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技术及原理
热泵原理及应用
热泵原理及应用一、热泵的原理介绍及能量转换分析所谓热泵,就是一种利用人工技术将低温热能转换为高温热能而达到供热效果的机械装置。
热泵由低温热源(如周围环境的自然空气、地下水、河水、海水、污水等)吸热能,然后转换为较高温热源释放至所需的空间(或其它区域)内。
这种装置即可用作供热采暖设备,又可用作制冷降温设备,从而达到一机两用的目的。
热泵机组的能量转换,是利用其压缩机的作用,通过消耗一定的辅助能量(如电能),在压缩机和换热系统内循环的制冷剂的共同作用下,由环境热源(如水、空气)中吸取较低温热能,然后转换为较高温热能释放至循环介质(如水、空气)中成为高温热源输出。
在此因压缩机的运转做工而消耗了电能,压缩机的运转使不断循环的制冷剂在不同的系统中产生的不同的变化状态和不同的效果(即蒸发吸热和冷凝放热)从而达到了回收低温热源制取高温热源的作用和目的。
二、热泵的发展和在我国的应用欧洲第一台热泵机组是在1938年间制造的。
它以河水低温热源,向市政厅供热,输出的热水温度可达60oC。
在冬季采用热泵作为采暖需要,在夏季也能用来制冷。
1973年能源危机的推动,使热泵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高潮。
目前,欧洲的热泵理论与技术均已高度发达,这种“一举两得”并且环保的设备在法、德、日、美等发达国家业已广泛使用。
80年代来,我国热泵在各种场合的应用研究有了许多发展。
针对我国地热资源较丰富的情况,若把一次直接利用后或经过降温的地下热水作为热泵的低位热源使用,就可增大使用地下水的温度差,并提高地热的利用率,这在京津地区早已有过应用实践。
而这种设备同时对于我国能源使用效率不高、分配不均匀的现状也提出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
三、热泵的技术性分析:1.热泵机组可以达到一机两用的效果,即冬季利用热泵采暖,夏季进行制冷。
既节约了制冷机组的费用,有节省了锅炉房的占地面积,同时达到了环保。
2.如业主已有地热井,则可利用热泵装置进行梯级转换,能大大便于热资源的充分有效地利用。
热泵技术
• 1、空气源热泵技术 • 2、地源热泵技术 • 3、水源热泵技术
空气源热泵技术
一、原理
空气热泵是利用大气环境做为热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流 动媒体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等部品中的气 相变化的循环来将低温物体的热量传递到高温物体中去。 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 空气源热泵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 1.过热液体媒体在蒸发器内吸收低温物体的热量,蒸发成 气体媒体。 • 2.蒸发器出来的气体媒体经过液压缩机的压缩,变为高温 高压的气体媒体 • 3.高温高压的气体媒体在冷凝器中将热能释放给给高温物 体、同时自身变为高压液体媒体。 • 4.高压液体媒体在膨胀阀中减压,再变为过热液体媒体, 进入蒸发器,循环最初的过程。
• 空气源热泵的性能一般用制冷系数 (COP)来评价。制冷系数的定义为由低 温物体传 到高温牧体的热量与所需的 动力之比。通常热泵的制冷系数为3-4 左右,也就是说,热泵能够将自身所 需能 量的3到4倍的热能从低温物体传 送到高温物体。如果这一数值能够得 到普及的话,这意味着能源将得到更 有效的利用。热泵的普及率也将得到 惊人的提高。
二、应用领域
• 学校生活用水 • 医院生活用水 • 酒生活用水 • 家庭生活用水 • 工厂生活用水 • 适合各类团体热水工程使用
三、节能效能对比
空气源热泵优点
• 1、环境适应性问题 • 2、空气源热泵安装问题 • 3、消费者对热泵热水器认知程度
四、工程案例
地源热泵技术
• 地源热泵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 源利用技术,热泵是利用逆卡诺循环原理转移冷 量和热量的设备。地源热泵通常是指能转移地下 土壤中热量或者冷量到所需要的地方,通常都是 用来做为空调制冷或者采暖用的。地源热泵还利 用了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热蓄冷能力,冬季把热量 从地下土壤中转移到建筑物内部,夏季再把地下 的冷量转移到建筑物内部,只是冬夏两季工作的 温度范围不同而已。
热泵的原理及应用现状
热泵的原理及应用现状热泵的原理热泵是一种利用外界低温热源(大气、水、土壤等)提供热量的设备,通过工作物质在不同压力下的相变和循环传热来实现热能的转换。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蒸发过程:工作物质在低压下吸收外界的低温热量,发生相变从液体变为蒸汽。
2.压缩过程:蒸汽经过压缩机的作用,压力增加,温度升高。
3.冷凝过程:高温高压的蒸汽在冷凝器中与外界低温环境接触,释放热量,再次发生相变,从蒸汽变为液体。
4.膨胀过程:液体工作物质经过节流阀或膨胀阀的作用,压力降低,温度下降,进入蒸发器。
通过循环反复执行以上步骤,热泵不断地从低温环境吸收热量并将其提供给需要加热的对象,形成了热能的传递。
热泵的应用现状1. 家庭供暖热泵在家庭供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将室内机放置在居室中,热泵能够从室外的低温环境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到室内,从而起到供暖的作用。
这种供暖方式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而且能够节约能源。
2. 温泉热水供应热泵技术在温泉热水供应行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将热泵放置在温泉水中,从水中吸收热量,并将其传递给需要热水的地方,从而解决了温泉热水供应的问题。
这种供应方式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且能够节约能源。
3. 工业应用热泵还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
例如,热泵可以用于工业废热回收,将废热重新利用,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热泵还可以应用于化工、纺织、食品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提供所需的加热或冷却。
4. 农业领域热泵技术在农业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热泵可以应用于温室农业中,通过调节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等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热泵还可以应用于农村地区的生活用水供应,实现农村供水的节能化。
5. 其他领域除了以上几个应用领域,热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建筑节能、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等方面。
随着热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其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
总结热泵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热能转换设备,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热泵技术原理
热泵技术原理
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热力学原理将低温热量转移到高温环境的能源转换技术。
其原理基于热力学中的热力对称性原理,即热量倾向于自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热泵技术则通过外界能源的输入将热量从低温环境转移到高温环境,以实现对低温能源的利用。
热泵系统一般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等组成。
它们的工作过程如下:
1. 压缩机: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起到提高低温冷媒压力和温度的作用。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蒸发器出口冷媒进行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2. 蒸发器:蒸发器是热泵系统中的热源,其作用是吸收低温环境中的热量,使冷媒蒸发成气态。
在蒸发器中,低温低压的冷媒从膨胀阀流入,吸收热量后蒸发为低温低压的蒸汽。
3. 冷凝器:冷凝器是热泵系统中的放热器,其作用是将蒸发器中蒸发的冷媒的热量释放到高温环境中。
高温高压的冷媒进入冷凝器,在与高温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冷媒散发热量并冷凝为高温高压的液体。
4. 膨胀阀:膨胀阀是热泵系统中的节流装置,其作用是调节冷媒的流量和压力降。
从冷凝器出来的高温高压液体冷媒通过膨胀阀的节流作用,使其温度和压力降低。
通过以上的工作过程,热泵系统能够将低温环境中的热量吸收并通过压缩机的作用提高温度,然后释放给高温环境中。
这样,热泵技术能够实现低温热量的利用,提供高温环境所需的热量。
同时,热泵技术也具有能源高效利用的特点,能够使得系统所消耗的外界能源相对较小。
因此,热泵技术在供暖、制冷和热水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热泵技术与制冷技术的异同点
热泵技术与制冷技术的异同点一、工作原理热泵技术:热泵是一种利用逆卡诺循环原理,通过消耗少量电能,将低位热源的热量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
它能够从环境中提取热量,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温度水平,从而提供热水、采暖、空调等应用所需的热量。
制冷技术:制冷技术是通过特定的制冷循环过程,如蒸发、压缩、冷凝和节流等步骤,移除热量并降低物质温度的技术。
其主要目的是创造低温环境或维持物品的低温状态。
二、应用领域热泵技术:热泵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供暖、热水供应、农业温室、工业干燥、冷藏和空调等领域。
在供暖和热水供应方面,热泵可以替代传统的燃煤、燃气锅炉等设备,实现零排放和高效节能。
在农业领域,热泵可以为温室提供加温,促进植物生长。
制冷技术:制冷技术的应用同样广泛,主要涉及食品保鲜、冷藏、工业冷却、空调等领域。
食品冷藏和保鲜是制冷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维持低温环境,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并保持其品质。
在工业领域,制冷技术用于冷却反应物、维持设备正常运行等。
空调系统则是制冷技术在舒适性领域的典型应用。
三、系统组成热泵系统:热泵系统主要由热泵主机、连接管道、末端装置(如散热器、地暖等)以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主机是系统的核心,包含了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关键部件。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通常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这些部件通过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通过特定的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来移除热量。
四、节能性热泵技术:由于热泵能够从环境中提取热量并提升温度,因此相比传统的直接加热方式(如燃烧燃料),热泵具有更高的能效比(COP 值),通常COP值可以达到3到4,甚至更高。
这意味着消耗较少的电能可以获得更多的热量或冷量,因此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制冷技术:制冷技术的节能性主要取决于制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状况。
在满足相同制冷需求的情况下,能效比(EER)是评价制冷系统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
先进的制冷技术以及合理的系统设计和维护可以显著提高EER值,从而实现节能目标。
高温热泵技术
高温热泵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高温热泵技术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温热泵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它可以将低温环境中的热能转换为高温热能,从而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本文将介绍高温热泵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高温热泵技术的原理高温热泵技术是基于热力学原理的一种能源转换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热泵循环系统将低温环境中的热能通过压缩升温,使其达到高温状态。
高温热泵技术的关键是热泵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它在不同的温度下具有不同的压缩蒸发特性,从而实现热能的转换。
具体来说,高温热泵技术的工作流程如下:1. 制冷剂在低温环境下蒸发,吸收低温环境中的热能。
2. 制冷剂通过压缩机被压缩,从而升温。
3.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在高温环境下放热,释放出高温环境中的热能。
4. 制冷剂通过膨胀阀降温,完成一个热泵循环。
通过这个过程,高温热泵技术可以将低温环境中的热能转换为高温热能,从而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二、高温热泵技术的优势高温热泵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高效节能:高温热泵技术可以将低温环境中的热能转换为高温热能,同时可以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环保节能:高温热泵技术不会产生任何排放和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能源转换技术。
3. 适应性强:高温热泵技术适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4. 维护成本低:高温热泵技术的维护成本低,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成本。
5. 安全可靠:高温热泵技术的运行安全可靠,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三、高温热泵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高温热泵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领域:高温热泵技术可以用于工业领域的加热、干燥、蒸馏等过程中,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 建筑领域:高温热泵技术可以用于建筑领域的供暖、空调等环节中,可以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大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农业领域:高温热泵技术可以用于农业领域的温室加热、畜禽饮水加热等过程中,可以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降低能源成本。
水源热泵技术介绍及工作原理
水源热泵技术介绍及工作原理水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水源进行能源转换的热泵技术。
它以水源为热源(冷源),通过压缩机等设备,将低温的水源热量提升,并利用高温的水源热量进行热水供应和空调制冷。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如下:1.冷却循环:首先,水源热泵会将冷源水通过水泵送入蒸发器,蒸发器内的制冷剂会吸收水源的热量,从而将水源冷却。
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加热后会通过压缩机的作用下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排放到冷凝器,通过传热将热量释放给热水储存设备的水源。
2.供暖循环:当需要供暖时,水源热泵会将冷源水通过水泵送入蒸发器,蒸发器内的制热剂会吸收水源的热量,从而将水源加热。
加热后的制热剂通过压缩机的作用下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并释放给室内的热水储存设备,通过传热将热量释放给室内环境,实现供暖。
3.空调循环:当需要制冷时,水源热泵会将水源通过水泵送入冷凝器,通过传热将热量释放到水源,从而使水源温度降低;反过来,通过水泵将制冷剂送入蒸发器,制冷剂在吸收水源热量的同时,将室内空气的热量也吸收。
经过蒸发器中的蒸发作用,室内空气变得更加凉爽。
制冷剂经过压缩机的作用下压缩、冷凝,然后循环使用。
1.高效节能:水源热泵利用水源的恒定温度,其换热效率比空气源热泵更高,能够大幅度节省能源消耗。
2.环境友好:水源热泵不会产生废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热水供应稳定:水源热泵利用恒定的水源温度,无论在冬季供暖还是夏季制冷,都能提供稳定的热水供应。
4.操作稳定可靠:水源热泵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高,不受外界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
然而1.需要水源:水源热泵需要有足够的水源,如河流、湖泊等,而这些水源可能不是所有地区都具备。
2.技术要求高:水源热泵技术对设备和控制系统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安装。
3.投资成本高:水源热泵技术相比其他热泵技术的投资成本较高,需要较大的初期投资。
综上所述,水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水源进行能源转换的热泵技术,通过利用水源的热量进行供暖和制冷。
热泵的工作原理
热泵的工作原理热泵是一种利用热力学原理将低温热源中的热能转移到高温热源中的装置。
它可以实现供暖、制冷以及热水供应等多种功能,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热能转换设备。
热泵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过程的工作原理。
1. 蒸发过程:热泵中的工质(通常是制冷剂)在低温热源中蒸发吸收热量。
当制冷剂处于低压状态时,它会吸收低温热源中的热量,从而将低温热源中的热能转化为制冷剂的蒸发潜热。
2. 压缩过程:经过蒸发过程后,制冷剂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
这时,热泵中的压缩机开始工作,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都会升高,从而使其具备足够的热能。
3. 冷凝过程: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与高温热源进行热交换。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释放出热量,使其温度降低并转化为液体状态。
这个过程中,制冷剂释放的热量被传递给高温热源,从而实现了热能的转移。
4. 膨胀过程:经过冷凝过程后,制冷剂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
这时,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压力迅速降低,使得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蒸发态。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再次吸收低温热源中的热量,循环回到蒸发过程,循环往复。
通过以上四个过程的循环运行,热泵能够将低温热源中的热能转移到高温热源中,实现供暖、制冷或热水供应等功能。
而且,热泵的工作过程中不需要燃烧燃料,只需要消耗少量的电能,因此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热泵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定律,通过改变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实现热能的转移。
同时,热泵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制冷和制热的切换,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总结起来,热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将低温热源中的热能转移到高温热源中。
热泵具有高效节能、无排放、灵活性强等优点,是一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利用方式。
空调热泵原理
空调热泵原理
空调热泵是一种利用热泵技术实现制热和制冷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和循环过程。
以下是空调热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1.基本原理:
•热泵利用外部能源,通常是电能,通过循环流体的热力学循环过程,从低温环境中吸收热量,然后通过压缩和释放这些热
量,使其在高温环境中释放,实现制热或制冷的效果。
2.制冷过程:
•在制冷模式下,空调热泵通过蒸发器(室内器)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将制冷剂(循环流体)变成气态。
此时,室内空
气的温度下降,制冷剂气体被压缩并传递到冷凝器(室外器)。
在
冷凝器中,制冷剂释放吸收的热量,使其变回液态。
通过这个过
程,室内空气被冷却,实现空调制冷效果。
3.制热过程:
•在制热模式下,空调热泵改变循环过程的方向。
此时,蒸发器(室外器)吸收室外空气中的热量,制热剂变成气态。
然
后,制热剂被压缩并传递到冷凝器(室内器),在这里释放吸收的
热量,使其变回液态。
通过这个过程,室内空气被加热,实现制
热效果。
4.热泵循环:
•这个热泵循环过程是通过压缩和膨胀制冷剂来实现的。
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使其升温和升压,然后通过膨胀阀放
松,使其降温和降压。
这个循环过程中,制冷剂交替在蒸发器和
冷凝器中完成吸热和释热的过程。
空调热泵在不同的季节和使用需求下,通过改变循环方向和控制制冷/制热模式,可以实现高效的空调和供暖功能。
热泵工作原理及评价全解
一、蒸气压缩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蒸气压缩式的理论循环
蒸气压缩式热泵的理论循环是在两相区的逆 卡诺循环基础上改造而成.
二、布雷顿Bragton热泵循环
1844年美国人高里J.Gorrie制造了利用空气 作工质的气体压缩式制冷机.
最早的空气制冷机是封闭的布雷顿循环.
布雷顿循环
封闭的布雷顿热泵循环流程图
有溶液热交换器的吸收式热泵图示
吸收式热泵理论循环
有无溶液热交换器的吸收式热泵工作热力性 能的比较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工作流程
热媒水出
高温热源
低温水源
P
热媒水进
冷热电联产系统BCHP原理图
蒸汽喷射式热泵理论循环
蒸气喷射式热泵同吸收式热泵一样,是靠消 耗热能来提取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进行供热 的设备.它具有结构简单,几乎没有机械运 动部件,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经久耐用等优 点,因此,尽管喷射式热泵热效率低,仍引起 了人们的兴趣.
3、工质对
1. 工质对二元溶液: 两种可以相互吸收的物质形成的溶液.
2. 吸收式热泵常用工质对: 溴化锂水溶液;氨水溶液
3. 工质对的要求:两种物质互溶性好,且具有不同的沸点 低沸点组分:制冷剂——水100℃、氨-33.4℃ 高沸点组分:吸收剂 ——溴化锂1265℃、水100℃
吸收式热泵理论循环
化学热泵
增热型化学热泵
a吸热循环;b供热循环
化学热泵
升温型化学热泵工作原理图
蒸汽喷射式热泵工作原理
蒸汽喷射式热泵系统组成
蒸汽喷射式热泵工作原理
用喷射器代替压缩机驱动系统工作.喷射器由喷嘴、 混合室、扩压管等部分组成.
推动工质循环的动力是高压蒸汽,加入的有用能为热 能.
热泵技术原理
热泵技术原理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低品位能源,通过热泵循环工作原理,将低温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热源中的技术。
它是一种高效节能的供热、供冷技术。
热泵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首先是蒸发过程。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从液态变为气态,吸收外界热量,使蒸发器内部温度降低。
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热泵从低温热源中吸收热量的过程。
其次是压缩过程。
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这一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功率,但同时也提高了制冷剂的温度,为后续的冷凝过程提供了条件。
接着是冷凝过程。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气体放出热量,从而冷凝成液态。
这一过程是热泵释放热量的过程,使得热泵能够将热量传递给高温热源。
最后是膨胀过程。
在膨胀阀的作用下,制冷剂液体经过膨胀,压力和温度降低,重新进入蒸发器,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
总的来说,热泵技术的原理就是通过制冷剂在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中不断进行热量的吸收和释放,从而实现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热量传递。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供暖、制冷、热水供应等领域,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的特点。
热泵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家庭、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
在家庭中,可以用于取暖、制冷和热水供应;在商业领域,可以用于中央空调、温室种植等;在工业领域,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能回收等。
热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热泵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供热、供冷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热泵循环工作,将低温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热源中。
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家庭、商业、工业等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热泵技术在未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热泵原理及说明
每天 16.0 吨水太 阳能运行费用
0.00
0.00
每年太阳能运行 费用
0.00
0.00
每年燃料费用 (万元)
9.12
16.92
(按 270 天算) (按 270 天算)
每年总费用(万
9.12
16.92
元)
(按 270 天算) (按 270 天算)
太阳能 燃油 无 无 很大 10200 89% 4.8
备用设备;⑷、采用微电脑中央控制:包括水温控制、单机控制、恒温控制、时间控制、
压力控制等,全自动运行,无需专人操作;水温调整、供水时间调节等由用户按需设置,
易于管理,使用方便;⑸、机组采用了公司的独特设计,技术创新,从而使加热水的时间
更快,水温更高(可达 65℃),能更好地满足各层次的热水需求;⑹、一年四季,无论晴、 雨、昼、夜全天候生产供应热水,不用任何辅助能源;⑺、主机选用世界名牌优质热泵型
四、空气热泵热水器(机组)工作原理: 1、 如下图所示:制冷剂工质在空气压缩机的活塞作用下,把低温低压气体压缩成高温高
压的气体。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后被冷却成液体,从而放出大量热,冷水吸收其 热量而温度不断上升并成为热水。制冷剂工质通过冷凝器后,再进入储液罐、过滤器、 膨胀阀,然后到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环境中的热量,最后进入空气压缩机,如此反复 循环,制冷剂工质在蒸发器中吸收空气的热量,在空气压缩机的机械作用下,从冷凝 器中放出热量,转变为热水的热量。空气热泵热水器(机组)是运用逆卡诺循环原理, 通过热泵做功使热媒(冷媒)产生物理相变(液态—气态—液态),利用往复循环相变 过程中不间断吸热与放热的特性,由吸热装置(蒸发器)吸取低温热源空气中的热量, 通过专用水热交换器(冷凝器)向冷水中不断放热,使水逐渐升温。制热过程中的电 热能量转换效率最高可达 450%以上。热泵只需要消耗一小部分的机械功(电能),就 可将处于低温环境空气中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环境下的热水器中,去加热制取高温的热 水。热泵可以与水泵相比拟,水是不能自发地从低处流向高处,要将低处的水输送到 高处,必须用一台水泵,消耗一部分电力,才能将水送到高处的水箱中。同样,根据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也是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环境向高温环境中转移(传送),而要实 现这个目的,必须要有一台机器,消耗一部分机械功(例如电能),才能将低温环境中 的热量传送到高温环境中去。这样的机器就称之为“热泵”。热泵的作用是将空气中或 低温水中的热量取出,连同本身所用的电能转变成的热能,一起送到高温环境中去应 用。
热泵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热泵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 热泵技术的概述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低温热源进行热量转移的技术,通过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将低温热源的热量提取出来,并将其转移到需要加热的场所。
热泵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工质在不同压力下的相变特性,将低温热量转移到高温位置,实现能量供应。
2. 热泵技术的基本原理热泵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热力循环的原理,主要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个过程的原理与作用。
2.1 蒸发过程蒸发是指工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吸收低温热源的热量。
在蒸发过程中,工质通过在低压下蒸发,吸收外界的热量,从而达到热量转移的目的。
2.2 压缩过程压缩是指将蒸发后的气体通过压缩机进行压缩,提高温度和压力。
在压缩过程中,工质从低温低压的气体状态转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
2.3 冷凝过程冷凝是指将压缩后的气体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释放出热量。
在冷凝过程中,工质通过散热器和冷却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将热量传递给外界。
2.4 膨胀过程膨胀是指将冷凝后的工质通过膨胀阀进行膨胀,使其回到低温低压的状态。
在膨胀过程中,工质通过膨胀阀放大扩散,降低温度和压力,以便重新进入蒸发过程。
3. 热泵技术的应用领域热泵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为人们提供了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方式。
3.1 居民建筑热泵技术可以用于居民建筑的供暖和热水使用。
通过利用地源、水源或空气作为低温热源,将热量转移到建筑内部,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3.2 工业生产热泵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化工、食品加工、制药等行业中,可以利用热泵技术对废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3 农业温室热泵技术在农业温室中的应用可以提供温室内的恒温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
通过利用地源或水源作为热源,将热量转移到温室内部,为作物提供所需的温度条件。
3.4 游泳池热泵技术可以用于游泳池的供热。
通过利用空气或水源作为低温热源,将热量转移到游泳池中,保持水温适宜,为游泳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水源热泵原理与技术
水源热泵原理与技术水源热泵是一种能源高效、环保、节能的供暖与制冷设备,其原理与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原理: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的一个基本定律,即热能的自然传输方向是从高温区向低温区。
水源热泵通过调节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来实现制冷和供暖功能。
其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等组成。
蒸发器:水源热泵通过蒸发器与水源或水井相连,利用地下水的恒定温度进行热交换。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与地下水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吸收地下水的热能。
压缩机:蒸发器中吸收到的热能会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同时制冷剂的温度也会升高。
冷凝器:高温高压气体通过冷凝器与供暖或制冷系统相连,释放热能。
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气体与环境空气或地暖水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将热能释放出来。
膨胀阀:压力和温度下降后,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重新开始循环供暖制冷过程。
二、技术:1.水源选择:水源热泵的效率与水源的温度有关,一般选用地下水、地表水和湖泊等作为水源。
地下水温度稳定,效果最好。
2.热泵系统设计:热泵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供热或制冷需求,并做到系统调节范围宽、运行稳定、能耗低、维修方便。
3.温控系统:建议采用室内温度控制系统,对供暖或制冷需求进行精确控制,节约能源。
4.冷凝水处理:冷凝水可作为循环供水系统的一部分,实现回收和利用。
可以用于冲厕、洗衣等。
5.系统监测与维护:热泵系统应设置监测设备,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6.组织系统:多个热泵可组成集中供暖或制冷系统,提高整体效率。
三、优点:1.高效节能:水源热泵的能效比一般达到3~5,即每消耗1单位电能可产生3~5单位热能,相比传统供暖设备节能效果显著。
2.环保:水源热泵不直接燃烧燃料,避免了燃烧产生的废气和污染物的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
3.安全可靠:水源热泵系统采用闭式循环系统,与室外环境隔离,避免了传统供暖设备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4.稳定性好:水源热泵利用地下水或地表水的稳定温度进行热能交换,使供热或制冷效果稳定可靠。
热泵技术原理及应用
热泵技术原理及应用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低温热源能量提供供热或制冷服务的技术。
其原理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通过循环过程,将低温热源的热能转移到高温热源中,以实现对热能的有效利用。
热泵技术的工作过程主要分为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阶段。
首先,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低温热源的热量,从而蒸发成为低温蒸汽;其次,低温蒸汽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然后,高温高压蒸汽在冷凝器中与高温热源进行热交换,释放出热量并冷凝成高温液体;最后,高温液体通过节流阀膨胀,降低压力和温度,从而重新进入蒸发器循环。
热泵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供热方面,热泵技术可以利用空气、水、土壤等低温热源提供供暖服务,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能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热泵技术还可以用于太阳能利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提供家庭用热水和空调等服务。
在工业方面,热泵技术可以使用工业废热来加热水或空气,用于工业生产或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
此外,热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冰箱、冷柜和车载空调等领域,提供制冷服务。
热泵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再生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的锅炉供热方式,热泵技术能够从环境中提取热能,而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
据统计,热泵系统的能效比(COP)通常在3到5之间,即每消耗1单位的电能,可以产生3到5单位的热能,相较于传统加热系统,节能效果显著。
此外,热泵技术不产生废气、废水和噪音,对环境没有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同时,热泵技术还可以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如太阳能、地热能等,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进一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然而,热泵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热泵的初投资相对较高,可能会增加建设和购买成本。
其次,热泵系统需要一定的空间来安装,特别是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系统,需要足够的土地和水资源。
此外,热泵技术的性能也会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在极寒或极热的环境中,系统的性能可能会下降。
总的来说,热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热泵的工作原理
热泵的工作原理热泵是一种能够实现供暖、供冷和热水的高效节能设备。
它利用环境中的热能来提供热量,通过循环工作原理实现能量的转移和转换。
下面将详细介绍热泵的工作原理。
1. 热泵的基本组成热泵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组成。
蒸发器和冷凝器一般是通过换热器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2. 工作原理热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
(1)蒸发:在蒸发器中,制冷剂(一般为制冷剂R410A)吸收环境中的热量,从而使制冷剂从液态变为气态。
这个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
(2)压缩:通过压缩机,制冷剂从蒸发器中被抽入,然后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都会升高。
(3)冷凝: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与暖气系统或热水系统中的冷却介质(如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会释放热量,从而冷却并变成液态。
(4)膨胀:在膨胀阀的作用下,制冷剂从高压液态变为低压液态。
这个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都会降低。
通过上述四个步骤的循环,热泵能够从环境中吸收低温热量,经过压缩和冷凝过程提高温度,然后将热量释放到供暖系统或热水系统中。
3. 热泵的工作模式热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供暖、供冷和热水的模式切换。
(1)供暖模式:在供暖模式下,热泵通过蒸发器吸收外界的低温热量,经过压缩和冷凝过程提高温度,然后将热量传递到供暖系统中,实现室内的供暖。
(2)供冷模式:在供冷模式下,热泵通过蒸发器吸收室内的热量,然后通过压缩和冷凝过程将热量释放到室外,从而实现室内的制冷。
(3)热水模式:在热水模式下,热泵通过蒸发器吸收外界的低温热量,经过压缩和冷凝过程提高温度,然后将热量传递到热水系统中,供应热水。
4. 热泵的优势热泵相比传统的供暖、供冷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节能:热泵利用环境中的热能来提供热量,相比传统的燃煤、燃气供暖方式,能够节约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2)可持续发展:热泵利用的是环境中的可再生能源,如空气、地热、水源等,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热泵技术原理
热泵技术原理
热泵技术是一种能够将低温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热源的技术,它是利用热力学原理和制冷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技术。
热泵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通过这些过程来完成热能的转换和传递。
首先,热泵技术利用蒸发器将低温热源中的液态工质蒸发成气态,吸收低温热源的热量。
在此过程中,工质吸收了低温热源的热量,温度和压力均会上升。
接着,蒸发后的气态工质被压缩机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进一步提高。
这一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功率,但同时也使得气态工质的温度升高,为后续的传热提供了条件。
然后,压缩后的气态工质进入冷凝器,在这里,气态工质通过散热将热量释放出来,使其冷凝成液态。
这一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量可以被传递给高温热源,实现了热量的转移。
最后,液态工质通过膨胀阀膨胀,使其温度和压力降低,重新回到蒸发器进行循环。
整个过程中,热泵技术实现了低温热源中的
热量转移到高温热源,实现了热能的利用和传递。
热泵技术的原理简单清晰,通过不同的工质和工质循环方式,可以实现不同温度范围内的热能转换。
在实际应用中,热泵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空调、工业制冷、热水供应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总之,热泵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原理和制冷技术,通过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实现热能的转换和传递。
该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于解决能源问题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热泵技术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热泵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热泵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 热泵的基本概念热泵是一种利用外界低温热源提供供热或制冷的装置。
它实现供热和制冷的原理基本相同,只是热量的流动方向不同。
热泵系统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等组成。
热泵通过循环工作介质的运动来实现制热或制冷的效果。
2. 热泵的工作原理热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蒸发器:在低温环境下,制冷剂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吸收外界的热量,从而起到制冷效果。
2.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3.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气体释放出的热量传递给供热系统或环境,使之升温。
4.节流装置:降低制冷剂的压力,使其温度降低,再次进入蒸发器循环往复。
3. 热泵的应用领域热泵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家庭供暖热泵可以通过从环境中吸收热量来加热房屋。
它可以利用地下的地热能、空气中的热能或水中的热能来实现供暖。
相比传统的供暖方式,热泵具有能效高、环保无污染、运行安全稳定等优势。
3.2 工业制冷热泵也可以用于工业制冷。
工厂中的一些生产过程需要低温环境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热泵可以提供低温热源,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实现工业制冷的需求。
3.3 温室农业热泵可以在温室中提供恒温环境,帮助植物生长和保护作物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热泵通过控制温室内外的温度差异来调节温室内部的温度,提供最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3.4 温泉热水供应热泵可以将地下的热能转化为热水,用于供应温泉、洗浴中心等场所的热水需求。
热泵通过吸收地下热能,提供持续稳定的热水供应,并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4. 热泵的优势和不足4.1 优势•高能效:热泵可以有效利用环境中的热能,节约能源。
•环保:热泵不会产生直接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友好。
•安全稳定:热泵系统运行稳定,安全性高。
•多功能:热泵既可以供暖,又可以制冷,应用领域广泛。
4.2 不足•初始投资较高:热泵系统的初期投资相对较高,但运行成本较低。
热泵技术的原理
热泵技术的原理热泵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供暖和制冷技术,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过程。
通过利用低温热量将其转化为高温热量或冷量,实现能量的转移和利用。
首先,热泵系统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组成。
蒸发器位于使用者所在的区域内(如室内),其功能是吸收低温环境空气中的热量,并将其转化为制热用水或者制冷用水。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常用的有氨、氟利昂等)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同时发生相变成为蒸汽。
这一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所以热泵的蒸发器也常被称为低温热源。
接下来,蒸汽化的制冷剂被压缩机进行压缩。
压缩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都增加,此时制冷剂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
压缩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输入,这一能量通常为电能。
然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将其内部储存的热量传递给制热或者制冷系统。
冷凝器通常位于室外,因为环境温度低于制冷剂的温度,制冷剂会放出热量,并且经过冷凝器中的管道散发到空气中,逐渐冷却凝结成高温冷凝液。
最后,高温冷凝液经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同时压力下降,冷凝液变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再次开始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同时再次发生相变成为蒸汽。
这一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所以蒸发器也被称为低温热源。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热泵技术实现了对低温热量的转化和利用。
通过蒸发器从环境中吸收低温热量,经过压缩机的压缩并输入一定能量后,将制冷剂转变为高温热量。
然后,通过冷凝器将高温热量传递给室内的供热系统,或者通过调整系统的阀门使高温热量传递给室内制冷系统,实现了高效能量的转移和利用。
与传统的供暖和制冷方式相比,热泵技术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热泵技术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通过利用环境中的低温热量实现能量的转化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具有较高的节能环保性能。
其次,热泵技术具有较高的热效率,也就是能量转换的效率,一般可达到300%以上。
由于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能量转移而非能量消耗,所以在单位能量输入下,可以得到更多的能量输出,减少了能源浪费。
热泵 原理
热泵原理
热泵是一种利用电能或其他能源,将热量从低温热源传输到高温热源的装置。
其原理基于逆卡诺循环,即气体在低温低压下吸收热量,然后在高温高压下释放热量。
具体来说,热泵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蒸发:低温低压的气体吸收热量,从低温热源(例如环境空气或水)中吸热,然后升温升压。
压缩:将气体加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
冷凝:将高温高压气体输送到高温热源(例如建筑物的供暖系统),在那里释放热量,形成高温高压液体。
节流:将高温高压液体降压成为低温低压液体,然后输送到蒸发器中,重复循环。
通过这种方式,热泵可以利用少量高品位能源(如电能)生产大量低品位能源(如热能),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热泵在供暖和制冷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节能环保技术。
除了逆卡诺循环,热泵还有其他几种工作原理,包括:
机械压缩式热泵:这种热泵使用机械压缩机构来加压气体,从而将热量从低温热源传输到高温热源。
机械压缩式热泵可以由电动机或内燃机等动力源驱动。
热电式热泵:这种热泵利用热电材料的热电效应来工作,通过材料的接触和断开来实现热量的吸收和释放。
热电式热泵可以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形式实现。
喷射式热泵:这种热泵使用高速喷射技术将气体加压,从而将热
量从低温热源传输到高温热源。
喷射式热泵可以用于高效地回收余热。
化学热泵:这种热泵利用化学反应来吸收和释放热量。
化学热泵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存储。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工作原理的热泵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源热泵工作原理
•提取井水的低品位热
•利用电能聚变为高品位热能
•节约能量,环保无污染
取 水 井
回 灌 井
不使用冷水塔,不消耗冷却水,节省占地面积
优势
• 与锅炉(电、燃料)和空气源热泵的供热系统相 比,水源热泵具明显的优势。锅炉供热只能将 90%~98%的电能或70~90%的燃料内能转化为热量, 供用户使用,因此地源热泵要比电锅炉加热节省 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能,比燃料锅炉节省二分之一 以上的能量;由于水源热泵的热源温度全年较为 稳定,一般为10~25℃,其制冷、制热系数可达 3.5~4.4,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要高出40% 左右,其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
3、多联系统热泵空调机组 一拖二或一拖三
VRV系统(变制冷剂流量系统)
• 以前,几十万KW以上的空调系统一般采用中央 空调,上世纪初日本大金公司成功研制VRV系统, 向中央空调发起挑战。 • 其特点: • 高效的容量控制(每个房间独立控制、变频技术 加电子膨胀阀)节约能源,精确的室温控制,适 应室外温度变动范围大; • 制冷剂配管长度延长 • VRV系统最长配管为100M,最大高低落差可达 50M,但过长会导致液体回流造成液击,回油困 难(气油分离器) • 运转成本低
热泵的热力经济性指标
• 热泵通常被作为一种节能装置,其性能系数用 COP来表示,它指其收益(制热量)与代价(所 耗机械功或热能)的比值。 • 1、压缩式热泵:用εh表示,为制热量Qh与输入功 率W的比值
• εh= Qh/ W=(Q0+W)/W=1+ε>1
• 2、吸收式热泵:用ζ表示,为制热量Qh与输入热 能Q g的比值 • ζ= Qh/ Q g
1、严禁使用 2、设置冷却塔 导致压机排气 温度过高 3、换其他水源水 1、严禁使用 2、换其他水源水 水源水温<8度 3、设电辅助加热器(其他加热装 有冻的问题 置) 制 水源水进 热 蒸发器 水源水温>22 1、设中间换热装置 2、设中间 减少水源水量, 度 混水箱(池) 3、设系统混水器 提高水温差 水源水温≥45 度
硬度 腐蚀
浑浊
水源系统地下水的处理
旋流除沙器
电子水处理器 过滤器
Overpressure valve
P3
P2
DISCHARGE WELL
水源水温度
工 水源水走 况 向 制 水源水进 冷 冷凝器 水源水温 水源水温≤20 度 一般性对策 备注
1、设中间换热装 2、设中间混水 减少水源水量, 箱(池) 3、设系统混水器 提高水温差
水源热泵机组工作的原理
水源热泵根据对水源的利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式系统和 开式系统两种。闭式系统是指在水侧为一组闭式循环的换热套 管,该组套管一般水平或垂直埋于地下或湖水海水中,通过与 土壤或海水换热来实现能量转移。(其中埋于土壤中的系统又 称土壤源热泵,埋于海水中的系统又称海水源热泵)。开式系 统是指从地下抽水或地表抽水后经过换热器直接排放的系统。
t=50~55℃
冷凝器
制冷剂气体 压缩机
主 机 系 统
蒸发器
水 源 中 央 空 调 水 源 水 系 统
地表 t=6~8℃
水处理设备 t=10~18℃ 潜水泵
P1
冬季
UTILITY
C1
C2
Evaporator
DT = 5 °C
D1
D2
IN
OUT
IN
Condenser
DT = 6 °C
OUT
A1
A2
B1
热泵型式
• 目前用于空调可以 制冷与制暖的最为普通 的几种型式为: • 空气-空气热泵(最普通的热泵型式、住宅与 商用) • 空气-水源热泵(常见为热泵型冷水机组、室 内侧为水,室外侧为空气) • 水-空气热泵(热源为水,室外侧为水,室 内侧为空气)
/
水源热泵与普通中央空调比较
• 初投资
机组初投资比冷水机组增加20%左右 增加打井费用
无冷却水塔和冷却水系统
无锅炉和锅炉房
• 运行费用
夏季制冷:节约费用>20% 冬季制热时,运行费用相当于电锅炉、燃汽、燃油的 30%左右
水源热泵的特点
• 1、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 水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水体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 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其 中可以利用的水体,包括地下水或河流、地表的 部分的河流和湖泊以及海洋。地表土壤和水体不 仅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 阳辐射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 (地下的水体是通过土壤间接的接受太阳辐射能 量),而且是一个巨大的动态能量平衡系统,地 表的土壤和水体自然地保持能量接受和发散的相 对的均衡。这使得利用储存于其中的近乎无限的 太阳能或地能成为可能。所以说,水源热泵利用 的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技术。
取 水 井
回 灌 井
不使用冷水塔,不消耗冷却水,节省占地面积
/Sells/1768612.html
水源热泵技术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 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资源,并采用 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 能转移的一种技术。 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深度在1000米以内的地下水、地表的河流 和湖泊和海洋中,吸收了太阳进入地球的相当的辐射能量,并 且水源的温度一般都十分稳定。水源热泵机组工作原理就是在 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转移到水源中,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 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而冬季,则从水源中提取能量,由热泵 原理通过空气或水作为载冷剂提升温度后送到建筑物中。通常 水源热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 量。
水源水量问题
水源水量问题 制冷够, 制热不够 (北方问题) 制热够, 制冷不够 (南方问题) 制冷不够, 制热不够 一般性对策 备注
1、设调峰辅助电加热器,或采用其他 室温下降1度, 加热方式 可减少 2、降低室内设计标准 热负荷2~8% 3、设置调节水池 4、蓄热方案 1、增设冷却塔系统 2、降低室内设 计标准 3、设置中间调节水池 4、其他系统方式 1、增设独立的调峰供冷、供热系统 2、降低室内 设计标准 3、设置 调节水池 4、蓄热方案 室温上升1度, 可减少 冷负荷2~8% 室温上升1度, 可减少 冷负荷2~8%
热泵热源与驱动能源
• 热泵热源是指可利用的自然低位能源(空气、地 表水、地下水等)以及生活和生产中的排热热源 (从建筑物内部回收的热量,废水中余热量等) • 热泵的驱动运行是需要能量的,这种能源来自于 石化燃料。
热泵型空调机组
• 1、热泵型房间式空调器 • 适用于室外气温在00C以上的地区,制冷或制热 量小于7000W,当窗式空调器新风门打开时,热 量要降低10%左右。 • 2、商用大型分体热机组 • 制冷或制热量在7~100KW,电源为380V50HZ • 立柜式、天花板嵌入式或悬吊式、屋顶式
(水)
PH值
Mg(CaO. Mg(各 Mg O)/L 种离子分 (水) 子)/ L (水)
水源水质问题
水源水质问题 含沙 一般性对策 1、洗井 2、回扬 3、沉淀池 4、螺旋式除沙器 5、其他方式 1、软化(钠离子)水装置 2、设中间换热装置隔离 1、水质处理设备 2、设中间换热装置隔离 1、沉淀池 3、净水器 2、过滤器 4、其他处理方式 备注
水源热泵工作原理
寒冷
温暖 冷 温暖
温暖
冬季 水源热泵机组把地能中 的热量提取出来,提高 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
冷
水源热泵工作原理,释放到地能中去
热 热
热
冷
膨胀水箱
冬季供热示意图
末端设备
t=45~50℃
基本原理
用 户 ( 末 端 ) 系 统
末端设备
循环泵 制冷剂液体 膨胀阀
• 优点
• 地下水温度恒定,一般为10-16℃,机组的运行工 况比较稳定 • 初投资较低,同时降低运行费用
直接利用地下水源水
采用板式热交换器
地下水质较差 避免管路阻塞和腐蚀发生
回灌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应通过回灌井将水重新回灌到土壤中的 含水层
控制回灌水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或污染
水源热泵工作原理
中-大 大-中
水垢 腐蚀
水垢 腐蚀 藻类 温度
小-中 中-大
废水 处理 防垢 防菌 温度
水源热泵主机对水源水水质要求
项目
含砂 量
1/100 万 ~1/200 万
浑浊 度
酸碱 度
硬度
矿化 度
腐蚀 性
cl-、 SO4-、 CO2等
指标
10~20
5~9
1.5~9
30~50
单位
t(砂) Mg(悬 / t(水) 浮物)/L
• 按工作原理分(蒸汽压缩式、气体压缩式、蒸气喷射式、吸收式、 热电式、化学热泵) • 按热源分(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城市自来水、土壤、太阳能、 废热) • 按用途分(住宅用、商业及农业用、工业用) • 按供热温度分(低温热泵<100、高温热泵>100) • 按驱动方式分(电动机驱动、热驱动) • 按热源与供热介质的组合方式分(空气-空气热泵、空气-水热泵、 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土壤-空气热泵、土壤-水热泵) • 按热泵功能分(单纯制热、交替制冷与制热、同时制冷与制热) • 按压缩机类型分(往复活塞式、涡旋式、滚动转子式、螺杆式、 离心式) • 按热泵机组的安装形式分(单元式、分体式、现场安装式) • 按热量提升分(初级热泵、次级热泵、第三级热泵) /
夏季
P1
UTILITY
C1
C2
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