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神经内科5个临床路径
短暂性脑缺血发生临床路径(县级医院2012 年版)一、短暂性脑缺血发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生: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照。
依据《临床诊断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年 12 月第一版)、《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生二级预防指南( 2010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2010 )。
1.起病忽然,快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半连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 1 小时内恢复,但可频频发生。
3.除外癫痫。
4.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依据《临床诊断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生二级预防指南(2010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 2010 )。
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拟订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齐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生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要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小并达到介入标准者予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支架成形术或球囊扩充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9-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一定切合短暂性脑缺血发生: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拥有其余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时期不需要特别办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行时,能够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3)心电图;头颅 MRI 或 CT ,颈部血管超声。
2.依据详细状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同型半胱氨酸、TCD,CTA、MRA或 DSA ,心脏彩超、胸部X 线平片。
卒中中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治流程图
卒中中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
治流程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治流程如下:
1.首先,怀疑患者是否出现卒中/TIA症状。
2.然后进行头颅CT检查,以判断是否有出血情况。
3.如果头颅CT检查显示有出血情况,按照脑出血诊治流
程进行治疗。
4.如果头颅CT检查没有发现出血情况,则需要根据
ABCD2评分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病因学检查。
5.如果ABCD2评分≥3,则需要在两天内完成病因学检查,并进入卒中门诊/病房进行治疗。
6.如果ABCD2评分<3,则可以选择相关检查进行进一步诊断,包括心电图、血管检查、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检查。
7.对于易损斑块的检查,可以进行颈部血管/血管内超声、MRI、TCD微栓子监测等检查。
8.心脏评估方面,可以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
心动图等检查。
9.对于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如果出现同侧颈动脉颅外
段中重度狭窄(50%~99%),则可以考虑进行CEA或CAS
治疗。
10.对于颅外椎动脉狭窄伴有症状性颅外椎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的TIA患者,可以进行支架置入术治疗。
11.对于锁骨下动脉狭窄和头臂干狭窄的患者,可以进行
支架置入术或外科手术治疗。
12.对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70%的TIA患者,需要
进行进一步治疗。
单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
单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
一、单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A)
(一)适用对象
单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合并症或合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的合并症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1、多数在静态下急性起病,动态起病下以心源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见,
2、突然出现局灶性脑损害症状,符合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及其分支缺血后改变,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24小时内安全恢复
3、头颅CT及MRI可以正常。
(三)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
2、无意识障碍,未出现新梗塞。
(四)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
2、有各种类型意识障碍
3,发展为脑梗塞或脑梗塞进展型
(五)治疗常规
1、内科综合支持治疗,应特别注意血压调控
2、抗凝,抗血小板聚集
3、扩血管,改善脑供血
4、中药活血化瘀治疗
6、病因治疗
(六)标准住院日:10-14天
(七)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未再出现局灶性脑损害症状发作。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合并症或出现脑梗塞及脑梗塞进展性,病情危重,不能出院
2、患者拒绝出院
二:单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表单(A)
病名称编码:I63.9
适用对象:单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
3、短暂性脑缺血门诊临床路径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门诊临床路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门诊临床路径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门诊诊疗流程(一)适用对象1、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ICD-G45.901):椎-基底动脉系统TIA,颈内动脉系统TIA(大脑半球)。
2、无合并症或合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的合并症、上级医院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可转门诊治疗的、既往有该病史,本次发病症状较轻,可在门诊治疗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1、既往住院病史。
2、临床症状及体征。
(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纳入标准:适用对象、符合诊断标准。
(四)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
2、需要住院或并发症需要处理的在门诊无法治疗。
3、进展型。
(五)门诊检查项目。
与疾病相关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脂,凝血功能,颅内多普勒血流图必需的检查项目:心电图,血糖,肝功能,肾功能。
(六)治疗常规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盐酸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肝素。
4、选用降血压、降血脂药:吲达帕胺、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等。
5、其他对症处理。
(七)标准门诊诊疗日:7-10天(八)治愈标准1、生命体征平稳。
2、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改善。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门诊治疗期间合并症突发,进展性,病情加重,需要转住院的。
二、短暂性脑缺血门诊治疗临床路径表单病名称编码:ICD-G45.901适用对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就诊日期:年月日治愈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慢性病门诊治疗临床路径质量控制与考核要点。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Ⅲ,TCD,CTA、MRA或DSA,灌注CT或灌注MRI。
(七)选择用药。
1.抗凝药物: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给予①肝素加华法令;②单独口服华法令;③单独用低分子肝素。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必要时可予他汀类降血脂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及诊疗规范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ICD10:G45.901)(二)诊断依据。
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24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高危患者(ABCD2评分≥4分)进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部X线片、心电图;(4)颈部动脉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或其他颅内血管检查(MRA、CTA等)(5)颅脑CT,有条件的可行颅脑MRI+DWI(弥散加权成像)。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等]、红细胞沉降率、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水平、抗心磷脂抗体、维生素B12、叶酸。
(2)TCD发泡试验。
(3)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监测、腹部B超(肝、胆、胰、脾、肾)。
(4)头颅磁共振: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灌注加权成像(PWI)等。
(5)头颈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
(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七)选择用药。
1. 神经保护剂: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2.改善脑血循环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如降纤、扩容等方法3.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整理)单神经内科临床路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Ⅲ,TCD,CTA、MRA或DSA,灌注CT或灌注MRI。
(七)选择用药。
1.抗凝药物: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给予①肝素加华法令;②单独口服华法令;③单独用低分子肝素。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必要时可予他汀类降血脂药。
神经内科临床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国缺血性卒中和TIA二级预防指南2010》。
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ESSEN评分,ABCD2评分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他汀类药物治疗。
4.心源性、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
5.低灌注所致者可扩容治疗。
6.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一种活血化淤中药治疗。
6.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7.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四项。
(3)胸片/胸透、心电图;(4)头颅MRI或CT,TCD/颈动脉血管超声。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大便常规、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Ⅲ,CTA、MRA或DSA,灌注CT或灌注MRI。
6种疾病临床路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Ⅲ,TCD,CTA、MRA或DSA,灌注CT 或灌注MRI。
(七)选择用药。
1.抗凝药物: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给予①肝素加华法令;②单独口服华法令;③单独用低分子肝素。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整理)单神经内科临床路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Ⅲ,TCD,CTA、MRA或DSA,灌注CT或灌注MRI。
(七)选择用药。
1.抗凝药物: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给予①肝素加华法令;②单独口服华法令;③单独用低分子肝素。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必要时可予他汀类降血脂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
长期医嘱(可选) 1.低盐低脂饮食 2.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3.氯吡咯雷 75mg qd 4.瑞舒伐他汀 10mg qn 5.0.9%氯化钠 250ml+丹参川 芎嗪 10ml 静滴 qd 6.0.9%氯化钠 250ml+奥拉西 坦 15ml 静滴 qd
临时医嘱 (可选) 1.DSA
长期医嘱(固定) 1.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2.一级护理 3.拜阿司匹林 0.1 qn 4.0.9%氯化钠 250ml+血 栓通 0.45 静滴 qd 5.0.9%氯化钠 250ml+乙 酰谷酰胺 0.6 静滴qd
住院第2天 1.主治医师查房,完成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2.评估辅助检查结果,分析病因 主要 3.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病情 4.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诊疗 5.神经功能状态评价 工作 6.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长期医嘱(固定) 1.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2.一级护理 3.拜阿司匹林 0.1 qn
临时医嘱(固定) 1.复查异常的检查结 果 2.若使用抗凝治疗复 查凝血功能
临时医嘱(固定) 1.复查异常的检查结 果 2.若使用抗凝治疗复 查凝血功能 3.根据病情及异常检 查结果请相关科室会 诊
长期医嘱(可选) 1.低盐低脂饮食 2.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3.氯吡咯雷 75mg qd 4.瑞舒伐他汀 10mg qn 5.0.9%氯化钠 250ml+丹参川 芎嗪 10ml 静滴 qd 6.0.9%氯化钠 250ml+奥拉西 坦 15ml 静滴 qd
临时医嘱 (可选)
重点 医嘱
明确固定,作为临床路径 接导入病历。
备注:以上项目必须明确固定,作为临床路径 病例电子医嘱内容直接导入病历。 主要 护理 工作 1.出院带药服用指导,交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神经内科(6个)临床路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Ⅲ,TCD,CTA、MRA或DSA,灌注CT或灌注MRI。
(七)选择用药。
1.抗凝药物: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给予①肝素加华法令;②单独口服华法令;③单独用低分子肝素。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必要时可予他汀类降血脂药。
短暂性脑缺血临床路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一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同型半胱氨酸,抗凝血酶Ⅲ,TCD,CTA,MRA或DSA,灌注CT或灌注MRI. (七)选择用药【抗凝药物】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给予(1)肝素加华法令;(2)单独口服华法令;(3)单独用低分子肝素。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告知程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告知程序概念: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突然出现一过性局灶神经功能障碍,症状通常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持续3-5min 后完全恢复。
最长不超过24h,但可反复发作。
入院须知——见入院告知程序疾病相关知识:1、其临床症状为脑某一局部的神经功能缺失,发作突然,历时短暂2、常有反复发作,发作次数多达一日数次,少则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才发作一次护理措施:1、发作时取平卧位,避免跌倒、跌伤,保证脑部供血,7-10天内不发作后再下床活动,应减少活动量2、保持呼吸道通畅。
遵医嘱吸氧,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3、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单独外出4、扭头或仰头动作不易过急,幅度不要太大,防止TLA诱发或跌伤饮食指导:1、低盐、低脂、低糖、充足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饮食,如精瘦肉、豆制品2、戒烟酒及辛辣油炸食物和暴饮暴食3、多食蔬菜、水果,如菠菜、油菜、猕猴桃、苹果等用药指导:1、告知患者如何服药及用药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2、严格遵医嘱服药,避免漏服自行停药和更改药量3、抗凝治疗时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4、使用噻氯吡啶等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时,可出现可逆性5、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应定期查血常规心理指导:1、主动了解疾病的知识、治疗和预后的关系,保持心情愉快,积极配合治疗2、当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时,可向家人或医护倾诉,适当宣泄3、学会自我放松技巧,缓解紧张、恐惧,如深呼吸法、肌肉放松训练等健康指导:1、合理饮食,粗细搭配,荤素搭配,戒烟酒2、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和运动,注意劳逸结合3、按医嘱正确服药,积极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二)诊断依据。
根据美国心脏/卒中学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定义和评估》(Stroke,2009;40:2276-2293)及《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订)
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但可反复发作;
3.除外其它非血管源性因素;
4.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美国心脏/卒中学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定义和评估》(Stroke,2009;40:2276-2293)及《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订)
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及血管评估,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频繁发作可考虑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3.如考虑心源性因素可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支架成形术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脑电图;
(4)头颅MRI或CT,颈部血管超声。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抗核抗体、肿瘤标记、甲功、ENA、ANCA、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抗凝血酶Ⅲ;
(2)TCD,CTA、MRA、磁共振高分辨血管扫描或DSA;
(3)灌注CT或灌注MRI、头颅MRI磁敏感扫描。
(七)选择用药。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抗凝药物:排除抗凝治疗禁忌症后可选择:低分子肝素、肝素、华法令,也可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
3.调脂药物:可选择他汀类药物。
(八)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辅助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导致合并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明确,反复发作并且有手术指征者需介入治疗或转血管外科进一步治疗,转入相应治疗路径;
5.若住院期间转为脑梗塞者转入脑梗塞临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