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11-20
中国大中城市蔬菜生产供应现状及发展对策_王娟娟
亿 t,分别占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产量的 34.5% 和 35.5%; 其 中 35 个 大 城 市 蔬 菜 播 种 面 积 366.1 万 hm2,产量 1.26 亿 t,分别占全国蔬菜播种面积、 产量的 18.0% 和 18.2%。 2.2 基本实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 由于蔬菜生产技术的提高、优势区域及设施 蔬菜栽培面积的稳定、流通领域的快速发展,蔬菜 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南菜 北运、西菜东调、北菜南销等趋势逐渐显现,有效 缓解了淡季蔬菜供求矛盾,基本实现了周年均衡供 应。据不完全统计,2013 年 35 个大城市年均蔬菜 自给率达到 69% 左右,而 2005 年该数值为 60% 左 右;除夏秋淡季和冬春淡季,季节间和品种间的调 动外,基本上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 2.3 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http:// ) ,2002 年 蔬 菜 农 残 监 测 合 格 率 仅 为 74.2%,2004~2007 年 超 过 90%(2004 年 为 91.0%,2005 年 为 91.4%,2006 年 为 93.0%,2007
1 保障大中城市蔬菜供应的必要性
1.1 保障食品安全 随着中国蔬菜生产布局不断优化、质量安全水 平不断提高,蔬菜已从副食品成为城乡居民生活必 不可少的重要食品,蔬菜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凸显。
王 娟 娟, 女, 农 艺 师, 主 要 从 事 蔬 菜 技 术 推 广 工 作,E-mail: wangjuanjuan@ 收稿日期:2014-12-15;接受日期:2015-04-07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05)
2015(5) :1 - 4
中国蔬菜
CHINA VEGETABLES
产业广角
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方案
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方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太原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二〇一二年四月六日目录太原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蔬菜产业是我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是促进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的亮点,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任务。
蔬菜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副食品,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供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
为加快蔬菜发展步伐,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蔬菜生产水平,增强产业竞争能力,促进蔬菜生产现代化建设,根据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农业厅《关于转发<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晋发改农经发〔2012〕227号)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1、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发展。
2011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41.83万亩,总产量136.53万吨,位居全省第六位。
近十年来,我市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基本保持平稳,2006年种植面积达到43.50万亩,产量达到144.63万吨,为历年之最(见附图3)。
设施蔬菜面积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万亩发展到2011年的4.08万亩,主要集中在清徐县、晋源区、小店区和阳曲县,百亩以上的设施蔬菜基地近30个。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城镇建设规模及交通运输线路的扩展,大量城镇及交通线周边的优质土地被占用,我市近郊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减少,逐渐向远郊地区发展,2011年太原市各县(市、区)蔬菜种植分布情况见附图4,清徐县是太原最大的蔬菜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市的43%,依次是:小店区19%、阳曲县13%、晋源区9%、尖草坪区6%、古交市3%、娄烦县2%,万柏林区1%。
近年我市蔬菜种植面积增加的县(市、区)有:清徐县、阳曲县、古交市及娄烦县,面积减少的县(市、区)有:小店区、晋源区及万柏林区。
1中国蔬菜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
3.产品质量不高,产后环节薄弱,产品 流通不畅
(1)质量不高 尽管蔬菜外观品质近些年来有较大的提高,
但在花色品种上、时令上、营养成分以及无污 染产品的开发上,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尚有差 距。近年来,由于农区蔬菜面积特别是温室栽 培面积增加,蔬菜病虫害呈加重危害趋势,加 上农区农民普遍缺乏安全使用农药的知识和意 识,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的问题时有发生,危 害了人们身体健康。
冬季果菜生产区:华南、两广、海南、四川部分地 区。
茎叶菜类冬春生产区:四川、重庆、两湖、江西部 分地区。
水生蔬菜优势区:长江中下游、两湖、浙江、江西。 冬春反季节设施生产优势区:以35°N~40°N,
日光温室生产为主体的地区。 夏秋淡季菜生产区(西菜东调区):晋中、宁夏、
晋北、辽西等地(8-10月初上市)。 冬春早菜区:云南、川西等地。
d. 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我国各地,特别是具 有交通优势的地区要抓住机遇,利用出口蔬菜 的价格优势,在搞好国内蔬菜市场供应的同时, 下大力气发展蔬菜的外向型生产。
22
(2) 实现“四化”
a. 布局区域化 蔬菜只有进一步实行区域化种植,才 能形成资源和要素配置更为合理的生产能力和稳定 的商品量,从而获得高质量和高效益的产品,同时 也便于蔬菜产品的交易和聚散。如利用各地多样化 的气候优势、区位和交通优势发展适地蔬菜生产; 或利用一些地方独特的品种资源、气候资源发展名 特优蔬菜生产。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蔬菜产品成为农产品中最具世 界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据专家分析,发达国家 的蔬菜价格一般比我国高出5~10倍。以2003年9月 16~20日的马铃薯、胡萝卜、结球甘蓝、芹菜、茄子、 番茄、黄瓜和大蒜等大众菜种批发价格计算,日本东 京、美国洛杉叽和加拿大多伦多等地价格与我国北京 蔬菜价格相比,高2~87倍。故蔬菜出口优势很大, 利润空间可观。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信息平台服务:全生产环节信息服务
大宗蔬菜产业经济研究室
5.轻简化生产水平将有所提升
• 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必然选择。 • 蔬菜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人工成本占比高。蔬菜由2005
年752.49元/亩猛涨至2016年2818.95元/亩,年均增长 12.76%。在总生产成本中的占比也由2005年的43.15%上升
一、产业基本情况
• 出口小幅减少,进口增长迅速。出口152.4亿美 元,同比减1.8%;进口8.3亿美元,增50.0%;贸 易顺差144.1亿美元,减3.7%。
• 进出口在蔬菜总量中占比很小,但仍然有较大的 外汇贡献。
一、产业基本情况
根据海关信息网查询(按编码)的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蔬菜出 口额33.71亿美元,同比减6.5%。其中干蔬菜下降最多,出口额同比减少 23.11%;鲜冷冻蔬菜其次,出口额同比减少4.2%;蔬菜种子的出口基本 稳定,同比略增0.09%;加工保藏蔬菜出口增加,涨幅为6.36%。干蔬菜 出口下降较大可能与中美贸易战争端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美国是我国干 蔬菜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17年设施蔬菜产量
单位:万吨
区域
小棚 产量
黄淮海与 环渤海区
2076.4
长江区 1552.0
大中棚 产量
4840.0
4689.1
温室 产量
设施 占设施 占本区 总产量 总产% 总产%
产业发展的特点显示:
• 产业规模已基本满足需求(增速趋缓、行 情总体低迷、季节性波幅缩小、局部性滞 销增多),但总体规模仍可能缓慢增长, 部分品种局部性滞销很难避免
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我市冬季日照充足,夏季气候冷凉,具有发展设施农业和露地蔬菜的自然优势,近年来,在各项政策、资金的支持下,通过建基地、育龙头、拓市场、活流通,蔬菜产业快速发展,被列为特色产业,成为了我市突破干旱制约、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蔬菜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制订本规划。
一、蔬菜产业发展成就(一)规模效益日益显著实施了《蔬菜产业优化升级实施方案》等,大力推进了设施农业提质增效、露地蔬菜规模化发展以及永久性蔬菜基地建设,蔬菜面积稳步扩大,效益逐步提高。
截止****年底,建成蔬菜***亩以上规模园区***个,面积****万亩;其中设施农业***亩以上集中连片基地***个,面积****万亩,千亩以上基地**个,****亩以上基地*个。
蔬菜(含蔬菜、瓜类、设施果树、食用菌等)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产值****亿元,农民人均蔬菜产业纯收入达到****元,增长***%,蔬菜产业成为农民群众增收的钱袋子。
(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形成了设施蔬菜、越夏及冷凉蔬菜、出口蔬菜、麦后复种蔬菜、脱水加工蔬菜和露地西甜瓜六大板块和蔬菜四季生产,周年供应的良好局面。
产业布局区域特色鲜明,集聚度逐步提高。
(三)科技水平明显提升以蔬菜标准园创建及永久性蔬菜基地建设为平台,推广优新品种;集成推广秸秆还田、精准水肥一体化、标准化建造、集约化育苗、绿色防控等技术;配套卷帘机、保温被、通风器、微耕机、移栽机等设施装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示范推广了农业物联网、装配式镀锌钢架结构、主动蓄放热及无土长季节栽培等新技术;探索示范了非耕地栽培蔬菜技术。
期间,累计引进推广蔬菜新技术**项,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以上,提质增效技术覆盖率达到**%,其中秸秆还田技术示范**万亩,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亩,极大的改善了蔬菜栽培土壤,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
(四)流通体系逐步健全建成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个,其中定点批发市场**个,培育各类蔬菜流通企业和合作组织***家。
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
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我国蔬菜(含西甜瓜,下同)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拓展出口贸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生产布局不合理,市场供应不稳定。
制定并实施《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下同)将有利于促进蔬菜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优化生产布局,均衡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成效显著,地位突出,对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成效1.生产规模稳步增长。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90年代,随着全国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瓜菜播种面积在上世纪80年代年均增长近10%,90年代年均增长14.5%,本世纪前7年平均增长1.9%,到2007年达到2.94亿亩,总产量6.41亿吨。
其中,蔬菜2.6亿亩,5.65亿吨,人均占有量427公斤。
设施蔬菜发展更快,1980年设施蔬菜不足10万亩,到2007年达到5050多万亩,增长504倍。
另据FAO统计,2006年我国蔬菜产量占世界的49.6%,居世界第一。
2.供应状况明显改善。
随着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和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开通,依托气候、区位优势,沿路、沿海、沿边建立规模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华南、长江上中游冬春蔬菜基地和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基地稳步发展,设施蔬菜特别是节能日光温室快速增长,形成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使我国冬春和夏秋淡季蔬菜消费,由过去的有什么吃什么变为吃什么有什么,缓解了供需矛盾,基本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
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蔬菜播种面积列前10位的省区(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四川、江苏、湖南、广西、湖北、安徽)播种面积都在1000万亩以上,共计1.68亿亩,占全国的64.6%;产量共计3.86亿吨,占全国的68.4%。
发改委和农业部:依托合作社发展蔬菜产业
《 见 》要 求 各 地 工 商 部 门进 一 地 互换 和开 发经营 方式 、 旧房 拆迁 、新 意
在保 障措 施方 面 ,提 出建 立蔬菜 供 步促进农村各类经营主体特别是种养大 居建 设等 方面要 提供 多种选 择 ;项 目报
给应 急保 障机 制 ,充分 发挥 价格 调节 基 户、农 民专 业合作 社 、种子 企业 、科技 批 时 ,必须 附具 征求 集体组 织和 农 民意 金 的作 用 ,个 别 品种 、局部 地 区蔬菜供 型 企业 等健 康发展 。支 持合 作社 发展 ,
价 、不执行 涉农 收 费公示 制度 的价格 违
在 资 金 投 入 方 面 ,提 出地 方 政 府 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要协 调现 有 资金 渠道 ,加 大对蔬 菜 生产 农 民专 业合作 组 织 的扶 持 力度 ;新增 专
项 资金 渠道 ,并根 据发 展需 要逐 年增 加
国家工 商总局 : 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
《 划 》强调 ,要 以社 区 日间照 大 型免耕 播种 机 、挤奶 机械 、大 型联合 作组 织建 立蔬 菜质量 安全检 测点 ,加强 规
料 中心 和 专业 化养 老机 构为重 点 ,提升 收 割机 、水稻 大型 浸种催 芽程 控设 备 、 2 社 会养 老服 务 设施 水平 。 “ 二五 ”期 烘 干机单机 补贴 限额 可提高 到 l 万元 ; 十 生产基 地 自检 ,指导安全 期采 收。从 蔬 菜龙 头企业和 农 民专业合 作组 织入 手 ,
销 ,保 护 农 民利益 ;供 不应 求时 ,支持 用先 进 技 术 、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的积 极 作
流 通 企业 跨 区域 调 运 、促 进 增加 生产 , 平抑市场价格 。
二是确 保收益 返还农 村。使 用增减 挂钩 指标 的土地 出让净 收益 要及 时全 部
广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广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宁夏;孔令孜;尚小红;李小红;覃泽林【摘要】Vegetabl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aily diet of people and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our daily life. Guangxi is one of the main vegetables producing provinces in China, and has advantages of climate, water resources in vegetables produc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the domestic vegetables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planting distribution, varieties,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of vegetables in Guangxi were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which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ptimize the planting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level.%蔬菜作为民众们日常膳食结构中重要的一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西作为全国蔬菜主要生产的省区之一,有着气候、水资源等方面优势.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国内蔬菜产业概况及广西的蔬菜产业的种植分布、品种、产业化经营等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强产业发展战略指引、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生产标准化水平等建议.【期刊名称】《热带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37)002【总页数】7页(P107-113)【关键词】蔬菜;广西;现状【作者】宁夏;孔令孜;尚小红;李小红;覃泽林【作者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3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水果蔬菜塑料包装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果蔬菜塑料包装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比较重视产前和产中的栽培,而忽视了产后保鲜贮藏。
在发达国家,农产品的产后损失率不足10%;在我国果蔬损失率高达30%左右,损失总价值近千亿元。
粗糙的包装和落后的保鲜技术,使出口的农产品基本上处于初级加工水平,一些国家进口我国的农产品后进行重新包装后进入本国市场,其市场价远比进口时高。
国外果蔬产品涌入我国市场,削弱了我国果蔬产品的竞争力。
降低果蔬产品腐烂损失,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由此,林氏塑料包装箱有限公司看到了一个开拓水果蔬菜包装的市场契机与空间,决心在西昌市水果蔬菜资源丰富的特点,投资建设一个专门生产销售水果蔬菜塑料包装箱的生产基地,带动整个西昌市水果蔬菜产业全面升级,为攀西地区优质水果蔬菜走向国际国内市场提供必要的包装技术支持。
一、项目名称:会理县水果蔬菜塑料包装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二、项目建设单位:林氏塑料包装箱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林建明三、项目建设主管单位:会理县人民政府四、项目性质:新建五、项目建设地点:西昌市会理县六、项目建设时间: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
七、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拟定规划建设用地50亩,主要建筑工程为扩建塑料包装制品生产车间以及原料库、成品库。
用于建设厂房12000平方米,库房面积15000平方米,办公楼面积3000平方米;购置先进的“海天”注塑机45台、注塑模具50套等各种机器设备232台(套),建设水果蔬菜塑料包装自动注塑生产线45条;购置整个工序所需要的全部配套生产设施设备,建成日产11.25万个,年产3300万个水果蔬菜塑料包装箱,该企业产品生产能力可达到12000吨/年。
八、项目建设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根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整个项目估算投资232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225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
蔬菜育苗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蔬菜育苗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菜篮子”蔬菜产业,以绿色生产、品质提升、农产品质量追溯、数字化建设、品牌打造为主攻方向,扶持发展建设一批生产规模适度、利益联结紧密的绿色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为持续巩固加强“菜篮子”生产能力建设,调整优化蔬菜产业结构,坚持种植模式多样化、销售渠道多元化、群众受益最大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以绿色生产、品质提升、农产品质量追溯、数字化建设、品牌打造为主攻方向,统筹蔬菜品种、种植区域布局,重点扶持发展一批生产规模适度、利益联结紧密的绿色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推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二、建设内容及评审标准(一)基地建设。
具备一定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生产基地(园区)规模露地蔬菜300亩以上(设施蔬菜100亩以上),连续土地流转经营年限不少于3年,生产经营情况稳定。
一是选址科学合理,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土地肥沃、集中连片,水、电、路设施配套、排灌便利的地块。
二是基地(园区)管理规范,制度完善,档案规范齐全,标识标牌完备,各项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环境整洁卫生。
三是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基地(园区)配备至少1名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长期开展田间管理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指导服务,并在重要农时节点组织开展生产技术观摩培训,示范带动周边农户绿色经营。
(二)推行标准化生产。
推广应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实现蔬菜生产绿色发展。
未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工作的申报主体一律不予通过。
一是选用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苗强苗壮的标准化穴盘苗适期定植,合理安排茬口,根据目标上市时间,科学确定育苗、定植时间。
二是大力示范推广应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设施标准化建造、轻简化栽培、集约化育苗、秸秆生物反应堆、蚯蚓粪还田生态种养、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农机农艺融合等减量增效技术措施,提升蔬菜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南宁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2022—2027)规划的通知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南宁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2022—2027)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公布日期】2023.05.12•【字号】•【施行日期】2023.05.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南宁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2022—2027)规划的通知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广西—东盟经开区城市和农林水利管理局:现将《南宁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2022—2027)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宁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5月12日南宁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2022-2027)规划前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蔬菜产业是保障食物供给的重要农产品,在促进农民增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对于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南宁市蔬菜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广西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和“南菜北运”基地之一。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提高蔬菜产业经济效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广西“十四五”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南宁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制订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背景“十三五”以来,南宁市坚持以稳产、保供、提质、增效为主线,坚持优化产业布局,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实现了规模稳步发展和质量效益提升的双重成效,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第一节产业基础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大力推进露地蔬菜规模化发展以及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提升蔬菜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实现了面积稳步扩大、产量不断提高的产业发展良好势头。
项目建设必要性[全文5篇]
项目建设必要性[全文5篇]第一篇:项目建设必要性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必要性一、国家政策要求和形式的需要《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指出:“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一般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设市城市和重点流域及水资源保护区的建制镇,必须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可分期分批实施”。
为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建设、管理的需要,兴建**镇污水处理工程必要的。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态是生存之基,环境是发展之本。
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并举、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期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需要保证。
随着城市华的发展,镇区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不断增长,城市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大,因此必须对未经处理的污(废)水加以处理以确保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健康良性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给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城镇的大部分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严重污染了水系的水质,污染给**镇人民的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也给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完成省政府的限期治理目标,必须尽快建设和完善城市的污水管网,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工程。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水是无可替代的物质,它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更是整个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血液。
水环境作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成分对于人类生活质量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水污染后,超标种金属通过饮水或食物链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诱发癌症、神经病等,极大危及人体的身体健康。
被寄生虫、病毒或其他致病菌污染的水,可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导致肠胃炎、伤寒等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每年世界上有2500万名以上的儿童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死亡。
贵州省大方县农业特色主导产业—蔬菜、辣椒发展规划
贵州省大方县农业特色产业(蔬菜、辣椒)发展规划2011—2015年前言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中部、乌江上游六仲河北岸,东与黔西县毗邻,东北抵金沙,南靠六冲河同织金县接壤,西南以瓜仲河为界与纳雍县相望,西部和西北部同毕节市相连,辖34个乡(镇),367个行政村,总面积3505.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5757亩,其中水田72705亩。
全县总人口101.3万人,农业人口96.24万人,贫困人口22.02万人,农村劳动力65.33万,农民人均收入2275元,属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的农业大县。
大方地处东经105°15′47″~106°08′04″,北纬26°50′02″~27°36′04″之间。
境内海拔720米—2325米,年平均气温11.8℃,无霜期257天,年平均降雨量1150.4毫米,年日照时数1335.5小时。
是高海拔低纬度地区,暖温带湿润季节气候较为明显,县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多种作物生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全县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玉米、马铃薯、水稻、小麦和芸豆、大豆、荞麦等,经济作物有烤烟、辣椒、蔬菜等。
全县有天然林1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2.5%,空气清新,被喻为“天然氧吧”。
毕节试验区成立2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农工民主党中央、国家农业部、深圳市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我县紧紧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结合县情进行了长远的科学规划,按照规划引领发展,科技支撑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发展的思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加强对各类单项适用技术进行集成、组装、配套,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在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抓好产业结构调整。
依托丰富的种质资源,大力发展烤烟、辣椒、脱毒马铃薯、反季节蔬菜和以天麻、半夏、刺梨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我国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我国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在种植业结构自发性调整、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中异军突起,生产持续发展,数量供应充足,花色品种丰富,市场交易活跃。
据2012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全国蔬菜播种面积3.4亿多亩,产量7.9亿多吨,人均占有量587.7千克。
当年全国36个蔬菜产品的年均批发价为4.22元/千克,按其51%匡算,蔬菜产值为1.78万亿元,产量产值均已超过粮食成为第一大种植业。
另据测算,全国蔬菜种植环节大约吸纳了1亿个农村劳动力,蔬菜产前产后服务贸易约为城乡创造了8000万个就业岗位。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下,2012年全国蔬菜出口量、出口额、出口均价首次出现三下降的情况。
尽管如此,全年的蔬菜出口量仍达934.9万吨,出口额1001亿美元,进出口顺差95.9亿美元,而当年全国农产品进出口逆差为491.9亿美元。
可见,蔬菜产业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就业、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据FAO统计,2012年,我国蔬菜的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为3.68亿亩和5.74亿吨,分别占世界的42.9%和51.9%;比世界蔬菜生产第二大国的印度分别高2.27倍和4.26倍。
但是,我国蔬菜产业目前仍属于主要依靠劳动者经验和手工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在“四化同步”推进的今天,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蔬菜产业,综观发达国家经历过的蔬菜产业现代化进程,我国发展现代蔬菜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㈠成本剧增效益滑坡据农业部调研,与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相比,我国大中城市蔬菜生产平均净利润,由2001年的35:1下降到2011年的10:1,比较效益下滑71.4%。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
农村临时工的日工资,20世纪80年代末为15元左右,90年代末为30~50元,2010年为70~80元,目前已达100~140元;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生产成本剧增。
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养分管理
Provincial Level
Fruit
Area
Province
Area
Apple
1961.8
Shaanxi
484.9
18.7%
Shandong
304.9
Hebei
250
Gansu
247.6
Henan
182.3
Grape
438.4
Xinjiang
109.6
Hebei
57.9
Shandong
44.2
83%土壤酸化
江泽普,2002
(pH<5.5) n=151 遍及全区
极强酸样本比15% 34%(1980-2002)
大部分果园pH<5.5
n=120
福
建
庄绍东,2002
广西 广东
60%土壤pH值下降 5.76 5.47
(1980-2000 n=419)
海南
姚丽贤等,2006
75%土壤极强酸
张育灿,2002
Vegetable/Total Cereal/Total
Proportion change of total crop planting area in China from 1961 to 2007 1961-2007年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变化
蔬菜种植面积(千公顷)
播种面积(千公顷)
21000 20500 20000 19500 19000 18500 18000 17500 17000 16500
地下水硝酸 盐污染
7.00
6.80 6.60 6.75 6.40 6.20
6.00
5.80 5.60
6.20
6.20 6.20
探讨生态高产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探讨生态高产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摘要:目前黑龙江省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化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设施蔬菜产业所具备的优势是传统种植业无可比拟的。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生态高产标准农田项目的背景,然后对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高产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必要性;可行性1概要建设生态高产标准农田优质蔬菜种植基地项目区位于北林区西部,永安镇厢黄三村,距市区33公里,东与绥胜镇胜利三村相邻,南与西长发镇正黄一村毗邻,西到西地界,北到厢黄旗四村。
地理坐标:X5155494.1797—5151816.1280,Y552900.4404—557678.2762。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2万亩,耕地1.0万亩,全部种植优质蔬菜。
项目区涉及农户245户,总人口860人,劳动力360人。
2项目背景绥化市北林区为了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几年的建设,一个具有区域农业特色,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乃至全省、全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初具规模,为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经过全区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蔬菜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从目前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看,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其主要特点是:一是资金投入能力不足,仅靠区政府扶持、合作社和菜农筹集远远满足不了蔬菜产业发展需要;二是蔬菜生产季节性淡旺明显,年内供应不均衡,没有形成合理布局,应季调控不到位,规模化、规范化程度低,保鲜储藏能力不足,产加销相互脱节,尚未形成牢固的产业链;三是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等。
为实现区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棚室果蔬生产基地”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使蔬菜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发挥其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必须扩大规模,提质增效,以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文 2012年02月22日 11:59 农业部网站发改农经[2012]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农业厅(局):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二〇一二年一月十六日附件: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前言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11.73,0.15,1.30%),保障蔬菜供给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必须看到,蔬菜产业发展还存在市场价格波动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突出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2010年国务院出台三个文件,对加强蔬菜生产流通、保障市场供应等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同时要求制定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会同商务部、水利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统计局等部门及部分省(市、区)组成了规划编制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蔬菜产业发展成就和经验,梳理和探寻了蔬菜产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了未来十年对蔬菜产业发展的需求,研究提出了对策措施,并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目的是引导各种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促进生产流通发展、保障市场供应;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信息监测体系建设,引导生产和流通;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抑制市场和价格波动。
为此,《规划》在分析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对大中城市提高蔬菜供应保障能力提出了要求;划定了产业优势区域,选定了产业发展重点县580个;提出了生产、流通及质量安全体系发展重点,并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规划》与《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国办发【2009】47号)、《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等作了衔接。
本规划是未来十年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目录第一章发展现状 (1)第一节基本情况 (1)第二节重要意义 (3)第三节存在问题 (3)第二章总体要求 (6)第一节指导思想 (6)第二节基本原则 (6)第三节发展目标 (7)第三章生产区域布局 (8)第一节大城市生产布局 (8)第二节优势区域生产布局 (9)第四章生产发展重点 (14)第一节加快蔬菜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 (14)第二节加强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 (15)第三节改善菜地基础设施条件 (15)第四节加大田头预冷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16)第五节健全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16)第六节建立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发布体系 (17)第七节开发利用沼渣沼液 (17)第八节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17)第五章流通发展重点 (18)第一节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 (18)第二节增加城市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等零售网点 (18)第三节强化产销衔接 (19)第四节加强蔬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19)第五节完善蔬菜流通信息网络平台 (19)第六节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 (20)第七节完善大中城市蔬菜储备制度 (20)第六章质量安全体系发展重点 (20)第一节推进标准化生产 (21)第二节完善检验检测体系 (21)第三节健全质量追溯体系 (22)第四节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反应处置体系 (22)第五节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23)第七章资金筹措与管理 (23)第一节中央资金 (24)第二节地方资金 (24)第三节信贷资金 (25)第四节社会资金 (26)第五节资金管理 (26)第八章保障措施 (26)第一节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26)第二节完善扶持政策 (27)第三节健全信息监测发布预警制度 (28)第四节建立蔬菜供给应急保障机制 (28)第五节严格蔬菜市场监管 (28)第六节加强组织领导 (29)附件按行政区划重点县布局 (30)附表1 36个大城市名单 (32)附表2 580个蔬菜产业重点县 (33)附图1 蔬菜播种面积、产量、人均占有量图 (37)附图2 蔬菜生产优势区域布局图 (38)第一章发展现状第一节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蔬菜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由供不应求到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
1、生产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蔬菜产销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全国蔬菜生产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增长,上市基本均衡,供应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播种面积由1990年的近1亿亩增加到2010年的2.3亿亩左右,产量由2亿吨提高到5亿吨[1],人均占有量由170公斤左右增加到370公斤左右,常年生产的蔬菜达14大类150多个品种,逐步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2、布局逐步优化。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交通运输状况的改善和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开通,在农业部编制的《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指导下,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长江流域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等六大优势区域,呈现栽培品种互补、上市档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有效缓解了淡季蔬菜供求矛盾,为保障全国蔬菜均衡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3、质量显著提高。
自2001年“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近三年蔬菜农残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比2000年提高30多个百分点,蔬菜质量总体上是安全、放心的。
在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同时,商品质量也明显提高,净菜整理、分级、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数量逐年增加,商品化处理率由“十五”末的25%提高到40%,提升了15个百分点。
4、加工业快速发展。
我国蔬菜加工业发展迅速,特色优势明显,促进了出口贸易。
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蔬菜加工规模企业10000多家,年产量4500万吨,消耗鲜菜原料9200万吨,加工率达到14.9%。
另据统计,2010年,我国番茄酱产量150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近40%;脱水食用菌5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5%,均居世界第一位。
5、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蔬菜品种、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与转化,显著提高了产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
全国选育各类蔬菜优良品种3000多个,主要蔬菜良种更新5-6次,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设施蔬菜达到5000多万亩,特别是日光温室蔬菜高效节能栽培技术研发成功,实现了在室外零下20度严寒条件下不用加温生产黄瓜、番茄等喜温蔬菜,其节能效果居世界领先水平;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快速发展,年产商品苗达800多亿株以上。
此外,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土栽培、节水灌溉等技术也取得明显进步。
6、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
自1984年山东寿光建立全国第一家蔬菜批发市场以来,蔬菜市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经营蔬菜的农产品批发市场2000余家,农贸市场2万余家,覆盖全国城乡的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在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引导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70%蔬菜经批发市场销售,在零售环节经农贸市场销售的占80%,在大中城市经超市销售的占15%,并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第二节重要意义蔬菜产业已经从昔日的“家庭菜园”逐步发展成为主产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保供、增收、促就业的地位日益突出。
1、满足食物需求。
蔬菜是人类的基本食物来源之一,提供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
鲜食为主、需求量大的传统饮食习惯,决定了蔬菜在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蔬菜生产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增加农民收入。
蔬菜商品率高,比较效益高,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1.9%,总产值1.2万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33%。
另据农业部测算,2010年蔬菜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830多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4%。
3、促进城乡居民就业。
蔬菜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化了数量众多的城乡劳动力。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与蔬菜种植相关的劳动力1亿多人,与蔬菜加工、贮运、保鲜和销售等相关的劳动力8000多万人。
4、平衡农产品国际贸易。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蔬菜比较优势逐步显现,出口增长势头强劲,在平衡农产品国际贸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出口蔬菜836.37万吨,比2000年增长1.61倍;出口额96.91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3.7倍;贸易顺差94.14亿美元,居农产品之首,比2000年增长3.69倍,而同期农产品贸易逆差达231亿美元。
第三节存在问题蔬菜具有鲜活易腐、不耐贮运,生产季节性强、消费弹性系数小,高投入、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大等特点。
当前,在新的形势下,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蔬菜价格波动加剧。
一是受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蔬菜价格涨幅呈加大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至2010各年,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3%、10.7%、15.4%、18.7%,2010年鲜菜价格上涨幅度是居民消费品平均价格上涨幅度3.3%的近6倍,一些大城市的涨幅更高。
二是受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年际间蔬菜价格波动加大。
如2008年受南方早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2月上旬全国25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同比上涨95.3%。
三是受信息不对称影响,时常发生不同区域同一种蔬菜价格“贵贱两重天”的情况。
四是受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品种间蔬菜价格差距拉大。
受大城市近郊蔬菜生产萎缩的影响,一旦出现运输困难等突发情况,难以及时保障蔬菜供应,容易引发市场和价格大幅波动,产区“卖难”和销区“买贵”同时显现。
再加上,目前还缺乏足够的政策调控,在生产、流通、安全、信息监测等方面资金投入不够;在蔬菜保险、税收、补贴、支持性价格、批发市场用地等方面政策不完善、不配套;支持政策不均衡、不稳定。
特别是,还有不少城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弱化,措施不落实,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对蔬菜产销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出现了自给率大幅下降,加剧了蔬菜市场价格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