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议论散文两篇》教案 粤教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散文二篇》教案 公开课简案
散文二篇一、文本研读《散文二篇》的两篇文章属于自读课文,从文体上来看属于以议论为主的哲理散文。
在教学时,要注重文章的散文和议论文的双重文体特点。
两文都有非常明确的中心,或提示话题的小标题,然后逐层展开,深入剖析。
以精妙的语言启发读者,体现人生价值的意义。
同时文章的语言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想,情感充沛。
其中一些具有启发性、思维性的语句,特别值得学生去体会。
一、创意说明八年级的学生接触散文不在少数,但哲理散文却是第一次遇到。
因此,在组织课程时,我抓住了哲理散文的特点,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哲理散文这一文体。
从品味文章的标题入手,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
从赏析关键词句等,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品味文章对于读者的价值导向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二、活动组织(一)导入散文以其优美的文辞、深邃的意境、含蓄而充沛的情韵在众多文体中独树一帜,深受喜爱。
其中,有一类散文以发表议论,阐述哲理为主,从而使人获得思想的启迪,我们往往称其为哲理散文。
今天,我们就将学习两篇具有代表性的哲理散文。
(二)感生命之恒1、跳读《永久的生命》,思考在作者眼中,生命又是怎样的呢?请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永久。
2、围绕“永久”,作者将生命层层剖析,请同学们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出与“永久”相应的词语或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三)叹生命之短1、其实文中还有一处也提到了“永远”,但意思却完全不同。
在第一小节,我们也来读一读。
2、作者要赞美生命的永久,却先说生命的短暂,人生的无奈,这是否矛盾?这种写作的手法叫做——欲扬先抑。
(四)思生命之价1、跳读《我为什么而活着》,思考作者为什么而活及其原因。
2、你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他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对于生命我们又该如何而活呢?(五)品生命之奇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圈划出最打动你的文字或句子,说说你的感悟。
(六)拓展研读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生命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的?2、欣赏朗诵《热爱生命——汪国真》。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能够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3)能够欣赏散文诗的韵味和美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散文诗的基本知识。
(2)通过合作学习,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3)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散文诗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3. 欣赏散文诗的韵味和美感。
三、教学重点1. 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1. 散文诗的艺术手法和韵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激发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和爱好。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散文诗。
(2)让学生总结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欣赏散文诗的韵味和美感。
(2)让学生谈谈对散文诗的感悟和体会。
5. 创作实践(1)让学生尝试创作散文诗。
(2)展示学生创作的散文诗,进行评价和交流。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们的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散文诗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能力。
3. 创作展示:评价学生创作的散文诗,了解学生对散文诗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案例分析:以两篇具体的散文诗为例,让学生通过分析理解散文诗的特点。
粤教版高中必修二《议论散文两篇》
北大公学肇庆实验学校:杜海波
【诗海撷贝】 西楼 [宋]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 [bó] ,卧看千山急雨来。
【翻译】 海上滔天的巨浪,像云彩般高涨,涌过去了,又
急急退了回来;强劲的北风刮着,夹杂着数声轰雷。我 站在楼上把四面的帘子高高挂起,然后静静地躺下, 欣赏着暴雨,欣赏着雨中重峦叠岫的风采。
4.《窗》第2段:“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门许我
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句子中的“追求”和“占领”有什么不同的深层含意?
【明确】“追求”是相对于“门”来说的,“门”是可 以走出去的,因此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欲望,主动地去 追求春光。
“占领”是相对于“窗”来说的,“窗”可以打通 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引进来,人们只要待在 屋里就可以享受,不用出去。
【重点探究】 1.散文《窗》共有4段,请依次找出每段文字中最能体 现作者行文思路的句子,然后概括每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点拨】(1)第1段:①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② 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简析: 由“春天”入笔,道出“窗”的作用。 (2)第2段: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 表示享受。简析:对比“门”和“窗”对于人的不同意 义,引出论点“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
比,认为窗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代表着更高层 次的人类进化,并呼唤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坦诚相 待、自由交流。
【阅读鉴赏】
《窗》
微课一:赏析引用的表达效果
1.下面课文中的引用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1)①《归去来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
膝之易安。”
②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
高中语文必修2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学生版)导学稿
高一语文学科导学稿(学生版)班级:姓名:小组:座号:《议论散文两篇》【课题】《议论散文两篇》(粤教版语文必修2第9课)【课型】本文属于议论散文基本阅读课【学习目标】1.能通过阅读这两篇文章,了解议论散文的有关常识。
(理解)2. 能抓住文中集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分析、探索“窗”、“门”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理解、分析)3.能以这两课为例学习并掌握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理解、运用)4.能欣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从而掌握文章的语言特色。
(理解、分析)【学习重点】1. 能抓住文中集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分析、探索“窗”、“门”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理解,分析)2.能欣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从而掌握文章的语言特色。
(理解、分析)【学习难点】能以这两课为例学习并掌握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培养自己独特的创新意识。
【课前预习积累】1、字音识记(1)单音字凭眺.()琐.碎()斟酌..()()窥.见()眸.子()奢侈..()()希冀.()鸟窠.()镶嵌..()()静谧.()谦逊.()隔膜..()()(2)多音字单薄()囚笼()薄薄荷()笼薄片()笼络()2、字形识别zhòu ()纹xiǎng( )嵌chú()形熙熙rǎng rǎliáo ( ) 绕寒xuān( )liáo ( ) 草xuān( )哗liáo ( )原之火xuàn( )染cáo ( )杂bīn bīn ( )( )有礼zāo ( )蹋zāo ( )遇chēn( )州3、词语积累眼花缭乱:休戚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彬彬有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踵而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容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第一课时《窗》一、内容导读本文由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窗”,联想到寓有深意的、精神境界的“窗”,由实到虚,认为“窗”代表“占领”与“享受”,是人的精神世界对大自然的一个胜利,表明“窗”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强调人应当以审美的眼光享受生活,注重个人主体性的存在,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坦诚、信任、自由交流思想的向往。
高中语文 议论散文两篇《窗》《门》课件2 粤教版必修2
课后练习 思考讨论
散文的知识
一般来说,广义的散文包括叙事散 一般来说,广义的散文包括叙事散 叙事 议论(哲理)散文和抒情散文等, 抒情散文等 文、议论(哲理)散文和抒情散文等, 狭义的散文只指抒情散文。 狭义的散文只指抒情散文。议论性散 文具有抒情性、 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 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 情感, 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 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 想的空间。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 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一(1)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 (1)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 深的动作。(统领全篇) 。(统领全篇 深的动作。(统领全篇)
2、最熟悉的屋子门后隐藏的事情也难 以预料。 以预料。 3、门与人的命运休戚相关。 门与人的命运休戚相关。 4、门的隐秘性质
门 5、不同的开门方式可以看出社会众生相。 不同的开门方式可以看出社会众生相。
出去 赏春
不必出去
追求、 门——追求、欲望 追求
客人
占领、 窗——占领、享受 占领
主人
“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 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 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 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 是一种奢侈。 是一种奢侈。”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的 含义? 含义?
门:保护、需要 保护、 窗:奢侈、享受 奢侈、 门:人的进出口 窗:天的进出口 由不得人 自由自主 实用性 审美享受
思考探究 如何理解“ 如何理解“关窗的作用等于闭 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 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 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 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 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 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 探胜, 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 默想” 默想”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永久的生命严文井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脑门上的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或者就是你那整个的青春。
那些东西和那消逝了的岁月一样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已离开了你,就永不会再返回。
即令你是一个智者又怎么办呢!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生命不像一件衬衫;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你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你如果曾经为什么事忧虑过,顶多你只能尽力地去忘却它,你却不能取消它存在过的迹印。
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然而,一切还都是乐观的。
这是由于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这是一件平常的事,也是一个奇妙的魔术。
就像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地从土壤里钻出来,欣喜地迎着春天的风,似乎对那过去的残酷一无所知一样。
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跳着蹦着的小牛犊,它那金黄色的茸毛像是刚从太阳里取得的。
我不得不想到永久不朽的意义。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并不是一个暂时的东西。
它仿佛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也许只是暂时地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便又离开前去了,但它是永远存在的。
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这该是如何值得赞叹的一件事!我的伙伴们,看起来我们应该更加勇敢了。
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的意义,我们的心就应该更加光明。
让我们以全部的信心喊出我们所找到的真理吧;没有一种永久的、不朽的东西能被那些暴君们杀害掉的!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永久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工作,以爱情来赞美它。
它是一朵永不会凋谢的花,它将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以芬芳。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我为什么而活着[英]罗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第16课《散文二篇》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散文二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散文二篇》是部编本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篇课文,包含《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
本单元选入五篇散文,分别是写人记事性散文、托物言志性散文、写景抒情和议论性散文,意在呈现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本课是由两篇议论性散文组成,他们从现象出发,从个人感受出发,挖掘事物背后的深刻意义,以精粹的语言揭示生命和生活的哲理,向世人宣示作者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
学情分析散文是中小学课文的大宗,数量众多,学生接触的也较早,但对于议论性散文,学生接触较少,对议论文学习也仅仅是略有涉及,因此需要通过朗读、批注等多种方式理清课文层次;用品读语言的方法,体会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通过背诵,摘录等方式,体会文中哲理,掌握文章作者观点。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课文中心论点;2.通过朗读、批注、概括等方式,理清课文思路;3.品读摘抄,背诵,品味文中语言,探寻作者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1.读懂课文,掌握中心论点;2.感受议论性散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学习难点1.反复阅读,理清议论文思路;2.理解课文深刻的道理,提高学生思想境界。
学习方法朗读合作探究观看视频学习课时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永久的生命》严文井一、导入曹操《短歌行》“人生苦短,对酒当歌”抒发生命苦短的感慨;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意在珍惜时间。
他们同时道出了生命是短暂的事实,而作家严文井却认为生命是永久的,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窥究竟。
二、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内容1、自读课文,互相纠错字音,勾画不容易理解的语句;2、分组朗读,画出每段中心句。
明确:第一段第一句“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第二段第一句“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第三段第一句“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第四段第一句“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
(总结规律:中心句往往在段落首句或尾句)3、快速浏览,概括作者论说生命的特点及作者情感的词语,完成板书生命(易逝——可怜;永久——感动;奇迹——赞美)欲扬先抑明确:本文写作意图,热情地歌颂永久的生命,先抑后扬,从一个较低平的起点渐进到崇高的思想境界,“永久”是课文论说的重点。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8 论 快 乐
论快乐有人曾经这样说:“笑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镇静剂。
”追求快乐和欢笑是人生乐观的表现,但真正的快乐和欢笑不来自于浅表的生活,因为它需要敏锐的悟感、睿智的大脑、幽默的品性和善于表达的语言。
钱钟书先生的《论快乐》正是这样一篇睿智幽默、广博深湛、字字珠玑的智慧之作。
他旁征博引,连类引譬,贯通古今中外,笑侃人生;他洞幽烛微,引经据典,寄情字里行间,启迪人心。
论趣人生在世,生活的动机各不相同。
有的人为了名,有的人为了利,有的人为了权……人生态度不同,造成兴趣各异。
假如读书而论钟点,计时治学,必永远不成器。
要学后有成,就单靠这“趣”字。
“趣”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趣”是启发心智的酵母,是变蒙昧为有知的导师。
林语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幽默大师,他生性幽默,妙语迭出;他也是一个真正懂得生活趣味的人。
他的这篇《论趣》,闲适清淡中包含哲理,质朴率性又幽默风趣,正如人们对林语堂其人的评价一样:充满了东方民族的睿智和机警,又具有自然逍遥、无拘无束的精神。
命名记孔老先生早就教导我们“唯名与器不可假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在东方文化中,“名”可谓重要,中国人对“名”的重视程度可能是无出其右的了。
然而,移居美国的老崔儿子的名字却因为中西发音不同而遭遇同学的哄笑。
其取名历程的曲折也非我们始料能及。
最后,辗转反侧、冥思苦想为孩子取了“爱德华”一名,结果,在通知老师其名时,又遭遇与校长祖先同名的尴尬。
幽默风趣的语言、滑稽可笑的情节,尽显中西文化的不同。
8论快乐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赏析】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从同州辗转来到成都郊外浣花溪畔。
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
诗人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
时值初夏,浣花溪畔,江流曲折,水木清华,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
第16课《散文二篇》教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散文二篇》教学目标1.明确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课文的写法,品味课文的语言。
3.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回顾旧文,梳理散文的特点1.课前让学生填写关于散文典型特征的表格。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完善课前填写的表格,然后请一位学生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完善。
预设:设计意图对前两课散文的特点进行简要梳理,旨在将学生已有的散文学习经验条理化、理性化,为下边自读课文作铺垫。
二、解读新文,归纳理清作者思路的方法1.根据《散文二篇》后的“阅读提示”,自读课文,并按照任务要求,完成《我为什么而活着》行文思路的思维导图。
任务一:一读课文《我为什么而活着》的标题,简要概括课文的核心内容。
预设1:我为什么而活着。
预设2:我活着的原因。
任务二:二读《我为什么而活着》,找段落关键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该文的行文思路。
预设:方法小结:通过寻找段落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可以迅速地理清议论性散文的行文思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强化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首先是提炼、概括课文的观点,然后以此为基础,察看各段的要点,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从而看出作者的思路。
2.自读《我为什么而活着》,利用“链接帮助",自主设计旁批,学习鉴赏文章。
链接帮助一:旁批类型:提问式旁批——学会提问;点评式旁批——学会品味;拓展式旁批——学会比较。
链接帮助二:罗素一生著书71种,平均每天写作3000多字。
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品有《西方哲学史》《我的哲学发展》《哲学问题》《自由之路》《幸福之路》<数学原理》等。
20世纪初,罗素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1950年,罗素因为能“把精湛的哲学思想成功地介绍给大众并用来关心大众”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论毅力(节选)》学案 粤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论毅力(节选)》学案粤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与方法指导1.掌握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2.熟读全文,复述文章内容3.掌握本文主要的论证手法4.明确本文语言上的特点内容概要梁启超是我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
广东新会人。
他自幼多学,•据说6岁时就读完了《四书》、《五经》。
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
后奉康有为为师,习经世致用之学。
后变法维新,失败后流亡日本。
他一方面办报刊宣传君主立宪,坚持改良主义立场,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方面努力于对西文社会科学的介绍和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历史文化的整理和研究。
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中华民国建立后,梁启超于1912年9月由日本返国,反对袁世凯称帝。
1918•年底赴欧洲游历了英、法、比、荷、瑞、意、德等国的20多个名城,并写下了《欧游心影录》。
回国后专门从事文化教育事业。
他在天津南开大学、北京清华学校任教,并在全国各地巡加讲学。
相继出版了多种学术专著。
此外,他在文学革命中也颇有建树。
对于诗歌及小说的创作,都提出了可贵的见解。
他在文学创作上也多有尝试。
写过诗歌、小说、戏剧、散文。
以政论、传记、杂文的成就最高。
他的“新文体”,对古文是一次猛烈的冲击。
文章特色:《论毅力》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激人斗志,发人警醒。
文章起势突兀,开门见山。
论证过程中,先以人生历程的一般规律入手,阐明逆境与顺境相间以迭,而逆境居十六七,而顺境居十三四。
这就明确了毅力的重要。
因为要克服逆境,非有毅力不可。
再从事情无论大小,必有十次乃至数十次的阻力,进一步阐明要克服阻力,也非有毅力不可。
由于这些体验是大多数读者所共有的,因而作者的观点很容易被读者接受。
而后,作者又举出志力薄弱者,志力稍强者,在挫折面前的种种表现,进而阐明“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这是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下面一段,作者变换角度,从挫而不退说起。
辩证地阐明了进与顺的关系。
为了论证的深入,作者又于“蹇”与“幸”的对比中,得出“毅力”是成功的关键。
议论性散文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掌握论点、论据与论证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学会如何提出有力的论点,收集和运用恰当的论据,以及构建合理的论证过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教学重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2. 论点、论据与论证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如何提出有力的论点。
2. 如何收集和运用恰当的论据。
3. 如何构建合理的论证过程。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材、案例分析材料。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相关内容,准备个人观点和论据。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有何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议论文是一种以提出观点、论证观点为目的的文体,具有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的特点。
二、讲授新课1.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 引论:提出论点,引起读者兴趣。
- 本论:展开论述,论证论点。
- 结论:总结全文,强化论点。
2. 讲解论点、论据与论证的关系:- 论点:文章的核心观点,是论证的出发点。
- 论据:支持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数据、观点等。
- 论证:通过论据对论点进行推理、证明的过程。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议论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论点、论据与论证。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实践练习1. 教师提出一个社会现象或问题,要求学生围绕该现象或问题提出论点,并收集论据,构建论证过程。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论点、论据与论证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点、论据与论证的关系,以及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了议论文写作的技巧。
在实践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构建合理的论证过程。
《散文两篇-霞、我的家在哪里》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
《散文两篇:霞、我的家在哪里》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冰心一、霞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对人生的思考、感悟。
2.学习作者平实的叙事中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写作手法,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哲理内涵,体会作者的人生思考和感悟教学难点: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课堂以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为主教学过程:(一)导入古诗鉴赏:乐游园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园。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思考: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本诗的基调如何?在诗人李商隐的眼中,黄昏、晚霞意味着美好即将失去,带着感伤的色彩,那么在其他作家心中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心的《霞》,看看她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整体感知文章以《霞》为题,全文都是描写自然界的霞吗?如果不是的话,那文章究竟写了那些内容呢?明确:全文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自然界的霞,二是写作者的人生感悟。
(二)思考讨论活动学生自由畅谈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对本文的看法、体会(首先同学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其他同学也谈谈他们的看法,最后老师总结、引导)1.“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对此,大家是怎样理解的呢?(同学们发表意见后,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领悟)——由图片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光的折射、反射,有云翳的时候霞光就更加色彩缤纷了。
另一方面,“云彩“比喻生命中的各种经历,包括快乐的、痛苦的,生命的内容越丰富,生命才越美丽。
“云翳”比喻挫折、困难和艰辛,在经历了这些考验之后,仍然能让自己发出光彩的人生。
“霞光“比喻度过了黑暗日子后所迎来的光明和快乐,或者是走过风雨后形成的乐观、豁达的心态。
2.“生命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互相衬托的。
”明确:这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直白而富有哲理韵味。
对于这句话,同学们有什么体会吗?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感悟吗?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之间,四人小组间互相讨论自己的经历或感悟。
《散文二篇 》(省优)精品教案-2022年同课异构评比一等奖教案
本课的设计初衷,是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们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持续保持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改为“成功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对某些事物倾注热情和精力的时候,对他们自信心的保护至关重要。
所以强烈建议平时的测验应在学目标范围内尽可能的简单,最大限度的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正所谓“大道至简〞,在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要设计的简便扼要,要把较难的、复杂的问题、深刻的问题讲的轻松自然,诙谐幽默,像涓涓细流,于无声中浸润学生的思维。
本课在单元中,属于承上而启下的教学内容。
15散文二篇1.简单了解作者,把握课文主要观点,领悟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初步把握哲理性散文特点。
3.探寻作者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第1课时永久的生命一、导入新课生命,总是令人深思。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家严文井的答案吧!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阅读文章,把握文章观点1.世界上会存在永久的生命吗?阅读文章之前,请说说你对题目?永久的生命?的理解。
明确:(1)没有永久的生命;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寿命,从生物学的角度以及自然规律来看,不会存在永久的生命。
(2)有永久的生命;个体的生命也许总是有生有灭,但是生命总体却永远生机勃勃。
【教学提示】是否存在永久的生命?这本是个有趣而深刻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
或许,思维敏捷的同学已经有了超越表象的答案,这无疑更有利于文本教学。
2.阅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明确:本文主要表达了“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
探究:请你在文中找寻支撑“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的段落或语句,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1)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能够分析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能够欣赏并评价散文诗的美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
(2)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掌握散文诗的阅读和鉴赏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散文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两篇散文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散文诗的阅读和鉴赏技巧。
2. 教学难点:(1)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入理解。
(2)散文诗的审美价值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散文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介绍两篇散文诗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散文诗,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比较两篇散文诗的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分析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诗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欣赏并评价散文诗的美感。
5. 课堂小结:(2)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收获和不足。
四、课后作业2. 写一篇关于两篇散文诗的比较赏析文章。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以便于改进今后的教学。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散文诗的内涵。
2. 情感教学: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情、优美的动作等方式,传递散文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共鸣。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诗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魅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过程和合作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高中语文 议论散文两篇《窗》《门》课件1 粤教版必修2
1 “太贱了”具体是指到处都是的阳光、懒洋洋的风、琐碎而单 太贱了” 太贱了 具体是指到处都是的阳光、懒洋洋的风、 调的鸟语。这样写好处是暗写窗子里的春天的可贵, 调的鸟语。这样写好处是暗写窗子里的春天的可贵,这样实际 就为下文写窗子的作用和意义作好了铺垫。 就为下文写窗子的作用和意义作好了铺垫。
2.“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从第2段看,“不 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从第 段看 段看, 同时 不同的意义 同意义”指什么? 同意义”指什么?
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 无论他们有多少儿 孤本 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孤本”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孤本”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孤本”:指某书仅有一份在世间流传的版本,也指仅存的一份未刊手 孤本” 指某书仅有一份在世间流传的版本,也指仅存的一份未刊手 孤本 仅有一份在世间流传的版本 仅存的一份 或原物已亡,仅存的一份拓本。(《词典》 份拓本。( 稿,或原物已亡,仅存的一份拓本。(《词典》第447页) 页 文中义就是这个词的比喻义:父母不可重复的独特的一个儿女。 文中义就是这个词的比喻义:父母不可重复的独特的一个儿女。 法国理想主义这种新文艺创作流派的三位伟大代表保尔克·洛岱尔、 法国理想主义这种新文艺创作流派的三位伟大代表保尔克 洛岱尔、 洛岱尔 安德·列休阿斯 夏尔·贝济 恰好在有决定意义的求学时代是罗曼·罗兰 列休阿斯、 贝济, 安德 列休阿斯、夏尔 贝济,恰好在有决定意义的求学时代是罗曼 罗兰 的同窗好友,他们又都是在多年默默无闻之后,几乎同时征服 征服了自己的 的同窗好友,他们又都是在多年默默无闻之后,几乎同时征服了自己的 人民。 征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人民。 “征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征服”:用武力使(别的国家、民族)屈服。(《词典》第1603页) 征服” 用武力使(别的国家、民族)屈服。( 词典》 。(《 征服 页 文中义就是这个词的移用义:用思想的艺术的力量使(人民)信服。 文中义就是这个词的移用义:用思想的艺术的力量使(人民)信服。 我已经67岁了,坐在这里,为的是要写点类似自己的讣告那样的东 我已经 岁了,坐在这里,为的是要写点类似自己的讣告那样的东 岁了 讣告 讣告”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西。 “讣告”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讣告”:报丧的通知。(《词典》第392页) 讣告” 报丧的通知。(《词典》 讣告 。( 页 文中义就是这个词的引申义:将死之人的善意的忠告。(人之将死, 。(人之将死 文中义就是这个词的引申义:将死之人的善意的忠告。(人之将死,其 言善矣) 言善矣)
【学案导学】语文粤教版必修2素材:文本助读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含答案.doc
第三单元散文⑵J第9课议论散文两篇X•们後:“£帝右矣£一适门的同时,舍诒你打秆一扁窃。
”那一扁扁门乡窃里,承我墻乡少厉支,"打科3 $少未乘。
另找一扁门,夕卜而县你未曽歸E的耦彩的世界;加任©遠的备一个机遙,总敢込跨出门去!窗▽它已不玉理单僱的窃户3 ,更县嬪们汲取知识、与9卜立烷的窃(70门与窃急迫个和会中昱干凡的,便"不可或経。
有乡少X-句曾器佬到迫看似年兀的纟帝中短含的z•生兹理。
孜窍窃逸播C或徭名门逸择窃,不过昱($• —含之向的逸播,使它却昱仮一隹童髯重理的逸择!■精美晨读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1)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是深受爱戴的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文艺论集《谈艺录》等。
⑵莫利(1890—1957),羡国作家。
著有《桑迪加夫酒》、《特洛伊木马》等。
2.背景探寻(1)钱钟书在小说上卓有成果,在散文上也著作颇丰。
他的议论性散文善于从小角度阐释大道理。
《窗》选自《写在人生边上》,就是以小见大的散文。
(2)巴黎凯旋门坐落在巴黎市屮心夏尔•戴高乐广场(又称星形广场)屮央,是拿破仑为纪念他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的功绩,于1806年2月下令兴建的。
它是欧洲1()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
巴黎凯旋门高约50米,宽约45米,厚约22米。
四面各有一门,中心拱门宽14.6米。
门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刻。
内壁刻的是曾经跟随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数百名将军的名字和宣扬拿破仑赫赫战功的上百个胜利战役的浮雕。
外墙上刻有取材于1792—1815年间法国战史的巨幅雕像。
所有雕像各具特色,同门楣上花饰浮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俨然是一件精美动人的艺术品。
这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刻在右侧(面向田园大街)石柱上的“1792年志愿军出发远征”,即著名的《马赛曲》的浮雕,是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耍一席之地的不朽艺术杰作。
【名校精品】广东省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一《散文两篇》PPT课件
黄鹤楼
崔颢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留黄鹤楼。黄鹤 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 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 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 •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指借助 于描绘景物来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 景之中。
如《荷塘月色》作者借荷塘美景和荷塘上的 月色,塑造一种朦胧、幽美的意境,从而抒发 自己那种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鲁迅《故 乡》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 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 “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
课文总结
1.要掌握的词语:璀璨 云翳 2.要感悟的观点: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 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辅相成,互相衬托的。 3.要熟读《霞》的5、6、7三段,理解其中的 人生哲理。 4.要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可以模仿 这种写法,通过对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的描绘表达一 种观点。
冰心妙语录
冰心(1923年于美国)
1923年,冰心于燕 京大学毕业
冰心1929年与吴文藻结婚时合影
冰心和她的丈夫吴文藻以及他们的孩子
咪咪是冰心在工作 时最殷勤的伴友
1987年5月,邓颖超同 志到寓所看望冰心
• 1995年,荣获黎巴嫩国 家级雪松骑士勋章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 1、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和不理解的 词语。并提出不懂问题。 2、两篇文章各自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我的家在哪里?
对于《我的家在哪里》,要弄清什么才 叫真正意义的“家”,家是不是就是一栋 房子,我们在其中吃饭、睡觉的地方?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散文诗两篇》教案高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散文诗的定义与特点1.1 散文诗的定义解释散文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散文诗是一种融合了散文和诗歌特点的文学体裁。
1.2 散文诗的特点分析散文诗的语言、结构、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掌握散文诗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散文诗的发展历程2.1 散文诗的起源与发展介绍散文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散文诗的历史背景。
2.2 国内外著名散文诗作家及作品介绍国内外著名散文诗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散文诗的创作现状。
第三章:散文诗的阅读与欣赏3.1 散文诗的阅读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阅读和欣赏散文诗,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2 散文诗的欣赏角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散文诗,包括语言、情感、意象等方面。
第四章:创作散文诗4.1 散文诗的创作原则讲解散文诗的创作原则,让学生了解散文诗创作的基本规律。
4.2 散文诗的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进行散文诗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第五章:散文诗的鉴赏与评价5.1 散文诗的鉴赏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鉴赏散文诗,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2 散文诗的评价标准探讨散文诗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能够客观评价散文诗作品。
第六章:分析两篇散文诗6.1 散文诗《xxxxx》分析对选定的散文诗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主题、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6.2 散文诗《xxxxx》分析对另一篇选定的散文诗进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散文诗风格和技巧。
第七章:散文诗的写作技巧7.1 散文诗的语言运用探讨散文诗的语言特点,如诗意、音乐性、抒情性等,指导学生运用在写作中。
7.2 散文诗的结构安排分析散文诗的结构形式,如自由诗、抒情诗、叙事诗等,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第八章:小组讨论与分享8.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所学的散文诗写作技巧和分析方法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8.2 分享作品每个小组选择一篇优秀的散文诗作品,向全班同学分享,并简要介绍其写作技巧和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议论散文两篇》教案粤教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习散文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书写个人的见解和感受的方法。
2、体会课文的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学习于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3、力求使学生体会到赏析散文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美感,引发学生主动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方法1、让学生反复阅读,读通读透课文,令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对作者观点有自己的体会。
2、详细分析作品中个别经典语句、段落,发表教师的看法,从教师角度讲述作品,讲述作者观点。
(要重视学生合理的观点,更要注意学生一些创新的见解,给予适当赞同)3、拿最近的一些抒情文学作品(网络小说、流行歌词也可)与本篇课文作比较分析。
(此举可引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要着重突出课文的优点、境界层次的脱俗,但不必执着高低)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学习《窗》1、教学对象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课堂上培养他们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习惯,鼓励他们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2、教学内容分析:《窗》这篇文章是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抒写个人的见解和主张的议论性散文。
作者的见解非常独到、深刻,表达又含蓄、风趣。
应以审美的眼光享受生活,注重个人主体性的存在,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
《窗》充满着人生的哲理,屋子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但人不能因保护自己而隔断与外界的联系,窗子就代表着“占领”与“享受”,是人的精神世界对大自然的一个胜利。
3、课前准备:学生初读课文,感受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搜集钱钟书先生的有关资料。
(上新课前检查并补充有关知识)(1)散文的知识:一般来说,广义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议论(哲理)散文和抒情散文等,狭义的散文只指抒情散文。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它往往蕴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
(2)钱钟书先生资料参考:钱钟书(1910----xx)字默存,号槐聚。
江苏无锡人。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
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
1938年秋归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
1941年回家探亲时,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围城》、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文论《谈艺录》。
1953年后,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
著有文论《管锥编》,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4、导语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的时候,有谁曾留意过和我们朝夕相守窗户呢?又有谁认真地思考过它存在的意义呢?我们不妨就“窗”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穿插活动规则,组织活动:四组竞赛)。
……可见,司空见惯的窗户还真不简单,可以解读出这么多的文化内涵,挖掘出这么多的新颖独到的意义。
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身边平凡的事物常常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
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就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就让我们追随钱先生一起去饱览人生的风景吧。
5、默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老师帮助学生鉴赏反映行文线索、集中体现作者感悟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1)第一自然段:“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
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太贱了”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明确:“太贱了”是指阳光太多;风懒洋洋的,没有生气;鸟语琐碎而单薄。
这样说的好处是表意准确,用语新颖传神,且为下文揭示窗的作用和意义作好了铺垫。
(2)第一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呢?为什么又用“画配了框子”来作比喻呢?明确:因为作者认为屋外的春天太贱了,只有通过窗子的取舍,把室外又杂又乱的景物舍掉,去粗取精,阳光看起来才明亮,风才觉得有生气,鸟语听起来才更动人。
(3)第二自然段:“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明确:门,打开的是人的世俗社会;窗打开的是人的精神世界,通向人的精神世界存在。
(4).第三自然段:“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
”“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明确:门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窗子满足了人的精神需要。
(6)第四自然段:“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明确: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
(7)第四自然段:“《晚歌》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佳景收历历。
’同样地只说了一半。
”句中的“一半”具体指什么,另“一半”具体指什么?明确:“一半”指窗和眼睛一样都可以看到外面,另“一半”指窗也和眼睛一样,从外面也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
6、诵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
(1)语言精炼。
示例:“太贱了”具体指阳光太多;风懒洋洋的,没有生气;鸟语琐碎而单薄。
表意准确,新颖传神,为下文揭示窗的作用和意义作好了铺垫。
“镶嵌”逼真生动地揭示了春天和窗子的关系。
延伸:“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济南的冬天》.(2)语言的哲理性。
示例: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3)语言的幽默性。
示例:“一个外来者,打门请进,有所要求,有所询问,他至多是个客人,一切要等主人来决定。
反过来说,一个钻窗子进来的人,不管是偷东西还是偷情,早已决心来替你做个暂时的主人,顾不到你的欢迎和拒绝了。
”(4)语言多用修辞。
对比: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引用:①陶渊明的诗《归去来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②缪塞(Musset)在《少女做的是什么梦》那首诗剧里,有句妙语,略谓父亲开了门,请进了物质上的丈夫(matérielépoux),但是理想的爱人(idéal),总是从窗子出进的。
③刘熙译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
”正和凯罗(Gottfried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Fensterlein),佳景收历历。
”比喻: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用典:“据爱戈门(Eckermann)记一八三○年四月五日歌德的谈话,歌德恨一切戴眼镜的人,说他们看得清楚他脸上的皱纹,但是他给他们的玻璃片耀得眼花缭乱,看不出他们的心境。
”7、品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作者着重阐述了门和窗的不同意义,说“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请问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一观点的?(小组讨论)明确:先破后立,横向铺陈。
先驳斥了把“有没有人进来出去”作为门和窗的根本分别;再举“赏春”一事说明窗有“赏春”功能而门没有;继而又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哪两句?什么意思?稍微提提)证明,从容主宰自己生活的“羲皇上人”确实可以通过窗户来获取享受;后面又引用缪塞的“妙语”和学习的“捷径”说明通过“窗”执行自己的意志的是真正的主人。
在这里,作者广征博引,铺陈设譬,信手拈来,直指心灵。
(2)“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这句中的“逗引”是什么意思?谁处于主动地位?(小组讨论)明确:用言语、行动招惹对方借以取乐。
一开窗,“风和太阳便进来占领”,表面上是风和太阳处于主动地位,其实是窗将计就计,使“占领这个地方的就给这个地方占领去了!”(3)门会不会逗引风和太阳?如果不会,门和窗的意义究竟又有什么不同呢?如何理解“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呢?(小组讨论)明确:人为了生存,必须通过门从屋里出去,匍匐于大自然的怀抱,劳动生息,生死歌哭,做自然的奴隶;而窗隔开了人与自然的心理距离,将人与自然的生存、生死关系转化为审美欣赏和享受的关系,借此,窗执行了主人的意志,保全了人性。
可以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洞开的是人的世俗社会,通向人的动物性存在;“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洞开的是人的精神世界,通向人的人性存在。
作者发人之所未发,见解独到,充满着人生的哲理。
(4)以上的问题确实很有研讨价值,但有研讨价值的决不止这些问题。
接下来把提问权和回答权都交给学生,比比谁提的问题最有研讨价值,最能撞击出思想的火花?8、课堂拓展学习,领悟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
课堂作业: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某个事物,写出你对它的独特的感悟,力求有新意(200字左右)。
9、附:《窗》板书设计1段贱窗的作用。
总领全文。
多2段追求、欲望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占领、享受3段需要窗是人对自然的精神上的胜利。
奢侈4段窗窗之于屋内和屋外人的意义。
眼睛总结全文二、学习《门》1、导入门是人们生活当中最常见的事物之一,开门和关门是人们几乎每天都会做的最平常的动作之一。
在钱钟书的《窗》中“门”代表着一种物质需要,而“开门”这一动作代表着一种物质追求,而莫利在《门》一文中则赋予门更多的意义,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从中体会作者深刻的思想认识吧。
2、整体感知,把握思路:(1)朗读课文。
(2)了解文章基本内容;理清思路:学生在每一段中划出重点的句子。
第1段: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也是全篇的文眼,即“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起统领全篇的作用。
第2段:以日常生活为例,说明开门的奥秘。
“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
”第3段:说明在诸如接待室那样的场合,门与人命运的关系,开门所带给人的各种复杂的感受。
“当我再一次打开这扇门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第4段:说明不同的门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提出门的意义,即本段最后一句:“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第5段:通过描述各种情况下的开门方式,描绘了一幅社会众生相。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第6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
”第7段:全文议论的重点,分别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将门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开门和关门中去体味生活和生命。
“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
”“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
第8段:将开门和关门的象征意义联系在一起写,“开门和关门是严峻的生命流动的一部分”,进一步阐释人生就象开门和关门。
第9段:结尾,重点提出关门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引发读者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