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口腔解剖生理学—牙列、(牙合)与颌位
口腔解剖生理学(二)
• 尖圆形: 牙列从侧切牙的切缘即明显转向后 端,前牙的弓形比较尖圆;
• 卵圆形: 牙列从侧切牙的远中逐渐转向 后端,前牙的弓形比较圆;
牙列的外形(2)
• 乳牙列:
– 较恒牙列短宽,近似半圆形;
乳牙早期
乳牙晚期
• 混合牙列:
牙列的大小
1.牙列长度与宽度
上颌牙列 长50㎜ 宽55㎜
下颌牙列 长41㎜ 宽52㎜
– 倾斜可保证上下颌牙接触广泛和密切,增加咀嚼 效能; – 可使唇舌等软组织协调地行使功能,而不被牙齿 咬伤;
牙排列的倾斜情况以牙体长轴冠方来描述
近远中向 唇颊舌向
向近中倾斜
向唇侧倾斜
1. 牙体近远中向的倾斜情况:
近远中向倾斜度:从唇颊方向观察牙体长轴
(根-冠向)与牙列中线所成的角度.
– 上颌各牙近远中向倾斜度:
口腔解剖生理学(二)
--牙列,合与颌位
牙 列
上下颌牙齿生长在牙槽窝内,所 有的牙靠邻面接触区按一定顺序彼 此紧密邻接,形成弓形的整体形态,称
为牙列或牙弓.
牙列的外形(1)
• 恒牙列:
– 弓形分类: – 牙形,牙弓形与面形的关系:
• 正常情况下,三者相互协调,在个体发育中表 现一致;
• 牙列排列整齐程度也影响面部形态;
切牙段→尖牙→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第二,三磨牙 平直 逐渐降低 最低 逐渐升高
• 纵合曲线:
– 上颌:(补偿曲线)
{
前段:中切牙→第一磨牙近中颊尖 连线较平直
后段:逐渐弯曲向上
• 横合曲线:(Wilson 曲线)
– 上颌:突向下方; – 下颌:凹向上方;
• Wilson 曲面:
– 结合上下牙列的纵合曲线,横合曲线,牙列的 合面形态呈一曲线.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合)与颌位知识点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合)与颌位知识点(牙合)的生长发育建(牙合)的动力平衡及影响因素牙列正常位置和正常(牙合)关系有赖于适宜的动力平衡,即作用于牙列的向前力与向后力的平衡,向内力与向外力的平衡。
(牙合)咀嚼压力周围肌肉压力前后的动力平衡1)向前的动力:①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收缩所发出的咀嚼力。
②舌肌向前,上下颌骨发育中皆有在其后缘增生新骨的倾向。
2)向后的动力:主要来自唇颊肌,如口轮匝肌、提上唇肌、降下唇肌、提口角肌、颧肌、颊肌及颏肌等。
内外的动力平衡上、下牙列内侧有舌肌的力量,外侧有唇颊肌的力量,达到内外动力平衡。
这种平衡不仅促进上、下颌骨适当地向前发育,也可促进牙弓向侧方发育。
在内外动力平衡状态适宜时,牙列的宽度发育正常。
上下的动力平衡上、下牙列间正常的尖窝嵌合关系,制约着每一牙齿的上下方向位置关系,使之保持稳定。
如牙列发生缺损而未及时修复,则缺损部位的上下动力平衡将遭到破坏,牙齿发生移位(倾斜、伸长等),必然对(牙合)接触关系产生影响。
(牙合)的发育阶段及影响因素建(牙合)6个月乳牙(牙合)2.5岁~6岁替牙(牙合)6岁~12岁恒牙(牙合)12岁以后乳牙(牙合)特点乳牙早期乳牙晚期2.5~4岁4~6岁牙排列紧密无间隙牙排列不紧密有间隙无显著磨耗显著磨耗乳牙位置较正覆(牙合)较深覆盖较小深覆(牙合)减小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稍前方(近中)混牙(牙合)(替牙(牙合))特征替牙期暂时性错(牙合)(1)上唇系带位置过低(2)中切牙间间隙(3)中切牙、侧切牙牙冠偏远中(4)暂时性前牙拥挤(5)暂时性远中(牙合)(6)暂时性深覆(牙合)早期恒牙(牙合)特征在替牙期,大多数恒牙已经建(牙合),只余第二、第三恒磨牙。
第二恒磨牙约在12~14岁萌出,其所占的位置间隙,大部分是由于面部的前2/3向前增长,小部分则由面部的后1/3向后方增长所获得。
第三恒磨牙约在17~21岁之间萌出,其萌出位置的获得与第二恒磨牙相同。
牙列、牙合与颌位(口腔解剖生理学)
结构和牙尖、边缘嵴、横嵴、斜
嵴等凸形结构组成,目前认为其
主要的牙合接触特征:
①上颌前磨牙舌尖与下颌同
名牙远中边缘嵴接触,下颌
前磨牙颊尖与上颌同名牙近
中边缘嵴接触或者与上颌同
名牙近中边缘嵴和上颌同名
牙近中邻牙的远中边缘嵴接
触②上颌磨牙近中颊尖正对
着下颌同名牙的近中颊沟:
③上颌磨牙近中舌尖与下颌
上颌第一磨牙牙冠平直
下颌第一、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牙冠较正
上下颌第二、三磨牙倾斜程度依次变大
(二)牙体唇(颊)舌向的倾斜情况
从牙弓(断面)的近中或远中方向观察,
前后有不同的倾斜情况,这种倾斜称为唇
(颊)舌侧倾斜
(二)牙体唇(颊)舌向的倾斜情况
➢ 上下切牙的切端均
向唇侧,与颌骨前
端牙槽突的倾斜度
牙列长度
宽度
三、正常牙排列的倾斜规律
正常牙排列的倾斜意义
使咀嚼运动中牙合力沿牙体长轴传导
牙列中牙之间接触广泛紧密,防止食物嵌塞,保
护和维持牙周组织健康。
增大上下牙接触面积,提高咀嚼效率
保护唇、颊、舌组织健康,便于舌运动
衬托唇、颊,保持面下三分之一的形态
(一)牙体近远中向的倾斜情况
从牙弓的唇侧或颊侧方向观察,前后具有不同的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牙尖交错牙合
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spal occlusion,ICO)
上下颌牙牙尖交错,牙合面最广泛、最密切的咬合
接触关系。
牙尖交错牙合(正面观)
牙尖交错牙合(侧面观)
(一)ICO的唇(颊)舌向关系
❖覆牙合:ICO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
牙列、牙合与颌位 牙合 牙合
颌最后一个磨牙)
上下颌尖牙的对位关系
上颌尖牙的牙尖与下颌尖牙的远中唇斜面及唇侧远
中缘对应,下颌尖牙的牙尖与上颌尖牙的近中舌斜
面及舌侧近中缘对应。
上下颌第一磨牙的对位关系
❖中性牙合:上颌第一磨牙的
近中颊尖对着下颌第一磨牙
的颊沟。
❖远中牙合:上颌第一磨牙的
近中颊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
❖覆盖(超牙合)ICO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
水平距离。
❖正常覆盖:上颌切牙切缘超过下颌切牙切缘
的水平距离2-4mm(3mm)
❖深覆盖的分度:
Ⅰ度 3~5mm Ⅱ度 5~7mm Ⅲ度 >7mm
正常覆牙合覆盖的生理意义
➢提高咀嚼效率
➢避免咬伤唇、颊、舌
➢维持面部容貌、美观、发音和呼吸
等口腔功能有关
前牙的覆牙合覆盖类型
❖2、上下颌第一磨牙的对位关系
3、理想的牙尖交错牙合的基本特征
❖4、4岁以前与4~6岁乳牙期ICO特征
头脑风暴
❖ 1.不属于替牙期间牙合特点的是
❖ A.上颌切牙牙根向远中倾斜 B.前牙轻度深覆 关系
❖ C.可能显示前牙拥挤
❖ D.磨牙轻度远中关系
E.中切牙间有间隙
❖ 2.覆牙合的定义是
❖ A.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前牙发生重叠关系
牙合
上、下颌牙发生接触的现象,牙与牙的接触关系
静止状态时牙接触现象
前伸
侧方
运动状态时牙接触现象
牙尖交错牙合
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spal occlusion,ICO)
上下颌牙牙尖交错,牙合面最广泛、最密切的咬合
接触关系。
牙尖交错牙合(正面观)
牙列、牙合与颌位((牙合学))课件
前言
牙列 (dentition,牙弓 dental arch)
牙排列形成弓形
前言
牙合 (occlusion)
牙与牙的接触关系,包括运动及静止的
前言
颌位 (mandibular position)
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无论有无牙的接触
前言
咀嚼系统(masticatory system) 口颌系统(stomatognathic system) 是口腔颌面部的各种组织结构,包括 牙、牙周组织、颌骨、颞下颌关节,附于 下颌骨的肌肉及其神经、血管等,它们是 由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控制的一个功能整 体。
向近中倾斜
向唇侧倾斜
三、纵、横牙合曲线及牙合平面
牙列假想的曲线及平面 (一)牙合曲线 (二)牙合平面 (三)牙的上下位置 (四)牙尖高度 (五)牙列与颌骨的关系 (六)牙列与面部标志
前言
口颌系统:功能整体 ┌─→ CNS ←─┐
│
│ 肌肉
│
│
│
│
牙合←──→ TMJ
第一节 牙列(dentition)
牙列(即牙弓dental arch ) 牙根排列有序 牙冠形成弓形的整体
牙列
内容:
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 牙排列的倾斜情况 纵、横牙合曲线及牙合平面
一、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
(一)牙列的外形
(二)牙列的生理意义
(二)牙列的生理意义 1.分散牙合力 2.防止食嵌
3.排列的倾斜情况
牙排列的倾斜情况以牙体长轴冠方来描述 (二)唇颊舌向 (一)近远中向 Labialingual inclination Mesiodistal inclination Buccolingual inclination
牙列、牙合、颌位
2.前牙超 覆合的类型与意义
覆盖覆合的生理意义: 1、避免唇、颊、舌组织的咬上; 2、增加有效咀嚼面积; 3、个别牙缺失,短时间内防止牙移位。
3. ICO上下颌牙的咬合接触点
①解剖学观点:共有138个解剖接触点。 ②解剖生理学观点:有72个接触点。
影响咬合紧密接触的因素
72个点的计算: 1、前牙区 一般无接触 2、前磨牙 3(点)X8——24 3、磨牙 6(点)X8——48 全牙列 72(点)
三、纵、横牙合曲线及牙合平面
(一)牙合曲线 牙列合面的形态,有纵、横牙合两种曲线 1.纵牙合曲线 (1)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Spee curve) 概念: 特点:曲线凹向上,12段较平,至6远颊尖处
最底,之后又逐渐升高。
(2)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补偿曲线):其分前后两段,前平后凸。 特点:凸向下的曲线,其前段平(组成合平面),自第一磨牙起逐渐升高。
2.乳牙列 ( 半园形)
3、混合牙列
(二)牙列的生理意义:①利于发挥咀嚼效率 。②分散咀嚼压力,利于牙 的稳固。③避免食物嵌塞。 ④使面部丰满,便于舌并非垂直,而存在倾斜(两方向:近远中向和颊舌向)
(一)牙体近远中向的倾斜
上下颌前牙倾向近中,前磨牙、第一磨 牙较正,上磨牙倾远中、下磨牙倾近中; 上切牙与中线有15度交角
覆盖(over jet)。亦可称超合,正常 旨在3mm以内 ;超过者称深覆盖。
上牙弓改过下牙弓的水平距离称 覆合(over bite)。在前牙正常在 切1/3以内;超过者称深覆合。
覆盖覆合多用前牙作参照描述。
(正常覆盖在3cm以内,超过者为 深覆盖,3-5cm为Ⅰ°深覆盖;5 -7cm为Ⅱ°深覆盖,7cm以上为 Ⅲ°深覆盖。)
二、前伸牙合与侧牙合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列、(牙合)与颌位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四章牙列、(牙合)与颌位(牙合)牙列(牙合)颌位牙列---分类(6个前牙)方圆型:从尖牙远中转后椭圆型:从侧切牙远中转后尖圆型:从侧切牙切缘转后牙列---排列特点(牙体长轴的倾斜情况)近远中向倾斜(牙冠的)2>3>1,4>5>6<7<83>2>1侧向观---纵(牙合)曲线凸向下前段:切牙--上6近颊--平直后段:上6近颊--上8--向上弯(补偿曲线)凹向上1-2-3-4-5-6远颊-7-8(Spee曲线)颊舌向倾斜唇侧---上下颌切牙上颌>下颌较正---上下颌尖牙及第一磨牙,上颌前磨牙颊侧倾斜----上颌其他磨牙舌侧倾斜----下颌前磨牙及其他磨牙额面观---横(牙合)曲线(Wilson曲线)(我很strong)上颌磨牙颊倾下颌舌倾同名磨牙颊舌尖连线上颌凸向下下颌凹向上(牙合)平面(垂直向)上1近中接触点--双侧上6的近颊尖下1近中切角--双侧7远中颊尖1.假想平面,2.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3.基本上平分颌间距离。
牙列---生理意义1.互相支持2.避免嵌塞3.衬托面型4.容纳舌体5.发音言语(牙合)---建立开始---6个月结束---2.5岁动力:前后--- (前)咀嚼肌力+舌肌---(后)唇颊肌内外---舌肌+唇颊肌上下---咬合关系乳牙(牙合)2.5~62.5~4岁4~6岁牙排列紧密无间隙牙排列不紧密有间隙无显著磨耗显著磨耗乳牙位置较正覆(牙合)较深覆盖较小深覆(牙合)减小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稍前方(近中)混牙(牙合)/(替牙(牙合))特征(6~12)替牙期暂时性错(牙合)(1)上唇系带位置过低(2)中切牙间间隙(3)中切牙、侧切牙牙冠偏远中(4)暂时性前牙拥挤(5)暂时性远中(牙合)(6)暂时性深覆(牙合)(牙合)---基本(牙合)关系ICO(牙尖交错(牙合))---上、下颌牙牙尖相互交错咬合,达到最广泛、最紧密的接触关系---正中(牙合):下颌相对于颅骨位于正中---特点1.尖窝相对,一对二2.(牙合)关键—上下6关系3.尖牙关系---上3近中对下3远中4.覆(牙合)覆盖覆(牙合)覆盖覆(牙合)---垂直距离--中1/3-颈1/3-超颈1/3覆盖---水平距离--3/5/7意义---提高咀嚼效率---保护软组织---影响下颌运动切道和切道斜度切道---对刃返回ICO,下颌切缘所走的路径切道斜度---切道与(牙合)平面的交角影响因素---与覆盖反比,与覆(牙合)正比---ICO生理意义1.接触面积最大化---提高咀嚼效率2.分散牙合力---避免创伤3.延缓牙齿移位---稳定咬合前伸侧方(牙合)前伸(牙合)---ICO---沿切导---前下运动—咬合关系---对刃(牙合)功能最大---切缘相对,后牙无接触—磨耗—平衡牙合侧方(牙合)(尖牙保护)---ICO---沿尖牙导---侧向运动—咬合关系---工作侧尖牙接触,非工作侧不接触---尖牙支撑,保护余牙侧方(牙合)(组牙功能)---ICO---沿后牙导---侧向运动—咬合关系---工作侧后牙或和尖牙接触,非工作侧不接触---分散(牙合)力,减少创伤颌位---牙尖交错位(ICP)定义:ICO时下颌的位置正中(牙合)位:ICO时,下颌处于颅骨正中位置特征:1.可重复,相对稳定,非永恒不变2.咀嚼肌肌力闭合道的终点3.咀嚼肌---协调有力4.关节----髁突位于中央窝,功能面与中间带密切接触颌位---后退接触位(RCP)和正中关系正中关系(CR)—下颌居中,髁突在关节窝最上最中位---下颌对上颌的位置,CR是1个范围,不是一个下颌位正中关系位(CRP)---髁突对上颌的位置正中关系(牙合)(CRO)---CR时后牙区最初咬合接触关系后退接触位(RCP)---CR的最上位下颌后退接触位(下颌的铰链位)---下颌可以做侧向运动---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髁突功能最后位,铰链运动,18~25mm开口范围---前牙不接触,只有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吞咽时下颌经常达到的位置,咀嚼硬物时下颌也常到此位颌位---下颌姿势位(MPP)定义:端坐,头直立,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下颌休息状态上下牙弓自然分开不接触,下颌骨的位置特征:1.相对稳定,可变2.升颌肌处于最小的收缩状态克服重力3.息止牙合间隙—前大后下的楔状间隙---间隙宽度1~3mm---此间隙基本恒定颌位---ICP、RCP、MPP、MCP相互关系肌接触位(MCP)---下颌提升到初始的(牙合)接触—下颌位置---通常与牙尖交错位一致协调关系--同一个位置,或者前后自如滑动。
牙列、牙合与颌位 颌位 颌位
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CR)
CR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下颌颌位,RCP 是在其中的一个颌位(最上)
20mm
RCP与ICP
❖ 1、人群中有二位者占90%(协调性) ❖2、长正中:具有ICP和RCP二位的人, 一般从
RCP,下颌向前上移动1mm可到ICP,在移动过程 中下颌无偏斜或偏斜小于0.5mm,双侧后牙均匀接 触,这种两个颌位之间无偏斜前后为主的位置关 系为长正中。
下颌肌力闭合道
下颌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
1mm
RCP
ICP
1~3mm
MPP
牙合与颌位
ICO与ICP是口颌系统功能正常与否的一 项重要标志。ICO正常 ICP正常 颌肌功能正常 TMJ功能正常;反之, 颌肌功能紊乱 ICO异常磨耗 ICP 畸变 TMD
稳定的最适颌位
下颌骨的三种基本位置: 牙尖交错位 (正中牙合位,牙位) 后退接触位 (正中关系?,后退位) 姿势位 (息止颌位,休息位,肌位)
2、髁状突的位置位于关节窝的中央,左右两侧的髁状突相 互平衡,使下颌骨位于左右两侧相互对称的位置上,下颌 运动正中不偏。
3、两侧咀嚼肌收缩对称、有力,功能均等。
ICP依ICO而定,随ICO的变化而变化
髁
状
ICP与正中牙合位是一致的吗?
突
冠
状
面
观
牙尖交错位的变化
ICP在人的一生中是相对稳定,但也是逐渐变化的
可以使上下模型通过一个简单 的铰链轴而进行开闭运动,但 是不能模拟下颌的功能运动
多用于正畸模型分析
架
分类
特点
均值 架 临床医生只提供了上下模型和颌位关系记录 时使用 可用于制作各种冠类修复体、固定义齿和可 摘局部义齿、全口和半口义齿 均值 架的前伸髁导值固定不可调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列、牙合与颌位
口腔修复工艺教研室 王红梅
18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牙列 牙合 颌位
牙合关系描述
牙合的建立
不同阶段牙合特征
口腔修复工艺教研室 王红梅
19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牙列 牙合 颌位
怎么对牙尖交错牙合 进行描述呢
近远中向关系 唇颊舌向关系 垂直向关系
口腔修复工艺教研室 王红梅
20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前牙区
上下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较正
后牙区
第二三磨牙近中倾斜度增大
口腔修复工艺教研室 王红梅
8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牙列 牙合 颌位
唇舌向倾斜:以牙冠方向来表示
上下切牙唇倾,下颌<上颌 上下尖牙、上颌前磨牙、上下第一磨牙较正 下颌前磨牙舌倾 上颌二三磨牙颊倾,下颌二、三磨牙舌倾
口腔修复工艺教研室 王红梅
口腔修复工艺教研室 王红梅
11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牙列 牙合 颌位
牙列牙合面特征如何描 述呢?
口腔修复工艺教研室 王红梅
12
封面
封底
目录页
过渡页
标题栏
牙列 牙合 颌位
牙合曲线 (curve of occlusion)
纵牙合曲线
横牙合曲线
Spee 曲线
补偿曲线
Wilson曲线
口腔修复工艺教研室 王红梅
主动法 主动法
• 卷舌后舔法 • 吞咽法 • 后仰法
口腔修复工艺教研室 王红梅
45
封面
封底
口腔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口腔解剖生理学牙列牙合与颌位试题附答案解析
《口腔解剖生理学》四、牙列、(牙合)与颌位一、A11、上颌牙列自侧切牙起就开始向后弯曲,弓形牙列的前牙段向前突出比较明显,牙列的形态为A、尖圆形B、方圆形C、椭圆形D、混合型E、圆弧形2、最常见的牙弓形态是A、尖圆形B、方圆形C、椭圆形D、混合型E、正圆形3、尖圆形的牙弓,上颌牙列自哪颗牙起就开始向后弯曲A、侧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第一磨牙E、第二磨牙4、W ils on曲线又可称为A、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B、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C、S pee曲线D、横(牙合)曲线E、补偿曲线5、以下关于上颌前牙近远中向的倾斜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上颌侧切牙倾斜角度>上颌中切牙倾斜角度〉上颌尖牙倾斜角度B、上颌侧切牙倾斜角度〉上颌尖牙倾斜角度〉上颌中切牙倾斜角度C、上颌尖牙倾斜角度〉上颌侧切牙倾斜角度〉上颌中切牙倾斜角度D、上颌尖牙倾斜角度〉上颌中切牙倾斜角度〉上颌侧切牙倾斜角度E、上颌中切牙倾斜角度>上颌侧切牙倾斜角度〉上颌尖牙倾斜角度6、覆(牙合)的定义是A、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前牙发生重叠关系B、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水平距离C、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垂直距离D、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舌面间的水平距离E、前伸运动时,下前牙切缘超过上前牙切缘的水平距离7、下列有关牙尖交错位的相关叙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是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的位置B、当牙尖交错(牙合)位于正中时也称正中(牙合)位C、上下牙的牙尖交错位是稳定的,不会改变D、牙尖交错位也称牙位E、牙尖交错位可重复8、下列选项中用于表示后退接触位的是A、RCPB、ICPC、COPD、MPPE、MIP9、下颌姿势位的意义是A、正常人在24小时内上下颌牙接触的时间仅十几分钟B、升降下颌骨肌不收缩,可使咀嚼肌得到充分休息C、形成一定的间隙,可使舌位于此间隙内D、便于下颌处于正中关系E、便于下颌由正中关系自如地运动到非正中关系10、不属于息止颌位的前提条件的是A、不咀嚼B、不吞咽C、不说话D、下颌处于休息状态E、上下颌牙弓处于闭合状态11、以下关于尖牙保护(牙合)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A、根长且粗大,支持力强是尖牙的有利条件B、尖牙位居牙弓前部,在咀嚼时构成第川类杠杆,能抵御较大的咀嚼力C、是以成组的牙齿行使功能D、以尖牙作支撑,对其他牙齿起到保护作用E、正中关系(牙合)与正中(牙合)协调12、乳牙(牙合)期间特征不包括A、无明显倾斜B、曲线不明显C、平齐末端D、牙列拥挤E、深覆(牙合)13、以下不属于4岁以后乳牙(牙合)特征的是A、牙排列不紧密,前牙间隙逐渐形成B、牙的切缘及(牙合)面产生显著磨耗C、上、下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在同一平面上D、随下颌升支发育,暂时性深覆(牙合)减小E、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稍前方14、下列关于“齐平末端”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下颌第一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B、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C、上、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D、上、下颌第二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E、上、下颌第三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二、A21、男,60岁,因“口内多数牙缺失,要求修复”来就诊,患者端坐在治疗椅上,在检查中发现患者口腔在不说话、不咀嚼、不吞咽时,上下颌牙列脱离接触,此时患者下颌所处的位置是A、下颌姿势位B、肌位C、牙尖交错位D、下颌后退接触位E、下颌前伸位三、B1、A.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B.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上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C.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D.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上颌第一恒磨牙颊沟E.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近中<1> 、中性(牙合)是指A B C D E<2> 、近中错(牙合)是指A B C D E<3> 、远中错(牙合)是指A B C D E2、A. 上唇系带位置过低B.中切牙间间隙C.暂时性远中(牙合)D.暂时性前牙拥挤E.暂时性深覆(牙合)<1> 、乳牙初萌时,上唇系带常位于两中切牙之间,随着颌骨发育、牙根生长,上唇系带可退缩至正常位置A B C D E<2> 、左、右中切牙之间往往有一间隙,待侧切牙萌出,间隙逐渐消失,中切牙位置转为正常A B C D E <3> 、随着颌骨的长大、替牙过程出现的调整空间和恒牙弓的增大的是A B C D E<4> 、乳磨牙脱落后,下颌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距离较上颌第一恒磨牙移动得多的是A B C D E<5> 、前牙也可有暂时性深覆(牙合)现象,随着恒牙的继续萌出,以及颌骨的生长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尖圆形:上颌牙列自侧切牙起就开始向后弯曲,弓形牙列的前牙段向前突出比较明显。
牙列牙合与颌位颌位
治疗过程需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
03
果。
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宣传
向患者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识 。
宣传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洗牙、牙齿美白等口腔保健 的重要性。
教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牙线、漱口等日常口 腔护理方法。
通过宣传教育,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预防牙列牙合与颌位颌位问题的发生。
非正常牙列牙合与颌位颌位
非正常牙列牙合的上下颌骨之间可能存在位置关系的异常,导致咀嚼功能异 常和颜面部形态的改变。例如,牙齿排列不齐、龅牙等牙齿畸形问题,可能 会导致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的偏离,进而影响咀嚼和面部美观。
02
牙列牙合的异常表现与诊断
牙列牙合的异常表现
牙齿排列不齐
牙齿出现重叠、扭转、倾斜等现象 。
THANKS
案例三
一位30岁男性,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的症状,经过问诊、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诊断为颞 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建议采用咬合板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03
颌位颌位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颌位颌位是指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的位置关系,是口腔颌面 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位置的不同,颌位颌位可分为前伸 颌位、下颌后退位、侧方颌位、上颌后退位和正中颌位等多 种类型。
观度和咬合功能,同时避免后期手术治疗。
02
生长改良
针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患者,采用生长改良方法,如矫形治疗、功能
矫治器等,可促进下颌骨发育,改善面部美观。
03
正畸治疗
正畸治疗是针对牙齿排列不齐、畸形牙齿等问题的主要治疗方法,可
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和面部美观。
成人患者的治疗建议
口腔解剖生理学:练习及答案-第二单元 牙列、(牙合)及颌位
第二单元牙列、(牙合)及颌位一、A11、下颌处于后退接触位时A、前牙有接触B、常常是前磨牙接触C、髁突位于关节窝的前上方D、是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E、重复性较下颌姿势位差2、关于牙尖交错位描述错误的是A、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B、在下颌后退接触位的前下方C、又称牙位D、牙列完整时最易重复的下颌位置E、下颌的主要功能位3、自然牙列对刃(牙合)的特点是A、下颌在向前运动过程中所有的位置均称为前伸颌位B、前伸(牙合)颌位即为对刃颌位C、当前牙切缘相对时,后牙无接触D、总义齿咬合关系中,前牙无接触,后牙亦有接触E、多数情况下,对刃颌位是下颔前伸运动的极限位置4、尖牙保护(牙合)与组牙功能(牙合)两种(牙合)型的区别在于A、正中(牙合)时接触状态B、正中关系(牙合)时的接触状态C、前伸(牙合)时的接触状态D、侧方(牙合)时工作侧接触状态E、侧方(牙合)时非工作侧的接触状态5、尖牙保护(牙合)的理论依据是A、尖牙的位置和解剖结构能抵御较大的咀嚼力B、尖牙是恒牙中萌出最晚的牙C、尖牙往往在恒牙中存留到最后D、尖牙较易在牙列中处于唇舌错位状态E、尖牙有支撑口角的作用6、下颌作侧方咀嚼时,工作侧上下后牙的接触关系为A、上牙舌尖的颊斜面与下牙颊尖的颊斜面接触B、上牙舌尖的舌斜面与下牙颊尖的颊斜面接触C、上牙颊尖的舌斜面与下牙颊尖的颊斜面接触D、上牙颊尖的舌斜面与下牙颊尖的舌斜面接触E、上牙舌尖的颊斜面与下牙舌尖的舌斜面接触7、三点接触平衡是指下颌做侧方咀嚼运动时,工作侧相对各牙的牙尖工作斜面均保持接触A、非工作侧牙齿接触点一定等于工作侧牙齿接触点B、非工作侧仅有个别磨牙保持接触C、非工作侧有三个后牙保持接触D、非工作侧牙齿均保持接触E、非工作侧牙齿无接触8、(牙合)的类型可根据上下颌牙齿的接触情况分为A、中性(牙合)和近中错(牙合)B、正中(牙合)和正中关系(牙合)C、正中(牙合)和息止颌位D、正中(牙合)和非正中(牙合)关系E、双侧平衡(牙合)与单侧平衡(牙合)9、息止(牙合)间隙的距离为A、1-3mmB、3-5mmC、5-7mmD、7-9mmE、9-11mm10、下颌姿势位的生理意义是A、升降下颌诸肌的张力平衡所产生,可使咀嚼肌得到充分休息B、升降下颌诸肌不收缩,可使咀嚼肌得到充分休息C、形成息止(牙合)间隙,可以使舌位于此间隙内D、便于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E、便于下颌由正中关系位自如地运动到非正中关系位11、下颌处于休息状态时,上下牙弓自然分开成一楔形间隙称A、颌间隙B、息止(牙合)间隙C、(牙合)高度D、颌间距离E、垂直距离12、正中关系位是指A、下颌升支的位置B、下颌体的位置C、上颌的位置D、髁突的位置E、下牙列的位置13、上下颌牙齿对位接触情况有下列几种,除了A、面对面C、尖对窝D、尖对沟E、尖对隙14、覆(牙合)、覆盖有重要的生理意义,除了A、便于咀嚼运动时保持接触关系B、减少侧方运动时干扰C、有利于提高咀嚼效能D、保护唇颊侧软组织E、保护舌的边缘15、牙弓的形状可为下列几种型,除了A、方圆型B、卵圆型C、尖圆型D、长圆型E、混合型16、上颌第一磨牙的牙体长轴与(牙合)平面在颊侧所构成角度A、近乎90°B、大于90°C、小于90°D、与第二磨牙的情况相似E、与第三磨牙的情况相似17、替牙(牙合)阶段一般在A、2.5-3岁B、3-5岁C、5-6岁D、6-12岁E、8-14岁18、MPP与ICP属于()A、侧向关系B、垂直向关系C、前后向关系D、水平向关系E、以上都不是19、牙位是指()A、牙尖交错位B、下颌姿势位C、后退接触位E、以上都不是20、髁突铰链运动从哪个颌位开始()A、牙尖交错位B、下颌姿势位C、后退接触位D、肌位E、以上都不是21、3种可重复的基本颌位是()A、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B、牙尖交错位,肌位,下颌姿势位C、牙尖交错位,牙位,后退接触位D、牙尖交错位,牙位,肌位E、后退接触位,牙位,肌位22、尖牙保护(牙合)与组牙功能(牙合)出现在哪种颌位()A、牙尖交错位B、后退接触位C、下颌姿势位D、前伸颌位E、侧方颌位23、覆(牙合)的定义是()A、牙尖交错时,上下前牙发生重叠关系B、牙尖交错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水平距离C、牙尖交错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间的垂直距离D、牙尖交错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舌面间的水平距离E、前伸运动时,下前牙切缘超过上前牙切缘的水平距24、在自然牙列,良好的咬合关系应具备哪些条件()A、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牙列接触广泛均匀无碍B、侧向咬合运动时,工作侧平衡侧均有接触C、前伸咬合时,前牙成组牙不接触而后牙有接触D、侧向咬合和前伸咬合时都应该有平衡接触E、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前牙间有一间隙25、牙尖交错牙合时,中性(牙合)主要的指标是()A、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下颌同名牙的颊沟对位B、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下颌同名牙的远中颊沟对位C、下颌第一磨牙近中舌尖与上颌同名牙的舌沟对位D、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尖与下颌同名牙的颊沟对位E、以上都不是26、下列哪项不是覆(牙合)、覆盖的生理意义()A、扩大咀嚼面积B、减少侧方运动时的咬合干扰C、有利于提高咀嚼效率D、保护唇颊侧软组织E、保护舌的功能27、横(牙合)曲线有哪些牙尖的连线所构成()A、左右两侧同名磨牙舌尖的连线B、左右两侧同名双尖牙的颊舌尖的连线C、左右两侧同名磨牙颊舌尖的连线D、左右两侧同名磨牙颊尖的连线E、左右两侧双尖牙舌尖的连线28、不属于Spee曲线特点的是()A、为下颌牙列的纵曲线B、形成一条向下凹的曲线C、连接下颌切牙切缘、尖牙牙尖及前磨牙、磨牙的颊尖D、在切牙段较平E、自尖牙起向后逐渐降低,到第一磨牙远中颊尖处最低29、下列哪项不是替牙期间的特征()A、左右中切牙之间有一间隙B、侧切牙向远中倾斜、C、前牙拥挤D、磨牙关系偏近中E、暂时性的深覆(牙合)30、乳牙期间特征不包括()A、无明显倾斜B、(牙合)曲线不明显C、平齐末端D、牙列拥挤E、覆深31、没有咬合接触的是()A、牙尖交错位B、下颌姿势位C、正中关系D、前伸位E、下颌后退接触位32、乳牙(牙合)期是()A、2岁半~6岁B、6个月~2岁半C、1~2岁D、2~8岁E、6~12岁二、A21、男,30岁,在常规口腔检查时发现,患者正中关系(牙合)和正中(牙合)是同一位置,在做侧方运动时,非工作侧均无接触,但在做左侧方运动时,左侧上下颌尖牙保持接触,在做右侧方运动时,右侧上下颌的尖牙,双尖牙和磨牙都有接触,这种情况可描述为下列哪一种情形A、左侧是尖牙保护(牙合),右侧也是尖牙保护(牙合)B、左侧是尖牙保护(牙合),右侧是组牙功能(牙合)C、左侧是尖牙保护(牙合),右侧既是尖牙保护(牙合),又是组牙功能(牙合)D、两侧都是组牙功能(牙合)E、两侧都是尖牙功能2、男,10岁,因前牙排列不齐、有间隙,来医院检查,发现口内乳牙和恒牙都存在,对于其关系的判断,哪个不是暂时性错(牙合)A、中切牙间存在间隙B、恒侧切牙向侧方倾斜C、上下第一恒磨牙,出现偏远中关系D、下颌前牙位于上颌前牙的唇侧E、上前牙拥挤3、男,70岁,上下牙列缺失,上下总义齿修复,使用8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四章牙列、(牙合)与颌位
(牙合)
牙列
(牙合)
颌位
牙列---分类(6个前牙)
方圆型:
从尖牙远中转后
椭圆型:
从侧切牙远中转后
尖圆型:
从侧切牙切缘转后
牙列---排列特点(牙体长轴的倾斜情况)近远中向倾斜(牙冠的)
2>3>1,4>5>6<7<8
3>2>1
侧向观---纵(牙合)曲线
凸向下
前段:切牙--上6近颊--平直
后段:上6近颊--上8--向上弯
(补偿曲线)
凹向上
1-2-3-4-5-6远颊-7-8
(Spee曲线)
颊舌向倾斜
唇侧---上下颌切牙上颌>下颌
较正---上下颌尖牙及第一磨牙,上颌前磨牙
颊侧倾斜----上颌其他磨牙
舌侧倾斜----下颌前磨牙及其他磨牙额面观---横(牙合)曲线
(Wilson曲线)
(我很strong)
上颌磨牙颊倾下颌舌倾
同名磨牙颊舌尖连线
上颌凸向下
下颌凹向上
(牙合)平面(垂直向)
上1近中接触点--双侧上6的近颊尖下1近中切角--双侧7远中颊尖
1.假想平面,
2.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
3.基本上平分颌间距离。
牙列---生理意义
1.互相支持
2.避免嵌塞
3.衬托面型
4.容纳舌体
5.发音言语
(牙合)---建立
开始---6个月
结束---2.5岁
动力:前后--- (前)咀嚼肌力+舌肌---(后)唇颊肌
内外---舌肌+唇颊肌
上下---咬合关系
乳牙(牙合)2.5~6
2.5~4岁4~6岁
牙排列紧密无间隙牙排列不紧密有间隙无显著磨耗显著磨耗
乳牙位置较正
覆(牙合)较深覆盖较小深覆(牙合)减小
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稍前方(近中)
混牙(牙合)/(替牙(牙合))特征(6~12)替牙期暂时性错(牙合)
(1)上唇系带位置过低
(2)中切牙间间隙
(3)中切牙、侧切牙牙冠偏远中
(4)暂时性前牙拥挤
(5)暂时性远中(牙合)
(6)暂时性深覆(牙合)
(牙合)---基本(牙合)关系
ICO(牙尖交错(牙合))
---上、下颌牙牙尖相互交错咬合,达到最广泛、最紧密的接触关系---正中(牙合):下颌相对于颅骨位于正中
---特点
1.尖窝相对,一对二
2.(牙合)关键—上下6关系
3.尖牙关系---上3近中对下3远中
4.覆(牙合)覆盖
覆(牙合)覆盖
覆(牙合)---垂直距离--中1/3-颈1/3-超颈1/3
覆盖---水平距离--3/5/7
意义---提高咀嚼效率---保护软组织---影响下颌运动
切道和切道斜度
切道---对刃返回ICO,下颌切缘所走的路径
切道斜度---切道与(牙合)平面的交角
影响因素---与覆盖反比,与覆(牙合)正比
---ICO生理意义
1.接触面积最大化---提高咀嚼效率
2.分散牙合力---避免创伤
3.延缓牙齿移位---稳定咬合
前伸侧方(牙合)
前伸(牙合)
---ICO---沿切导---前下运动—咬合关系
---对刃(牙合)功能最大
---切缘相对,后牙无接触—磨耗—平衡牙合
侧方(牙合)(尖牙保护)
---ICO---沿尖牙导---侧向运动—咬合关系
---工作侧尖牙接触,非工作侧不接触
---尖牙支撑,保护余牙
侧方(牙合)(组牙功能)
---ICO---沿后牙导---侧向运动—咬合关系
---工作侧后牙或和尖牙接触,非工作侧不接触
---分散(牙合)力,减少创伤
颌位---牙尖交错位(ICP)
定义:ICO时下颌的位置
正中(牙合)位:ICO时,下颌处于颅骨正中位置
特征:1.可重复,相对稳定,非永恒不变
2.咀嚼肌肌力闭合道的终点
3.咀嚼肌---协调有力
4.关节----髁突位于中央窝,功能面与中间带密切接触
颌位---后退接触位(RCP)和正中关系
正中关系(CR)—下颌居中,髁突在关节窝最上最中位
---下颌对上颌的位置,CR是1个范围,不是一个下颌位
正中关系位(CRP)---髁突对上颌的位置
正中关系(牙合)(CRO)---CR时后牙区最初咬合接触关系后退接触位(RCP)---CR的最上位
下颌后退接触位(下颌的铰链位)
---下颌可以做侧向运动
---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
---髁突功能最后位,铰链运动,18~25mm开口范围
---前牙不接触,只有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
---吞咽时下颌经常达到的位置,咀嚼硬物时下颌也常到此位
颌位---下颌姿势位(MPP)
定义:端坐,头直立,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下颌休息状态上下牙弓自然分开不接触,下颌骨的位置
特征:1.相对稳定,可变
2.升颌肌处于最小的收缩状态克服重力
3.息止牙合间隙—前大后下的楔状间隙
---间隙宽度1~3mm
---此间隙基本恒定
颌位---ICP、RCP、MPP、MCP相互关系
肌接触位(MCP)---下颌提升到初始的(牙合)接触—下颌位置---通常与牙尖交错位一致
协调关系--同一个位置,或者前后自如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