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9年调整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等待遇水平有关问题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9年调整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等待遇水平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9.08.09•【字号】•【施行日期】2019.08.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伤保险正文关于2019年调整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等待遇水平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市、州(甘肃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兰州新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社保局,省直有关行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为保障工伤人员及工亡职工供养亲属基本生活,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甘肃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省政府令第145号)及有关规定,决定从2019年1月1日起,对全省行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及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水平进行调整。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调整范围(一)2018年12月31日之前发生工伤并按月享受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的企业工伤人员及按月享受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
已按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费或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工伤人员以及已在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伤残津贴的企业工伤人员参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不参加伤残津贴调整。
(二)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之后发生工伤,并在2018年12月31日之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的工伤人员及按月享受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
二、调整标准(一)伤残津贴1、按伤残等级调整工伤人员一级伤残的每人每月增加107元,二级伤残的每人每月增加102元,三级伤残的每人每月增加98元,四级伤残的每人每月增加93元,五级伤残的每人每月增加88元,六级伤残的每人每月增加79元。
2、按退出工作岗位前工作时间调整一至四级伤残职工,退出工作岗位前工作时间不满10年的,再增加20元;满10年不满20年的,再增加30元;满20年不满30年的,再增加40元;满30年及以上的,再增加50元。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8.07.12•【字号】甘人社通〔2018〕267号•【施行日期】2018.07.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甘人社通〔2018〕267号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兰州新区组织部,省直各部门人事处(职改办),各企业集团人力资源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暂行办法》已经省人社厅2018年7月10日第3次厅务会审议通过。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8年7月12日甘肃省特殊人才职称特殊评价暂行办法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6〕77号)《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8〕6号),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要求,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甘办发〔2017〕81号)对“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对特殊人才实行特殊评价”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评价目的实行特殊人才特殊评价旨在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开辟人才评价“绿色通道”,打破常规、简化手续,一事一议、特事特办,让作出重大贡献人才直接晋升职称,从国内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及时晋升职称,激励人才创新创业创造,助推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
二、评价范围(一)特殊人才范围。
1. 省内特殊人才。
(1)作出重大贡献人才。
主要指在全省范围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劳动合同6篇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劳动合同6篇篇1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劳动合同一、总则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下简称“人社厅”)制发的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关系、明确劳动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促进和谐劳动关系,落实一岗双责,推进人才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劳动合同签订1. 劳动合同签订应当遵循自愿、平等、有约定、诚实信用的原则,采取书面形式。
2.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性质、工作岗位、岗位要求等因素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3. 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劳动双方的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等。
4. 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劳动关系的期限、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等相关事项。
5. 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经劳动者确认并书面签字。
三、劳动报酬1. 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劳动者的薪酬标准、发放时间、支付方式等内容。
2.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3. 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享有的奖金、津贴、补贴、奖励等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支付。
四、劳动时间和休息1. 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加班情况等内容。
2. 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应当安排劳动者合理休息。
3. 劳动合同约定的加班工作,应当遵循国家规定,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五、劳动保护1.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安全标准的工作环境。
2.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设备,并进行相关安全培训。
3. 劳动合同应当明确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情况。
六、劳动争议解决1. 劳动合同约定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一般应当走调解、仲裁、法院的程序,协商解决劳动纠纷。
2. 若劳动合同约定争议解决方式为调解,应有一个明确的调解组织机构,劳动合同争议调解工作由该组织来负责。
艰辛的探索宝贵的经验——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挂牌运行两周年回顾

OCCUPATION2011 88艰辛的探索 宝贵的经验——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挂牌运行两周年回顾本刊记者/王连理 张卫军本刊特稿FEATURE ARTICAL编辑|刘伟|E-mail:zhiyezazhi@2009年6月24日,是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日子。
上午10时,在省直各部门代表,原省人事厅、原省劳动社会保障厅数百名干部职工的深情注视下,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永富等省领导为新组建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外国专家局)、省公务员局隆重揭牌。
揭牌仪式上,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首任厅长庞波代表新厅领导班子表示,将继往开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新期待、抓住新机遇,以新姿态、新作为,全面履行职责,全力做好工作,为甘肃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此,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两年来,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力指导下,新厅领导班子团结带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议大事、抓要事、解难事、办好事、做实事,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顺利完成机关机构改革,全面实现了“十一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树立了新部门的良好形象。
新厅工作得到了甘肃省委、省政府和人社部的充分肯定。
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评价:“甘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特别是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劳务经济、新农保试点等方面的改革尝试,积累了经验。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永富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
成绩来之不易,应该充分肯定” 。
机构整合:分阶段推进在原人事厅、原劳动保障厅的基础上,组建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这是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财政厅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财政厅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9.06.27•【字号】•【施行日期】2019.06.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养老保险正文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财政厅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各市、州(甘肃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兰州新区民政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社保局,省直参保单位,在甘中央单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19〕24号)精神,结合省情实际,研究拟定的我省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方案,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和十三届省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调整范围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含符合规定推迟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人员,其中含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按照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的人员、2018年12月31日前已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管理的“五七工、家属工”和被征地农民等人员。
二、调整时间从2019年1月1日起。
三、调整标准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定额调整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体现“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适当倾斜调整体现对部分特殊群体的倾斜。
(一)定额调整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人员(不含“五七工、家属工”、被征地农民)每人每月增加50元;“五七工、家属工”、被征地农民每人每月增加32元。
(二)挂钩调整1、与缴费年限挂钩。
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人员(不含“五七工、家属工”),本人缴费年限15年及以下的部分,每人每月增加18元;本人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部分,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2元。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信息采集填报工作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信息采集填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1.03.29•【字号】甘人社通〔2021〕117号•【施行日期】2021.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职业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信息采集填报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1〕117号各市州、甘肃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兰州新区组织部,省直各部门、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人事部门,省属各企业集团人事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人事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1年6月前实现职称信息跨地区在线核验的工作要求,根据人社部办公厅《关于推广应用职称评审信息系统有关事项的通知》(人社厅函〔2020〕162号)精神,现就做好我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信息采集填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信息填报范围(一)人员范围。
各市州、省直各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在我省取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通过“以考代评”方式取得职称、在外省和中央单位取得职称、涉密单位和涉密人员职称信息不列入信息填报范围。
(二)职称系列及层级。
全省各系列(专业)按规定程序评审或认定取得的初、中、高级(副高、正高)职称。
同一专业技术人员拥有各系列(专业)的初、中、高级(副高、正高)职称评审信息均须采集。
(三)采集年限。
2018年(含2018年)之前在我省评审或认定的职称。
二、信息填报内容在甘肃省职称申报评审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职称系统”)中建立“职称评审信息采集”模块,填报以下具体内容。
(一)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社保卡号、出生日期、取得职称时工作单位、现工作单位。
(二)职称信息。
包括评审年度、证书编号、发证日期、首次聘任时间、职称系列、职称名称、职称级别、资格文件号、发证机构、发证单位行政区、评委会名称、评审专业名称、手机号、邮箱等。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金钰钧等61名同志具备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金钰钧等61名同志具备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8.02.24•【字号】甘人社通〔2018〕70号•【施行日期】2018.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关于金钰钧等61名同志具备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各有关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计生委,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省教育厅,省直有关单位、企业集团:经甘肃省中医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2017年12月12日会议评审通过,金钰钧等61名同志具备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并符合原省卫生厅、省人事厅《关于晋升卫生技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到农村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甘卫人发〔2005〕385号)规定,请予宣布并通知本人。
一、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9人)甘肃省中医院(4人)金钰钧针灸主任医师柳直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陈志龙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张竹君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师带徒)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1人)杨丽霞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2人)段伟民中医肛肠科主任医师殷红光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2人)张思胜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车红霞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二、甘肃省教育厅(3人)甘肃中医药大学(1人)梁永林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破格、师带徒)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人)宋鹏程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师带徒)刘海涛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三、省属厂矿企业单位(2人)窑街煤电集团公司总医院(1人)周文瑞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企业有效)华亭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1人)白胜利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小转大)四、兰州市(6人)兰州市中医医院(1人)柳春玲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人)翟晓丽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兰州市七里河区人民医院(1人)张立青中医妇科主任医师兰州市西固区中医院(1人)哈永堂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兰州市永登县中医院(1人)缪轶文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兰州市皋兰县石洞镇卫生院(1人)王新民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五、嘉峪关市(1人)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1人)王斌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六、金昌市(1人)金昌市人民医院(1人)叶军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七、酒泉市(4人)酒泉市人民医院(1人)王东雁针灸主任医师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2人)朱海林针灸主任医师张晓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酒泉市金塔县中医医院(1人)王存伟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单位有效)八、武威市(7人)武威市人民医院(1人)毛中华中医儿科主任医师(破格)武威市天祝县人民医院(1人)符发年中医外科主任医师武威职业学院直属附属医院(3人)张长彪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齐永福中医儿科主任医师侯高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武威市天祝县藏医院(2人)朱青学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周大蕴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九、白银市(1人)白银市会宁县中医医院王顺民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十、天水市(8人)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1人)张凯麟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天水市中医医院(2人)张建成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安德明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人)田小刚针灸主任医师陈具堂针灸主任医师天水市秦安县中医医院(2人)雒荣东针灸主任医师王旭东针灸主任医师天水市武山县人民医院(1人)张志锋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单位有效)十一、平凉市(4人)平凉市静宁县人民医院(1人)马文奇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平凉市静宁县中医院(1人)闫玉杰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平凉中医医院(1人)薛积才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平凉市泾川县人民医院(1人)李琴中西医结合儿科主任医师十二、庆阳市(4人)庆阳市中医医院(2人)姚金华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破格)王少飞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1人)张世龙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庆阳市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1人)赵希锋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十三、定西市(5人)定西市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1人)魏占杰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定西市临洮县人民医院(1人)刘志宏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定西市中医院(1人)席恒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定西市通渭县人民医院(1人)赵国库中医外科主任医师定西市渭源县人民医院(1人)杨迎春针灸主任医师十四、陇南市(3人)康县中医院(1人)侯守谦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破格)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1人)冯旭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师带徒)陇南市武都区中医医院(1人)王海升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十五、甘南州(2人)甘南州藏医医院(1人)久仙加藏医主任医师甘南州碌曲县藏医院(1人)旦正甲藏医主任医师(师带徒)十六、临夏州(1人)临夏州中医医院(1人)张卫东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8年2月24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21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21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1.04.09•【字号】甘人社通〔2021〕132号•【施行日期】2021.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职业能力建设正文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21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1〕132号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级各部门,省属企业,驻甘有关单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21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21〕6号)要求,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形式为电子化考试(即机考),现就做好我省2021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工作通知如下:一、考试设置及考试大纲经济考试设置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均设置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10个专业类别。
(一)高级考试高级考试设《高级经济实务》1个科目,题型为主观题。
应试人员须达到全国统一合格标准,方可取得考试成绩合格证明。
(二)初、中级考试初级、中级考试均设公共科目《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科目《专业知识和实务》,题型均为客观题。
自2020年起,初、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应试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级别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不再设置省内合格标准。
(三)考试大纲2021年版高级考试大纲已在中国人事考试网()公布,初中级考试大纲计划在4月底前公布。
二、考试时间(一)高级考试高级考试分上、下午2个批次在1天内实施。
各专业类别考试时间和批次划分视报名情况另行确定,具体以准考证为准。
《高级经济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3小时,应试人员可提前1小时交卷、离场。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动企业全面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1〕138号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动企业全面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通知正文:----------------------------------------------------------------------------------------------------------------------------------------------------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动企业全面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通知各市州、甘肃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兰州新区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中央在甘、省属企业: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人社部发〔2019〕90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20〕104号)等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我省各级各类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方面的主体作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主评价的范围(一)自主评价企业范围: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双备案”管理要求已在人社部完成备案的中央企业在甘单位,甘肃省行政区域内注册、符合以下条件的经备案的企业均可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1.依法经营,按章纳税,规范管理;2.已建立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有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3.拟开展评价的职业(工种)技能含量高,且与本单位业务相关;4.按规定提取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或其他经费,能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提供稳定的经费保障;5.设立评价机构,有相应考评专家、工作人员,能提供与考评职业(工种)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设备等。
(二)自主评价对象范围:企业可评价对象包括本企业符合申报要求的在岗职工、在本企业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业务外包人员、开展校企合作的院校学生。
在本省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大型企业可以接受本行业其他企业的委托,对委托单位的在岗职工、在委托单位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业务外包人员、开展校企合作的院校学生开展认定工作。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关于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关于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1.04.15•【字号】甘人社厅发〔2021〕9号•【施行日期】2021.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关于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市州、甘肃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兰州新区组织部、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部门、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人事部门,省属各企业集团人事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人事部门:《关于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办法》已经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1年4月13日厅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1年4月15日关于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办法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拓宽人才发展空间,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试行)》(人社部发〔2018〕74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人社部发〔2019〕90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人社部发〔2020〕96号)和《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甘办发〔2019〕31号)等精神,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全委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探索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技能双促进的人才评价使用激励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关于做好农民工职称评定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关于做好农民工职称评定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0.12.09•【字号】甘人社发[2010]77号•【施行日期】2010.1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关于做好农民工职称评定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甘人社发〔2010〕77号)各市州人社局(职改办),省直各部门、各企业集团人事处,甘肃矿区人事局,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现将《关于做好农民工职称评定工作的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九日关于做好农民工职称评定工作的意见(试行)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他们主要从事非农产业,已经成为城镇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一部分人员已进入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积极开展农民工职称评定工作,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使广大农民工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就做好我省农民工职称评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把农民工纳入全省职称评定的范围。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民工职称评定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规划,统一安排。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打破身份和户籍限制,把农民工同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一样对待,从制度层面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农民工纳入职称评定的范围。
要建立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农民工职称评价机制,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农民工职称管理制度,切实为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农民工职业发展开辟广阔的通道。
各级职称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宣传,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工参与职称评定工作的积极性,并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热情服务,努力把农民工职称评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21年度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21年度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1.04.09•【字号】甘人社通〔2021〕133号•【施行日期】2021.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职业能力建设正文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21年度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1〕133号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21年度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21〕7号)要求,2021年度上、下半年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翻译考试”)分别于6月19日、20日和11月13日、14日举行,考试形式为电子化考试(即机考),考试语种新增葡萄牙语。
现就做好我省2021年度翻译考试报名工作通知如下:一、考试设置翻译考试设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韩国语、葡萄牙语等9个语种,每个语种翻译资格(水平)考试均分为一、二、三级,各语种、各级别均设口译和笔译考试。
应试人员须在当次考试中通过所报考语种、级别的口译或笔译全部科目,方可取得资格证书。
(一)口译考试一级口译考试设《口译实务》1个科目,二、三级口译考试设《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2个科目。
其中,二级《口译实务》科目分设“交替传译”“同声传译”2个专业类别,目前仅英语同时开考“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其他语种只开考“交替传译”。
一级、二级《口译实务》科目和各级别《口译综合能力》科目的考试时长均为1小时,三级《口译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30分钟。
同语种同级别的《口译综合能力》和《口译实务》两科目考试连续组织,间隔期间应试人员不得离场。
《口译综合能力》科目考试采用应试人员听、译并输入的作答方式,《口译实务》科目采用应试人员听、口译并现场录音的作答方式。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修订完善各系列(专业)职称评价条件标准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修订完善各系列(专业)职称评价条件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1.02.24•【字号】甘人社通〔2021〕78号•【施行日期】2021.02.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职业能力建设正文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修订完善各系列(专业)职称评价条件标准的通知甘人社通〔2021〕78号各市州、甘肃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兰州新区组织部,省直各部门、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人事处(职改办),省属各企业集团人力资源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人事处:2018年以来,我省出台的职称评价条件标准已“试行”到期,须尽快修订完善。
新修订标准原则上与“试行”标准的文本框架、文体结构大体一致。
省级各系列(专业)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中央对本行业人才工作的新要求,吃透国家《指导意见》精神,围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精神,结合近两年“试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诉求,抓紧做好修订完善的各项准备,现就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人才评价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甘肃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突出品德、业绩、贡献导向,服务人才发展进步,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打通技能人才晋升职称通道,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1.坚持服务发展、激励创新。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促进评以适用、以用促评,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提升人才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满足各类用人单位选才用才需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坚持遵循规律、科学评价。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年检工作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年检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1.04.04•【字号】甘人社通〔2021〕123号•【施行日期】2021.04.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年检工作的通知甘人社通〔2021〕123号各市州、甘肃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兰州新区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局、省属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为进一步加强对全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切实规范职业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现将全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2020年度年检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年检对象2019年12月31日前审批设立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其中省属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由省人社厅进行年检,其他由各市州、县区人社局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年检。
二、年检材料(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2020年工作总结(主要是培训情况、师资状况、办学条件、安全管理、财务管理、收费情况、招生宣传和上一年度年检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情况及下年度培训计划)。
(二)2020年度党建工作总结(主要是党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情况,重点检查党组织建设有关内容是否纳入学校章程,党组织在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监督、执行等环节是否有效发挥作用)。
(三)填报《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年检报告书》(见附件1)。
(四)2020年发布的招生简章(广告)清样。
(五)《办学许可证》副本、《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副本或《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结果运用(一)年检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2个等次。
全省各级人社部门要将年检结果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
(二)在办学期间,办学地址与注册地址不符、发布虚假广告、被投诉案件中学校负有主体责任、违规开展招生培训、出租转让办学资质、到期未及时办理延续办学等其他情形的,年检评定为不合格。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规则》等五个文件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规则》等五个文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0.03.18•【字号】甘人社发[2010]27号•【施行日期】2010.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关于印发《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规则》等五个文件的通知甘人社发[2010]27号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规则》、《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议规定》、《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文处理规定》、《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保密规定》,已经2010年3月8日厅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八日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规则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切实履行职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作规则》、《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则。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建设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部门,不断开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的准则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改革创新、统筹兼顾,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
第二章领导职责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各项职责,执政为民,忠于职守,求真务实,勤勉廉洁。
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实行厅长负责制。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关于2020年度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关于2020年度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0.07.31•【字号】甘人社通〔2020〕252号•【施行日期】2020.07.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关于2020年度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省直及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人事(干部)处: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关于2020年度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20〕25号)要求,现就我省2020年度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职责分工我省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共同负责。
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具体负责考试组织报名、网报技术支持、考务组织实施、合格人员资格证书发放等工作。
省自然资源厅负责资格审核抽查、政策咨询等工作。
二、科目设置与管理(一)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设《城乡规划原理》(客观题)、《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客观题)、《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客观题)和《城乡规划实务》(主观题)4个科目。
(二)参加4个科目考试(级别为考全科)的人员须在连续4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参加3个科目考试(级别为免一科)的人员须在3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参加2个科目考试(级别为免二科)的人员须在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方可获得资格证书。
(三)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证书并符合《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制度规定》中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可免试《城乡规划原理》和《城乡规划相关知识》科目,只参加《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和《城乡规划实务》2个科目的考试。
在连续的2个考试年度内参加上述科目考试并合格,可取得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证书。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张瑞桢等81名同志具备卫生系列全省基层有效正高级职称资格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张瑞桢等81名同志具备卫生系列全省基层有效正高级职称资格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19.11.27•【字号】甘人社通〔2019〕443号•【施行日期】2019.1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张瑞桢等81名同志具备卫生系列全省基层有效正高级职称资格的通知各有关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委员会:经甘肃省基层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2019年10月29日会议评审通过,张瑞桢等81名同志具备基层卫生系列正高级职称资格,请予宣布并通知本人。
一、兰州市(8人)兰州市城关区人民医院(1人)张瑞桢心血管内科基层主任医师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1人)宿美玲超声医学基层主任医师兰州市安宁区人民医院(2人)蒲志杰口腔内科基层主任医师曹昭中西医结合内科基层主任医师兰州市安宁区万里医院(1人)聂红永口腔医学基层主任医师兰州市安宁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人)丁珑妇女保健基层主任医师(破格)兰州市永登县中医医院(1人)王兰桂针灸科基层主任医师兰州市永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人)张玉琛中医内科基层主任医师二、天水市(7人)天水市秦州区太京中心卫生院(1人)董定存中医内科基层主任医师天水市甘谷县人民医院(1人)朱博儿科护理基层主任护师天水市清水县人民医院(1人)黄慧茜外科护理基层主任护师天水市秦安县中医医院(1人)何喜定中医外科基层主任医师天水市武山县人民医院(1人)潘有为中医骨伤科基层主任医师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中心卫生院(1人)樊建林针灸科基层主任医师天水市张家川县第一人民医院(1人)王淑娟妇产科护理基层主任护师三、武威市(2人)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中心卫生院(1人)王金山中西医结合内科基层主任医师武威市古浪县古浪镇卫生院(1人)唐子学中医内科基层主任医师四、金昌市(1人)金昌市永昌县人民医院(1人)高飞上中医内科基层主任医师五、酒泉市(2人)酒泉市金塔县人民医院(1人)田志文心血管内科基层主任医师酒泉市肃州区总寨中心卫生院(1人)邓永斌全科医学基层主任医师六、张掖市(2人)张掖市山丹县人民医院(1人)马耀元超声医学基层主任医师张掖市临泽县中医医院(1人)袁翠芳护理学基层主任护师七、庆阳市(2人)庆阳市正宁县人民医院(1人)张文科中医骨伤科基层主任医师庆阳市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1人)宋继红中医内科基层主任医师八、平凉市(10人)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区属)(2人)王天巧外科护理基层主任护师(直接评定)王锋神经外科基层主任医师平凉中医医院(区属)(1人)李喜梅中医儿科基层主任医师平凉市泾川县人民医院(1人)刘春社中医内科基层主任医师(直接评定)平凉市泾川县玉都中心卫生院(1人)杨贵荣普通内科基层主任医师平凉市静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人)吴继荣传染性疾病控制基层主任医师(直接评定)平凉市静宁县妇幼保健院(1人)姚鉴玲妇女保健基层主任医师平凉市静宁县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人)戴智勇中医内科基层主任医师平凉市庄浪县人民医院(1人)柳新喜消化内科基层主任医师(破格晋升)平凉市崇信县人民医院(1人)关红霞眼科主任医师正常晋升九、白银市(3人)白银市白银区水川中心卫生院(1人)俞海峰中医皮肤科基层主任医师白银市平川区人民医院(1人)张永平小儿内科基层主任医师白银市会宁县中医医院(1人)李兴泽普通外科基层主任医师(破格晋升)十、定西市(2人)定西市渭源县中西医结合医院(1人)罗红涛中医内科基层主任医师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卫生院(1人)杨富明中医妇科基层主任医师十一、陇南市(14人)陇南市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1人)张晓慧妇产科基层主任医师(直接评定)陇南市两当县人民医院(1人)杨勇普通外科基层主任医师陇南市礼县第一人民医院(1人)金玉盛中医内科基层主任医师陇南市礼县中医医院(1人)赵喜文普通外科基层主任医师陇南市文县第一人民医院(1人)张建平普通外科基层主任医师陇南市文县第二人民医院(1人)高书莲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基层主任技师陇南市成县人民医院(2人)马晓玲眼科基层主任医师王文平消化内科基层主任医师陇南市成县中医医院(2人)姚金星骨外科基层主任医师梁永忠中医内科基层主任医师陇南市成县妇幼保健院(1人)张惠萍儿童保健基层主任医师陇南市宕昌县人民医院(2人)宋义清中医内科基层主任医师郭继龙呼吸内科基层主任医师陇南市西和县人民医院(1人)刘大鹏普通内科基层主任医师十二、临夏州(21人)临夏州人民医院(4人)魏学全肾内科基层主任医师(直接评定)陈伟中西医结合内科基层主任医师封辉骨外科基层主任医师鲁玉敏外科护理基层主任护师临夏州中医医院(1人)喇云霞麻醉学基层主任医师临夏州妇幼保健院(1人)陈兵妇产科基层主任医师临夏州临夏市人民医院(4人)陕全林普通内科基层主任医师周海莲普通内科基层主任医师徐丽红眼科基层主任医师朱晓春妇产科护理基层主任护师临夏州临夏市民族医院(1人)马义明普通外科基层主任医师临夏州广河县人民医院(3人)马小国普通外科基层主任医师(破格晋升)马旭松消化内科基层主任医师马如贤口腔医学基层主任医师临夏州积石山县人民医院(2人)陈智强小儿内科基层主任医师马继利消化内科基层主任医师临夏州康乐县人民医院(1人)宋冰中医骨伤科基层主任医师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1人)杜艳花妇产科基层主任医师临夏州永靖县人民医院(2人)孔根禄泌尿外科基层主任医师孔令宇普通外科基层主任医师临夏州临夏县红台中心卫生院(1人)贾登国普通外科基层主任医师十三、甘南州(7人)甘南州藏医院(1人)尕藏久美藏医学基层主任医师(师带徒)甘南州人民医院(3人)李宝鹃普通内科基层主任医师李玉琴普通内科基层主任医师马英俊泌尿外科基层主任医师甘南州玛曲县人民医院(2人)苏景秀内科护理基层主任护师王团胜放射医学基层主任医师甘南州夏河县人民医院(1人)吴晓晟普通内科基层主任医师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9年11月27 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在全省技工院校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在全省技工院校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1.03.01•【字号】甘人社通〔2021〕82号•【施行日期】2021.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育督导正文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在全省技工院校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的通知甘人社通〔2021〕82号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技工院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在全国技工学校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的通知》(人社职司便函[2021]8号)有关工作要求,现将全省技工院校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导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贺信精神,紧紧围绕“十四五”开局、开启新征程,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倡导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广大技工师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深入体会劳动创造世界、创造幸福,坚定劳动创造幸福的理念。
二、内容形式(一)充实活动内容。
各市州人社部门要及时组织指导所属技工学校开展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各技工院校要在开学10日内完成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
各学校校(院)长要为本校师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宣传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回顾在党的领导下,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辉煌成就。
活动内容要紧紧围绕“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向学生讲述劳动在创造世界、创造美好幸福中的重要作用,讲述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国工匠、优秀校友等成才经历,结合形势与政策要闻等鲜活素材,增强开学第一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时代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高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理想信念。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的通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印发《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公布日期】2019.12.26
•【字号】甘人社办发〔2019〕92号
•【施行日期】2019.12.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关于印发《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的通知
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经厅党组会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办事指南规定办理。
附件: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2019年12月26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甘人社函[2009]140号
关于举办第三十一届开发西部
全国人才智力交流大会的通知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人才、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和高素质人才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切实做好2010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定于2009年11月7日-8日举办“第三十一届开发西部全国人才智力交流大会”。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会概况
主办: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承办:甘肃省高新技术人才市场甘肃省人才市场
时间:2009年11月7-8日(周六、日)9:00-15:00
地点:甘肃省高新技术人才市场(兰州市东岗西路695号)规模:预设展位400个,预计进场人才2万余人。
特色:现场、网络、报纸、委托、短信招聘五位一体,同步互动,同步举办第三届中高级人才精品洽谈会和网络招聘大会。
二、参会对象
1、各类企事业单位(含上市公司、科研院所及大中专院校等)。
2、甘肃及周边省区的科研院所和机关事业单位改制分流的技术骨干及中高层管理人员。
3、甘肃省内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分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高级技工。
4、甘肃及周边省区的应往届大中专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及其他各类社会人才。
三、服务项目
1、在《甘肃日报》、《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人才周刊》、《科技鑫报》,西北人才网,省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上发布大会新闻及广告。
2、免费为11月1日以前报名的单位,在《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科技鑫报》、《人才周刊》,西北人才网()等媒体或信息平台上刊登单位名称、发布招聘职位信息。
四、联系方式
地址:兰州市东岗西路695号(广场东口人才大楼一楼)电话:(0931)8816666 8875000
传真:(0931)8875000 8729160
网址:
二○○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附:部分参会单位名单
长江大学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学院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兰州分离科学研究所
昌吉州党委信息中心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
昌吉州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昌吉州煤电煤化工产业办公室昌吉电视台
昌吉州第一中学
昌吉州第二中学
昌吉州回民中学
昌吉州中医医院
昌吉州中医医院
昌吉州人民医院
昌吉市人民医院
阜康市人民医院
阜康市职业中专
浙江武义市人才交流中心
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昌吉州《新疆曲子》剧团
浙江巴奥米特医药产品有限公司浙江派尼尔机电有限公司
新疆亚中(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艾萨尔生物科技股份公司玛纳斯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金鑫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麦克奥迪(厦门)电气有限公司
富士康科技集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市共进电子有限公司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深圳华强供应链管理公司
深圳市凯信光电有限公司
知己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深圳市旭明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仁豪家具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顺电连锁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永晖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圣奇运动器械制造公司
浙江永晖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北京众信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瑞达沣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西宁润特物资有限公司
甘肃铁一院监理公司
甘肃银河伟业集团
甘肃驰辰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泰昆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名实药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金华市人才交流中心
浙江赛耐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京润珍珠销售有限公司
深圳市百世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计算机行业协会远标培训中心
中国陕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兰州亚太集团股份公司
兰州昱帆集团
甘肃海成集团
兰州外语职业学院
甘肃省经理人协会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上海银色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兰州交大恒安建筑有限公司
兰州九方数人商贸有限公司
兰州五点梅建材有限公司
兰州仁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兰州佳达商贸有限公司
兰州千盛家具有限公司
兰州华宇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兰州卓银家具有限公司
兰州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兰州名匠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兰州启元广告有限公司
兰州基业房地产有限公司
兰州天力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兰州天瑞医疗有限公司
兰州安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兰州安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兰州市城关区佳音英语学校
兰州德宝化工有限公司
兰州新格医疗电子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兰州桃园东风汽车服务技术有限公司兰州桥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兰州正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兰州正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兰州浙大同一科技有限公司
兰州海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兰州润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兰州益智智能娃娃兰州分公司
兰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
龙马老来寿甘肃分公司
兰州肯德基销售有限公司
兰州艺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兰州诚栋房屋制造有限公司
兰州远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兰州连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兰州金亿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兰州金岛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兰州金瑞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兰州鑫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兰州银河建材有限公司
兰州锦凤翔清真餐饮有限公司
兰州锦园商贸有限公司
兰州长展商贸有限公司
兰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
兰州雨中情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华孚泰购物广场
嘉峪关大友企业公司
兰州阶梯英语学校
英格尔教育集团
南京迅达手机
华育国际
品上照明
富临珠宝
幸福人寿
诺亚教育
艾尼教育
玛雅房屋
国泰君安证券
富美科技有限公司驻兰州办事处山东中泰药业驻甘肃市场部
平凉巨星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慧思源〃严权教育培训集团
海通证券安宁营业厅
海通证券西津西路部
甘肃万立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甘肃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甘肃中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中联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甘肃信邦物资有限公司
甘肃利隆改性乳化沥清有限公司甘肃北化贸易有限公司
甘肃卓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甘肃卓越信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甘肃大禹节水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天鸿金运置业有限公司
甘肃宇辰化工器材装备有限公司甘肃宏海矿业投资有限公司
甘肃宏良皮业有限公司
甘肃宝明贸易有限公司
甘肃富进轮胎有限公司
甘肃宝瑞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甘肃小松西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甘肃广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甘肃康辰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甘肃思威教育培训学校
甘肃恒煜照明有限公司
甘肃新元车业有限公司
甘肃昊瑞通信器材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来仕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甘肃欧林办公糸统有限公司
甘肃浩泰电建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特力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甘肃瑞特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甘肃省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甘肃省陇翔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科地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联强燃料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雨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
银川金河乳业有限公司
甘肃陇能电力有限公司
甘肃大禹科技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菲特尼斯大健康管理顾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