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测井考试题目大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涡轮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涡轮流量计的传感器有装在低摩阻枢轴扶持的轴上的叶片组成。
轴上装有磁键或者不透光键,使转速能被检流线圈或光电管测出来。
当流体的流量超过某一数值后,涡轮的转速同流速成线性关系。
记录涡轮的转速,便可推算流体的流量。
2、敞流式涡轮流量计测井为什么需要井下刻度?怎样刻度?
井下刻度就是建立一起响应频率和流体速度之间的精确关系,也就是确定涡轮流量计响应方程)()(th f V V K RPS N -=中的K 和th V 。
由于K 和th V 与流体性质和摩阻有关,而井下不同深度的流体性质可能不同,测量之先又不可能知道,所以需要在井下实际测量过程中进行刻度。
井下刻度的方法是通过在流动的液体中,仪器用多个分别向上和向下的绝对速度,测量记录响应曲线来实现的。
首先,流量计以不同的稳定电缆速度通过探测井段进行测量记录。
其次在未射孔的稳定流动井段选择一系列读值点。
最后,以电缆速度和涡轮转速为纵、横坐标绘制刻度图。
1、温度测井对井内条件有哪些要求?为什么?
• 温度测井可以在稳定生产或注入的流动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关井后的静止条
件下测量。
为获得最优资料,对于流动测井,要求测前48h 内生产或注入条件(流量、压力和温度等)保持稳定;对于静态测井,不允许有注入或泄漏,否则会干扰测井信息。
在所有测井项目中,必须最先进行温度测量,并在一起下放过程中进行,以免仪器与电缆运动破坏原始的温度场。
如果需要重复测井,应将仪器提到测量井段上部停数小时,使被搅动的温度场恢复平衡后再进行测量。
3、怎样利用时间推移技术测量井温曲线划分吸水剖面?
在一口注水井中注水一段时期,然后关井并在某一周期内多次进行温度测井,观察井温剖面恢复到原来地温值的过程。
由于吸水冷却带半径大而且强,而未吸水层降温带半径小而且弱,吸水层位回到地温的速率比未吸水井段要慢得多,从而在恢复井温曲线上显示出异常。
6、试述多相流动测井解释的一般程序。
(1) 收集整理测井资料及有关数据 (2) 划分测井解释层段
(3) 分层读取测井数值 (4) 定性分析测井资料 (5) 计算流体性质参数
(6) 选择确定解释参数 (7) 计算流体视速度 (8) 计算各相持率
(9) 确定流体总平均速度 (10) 计算各相表观速度 (11) 计算管子常数
(12) 计算井下流体流量 (13) 计算地面流体流量 (14) 计算流量剖面
(15) 检查修正解释结果 (16) 总结报告解释成果
7、试对漂移流动模型和滑脱流动模型进行分析比较。
试写出油水两相产出剖面滑脱解释模型并说明各符号的意义(共10分)
答:⎩
⎨⎧-=--=sw m so s w w m w sw v v v v y y v y v )1( 试中:so v ——油的表观速度;
sw v ——水的表观速度
m v ——总的表观速度
S v ——油水间的滑脱速度
W y ——持水率
(1)漂移流动模型:
流动模型:
Vsa a 相流体的表观速度
Vaj 按体积分数加权平均的偏差速度
模型应用:
首先判别流动机构,
然后确定相分布系数
以及平均漂移速度
采用放射性示踪载体法测配注剖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答:假设条件往往不能成立。
常受管壁沾污和大孔道影响。
多层合注时,如果层间渗透性差
异较大难以选择适合于各层条件的固相载体;再之受影响因素较多,因而影响到应用精度。
特别是井下管柱和偏心配水器,封隔器等的沾污影响较大。
电容法持水率计按其传感器结构可分为环空式和取样式两种。
环空式持水率计在油气为连续相时适用,水为连续相时仅对碰撞测量电极的油气泡有响应,可靠的测量是在Yw〈30%的井况下。
取样式持水率计可测量较高持水率,但测量可靠性与分离状态有关,分离需要较长时间,并且仪器不能沾污。
应变压力计上测有利还是下测有利?道理何在?
答:1)下测有利;应变压力计的读数主要受温度和滞后影响,温度突然改变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热导平衡,则压力计的参考线圈和应变线圈之间会存在温差而导致压力读数的偏差,又由于线圈升温比降温快得多,故下测时线圈升温快可减小温度影响;应变压力计还受滞后影响,即压力增加过程中,应变压力计读数将有过低的趋势;反之;
2)下测比上测读数准确:线圈升温比降温容易
温度影响:参考线圈与应变线圈,升温比降温易达热平衡。
滞后影响:取决于施压方式,压力升高读数偏低小,压力降低时读数偏高大。
生产测井资料解释怎样划分解释层段?与裸眼测井资料解释有哪些不同?为什么?
答:1)根据流量计测井曲线和流体密度,持水率,温度测井曲线上读数相对稳定的位置,第一步可粗略的估计出稳定流动井段;然后参考测量速度曲线以及井径和接箍磁定位曲线,检查流动变化是否是由于测井速度不稳定或是套管内径变化引起的,如果经过校正后流量不变,说明流动变化不是产层变化引起的,实际上该部位上下仍未同一个解释层;
最后参考射孔情况和储层位置,确定解释层段的划分。
2)裸眼测井——静态(条件)——储集层(对象)——直接对准储层位置(取值)流动剖面测井——动态——产层——稳定流动井段。
怎样判断井下混合流体的相态?
答:井口产量+测井资料;当地面产出为单相的油或气时,测量井段的上半部分一般为单相流动,而下部由于底水的存在,则可能为油水或气水两相流动;地面产出两相流体时,井下流体可以是单相、两相或三相流动。
如果井口产出有水,整个井段必定有水存在。
如果地面产出油气,需要根据测量的压力曲线和密度曲线综合判断,对于没有底水的井段,流动压力高于泡点压力时,油单相流动,低于泡点压力时油气两相流动;对于底水淹没的井段,流动压力高于泡点压力时油水两相流动,低于泡点压力时油气水三相流动
怎样识别井下混合流体的流型?
答:段塞流,沫状流相对于泡状流,雾状流而言,以轻质相与重质相得分段流动为主要特征;
泡状流和段塞流的流速较低,轻质相的相对比例较低,而雾状流和沫状流的流速较高,轻质相的相对比例也较高。
在涡轮流量计测井曲线,流体密度及压力测井曲线上,段塞流的曲线左右摆动比泡状流下的幅度大。
怎样选择多项流动测井解释模型?
答:1)首先,解释模型应能准确的反应流体流动的物理机理,有可靠的理论依据或有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的支持。
2)其次应能利用生产测井信息充分求解,有时还需要与具体测量所用的仪器匹配。
3)最后模型的表示最好简单明了,应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