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三篇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三篇篇一: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1.1系统目标针对特定条件规划某种农作物适宜的种植区涉及复杂的空间分析,如地形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插值分析、空间叠置分析等。
通过开发一个土地利用规划系统有效地解决此类空间选址问题。
采用基于ArcGIS Engine开发包的组件开发模式,可以在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下快速搭建一个实用的GIS系统。
目标系统需要支持多源数据(包括各类矢量数据、遥感影像、DEM数据和其他非空间数据)的显示、编辑、查询、统计,并提供空间分析及地图制图功能:1)显示主要指地图浏览(包括缩放、漫游和鹰眼导航)、属性查看和几何测量;2)查询指利用多种交互方式实现目标定位、属性获取;2)统计指对某类数据中特定属性的统计特征进行概括或总结;3)编辑指对目标对象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更新;4)空间分析指对空间数据进行各种处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空间信息;6)地图制图指利用各种制图要素进行地图整饰,以清晰表达相关空间信息。
进行了土地利用规划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并实现了数据显示和数据查询等基本功能。
其他系统功能将在后期逐步实现,从而建立可用的GIS系统。
1.2功能设计针对具体的应用需求,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被划分为数据显示、查询统计、数据编辑、空间分析和地图制图等几个功能模块,如图2.1所示。
图2.1功能模块结构图 1、数据显示本模块具体功能应包括:1)视图控制,比如图形的缩放、漫游等; 2)几何测量,如距离测量、面积测量;3)图层管理,包括改变图层次序、控制图层可见性、删除图层、打开图层属性表等。
2、查询统计本模块具体功能应包括:1)信息导航,弹框显示选中对象的属性信息;2)空间查询,查找目标图层中与参考对象符合特定空间关系的要素集; 3)属性查询,查找目标图层中包含特定属性信息的要素集; 4)数据统计,获取属性表中特定字段的统计信息。
3、数据编辑本模块具体功能应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系统数据编辑 地图制图查询统计 辅助决策 属性编辑 图形编辑 地图整饰 属性查询 空间查询 数据统计气象分析阳坡分布 适宜区生成数据显示视图控制 空间测量 信息导航图层管理 符号化 打印输出水文分析1)图形编辑,对矢量类型图层添加、删除要素,或修改已有要素的形状信息;2)属性编辑,对矢量图层中要素的属性信息进行修改,或对非空间数据图层增加、删除、修改记录。
安徽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学生实习报告实习类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上机实习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张敬霞专业班级:计算机10-2 院(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 年 3 月 20 日实习成绩评定表目录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时间 (4)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4)1、启动 ArcMap (4)2、检查要素图层 (5)3、显示其它图层 (5)4、查询地理要素 (6)5、检查其它属性信息 (8)6、设置并显示地图提示信息 (9)7、根据要素属性设置图层渲染样式 (10)8、根据属性选择要素 (14)9、使用空间关系选择地理要素 (16)10、退出 ArcMap (18)四、实验小结 (19)使用ArcMAP浏览地理数据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的。
2. 认识ArcMap 图形用户界面。
3. 通过浏览与地理要素关联的数据表,你可以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与其属性信息进行连接的。
4. 掌握GIS两种基本查询操作,加深对其实现原理的理解。
5. 初步了解设置图层显示方式-图例的使用。
二、实验时间2013年3月20日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启动 ArcMap执行菜单命令:开始>>所有程序>> ArcGIS>> ArcMap当出现 ArcMap 对话框时, 点击 "一个新的空地图" 单选按钮,然后点击 OK. 确定图3-1 ArcMap界面2、检查要素图层执行菜单命令 File>>Open.浏览到包含有你下载的练习数据的文件夹,然后点击 Redlands.mxd.点击 Open 按钮。
打开地图文档 Redlands 后, 你会看到加州Redlands市的地图。
地图显示以图层表示的几种地理要素。
每个图层表示某种专题信息。
图3-2 Redlands市地图在ArcMap窗口的左边区域称为图层列表(TOC),它显示的是图层列表。
窗口的右边区域显示的是图层控制面板中各图层的图形内容。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课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报告题目:CityEngine三维建模模拟局部光污染CityEngine三维建模模拟局部光污染摘要:光污染是现代社会中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问题。
光污染简单的讲就是过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CityEngine是三维城市建模的首选软件,应用于数字城市、城市规划、轨道交通、电力、管线、建筑、国防、仿真、游戏开发和电影制作等领域。
CityEngine可以利用二维数据快速创建三维场景,并能高效的进行规划设计。
本文设计是利用CityEngine软件通过二维数据转换为三维建立模型,通过界面输入参数,后台数据库对参数进行计算,输出污染程度供用户决策。
该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有地理数据的输入与编辑、空间分析功能、光污染模拟、光污染查询等。
关键词: CityEngine 光污染建模设计一、设计目的及意义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光污染越来越来越严重,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危害,为了防治光污染,减少光对人体的危害,为人们方便和快速了解光污染和对身边的光污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我们利用CityEngine建立三维模型,同时采用相关的编程技术模拟局部光污染,以达到如下目的:1、通过城市设计提高城市夜景照明质量,规范建筑物外装修方式;2、增进城市管理部门对城市光污染的重视,提高环保意识;3、节约能源,倡导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4、帮助规划部门对城市建筑进行规划;5、帮助用户对装修材料购买的选择以及购房时预知光污染程度。
6、增强人们对光污染的了解,加强防范意识。
二、设计背景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污染--光污染,它是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等污染后又一城市环境公害,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光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光污染虽未被列入环境防治范畴,但它的危害显而易见,并在日益加重和蔓延。
在欧美和日本,光污染的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0806601-04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0806601-04 陈春光一、设计时间2011年12月19日-2011年12月23日二、设计地点湖南城市学院信息楼506机房三、设计目的1.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 工具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2.编辑器的使用(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的数字化);3.熟悉GRAMIN GPS手持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四、设计小组成员0806601-04 陈春光 0806601-09谭植0806601-40邓海贵 0806601-07 莫欢欢五、指导老师王永红祝青六、设计课题我们小组的选题是十一:1.总结屏幕跟踪数字化过程的基本步骤及每一步骤的必要性。
2.分析数字化过程中误差的来源及减小误差的相关方法。
3.对配准后的数据进行重采样七、基本思路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基本思路:利用GRAMIN GPS手持机收集多个GPS点,数据采集回来后用MapSource 软件通过数据线将数据从GPS手持机中导入到计算机并存储为GPS.txt 文件并建立新的数据组保存,再运用ArcMap对存于计算机里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encing) 工具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最后对点要素、线要素、多边形要素编辑使用。
关键问题及解决办法:(1)数据的收集:需利用大量课外时间对目标的区域进行GPS点数据收集,运用GRAMIN GPS手持机,小组成员需熟练的掌握GRAMIN GPS手持机的使用。
(2)数据的保存和分析,解决方法:熟练的掌握ArcGIS Desktop ---ArcMap 的使用,注意保存数据文件的格式,对数据的分析。
(3)分析数字化过程中误差的来源及减小误差的相关方法:一方面在分析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单位,和数据保存的格式,减小数据收集中的误差,进行更为精确的数据定位,采集,另一方面时在数据处理时。
要仔细认真不要有人为地误差。
八、技术路线图九、关键步骤;第一步地形图的配准-加载数据和影像配准工具1)、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配准,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习报告班级:地信10701班学生姓名:陈鹏学号:200701144指导老师:何贞铭刘少华邵燕林日期: 2010年9月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1)二、课程设计任务 (1)三、空间数据建库 (1)四、系统功能设计 (1)五、系统界面设计 (2)六、系统功能实现 (2)七、实习成果展示 (2)八、总结和体会 (2)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目的(标题四号宋体加黑,正文五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18,首行缩进2字符)本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软件工程》等课程后开展的实践性课程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完成地图矢量化(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界面设计和部分功能的实现;通过本次实习对三个GIS平台软件(SuperMap、ArcView、MapGIS)的各个功能模块有了较深入了解、熟悉和掌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也进一步熟悉了基于GIS平台提供的组件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思路和流程。
其主要的目的概括为:1、熟练掌握三种GIS的公共平台及其开发环境;2、熟练掌握三种GIS二次开发组件开发GIS应用软件;3、掌握GIS数据库建库方法和地物编码方法;4、理解和掌握GIS工程原理及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G IS公共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环境开发一套“校园GIS软件”,在遵循国家基础地理编码的基础上建立更详细的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实现校园内的地面建筑、道路、绿化面积等地物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和查询,并可据此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
1.建立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各个教学设施,如各个楼层的编码等)2.建立校园地物的空间拓扑关系;3.建立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库(最好采用独立的商业数据库进行建库或设计数据库);4.建立空间数据的查询系统;5.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路径分析等),如道路的缓冲区分析;6.提交书面报告(编码系统、数据库设计、软件设计流程和软件使用说明等)和校园GIS系统软件运行程序及原始程序代码等。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1. 简介本文是关于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一个基于计算机的空间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系统,其中包括了硬件、软件、数据、方法和人员等多个方面。
GIS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现有的GIS系统进行调研和学习,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改进,实践并提高GIS技能。
2. 选题背景当前,中国的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迅速,但在某些领域,如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等,尚未得到充分应用和发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习和掌握GIS技术,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GIS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选取了城市规划GIS系统为研究对象。
3. 研究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城市规划GIS系统的调查和学习,实践和提高GIS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GIS应用需求。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GIS基础知识,包括GIS数据存储、处理、分析等基本操作;2.熟悉城市规划GIS系统的结构及其各个功能模块;3.对城市规划GIS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系统效率和工作效果;4.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城市规划GIS系统,应用于相关实际工作场景中。
4. 研究内容4.1 GIS基础知识学习首先,我们需要学习GIS基础知识,了解GIS数据存储、处理、分析等基本操作。
这部分内容可以学习相关教程和参考书籍,也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等方式获取。
4.2 城市规划GIS系统结构及功能模块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城市规划GIS系统的结构及其各个功能模块。
通过分析每个模块的作用和功能,理解系统的整体构造和运行方式,为下一步进行分析和优化打下基础。
4.3 城市规划GIS系统分析和优化在了解城市规划GIS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如:1.优化数据存储方式,提高数据库的访问效率;2.优化数据处理算法,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3.优化系统界面和操作方式,提高用户体验等。
北京交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作者:张研班级:运输1204序号: 5 8学号: 1 2 2 5 1 2 0 3指导教师:梁艳平2014年11月11日1地理信息系统(GIS)介绍1.1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它作为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而迅速地兴起和发展起来。
1.2 概述完整的GIS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即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GIS 硬件配置一般包括四部分:计算机主机;数据输入设备,如数字化仪,图像扫描仪、手写笔、光笔、键盘、通讯端口等;数据存储设备,如磁盘阵列、光盘刻录机、磁带机、光盘塔等;数据输出设备,如笔式绘图仪,激光打印机等。
软件系统是指GIS 运行所必须的各种程序,通常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其他支撑软件、应用分析程序等。
空间数据库反映了GIS 的地理内容。
管理人员和用户则决定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息表达方式。
2 实验介绍2.1 实验目的培养学生适应交通运输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需要,掌握应用GIS基本的软件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相关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学生结合专业知识,通过自行设计GIS应用案例,完成从数据采集、存储、空间分析以及制图输出的完整流程,培养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2.2 实验任务熟练掌握某个GIS软件的基本操作,本次试验活动选用Mapinfo Professional 7.0,在深入理解GIS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基础上,以北京交通大学、西直门立交桥邻近区域为对象,完成:(1)收集北京交通大学周边区域的卫星或航拍影像资料;(2)根据影像资料,对其进行矢量化工作,建立区域内部的建筑物的图符及式样数据库、图层划分标准及图层划分,学习地图文件及工作空间的管理;(3)属性数据标准及交通设施属性数据库的建立;(4)熟练操作软件,设计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创建缓冲区的方式,分析交大的学生和老师到达公交车站的便利程度;(5)根据分析操作结果制作交大内部建筑专题图输出;(6)完成实验报告,对整个操作流程以及分析结果进行解释说明。
地理信息系统编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一ArcEngine地图显示与浏览一.准备工作1.打开VB,添加控件2.添加控件到窗体3.添加工具栏效果如下二.操作步骤(1)通过设置MapControl和TOCControl控件的属性,完成对图层的加载和控制1)使用属性向MapControl中添加图层;效果如下2)在TOCControl控件的属性中绑定MapControl控件。
效果如下:(2)编程实现动态向MapControl中添加图层Private Sub 打开文件_Click()Dim pGxDialog As IGxDialogDim pGxFilter As IGxObjectFilterDim pEnumGxObjects As IEnumGxObjectDim pLayer As IFeatureLayerDim pGxDataset As IGxDatasetSet pGxDialog = New GxDialog'过滤非FeatureClasses类型的对象Set pGxFilter = New GxFilterFeatureClassesWith pGxDialog.AllowMultiSelect = True '允许选择多个文件.Title = "打开...".ButtonCaption = "添加图层"Set .ObjectFilter = pGxFilter.DoModalOpen Me.hWnd, pEnumGxObjects'========================='如果是保存.Title = "保存..."'.DoModalSave Me.hWnd'=========================End WithIf pEnumGxObjects Is Nothing Then Exit SubpEnumGxObjects.Reset '重置枚举器'遍历所有在GxDialog对话框中选择的对象,并加载到MapControl Set pGxDataset = pEnumGxObjects.NextWhile Not pGxDataset Is NothingSet pLayer = New FeatureLayerSet pLayer.FeatureClass = pGxDataset.Dataset = pLayer.FeatureClass.AliasNameMe.MapControl1.AddLayer pLayer'下一个Set pGxDataset = pEnumGxObjects.NextWendMe.TOCControl1.Update '刷新TocControlCall SmallMap_UpDateDataMe.SmallMap.RefreshDim pmap As IMapDim a As Integer'得到控件中地图Set pmap = MapControl1.Map'清空combo控件中文字Combo1.Clear'遍历所有图层将图层名称加入combo控件For a = 0 To yerCount - 1Combo1.AddItem yer(a).NameNext'初始显示最上层图层名称Combo1.ListIndex = 0m_moveft = FalseEnd Sub运行效果:(3)编程实现MapControl中图层的移动、隐藏和卸载这三种功能均需要调用函数GetLayerByNamePrivate Function GetLayerByName(ByRef Mapctrl As MapControl, ByVal strName As String) As ILayerDim i, Count As IntegerWith MapctrlCount = .LayerCountFor i = 0 To Count - 1If (.Layer(i).Name = strName) ThenSet GetLayerByName = .Layer(i)Exit FunctionEnd IfNextEnd WithEnd Function1.移动图层Private Sub 图层移动_Click()Dim lyer As ILayerOn Error GoTo ErrSet lyer = GetLayerByName(Form1.MapControl1, Combo1.Text) Form1.MapControl1.Map.MoveLayer lyer, Int(Text1.Text) Form1.MapControl1.RefreshForm1.SmallMap.RefreshExit SubErr:MsgBox "输入图层不存在,请重新输入"End Sub运行效果:Eg:将办公楼图层移动到第0层结果:该图层到达第0层2.图层的隐藏Private Sub 图层隐藏_Click()On Error GoTo ErrDim lyer As ILayerSet lyer = GetLayerByName(Form1.MapControl1, Combo1.Text) lyer.Visible = FalseForm1.MapControl1.RefreshForm1.SmallMap.RefreshExit SubErr:MsgBox "输入图层不存在,请重新输入"End Sub运行效果:Eg:隐藏道路1图层隐藏前隐藏后在Mapcontrol中已经没有,但是TOCControl中依然存在,只是未被勾选3.图层卸载Private Sub 图层卸载_Click()Dim lyer As ILayerSet lyer = GetLayerByName(Form1.MapControl1, Combo1.Text)Form1.MapControl1.Map.DeleteLayer lyerForm1.MapControl1.RefreshForm1.SmallMap.RefreshEnd Sub运行效果Eg:卸载跑道图层卸载前:卸载后:可以看到Mapcontrol和TOCControl中都没有这个图层了。
地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书与实现课程方案设计书报告课程设(刘润)
课 程 名: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学 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姓名: 刘润专 业: 地理信息系统学 号: 0908100035指导教师: 银老师2012 年 12 月 25 日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报告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报告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系统091 0908100035 刘润一、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课程后开展的实践性课程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完成地arcgis部分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界面设计和部分功能的实现;通过本次实习对arcGIS平台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有了较深入了解、熟悉和掌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也进一步熟悉了基于arcGIS平台提供的组件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思路和流程。
其主要的目的概括为:1、熟练掌握arcGIS的公共平台及其开发环境;2、熟练掌握arcGIS二次开发组件开发;3、理解和掌握GIS工程原理及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GIS公共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环境开发一套“GIS软件”。
桌面GIS应用程序框架的建立;1、添加Shp文件和图层.Lyr文件;2、添加菜单及实现;3、右键菜单添加及实现;4、状态栏的添加和实现;5、鹰眼功能的实现;6、属性数据表的查询;提交书面报告(编码系统、软件设计流程等)。
三、开发平台1.开发工具和语言1、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Visual Studio 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开发环境。
是目前最流行的Windows 平台应用程序开发环境。
目前已经开发到10.0 版本,也就是Visual Studio 2010。
Visual Studio 可以用来创建Windows 平台下的Windows 应用程序和网络应用程序,也可以用来创建网络服务、智能设备应用程序和Office 插件。
2、开发语言C# :C#是微软公司发布的一种面向对象的、运行于.NET Framework之上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交通运输学院目录1实验简介 (2)1.1地理信息系统(GIS)简介 (2)1.2实验目的 (2)1.3实验任务 (2)1.4实验要求 (2)2实验一:影像数据矢量化 (3)2.1打开栅格图像并配准坐标 (3)2.2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图层并进行地图矢量化 (5)2.2.1道路线层 (5)2.2.2道路面层 (7)3实验二创建公交站图层 (7)3.1 公交站图层 (8)4实验三空间分析 (9)4.1量算 (9)4.2 缓冲区分析及公交站点可达性 (10)4.3 叠加分析及公交站点结果 (11)5 实验总结 (13)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1实验简介1.1地理信息系统(GIS)简介地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十分重要的用于处理空间信息的技术系统,主要对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它作为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而迅速地兴起和发展起来。
1.2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我选择的方向是针对交大周边道路来优化公交站点的选取,以及对现有的公交站点结果进行分析。
结合专业知识,通过自行设计GIS应用案例,完成从数据采集、存储、空间分析以及制图输出的完整流程,培养知识的灵活应用以及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1.3实验任务熟练掌握某个ARCGIS的基本操作,在深入理解GIS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基础上,以北京交通大学、西直门立交桥邻近区域为对象,完成该区域内公交网络分析等GIS应用案例,完成以下工作:(1)收集、整理北京交通大学、西直门立交桥邻近区域的卫星或航拍影像资料;(2)进行影像资料的矢量化工作,以及Arcgis数据编辑;(3)图层划分;(4)设计案例中采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并能够熟练进行软件操作;1.4实验要求(1)结合专业知识,以城市交通为背景,设计一个应用空间分析方法的GIS应用案例,清楚描述要解决的问题;(2)从数据需求、数据采集与转换、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结果以及对分析结果的解释等几个方面来撰写实习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三篇.doc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三篇第1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报告1.1系统目标根据特定条件为特定作物规划合适的种植区域涉及复杂的空间分析,例如地形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插值分析、空间叠加分析等。
这种空间定位问题可以通过开发土地利用规划系统来有效解决。
利用基于ArcGISEngine开发包的组件开发模式,可以在可视化开发环境下快速构建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
目标系统需要支持多源数据(包括各种矢量数据、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其他非空间数据)显示、编辑、查询、统计,并提供空间分析和制图功能1)显示主要指地图浏览(包括缩放、漫游和鹰眼导航)、属性查看和几何测量;2)查询是指利用各种交互方式实现目标定位、属性获取;2)统计是指汇总或概括某类数据中特定属性的统计特征;3)编辑是指更新目标对象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4)空间分析是指对空间数据进行各种处理以提取有价值的空间信息;6)制图是指利用各种制图元素对地图进行装饰,以清晰地表达相关的空间信息。
设计了土地利用规划系统的总体结构,实现了数据显示和数据查询的基本功能。
其他系统功能将在后期逐步实现,从而建立一个可用的地理信息系统。
1.2功能设计针对具体的应用需求,系统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几个功能模块,如数据显示、查询统计、数据编辑、空间分析和制图,如图2.1所示。
图2.1功能模块结构图1、数据显示该模块的具体功能应包括1)视图控制,如图形缩放、漫游等。
2)几何测量,如距离测量、面积测量;3)图层管理,包括改变图层顺序、控制图层可见性、删除图层、打开图层属性表等。
2、该模块的具体功能包括:1)信息导航,项目符号框显示所选对象的属性信息;2)空间查询以找到目标层中符合与参考对象的特定空间关系的特征集;3)属性查询,以在目标层中找到包含特定属性信息的特征集;4)数据统计,获取属性表中特定字段的统计信息。
3、数据编辑该模块的具体功能应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系统数据编辑、地图制图、查询统计、辅助决策、属性编辑、地图整理、属性查询、空间查询、数据统计、天气分析、阳坡分布、适宜区域生成、数据显示、视图控制、空间测量、信息导航、图层管理、符号化、打印和输出、水文分析、1)图形编辑、向矢量类型图层添加、元素、删除元素或修改现有元素的形状信息;2)属性编辑,修改矢量图层中元素的属性信息,或者向非空间数据层添加、删除、修改记录。
gis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gis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GIS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掌握GIS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GIS软件进行地图制作、空间数据分析等操作;具备运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运用GIS技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GIS基本概念:介绍GIS的定义、发展历程、组成部分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GIS数据:讲解GIS数据的类型、采集、处理和存储方法,以及数据质量评价。
3.GIS空间分析:阐述GIS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4.GIS可视化:介绍GIS地图制作、符号系统、视觉表达等方面的知识。
5.GIS应用案例:分析GIS在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教师讲解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GIS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GIS技术的具体应用。
3.实验法:安排上机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GIS软件,巩固所学知识。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GIS原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一批GIS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直观展示GIS原理和应用案例。
4.实验设备:配备高性能的GIS软件和相应的实验设备,保证学生上机实验的需要。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
GIS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姓名 XXX 成绩班级XXXX 学号XXXXXXXX 日期 2011.6.24目录一、设计目的、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二、设计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地图配准、数字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适宜性选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三、结果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四、专题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五、心得体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一、设计目的、意义通过本项课程设计,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理解,初步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思路。
熟练掌握一个GIS基础平台的使用方法,包括数据的输入、数据的处理、图形的编辑、数据库设计、空间分析和专题地图的输出等。
在此基础上,学会如何利用GIS解决空间问题,为今后综合应用GIS或使用专用GIS系统奠定基础。
二、设计方法1.地图配准、数字化(1)地图配准在ArcMap中添加佛山市禅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数据,并加载Georeferencing扩展模块。
首先将Georeferencing主菜单下的“Auto Adjust”前面的打勾去掉,接着点击“Add Control Points”按钮,分别在地图的四个角点添加控制点,并输入其坐标值,完成后可以点击“View Link Table”按钮查看刚才输入的四个控制点的情况,如果输入的控制点没有问题,就可以点击Georeferencing主菜单下的“Update Display”,这时“View Link Table”窗口中就会显示出每个控制点的误差值和总的均方根误差值(RMS),数值越小就表明配准得越精确,一般小于0.5就符合要求,这时可以“View Link Table”窗口中Save按钮,保存刚才输入的控制点坐标值。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实验报告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班级:测绘1402________姓名:_古再丽努尔·喀日_学号:_20141668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高铁军__ _2016 年 12 月成绩评定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及应用》目录实验一 ArcGIS概述 (2)实验二视图数据的显示与管理 (11)实验三 ArcMap下的数据编辑与修改 (16)实验四栅格数据矢量化 (22)实验五符号编辑与属性表操作 (29)实验六空间查找与空间分析 (44)实验七图表与报告创建使用、图版设置与地图整饰 (53)实验二视图数据的显示与管理 (11)实验三 ArcMap下的数据编辑与修改 (16)实验四栅格数据矢量化 (22)实验五符号编辑与属性表操作 (29)实验六空间查找与空间分析 (44)实验七图表与报告创建使用、图版设置与地图整饰 (53)实验一 ArcGIS概述一、实验目的:概述ArcGIS。
介绍ArcGIS的发展,以及9.2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着重讲解实验课需要用到的桌面产品部分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的相关基础知识;二、实验容:1、ArcGIS的发展,ESRI产品历程总结软件名称发行年Arc/INFO 1982PC Arc/INFO 1986ArcView、ArcData 1990ArcCAD 1992ArcSDE 1994基于Windows-NT的ArcInfo、MO组件 1996ArcInfo8、ArcIMS、AO组件 1999ArcGIS 8.1 2001ArcGIS9、ArcGIS Engine、ArcGIS Server 2004ArcGIS 9.2 2006ArcGIS 9.3 2008ArcGIS 10.0 2010ArcGIS 10.1 2010ArcGIS 10.2 2011ArcGIS 10.3 2013ArcGIS 10.5 20172、ArcGIS9.2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ArcGIS 9.2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地理信息平台)ArcGIS作为一个可伸缩的平台,无论是在桌面、服务器、野外还是通过Web应用,为个人用户也为群体用户提供GIS的功能,它包含了四个主要的部署GIS的框架:桌面GIS软件:专业GIS应用的软件包,包括:ArcReader、ArcView、ArcEditor、ArcInfo和ArcGIS扩展模块。
地信专业课程设计
地信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原理及应用领域。
2. 学生能了解地理信息数据的基本类型、结构及其处理方法。
3. 学生能掌握GIS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简单的地图制作和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GIS软件采集、编辑、管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数据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GI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的地理信息系统项目,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GIS课程,培养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科素养。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理信息系统在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地理信息观念。
3. 学生在合作完成项目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本课程针对地信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信息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GIS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
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2. 地理信息数据:数据类型、数据结构、数据采集与处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理信息数据基础3. GIS软件操作:GIS软件介绍、基本功能、操作界面及常用工具。
教材章节:第三章 GIS软件操作基础4. 地图制作与分析: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地图制作流程、空间分析基本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图制作与空间分析5. 实践项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GIS软件操作、地图制作和分析的实践。
教材章节:第五章 GIS应用实例6. GIS项目设计与实施:项目选题、需求分析、数据处理、分析与应用。
教材章节:第六章 GIS项目设计与实施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安排。
05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05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唐山房地产信息查询系统开发文档指导老师:刘亚静开发组组长:刘少纯开发组组员:武志伟张泰然刘丽韩毅目录一、项目背景 (2)二、系统需求分析 (2)2.1需求内容 (3)2.2系统概述 (3)2.3用户业务 (4)2.4具体要求 (4)三、系统设计报告 (5)四、系统技术路线 (6)4.1开发平台 (6)4.2系统结构 (6)五、数据组织方式 (6)5.1系统数据 (6)六、课程设计感言 (6)一、项目背景人类是生活在现实空间里的群体,所以人类80%的信息,都跟地理空间有关。
伴随着人们对时空概念的日益重视,近年来一门新兴边缘学科——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如日中天,各大软件开发商都逐鹿GIS界,以图分一杯羹。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上个世纪6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的管理地学信息的科学技术,是对与地理环境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学科。
它不仅是关于地理数据获取、存储、转换、分析和表达的原则、方法和工具,而且提供了认识空间现象的思维方式和解决空间问题的方法,可以用于定义、分析、表达复杂的空间现象。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加之政府政策的正确导向作用,地理信息系统已经从初步发展时期的研究实验、局部应用转向实用化、集成化、工程化,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辅助分析和决策依据。
GIS 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逐步走上产业化道路,正成为国民经济建设普遍使用的工具,并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大作用。
二、系统需求分析本系统是基于SuperMap Object开发的面向买房者和房产商的GIS系统,买房者和房产商是主要的用户。
gis课程设计汇报模板
教学反思和调整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教学创新
为了提高本章节的教学吸引力和互动性,我们将尝试以下教学创新方法:
31.翻转课堂:通过线上平台,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内容,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差异化教学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
八、教学反思和调整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具体包括:
28.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调整讲授、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的运用。
29.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兴趣,调整教材的章节和教学内容的安排。
1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GIS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势和局限。
四、教学资源
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3.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GIS教材,如《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
14.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城市规划GIS应用教程》。
15.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GIS原理和应用。
16.实验设备:配置GIS软件和相应硬件设备,保证学生实验和实践的需要。
五、教学评估
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具体包括:
17.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18.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如GIS案例分析、空间数据处理等。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精选五篇]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设计报告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二是在学完GIS原理后,按照教学大纲所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
围绕有关GIS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在教师指导下,按照GIS的原理完成实习内容。
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对GIS基本原理的掌握,锻炼对GIS基本技能的运用,培养学生应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熟练运用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编辑处理,结合数据的类型、数量与质量,建立空间数据库。
2.掌握GIS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的方法,运用GIS软件针对具体问题设计解决方案与操作步骤,并运用GIS软件输出设计成果。
3.掌握GIS统计分析的方法与专题图制作方法,运用GIS软件设计一幅专题地图,并进行排版输出。
4.掌握地理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方法,运用GIS软件实现三维景观图的制作。
与专题图的制作GIS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的基本方法;5.任选任务进行GIS设计,写出课程设计报告并提交电子版成果资料。
二、课程设计任务(一).专题图制作1.总体设计:明确制图目标,搜集专题图制作相关资料与数据,制定专题图技术路线与流程,要求技术路线完整,实施性强;2.详细设计:1)专题图制作所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要求数据的现势性好,精度高;2)地理地图的制作,要求符合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内容完整、符合制图规范;3)专题属性信息的整理与编辑,要求信息丰富,现势性好,数据完整准确;4)专题地图的设计与制作,要求制图设计方案合理,颜色协调、符号分级明确;华北科技学院课程设计5)专题图的布局与整饰,要求布局合理,要素完善,配置协调。
3.设计报告编写:内容完整,图表清晰、编号一致,心得体会较深。
(二).空间分析的应用1.分析问题,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设计解决方案;2.收集必要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编辑与重分类;3.依据空间分析模型进行数据的各项空间分析,包括数据查询与分类、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统计分析、分级分析等。
GIS课程设计报告范文
GIS课程设计报告范文中国矿业大学姓学学班名:薛宏号:07083071院:环测学院级:测绘08-1一、实习目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GIS原理后,按照教学大纲所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
围绕有关GIS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GIS的原理完成实习内容。
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学生对GIS基本原理的掌握,锻炼学生对GIS基本技能的运用,培养学生应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常见GIS软件的应用,提高GIS软件应用技能,学生可以根据专业领域问题的需要,利用GIS软件独立完成任务要求。
本次实习任务包含二个部分:MapInfo部分和ArcGIS部分,涉及空间数据的采集、建库、管理、分析和应用等诸多方面,具体内容参见要求。
四、组织分工本次实习实验以个人为单位,要求独立完成。
五、成果提交与考查1.成果提交在完成实习任务后,每人须提交实验报告,电子版和纸质材料各1份,由学习委员统一后上交。
2.考查方式:指导教师对参加实习的学生成绩评定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评定。
成绩评定的依据为:(1)所提交的成果;(2)实习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习主动性与协作情况;一、Mapinfo部分实验1:影像配准和要素特征的提取实验目的:1)对“中国地图”进行配准,数字化中国各省行政区域边界,配准所需信息,(投影参数、配准所需坐标等)自定。
2)建库。
请设计数据库结构保存各省市的名称、省会城市、人口、GDP(2022年)等信息。
实验步骤:1)运行mapinfo打开数据文件。
2)对中国地图根据世界地图配置.3)创建图层省界,省名,ID。
4)对每个图层进行编辑:(1)割划省界线;(2)编辑省名;(3)编辑ID,数据根据如下数据:对人口、省会。
GDP建库,如下:成果输出:下图是省名与省界图层的出图效果图:下图是ID与省名的效果输出图:实验2:查询和检索实验目的:针对世界(World)和美国图层,完成:1)查找World表中有文化人数占总人口比例90%以上的国家;2)查询World表中人口密度大于500人/KM2的国家3)统计World表每个洲的国家数、每个洲的总人口数、每个洲的总面积;4)统计美国各个州中的城市个数(使用State和City_125表)5)查询美国“I94”公路穿过的所有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ANGTZE UNIVERSITY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实习报告
班级: 地信10701班
学生姓名:陈鹏
学号: 200701144
指导老师:何贞铭刘少华邵燕林
日
2010 年9月
期
1 / 4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课程设计任务 (1)
三、空间数据建库 (1)
四、系统功能设计 (1)
五、系统界面设计 (2)
六、系统功能实现 (2)
七、实习成果展示 (2)
八、总结和体会 (2)
一、课程设计目的
(标题四号宋体加黑,正文五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18,首行缩进2字符)
本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软件工程》等课程
后开展的实践性课程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完成地图矢量化(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
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界面设计和部分功能的实现;通过本次实习对三个GIS平台软件(SuperMap、ArcView、MapGIS )的各个功能模块有了较深入了解、熟悉和掌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也进一步熟悉了基于GIS平台提供的组件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思路和流程。
其主要的目的概括为:
1、熟练掌握三种GIS的公共平台及其开发环境;
2、熟练掌握三种GIS二次开发组件开发GIS应用软件;
3、掌握GIS数据库建库方法和地物编码方法;
4、理解和掌握GIS工程原理及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GIS公共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环境开发一套“校园GIS软件”,在遵循国家基础地理编码的基础上建立更详细的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实现校园内的地面建筑、道路、绿化面积等地物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和查询,并可据此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
1.建立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各个教学设施,如各个楼层的编码等)2.建立校园地物的空间拓扑关系;
3.建立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库(最好采用独立的商业数据库进行建库或设计数据库)4.建立空间数据的查询系统;
5.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路径分析等),如道路的缓冲区分析;
6.提交书面报告(编码系统、数据库设计、软件设计流程和软件使用说明等)和校园
GIS系统软件运行程序及原始程序代码等。
三、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
(地图分层、属性库设计,数字化地图基本流程)
四、系统功能设计
O O O O O O
C/S、B/S等等,系统总体结构图层次图,功能模块详细分述)(采用何种体系结构-
1 / 4
五、系统界面设计
O O O O O O
(界面设计基本原则,界面示意图)
六、系统功能实现
O OOOOO
(主要功能实现的技术思路及部分源代码)
七、实习成果展示
(展示地图数字成果,软件界面展示、已实现功能运行效果的截图)
八、总结和体会
O O O O O O
(对理论课程学习的作用、实习取得的收获、实现中遇到问题及解决、对课程设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