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死价值观
中西方生死观文化差异——生之何来,死将何往
与中国强调死亡的伦理性和群体意义不同,西方则比较关注死亡的主体性和个体意 义。 ‚对于人而言,死是独立的。也就是说,尽管每个人都必死无疑,但每个人的死都 只能自己去完成,不能由别人来代替。死本质上只能是不可替代的‘我’的死。是世上 最私有的东西,谁也帮不了谁,与他人毫无关联,因为在死亡中,我们的实存被切断, 这最能使我们有可能从死亡处境出发来认识实存的局限性,返归本原,达到本己,成为 真人。‛ 人类对自我认识的彻底性在于意识到死亡是个体的,本己的。人的世界的建立和历 史的发展正是通过人与自身的分离而实现的。生就是走在死亡的道路上,而且每时每刻 死亡都有可能来临,没有死亡的意识,就不知道怎样生活。有死的人使人生成为个体, 成就有意义的‚一生‛。海德格尔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出:‚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 性。‛ 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在西方,死亡借助其主体性原则和个体性原则获得了生存论 -本体论的意义。
一 中西传统生死观的相同点
1.认识生死———都强调生命可贵。 中华民族素有关爱生命、珍惜人生的传统。 据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十问》记载,中国古代两位万民敬仰的贤明君 主尧和舜曾经有过一次对话。尧问于舜,天下万物谁最为可贵?舜明确肯定‚生最 贵‛。即认为生命乃天下万物中最为宝贵最有价值的东西。 在古代中国人心中,宇宙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生生不息、充满生机的有机 体,《易经》把它概括为‚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经· 系辞上》)中国儒家提倡 不仅要重生还要乐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 《论语》中曾记载:孔子分别问四位弟子的志向,问到曾皙,曾皙答日:‚莫 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 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论语· 先进》)孔子之言表达了以生为乐的积极乐观 情怀,以及追求活泼自在、自怡而又美好的人生乐趣。
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
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源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其内涵十分丰富,展现了中国人对生命与死亡的理解、关注、敬畏和追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
一、生命的尊严生命的尊严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生死观的核心价值。
中国古代文化强调“求生存”的观念,并将之视为各种价值追求的前提和基础。
在封建时代,对生命的尊重表现为“仁爱万物”的思想,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即人与人应该互相帮助、尊重、包容,才能实现和谐共处;在佛教和道教中,则是“众生平等”的观念,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具有无限潜能,需要被尊重、发掘和利用;在民间传统文化中则是对祖先和家庭的崇拜,认为家族的延续是通过爱护幼年婴儿和尊重长者来实现的。
二、死亡的意义中国古代文化中,死亡被视为一种过渡,是生命的结束,也是新生命开始的开始。
死亡在哲学上被认为是“无常”的代表,象征着一切的不确定性和无法预知性,在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中,古代中国人常常将死亡被视为一件深刻而神秘的事物。
在封建时代,死亡被视为“人生大事”,丧葬礼仪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了儒教的道德价值和尊重社会规范的态度。
佛教认为,人生会有轮回,死亡只是一次过渡,只要皈依佛教可以得到永生;道家则认为,人生虽有尽头,但生死是循环的、相互包容的,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而在民间传统文化中,则是将死亡视为“返本归真”、“归于自然”的观念,扬弃自然信仰和“人在天命”的思想。
三、生死的关系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生与死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来。
在世界观中,生与死是天地间最基本的阴阳哲学,象征着复合性的、动态的和相互转换的规律。
在人生观中,生与死是人类生存和生命发展道路上始终伴随的两个极端,是人类探索生命含义、拓展生命意义的基础。
在价值观中,生与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价值关系,没有生命就没有其他价值的实现,在社会发展中,也需要重视生命保障。
士大夫的生死观
士大夫的生死观士大夫的生死观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士大夫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对生死的看法不仅仅是个人的观点,更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体现。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士大夫的生死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士大夫注重个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他们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道德的完善和提高个人修养。
士大夫们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们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追求可以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就感,对于生死并不过分在意。
其次,士大夫对于生死有着独特的宿命观念。
他们认为人的一生都是在天命之下,生死由命运决定。
士大夫们相信自己的命运是由上天安排的,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是命中注定的。
因此,他们对于生死有着一种宿命感,对于死亡并不感到畏惧。
此外,士大夫对于个人名誉和社会地位的追求也影响了他们的生死观。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士大夫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他们注重个人名誉和社会地位的保持和提高。
因此,士大夫们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往往会考虑到自己的名誉和地位是否会受到影响。
如果选择了不顾名誉和地位而选择生命,可能会被视为背离了士大夫的道德准则。
最后,士大夫对于生死有着一种超越个人的情怀和责任感。
他们认为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有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因此,在面临生死时,士大夫们往往会考虑到自己是否还有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机会。
如果选择了牺牲个人生命以完成使命和责任,这被视为士大夫应尽的义务和担当。
总而言之,士大夫的生死观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修养、宿命观念、社会地位和责任感等。
他们注重道德修养和个人成就,在面临生死时往往会考虑到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以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机会。
对于士大夫来说,生死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道德完善和实现个人价值。
这种生死观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和宿命观念的重视。
儒道的生死观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古代两大哲学流派,它们对于生死观有着不同的看法。
### 儒家的生死观:
1. **强调人的责任与义务:** 儒家强调人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力实现道德、修养自己,以服务社会。
生死在儒家看来是个体责任的一部分,通过履行自己的职责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2. **重视后代传承:** 儒家注重家族和社会的连续性。
个体的生死被看作是家族延续的一环,后代的教育和传统的继承被视为非常重要的责任。
3. **追求“仁”:** 儒家强调“仁”的概念,即为善、为人,关心他人的福祉。
通过实践仁德,个体在有生之年可以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 道家的生死观:
1. **强调自然和道:** 道家注重自然和道的观念。
生死被看作是自然变化的一部分,是宇宙法则的表现。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不与自然的变化对抗。
2. **无为而治:** 道家提倡无为而治,强调不逆自然而行。
对于生死,有时表现出一种超越的态度,认为生死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因此应该接受并顺其自然。
3. **强调个体修炼:** 道家注重个体的修炼,追求心灵的宁静。
通过超越对生死的恐惧,达到心灵的自由。
在一些道家经典中,也提到通过修炼达到长生甚至不朽的境界。
总体而言,儒家强调通过履行社会和家庭责任来实现人生的价值,而道家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将生死看作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这两种观点在中国文化中共同存在,并对社会价值观和个体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丧葬制度内涵
中国丧葬制度内涵
中国的丧葬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涉及到人们对死亡、葬礼和后世的思考和仪式。
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观念:
1.尊重与敬畏:中国丧葬制度强调对死者的尊重与敬畏。
人
们相信生死轮回,认为死者应该得到合适的安葬,以便他
们在来世能够安享幸福。
2.社会和谐:丧葬制度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孝道"和
社会和谐的观念。
尽孝敬父母、安葬亲人被视为一种社会
责任,体现了家族间的血缘纽带和社会团结力量。
3.仪式与礼仪:中国丧葬制度注重仪式与礼仪,包括遵循传
统的葬礼程序、衣葬礼仪的规范、哀悼期间的行为规范等。
这些仪式和礼仪有助于维护家族的尊严、安抚亡者的灵魂,并加强社会的道德纽带。
4.社会责任与规范:丧葬制度强调社会责任和规范。
人们应
该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葬礼,尊重社会的规定,避
免过度浪费和炫富行为,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5.祭祀与纪念:丧葬制度中的祭祀活动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
的组成部分。
人们相信通过祭祀祖先,能够继承先人的智
慧和福祉,并保持与祖先的联系。
祭祀活动也起到纪念和
追忆亲人的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丧葬制度内涵丰富,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怀
念、家庭和社会团结的价值观念,并通过仪式、礼仪与传统习俗来表达和实践这些价值观。
它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
生死问题关系到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类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面对死亡的心理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一、中国人的生死观关于生与死,中国古代的先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死问题,但在中国历代以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于时至今日,中国人仍在骨子里接受着这些观念。
在这个科学巨人与道德侏儒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在逐步滑坡,或许,只有生与死的警示才能重新唤醒人类内在的道德意识。
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人关于生死之认识的剖析,来探寻生命的意义,以期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
1、中国人生死观的起源1.1知生观这一派主要以儒家为代表。
儒家孔子首先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充实人的道德生活,不必汲汲于追问死后的事,至于人的寿命长短,出于命运的安排,不必挂心。
后来孟子进而提出“立命”说。
孔孟教导人们不必计较生死寿夭,人活一天,就应该尽人事,处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了正义和人类全体的福祉,人是可以不惜献出生命的。
这就是具有浓厚人本主义的知生观。
这一派对于生死寿夭问题的回答,采取了命定论的形式,主张尽人事,追求生的价值,但其目的是要人们将人生价值置于首位,至于企求长生或者追求死后的彼岸极乐世界,是此派所不取的。
1.2 全生观这一派主要以道家为代表。
道家老子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反对人为的厚生、益生说。
他说人类同其他自然物如飘风骤雨一般,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生命的终结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因此他不赞成刻意追求长生。
中国人的生死价值观ppt课件
一般而言,中国人的生死企盼集中到一点,即是“善死”与“善终”。所谓“善死”,即人们不是遭受到水、火、刀、兵而死,其死是一种正常且自然的寿尽而亡;所谓“善终”,是指人们临近死亡时,能安卧在熟悉的老屋子里,亲朋好友环侍在旁,临终者可以从容不迫地交待完各种心事,再安然瞑目。并能够“入土为安”,让子孙后代可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人们若能实现这种“善死”与“善终”,便达到了理想的高品质的死亡。但是,现代社会中人的死亡,显然与此企盼有较大的差距。
3
中国人的生死企盼
“善死”与“善终”
逝者也难以达到“善终”
>美国著名的医生舍温·纽兰指出:在现代社会,老年人无疾而终的事是不被承认的:“美国联邦政府发表它的《死亡统计预测报告》,从该报告的前15项死亡原因中,或从其他任何无情的一览表中,都找不到一个项目适合某些刚过世的人。世界上任何地方,无疾而终都是‘不合法的’”。
中国人生死企盼具有伦理化的特征,其核心观念是“孝”
传统中国人对待死亡,首先突显的并非它的自然性,而是其伦理性。大多数的中国人往往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思考、规定、显扬死亡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使中国人的生死企盼散发着浓厚的伦理气息。
从文化的根源上而言,这样一种生死企盼来自于《孝经》: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7
从中国人的生死企盼看殡葬行业的发展
《活着》:人生、生死与传统的价值观
活着:人生、生死与传统的价值观引言《活着》是1993年由余华创作的一部现代中国小说。
该书以一个普通农民福贵的视角,通过描绘他一生中遭受的苦难和磨难,探讨了人生、生死和传统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主题并展示作者如何通过福贵的经历提出对社会、人性和传统观念的批判。
1. 人生:幸福与痛苦在小说中,福贵经历了种种困境和悲惨遭遇,从农村到城市再回到乡村。
作者通过福贵这个角色来表达人生无常和充满矛盾性。
他失去了家庭成员、丧失了家产,但他仍然坚持活着,并寻找着自己的幸福。
这反映出人们在面临逆境时保持乐观和寻找希望的能力。
2. 生死:存在与意义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死亡场景使得读者深思生命的脆弱和有限性。
作者通过描述福贵的亲人和朋友相继离世,展示了死亡对生者产生的冲击和反思。
人们生而为人,必将面对死亡,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寻找存在的意义成为了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3. 传统价值观:束缚与挑战小说中传统价值观在福贵一家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封建社会下的等级观念、孝道伦理以及女性地位等都对福贵一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作者通过揭露这些传统观念带来的束缚和不公平现象,反思社会体制下个体自由与尊严的局限。
结论《活着》通过福贵这个普通农民的命运,展示了人生、生死与传统价值观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小说提出了许多深刻而令人思考的问题,并引发了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深入探讨。
通过该作品,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对于幸福、生死和传统价值观的理解,并思考如何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寻找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
——编写者:百科全书小助手。
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
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生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中国文化中,生死观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它涉及到人类的生命、死亡、灵魂、命运等方面。
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也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中国人对生死的看法,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认为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他们注重生命的珍贵和短暂,强调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同时,他们也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
在这种观念下,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是平静、淡然的,他们相信死亡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是人类生命的必然终结。
在中国文化中,生死观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体系,都对生死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人的生命价值,认为人应该珍惜生命,追求道德、智慧和美德。
道家则强调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自在和无为。
佛家则强调人的超越性,认为人应该超越生死,追求解脱和涅槃。
这些思想体系,都对中国人的生死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中,生死观也与家庭、社会、国家等方面密切相关。
中国人普遍认为,生命是家庭的基石,是社会的基础,是国家的根本。
因此,他们注重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繁荣。
在这种观念下,人们对生命的态度是珍视、尊重的,他们相信生命是一种神圣的礼物,应该用来为家庭、社会、国家做出贡献。
在现代中国,生死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方面,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更加深入人心,他们注重健康、保护环境、维护生命权利。
另一方面,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更加关注死亡的方式和过程,注重死亡的尊严和安宁。
总的来说,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话题。
它涉及到人类的生命、死亡、灵魂、命运等方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也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人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注重生命的珍贵和尊严,追求人类的幸福和和谐。
生死苦乐 唯义所在
不过,庄子也隐隐透露出“人生如梦” 的倾向 。他说“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 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 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庄子讲,你 怎么知道喜好生命不是一种迷惑?厌恶死亡 不是一种偏执,如同浪子不知归乡?又怎么 知道死去的人不会后悔当初不该出生呢?庄 子还说,有些人在梦中饮酒作乐,一觉醒来 却烦恼哭泣;有些人正好相反,梦中哭泣悲 伤,早上却能打猎作乐。所以,只有大觉大 悟的人才知道人生其实只是一场大梦。
------ 张 载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每个个体生命都能 拥有其深远的社会生存意义的。只有当个体在生与 死的抉择中,通体洋溢着浩然正气,并以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的死,与社会上的正义要求相吻合时,才 往往具有“垂统可继”、“永垂丹青”的价值。如 国民党军官佩戴着刻有“杀身成仁,蒋中正赠”的 利剑,为蒋家王朝尽忠殉命,沦为反动势力的工具, 他们不但没能名垂青史,反而遭受后人唾弃。这就 是要求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正义,只有做到“生 有益世”,方能谈及“死而不朽”。
第一节 生死两安 崇尚不朽
古往今来,生死问题是困扰着人生的基本问题。 对于生死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道德 水准和道德境界,尤其是面临生死考验的关头,最 能集中体现人们的道德情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 的生死观内容相当丰富,也很复杂,但其主流不是 宗教信仰主义的生死观,而是比较注重现实的儒、 道生死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死的现实 态度,二是对生命的意义和不朽的思考。
对生死的现实态度表现为两种思想:道家把人 的生死看作是气的聚散,是自然之道;儒家的孔子 则重视现实人生问题而对死取淡然态度。二者都不 为生死问题所困累。这样的态度是合理的。二是对 生命的意义和不朽的思考。从春秋时期叔孙豹提出 “三不朽”的思想以来,代表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 主要是儒家思想。他们主张把个人的生命投入到社 会人群的大生命中,以对社会、历史作贡献为人生 价值之所在,以“立德、立功、立言”、“虽久不 废”为不朽。
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展板
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展板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这句话可以说是传承了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
这句话中的每个字眼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对于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休戚与共,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共同进退的关系。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与我们相伴左右的正是亲朋好友。
在困境中,他们会伸出援手,给予我们帮助和鼓励;在顺境中,他们会与我们同甘共苦,分享我们的欢乐和成功。
只有在团结与合作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共同面对生活的诸多困难,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荣辱与共,强调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一个人的成就和荣誉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蕴含着整个集体的辛勤付出和支持。
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将会影响到他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只有将自己的荣誉与集体的利益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生死与共,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的一切生灵共同生活。
我们的生命和健康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呵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只有保护环境、爱护自然资源,才能保证我们和未来世代的健康和幸福。
命运与共,强调了个人与命运的关联。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无法改变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应对和面对。
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困难,我们都要坚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往直前,迎难而上。
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力量,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努力奋斗,相信总有一条光明的道路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这句话的内涵深刻而广泛,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它教导我们要珍爱与他人的关系,承担起成员与集体的责任;它教导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生命与健康,与自然和谐共存;它教导我们要积极面对命运的挑战,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只有真正理解和践行了这句话的精神,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变得更加坚强、自信和有意义。
中国人的价值观
中国人的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重视生命是一种重要而突出的观念。
重生的根本指向是希望生命长久,或者能够得到不断的延续。
但是,生命的延续总会需要一些条件,也总会遇到挑战。
在什么情况下生命会发生变故,人们又因为什么可以放弃生命呢?孟子在讲到“舍生取义”时有一些话,这些话中所透露的生命价值观实际上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就支配着人们对于生命和生活的价值选择。
到了今天,这样的价值观念的内在灵魂并没有变,这或许是中国人的传统天命观和现代生命观相互衔接的地方之一。
为了能更清楚地看到这种衔接,我们不妨把这段话摘录如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这段话中,生命和死亡都是一种价值,但或许并不是人们所看重的最高的价值。
如果它们是最高的价值,那么为了实现这种价值,人们可以放弃其他的一切;而如果它们不是最高的价值,那么放弃它们也就成为可能的了。
在孟子那里,比生死更重要的价值是存在着的,它就是“义”。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封建统治者树立了很多德目,如仁、义、礼、智、信等,它们在价值上的重要性也超过了生和死。
这些德目成为超越人的肉体存殁的内在价值,也成为社会教化的工具。
正如孟子所说的,贤达智者有趋利避害、追求生命最高价值之心,普通的老百姓也同样如此。
古时候的人们会为了某种大义而把生死置之度外,或者为了生死而采用一切手段,在这一点上,今天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啊?中国人相信存在一种神灵,但你的神灵和我的神灵往往又不是相同的。
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判断,传统的中国人是泛神论者和多神论者。
既然如此,就没有一种像西方社会那样统一的神灵来构成中国的整体宗教,也就不会有一种统一的宗教价值贯穿在中国人的生命过程中,即便是对于天命,其后果也同样如此。
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趋避之这句体现的人生价值观
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趋避之这句体现的人生价值观“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这句话源自《后汉书·杨震传》中的一段话:“智士不为五斗米折腰,功臣不为美女忘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句话是杨震在与当时执政的宦官之间斗争时所说。
这句话所表达的人生价值观,是将国家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的价值观。
在这种价值观中,个人的生死命运都可以被牺牲,只要这样做能保障国家利益。
这种价值观以国家为重,忽视个人的自由和尊严,甚至不惜损害自己的生命安全。
人生是短暂的,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决定了我们人生的终点和成就。
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趋避之这个人生价值观下,个人的追求和理想存在于服务于国家之中,国家是自己的终极追求。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几乎没有人会毫无保留地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保障国家的利益。
这种价值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被接受,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它并不是人们人生的目标和理想。
如果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对立起来,人们会有困惑和犹豫。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和国家的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个人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保护,而国家的强盛也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贡献。
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趋避之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人生的角度和可能性,即为我们强调个人和国家的利益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
在今天的世界,人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
本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趋避之这句话的人生价值观,我们应当平衡好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但同时也要为自己的生活和前途奋斗。
只有坚持适度的个人奋斗和国家利益的服务,才能实现和谐的人与人、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总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趋避之这句话的人生价值观,呼吁我们为国家的利益而斗争,但是也不能忘记个人的自由和尊严。
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人民的齐心协力,而每个人的成功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保护。
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趋避之这句体现的人生价值观
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趋避之这句体现的人生价值观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经说过,“人之所以为人,身为食器而心为明鉴也。
”这句话阐述了人生价值在于心智有清明的观点。
人生价值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拥有的、为社会所认可和赞誉的人格品质、思想道德、知识技能、实践经历、社会贡献等方面所体现的一种价值。
在中华文化里,有一句闻名世界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趋避之。
”这句话体现了一种奉献精神。
它意味着,在国家和个人的利益之间,国家的利益应该放在第一位。
若国家需要个人奉献自己的生命,个人应该毫不犹豫地奉献。
同样,如果个人的行为有可能带来国家的祸福,个人应该在避免国家遭受损伤的前提下自己承担风险。
这种人生价值观的核心是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作出奉献。
在这种观念下,个人的利益通常被放在次要的地位,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则被看做最重要的。
这一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道德信仰,也反映了中国人长期以来对自身作为国家和民族的一份子所承担的责任的理解和认识。
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趋避之,这句话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是鼓励人们不畏艰险,不怕树大风大,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这句话所代表的民族精神是一个牢不可破的信念,即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坚定不移地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利益与国家、社会紧密相连。
这种信念不仅因为它塑造了国家的品格,而且因为它能够激发更多的潜能和积极性,激发人们付出一切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和目标。
但是,这种价值观并不是简单的盲目投入到民族和国家利益中。
相反,它需要个人在承担国家责任的时候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地分析判断,使自己的贡献最大化,同时保护自己免遭不必要的伤害。
这也是“因祸福趋避之”这句话所表达的另一个含义。
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价值和国家、社会、家庭的价值是密不可分的。
个人在不断追求自己的价值的同时,也需要为国家、社会、家庭做出应有的奉献。
这种奉献不仅使个人充实,也使社会繁荣与发展。
在当今日益复杂和多元的社会中,如何在个人价值与国家、社会、家庭各方面的价值之间找到平衡,是每一个人需要考虑的问题。
苟利于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绉体现的人生价值观
苟利于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绉体现的人生价值观
苟利于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绉体现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苟利国家生死以
——言欢魏老师先容
汉语《苟利国家生死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人生价值观之一,也是公共信条,代表了中国向胜利发展的决心和信念。
这句话让我们启迪:让自己的行动以服务国家生死之本,以自我牺牲献身国家服务,神圣而伟大。
人生为什么要活出价值呢?无论从多元化观点看,甚至从无神论角度来看,这句话都充满了时代意味,给我们的人生价值足以坚定站立的支撑。
要想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价值,何不把“苟利国家生死以”作为人生的明灯,常怀勤奋进取的情操,让自己的人生跳脱单调乏味的情境,永不停歇,着力添加自身的价值,在苟利国家生死以为目标那里起舞,酣畅淋漓,创造出永恒的辉煌。
在行动上,我们要以品质来体现价值,学生要努力学习,勤苦劳动;老师要坚持自律,以身作则;军人要以抗战为荣,持守法纪;父母要传承传统价值,全心全意地照顾自己所养育的孩子。
最后,我们必须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人生价值观“苟利国家生死以”,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体现自己的价值,勇敢地走出自我,做一个活出价值,贡献自己的社会的人。
苟立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意思
苟立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意思苟立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这是因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
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基本形式是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种。
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这两种基本形式大量地表现在平凡的工作和默默奉献之中。
人生价值有大小之分:1、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凡愿意为现代化建设尽责出力,并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劳动者,不管其从事任何工作,也不论其能力大小如何,都是光荣的,有人生价值的。
这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在人生价值上的共同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劳动者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而无高低贵贱的区别。
2、但是,由于各人的体力、智能、思想、觉悟、知识水平等等的不同,因此各人的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贡献也就存在差别。
有的劳动者的劳动产品或科研成果,能够用数字统计出来,显示出他的贡献比其他人大。
还有的人未得到社会和人民的承认。
由此可见,不同的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是有差别的,换言之,应该承认人生价值有大小之分。
3、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者的人生价值的质的共同性和量的差别性是统一的。
我们不能只看到一面,忽视另一面。
如果只承认共同性的一面,而忽视不同人的对社会贡献的差别性一面,势必等于承认平均主义“大锅饭”是合理的,或者等于容忍懒惰,鼓励平庸。
反之,如果我们只看到差别性的一面,而否认不同分工的劳动者都有对社会作出贡献的共同性一面,也会背离科学人生价值观的正确轨道。
不同职业、不同工作岗位本身并无价值大小之分,但各人付出的努力不同,效果也就不同,导致了人生价值的差别。
因此,从事不同职业、在不同岗位上的人都有可能去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
四文活动征文主题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
四文活动征文主题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
运
“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共享”,这是一个传统的中国价值观,强调了人们在困难和艰难时刻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个人的生活中,还是在国家的发展进程中,这种精神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阐述这一主题。
在社会的层面上,休戚与共是国家和社会共同发展的基石。
历史上,有很多例子说明了休戚与共的重要性。
在国家的兴衰发展中,每一个个人的努力和奉献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习惯性地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置于个人的利益之上,这就是休戚与共的表现。
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我们都应该把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共同努力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然而,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冷漠和疏离。
个人主义的盛行导致了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利益与幸福,而忽视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
这种状况是不利于社会和国家的长期发展的。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和文化引导,培养人们的休戚与共的价值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在共同困难和挑战面前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生活价值。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这句话在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依然深深地触动着人们的心灵。
它表达了一个崇高的精神境界,让我们对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有了深刻的思考。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个人的生死荣辱与国家的利益紧密相连,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在国家的兴亡与荣辱面前,个人的得失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只有国家的繁荣富强,才能为个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
个人的命运注定要与国家的发展相契合,而不应该因为个人的困难或祸福而回避国家的需要和责任。
这句话强调了国家利益的至高无上和个人奉献的价值。
它教导我们,当国家面临危难时,我们应该勇往直前、挺身而出,为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只要我们站在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国家利益摆在首位,我们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然而,这句话同时也提醒我们,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小的,个人的存在与国家比较起来显得渺小。
在国家的利益与个人的福祉之间,我们应该为国家的利益做出牺牲,但同时也需要保障个人的基本权益和利益。
个人的奉献不应是一种过度牺牲,而应该是在国家利益需要之下,保持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最后,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国家和个人永远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国家富强,个人才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
我们应该牢记这句名言的意义,积极投身于国家的事务,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国家和个人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进行展开讨论。
首先,引言部分将会对本文要探讨的主题进行概述,并给出文章的目的。
这将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引发读者对主题的思考。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会分为三个要点进行展开。
每个要点将会深入探讨一个方面的内容,以便全面地阐述本文的主题。
狗立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的人生价值观
狗立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的人生价值观
苟立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的人生价值观是坚定爱国信念。
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爱国主义会帮助个人实现人生价值。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个人血福胶所应该具有的公民道德之一,是历史地形成的忠诚和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和感情。
兵造华爱国的意义
一个国家的强盛,且万老假声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社会的发展,有赖于文明的推动;一个个人的进步可地杆民系触,需要文化的哺育。
党的360问答十八大正式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高客盾财跟死批又刚度概括和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说破元假云测而钢扩究值观的基本内容。
跑运重洲席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今日起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量排教落村”栏目,对24个字的精神内关般略的核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和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01月1份年,11奢月侈2日品,品美牌国G安uc全ci被化指妆在品华运用动工联双盟重表标示准,,强并生爆婴发儿“洗虐发工水门中”含,有让可这致个癌一的向二在恶中烷国以口及碑季不铵错盐的15奢。侈美品国企、业中,国一、夜加之拿间大成等了5国千市夫场所所指售的产“品血中汗仍工含厂有”该。物质。
中国人的生死企盼的基本特征
为了适应中国人生死企盼之伦理化特征,中国的殡葬业应该做好遗属的抚慰工作。
一般而言,遗属的心灵伤痛主要包括:亲人 去世引发的深切怀念;永远不可再见面的深层失 落;不知亲人将面对什么状况引发的揪心;丧失 自我生命另一半的痛苦;撕心裂肺般的恐惧和感 觉,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外在的因素可能引发遗 属的心灵伤痛,如:殡葬过程中感觉到是暴利引 起的内心不满;丧事过程中,所获得的服务水准 不高,受到冷冰冰、毫无热情对待的无力与无助 感;可能产生的殡葬过程中员工对亲人遗体极不 负责、当作一件物品的处理方式导致的痛惜感, 等等。
是为“天地之心”。所以,无论从发生学、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人 (按《第五次全国人口普
类历史发展来观察,精神、意识、理性始终是人类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人 查公报(第一号)》,全
类之所以别于其他动植物的根本所在。
国人口为129533万)一
科技与制度的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人类的生死问题
般而言,一个面临死亡者, 他的家人必不可免地会陷
农村居民 不能再有任何经历 怕死后不知变成何样 不知死后会发生何事 我的亲友会哀伤 所有计划都得结束 死亡可能很痛苦 对家人责任未完成
16.11% 8.06% 9.00% 8.06% 12.32% 8.06% 36.32%
中国人生死企盼伦理化使中国人寻找到并仍践履着一条死亡非个我化的生死之路。生死企盼伦 理化的结果是本为与个人密不可分的死亡事件蜕变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生命存亡之事。这 可称之为死亡非主体化现象。这种死亡的泛化,一方面使个人之死亡痛苦可以适当地分散给许 多亲人,从而减轻了临终者生理与心理的重负;另一方面也使个人之死亡的事件对一个家庭的 众多成员产生的影响极大。
从中国人的生死企盼看殡葬行业的发展
要适应中国人生死企盼具有的礼仪化特征,要对殡葬业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入的改革,关键是 突出人道化安排。
中国的殡仪行业的服务及硬件设施,要从过去主要考虑“死人”之用转变为如何也让“生者”
(遗属)更方便的基点之上,这就是人道化的需要。
一般的殡仪馆,对“死人”躺在何处,怎样运送都有详细的规划与设施,唯独忘记了更重要的 “活人”的活动。一般的公墓,只注重墓园的开发,忽略了生者使用的设施。所以,殡葬行业 的必须体现以人为本,此“人”不仅是“死人”,更是“活人”。
要适应中国人生死企盼具有的神秘化特征,努力做到葬事的人文化安排 人间的丧事本就是一种至哀至痛之事,应该努力突显人文化,精心安排,以降低丧者家属的心 理不适和情感哀伤。 (1)必须大力发展前延性的服务产品,如生死教育。让人们从生死之必然性过渡到对自我生 死的理性及感性的接受,让社会与百姓不避讳“死”,能以正常的心态来讨论有关“死”的各 方面的问题,这样的话,就可以大力引入并提倡“生死规划”的概念,推动人们生前规划死后 之事的新风尚。 (2)殡葬业还应该发展后续性的服务产品,比如葬仪的多样化,以满足遗属的不同心愿。 (3)殡葬业还应该积极开展有关殡葬知识的社会性宣导工作。 (4)推进殡葬业向人文化方向发展
世界上任何地方,无 疾而终都是‘不合法 的’”。
“善死”与“善终” 一般而言,中国人的生死企盼集中到一点,即是“善死”与“善终”。 所谓“善死”,即人们不是遭受到水、火、刀、兵而死,其死是一种 正常且自然的寿尽而亡;所谓“善终”,是指人们临近死亡时,能安 卧在熟悉的老屋子里,亲朋好友环侍在旁,临终者可以从容不迫地交 待完各种心事,再安然瞑目。并能够“入土为安”,让子孙后代可以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人们若能实现这种“善死”与“善 终”,便达到了理想的高品质的死亡。但是,现代社会中人的死亡, 显然与此企盼有较大的差距。
>据有关资料显示,仅就 中国大陆而言,目前的死
人类可以驭使万物以为己用。所谓“天地之心”是说,人类虽然是天地自 亡率大约为千分之六,也
然所生,但却成为了天地自然的一种灵明:万物是没有精神意识的,是不 就是说,中国一年死亡人
能自明的,只有人类才有思想、意识与观念,才能认识万物、分辨万物, 数约达八百二十万之巨。
中国人生死企盼又具有礼仪化的特征,其核心观念是“礼”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又以讲礼仪而著称于世,表现在殡葬上,数千年来,形成了一整套复 杂的礼仪系统。大儒荀子也指出:“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 善,人道毕矣。”(《荀子·礼论》)从丧亲之日始,人们的动停行止、言谈服饰、时日安排等等,皆被 纳入礼仪的规定之内。这种“生死之义”长期延续的结果,使人们有一种稳定的生死期待,知道在丧 亲之后,究竟应该如何去做,怎样表现出合符社会通常礼俗的行为。这既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元素,更 是丧亲者良好的心理慰藉。
中国人的生死企盼
所谓中国人之生死企盼,指的是中国人对生死状况的种种愿欲、期望和追求。死是人生之终点站,蕴含 着人们众多的生死企盼,其一源于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二来自社会现实的存在状况,所以,人们的生 死企盼具有民族性、多样化、复杂性和变化多的特色。
>美国著名的医生舍 温·纽兰指出:在现代社 会,老年人无疾而终的 事是不被承认的:“美 国联邦政府发表它的 《死亡统计预测报告》, 从该报告的前15项死 亡原因中,或从其他任 何无情的一览表中,都 找不到一个项目适合某 些刚过世的人。
逝者也难以达到“善终”
代社会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亲人们很难在逝者亡故前全部赶到,而且 人们大多是在陌生的异己的医院中去世。然后则是亲人们强压悲痛, 机械地添写死亡证明书,还要办理一系列冷冰冰的手续;再后则是尸 体解剖和焚化,等等。这一切现代死亡处理方式的工业化、技术化的 操作几乎都与中国人生死企盼中的善终要求相背离
中国人生死企盼之伦理化的特征要求现代中国殡葬业必须注意人性化的问题。
在天津医科大学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对4250人的抽样调查 面临死亡最关心的事情
城镇居民 不能再有任何经历 怕死后不知变成何样 不知死后会发生何事 我的亲友会哀伤 所有计划都得结束 死亡可能很痛苦 对家人责任未完成
15.93% 7.66% 8.97% 10.06% 12.89% 18.15% 21.46%
2101月1份年,11奢月侈2日品,品美牌国G安uc全ci被化指妆在品华运用动工联双盟重表标示准,,强并生爆婴发儿“洗虐发工水门中”含,有让可这致个癌一的向二在恶中烷国以口及碑季不铵错盐的15奢。侈美品国企、业中,国一、夜加之拿间大成等了5国千市夫场所所指售的产“品血中汗仍工含厂有”该。物质。
从中国人的生死企盼看殡葬行业的发展
于“彼岸”世界,是活着的感性的人难以经验的存在。
临终者和受死亡问题的困
扰者就有九千万人左右
(以每个逝者10个左右的
亲属和朋友计算)。
2101月1份年,11奢月侈2日品,品美牌国G安uc全ci被化指妆在品华运用动工联双盟重表标示准,,强并生爆婴发儿“洗虐发工水门中”含,有让可这致个癌一的向二在恶中烷国以口及碑季不铵错盐的15奢。侈美品国企、业中,国一、夜加之拿间大成等了5国千市夫场所所指售的产“品血中汗仍工含厂有”该。物质。
谈殡葬行业的发展
中国人的生死价值观
宣讲人:李厚涛
谈殡葬行业的发展
中国人之生死企盼
导语: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殡葬业与中国改革开
放的伟业一样,也处于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据不完全统 计,中国殡葬业已拥有的殡仪馆、火葬场、公墓等3000余 家,从业人员达40000余人。
驻足于中国殡葬业大发展的今天,我们既要肯定成 绩,更要冷静地省视,不 仅要看到中国目前的殡葬业水平 与国外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殡葬业有较大的距离,而且殡葬业 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事业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社会的需要还 有相当差距。因此,如何适应中华民族的生死文化,建构一 个设施现代化、内涵民族化、适应中国民众需求的中国殡葬 业,是摆在每一个殡葬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任务,需要做出极 大的努力。
中国人生死企盼还具有神秘化的特征,其核心观念是“魂魄”、“阴阳”与“鬼神”。
2101月1份年,11奢月侈2日品,品美牌国G安uc全ci被化指妆在品华运用动工联双盟重表标示准,,强并生爆婴发儿“洗虐发工水门中”含,有让可这致个癌一的向二在恶中烷国以口及碑季不铵错盐的15奢。侈美品国企、业中,国一、夜加之拿间大成等了5国千市夫场所所指售的产“品血中汗仍工含厂有”该。物质。
我们应该建立专业的殡葬机构和专业人员,才 能真正将这一立足于中国百姓生死企盼的事业 做好。
除了传统的殡葬服务,我们应该掌握以下服务 技能:
1.殡葬设施引导 2.社会资源转介 3.悲伤辅导 4.殡葬咨询 5.法律咨询。
2101月1份年,11奢月侈2日品,品美牌国G安uc全ci被化指妆在品华运用动工联双盟重表标示准,,强并生爆婴发儿“洗虐发工水门中”含,有让可这致个癌一的向二在恶中烷国以口及碑季不铵错盐的15奢。侈美品国企、业中,国一、夜加之拿间大成等了5国千市夫场所所指售的产“品血中汗仍工含厂有”该。物质。
中国人生死企盼具有伦理化的特征,其核心观念是“孝”
传统中国人对待死亡,首先突显的并非它的自然性,而是其伦理性。大多数的中国人往往从伦理道德 的角度去思考、规定、显扬死亡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使中国人的生死企盼散发着浓厚的伦理气息。 从文化的根源上而言,这样一种生死企盼来自于《孝经》: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 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2101月1份年,11奢月侈2日品,品美牌国G安uc全ci被化指妆在品华运用动工联双盟重表标示准,,强并生爆婴发儿“洗虐发工水门中”含,有让可这致个癌一的向二在恶中烷国以口及碑季不铵错盐的15奢。侈美品国企、业中,国一、夜加之拿间大成等了5国千市夫场所所指售的产“品血中汗仍工含厂有”该。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