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系统像质评价共96页
第8章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2
实际上, 实际上,绝大多数光学系统以白光或复色光成 白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所组成的, 像。白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所组成的,它们对 于光学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因而白光进入光学 于光学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系统后就会因色散而有不同的传播光路,形成了复 系统后就会因色散而有不同的传播光路,形成了复 色像差。 色像差。这种由不同色光的光路差别引起的像差称 为色差。色差有两种,位置色差和倍率色差。 为色差。色差有两种,位置色差和倍率色差。 白光经光学系统后,由于各种单色光有各自的 白光经光学系统后, 单色像差,可见白光成像是很复杂的。 单色像差,可见白光成像是很复杂的。为了便于对 像差的分析,才将白光的像差分成单色像差和色差。 像差的分析,才将白光的像差分成单色像差和色差。 其中, 其中,单色像差是对光能接收器最为灵敏的色光而 言的, 言的,而色差是对光能接收器的有效波段内两种边 缘色光而言的。所谓消像差, 缘色光而言的。所谓消像差,也只是消这种色光的 单色像差和这两种色光的色差。 单色像差和这两种色光的色差。
11
图a
图b
图8-4 -
12
如图8-5, 点发出的近轴光线的高斯像点A 的截距l’; 如图 ,从A点发出的近轴光线的高斯像点 0'的截距 ; 点发出的近轴光线的高斯像点 的截距 孔径角入射光线的共扼光线与光轴交A 点 以U1孔径角入射光线的共扼光线与光轴交 1'点,截距为 L1';以U2孔径角入射光线的共扼光线与光轴交 2'点, 孔径角入射光线的共扼光线与光轴交A 点 ; 截距为L2'。A点发出的同心光束不交在同一点。如在像 截距为 。 点发出的同心光束不交在同一点。 点发出的同心光束不交在同一点 方不论在A 或 或 处放置光屏都将看到一个弥散斑 处放置光屏都将看到一个弥散斑。 方不论在 0'或A2'或A1'处放置光屏都将看到一个弥散斑。 这是一种球面固有特性而引起的成像缺陷。 这是一种球面固有特性而引起的成像缺陷。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第九节 光学传递函数 第十节 用光学传递函数评价系统的像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成像质量评价的方法: 成像质量评价的方法:
1、用于在光学系统实际制造完成后对其进行实际测量。 用于在光学系统实际制造完成后对其进行实际测量。 分辨率检验 星点检验 用于在光学系统还没制造出来, 2、用于在光学系统还没制造出来,即在设计阶段通过计算就能评定 系统质量。 系统质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介质的色散和光学系统的色差
某一种介质对两种不同颜色光线的折射率之差称为该介质对这两种颜色 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 不同颜色光线的像点沿光轴方向的位置之差称为轴向色差 分别表示F 两种波长光线的近轴像距,则轴向色差为: 若用 lF ', lC '分别表示F,C两种波长光线的近轴像距,则轴向色差为:
1500 N= F
三、显微镜物镜分辨率: 显微镜物镜分辨率:
在显微镜系统中,物体位在近距离,一般以物平面上刚能分开两物体 在显微镜系统中,物体位在近距离, 间的最短距离σ 间的最短距离σ表示
σ=
0.61λ 0.61λ = nu NA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九节 光学传递函数
一种对设计和使用都适用的统一的像质评价指标 图像分解与合成的概念 像面与物面对比之比称为对指定空间频率μ的对比传递因子, 像面与物面对比之比称为对指定空间频率μ的对比传递因子,用 MTFμ表示 表示。 MTFμ表示。称为振幅传递因子
δ L ' = L ' l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 轴外像点的单色相差
如图所示,主光线和光轴决定的平面,称为子午面, 如图所示,主光线和光轴决定的平面,称为子午面,过主光线与子午 面垂直的平面,称为弧矢面。 面垂直的平面,称为弧矢面。
第八章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L 符号规则:由理想像点计算到实际光线交点
最小弥散圆
l :近轴(理想)像点位置
存在球差 时的像点 形状
Ⅰ Ⅱ Ⅲ
对应孔径角U入射光线的高度h
hmax
-Umax A
h
-U L’ l’
A’
-δL’
-δT’
垂轴球差是过近轴光线像点A’的垂轴平面内度量的球 差。用符号δT’ 表示 它表示由轴向球差引起的弥散圆的半径
一、子午像差
子午光线对交点 B'T 子午光线对交点与理想像平面不重合
同样,子午光线对交点与主光线不重合
• 子午场曲: 子午光线对交点到理想像面的距离
' XT
• 子午彗差:子午光线对交点到 ' 主光线的距离 K T 子午光线对交点 B'T 离开主光线的垂直距离KT’用来表示此光 线对交点偏离主光线的程度
一定物距l成像时,因各色光的焦距不同所得到的像距l’也不同。 按色光的波长由短到长,其相应的像点离透镜有近到远地排列 在光轴上,这种现象称为位置色差。
lF '
F
lC '
d C
F'紫
F'黄
F'红
通常用C、F光像平面的间距表示轴向色差
lF lC lFC
l' FC 0
称为色差校正不足 称为色差校正过渡
正负透镜组合,总的光组为正透镜; 其中正透镜用低色散、低折射率材料,负透 镜用高色散、高折射率材料; 组合后具有校正球差和色差能力;
(2)垂轴色差(倍率色差) 光学材料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对于光学系统对不 同色光就有不同的焦距 y '
y f tg
C
yF '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引言
如果光学系统成像符合理想,则各种几何像差都等于零 ,由同一物点发出的全部光线均聚交于理想像点。根据光线 和波面的对应关系,光线是波面的法线,波面为与所有光线 垂直的曲面。在理想成像的情况下,对应的波面应该是一个 以理想像点为中心的球面——理想波面。
如果光学系统成像不符合理想,存在几何像差,则对应的 波面也不再是一个以理想像点为中心的球面。
➢ 因此用分辨率来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也不是一种严 格而可靠的像质评价方法,但由于其指标单一,且便于 测量,在光学系统的像质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点列图
• 在几何光学的成像过程中,由一点发出的许多条光线经 光学系统成像后,由于像差的存在,使其与像面的交点 不再集中于一点,而是形成一个分布在一定范围内的弥 散图形,称之为点列图。在点列图中利用这些点的密集 程度来衡量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的方法称之为点列图法 。
三、分辨率
S1 S2
S1 S2
S1 S2
可分辨 恰可分辨 不可分辨
100% 75%
三、分辨率
➢ 分辨率作为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评价方法并不是一种完 善的方法,这是因为光学系统的分辨率与其像差大小直 接有关,即像差可降低光学系只与系统的相对孔径(即衍射现像)有关,受像差 的影响很小。
四、点列图
一要注意下方表格 中的数值,值越小 成像质量越好。
二根据分布图形的 形状也可了解系统 的几何像差的影响 ,如,是否有明显 像散特征,或彗差 特征,几种色斑的 分开程度如何
四、点列图 点列图特点
大量光路计算,只有利用计算机完成; 形象直观的评价方法; 应用于大像差的照相物镜等设计中;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2020年4月24日星期五
提纲
引言
光学系统像质评价

如果系统中有光阑,则把光阑作为系统中 的一个平面来处理。
指定波长光线的折射率n。
选择3~5个波长。用人眼观察的目视光学
仪 器 采 用 C(656.28nm),D(589.30nm), F(486.13nm) 3种波长;用感光底片接收的照 相机镜头,则采用C,D,g(435.83nm)这3种波
长。
光学特性参数
光学特性,包括焦距、物距、像距、 放大率、入瞳位置、入瞳距离等
--应用光学
成像质量,成像清晰,物像相似, 变形要小
----光学设计
成像质量评价的方法
(1)、光学系统实际制造完成后对其进行实际测 量
分辨率检验:
分辨率:光学系统成像时所能分辨的最小间隔δ
空间频率:δ的倒数
1
,单位:lp/mm
星点检验
一个物点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后,根据弥散斑的 大小和能量分布的情况,可以评判系统的成像质量
像散:
x'ts x't x's
畸变:成像光束主光线实际像高和理想像高之差
y'z y'z y'o
平均场曲: x' xt' xs' 2
像点形状及特性: 球差
Ⅰ
Ⅱ
Ⅲ
最小弥散圆
像差形状及特性
二.彗差 弧矢彗差大约等于子午彗差 的三分之一 光学系统有彗差时像点的 形状如彗星
像差形状及特性
三.像散
一个面处理,并指出哪个面是系统的孔径光阑。
渐晕系数或系统中每个面的通光半径
轴外光束的宽度比轴上点光束的宽度小,这 种现象叫做“渐晕”。
为保证轴外点的成像质量,把轴外子午光束的 宽度适当减小;
从系统外形尺寸上考虑。 两种方式:一种是渐晕系数法;另一种是给出 系统中每个通光孔的实际通光半径。
光学系统像质评价 [自动保存]
![光学系统像质评价 [自动保存]](https://img.taocdn.com/s3/m/cd0415ccc1c708a1284a4478.png)
xts xt xs
细光束像散曲线
轴外像点的单色像差
实际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即使子午像差和弧矢像差都为零,但对应的 像高并不一定和理想像高一致,这种像对物的变形像差称为畸变。
' ' ' ' ' ' Ao Bp ( yz ) 是光束的实际像高,Ao Bo ( yo ) 是理想像高,两者之差即 为畸变
光学传递函数的评价方法
• 用MTF曲线评价成像质量(所有频率) • 用特征频率传递函数值评价光学系统的质量(根据光 学系统使用目的)
• 用MTF阈值进行成像质量评价(分辨率)
• 用MTF曲线的积分值来评价成像质量(中心点亮度) • 用MTF曲线族来进行成像质量评价(焦深)
光学特性参数
孔径光阑或入瞳位置
它是限制轴上物点成像光束立体角(锥角)的光阑
入瞳的位置用从第一面顶点到入瞳面的距离lz表示,符 号规则同样是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光学特性参数
渐晕
由于轴外点成像光束部分被遮挡,造成像的边缘部分亮度比像平 面中心暗,这种现象叫渐晕。
入窗
入瞳
O
A1
A2
A3
像差
实际成像的典型表现是,一个物点发出的光束经光学系统后不能聚焦成 一点而形成弥散斑,垂轴平面的物体也不可能成理想的垂轴平面像而发 生像面弯曲,同时物体成像还会产生变形,此外,还有不同波长光源之 间的成像差异。 实际像与理想像的差异称为像差。 像差包括:球差、彗差、像散、场曲、畸变和色差。其中,前五种是单 色像差,色差分为垂轴色差和位置色光学特性
成像质量
焦距、物距、像距、放大率、 入瞳位置、入瞳距离等
光学系统所包含的像应该足 够清晰,并且物像相似,变 形要小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用不同玻璃做成正透镜和负透镜,组合在一起就可消除色差。
8.3 单色像差
初级像差
U3 U5 sin U U ......
3! 5! cos U 1 U 2 U 4 ......
2! 4! tan U U U 3 2U 5 ......
3 15
coU s1
siU n U taU n
光学系统对共轭面上不同高度的物体有不同垂轴放大率 所致。β不是常数,而是物高y的函数 畸变分类: 桶形畸变(负畸变),β随物高y的增大而减小 鞍形畸变(正畸变)
桶形畸变 鞍形畸变
8.6 用波像差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适用于高像质要求的光学系统 理想波面:在理想成像的情况下,和理想像点对应的波面。 波像差:实际波面与理想波面之间的光 程差。
二、像散 若把光阑缩到无限小,只允许沿主光线的无限细光束通
过,则彗差不存在,但是有细光束的像散和场曲存在。 像散:光束的子午像点和弧矢像点不重合,两者分开的距离。 ➢宽光束像散 ➢细光束像散 ➢像散的大小随物体离开光轴的高低不同而不同 ➢由于对称性,像散曲面为一旋转抛物面
影响像散的因素: ➢与远光束相对于光轴的倾角有关 ➢与f’和n’有关 消除像散的方法: ➢正负透镜象散相反,胶合后可消除; ➢合理确定光阑位置,使T和S两个抛物面重合为一个抛物面
)
有象差时的OTF的频率响应(球差3
)
四、场曲
B1
B
A
孔径 光阑
理想 像面
C
A'
B
' 1
B'
y/h P
xP
z
xt' xs' x'p, xt's 0
07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07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是指对光学系统的成像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和定量描述。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是指光学系统对物体的成像能力,即像质的好坏。
好的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表现为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低像差等特点。
成像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分辨力评价、像差评价和对比度评价等。
分辨力是评价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能够分辨清晰的最小细节的能力。
分辨力的大小与光学系统的光学特性、入射光的波长、传感器的像素大小等有关。
常用的分辨力评价方法有MTF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方法和空间频率方法。
MTF是光学系统传递像差的度量,通过测量光系统对一定空间频率的输入信号的传输量来表示光学系统对物体微细特征的分辨能力。
空间频率方法则是通过分析物体不同空间频率成分的能量来评价分辨能力。
像差评价是针对光学系统中各种像差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价。
光学系统中常见的像差包括球差、散光、像散、畸变等。
球差是由于球面透镜成像能力不完全而产生的像差,它导致透镜焦距与入射光位置有关。
散光是由于透镜折射率随距离而变化引起的像差,散光会导致成像点模糊。
像散是在光学系统中,不同波长的光会聚焦在不同位置形成不同的像点,从而导致色差。
畸变则是指光学系统成像时物体真实尺寸与其等效尺寸之间的变化。
像差评价的方法很多,包括通过测试物体进行目测、使用CCD 相机进行像差测量等。
对比度评价是用来描述光学系统成像能力的指标之一、对比度是指在光学系统中被成像物体的亮度差异。
对比度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物体的细节清晰度和图像的视觉效果。
对比度评价的方法多样,可以通过测量物体亮度的标准差、计算图像的峰值信噪比等方法来评价对比度。
总之,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可以通过分辨力评价、像差评价和对比度评价等方法来进行。
这些方法可以客观地评估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好坏,为光学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四)场 曲
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平面,它实际上仍然要影响像平面上 的清晰度。每一个像点在像平面上得到一个弥散圆,如图8-9所 示。
(五)畸 变 当光学系统只存在畸变时,整个物
平面能够成一清晰的平面像,但像的 大小和理想像高不等,整个像就要发 生变形。如果实际像高小于理想像高, 则像的变形如图8-14(a)所示;反之, 实际像高大于理想像高,则像的变形 如图8.14(b)所示。通常把图(a)称 为“桶形变”,而把图(b)称为“鞍 形畸变”。
光线上的同一点。两交点的位置不重合,光束结构如图8-12所示。 整个光束形成两条焦线,分别称为“子午焦线”和“弧矢焦线”。 当像平面在于午焦线位置时,得到一条水平焦线,在弧矢焦线位置 时,得到一条垂直焦线,如图8-13(a)所示。在两焦线中间得到的 弥散图形如图8-13(b)所示。光学系统的像散通常用图8-12中的像 散曲线t、s表示。
8-2 介质的色散和光学系统的色差
光实际上是波长为400-760nm的电磁波。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 的颜色,一般把光的颜色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 红光的波长最长,紫光的波长最短。白光则是由各种-3轴上像点的单色像差——球差
共轴光学系统,面形 是旋转曲面。系统对 光轴对称,进入系统 成像的入射光束和出 射光束均对称于光轴, 如图8-4所示。
8-5 几何像差的曲线表示
8-6 用波像差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1
如果光学系统成像符合理想,则各种几何像差都等于零,由同一物点发 出的全部光线均聚交于理想像点。根据光线和波面的对应关系,光线是
波面的法线,波面为与所有光线垂直的曲面。在理想成像的情况下,对
应的波面应该是一个以理想像点为中心的球面——理想波面。如果光学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

第7章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光学系统的像质是评价光学成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是通过一系列测量和分析方法,对光学系统所形成的图像进行质量评估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成像效果。
本章将介绍光学系统像质检验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光学系统像质的基本要求光学系统的像质是指图像的清晰度、分辨率、畸变、色差等方面的特性。
图像清晰度是指图像的边缘清晰、细节丰富程度,可以通过分辨率、模点传递函数等指标来评价。
分辨率是指光学系统能够分辨的最小细节,常用线对应的最小细节来表示,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畸变是指由于光学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引起的图像失真,可以通过畸变系数、畸变曲线来表示。
色差是指光学系统在成像过程中,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导致的颜色偏差,可以通过色差曲线和色差评估指标来评价。
二、光学系统像质的测量方法光学系统像质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调制传递函数法、光学遥测法和图像质量评估等方法。
1.调制传递函数法调制传递函数(MTF)是评价光学系统分辨能力的重要指标。
MTF可以通过薄透镜法、扫描法和波前传递函数法等方法进行测量。
薄透镜法是通过在光学系统前后分别加上一个透镜,然后测量透过透镜后的光的幅度和相位变化,从而得到MTF曲线。
扫描法是通过在物平面上扫描一个细节图案,测量透过光学系统后的图案,然后计算出MTF。
波前传递函数法是通过测量光学系统的波前形状,然后计算出MTF。
2.光学遥测法光学遥测法是通过分析光学系统传感器接受到的光信号来评估图像质量。
常用的光学遥测法包括测量光学系统的信噪比、动态范围、饱和度、线性度等指标。
3.图像质量评估图像质量评估是通过对光学系统成像结果进行客观或主观评估,得出图像质量指标的方法。
常用的图像质量评估方法包括主观评估、客观评估和参数评估。
主观评估是通过人眼观察评价图像质量,客观评估是通过计算机分析图像的目标检测性能、峰值信噪比等指标来评价图像质量,参数评估是通过计算一些具体的图像质量指标,如均方根误差、结构相似性指标等来评价图像质量。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所有光线在高斯面上仍不交于同一像点,并且不
9子午像点——子午细光束经球面折射后会聚于主光线上一点9弧矢像点——弧矢细光束经球面折射后会聚于主光线上一点s
t ts x x x ```−=像点(子午,弧矢)像面(子午,弧矢)
桶形畸变
枕形畸变
物
应合理选取光线进行光路计算
点列图中点的分布能够近似地代表像的能量分布
设该余弦基元的空间频率为μ,周期为p,振幅等于a,初无论是周期函数还是非周期函数,都可以把它们分解成频率、
振幅和位相不同的余弦函数(称为原函数的余弦基元)
对比传递因子,用MTFμ表示
(Phase Transfer Function) 称为位相传递函数,
Transfer Function)表示。
物面图形的对比度K为
1、作为目视系统,Ⅱ的分辨率较高
2、作为摄影系统,Ⅰ的分辨率较高
光学系统是一个空间频率低通的线性滤波器
例如: 电视摄像用的镜头,不要求高的分辨力,要求能对较低对比度的景物获得层次尽可能丰富的像,曲线Ⅰ好。
光刻用的镜头,物是对比度很高的黑白线条或图案,对像的要求主要是期望分辨力尽可能高,用曲线Ⅱ为宜。
原理:像点中心亮度值与MTF曲线的包容面积有对应关系。
在一定的截止频率范围内,只有获得较大的MTF 值才能传递较多的信息。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课件 (一)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课件 (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学成像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课件作为其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光学成像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课件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在光学成像领域,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是指通过一些具体的指标来评价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并依据这些指标来确认系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成像效果。
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分辨率、对比度、畸变程度以及像场弯曲等等。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课件的用途和作用。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课件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光学成像的知识,并实际运用理论知识去评价一个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效果。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光学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成像误差以及解决方法等。
能够更快、更全面、更深刻地掌握光学成像的知识。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课件的内容和技术特点。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课件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光学成像系统的构成、光学成像质量评价指标、测试方法以及成像误差的分析与解决等内容。
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配合向导式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光学成像的知识。
同时,该课件具有测试含量大、数据真实性强、测试结果可靠准确、互动性强的特点,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科技进步对现实的贡献。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课件的应用前景。
随着当今社会的科技发展,成像技术在军事、医学、科研、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课件作为提高学生光学成像专业实用技能的重要手段,将在未来实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
该课件不仅将促进学生光学成像技术的提高,也将有助于推动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光学成像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课件拥有非常广阔的用途和前景,它的引进和应用是推动光学成像领域发展的重要一步。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更多专业人员能够通过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课件对光学成像专业技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为促进整个行业和社会的发展进一步贡献力量。
光学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和像差容限教学课件PPT

▪ 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方法有:
▪ 几何像差、波像差、几何光学传递函 数、点列图、中心点亮度、分辨率及 星点法等。
▪ 目前光学设计最常用的方法是几何像 差法和几何光学传递函数法。
第一节 几何像差的曲线表示
一、独立几何像差的曲线表示 1、球差和位置色差
实践证明,决定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主要是 MTF。因此,通常只考虑MTF曲线,而不考 虑PTF曲线。
▪ 二、 用光学传递函数评价光学系统的像质
▪ 为了简化,和前面研究几何像差的方法相 似,我们用子午和弧矢两个方向上的光学 传递函数曲线来代表该像点的光学传递函 数。
▪ 1. 用MTF曲线评价成像质量 • 这是利用光学传递函数来评价光学系统像
xt
4 f目2 1000
x s
4
f目 2
1000
q
Yz'
#39;
倍率色差
yFC 344 0 2 ~ 4 f
• 场曲应在眼睛的调节范围内。
•三、照相物镜的像差公差
•照相物镜属大孔径、大视场的光学系统, 应校正全部像差。
照相物镜所允许的弥散斑大小应与光能接 收器的分辨率相匹配。 不同的接收器有不同的分辨率,照相物镜 应根据使用的接收器来确定其像差公差。 此外,照相物镜的分辨率应大于接收器的 分辨率,即NL≥Nd,所以照相物镜所允许 的弥散斑直径应为
为 24 36mm2 的 135照相物镜的 MTF 评价 国家标准如下表:
特征频率
MTF
10lp mm
25lp mm
视场孔径
轴上 0.707 轴上 0.707
全孔径
0.7 0.35 0.4 0.15
光学系统像质评价方法

光学系统像质评价方法那最直观的一种呢,就是星点检验法。
这就像是拿个小镜子去照星星,看星星在镜子里的成像情况。
如果成像清晰,像个完美的小亮点,那就说明这个光学系统还不错呢。
要是星星的像看起来模模糊糊的,或者周围有奇怪的光晕之类的,那这个光学系统可能就有点小毛病啦。
这就好比一个人脸上有脏东西,一眼就能看出来,很直接的一种判断方式哦。
还有分辨率检验法。
你可以想象成看一幅超级复杂的画,画里有好多密密麻麻的线条和小图案。
如果光学系统好,那这些小细节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就像你有一双超级锐利的眼睛。
要是分辨率不行呢,那些小线条就会糊成一团,就像近视眼没戴眼镜看东西一样。
这能反映出光学系统分辨微小物体的能力呢。
调制传递函数(MTF)法也很厉害哦。
这个有点像给光学系统打分啦。
它能告诉我们这个系统在不同空间频率下的成像质量。
简单说呢,就像是看这个光学系统在处理简单图案和复杂图案时的表现。
如果MTF的值比较高,那就说明这个光学系统在传递图像信息的时候很靠谱,就像一个很负责的快递员,能把包裹完好无损地送到目的地。
要是MTF值低,那图像的信息可能在传递过程中就丢三落四的啦。
波像差法也不能少呀。
它是从波前的角度来看待像质的。
就好比看水面上的波浪,如果波浪很规则,那成像就会好。
要是波浪乱七八糟的,那像质肯定就受影响啦。
这个方法就像是从根源上去找像质不好的原因,看是哪个环节让波前变得不那么听话了。
像差曲线法呢,就像是给光学系统的像差画个像。
通过这个曲线,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像差是怎么分布的。
就像给光学系统做个体检报告,哪里有问题,从曲线里就能看个大概。
第九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分解

第九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分解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是对光学系统成像性能的定量分析和评估。
在光学系统设计和制造中,评价光学系统的像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能,指导设计优化和制造流程改进。
本文将对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进行分解。
首先,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包括像散、相对孔径、像场曲率、像场曲率和像场畸变五个方面。
像散是光学系统成像时,由于透镜折射作用,会导致不同波长的光线成像位置不同,从而引起色差。
相对孔径指的是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是透镜或物镜口径与焦距之比,决定了光线的收集能力和分辨能力。
像场曲率是光学系统成像平面与对象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成像平面与对象平面不在同一个位置,就会导致像场曲率,影响成像质量。
像场畸变是指光线通过透镜组成像时,由于透镜非理想的成像性能,使得成像出现畸变,影响成像准确性。
其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还包括分辨力、像点扩散函数(PSF)和耦合。
分辨力是指光学系统能够分辨的最小物体细节大小,它与光学系统的焦距和数值孔径有关。
像点扩散函数是用来描述光学系统成像效果的函数,它描述了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后,成像点的形状和分布。
耦合是指光学系统中不同光线之间相互作用和干涉的现象,会导致成像时出现噪声和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像质。
最后,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还包括像偏、像移和畸变。
像偏是指光学系统成像时,成像点相对于理想位置的偏移,可以通过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和参数来进行校正。
像移是指光学系统成像时,成像点相对于成像平面的位置偏移,可以通过调整焦距和收集角度来进行校正。
畸变是指光学系统成像时,成像点位置相对于对象点位置的非线性偏差,分为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两种,可以通过调整透镜组参数和改变光路来进行校正。
综上所述,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是一个多方面的指标体系,涉及到像散、相对孔径、像场曲率、像场曲率和像场畸变等多个方面。
对于光学系统设计和制造来说,一个好的像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和优化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能,提高光学系统的质量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