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

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
有以下一项或一项以上改变:侵蚀、硬化、关节 间隙狭窄,部分强直。 Ⅳ级:严重异常,完全性强直。
图1 AS骶髂关节病示双侧髂骨与髂侧关节面轻度硬化及模糊, 关节间隙与骶骨及骶侧关节面正常
AS的临床表现
1)背部或腰骶疼痛 2)早晨起床是腰脊发僵,活动不利,称之晨僵 3)上升性疼痛,即自骶部向上蔓延疼痛 4)胸痛 5)非对称性外周(肢体)关节炎:足跟痛
中期:关节软骨开始破坏,表现为关节间隙狭 窄,可由骨质硬化及部分强直。
晚期:关节间隙消失,关节强直,伴有明显的 骨质疏松。
基本病变为:关节糜烂,增生硬化,关节间隙 改变和关节强直。
X线骶髂关节炎分级
0级:正常 Ⅰ级:可疑两侧骶髂关节炎 Ⅱ级:轻度异常,可见局限性侵蚀、硬化,但关
节间隙正常。 Ⅲ级:明显异常,中度或进展性骶髂关节炎,伴
状时轻时重,活动受限,咳嗽、喷嚏、弯腰则可 加重症状,休息后疼痛缓解。棘突间或棘旁有明 显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并有相应的神经根 支配区域感觉及运动障碍。X光片或腰椎CT可协助 确诊。
下腰痛的临床表现鉴别
晨间僵硬 休息时 运动后 神经压迫 HLA-B27
AS >30分钟
加剧 减轻 无 阳性
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 <30分钟 减轻 加剧 可能有 阴性
中度到重度的活动受限 4分--轻度触诊和叩诊时脊柱基本不动时也有
不能耐受的疼痛
AS ADL评定
BASFI
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可采用巴氏强 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 BASFI)量表。
该评定法共包括10个问题,前8个问题评 定患者日常生活的功能性活动,后2个问 题则评价患者处理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PPT优秀课件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PPT优秀课件

• 196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选用强直性脊柱炎
• 1982年:《希氏内科学》正式提出强直性脊 柱炎不同于类风湿关节炎,是独立疾病
2021/5/26
3
病因和流行病学
• 遗传因素:HLA-B27密切相关 • 环境因素:多种细菌、衣、支原体感染 • 内分泌因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受损 • 免疫因素:TH1、TH2、白介素-8等异常
2021/5/26
49
肠病性关节炎
2021/5/26
50
SAPHO综合征
• 滑膜炎、痤疮、脓疱疮、骨肥厚、骨髓炎
• 遗传易感因素基础上,微生物感染引起的 免疫反应
• 发病率:1/10000,与SpA 、PsA、RA、HLS27关系不明
• 早期:骨关节局限性硬化、侵蚀、水肿
• 晚期:弥漫性骨膜肥厚和骨炎,胸-肋-锁骨 肥厚症
2021/5/26
32
Andersson病灶
2021/5/26
33
Andersson病灶伴发骨折
2021/5/26
34
2021/5/26
35
骨突关节炎
2021/5/26
36
外周关节表现
2021/5/26
37
外周关节表现
2021/5/26
38
外周关节表现
2021/5/26
39
鉴别诊断
2021/5/26
18
骶髂关节MR表现
2021/5/26
19
骶髂关节表现分级
• 0级:“正常” ,(未见异常表现) • 1级:可疑病变,关节间隙模糊 • 2级:关节面糜烂,侵蚀、硬化,间隙无改变 • 3级:为中度或进展性关节炎,间隙“”增宽“”、
狭窄或部分强直 • 4级:完全性关节骨性强直

最新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

最新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

治疗
目前任何治疗都不能控制AS 的进展,但AS一般于40岁 以后停止进展
内科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
吲哚美辛、双氯芬酸、萘普生、布洛芬 柳氮磺胺吡啶
❖对症处理
外科治疗
❖人工髋关节置换
❖脊柱矫形
概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性疾病,主要侵犯 双侧骶髂关节、脊柱、外周大关节,以及 可以伴发关节外表现。
骶髂关节炎分级
0级:正常 1级:可疑变化 2级:轻度异常,可见局限性侵蚀、硬化,但关节
间隙正常 3级:明显异常,中度或进展性骶髂关节炎,伴有
侵蚀、硬化、关节间隙増宽或狭窄,部分强直任 何一项或一项以上 4级:严重异常,完全性强直
骶髂关节
胸腰段
颈胸段
罗马诊断标准
❖ 腰痛和腰僵3个月以上,休息也不缓解 ❖ 胸部疼痛及僵硬感 ❖ 腰椎活动受限 ❖ 胸廓扩张活动受限 ❖ 虹膜炎历史、现象或后遗症 双侧骶髂关节炎加上以上临床标准之一,即
可诊断
纽约诊断标准
临床标准
1腰椎在前后侧屈方向活动受限 2下腰背疼痛的病程至少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
但休息不缓解 3胸廓扩张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
放射学标准
双侧骶髂关节炎2~4级,单侧骶髂关节炎3~4级
1 肯定AS
符合放射学放射学标准而不具备任何临床依 据(除外其它原因所致骶髂关节炎)

(医学课件)强直性脊柱炎PPT幻灯片

(医学课件)强直性脊柱炎PPT幻灯片
14
临床表现(1)
青年男性多见,发病年龄高峰为20~30岁 • 40岁以后发病少见 • 起病隐匿
15
临床表现(2)
炎性腰背痛
Calin标准(1977) 柏林标准(2006) ASAS标准(2009)
以下5项需满足≥4项: 1. 起病年龄<40岁 2. 背痛≥3 个月 3. 隐匿性发病 4. 晨僵 5. 活动后改善
以上)变化:近关节区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增宽、 骨质破坏或部分强直; IV级:严重异常,骶髂关节强直、融合,伴或不伴硬化
33
34
CT表现
35
AS晚期脊柱X线征(骨桥)
36
MRI显示 强直性脊柱 炎早期的骶 髂关节改变
37
(A) SpA中多发的胸椎脂性Romanus损害 (B) 另一SpA病人多发的胸椎脂性Romanus损害
47
节炎评估工作组 (ASAS)推荐的中 轴型SpA诊断标准。
• 起病年龄<45岁和腰背痛≥3个月的患者,加上符合下述 中一种标准: 1、影像学提示骶髂关节炎加上≥1个下述的SpA特征; 2、HLA-B27阳性加上≥2个下述其他的SpA特征。
48
其中影像学提示骶 髂关节炎指的是:
1、MRI骶髂关节提示活动性(急性) 炎症,高度提示与SpA相关的骶髂关 节炎 或 2、明确的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根据 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
炎,3;强直,4 。
44
诊断
• 肯定的强直性脊柱炎: • 双侧3~4级骶髂关节炎,加上至少一条临床标准 • 单侧3~4级或双侧2级骶髂关节炎,加上至第一条或同时
具备第2,3条临床标准 • 较可能的强直性脊柱炎 • 双侧3~4级骶髂关节炎而不具备任何临床标准
45

强直性脊柱炎PPT

强直性脊柱炎PPT
节样”改变。双侧骶髂关 节骨性强直,髂腰韧带 骨化
第六页,课件共有38页
强直性脊柱
炎(Ⅰ级)
图注:腰椎曲度变直,骨质疏
松,椎体呈方形,T11, 12椎体后缘扇形凹陷(箭
头),相应椎管前后径增 宽
第七页,课件共有38页
强直性脊柱 炎(Ⅱ级)
图注:A.CT示双侧骶髂关节模 糊,骨侵蚀破坏,右侧明显,关节 间隙无改变。
第三十七页,课件共有38页
谢谢
第三十八页,课件共有38页
B. CT示双侧髋关节间隙变 窄,关节骨面质破坏呈锯齿状, 以髋臼明显
第八页,课件共有38页
强直性脊柱 炎(Ⅲ级)图注:双侧骶髂关节 骨质破坏,髂骨侧软
骨下致密硬化伴囊变,关节间隙狭窄
第九页,课件共有38页
强直性脊柱 炎(Ⅲ级) 图注: CT示双侧骶髂关节面对称性骨质侵蚀破坏,粗
糙不光滑,关节面致密硬化
种族差异大 男性多于女性
16~30 明显 (+)
世界性 女性多于男性
30~50 不明显 (-)
HLA-DW4DRW4
(-)
(+)
类风湿因子
(-)
第二十八页,课件共有38页
(+)
表2:强直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鉴别要点B
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性关节 炎
病理
肌腱/关节囊骨附着处
炎性滑膜炎
关节分布 不对称,大关节〉小关节,下肢〉 对称,大关节
诊断标准
确诊AS为: ①双侧骶髂关节炎Ⅲ或Ⅳ级,同时至少有上述临床标准
中之一项者; ②单侧骶髂关节炎Ⅲ或Ⅳ级,或双侧骶髂关节炎Ⅱ级,
并具备临床标准第Ⅰ项,或具备临床标准第2项第3项者
第二十三页,课件床诊断标准 1.腰椎在前屈、侧弯、后仰三个方向皆受限; 2.腰椎或腰背部疼痛或疼痛史3个月以上; 3.胸部扩张受限,取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扩张≤2.5cm。

强直性脊柱炎的概述PPT课件5PPT

强直性脊柱炎的概述PPT课件5PPT

冷疗
如冰敷、冰按摩等,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运动疗法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 节活动度、减轻疼痛等。
手术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强直性脊柱炎可能导 致关节畸形或严重功能障碍,此时需 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在 于矫正畸形、改善功能和减轻疼痛。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全髋关节置换术 、脊柱融合术等。手术需要在疾病稳 定期进行,同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和 物理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的姿势
睡眠姿势
如站立时尽量保持挺胸、收腹的姿势,坐 姿时选择有靠背的椅子,尽量保持脊椎自 然弯曲。
选择硬床垫,保持适当的枕头高度,以维 持良好的睡眠姿势,减轻脊椎压力。
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注意保暖
定时起身活动,进行适当的伸展和运动, 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避免脊椎受到寒冷刺激,可用热敷或按摩 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案例二:长期药物治疗的效果
总结词
长期药物治疗对于控制强直性脊柱炎的 病情至关重要,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
VS
详细描述
药物治疗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主要手段 之一,包括非甾体消炎药、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等。长期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 炎症、减轻疼痛、延缓病情进展。然而,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如肝肾功能损害、感染等,需定期监测和 调整治疗方案。
疾病类型
急性强直性脊柱炎
发病较急,症状严重,但病程较短。
慢性强直性脊柱炎
发病较缓慢,症状相对较轻,但病程较长,进展缓慢。
02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与诊断
早期症状
晨僵
早晨起床时,腰部和背 部僵硬,活动后缓解。
疼痛
腰部、背部、臀部等部 位出现疼痛,活动后减

强直性脊柱炎的概述 PPT课件

强直性脊柱炎的概述 PPT课件
方药:四妙丸加味:苍术10克、 黄柏10克、川牛膝15克、薏苡仁 30克、鸡血藤30克、栀子10克、 川断10克、乳香8克、没药8克、 杜仲10克。
Hale Waihona Puke 2.湿热浸淫方药述评:方中苍术苦温燥湿, 黄柏苦寒清下焦之热,配薏苡仁 清利湿热,再以牛膝通利筋脉, 引药下行,兼能强壮筋骨;川断、 杜仲,助牛膝强健筋骨,配栀子 以助黄柏之清利湿热;乳香、没 药行瘀止痛,鸡血藤通经活络。
辨证论治
本病属正虚邪实,本虚标实之证。 先天禀赋不足,肾督亏虚为本, 寒、湿、热、痰、瘀为标。本病 早期肾气不足,感受风寒湿邪而 诱发,此时以邪势嚣张为主,正 虚之象尚未外露,实邪有寒热之 分。
辨证论治
寒证疼痛固定,其痛彻骨,肢冷 恶寒,治宜散寒祛湿、温经通络, 药用羌活、独活、桂枝、秦艽、 海风藤、桑枝、细辛、川乌、干 姜等;
病因病机
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督脉 失养,加之久居湿冷之地,或冒 雨涉水,劳汗当风,衣着湿冷, 或气候剧变,冷热交错而致风寒 湿之邪侵袭人体,注于经络,影 响督脉致气血凝滞,经脉痹阻, 故发为腰背痛;
病因病机
或岁气湿热行令,或长夏之际, 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 化热,湿热之邪浸淫经脉,痹阻 气血,督脉失养,脊骨受损而致 本病;劳累太过。
辨证论治
热证腰背、胯关节疼痛,不恶寒但 怕热,体温升高汗,汗出烦心, 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药用 苍术、黄柏、薏苡仁、栀子、防 己、萆薢、蚕砂、土茯苓、赤小 豆、秦艽、青风藤、络石藤、豨 莶草等。
辨证论治
本病肾虚督滞贯通疾病发生发展 的全过程,补肾舒督为本病的重 要治则。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概 括为扶正祛邪,二者相辅相成, 正气充盛,则痰、湿、瘀、浊之 邪自灭,邪气退却,则精、津、 气、血自然充盈。

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

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

早期:脊柱活动功能受限。X线 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椎小关 节正常或关节间隙改变。 中期: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 强直。X线显示骶髂关节呈锯齿 样改变。 晚期:脊柱强直或驼背畸形固定。 X线片显示骶髂关节融合,脊柱 呈竹节样变。
. 22
日常姿势训练



1)站立 2)坐位 3)卧位
.
23
活动锻炼


⑴深呼吸:每天早晨、工作休息 时间及睡前均应常规作深呼吸运 动。深呼吸可以维持胸廓最大的 活动度,保持良好呼吸功能。 ⑵颈椎运动:头颈部可作向前、 向后、向左、向右转动,以及头 部旋转运动,以保持颈椎的正常 活动度。
. 24
活动锻炼


⑶腰椎运动:每天作腰部运动、前屈、 后仰、侧弯和左右旋转躯体,使腰部 脊柱保持正常的活动度。 ⑷肢体运动:可作俯卧撑、斜撑,下 肢前屈后伸,扩胸运动及游泳等。游 泳既有利于四肢运动,又有助于增加 肺功能和使脊柱保持生理曲度,是AS 最适合的全身运动。
. 7


2.影像学或病理学 (1)双侧X线骶髂关节炎≥Ⅲ期。 (2)双侧CT骶髂关节炎≥Ⅱ期。 (3)CT骶髂关节炎不足Ⅱ级者,可行MRI 检查。如表现软骨破坏、关节旁水肿和(或) 广泛脂肪沉积,尤其动态增强检查关节或关 节旁增强强度>20%,且增强斜率>10%/min 者。 (4)骶髂关节病理学检查显示炎症者。 3.诊断 符合临床标准第1项及其他各项中之3项,以 及影像学、病理学标准之任何4.X线检查 对AS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98%~100%病例早期即 有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早期X线 表现为骶髂关节炎,病变一般在骶髂关节的中下部开始, 为两侧性。开始多侵犯髂骨侧,进而侵犯骶骨侧。可见斑 点状或块状,髂骨侧明显。继而可侵犯整个关节,边缘呈 锯齿状,软骨下有骨硬化,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最 后关节间隙消失,发生骨性强直。骶髂关节炎X线诊断标准 分为5期:0级为正常骶髂关节,Ⅰ期为可疑骶髂关节炎, Ⅱ期为骶髂关节边缘模糊,略有硬化和微小侵袭病变,关 节间隙无改变,Ⅲ期为中度或进展性骶髂关节炎,伴有一 项(或以上)变化:近关节区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增宽、 骨质破坏或部分强直,Ⅳ期为关节完全融合或强直伴或不 伴硬化。 脊柱病变的X线表现,早期为普遍性骨质疏松,椎小关节及 椎体骨小梁模糊(脱钙),椎体呈“方形椎”,腰椎的正 常前弧度消失而变直,可引起一个或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 病变发展至胸椎和颈椎椎间小关节,间盘间隙发生钙化, 纤维环和前纵韧带钙化、骨化、韧带骨赘形成,使相邻椎 体连合,形成椎体间骨桥,呈最有特征的“竹节样脊柱”。 原发性AS和继发于炎性肠病、Reiter综合征、牛皮癣关节 炎等伴发的脊柱炎,X线表现类似,但后者为非对称性强直。 在韧带、肌腱、滑囊附着处可出现骨质糜烂和骨膜炎,最 多见于跟骨、坐骨结节、髂骨嵴等。其他周围关节亦可发 生类似的X线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直性脊柱炎
骨关节中心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sporidylitis;AS) 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 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 炎性疾病。AS的特点为腰、颈、胸段脊 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 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周围关节也 可出现炎症。
炎(Ⅳ级) 关节面侵蚀,轮廓粗糙不光滑, 以髋臼明显,骨盆疏松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 炎(Ⅳ级)
图注: CT示双侧骶髂关节破坏, 多发小囊变,关节间隙消失, 骨性强直,骨质疏松
强直性脊柱炎
病理改变
心脏病变特征 是侵犯主动脉瓣,使主 动脉前膜增厚,因纤维化而缩短,但不融合, 主动瓣环扩大,有时纤维化可达主动脉基底 部下方。
强直性脊柱炎
辅助检查
脊柱 :早期为普遍性骨质疏松,椎
小关节及椎体骨小梁模糊(脱钙),由
于椎间盘纤维环附带部椎骨上角和下的
破坏性侵蚀,椎体呈“方形椎”,腰椎
的正常前弧度消失而变直,可引起一个
或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病变发展至胸
椎和颈椎椎间小关节,间盘间隙发生钙
化,纤维环和前纵行韧带钙化、骨化、
韧带骨赘形成,使相邻椎体连合,形成
强直性脊柱炎
病因学
1.遗传 遗传因素在AS的发病中具有 重要作用.
2.感染 近年来研究提示AS发病率可能 与感染相关。
3.自身免疫 免疫机制参与本病的发病 4.其它 创伤、内分泌、代谢障碍和变 态反应等亦被疑为发病因素。
强直性脊柱炎
病理改变
韧带附着端病变原发部位,是韧带和关节 囊的附着部,即肌腱端的炎症,导致韧带 骨赘形成、椎体方形变、椎骨终板破坏、 跟腱炎和其他改变。因为肌腱端至少在生 长期是代谢活跃部位,是幼年发生AS的 一个重要区域。
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表现
(一)概述 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 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 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女性病人周 围关节受侵犯较常见,进展较缓慢,脊柱畸 形较轻。
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表现
( 二).关节病变表 现
绝大多数首先 侵犯骶髂关节,以后 上行发展至颈椎 (三).关节外表现
⑷肺部病变: 后期可并发上肺叶斑点状不规则的纤维
化病变,表现为咳痰、气喘、甚至咯血,并 可能伴有反复发作的肺炎或胸膜炎
强直性脊柱炎
三.关节外表现
⑸神经系统病变: 马尾综合征 ,下肢或臀部神经根性疼
痛 ,跟腱反射减弱及膀胱和直肠等运动功能 障碍 等 ⑹肾及前列腺病变:
AS极少发生肾功能损害,但有发生IgAD 肾病的报告 ⑺淀粉样变:
强直性脊柱炎
Hale Waihona Puke 强直性脊柱 炎(Ⅲ级)图注:双侧骶髂关节 骨质破坏,髂骨侧
软骨下致密硬化伴囊变,关节间隙狭窄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 炎(Ⅲ级) 图注: CT示双侧骶髂关节面对称性骨质
侵蚀破坏,粗糙不光滑,关节面致密 硬化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 图注:双侧骶髂关节骨质破坏,关 节间隙消失,骨性强直。双侧髋
AS可侵犯全身 多个系统,并伴发多 种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
二.关节病变表现
⑴骶髂关节炎: 最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
⑵腰椎病变: 表现为下背前和腰部活动受限
⑶胸椎病变: 表现为背痛、前胸和侧胸痛,最后驼背畸

强直性脊柱炎
二.关节病变表现
⑷颈椎病变: 少数病人首先表现为颈椎炎,先有颈椎
部疼痛,沿颈部向头部臂部放射 ⑸周围关节病变:
约半数AS病人有短暂的急性周围关节炎, 约25%有永久性周围关节损害
强直性脊柱炎
三.关节外表现
⑴心脏病变: 以主动脉瓣病变较为常见 ,少数发生主
动脉瘤、心包炎和心肌炎 ⑵眼部病变:
25%AS病人有结膜炎、虹膜炎、眼色素 层炎或葡萄膜炎,后者偶可并发自发性眼前 房出血
强直性脊柱炎
三.关节外表现
⑶耳部病变: 发生慢性中耳炎概率为正常对照的4倍
强直性脊柱炎
【病理改变】
骨骼病变特征 病变最初从骶髂关节逐渐发展到
骨突关节炎及肋椎关节炎,脊柱的 其它关节由上而下相继受累。
随着病变的进展,关节和关节附 近有较显著的骨化倾向。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 炎(Ⅰ级)
图注:椎体方形,骨质疏松, 椎小关节间隙消失,强 直,椎旁韧带(前后纵 及棘间韧带)骨化,呈 典型“竹节样”改变。 双侧骶髂关节骨性强直, 髂腰韧带骨化
椎体间骨桥,呈最有特征的“竹节样脊
柱”。
强直性脊柱炎
鉴别诊断
现已确认AS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 种特殊类型,两者有许多不同点可资鉴别。
肺部病变特征 是肺组织事斑片状炎症 伴圆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进而发展至肺 泡间纤维化伴玻璃样变。
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表现
AS常见于16~30岁,男性多见,40岁 后首次发病者少见。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 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 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 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
直肠粘膜淀粉样蛋白沉积,少见
强直性脊柱炎
诊断标准
可疑AS为: ①年龄<40岁; ②持续3个月以上; ③腰背部不适隐匿性出现; ④清晨时僵硬; ⑤活动症状有所改善。
强直性脊柱炎
诊断标准
确诊AS为: ①双侧骶髂关节炎Ⅲ或Ⅳ级,同时至少有
上述临床标准中之一项者; ②单侧骶髂关节炎Ⅲ或Ⅳ级,或双侧骶髂
关节炎Ⅱ级,并具备临床标准第Ⅰ项,或具 备临床标准第2项第3项者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 炎(Ⅰ级)
图注:腰椎曲度变直,骨 质疏松,椎体呈方形, T11,12椎体后缘扇形 凹陷(箭头),相应椎 管前后径增宽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 炎(Ⅱ级)
图注:A.CT示双侧骶髂关节模 糊,骨侵蚀破坏,左侧明显,关节 间隙无改变。 B. CT示双侧髋关节间隙 变窄,关节骨面质破坏呈锯 齿状,以髋臼明显
强直性脊柱炎
诊断标准
目前常用的AS临床诊断标准 1.腰椎在前屈、侧弯、后仰三个方向皆受
限; 2.腰椎或腰背部疼痛或疼痛史3个月以上; 3.胸部扩张受限,取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
扩张≤2.5cm。
强直性脊柱炎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主要为放射线检查
骶髂关节:早期X线表现为骶髂关节炎, 病变一般在骶髂关节的中下部开始,为两侧 性。开始多侵犯髂骨侧,进而侵犯骶骨侧。 可见斑点状或块状骨侧明显。继而可侵犯整 个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有骨硬化, 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关节间隙消 失,发生骨性强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