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论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及提升对策
论述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及提升对策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土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生产生活,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发展。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国家长远发展之间的平衡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二、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1. 土地面积有限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却拥有相对较少的耕地面积。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耕地总面积约为1.8亿公顷,占总面积比例仅为18%左右。
这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形成了鲜明对比。
2. 土地利用不均衡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城乡差异、区域差异等问题。
城市化进程加速后,城市建设所需土地增多,导致农村耕地减少;同时,在不同区域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土壤退化和水源枯竭等问题。
3. 土壤污染严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土地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据统计,我国土壤受到污染的面积已经超过了1200万公顷,其中严重污染面积达到了2.5万公顷。
这些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4. 农业生产方式滞后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仍然存在着传统的耕作方式和肥料施用方法。
这种方式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而且也会对土壤造成破坏,导致土地质量下降。
三、提升对策1. 加强土地管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是提升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
2. 推行可持续农业推行可持续农业是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采用有机耕作方式、合理施肥等措施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
应该建立完善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加大对重点区域和企业的监管力度。
同时,也要加强科研力量,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农村耕地情况汇报材料
农村耕地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我国农村耕地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
为了全面了解农村耕地情况,我对所在地区的耕地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就此汇报如下:一、耕地面积。
经过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我发现我所在地区的耕地面积总计约为XXX平方公里,其中有一部分耕地由于过度开垦和城市化建设等原因已经被占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另外,部分耕地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土地质量下降,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作物种植,这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耕地质量。
在调查中,我发现我所在地区的部分耕地存在着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导致耕地质量下降。
同时,部分地区存在着农荒现象,农民对耕地的管理和保护意识较差,导致耕地的肥力降低,产量减少。
此外,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也加剧了耕地的污染和质量下降。
三、耕地利用。
在调查中,我发现我所在地区的部分耕地存在着规划不合理、利用方式单一等问题。
部分地区的耕地利用率较低,存在着大面积的荒地和撂荒地,未能充分发挥耕地的潜力。
同时,农业生产方式滞后,缺乏科技支持,导致了耕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
四、耕地保护。
针对以上问题,我建议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同时,加强对耕地的管理,推广科学耕作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提高耕地的肥力和产量。
此外,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耕地管理意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我所在地区的农村耕地情况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相信通过加强耕地保护和管理,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利用率,我所在地区的农村耕地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努力,实现农村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发展趋势与保护对策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发展趋势与保护对策一、现状和趋势。
1.现状:我国耕地总面积已经稳定在1.2亿公顷左右,耕地数量仍然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随着工业、城镇化和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
根据报告显示,耕地面积在2000年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到2015年下降至1.8亿亩以下。
这意味着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2.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和规模化进程已经加速推进,而且未来在农业科技和创新的支持下,农业生产会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
同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人口密度升高,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些因素都将对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新的挑战。
二、保护对策。
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耕地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耕地占用准入制度,设立“红线”短缺资源区,对耕地进行全面保护。
2.推进土地集中流转:支持土地流转与土地托管,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多种经营方式并举,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是推进土地流转的目标。
3.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模式,促进农业和种植业等的产业转型升级,采取多样化的种植手段,合理配置种植空间,有利于生态农业规模效益逐步提高。
4.加强耕地监管:建立耕地用途监测、评估与调查制度,注重耕地土壤质量保护,实时监控耕地面积的变化,掌握稳定粮食需要的耕地数量。
5.推广科技技术: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效益与产值,加强科技创新,开发高效、绿色、低成本的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耕作效率。
以上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保护并利用我国的耕地资源,而且能够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
我国耕地质量主要性状30年变化情况报告
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是《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赋予农业农村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
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结束后,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至今已有30多年。
截至2019年底,国家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达1344个,涵盖了主要耕地土壤类型,涉及全国主要种植制度。
按照《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的有关要求,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对国家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30年来获取的数据进行了系统整编,对我国耕地质量主要性状的现状及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一、耕地质量主要性状变化情况监测点设置不施肥区和常规施肥区处理,每年最后一季作物收获后,在常规施肥区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分析化验。
监测内容包括立地条件、农业生产概况、剖面性状、作物种类、产量、施肥量、土壤理化性状等。
(一)有机质、全氮与建点初期比下降,近年来基本稳定。
1988—1997年(建点初期10年,下同)监测点有机质、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25.7g/kg、1.60g/kg,2009—2018年(近10年,下同)平均含量分别下降至24.3g/kg、1.46g/kg,分别下降了5.4%、8.7%。
但近年来有机质、全氮含量基本稳定,分别维持在24.9g/kg、1.45g/kg左右,这与国家高度重视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密切相关。
(二)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持续上升。
与建点初期10年比, 近10年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上升至26.2mg/kg、129.5mg/kg,分别上升了78.2%、41.1%。
2009—2018年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依然保持上升趋势,分别从23.9mg/kg、117.5mg/kg上升至29.9mg/kg、147mg/kg,这与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及磷钾肥施用量增加有关。
(三)酸性土壤监测点比例有所上升。
与建点初期10年比,近10年酸性土壤pH(4.5~5.5)的监测点占比从12.8%上升至17.3%;微酸性土壤pH(5.5~6.5)的占比从30.9%下降至28.5%;强酸性土壤(pH≤4.5)点位占比变化不大。
我国耕地现状及保护措施
3
加强补充耕地质量验收
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完善后续管护和再评价机制,确保补充耕地质量。
4
退化耕地治理
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
5
严厉打击非法占用
耕地保护任务
当前,全国耕地保有量目标为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为15.46亿亩。这些任务已分解下达至各省(区、市)。
二、耕地保护措施
措施编号
保护措施
具体内容
1
健全保护制度体系
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2
改革占补平衡制度
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和耕地非法取土行为,持续整治“大棚房”等问题。
6
分类整改复耕
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细化明确耕地“非粮化”整改范围,合理安排恢复时序。
7
推进撂荒地利用
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利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对确无人耕种的,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途径种好用好。
8
考核经济奖惩机制
建立与耕地保护任务直接挂钩的考核经济奖惩机制,推动南方省份有序恢复
推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建设用地总量管控、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等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0
鼓励公众参与
鼓励公民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对在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我国耕地现状及保护措施
一、我国耕地现状
项目
描述
耕地总量
2024年我国耕地总量达到19.14亿亩,仅占世界总量的9%,且质量总体不高。
耕地质量情况汇报
耕地质量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耕地质量一直备受关注,保护和改善耕地质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耕地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
因此,我对我所负责的耕地质量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耕地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首先,我对耕地进行了详细的土壤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土壤质地、肥力、酸碱度等指标的检测,我发现我所负责的耕地整体上具有较好的肥力和土壤质地,但在一些地块上存在着酸碱度不平衡的情况,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善。
此外,部分地块存在着轻度的土壤贫瘠和缺乏有机质的问题,需要加强施肥和土壤改良措施。
其次,我对耕地的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实地勘察中,我发现一些地块存在着过度耕作和不合理施肥的情况,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生态环境恶化。
同时,一些地块的耕作方式和农业生产模式也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需要引导农民采用科学的耕作方式,减少对土壤的破坏。
除此之外,我还对耕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估。
在调查中,我发现一些地块存在着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同时,一些地块周围存在着化工厂和垃圾堆放点,对耕地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进行整治和修复。
综上所述,我对耕地质量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对耕地的管理和保护,提高耕地的肥力和土壤质量,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同事们能够给予支持和帮助,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耕地资源,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耕地现状总结报告
我国耕地现状总结报告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耕地现状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关键特点:首先,我国耕地总面积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经过多年的实施和推行,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耕地资源,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非农化和耕地面积的减少。
据统计,我国耕地总面积约为1.827亿公顷,基本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其次,我国耕地质量呈现出较大的地域差异。
由于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耕地质量存在着较大差异。
一些地区的耕地因面临水源缺乏、土地退化和农药过度使用等问题而遭受损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三,深入推进耕地保护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取得积极进展。
我国政府积极推行耕地保护政策,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强耕地保护和高效利用。
例如,引进了现代农业技术和粮食生产方式,促进耕地的科学种植和高效利用;加强了土地管理和保护,防止非法占用和过度开发。
第四,部分地区的耕地资源存在着浪费和不合理利用的问题。
尽管我国着重于保护耕地资源,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地区耕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的情况。
一些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导致耕地被开发建设,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最后,农业转型与农村土地利用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业生产正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等方面发展。
这也导致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发生着改变,一些耕地被用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高科技示范区。
综上所述,我国耕地现状在总体稳定的基础上,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我国需要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计和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发展趋势与保护对策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发展趋势与保护对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保护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目前,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8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8.2%。
其中,粮食作物耕地占总耕地的70%,种植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耕地资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缺,耕地面积减少明显。
同时,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土地沙漠化等,这些都对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我国耕地资源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未来,我国耕地资源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耕地保护。
政府将加大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加强对耕地的监管和管理,遏制非法占用耕地的现象。
2. 推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形式。
政府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形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 推广科技创新。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对策为了保护我国的耕地资源,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1. 完善耕地保护政策。
政府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加强对非法占用耕地的打击力度。
2. 推广农业科技创新。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3. 加强土地整治。
政府应该加强对土地的整治,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 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形式。
政府应该鼓励农民通过多种经营形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耕地质量现状及保护措施
耕地质量现状及保护措施摘要:耕地资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解决吃饭问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本文就耕地质量现状与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耕地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耕地质量保护和管理的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耕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关键词:耕地质量;现状;保护措施耕地保护是指人们为保证耕地的永久性利用和为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本保障所采取的措施。
耕地保护既要保护耕地的资源本身,又要保护使土地成为耕地的环境条件。
从保护的内容和任务来看,有协调人地矛盾的耕地数量保护,又有保证耕地生产水平的耕地质量保护。
1耕地质量现状1.1.耕地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生产能力较低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威胁较大,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是耕地质量提升的瓶颈。
由于长期以来农田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基础以及长期采用旋耕的耕作方式,土壤犁底层明显,耕作层较浅,对干旱等自然灾害抵御性较差,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较低始终是困扰着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1]。
因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解决当前耕地质量不高的关键措施。
1.1.滥用农业投入品,耕地理化性质破坏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点源、面源污染日趋严重,过度施用农药和化肥,地膜玉米栽培大量使用非降解农膜的现象屡见不鲜,土壤造成板结、耕作层变浅、供肥能力下降,导致耕地的理化性状被破坏,耕地质量明显下降[2]。
1.1.补充耕地质量不高,后续培肥不足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占补平衡等相关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单位耕地质量保护意识淡薄,只考虑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产条件,片面强调加快工程进度,减少工程成本,未考虑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在项目实施时未将表土壤剥离再利用或是覆土太薄,致使项目实施后耕地耕作层土壤遭严重破坏,达不到耕种条件,等同于生土地。
国土与农业部门联动机制尚未建立,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大多没有实施后续培肥专项补助,致使补充耕地肥力低下,耕地质量较差,占优补劣现象常有发生。
1.4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有机肥需求的产业大户,农民把仅有的有机肥基本都投入到果园中。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报告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报告1. 引言1.1 概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受到破坏和侵占的情况日益严重。
为了加强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报告将对我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未来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我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现状,分析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并探讨耕地保护政策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调查和研究,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建议。
在全面了解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总结和展望,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农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促进我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
1.3 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耕地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和威胁。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由于城市化建设、工业化发展和土地承包经营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逐渐下降,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已经连续多年呈现下降趋势,农村土地被非农业用地占用的现象也日益普遍。
一些地区存在着过度开发和过度使用耕地的情况,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耕地保护,维护永久基本农田的安全稳定,提高耕地的质量和产能,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只有抓好耕地保护,才能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字数:254】2. 正文2.1 耕地面积变化情况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是农田保护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我国耕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和保护状况。
关于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的公报
关于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的公报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的公报(2024)根据2024年的全国耕地质量调查结果,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提高。
该公报是对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现状进行的详细介绍,以下是公报的主要内容。
一、耕地总体情况根据全国耕地质量调查,我国总共有耕地面积约为1.8亿公顷,占到总国土面积的18.6%。
这些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部分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其中以东部地区耕地面积最大。
二、耕地质量等级根据国家标准,耕地质量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一级和二级耕地质量较好,适宜大部分粮食作物的种植;三级和四级耕地质量较一、二级略逊,适宜种植部分耐旱、耐涝、耐盐碱的作物;五级耕地质量较差,适宜种植少量作物或进行水资源补充养护。
根据调查结果,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分布情况如下:一级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0%,主要分布在江南、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作物。
二级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0%,主要分布在北方平原、辽河冲积平原、东部山区等地,适宜种植玉米、大豆等作物。
三级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5%,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高原地区等地,适宜种植青稞、高粱等作物。
四级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0%,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适宜种植高寒作物。
五级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内蒙古等地,适宜进行水资源补充养护。
三、耕地质量改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提高。
一级、二级耕地比例略有上升,三级、四级耕地比例略有下降。
这可以归因于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以及科学施肥、科学耕作等农业技术的推广。
尽管如此,耕地质量等级的均衡发展仍然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努力。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呈现出提高的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地区的耕地质量等级不高,限制了农业生产的潜力。
其次,水资源补充养护的效果不明显,耕地退化的趋势仍然存在。
农村耕地情况汇报范文
农村耕地情况汇报范文农村耕地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农村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农村耕地的情况,我对所在地区的耕地资源进行了调查和汇报,以下是具体情况的汇报:一、耕地面积。
截至目前,我所在地区的耕地总面积为XXX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为XXX 平方公里,旱地面积为XXX平方公里。
与去年相比,耕地面积略有增加/减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二、土壤质量。
经过土壤测试和评估,我所在地区的耕地土壤质量总体较好,PH值适宜,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肥力较强。
然而,部分地块存在土壤酸碱度不平衡、养分不均衡等问题,需要加强土壤调理和施肥管理。
三、农业生产情况。
近年来,我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农民种植技术水平提高,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粮食、油料、蔬菜等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然而,部分地块存在耕地荒芜、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等问题,需要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四、耕地保护。
为了保护耕地资源,我所在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土地整治、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
同时,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的查处力度,保护耕地资源的合法权益。
五、未来工作计划。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所在地区将进一步加大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对耕地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结语。
通过对农村耕地情况的汇报,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当前农村耕地资源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希望各级部门和广大农民朋友共同努力,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宝贵耕地资源,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所在地区农村耕地情况的汇报,谢谢大家的聆听。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一、耕地的基本含义1所谓耕地,就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这是耕地最一般的概念。
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及有关规定划分,下列三种情形的土地都属于耕地:a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和草田轮作地;b、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者其他树木的土地; c 、耕种三年以上的滩涂和海涂,以及前三年内曾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在上述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 1. 0 米、北方宽< 2. 0 米的沟、渠、路和田梗。
这就是我国目前统一适用的耕地的标准。
此外,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条件,在生产实践中,对耕地又可具体的划分为下列五种不同类型: a 、水田。
有水资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种植水稻、莲藕和席草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
b、望天田。
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以生产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
望天田也主要用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农作物。
c 、水浇地。
除水田、菜地之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的耕地。
水浇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灌溉方式一般都是浇灌、滴灌、畦灌和喷灌。
d、旱地。
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
包括没有固定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早地主要种植棉花、杂粮、油料等早作物。
e 、菜地。
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温室和塑料大棚用地。
二、我国耕地分布概况三、我国耕地资源现状2我国是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人口和耕地的矛盾十分突出。
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1 公顷,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 25 公顷的44 %。
特别是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大于0. 13 公顷的12 个省、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其中除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外,其他省区粮食不能自给或仅能自给。
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情况汇报(通用篇)
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情况汇报(通用篇)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情况汇报一、概述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生产力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耕地保护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粮食供应和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次汇报将从全国层面简要介绍我国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基本情况,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二、粮食安全情况1. 产量增长: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连续多年实现了丰收。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突破6亿吨,连续多年占全球总产量的30%以上。
这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2. 储备和供应:我国建立了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确保了粮食供应的稳定。
国家粮食储备规模超过1亿吨,可以满足几个月的国内需求。
同时,我国还通过多种渠道进口粮食,保障国内市场需求。
3.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如提供农业生产补贴、实施农业保险、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等。
这些政策支持有效地激励了农民增产增收的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
4. 农村扶贫:我国通过实施农村扶贫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提高了他们的粮食生产能力。
这不仅增加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也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三、耕地保护情况1. 总体状况:我国耕地资源总面积在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但城市扩张等因素对耕地资源造成了一定压力。
为了有效保护耕地资源,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严格耕地占用审批、限制非农用地扩展等。
2. 耕地质量:耕地质量是耕地保护的关键。
我国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和评估工作,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同时,我国大力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农田水利建设:我国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灌溉和排水设施的建设,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抗灾能力。
这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问题和挑战1. 耕地占用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面临较大的占用压力。
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发布时间:2022-01-04T03:50:54.461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3期作者:朱高峰[导读] 笔者分析了我国耕地变化的总体情况,并对耕地和其它类型土地之间的转变情况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510060摘要:耕地保护一直是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本文对我国2000年至2020年间耕地变化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对引起我国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基于我国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和农业生产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于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高。
建设用地的扩张必然会以侵占耕地为代价。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耕地事关我国的粮食安全,制定合理可行的耕地保护政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自《土地管理法》施行以来,耕地保护就被放在了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为了解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效果,为下一步耕地保护明晰方向,结合2000年至2020年年全国范围的耕地分布数据情况,笔者分析了我国耕地变化的总体情况,并对耕地和其它类型土地之间的转变情况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分析1、我国耕地总体变化情况从全国范围的耕地变化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省份的耕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只有西部和北部部分省份耕地面积存在增加的情况。
从耕地质量上看,我国耕地增加部分主要位于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条件差、土地贫瘠的西北部地区,而减少的耕地则普遍位于光照充足、水土湿润、生态环境较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耕地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因此,从总体上看,无论是从耕地数量,还是耕地质量上看,我国耕地保护都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情势。
2、我国耕地向生态用地变化情况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新增开垦耕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的问题,造成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我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便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在全国范围尤其是生态条件脆弱的西部和北部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退耕政策。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及解决措施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及解决措施嘿,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以及应对的解决措施。
先说说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那可真是有点让人头疼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这就好比咱们的“饭碗”在一点点变小。
再加上一些不合理的耕地使用方式,比如过度开垦、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就好像本来肥沃的土地变得“营养不良”啦。
那咱们得赶紧采取措施来拯救这些宝贵的耕地资源!首先,得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
这就好比给咱们的耕地资源制定一个“家规”。
政府要严格把控土地的用途,不能随随便便就让耕地变成了高楼大厦或者工厂。
而且要做好长远规划,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就像下棋一样,走一步得看三步,规划好了,咱们的耕地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其次,推广科学的耕地使用方法。
这可是让耕地“强身健体”的妙招!比如说,采用轮作、休耕的方式,让土地也能喘口气,恢复恢复元气。
还有,减少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多搞搞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就好比给土地吃“健康餐”,而不是“垃圾食品”,这样土地才能更有活力,产出更多更好的粮食。
再者,加大对耕地保护的投入。
这就像是给耕地“买保险”!政府和社会要多投入资金,用于改良耕地质量、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等。
比如说,修修灌溉渠道,让耕地能喝饱水;搞搞土壤改良,让土地更肥沃。
有了钱的支持,耕地才能变得更“强壮”。
然后,加强执法监督。
这就像是给耕地资源请了个“保镖”!对于那些非法占用耕地、破坏耕地的行为,要严厉打击,绝不手软。
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让那些想打耕地歪主意的人不敢轻举妄动。
最后,提高公众的耕地保护意识也很重要。
这就好比让每个人都成为耕地的“守护者”!通过宣传教育,让大家都知道耕地的重要性,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耕地。
比如在学校里给小朋友们讲讲耕地的知识,让他们从小就有保护耕地的意识;在社区里多搞搞宣传活动,让大人们也明白保护耕地是咱们每个人的责任。
如果咱们能把这些措施都落实到位,那预期效果可就相当不错啦!耕地面积能得到稳定,质量也能逐步提高,粮食产量有保障,咱们的饭碗就能端得更稳。
耕地保护 情况汇报
耕地保护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外流,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耕地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耕地保护的情况,特进行情况汇报如下:一、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我国耕地面积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城市扩张、工业用地扩张、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因素导致的。
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对耕地保护不够重视,导致大片耕地被征用或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耕地质量状况。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面临的生产压力越来越大,对耕地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由于过度耕作、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土地污染等原因,我国耕地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一些地方的土壤退化、酸化、碱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情况。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耕地保护政策,如《土地管理法》、《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等,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土地利用的监管不力,导致了耕地被非农业用地非法占用的现象。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强拆、低价征收等问题,导致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四、耕地保护工作成效。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国在耕地保护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方面,国家对于耕地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于耕地保护工作的投入。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意识到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加大了对于违法占用耕地的打击力度。
五、未来的工作展望。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于违法占用耕地的处罚力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于土壤污染治理、土地退化修复等方面的投入,提高耕地的质量和产能。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于耕地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的耕地保护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督查耕地保护情况汇报
督查耕地保护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耕地保护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特向上级部门进行耕地保护情况督查,并向您汇报如下:一、耕地面积变化情况。
根据各地上报数据,我国耕地面积总体呈现稳定态势,但仍存在一些地方因城市化、工业化等原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
同时,一些地方存在耕地占用、挖掘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因此,需要加强对耕地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切实保护好每一寸耕地资源。
二、耕地质量保护情况。
各地在耕地质量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等。
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地方对耕地质量保护不够重视,导致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对耕地质量的监督,确保农田土壤的健康和肥沃。
三、耕地流转管理情况。
近年来,耕地流转现象逐渐增多,一些地方出现了大规模的耕地流转和承包经营。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违法违规流转行为,导致耕地资源的过度集中和流转规模化。
因此,需要加强对耕地流转的管理和监督,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防止耕地过度集中和流转规模化。
四、耕地保护政策落实情况。
各地对耕地保护政策的落实情况存在差异,一些地方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执行不够到位,导致政策效果不明显。
同时,一些地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对政策的理解偏差和执行不力的情况。
因此,需要加强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宣传和执行,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五、耕地保护监督管理情况。
各级部门对耕地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不同,一些地方存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导致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因此,需要加强对耕地保护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六、耕地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开展督查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地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对耕地保护工作的认识不够到位、政策执行不力、监督管理不到位等。
恢复耕地情况汇报
恢复耕地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耕地资源的管理者和保护者,我们需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各地耕地的恢复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制定相关政策,保障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我对各地耕地恢复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汇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耕地面积恢复情况。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地耕地面积的恢复情况总体较好。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许多地方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轮作休耕等措施,成功恢复了大片耕地。
尤其在一些生态脆弱地区,耕地面积的恢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安全的保障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耕地质量恢复情况。
除了关注耕地面积的恢复情况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耕地质量的恢复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在恢复耕地的过程中,注重了土壤保护和改良工作,通过施肥、耕作、植被恢复等措施,有效提升了耕地的质量。
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在恢复耕地的过程中忽视了土壤保护,导致了一些耕地质量恢复不彻底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三、耕地生态环境恢复情况。
耕地的生态环境恢复是耕地恢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在恢复耕地的过程中,注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有效改善了耕地的生态环境。
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在恢复耕地的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一些生态环境恢复不彻底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综上所述,我国各地耕地的恢复工作总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注重耕地面积、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恢复,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相关部门和各地政府能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共同推动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一、耕地的基本含义1所谓耕地,就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这是耕地最一般的概念。
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及有关规定划分,下列三种情形的土地都属于耕地:a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和草田轮作地;b、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者其他树木的土地; c 、耕种三年以上的滩涂和海涂,以及前三年内曾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在上述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 1. 0 米、北方宽< 2. 0 米的沟、渠、路和田梗。
这就是我国目前统一适用的耕地的标准。
此外,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条件,在生产实践中,对耕地又可具体的划分为下列五种不同类型: a 、水田。
有水资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种植水稻、莲藕和席草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
b、望天田。
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以生产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
望天田也主要用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农作物。
c 、水浇地。
除水田、菜地之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的耕地。
水浇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灌溉方式一般都是浇灌、滴灌、畦灌和喷灌。
d、旱地。
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
包括没有固定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早地主要种植棉花、杂粮、油料等早作物。
e 、菜地。
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温室和塑料大棚用地。
二、我国耕地分布概况三、我国耕地资源现状2我国是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人口和耕地的矛盾十分突出。
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1 公顷,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 25 公顷的44 %。
特别是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大于0. 13 公顷的12 个省、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其中除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外,其他省区粮食不能自给或仅能自给。
人均小于0. 06 公顷的除4 个直辖市外,还有湖南、浙江、广东、福建4 个省。
统计,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 05 公顷临界值的县(区)达666 个,占全国县(区) 总数的23. 7 % ,其中低于0. 03 公顷的县(区) 达463 个,有些县(区) 人均耕地只有0. 01 公顷—0. 02 公顷。
我国耕地分布不合理,质量差,生产水平低。
我国山地、丘陵、高原地区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6 % ,而平原、盆地和其他地区的耕地仅占34 %。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 % ,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0 %以上;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20 % ,而耕地却占全国的62 %。
全国优质耕地少,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占耕地总量的39 % ,中低产田则占61 %。
我国现有耕地总量不足1033 亿公顷,产出的粮食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
1995 年—2000 年,我国人口增加近6800万,总人口近达12. 6 亿,粮食年需求为5200 亿千克,而近年来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4500 亿千克左右,与需求数量相差700 亿千克。
人增粮不增,必然导致粮食供求关系的紧张。
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水平低。
从全国范围来讲,我国的优质耕地少,抗自然灾害能力差.耕地中还有近亿亩坡度在25度以上,需逐步退耕。
耕地质量差和耕地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耕地的生产水平较低,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粮食单产相差100公斤以上。
后备耕地资源贫乏。
据统计,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即使全部开发成耕地,人均增加耕地也不足0.1亩,而且建国以来,经过长期开发,剩余的后备耕地资源大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
因而,我国必须要保护耕地。
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是耕地保护的基本原则。
根据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耕地数据以及20世纪80年代末期、1995年和2000年3期覆盖全国时间跨度约为10年的遥感数据,对中国耕地时空变化进行分析。
其变化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4。
耕地面积略有增加近10年来,我国耕地资源总量增加了25855 km2。
其中以旱地为主,增加量为24522 km2,占94.85%,水田增加了1333 km2,仅占5.15%。
水田旱地转换明显对于西北农田开垦与撂荒交错区,主要表现为草地~耕地与耕地~草地相互转换,但总体上耕地面积增加了;在华中水域变动、城镇扩张区,前5年的格局几乎不存在,而后5年格局明显,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于华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草地-耕地转换区,草地转耕地面积达到20 325.2 km2,成为全国耕地增加的主要地区,主要以旱地的增加为主;黄淮海、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耕地-城镇转换区耕地被城镇所取代,直接导致耕地的减少。
耕地生态环境背景质量下降东部优质耕地迅速减少,耕地减少的省区集中在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主要有北京、天津、河北、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
东部及沿海耕地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为城市的扩展和建设用地的迅猛增加。
在我国东部及沿海地区优质耕地锐减的同时,东北和西北地区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加剧,大量的荒地、草地、湿地被开发成为耕地。
我国耕地面积重心十年间向西北移动了28. 3377 公里。
田光进等 (2002) 报道了基于利用遥感和GIS方法的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将生态环境质量分10个级别,级别越高,表明生态环境质量越好。
将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数据与80年代末和2000年的耕地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后结果表明,耕地变化部分的生态环境质量主要为3~6级。
将级别数作为权重,每一级别的耕地流失或者开垦面积乘以权重值,并求和,其结果表示为耕地变化部分的综合环境质量指数。
结果表明,新开垦耕地的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543.54;流失耕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577.013,流失耕地的总体质量大于新开垦的环境质量。
最主要的特点是新开垦的耕地是坡度较大的土地,而流失的又是坡度较缓的土地。
四、耕地质量在全国4个重点区域14省24县2000万亩耕地上进行的2003年区域性调查情况表明:耕地质量问题凸现,主要表现在土壤酸化严重、肥力极不平衡、黑土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突出3。
1.土壤酸化我国部分地区的耕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壤酸化的问题,特别是南方蔬菜地酸化问题尤为严重;偏施氮肥特别是生理酸性肥料,是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
土壤酸化又会促使菜园土中养分的分解和钙、镁离子淋失,加剧土壤的酸化。
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土壤中钙、镁、钾等营养因素,使土壤贫瘠化。
2.. 耕地肥力下降,并且肥力极不平衡由于缺乏耕地肥力补偿机制,耕地的使用基本处于“只种不养”状态,对耕地的掠夺式使用造成肥力不断下降。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结构,如过多地使用化肥、施肥中氮磷钾比例不当,造成耕地有机质下降,土地养分失衡,进一步加剧了地力下降趋势。
据统计,全国有9 %的耕地有机质含量低于0. 6 %(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为1 %~2 %) ,57 %的耕地缺P ,20 %的耕地缺K,10 %的耕地既缺P 也缺K。
另外,土壤肥力,尤其是菜地的土壤肥力极端不平衡。
如耕地土壤磷素含量普遍性的急剧增加和钾素相对不足。
蔬菜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而施肥时,一般总是偏重氮肥,磷次之。
这样就会造成土壤中的氮量逐步增加,钾量很少增加甚至降低,磷有明显的富集现象。
而且由于不少农民重视化学肥料的施用,而轻视了有机肥的施用,有机肥投入量偏低,致使土壤提供钾素能力降低,满足不了高产栽培模式下的作物需求。
调查还发现,黑土质量下降严重,耕层变浅,养分流失。
3.耕地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重金属超标主要集中在铅、汞、砷、铬和镉。
耕地污染问题在全国不同程度的存在。
其原因主要有: (1) 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使用方法不合理,不但使用效率低,且残留严重; (2) 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渣对耕地造成污染,特别是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较快,污染物排放量大,一般又未经处理,对耕地危害更大;(3) 在引用污水灌溉过程中,如果污水未经处理,没有达到灌溉用水标准,也会对耕地造成严重污染。
耕地污染不仅使耕地质量下降、产量降低,更严重的后果是,由于某些化学物质不可降解,农产品的品质受到影响,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
4.水土流失严重为满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许多地方通过垦荒来增加耕地,造成林地、草地减少,其直接后果是地表植被被破坏、蓄养水土能力下降,进而造成水土流失。
特别是不合理的开垦坡度过大的土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全国耕地水土流失总面积0. 454亿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1/ 3 ,每年流失土壤达10 亿吨3(另一说法为33 亿吨) ,其中以黄土高原和西南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为严重,其次是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土流失造成耕地土壤侵蚀,耕地质地变差,肥力下降。
由于复杂的自然因素,加上多年来过度砍伐森林资源,使我国地表植被覆盖率急剧下降,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近40 % ,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4200万公顷的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43 %左右,每年地表土壤流失量超过50亿吨2,其中62 %左右来自耕地表层。
流水带走了耕地表层大量疏松土壤,从而使耕地土层变薄,耕层变浅,砾石含量高,质地变差,农作物根系延伸困难;在耕地土壤受到流水侵蚀的同时,土壤中所含的有机质和各种可溶性速效养分,也随水土一起流失,使耕地养分缺乏,肥力下降,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氮、磷、钾相当于我国一年的化肥总量。
目前,我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 % ,明显低于欧美等一些国家2. 5 %—4 %的水平。
在我国一些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如北方的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不足0. 5 % ,全磷含量低于0.05 % ,全钾含量低于1. 5 %。
由于土壤肥力下降,不能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需要,使这些地区耕地单产普遍较低。
根据1996 年全国土壤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52 %的中低产田分布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5.耕地盐碱化、荒漠化现象严重灌排错节、海水倒灌、强烈蒸发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导致耕地土壤逐渐盐碱化3。
盐碱化土壤的典型特征是有机质含量低、盐份含量高、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和土壤板结。
我国盐碱化耕地面积为763 万公顷(另一说法为497. 6 万公顷) ,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和沿海地带。
耕地沙化或盐碱化,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结构不良,保水性差,甚至丧失了生产能力。
耕地盐碱化是我国中低产田的主要类型之一,严重制约了作物产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