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弹塑性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合集下载

【结构设计】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中的滞回曲线解析

【结构设计】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中的滞回曲线解析

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中的滞回曲线解析我们在进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时,经常要用到结构的滞回曲线,今天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神秘的东东.滞回曲线,也叫恢复力曲线,是在循环力的往复作用下,得到结构的荷载-变形曲线.它反映结构在反复受力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刚度退化及能量消耗.为啥要研究在反复受力过程中各种特性呢?因为地震力就是反复循环作用的.我们弹性设计只是拟静力法,不能体现反复力的作用.大多材料都是具有弹塑性性质的,当荷载大于一定程度后,在卸荷时产生残余变形,即荷载为零而变形不回到零,称之为“滞后”现象,这样经过一个荷载循环,荷载位移曲线就形成了一个环,将此环线叫做滞回环,多个滞回环就组成了滞回曲线!滞回曲线有哪几种呢?1、梭形梭形说明滞回曲线的形状非常饱满,反映出整个结构或构件的塑性变形能力很强,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和耗能能力.例如受弯、偏压、压弯以及不发生剪切破坏的弯剪构件,具有良好塑性变形能力的钢框架结构或构件的P一△滞回曲线即呈梭形.2、弓形弓形具有“捏缩”效应,显示出滞回曲线受到了一定的滑移影响.滞回曲线的形状比较饱满,但饱满程度比梭形要低,反映出整个结构或构件的塑性变形能力比较强,节点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性能较好,.能较好地吸收地震能量.例如剪跨比较大,剪力较小并配有一定箍筋的弯剪构件和压弯剪构件,一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滞回曲线均属此类.3、反S形反S形反映了更多的滑移影响,滞回曲线的形状不饱满,说明该结构或构件延性和吸收地震能量的能力较差.例如一般框架、梁柱节点和剪力墙等的滞回曲线均属此类.4、Z形Z形反映出滞回曲线受到了大量的滑移影响,具有滑移性质.例如小剪跨而斜裂缝又可以充分发展的构件以及锚固钢筋有较大滑移的构件等,其滞回曲线均属此类.很多专家做过的实验表明,混凝土构件轴压比为0时(受弯构件),滞回曲线十分饱满,有优越的延性和耗能性能,而轴压比提高时,延性明显下降,滞回环严重捏拢.这就是为何规范限制轴压比的原因.滞回曲线的物理意义为:地震时,结构处于地震能量场内,地震将能量输入结构,结构有一个能量吸收和耗散的持续过程.当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时,其抗震性能主要取决于构件耗能的能力.滞回曲线中加荷阶段荷载-位移曲线下所包围的面积可以反映结构吸收能量的大小;而卸荷时的曲线与加载曲线所包围的面积即为耗散的能量.这些能量是通过材料的内摩阻或局部损伤(如开裂、塑性铰转动等)而将能量转化为热能散失到空间中去.因此,滞回曲线中滞回环的面积是被用来评定结构耗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窃, 更不是满足于原 汁原昧地 体现 某风格 流 派 , 而是在 建筑 设计 1 . 8. 51 中开创出新 的理 念和 手法 。正 如贝聿 铭先 生所 指出 的 : 中国建 [ ] “ 2田 林, 张 勇, 刘历波 . 民族传 统建 筑 文化 继 承性探 析 [ ] J. 筑师的当务之急 , 就是 探索一 种建 筑形 式 , 它既是 我们 有限 的物 河北建筑科技 学院学报 ,0 4 3 :25 . 20 ( ) 5 .3
力之所能及的 , 同时又是尊重 自己文化 的l 。 4” J
[] 蝶. 3陈 中国建筑文化 : 反思“ 洋风”J . [] 中国建设信息,04 20
( 0 :—. 2 )38
24 尽量避免开发商主观引导, . 尊重建筑师权利
开发商在整个建筑创作的过程中, 只能起到提出要求和建议 [ ] 4 刘心武 . 质之 美 : 心武 建筑 文化酷评 [ . 京: 材 刘 M] 北 中国建材 的作用, 而不是充当“ 间接” 设计者的角色。应当将建筑设计的 建筑 师能充 分发挥 主 观能动性 ,
结构抗震计算 的主要 方法 是对 多遇地 震采 用振 型分解 反应 计算机编程 , 出了结 构 的地震 反应 时程 曲线 , 到 了较好 的计 得 得 谱方法进行分析 , 这种方法仅是一 种静力分 析方法 。它 同实际地 算精 度。 震反应 尚有一定差距 , 计算 精度 不够 , 不一 定能 够保证 地震 作用 1 钢 筋混 凝 土结构 构件 的恢 复 力模 型
2 3 提倡发展本土建筑师的原创精神 .
在影 响着本土的建筑创作。所 以应采 用“ 拿来 主义 ” 神 , 地 精 积极 在学习西方先进建筑文化和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 “ 走出去 、 请进来 ”学 习别人的长处或 借鉴他 人的经验 , , 通过 去粗

辽阳新运大桥弹性及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辽阳新运大桥弹性及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20 0 8年 , 国颁 布 实 施 了《 路 桥 梁 抗震 设 计 细 我 公 则 》T / 0 . 1 2 0 , 设 计 方 法 有 了较 大 的 改 J G TB 2 0 — o 8 其 变 , 用两水 平设 防 , 阶段设计 。在 弹性抗 震设计 的 采 两 基础上 , 增加 了延性 抗 震 设计 方 法 。本 文 以辽 阳新 运
() 2
式 中,t 为时 间变量 , 尼 比 =c ( , a) 无 阻尼 圆 阻 / 2/ v ,
作者简介: 锋(96 )男 , 苏泰兴人 , 师 , 士 。 张 17 一 , 江 讲 硕
频 率 ∞:


l 8




D c m e , 1 ee b r2 0 0
单 质点振 子的地震 相对位 移反应 的 D h m l u a a 积分
锋 周 丹 ,
2 2 0 ;2 20 5 .沈 阳 市 市政 工 程 设 计 研 究 院 , 阳 沈 10 1 ) 10 5
摘 要 : 阳新运 大桥主桥 为 四跨 大跨径 连 续 箱 梁桥 , 对该桥 , 据 《 路桥 梁抗震 设 计 细 则》 采 用谱 辽 针 依 公 ,
分析 方 法和 P soe 分析 方 法 , uhvr 并考虑 支座连 接形 式和 桩 土相 互作 用 , 对其进 行 弹性 及 弹 塑性 分析 , 通
1 抗震 设 计 方 法
1 1 工 程 概 况 .
震 波数 据 , 而时程分 析数 据若采 用经典 地震波 数据 , 随 机性很 大 , 法正 确 反应 地 震作 用 下 的结 构 反 应 。故 无 本 桥在 E 1地 震 作 用 下 , 用 反 应 谱 法 , 行 弹 性 分 采 进 析, E 在 2地 震 作 用 下 , 用 P soe 分 析方 法 , 采 uh vr 进行

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位移反应规律的研究_尹保江

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位移反应规律的研究_尹保江

第21卷第5期重庆建筑大学学报Vol.21No.5 1999年10月Journal of Chon gq in g J ianzhu Universit y Oct.1999文章编号:1006-7329(1999)05-0010-06地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位移反应规律的研究尹保江1黄宗明2白绍良2(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抗震所100013;2.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400045)摘要通过对单自由度体系在不同类型地面运动作用下的弹塑性位移反应特性的研究,总结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反应规律,为考虑塑性累积疲劳损伤的结构地震破坏准则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弹塑性位移反应规律;低周疲劳破坏准则中图法分类号TU313文献标识码A1问题的提出结构地震破坏准则的研究,一直是工程结构抗震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目前,人们已普遍认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是由于位移的首次超越和塑性累积疲劳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1〕,结构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破坏,不但和塑性耗能总量有关,而且还和位移幅值的大小、偏移量、不同幅值位移的发生顺序及其组合方式等密切相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因此,要想考虑不同位移组合的情况,通过较为完备的试验系列来建立一个比较客观的能够反映以上各种因素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通用低周疲劳破坏准则,是相当困难的。

本文认为,地震地面运动虽然复杂,但其分类特征是明显的,结构在不同类型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反应也一定会遵循某种规律。

既然如此,就可以考虑放弃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通用低周疲劳破坏准则的研究方法,而主要针对适用于地震作用的结构低周疲劳破坏准则进行研究,使问题得到简化,同时使提出的破坏准则更具有针对性。

基于这种思想,本文研究了单自由度体系在不同类型地震地面运动作用下的弹塑性位移反应规律,以期作为今后研究结构地震破坏准则的参考。

2结构位移反应规律的研究方法根据文献〔2〕的研究成果,将地震地面运动分为5类:S型为短持时脉冲型地面运动;L-1型和M-1型分别为长持时和中等持时有较明显卓越周期的地面运动;L-2型和M-2型分别为长持时和中等持时不规则的地面运动。

罕遇地震下高层建筑弹塑性动力时程反应分析

罕遇地震下高层建筑弹塑性动力时程反应分析
第3 6卷 第 2 7期
2 0 10 年 9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rURE
V0. 6 No 2 13 . 7
S p 2 1 e. 00
・7 ・ 5
文章 编 号 :0 96 2 (0 0 2 —0 50 1 0 —8 5 2 1 )70 7 —2
钢筋模拟成两块钢筋板 , 矩形梁共 需要 5 2十2x6 =6 0个高斯 1 4 4 积分点 。钢筋混 凝土 柱 : 可以将 四周钢筋 模拟 成 四块 钢筋板 , 其
平 面和竖 向均不规则 B级 高度 高层建 筑进 行 了罕遇 地震 下动
力弹塑性 时程分析 , 评估 了该结构抗震性能 。
2 结 构和 有限 元模型
小 。结合建筑的平立面布置 , 楼单体采 用钢筋混凝 土框 架一 核 塔 心筒体 系。楼面采 用钢筋 混凝土 现浇楼 板 , 围柱 子 , 外 根据计 算
需要 , 采用 型钢混凝 土柱 , 以满 足结构设 计 的需要 。该结 构抗震
3 1 结 构楼层 最 大 响应 曲线 .
结构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采用 了 S HW3地震动时程 曲线 , 并 分别得到各条 时程 的楼层位移 、 层间位移角曲线 , 图 1 如 ~图 4所 示 。可 以看到 : 在罕遇地震作用 下该塔楼两个 方 向的最大层 间位
罕遇 地 震 下 高层 建 筑 弹 塑性 动 力 时程 反 应 分 析
刘 福 章
摘 要: 通过对一平面及 竖 向均不规则且高度超 限的高层建 筑进 行的罕遇地震 下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评估 此类结构在
罕遇地震作用 下的抗震设计 。
关 键 词 : 层 建 筑 , 遇 地 震 , 力 弹 塑性 时程 分 析 高 罕 动 中 图分 类 号 : 9 3 2 TU 7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1.动力理论动力理论是直接通过动力方程求解地震反应。

由于地震波为复杂的随机振动,对于多自由度体系振动不可能直接得出解析解,只可采用逐步积分法.通过直接动力分析可得到结构响应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因而该方法又称为时程分析法。

时程分析法能更真实地反映结构地震响应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并可以得到强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因此己成为抗震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多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方程为:[][][][])}({)}({)}({)}({t xM t x K t x C t x M g -=++ (1.1) 在弹塑性反应中刚度矩阵与阻尼矩阵亦随时间变化,因此不可能求出解析解,只能采取数值分析方法求解。

把整个地震反应的过程分为短而相等的时间增量缸,并假定在每一个时间区间上体系的各物理参数均为常数,它们均按区间起点的值来确定,这样就可以把非线性体系的分析近似按照一系列连续变化的线性体系来分析。

方程(1.2)适用于结构的任何时刻,则对于结构t t ∆+时刻的地震反应方程可以表示为:[][][][])}({)}({)}({)}({t t xM t t x K t t x C t t x M g ∆+-=∆++∆++∆+ (1.2) 令:)}({)}({}{t xt t x x -∆+=∆ (1.3) )}({)}({}{t x t t x x-∆+=∆ (1.4) )}({)}({}{t x t t x x -∆+=∆ (1.5))}({)}({}{t xt t x x g g g -∆+=∆ (1.6) 择将式(1.3)与式(1.2)相减得到结构的增量平衡方程:[][][][]}{}{}{}{g xM x K x C x M ∆-=∆+∆+∆ (1.7) 2.方法介绍时程分析法的基本过程是将地震波按时段进行数值化后,输入结构体系的微分方程中,采用逐步积分法对结构进行弹性或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得 到结构在整个时域中的振动状态全过程,并描述各个时刻结构构件的内力和变形。

空心高墩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空心高墩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性模 型 ( 图 2 , 见 )计算 时输 入 的是 墩顶 的力 一位移 ( P一
△) 骨架 曲线 。 1 3 恢 复力模 型 .
[ { +[ ] ) K]X): M] )( () M] ) c { +[ { :一[ { 口£ 1 : )
式 中 :M] [ —— 集 中质量 矩阵 ;
[ — — 刚度矩 阵 ; K]
* 收 稿 日期 :0  ̄0—4 修 回 日期 :0 0 -2 2 1 71 2 1 ̄72
作 者 简 介 : 春 龙 (9 5)男 ( 族 ) 重 庆人 , 程 师 , 从 事 铁 路 隧 道 和 铁 路 桥梁 监 理 管 理 工 作 。 秦 1 7一 , 汉 , 工 现
周期 为 2 2 s . 1 。桥址 位于 7度 区 ,0年 超 越概 率 2 的 5 罕遇水 平地震 加速 度 a . 2 , =0 3 g Ⅱ类 场地 , 征周 期 为 特
0 4s . 。
图 1 抗 震 分 析 模 型
1 2 计算模 型及 计算方 法 .
采用 图 1 型进行 非线 性地震 时程反 应分 析时 , 模 桥 墩 的力 一变形 的弹塑性 关系 即恢复 力特性 , 照国 内外 参
钢筋采 用理想弹 塑性 的应力 一应 变关系 , 并考 虑可能进

6 0 0 000
30 000 0
入强化阶段( 见图 3 。约束混凝土采用 Madr ) n e 等人提 出的应力 一应 变关 系( 见图 4 。 )

00 0 02 003 00 4 005 0 06 007 . 01 . 0 . 0 . 0 . 0 . 0 。 0
高墩 的延性设 计 问题 。 1 实际算例 1 1 高墩 的基本 参数 .

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三维弹塑性反应分析

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三维弹塑性反应分析
D u k r rgr 料模 型 , rc e— ae 材 P 屈服 面 F的表 达式 为 :
力特 性 , 即建筑 结 构 的 自振 周 期 和阻 尼 等 J 。而建
筑结构又是一个由各种不同构件组成 的空间体 系,
其 动力特 性 十分 复 杂 。 因此 , 文 尝 试 采 用 有 限 元 本
维普资讯
第 6卷
第2 期 1
20 0 6年 1 月 1







Vo . N . 16 o 21
No .2 0 v 06
17 .8 5 20 ) 13 4 ・ 3 6 1 11 (0 6 2 ・4 70
S i n e T c n l g n n i e rn ce c e h o o y a d E gn e i g
反 应时程分 析程序 , 并建立框架结构 空间三维杆 系模型 , 对地 震作 用下 的框架 结构进 行 了弹塑性 反应 分析 , 得到 了结 构的 自 振 周期和顶层水平位移 时程 曲线 。通过振 型分析, 模拟结果 符合建 筑物 的实 际震害 , 验证 了程 序的 可靠性 , 明采用 A I A 表 DN 建 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弹 塑性地震反 应分析是 可行 的, 具有 较高 的精度 , 并 为进行 建 筑结 构弹 塑性 地震 反应 分析提 供 了新 的
3 3一s  ̄) ( i n
混凝 土 破 坏 准 则 采 用 Wiim— mk la Wa e破 坏 准 l 则, 其表 达式 为 :
1 "1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0 7 0 3 资助 5483 ) 第一作 者简介 : 李永靖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力 学专业博 士研
究 生 , 究方 向 : 山 开采 及 岩石 力 学 方 面 的研 究 。E m i:ys 研 矿 ・ al l - j

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反应分析

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反应分析
(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上海 20 9 ) 0 0 2


根 据 弹塑性 有 限元理论 , 用基 于 A tC D的二 次 开发结 构分析 软 件 N sC d 建 立框 架结 构 运 uo A oa a ,
空 间三 维杆 系模 型和 平 面杆 系模 型 , 并分 别在 双 向地 震 波 和单 向 地震 波 作 用 下对 框 架结 构 进 行 弹 塑性
Absr t Usn ea t— lsi f t e e n n y i t e r o e n o c d o c ee r me t cu e a d tac i g l so p a tc i e lme t a a ss h oy f r r if r e c n r t fa sr t r s n ni l u No a d sr cu a n y i o t r h ti h e o day de eo me ts fwa e b s d o t CAD,t e s a il s Ca t t r la a ss s fwa e t a st e s c n r v l p n ot r a e n Au o u l h p ta t e — i n in lt s y t m d la d t — i n i n lt s y tm d lwe e e tbl h d.Ba e n t e hr e d me so a r s s se mo e n wo d me so a r s s se mo e r sa i e u u s s d o h a a y i ft e e a t ・ l si e p n e f rc re p n i g t s y tm d lu e wo-i n in la d o e-i n lss o h lso- a tc rs o s o r s o d n r s s se mo e nd rt ・ me so a n n ・ ・ p o u d d-

抗震结构弹塑性反应谱的研究与应用

抗震结构弹塑性反应谱的研究与应用

早在 2 O世纪 6 O年代初 , w r Veeo_ 针对具有 Ne mak和 l s t 4 理想 弹塑性恢复力模型 的单 自由度 系统 , 输入 E eto等 L C nr
l f J

ST= I ) ’ ct ) Ia ( o)(J P s o— I 6 ( o i ( ) n l 0 m
方程 ( ) 2 进行 求解 时考 虑结构进入非线性工作状态 , 构动力 结 参数 中引入屈服强度折减 系数或位 移延性 系数 , 或者对运 动 方 程两边积分考虑结构 的能量 因素 即可 以得到各种形式 的弹
式中 , F 是在所输入 的地面运动作用 过程 中单 自由度体
系恰好保 持弹性反应 时所对应 的基底 剪力 ; y F 是单 自由度体 系屈服后 的位 移延性需 求等于 目标位移延 性系数时所对 应
作者简介 : 杨伟 ( 9 9 17一
震研究 。
对于一组 N 个具 有不相 同 的 自振周 期 T (一1 2 … , i ,,
N) 和相同阻尼比 的单 自由度体系 , 某一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震加速 度 在
)男 , , 主要从事工程结构抗震 、 能减震与隔 耗
x 的作用下 , 可求得 各体 系 的相对地 面最 大位移 反应 、 大 最
将所得到的最大反应按周 期 ( 或频率 ) 的大 小排列起 来 ,
所得到 的 、 与周期的关 系曲线分 别称为绝对 加速度 s、
少量几条地震记录计算其 地震反应 , 明确 了结 构延性是 一 就
个反 映地震作用下结构耐受变形 的能力和耗能能力的重要指
标 。 目前该类型 的弹塑性 反应谱 的研究最 多 , 有代表性 的 具
塑 性反应谱 , 这类 非线 性地震反应谱 包括 弹塑性位移谱 、 延性 谱、 弹塑性位移 比谱 、 各种能量谱 以及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弹 塑性 反应谱 等。

结构多维弹塑性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研究

结构多维弹塑性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研究

能 全 面 反 映 和 揭 示 结 构 地 震 反 应 的本 质 。 已 有 的
研 究 表 明 ,多 维 地 震 动 作 用 下 的 结 构 反 应 比仅 考


0 ( 3 )
式中,
虑 一 维 地 震 动 作 用 的 结 构 反 应 大 得 多 , 因 此 , 应
进行多维地 震动作用下 的结构反应分析 。 为 了研 究 地 震 动 作 用 下 结 构 的破 坏 机 理 及 正 确 评 估 结 构 的安 全 性 ,需 要 考 虑 多维 地 震 动 作 用 下 结 构 和 构 件 的 非 弹 性 动 力 性 能 。 这 里 首 先 要 建 立 考 虑 空 间 力 相 互 作 用 的 构 件 恢 复 力 模 型 。 但 由 于这 一 问 题 难 度 较 大 ,理 论 尚不 完 善 ,故 关 于 这
方 面 的研 究 还 具 有 较 强 的 假 定 性 。 目前 已提 出 一

【 鑫
, 砉
D{ 1 = ; q ) { ) Q ) d{ : + e
D{ 。 : a g) Q ) 『 +碍 { ) {
4 准则 为 别 在 △ 时 间 内 ,如 果 构 件 k端 为 弹 性 ,则 t
() 6
段 后 ,刚 度 矩 陈 【 】 时 间 改 变 而 变 化 。 K 随
{ ={鹤 Y ,器 , , } 为地 面加速度 向 u砰 蟹 , z 蜒 蜒 } x 一 器
R( } <0及 I Q } ≤ 0 { ) { k)
t、 4
些 方法 ,本 文 仅 介 绍 塑 性 理 论 方 法 。 2 塑 性 力 学 模 型 的 建 立 在 结 构 动 力 性 能 的 研 究 中 ,一 般 采 用 随 动 强 化 模 型 来 模 似 构 件 开 裂 与 屈 服 后 的性 能 。 本 文 引

短肢剪力墙结构精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短肢剪力墙结构精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U 1 . T 3 1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13 (0 8 0 10 9 3 20 )6—18— 4 4 0
Pr c s l so l si es i e p n e o h r -e he r wa ls r c u e e ie ea t p a tc s im c r s o s fs o tl g s a l t u t r
Y N Y n e ,IQn nn G OZ yn , U au L io e A aw i L ig ig, U eig Y N Y jn ,I am i X
( .c ol f i l nier g ,i nU ie i f rht tr adTc nl y X’ 70 5 C ia 1 S ho v g ei X’ nvrt o ci c e n eh o g , in 105, hn ; o C iE n n a sy A eu o a 2 Sho f n ne n ,h x N r l n e i , i e 0 10 , h a .c ol g er gS a i oma U i r t Ln n 4 0 0 C i ; o Ei i n vs y f n
3 长庆地产集 团 , . 陕西 西安 70 2 ; 10 1 25 6 ) 2 25 4 江苏油 田试 采一厂地面工程建设站 , . 江苏 江都

要: 为避免精细积分法 中的矩阵求逆 , 采用龙格 一库塔 法计 算状态方程 的非齐次项 , 并与指数矩 阵的精细算 法结合 , 用 应
在短肢剪力墙结构 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中。对 短肢 剪力墙结构 , 采用考 虑剪力滞后 的多垂直杆 弹塑性分析模 型 , 肢和连 墙
Ab t a t T e p r o e o i a e o a p y p e ie t -ne r t n meh d o h lso l si s imi e p n e o h r- g s e r sr c : h u p s ft sp p ri t p l rc s i - t g ai t o n te e a tp a t e s c r s o s fs o t e h a h s me i o c ・ l w l sr cu e I r e o a o d t e iv re marx i r cs i —ne ai n meh , n e Ku t n e a in s h me i u e o al t t r . n o d r t v i h n e t n p e ie t u s i me i tg t t o Ru g — t it g t c e s s d t r o d a r o c c l t h o — o g n o s i m f sae e u t n o h a e o n l z g a s 6 s o u r a ne r t n me h d . h n i i l a u ae t e n n h mo e e u t o tt q a i n te b s f a a y i e e f n me c i tg ai t o s T e t s e o n il o c mb n d w t h r cs x o e t t x o e ai n, h c r p h d i lso lsi e s c rs o s f s otlg s e r wal o i e ih t e p e ie e p n n i mar p r t l a i o w i h ae a p e n ea t p a t s imi p n e o h r— h a l e e e s u tr .Mu i o o n n ls p a t d lc n i e n h a a f c s a p e n s 0 t e h a l s u tr n d s e r w H t cu e r t c mp e tea o ls i mo e o sd r g s e lg e e ti p f d o h r— g s e wa t cu e.a h a a s - c i r i l r l r

13建筑结构大震下弹塑性分析

13建筑结构大震下弹塑性分析

荷载因子
1.3 1.25 1.2 1.15 1.1 1.05
1 0
试验数据 有限元解
1000
2000
3000
结构顶点位移(mm)
罕遇地震下结构性能的评估
• 弹塑性位移角控制 • 结构薄弱部位的判断 • 结构的抗倒塌验算 • 大震下结构抗震性能的整体评估 • 弹塑性分析结果的讨论
➢弹塑性分析目的、意义 ➢弹塑性分析方法 ➢弹塑性分析的具体实现
弹塑性分析目的、意义
➢ 三水准设防中的“大震不倒” ➢ 两阶段设计中的“第二阶段弹塑性变形验算” ➢ 强震下变形验算的基本问题:
计算薄弱层位移反应和变形能力;通过改善结 构均匀性和加强薄弱层使得层间位移角满足限 值要求。
弹塑性分析的规范规定
1。弹塑性层间位移、位移角的控制; 2。结构大震下的薄弱部位的判断; 3。结构抗倒塌验算; 4。结构大震下的整体变形能力,即最大变形; 5。结构大震下变形、反应力的突变分析; 6。局部变形分析; 7。静力推覆的最大承载力分析; 8。时程分析的各时刻结构变形、杆件塑性铰分析; 9。各时刻杆件塑性铰、剪力墙破坏点分布的分析; 10。结构关键部位、削弱部位的弹塑性反应分析。
4。弹塑性整体计算模型(如层模型、平面模型、三维 模型等)、迭代的求解方法,也是影响弹塑分析结果 的因素之一;
5。弹塑性分析参数的合理选择。
6。在弹塑性分析过程中不考虑构件剪切破坏;
7。弹塑性分析,应当考虑构件的塑性发展,即塑性铰 有可能还要延杆件方向延伸;
8。弹塑性动力分析的控制,按设防烈度的大震,取与 规范一致即可;
• 3。周期-最大层间位移曲线——基于等效单质点体系 综合统计出的结构周期顶点位移曲线。随着结构进入 弹塑性状态,结构的自振周期、顶点位移反应也发生 变化,竖向连接需求谱与能力谱曲线的交点,则该点 的层间位移值可以理解为抵抗设计烈度大震时的结构 弹塑性层间位移,也可以把该点的层间位移与规范限 值比较,比规范小则满足设计要求,反之则认为不满 足设计要求。

结构地震反应的分析方法与理论

结构地震反应的分析方法与理论

结构地震反应的分析方法与理论随着人们对地震和结构动力特性认识程度的加深,结构的抗震理论大体可以划分为静力分析、反应谱分析和动力分析三个阶段。

2.2.1静力分析理论水平静力抗震理论[25]始创于意大利,发展于日本。

该理论认为:结构所受的地震作作用可以简化为作用于结构的等效水平静力,其大小等于结构重力荷载乘以地震系数,即: /F G g kG =α= (2.1)静力理论认为结构是刚性的,故结构上任何一点的振动加速度均等于地震动加速度,结构上各部位单位质量所受到的地震作用是相等的。

它忽略了结构的变形特征,没有考虑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

随着工程抗震研究的发展,对地震认识的深入,此法已经淘汰。

2.2.2反应谱理论上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取得了较多的强震记录的基础上,产生了反应谱理论。

反应谱分析方法[25][26]是一种将模态分析的结果与一个已知的谱联系起来计算模型的作用效应的分析技术。

反应谱是指单自由度体系最大地震反应与结构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

为了便于计算,《抗震规范》采用相对于重力加速度的单质点绝对最大加速度,即/a S g 与体系自振周期T 之间的关系作为设计用反应谱,并将/a S g 用α表示,称为地震影响系数,如图2-5所示。

单自由度弹体系水平地震反应微分方程为:()()()()0mx t cx t kx t mx t ++=- (2.2)由上式得:()()()()0m x t x t k x t c x t-+=+⎡⎤⎣⎦ (2.3) 上式等号右边的阻尼力项()cx t 相对于弹性恢复力项()kx t 来说是一个可以略去的微量,故:()()()0m x t x t kx t -+=⎡⎤⎣⎦ (2.4)由反应谱理论,水平地震作用为:/a a F mS S gG G ===α (2.5)/a S g α= (2.6)α——地震影响系数;a S ——质点的绝对最大加速度;图2-5 地震影响系数α曲线Fig.2-5 seismic influence coefficient α vurves上升阶段 ()max 0.45 5.5T α=+α (00.1T ≤≤) (2.7) 水平阶段 α=max α (0.1g T T <≤) (2.8)曲线下降段 max g T T γ2⎛⎫α=ηα ⎪⎝⎭(5g g T T T <≤) (2.9) 直线下降段 ()max 0.25g T T γ21⎡⎤α=η-η-α⎣⎦ (5 6.0g T T <≤) max α——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g T ——场地特征周期。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簧Ki B 支撑 于长 度为 的无质 量 绝对 刚性 杆 的一个 质 点上 , 点把 刚性杆 分 成 口 和 bZ两 段 , 然 口 该 i i 显
+ , b = +/ H + + ) : + +。 b :1 且 Hil ( i 1 , Hi l
桁架 、 空腹桁架 、 箱形结 构 、 厚板 、 斜撑等¨ 。当转 J 换 结 构构 件 采用 箱形 结 构 或厚 板 , 塔 楼 面 积较 小 且
竖 向串联多 自由度体系在水平地震动 茹 () t作
用下 的动力 方 程为 :
变形特性 , 出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 , 求 采用层间局部 弯剪 型 串联 多 自由度体 系模 型 ( 图
1 。设模 型有 n层 , i 为 弹 性 转 换 层 , 一m ) 第 层 m。 质点 支撑 于 ~ 的 n个 剪 切 弹 簧 杆 上 , 外 有 另 K 。K 2… … , B ,i ) 弯 曲弹 簧 。弯 曲 弹 B ,B , K ( 一1 个
维普资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2 8卷
式 中[ ] 为质量 矩 阵 。层 间质量 等 于每 层楼 面 质量 加上 其上 、 各半 层 高 的墙 、 的质 量 。层 间质 量按 下 柱 序组 成 的对 角阵 为质 量 阵 , 表达式 为 : 其
收稿 日期 :0 5—0 20 4—2 5 基金项 目: 江苏省社会发展项 目(0 0— 8 20 2 5—3—1 ) 0 作者简介 : 唐兴荣 (9 3一) 男 , 苏苏州 人。 16 。 江 教授 , 士。 博 主要研 究方 向为工程结 构抗震及复杂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研究 ;

隔震结构弹塑性分析方法

隔震结构弹塑性分析方法

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弹塑性分析方法隔震结构是在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一种可以产生相对滑移的滑板,也就是层可靠性很高的隔离层。

隔震结构的隔震原理:由于隔震层水平刚度较小,能延长了结构自振周期,避免了地震动的卓越周期,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减低而结构的位移反应增大。

对滑板之间的滑移摩擦力进行控制控制阻尼,由于隔震层具有较大的阻尼从而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和位移反应也有所减小。

结构地震反应是现代减震和隔震设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验证结构减震和隔震性能的关键步骤。

根据计算分析理论的不同,地震反应弹塑性分析方法可分为FNA法、反应谱分析法、pushover分析法和动力反应法。

快速非线性分析(FNA)方法是一种非线性分析的有效方法,在这个方法中,非线性被作为外部荷载来处理,形成考虑非线性荷载并修正的模态方程。

该模态方程与结构线性模态方程相似,因此可以对模态方程进行类似于线性振型的分解求解,然后基于泰勒级数对解的近似表示,使用精确分段多项式积分对模态方程迭代求解。

最后基于前面分析所得到的非线性单元的变形和速度历史计算非线性力向量,并形成模态力向量,形成下一步迭代新的模态方程求解。

FNA方法适用于非线性结构动力分析求解,同时也可以对静力荷载分析工况进行求解。

反应谱法是一种拟动力方法,也是一种统计方法。

反应谱法考虑地面运动的强弱、场地土的性质以及结构的动力特性对地震的影响,因此可近似反应地震对结构的作用。

另外由于反应谱法与传统设计方法比较接近,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各国规范都给出了设计反应谱曲线。

反应谱法首先用动力方法计算质点体系地震反应去建立反应谱,再用加速度反应谱计算结构的最大惯性力作为结构的等效地震荷载,然后按照静力方法进行结构的计算和设计。

加速度反应谱是通过对一系列具有不同自振特性的单自由度体系输入地震动数据,记录每个单自由度体系的加速度最大反应,以结构的自振周期为横坐标对应的加速度反应为纵坐标绘出。

非线性静力分析法又称pushover分析法又称倾覆分析,指的是结构分析模型在一个结构高度为某种规定分布形式且逐渐增加的侧向力或侧向位移作用下,直至结构控制点达到目标位移的过程。

高层筒体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样条积层有限条法

高层筒体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样条积层有限条法

弹 塑 性 模 型 的 等 效 筒 体 法 则 也 是 一 种 简 化 组 合
法L 。由于 没 有 计及 剪 力 墙平 面外 刚 度 的影 响 , 3 ] 所

以 , 某些 条件 下 , 方法 的分 析结 果会 存在 较 大的 在 该
误 差 。整 体有 限元 法是将 筒体 结构 划分 为 各种实 体 单 元 , 用商 业 软 件 A YS S 2 0 可 NS , AP 0 0等进 行 结 构 的弹 塑性地 震 反应 时程 分析 。 是 , 了保 证分 析 ]但 为
中图分类号 : TU9 3 . 7 TU3 1 7 1 ; 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4 4 2 ( 0 8 0 — 4 80 1 0 — 5 3 2 0 ) 50 9 — 7
条 件 的三 次 B样 条 有 限条 的模 型 , 在 条元 平 面 内 并
引 言
样 条 积层 有 限条 法
夏 逸 鸣 ,江 世 永 ,吴 胜 兴。
(.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土 木 工 程 系 ,江 苏 南 京 2 0 1 ; . 放 军 后 勤 工 程 学 院 建 筑 工 程 系 ,重 庆 4 0 1 ; 1南 10 6 2 解 0 4 1 3 河海 大学 土 木 工 程 学 院 , 苏 南 京 2 0 9 ) . 江 10 6 摘 要 : 用 三 次 B样 条 积 层 有 限 条方 法 对 结 构 进 行 离 散 , 导 出结 构 的静 平 衡 力 、 性 力 、 采 推 惯 地震 力 及 其 阻 尼 力 的 节 点位 移 的 表 达 式 , 由达 朗 贝尔 原 理 , 到 结 构 的动 力 平 衡 方 程 , 用 预 校 正 形 式 的 Ne mak法 求 解 结 构 的 动 力 方 得 采 w r 程 。 外 , 据 等 向 强 化 准 则 , 理 受 压 区 混 凝 土 材 料 及 钢 筋 材 料 的弹 塑 性 本 构 关 系 ; 用 分 布 裂 缝 模 式 , 决 受 拉 另 根 处 应 解

新开河大桥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新开河大桥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图 3 钢 筋 弹 塑 性 应 力 一 变 关 系 应
反应分 析 , 进行 下 部 结 构延 性 验 算 或 最 大 位移 验 并 算 , 而达 到“ 从 大震 不倒 ” 的设 防 目标 . 现行规 范对 但 于连 续梁桥 未 给 出具 体 的分 析 及 延 性 验 算方 法. 本
◆ ● ●

图 1 抗 震 分 析 模 型 简 图
R舀 1 M o e fs i c a a y i k lo es n l ss d mi
文 章 编 号 :0 14 7 ( 0 8 0-0 80 10 —3 32 0 )30 1 —5
新 开 河 大 桥 弹 塑 性 地 震 反 应 分 析
夏修 身 , 陈兴 冲 , 苏 伟 甄 津津 ,
(.兰州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 院 , 1 甘肃 兰州 7 07 ;.中铁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 限公 司 桥梁处 , 30 0 2 天津 3 0 4 ) 0 1 2

要 : 开 河 大桥 是 新 建 京 津城 际铁 路 上 一座 典 型 的 ( 8 8 +4 )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连 续 箱 梁 桥 , 于 7度 地 震 新 4 + O 8m 位
区. 自编程序 , 用 输入安评 地震波对其进行 了罕遇地震 下的弹塑 性地震 反应分 析 , 究结论 可供 抗震设 计参 考 , 研 研 究方法可供 同类研 究参考.
考 虑 可能 进 入强化 阶段 , 图 3 3 见 ;)核 心 混凝 土考 虑
△ 一 ÷ H。 o
() 4
箍筋的约束作用 , 约束混凝土采用 Ma dr] n e ̄ 等人提 4
出 的应 力 一 变 关 系 , 图 4 应 见 .
△ = 去 H。 J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摘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是工程抗震设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确定结构反应的关键步骤。

房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分析法,反应谱分析法和时程分析法等。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时,应·结合结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种、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以获得良好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关键词:地震反应;push-over法;抗震设计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破坏性甚至毁灭性的自然灾害,无法进行可靠预测。

其发生会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在罕遇作用下,结构会进入弹塑性受力状态。

因此,通过结构抗震设计降低地震破坏程度是重要工程抗震方法。

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要采用两阶段抗震设计思想,在第二阶段设计中要求对结构弹塑性状态下的变形性能进行分析。

规范中,推荐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验算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

从上世纪中期,研究者才开始真正意义上从事于地震反应分析研究。

而在当前,地震研究主要集中以下方向: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弹塑性分析;对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对结构进行动力分析和能量分析[1]。

工程界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静力分析法、反应谱分析法、动力分析法。

1 静力分析法1.1 基本原理静力分析法是国际上最早形成的抗震分析方法。

上世纪初,研究者认识到造成地震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水平最大加速度。

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等效静力分析方法。

随后,push-over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作为有效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之一正式被各国规范采用。

如,欧洲规范(eurocode-8),日本press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指南、美国的atc- 40 (1997)和fema-440以及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push-over法主要建立在将多自由度结构的反应与一个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相关联的基础上。

主要假设有[2]:(1)将实际结构的多自由体系地震反应等效为一个单自由度体系,即认为结构的地震反应主要由结构的第一振型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Qi d i
(t) (t)
二、弯剪模型
• 高宽比大于4的结构、强柱弱梁
型结构和高耸结构等,在结构 振动时,弯曲效应不容忽视。 应采用同时考虑弯曲变形和剪 切变形的弯剪模型。
二、弯剪模型 (续)
• 层间单元刚 Q度iA矩阵服K从4i 下述 K一4般i 关 K系3i: K3i ui
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的基本过程与之相类似:
[M ]{U} [C]{U} {F} [M ]{Ug }
唯 一 的 变 化 在 于 恢 复 力 向 量 {F} 代 替 了 弹 性 力 向 量 [K]{U},这种形式上的替代使我们可以方便地考虑 结构的非线性增量方程 。
一、动力方程
对单自由度体系,结构在时刻 tj+1 的 反 应 可 以 用 tj 的 反 应 迭 加 一个线形增量:
(经过B、H、
I点) Y
N
fi fi1 0
i j
按最 大点 指向 修正 刚度
在JF线上:小 于最大变形F 点;
在NO线上: 小于最大变 形K点;
按骨架曲 线修正刚 度,并改 变状态变 量
在FK线上: 来回振动。
在EQ线上: 来回振动。
在QF线上: 来回振动。
j F y i k j
力对“强柱弱梁”型框架整体反应的 影响较小
一是由于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弯矩在柱中引起的轴力变化;
二是由于竖向地震分量引起的轴力变化
第二种情况产生的变轴力对框架 结构以及变轴力对剪力墙结构的 影响还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
数值分析中几个关键问题
梁柱节点区域性能对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处理方法之一:在恢复力模型中考虑节点区域钢筋滑移的影响 (武田的模型)
J Q
二二、、刚刚度度修修正技正术技(术续()续)
(1)根据变形速度的符号判定变形方向,然后判 明本步变形绝对值是否超过同方向历史最大变形 绝对值。
• 当超过时,则加载点必在骨架曲线上,此时,可将本
步累积变形值与骨架曲线界点变形值相比较。
• 超过界点值时改变状态标识变量并修正刚度; • 不超过界点值时,不修正刚度。
第六章 弹塑性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第一节 弹塑性动力分析概述 第二节 串联多自由度体系分析 第三节 平面框架模型 第四节 多维地震波作用下的平-扭耦联系统
第一节 弹塑性动力分析概述
➢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问题是地震工程学研究的热点
之一。
➢一般结构物都在强震中会进入弹塑性变形阶段。 ➢结构的弹塑性反应与线性反应的表现有很大不同:
K Ki
i


yi y i 1

Ki

12 EJ h3 (1 2 )
6EJ
GAh2

µ 为剪应力不均匀系数;h为层高;A,J分别为截面
积和惯性矩。
• 根据Q-KΔ恢i 复Q力ii 关系进行动力分析时,弹性层间刚度
为:
• 在弹塑性阶段,则有:
K
i
(t)

在非线性大变形阶段, 结构变形可能进入恢复力 下降段,即出现负刚度。 在负刚度条件下各数值积 分方法与正刚度条件有所 不同。
二、刚度修正技术
结构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与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主要差别 在于刚度矩阵是否变化。对于弹塑性结构,在每一步增量 反应计算之先,要先行修正刚度矩阵中各元素的量值,此 即刚度修正技术。
双向弯曲时----双线型屈服面模型
Mx
My
Myx
kyx
kex
x
O
O
屈服面的移动 Mx
恢复力模型
2. 建立在截面层次上的恢复力模型
双向弯曲时----三线型屈服面模型
My
Mx
Myy
Mcx {M0cx, M0cy}
Myx
kyx
Mcx
kcx
kex
x {M0yx, M0yy}
Mcy Mx
Myx
O
My {M}
M p(EIe)
(EIe)
O
y
B Mf
m1()
C

u
f
m1 ( ) M y ( y ) p(EI )e [( f y ) p(EI )e M y M f ]Sd
恢复力模型
3. 建立在构件层次上的恢复力模型
如钢筋混凝土矮墙
带定向滑轮的千斤

N
如果忽略结构的强度退化,结构中的损伤可以看成是结构刚度的降低。 用频率的变化定义结构的损伤。将结构等效成单自由度体系,则有
结构的等 效刚度
1
f 01 2
K0 m
结构损伤后
1
f i1 2
Ki m
结构的等 效质量
数值分析中几个关键问题
具有初始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反应
i
Ki
K0

f
对多自f由j1度体f系j ,k则jU有j
{F}j1 {F}j [K ]{U}j
进而得出结构非线性增量方程:
[M ]{U}j [C]{U}j [K ]{U}j [M ]{Ug}j
一、动力方程
用动力分析的逐步积分 法,可以方便地实现结构 弹塑性动力分析计算。
ks

Pm dm d0
d m k dy
P
(dc, Pc)
d0
ks
(dy, Py)
(dm, Pm) d
数值分析中几个关键问题
梁柱节点区域性能对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处理方法之二:在杆端引入滑移转动角(杜宏彪、沈聚敏的模型)
M 弹性区
滑移转动角
非弹性区
数值分析中几个关键问题
具有初始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反应
➢结构的基本动力特性变化 ➢整体结构的动力反应特征不同
➢引用弹塑性分析的概念和具体做法,有利于研究结
构地震反应的本质特征,有助于揭示设计结构的最 不利薄弱环节。
第一节 弹塑性动力分析概述
一、动力方程 二、刚度修正技术 三、一般分析过程
一、动力方程
结构在多维地震波作用下的一般动力方程为:
[M ]{U} [C]{U} [K]{U} [M ]{Ug }
第二节 串联多自由度体系分析
当不考虑结构扭转振动和土-结相互作用时,一般多 层结构或高耸结构可以抽象为一个底部嵌固的串联多自 由度体系。
一、剪切模型 二、弯剪模型
以下介绍具体的计算模型 一、层模型 二、平面杆件模型 三、半钢架模型 四、平扭藕联模型
一、剪切模型
• 当结构的变形主要表现为集中质量层之间的错动,且这种错
二二、、弯弯剪剪模模型型 (续)
弯剪模型区别于剪切模型的根本点在于前者需考虑楼层处的弯曲 转角。引用静态凝聚原理,则不增加动力方程的自由度数。将总 刚度矩阵中与转角有关的刚度系数并入仅与水平位移有关的刚度 系数项。 自由振动的动平衡方程可以表示为:
*众多研究表明, P-Δ效应对结构弹性地震反应的影响不大, 当结构 进入弹塑性阶段后随着结构变形程度的增大P-Δ效应的影响越来 越明显, 但是不同结构受P-Δ效应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数值分析中几个关键问题
变轴力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框架柱中的轴力变化有两种情况:
对第一种情况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表明: 变轴力对单根杆件单元的反应有 明显的影响, 并会在结构中产生刚度和 强度偏心进而引起扭转反应, 但是变轴
数值分析中几个关键问题
恢复力模型中转折点的处理
恢复力模型中转折点处理的关键在于 要找到Δt时间内转折点出现的时刻。 通常寻找转折点的方法有优选法、二 分法、插值法、台劳展开法等
M My
Mc O
c y
m
数值分析中几个关键问题
P-Δ效应的影响
*结构由于重力作用和水平位移影响会产生附加反应, 这种现象称为 P-Δ效应。
• 而当不超过历史最大变形绝对值时,应进一步判明相
邻时刻内力是否反号,反号时,则修正刚度,否则不 修正刚度;
(2)当相邻时刻变形速度值发生变化时,变形反 向,此时,取卸载段退化刚度为本步刚度值。
二二、、刚刚度修度正修技正术技(术续()续)
N (反向)
xi xi1 0
Y(同向)
i B
按卸 载刚 度修 正刚 度
N (负向)
xi 0
Y(正向)
N(小于最大变形)
i B
Y(超过最大变形)
(经过N、
J点) Y
N
fi fi1 0
i B
(经过E、Q、
F、K点) Y
N
i j
N(小于最大变形)
i A
Y(同向)
(经过P、
i A
G、L点)
Y
N
三、一般分析过程
• 弹塑性结构反应分析的思路分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数值积分 反应值迭加 刚度修正
• 一般的分析流程见图6.5。
三、一般分析过程
数值分析中几个关键问题
时间步长的取值
M x Cx Kx M Ixg
Newmark曾经建议时间步长Δt取为结构最短周期的 1/10~1/6
P
P k0
cr -
k0=k0 (/cr)-k
千斤顶加水平荷 载
试验墙 体
台座 h
荷载分配 梁
位移 计 H
基础梁
二、刚度修正技术(续)
以常见的三线型刚度退化 型模型介绍刚度修正技术。 骨架曲线包括了开裂点、 屈服点、极限荷载点等界 点。滞回曲线由最大变形 点指向和刚度退化规则加 以规定。在动力计算开始 前要存贮骨架曲线界点值, 在计算中要存贮反向曾经 经历过的变形最大值和损 伤状态值。
动可视为层间剪切角变位的结果时,则可将结构简化为剪切 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