永无缘。
古:他;今:水道。
8.便利此月内。
古:吉利;今:方便。
9.叶叶相交通。
古:交错相通;今:水陆运输的总称。
10.老大徒伤悲。
古:年龄大了;今:排行第一。
11.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容貌;今:色彩。
12.当不复记忆。
古:再,又;今:重复,往复。
文言文重点知识清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知识清单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一)《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2、实词:自:在。
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
襄:上。
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御:驾。
:山峰。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zhǔ)连续。
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旦:早晨。
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朝:早晨。
曦月:太阳,月亮。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3、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
湍:急流。
三声:几声。
三,这里不是确数4、区别:属: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绝:久绝(消失)。
绝(山峰):极阻绝:断自三峡……(在)自非……(如果)5、通假字:阙;同“缺”,中断。
6、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航。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瀑布在山峰间飞流冲荡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清单
第9课《三峡》1.文学常识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重点字词【字音】阙处( quē)襄陵(xiāng)绝巘(yǎn)属引(zhǔ)沿溯(sù)飞漱(shù)御风(yù)猿鸣(yuán)曦月(xī)素湍(tuān)长啸(xiào)郦道元(lì)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2)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探究1: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探究2: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
探究3:结尾引用渔歌,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总结了全文,升华了文章中心。
第10课《短文两篇》1.文学常识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等。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
文言文复习知识点之文学常识
文言文复习知识点之文学常识文言文复习知识点之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凤、雅、颂”三大类。
2、《论语》为“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
孔子是春秋时代鲁国人,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大师。
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政冶、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动力的书。
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分孙丑》“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膝文公章下》。
孟子说“大而化之谓圣”意思是说道理思想光大到能够随机变化的境界,就叫做圣人了。
除此之外还有《墨子》《道德经》《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
3、《左传》编年体史书。
传说是春秋时鲁国史左丘明编著。
《曹刿论战》选于此书。
4、《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
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事件,着重记录了谋臣策士的策略权谋、言论举止,反映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斗争。
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
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6、“五经”7、唐代诗歌成就最高,涌现出大批名家。
初唐四杰: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中唐三大诗人:李白(诗仙)杜甫(诗圣,其诗有诗史之称)、白居易晚唐“小李杜” :李商隐,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在恢泪始干”。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春绝句》?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边塞诗人:高适、岑参杜甫的“三吏”“三别”:三吏:《憧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王安石、欧阳修、曾巩8、宋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要的文化常识整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重要的文化常识整理文言文重要的文化常识整理: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③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3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清单部编版)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清单)♥高频考点之文学常识♥古今中外重要的作家作品作家/作品详细介绍1.《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名篇有《关雎》《蒹葭》等。
2.《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3.《左传》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曹刿论战》出自《左传》。
4.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有《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5.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有《庄子》以及名篇《逍遥游》等。
6.《史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7.《资治通鉴》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主编。
8.四大名著明朝施耐庵《水浒传》;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明朝吴承恩《西游记》;清朝曹雪芹《红楼梦》。
9.《聊斋志异》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10.《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清代吴敬梓作,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11.鲁迅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等。
12.郭沫若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
13.老舍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14.冰心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等。
15.沈从文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等。
16.《伊索寓言》古希腊、古罗马时流传下来的寓言故事,其中的故事有《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等。
17.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18.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著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童话作品。
19.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
第三单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文言知识总结一、文学常识1.《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水经注》一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且文学价值高。
2.《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南朝齐梁时思想家,作品《陶隐居集》。
3.《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赤壁赋》《水调歌头》。
4.《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字书庠,南朝梁文学家。
“文章清拔有骨气”。
《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
5.《野望》作者王绩,初唐诗人。
同为初唐时期的诗人还有“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陈子昂。
《野望》作品意境开阔,风格清新,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
6.《黄鹤楼》作者崔颢,唐代诗人。
江南三大名楼指的是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
7.《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代表作《山居秋暝》《竹里馆》等。
苏轼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精通佛学,人称“诗佛”。
8.《渡荆门送别》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9.《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二、通假字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空隙、缺口。
2.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三、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导语】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很多都要求记忆,文言文是中华民族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下面就让作者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吧,期望能对你有帮助!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知识点梳理篇一1、黄药眠(1903-1987),原名黄访、黄恍,的教育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和作家。
他以学术上鲜明的偏向、特殊的见解、丰硕的成果而享誉国内外。
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阴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
2、雅—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当代杰出的诗人和小说家,也是非常优秀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自成一派,自然流畅,逼真中见精神,朴素中有华彩。
3、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号友三。
1946年7月15日在吊唁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愤慨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的《最后一次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4、艾青: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蒋海澄,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5、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龚舒婷,福建泉州人。
当代诗人,模糊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舒婷的诗既有鲜明的时期叛逆精神又有执著而深切的爱国之情,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6、模糊诗是新时期诗坛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个诗歌浪潮,也是一个获得了相当高艺术成绩的诗歌流派。
它于70年代后期产生。
模糊诗强化现代意识,突现创作主体,拓宽了诗歌的表现领域,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给诗歌带来了更多扑朔迷离的意象和暗示意味,显示了与30年代诗歌毅然不同的特点。
模糊诗的代表作家有舒婷、顾诚、江河等。
模糊诗的特点: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表现手法上,寻求意象化,常常将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并用,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7、阿赫马托娃:俄罗斯文学的女诗人之一。
她和前夫古米廖夫同时阿克梅派的杰出代表。
人称“俄罗斯诗歌天空的月亮”。
早期的室内抒情诗以“巫性思维”窥伺人性,晚年将自己定位为“尘世的圣母”,医生连续表达对人的终极关怀和爱。
高中文言文常识
高中文言文常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常识和要点:1.文言文基础词汇: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有的词汇,如“之、乎、者、也、矣、焉、哉”等虚词,以及一些常用的实词,如“故、然、以、于、而、且”等。
2.古代文体:文言文主要包括散文和韵文两种。
散文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韵文主要是诗词歌赋。
3.词类活用: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较为常见,如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动词作名词等。
4.古代语法:文言文的语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通常主谓宾的顺序较为灵活。
此外,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也是需要掌握的重点。
5.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文还需要一定的古代文化背景知识,如历史事件、人物事迹、风俗习惯、典章制度等。
6.翻译技巧:翻译文言文时,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同时也要力求准确、通顺。
常见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意译和自由译。
7.阅读理解:阅读文言文时,除了理解字面意思外,还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等。
8.文言文背诵:很多经典的文言文段落需要背诵,通过背诵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
9.虚词的用法:虚词在文言文中起着连接、转折、强调、疑问等多种作用,理解虚词的用法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句意和语气至关重要。
10.通假字:古代汉语中存在一些通假字现象,即一个字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识别和理解通假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言文。
11.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排比等,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加深对文章表达效果的理解。
12.文体特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如史传文注重事实叙述和人物描写,议论文强调观点论证和逻辑推理,诗词歌赋注重韵律和意境营造。
13.古代计量单位:文言文中常出现一些古代计量单位,如尺、寸、石、斤、两等,了解这些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有助于理解文章中的数量描述。
14.古代地名和人名:文言文中常常涉及到古代的地名和人名,了解这些地名和人名的相关背景知识可以增加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化常识
(一)古代人的称谓
1.称字,如“东阳马生君则”,“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这是称字。
2.称号,如东坡居士是苏轼的号,青莲居士是李白的号。
3.称斋号,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4.称谥号,如称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
5.称官名、爵名,如全祖望称颜真卿为太师、文天祥为文少保,黄宗羲称左良玉为宁南。
6.称籍贯,如梁启超称康有为为南海。
7.直称姓名,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用于作者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三)古代官名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领率百官,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上有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
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唐宋以来,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相。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任命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政府大权。
六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下设郎中(类似后世的司局长),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唐主要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别驾、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地位类似后世的军区司令),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以前称县令)。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
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是监察区,中央派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事务。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
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省”。
(3)有关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
(四)古代地名
地名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城市村镇名、山川关隘名等等。
地区名,如“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山东”(指崤山以东地区)等等。
政区名比较复杂,因为各朝代政区的划分多有变化,下面就主要情况举例。
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幽州和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
秦汉的行政区主要是郡,如张衡是南阳郡人。
汉朝还有由皇帝封的王国,如张衡曾为河间相,河间就是国名。
唐宋的主要行政区是州,天下共有二百多个州。
县是地方基层行政区,各朝的情况大体相同。
此外还有省、路、府、道等,各朝的情况很不一样。
各级政区官署所在地叫治所。
更多的还有城市村镇名,如大梁(战国魏国都城),咸阳(战国秦国都城),鸿门、霸上(都是古代小地名)等等。
山川关隘名,如江(指长江)、河(指黄河)、岱(指泰山)、崤山、函谷关等等。
此外,有些地名还有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杭州又称临安、武林,福州又称三山,等等。
(五)古代科举名称
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
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如张衡曾被举为孝廉和连辟公府。
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到明朝,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各地考生参加县、府的考试,由省的提督学政主持,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乡试,即省级考试,三年一考,逢子、卯、午、酉年秋季举行,由皇帝派主考官主持,及格者为举人;会试,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举行,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贡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出榜,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统称进士。
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或称制艺、时文、四书文(就四书范围出题)。
古代的学校有“庠”“序”“耽学”等名称。
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称监生。
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讲、助教等。
(六)文言审案类实词积累
▪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常常是人物传记,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
▪相关词语:
1、狱:官司、案件,监牢讼:案件治:审理
2、讼:官司、打官司
3、囹圄:监狱
▪案发,诬陷或告发
4、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5、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
6、谮(zèn)、短: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
7、构陷:构成罪名陷害 8、揭:揭发
9、讦: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
10、劾:检举揭发罪状
▪案发后,就要调查:
11、按、案:考察,追究,调查,巡视
▪调查后就要捉拿、逮捕:
12、执:捉拿 13、收:逮捕14、系:拘囚、关押
▪犯人会逃跑:
15、表逃跑:遁、亡、逃、走16、匿:躲藏
▪抓不到就要悬赏:
17、购:悬赏
▪抓到后就要审讯:
18、鞫:审讯
▪审讯时犯人招供:
19、引:招供、牵连。
▪有人就会受到牵连:
20、坐:因……而犯罪;连坐,因别人获罪而受牵连21、染逮:牵连、连累。
《后汉书皇甫规传》:及党事大起,天下名贤多见染逮
▪审清后就会判罪:
22、当:判罪23、论:判罪24:决:判决
25、罪:惩罚,治罪26.坐:定罪
▪ 27、表刑罚的:大辟(死刑)、髡(剃去头发)、笞(鞭打)、磔(把肢体分裂)、刖(砍脚)、族(族灭)、仗(杖打)、流、放(流放)、赭衣、械、黥(在脸上刺记号或文字)
28、徙:流放。
▪有时会赦免:
29、容、贷、恕、宽:宽恕,原谅30、宥:宽恕、赦免
31、原:赦免,原谅
▪至此案件审结:
32、具:具结,定案。
具狱(狱具):案件具结
▪如果是冤案,会昭雪:
33、雪:洗刷,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