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血压管理

合集下载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患者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患者管理
定期随访
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短信或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 治疗情况和生活方式,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健康咨询
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健康咨询,解答患者在高血压防治方面的疑惑和问 题。
协助管理
协助高血压患者制定管理计划,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等,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医院高血压专病管理
患者定期随访与监测
详细描述
制定定期随访计划,通过电话、 短信、上门等方式与患者保持联 系。
监测患者血压情况,评估治疗效 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词: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 随访和监测,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血压控 制达标。
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和自身认知情 况进行了解,提供必要的指导和 支持。
03
高血压患者管理的实施方式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
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 病情状况、治疗情况和生活方式等信息, 以便进行长期跟踪管理。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 方式,向患者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 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定期监测血压情况
总结词:通过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和筛查 活动,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并进行准 确诊断。
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记录患者基 本信息和诊断结果。
对疑似高血压患者进行进一步的医学检 查和诊断,确保诊断准确无误。
详细描述
开展定期健康检查和筛查活动,对高危 人群进行血压监测,及时发现高血压患 者。
患者健康教育
详细描述
高血压患者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
高血压患者管理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单一的药物治疗到综合的非药物治疗,从 医院到社区的转变。

高血压患者的终身治疗方案

高血压患者的终身治疗方案

高血压患者的终身治疗方案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临床上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均属于原发性高血压,难以确定其确切病因。

对于此类患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因此多数患者需要终身治疗。

1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按照我国现行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在4~12周内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肾病、既往有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病史的患者,若其能够耐受应将其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年龄≥6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将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适合于每位高血压患者,应被视为控制高血压的基石。

有效地改善生活方式可能使血压下降10~20mmHg,可以使部分轻度血压增高者免于服用降压药物。

对于血压显著升高、必须服药治疗的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则有助于增进降压药物的疗效、减少所需药物的剂量与种类。

2 选择降压药物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以下5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以及β受体阻滞剂(BB)。

由于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不良反应较多,并且靶器官保护作用较差,所以不再用作一线降压药物,但在某些患者(如难治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症者)仍可考虑使用。

若患者血压增高幅度较小(<160/100mmHg),起始治疗可选用一种降压药物。

若治疗2~4周后血压控制不满意,可以考虑联合用药。

如果患者血压就诊时明显升高(超过目标值20/10mmHg以上),初始治疗即应选择2种降压药或选用新型固定复方制剂,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单药治疗的最大降压幅度约为20/10mmHg,此时应用一种药物很难使血压达标。

临床研究证实,大多数患者需要联合应用降压药物。

联合用药的基本原则是作用机制互补、降压作用相加、不良反应抵销。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随访评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二)分类干预(1)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四)健康体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

三、服务要求(一)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每三个月进行随访一次。

(二)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但是只能选择门诊或家庭访视的随访方式。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填表说明1.本表为高血压患者在接受随访服务时由医生填写。

每年的健康体检后填写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的健康体检表。

2.体征: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体重和体质指数斜线前填写目前情况,斜线后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调整到的目标。

如果是超重或是肥胖的高血压患者,要求每次随访时测量体重并指导患者控制体重;正常体重人群可每年测量一次体重及体质指数。

如有其他阳性体征,请填写在“其他”一栏。

3.生活方式指导:在询问患者生活方式时,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与患者共同制定下次随访目标。

日吸烟量:斜线前填写目前吸烟量,不吸烟填“0”,吸烟者写出每天的吸烟量“××支”,斜线后填写吸烟者下次随访目标吸烟量“××支”。

高血压管理实施方案卫生院

高血压管理实施方案卫生院

高血压管理实施方案卫生院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高血压,我们制定了以下高血压管理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一、健康教育1. 通过宣传栏、健康讲座等形式,普及高血压知识,使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性和防治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二、生活方式干预1. 饮食:建议患者控制饮食中的盐分摄入,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量,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2. 运动: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的运动。

3. 戒烟限酒:提醒患者戒烟限酒,尽量避免二手烟的接触,限制酒精的摄入。

三、药物治疗1. 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严格按照医嘱服药。

2. 定期复诊,调整用药方案,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四、心理支持1. 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 鼓励患者参加高血压康复训练班,与其他患者进行交流,互相支持,共同面对疾病。

五、定期随访1. 建立患者档案,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用药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

2. 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六、健康管理1. 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制定健康管理计划,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高血压的风险。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执行,我们相信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管理和控制高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高血压所带来的危害。

希望全院医护人员能够积极配合,共同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贡献力量。

2023年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2023年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

2023年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导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

为了更好地管理老年人的高血压病情,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于2023年正式发布。

本文将介绍该指南的主要内容,以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建议。

一、定义与诊断根据指南,高血压的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老年人的高血压分类以及诊断要点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应根据年龄、血压水平和合并症情况综合评估。

二、评估与风险分层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评估与风险分层是指南的重要内容。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水平、合并症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适当的治疗目标和管理策略。

三、非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

指南建议老年人应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饮酒、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等。

此外,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以及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也是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措施。

四、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指南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年龄、合并症等因素,提出了不同药物的首选和替代方案。

同时也强调了药物治疗的个体化原则,因为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耐受性与年轻人存在差异。

五、合并症的处理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伴随着多种合并症,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脏病等。

指南明确了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处理原则,建议将合并症的治疗纳入整体管理计划中,并与专科医生进行密切合作。

六、随访和复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和复查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指南建议定期随访患者,评估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和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也强调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七、预防与健康教育老年高血压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是指南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和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的高血压发病率和并发症风险。

结语: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的发布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内容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内容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内容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如果控制不好可能会引发心脏疾病、中风等严重后果。

以下是一些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内容:
饮食指导
1. 低盐饮食:控制每日摄入盐量,每天不超过6克。

2. 高血压饮食:饮食要均衡,多吃蔬果、鱼类、禽类、豆类等,少吃肉类和油脂食品。

3. 控制饮酒:如果需要饮酒,女性每日不超过一杯(150毫升),男性不超过两杯(300毫升)。

4. 适度饮咖啡:每日不超过2杯。

运动建议
1. 有氧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
快走、游泳、骑车等。

2. 耐力锻炼:每周进行两次耐力锻炼,如跑步、舞蹈、跳绳等。

3.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进行剧烈运动,避免举重、激烈的球类
运动等。

控制体重
1. 遵循均衡饮食:控制每日摄入的热量,避免过量摄入。

2. 注意饮食惯:慢慢咀嚼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3. 定期测量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定期测量并记录体重变化。

生活方式指导
1. 戒烟限酒:戒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天不超过两个标准饮品,女性每天不超过一个标准饮品。

2. 控制压力:研究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放松训练、冥想等。

3.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晚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

4. 定期测量血压: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

请注意,以上健康指导内容仅供参考,应遵循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管理和调整。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筛查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

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诊断为高血压。

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

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义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随访评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

如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需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1)对血压控(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及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须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高血压管理与控制制度

高血压管理与控制制度

高血压管理与控制制度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高血压,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与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用于高血压管理与控制的制度:1. 普及健康教育:加强对高血压的宣传,让公众了解高血压的风险和危害。

提供健康教育,让人们知道如何预防高血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定期筛查和监测:建立一个高血压筛查和监测体系,定期对人们进行血压检测,并记录血压数据。

这样可以及早发现高血压患者,并对其进行干预和治疗。

3. 健康档案管理: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每个人的健康信息和血压监测数据。

医生和患者可以根据档案数据进行跟踪管理和评估治疗效果。

4. 多学科协作:建立多学科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

他们可以共同参与高血压的管理和控制,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和支持服务。

5. 药物管理和用药指导:为高血压患者提供详细的药物管理和用药指导,包括药物的剂量、用法和副作用等信息。

同时,定期进行药物复核和调整,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6. 生活方式干预: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7. 定期复诊和随访:建立定期复诊和随访制度,确保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进展和病情管理。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以上是高血压管理与控制制度的一些建议。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减少高血压相关的并发症和危害。

高血压患者的宣教

高血压患者的宣教

高血压患者的宣教
1、饮食管理:合理膳食,营养搭配
(1)多吃水果蔬菜,保持营养均衡。

适当多吃一些含钾丰富的,如土豆,红薯,豆类,香蕉等,还需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 的,如橙子、猕猴桃。

多吃芹菜,韭菜、西兰花等粗纤维蔬菜。

(2)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蛋黄、鱼籽等。

(3)忌烟、酒。

2、服药管理:规律、按时
一定要按时规律服药,安排一名家庭成员专门负责监督和提醒服药。

床头放一个保温杯和药。

3、睡眠管理:每天睡眠时间不低于7小时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对于睡眠差的要查找原因,对症治疗。

遵医嘱予以助眠药物。

起床时要缓慢。

4、定期监测血压
有条件的建议买一台电子语音血压计,定时监测血压,准备一个本子记录每次血压数值并结合饮食情况,睡眠情况进行总结。

5、运动管理
建议慢走,慢跑,打太极,舞剑等,避免剧烈运动。

6、情绪管理
保持心情愉快放松,忌大悲大喜。

7、健康宣教
作为子女要经常给家庭成员普及健康知识,及时提醒老人增添衣物,天气异
常时尽量避免外出。

闲暇之余和亲朋好友父母兄弟以及周围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多费些口舌和他们说清道明疾病的的危害。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培训讲稿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筛查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

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诊断为高血压。

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

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义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随访评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

如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需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1)对血压控(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及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须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高血压管理规范

高血压管理规范

高血压管理规范高血压,即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高血压管理规范是指科学合理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和管理,以控制血压水平,预防并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

下面将从预防、诊断、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介绍高血压管理规范。

一、预防1.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保持适当体重和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1.2、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病变化。

1.3、避免高盐、高脂肪、高糖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二、诊断2.1、通过测量血压值来诊断高血压,成年人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者)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

2.2、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脏、肾脏、眼底等器官的检查。

2.3、根据患者的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因素综合评估,确诊高血压病。

三、治疗3.1、非药物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改变(戒烟、限酒、减肥、运动等)和控制饮食(低盐、低脂肪、低糖)。

3.2、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3.3、定期复诊,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和身体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四、饮食4.1、控制盐摄入: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4.2、多摄入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压。

4.3、限制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五、生活方式5.1、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5.2、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5.3、定期检查:定期测量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管理方案。

综上所述,高血压管理规范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患者本人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通过预防、诊断、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管理措施,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翼泛博高血压患者能够重视高血压管理规范,积极配合治疗,健康生活。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一、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由责任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二、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预约和家庭
访视等方式。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可通过本地区门诊服务、健康体检等途径筛查和发现高血压患者。

并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四、发挥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
治并发症中的特色和作用,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高血
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五、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患者和居民
愿意接受服务。

六、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患者的健康档案并录入电子档案。

某某医院
2021年 1 月 18 日。

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流程图

高血压患者管理服务流程图
(一)高血压筛查流程图
辖区内 35 岁 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上常住 居民,每年 在其第一次 到乡镇卫生 院、村卫生 室、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 (站)就诊 时为其测量 血压
第一次发现 收缩压
≥ 140mmHg 和(或)
舒张压 ≥ 90mmHg
高血压患者管理 服务流程
去除可能 引起血压 升高的原 因,复查 非同日 3次 血压
若高于正 常,即收缩 压 ≥ 140mmHg 和(或) 舒张压 ≥ 90mmHg
有必要时建 议转诊至上 级医院, 2 周内随访转 诊情况
若确诊高血压
若正常,即 收缩压 <140mmHg 且舒 张压 <90mmHg
高危人群
纳入高血压患者 管理
告诉居民要保证 每年至少测量 1 次血压
建议其至少每半 年测量 1次血 压,并接受医务 人员的生活方式 指导
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 发症无加重
根据 评估 结果 进行 分类 干预
初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 收缩压≥140mmH和g(或) 舒张压≥90mmH下g, 同或有 药物不良反应
·连 续2次随访血压控制不满 意
·连 续2次随访药物不良反应 没有改善
·有 新的并发症出现或原有 并发症加重
按期随访
调整药 物,2周时 随访
告诉所有接受随访 的高血压患者
·出 现哪些异常时 应立即就诊
·进 行针对性生活 方式指导
·每 年应进行1次较 全面健康检查
建议转诊, 2周内主动 随访转诊情 况
高血压患者管理 服务流程
(二)高血压患者随访流程图
辖区内35 岁以上确诊 的原发性高 血压患者
1. 测量血压 2. 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 况: · 收缩压≥180mmHg · 舒张压≥110mmHg · 意识改变 · 剧烈头痛或头晕 · 恶心呕吐 · 视力模糊、眼痛 · 心悸、胸闷 · 喘憋不能平卧 · 心前区疼痛 · 血压高于正常的妊娠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方案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方案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方案一、饮食管理:1、限盐(盐〈5g/天,包含类、酱油、味精等):尽量少吃腌制食品,如咸菜,腐乳、酱瓜等;可使用醋、沙拉酱柠檬汁来调味替代;吃面尽量弃汤;建议使用限盐勺。

2、限油(油〈20g/天):不吃油炸食品,少吃高脂肪食物,建议使用菜籽油、橄榄油等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用油;炖煮食物的汤汁及盖浇饭,防止连汤吃尽:坚果类食物适量摄入,控制在「2两/天。

3、少荤:以鱼肉、精肉为主,控制在100g左右;一周可吃3次鱼,动物蛋白摄入建议以牛奶、鸡蛋为主。

鸡蛋每天不超过一个。

4、多食钾钙镁含量高的新鲜蔬果:蔬菜400-500g/天。

推荐芹菜榨汁、芹菜凉拌黑木耳、胡萝卜、豆芽、菠菜、南瓜粥;金桔、西瓜、香蕉、苹果、山竹;适量食用豆制品30-50g/ 天,品种多样化。

5、充足水量2000-2500ml/天,推荐:决明子茶、荷叶茶、菊花茶。

少量、屡次、慢饮。

6、戒烟限酒,啤酒1瓶/天,白酒(1两/天,红酒、黄酒、果酒(2两天。

晚上不直饮酒。

7、忌暴饮暴食,尽量细嚼慢咽, 每口饭嚼25-30次。

不吃夜育。

二、运动管理:1、建议有氧运动,如:游冰、散步、骑车、打太极等。

2、运动时间,不提偶清晨空炼,最好的时间段:上午10点,下午4-5点,晚餐后1小时。

3、每天40分钟,不超过1小时。

4、微汗,不要大汗淋离。

5、每天坚持做气血环机10-15分钟/次,1-2次/天。

三、情绪管理:控制情绪,少发火,保持乐观心态,常旅游,亲近大自然,保持淡泊的心。

四、睡眠管理:保证充足的睡眠,7-8小时,不熬夜,午睡半小时。

建议睡前1小时泡脚,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水温35-40 度,水量至少没过足踝,微微出汗为佳。

五、中医管理:每天逆时针按摩内关穴、太冲穴,5-6次/天,5分钟/ 次。

六、医疗管理:1、进行评估,按照低危、中危、高危分为一、二、三级管理。

一级管理: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期间3周测一次血压;血压达标稳定后每3月测一次血压。

社区卫生服务--高血压分级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高血压分级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高血压分级管理一、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高血压的预防、诊疗、管理和教育工作。

高血压分级管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高血压分级管理的意义1. 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分级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情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降低医疗成本:高血压分级管理有助于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3.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管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4. 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高血压并发症会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通过分级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5.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高血压分级管理有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水平,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血压分级管理的实施策略1. 建立健全高血压筛查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定期开展高血压筛查工作,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并进行登记、管理和随访。

2.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情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等。

3. 加强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积极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定期随访和评估: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要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和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高血压分级管理的专业水平。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培训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培训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培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更好地管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下是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培训内容。

一、高血压的基本知识1. 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 高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压持续升高。

2.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患者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心脏病、脑卒中等。

3. 高血压的常见症状- 头痛、眩晕、面部潮红等等。

4.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年龄因素、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不当等。

二、高血压的健康管理措施1. 生活方式改变- 饮食控制,低盐饮食,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

- 适量运动,有氧运动效果更佳,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 戒烟限酒,减少饮酒和吸烟的次数。

2. 药物治疗- 服用降压药物,按照医生的嘱咐规律服用,不能随意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

3. 定期随访-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或社区做血压检测,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调整。

4. 定期健康评估- 医生或护士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等。

5.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1. 服务对象- 高血压患者,包括初次诊断的患者和已经诊断的患者。

2. 服务内容- 定期随访和健康评估- 每个月不少于一次的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和生活质量。

- 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健康评估,包括心理、生理指标等。

-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包括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建议。

- 健康教育- 在每次随访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知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

- 提供专业的健康资讯和宣传材料,帮助患者充分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

3. 服务手段- 社区医生、护士和健康管理师以及其他相关医疗人员的共同协作。

- 注重患者的个人需求和隐私保护,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高血压患者管理制度

高血压患者管理制度

高血压患者管理制度高血压患者管理制度1: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适用范围1.4 定义2:高血压患者管理流程2.1 高血压患者初诊管理2.1.1 确诊流程2.1.2 初诊评估与分类2.1.3 初诊血压控制目标2.2 高血压患者治疗管理2.2.1 药物治疗原则2.2.2 药物种类与使用说明2.2.3 非药物治疗措施2.2.4 治疗效果的监测与评估2.3 高血压患者复诊管理2.3.1 复诊频率与时间安排2.3.2 复诊内容2.3.3 复诊血压控制目标2.4 特殊情况的处理2.4.1 孕妇高血压管理2.4.2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管理 2.4.3 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3:高血压患者宣教3.1 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宣教3.2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宣教3.3 高血压患者监测与评估宣教4:高血压患者信息管理4.1 患者信息收集4.2 患者档案管理4.3 信息保密原则5:培训与继续教育5.1 相关人员培训与职责5.2 定期教育与更新6:附件6.1 高血压患者初诊评估表6.2 高血压患者治疗记录表6.3 高血压患者宣教材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指在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2:药物治疗原则:指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合并症状、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3:复诊血压控制目标:指高血压患者在复诊时期待达到的血压控制范围。

4: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宣教:指向患者详细介绍如何调整饮食、锻炼、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以改善血压的宣教活动。

5:高血压患者监测与评估宣教:指告知患者如何正确测量血压、记录血压变化以及评估治疗效果的宣教活动。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目标

高血压的健康管理目标

的摄入
运动锻炼:增 加有氧运动和 力量训练,提 高心肺功能和
肌肉力量
戒烟限酒:减 少吸烟和饮酒, 降低心血管疾
病风险
心理调节:保 持乐观积极的 心态,减轻心 理压力,提高
睡眠质量
定期随访患者病情变化
定期随访时间: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制定合理的随访时间 随访内容: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监测,以及患者症状和药物反应的评估 随访方式: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等多种方式 随访结果分析: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监测患者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控制情况
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 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监测血脂、血糖等指标: 了解心血管疾病风险
监测体重、腰围等指标: 了解肥胖程度,调整生活 方式
监测生活习惯:了解患者 生活方式,提供健康建议
监测药物使用情况:了解 药物疗效,调整用药方案
监测心理状况:了解患者 心理压力,提供心理支持
药物治疗:使用降 血脂药物,如他汀 类药物
定期检查:监测血 脂水平,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控制血糖水平
血糖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控制血糖水平的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心血管疾病
控制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避 免高血压对心脏和血管的损害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降低血压至正常范围
控制饮食: 减少盐、糖、 脂肪的摄入, 增加蔬菜和 水果的摄入
增加运动:每 周至少进行 150分钟的中 等强度有氧运 动,如快走、 跑步、游泳等
控制体重: 保持正常体 重,避免肥 胖

高血压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管理技巧

高血压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管理技巧

高血压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管理技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于需要接受手术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手术前后的血压管理至关重要。

良好的血压控制不仅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还能促进术后康复。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高血压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压管理技巧。

一、手术前的血压管理1、术前评估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的高血压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测量血压、了解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如患病时间、血压控制情况、是否有并发症等)、检查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以及评估患者正在使用的降压药物。

患者需要如实向医生提供自己的高血压相关信息,包括是否规律服药、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是否存在因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

此外,还要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血压的控制和手术的风险。

2、血压控制目标一般来说,术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 140/90 mmHg 以下。

但对于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可能更为严格,通常应低于 130/80 mmHg。

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血管弹性较差,血压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但一般也不应超过 150/90 mmHg。

需要注意的是,血压控制不宜过低,以免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

如果患者在术前短时间内快速将血压降至过低水平,可能会导致脑、心、肾等器官供血不足,引发缺血性损伤。

3、调整降压药物术前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降压药物。

如果患者正在使用的降压药物效果不佳,医生可能会更换药物或增加药物剂量。

对于一些可能会影响手术麻醉或增加手术出血风险的降压药物,如利血平、胍乙啶等,医生会在术前停用,并更换为其他合适的降压药物。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降压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同时,要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4、生活方式调整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术前血压控制也非常重要。

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减少钠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 6 克),避免食用腌制食品、油炸食品等高盐、高脂肪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规范化测量血压:对于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方法,诊断学基础就已经规定其规范,但实际临床实践中测量误差较大,这是因为从血压测量的时间、肢体的暴露、袖带的位置、听诊器的位置等都有许多不规范之处,需要强调改进,因为血压测量是血压管理的前提条件。

1.2 白大衣效应(白大衣高血压):医院门诊患者血压测量需要注意白大衣效应的影响,还要注意患者首次测量血压的警觉反应。

1.3 动态血压测量对患者休息的影响:一个患者整夜不能睡眠的血压是否能够真正反映实际的夜间血压,而夜间睡眠不好又会影响白天的血压,所以,在测定动态血压时如何保证患者睡眠是需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1.4 血压计的选择和校正,近年来电子血压计应用越来越多,因此,选择准确的血压计非常重要。

1.5 晨起血压测量最好要排除膀胱充盈的影响:有些老年人晨起血压很高,下床小便后很快血压降至正常。

1.6 外周血压与中心动脉压:尽管部分临床试验发现外周血压与中心动脉压之间的差异和不同药物的不同影响,但在临床实践中缺少准确方便的中心动脉压测定方法,外周血压仍然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

2.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
2.1 高血压的诊断
理论上,目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比较明确,国际上公认的血压≥140/90mmHg者称之为高血压。

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患者的血压虽然没到高血压诊断标准,他们却出现明显的头痛头晕表现,仔细追问患者病史发现患者既往的血压较低,其平时血压只有90/60mmHg,而现在的血压为130/85mmHg,通过调整血压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

因此,对于高血压的诊断是否需要个体化,是否需要考虑基础血压等,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

但如果我们对患者进行“血压管理”,从中学时代开始就建立每个人的血压档案,那对于其以后的血压变化和临床意义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会很好的筛查出早期高血压患者。

因此,高血压的管理工作应当从青少年抓起,这具有非常好的投入产出比,具有重要的实施价值,值得今后政府和卫生以及教育部门考虑。

2.2 继发性高血压的排除
因为高血压患者95%以上都是原发性高血压,且近年来青年人的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增加,人们忽略了对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工作,尤其是常见的原发或继发性肾脏损害造成的高血压已成为青少年高血压急症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年轻高血压患者一定要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

同时,对高血压患者出现的部分线索要引起高度重视,如低钾患者要注意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对于老年高血压还要想到在原发性高血压基础上发生的肾动脉严重狭窄使血压变得难以控制。

2.3 高血压的治疗
2.2.1 降压目标:高血压的治疗目标即所谓治疗达标是近年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国际上较早关注血压目标值的大型临床研究试验是HOT研究,目前国际上及欧美不同国家地区的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都将高血压患者的达标标准定为小于140/90mmHg,最新发布的美国JNC8指南中对大于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建议血压达标标准为小于150/90mmHg,对于糖尿病和肾脏疾病患者推荐血压小于140/90mmHg,究其原因,是JNC8认为目前还没有充足的和高质量的RCT研究证明将≥60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40mm Hg以下能够带来明显的获益,而老年人血压达标标准为小于150/90mmHg即能获益的主要证据来源于两项日本的研究,一项是“老年高血压病人最佳收缩压评估”(JATOS),另一项是“缬沙坦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VALISH)研究。

有的指南对于糖尿病和肾脏疾病患者,认为
需根据肾脏损害程度将血压标准进一步降低,这有两个问题,一,目标值是小于某数值但没有明确下限是其不足;二,关于糖尿病和肾脏疾病的目标值缺少大规模试验证据,而最近的试验没有证明严格降压进一步获益甚至还有很多弊端,很多试验发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降压的“J”型曲线,其中既包括舒张压也包括收缩压。

因此,目前认为,糖尿病和肾脏疾病患者推荐血压小于140/90mmHg。

2.2.2降压速度: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当在多长时间内达标,人们也进行了许多探讨,最早提出数周到数月,后来又提出数周而不是数月的理念,有的试验还证明某些药物可能较另一些药物达标更早。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对于降压速度应当因人而异。

2.2.3降压平稳性:近年来血压变异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而在降压治疗中认为有些药物可能改善血压变异性,降压更平稳,并认为是靶器官保护的原因之一。

这就是开发长效降压药物的主要原因。

然而血压变异性的确切机制不是很清楚,其影响因素不同,针对措施也应不同。

但不管如何,尽量选择长效制剂,如果经济实在困难者,也应当选择相对平稳的短效药,而避免作用非常迅速的短效硝苯地平的常规应用。

2.2.4药物与靶器官保护:不同的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其靶器官保护作用可能不同,因为现在许多临床试验的实施和宣传受到公司的影响,导致目前临床医生的许多认识上的混乱。

因此,在给患者选择药物时还是要根据目前的指南推荐选择与患者情况相对应的药物。

同时为了更好的保护靶器官,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在治疗血压的同时应干预所有可逆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血脂异常及肥胖等),危险因素越多,其程度越严重。

2.2.5服药剂量与时间:即使是长效降压药物,有的也没有达到24小时平稳降压,此时如果增加同一种药物的剂量时仍然效果不好,可以考虑将此种药物分早晚服用,或许会达到较好效果,这时可以考虑早晨一次服用或分开早晚服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单片长效制剂早晚服用差异可能不大,但最好根据每个人的血压特点(必要时根据动态血压)选择药物与服药时间。

如果应用一种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选择联合用药或许会是更好的选择。

2.2.6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是临床治疗的永久标准,但如何做好个体化却并非易事。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基础疾病、不同并发症甚至包括不同经济条件的患者,其选择药物是不同的,比如老年患者必须缓慢降压,冠心病患者不可把血压降得太低;对于降压出现头晕患者要注意检查颈动脉有无狭窄,糖尿病伴有蛋白尿患者降压首先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类药物等。

妊娠高血压则另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

3. 血压正常或偏低的心血管病患者血压管理
研究证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时的血压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但令人不解的是血压越高的患者预后越好。

反思这种现象可能是这些患者具有很好的应激能力,而血压不高甚至降低的说明机体的反应能力降低,预后不良。

临床发现,脑卒中患者也是如此,当其发病时血压较高时预后较好,血压降低则预后较差,因此,神经内科医生不主张在脑梗死急性期降压。

但心血管疾病与脑血管疾病却有不尽相同之处,如何适度降压,减少心脏负担和靶器官保护是临床医生今后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此外,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发现有许多高血压患者同时发生其它心血管疾病并发症,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此时这些患者的血压已经正常甚至偏低,理论上,在这种情况下不应当再进行降压治疗,但是,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要求,这些患者应当使用心脏保护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又都会影响血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药物和剂量目前还没有确定的指南和共识推荐,临床专家掌握不一。

这时需要了解
患者过去的血压很重要,如果这个患者过去是一个高血压患者,现在血压突然降低的时候也不要乐观,因为可能预示其预后不佳。

我们的看法是,对于急症患者的应激血压增高可能是预后好的标志,但不一定提示我们不给予干预,虽然许多机体的早期应激反应是有益的,但长时间的应激反应却又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血压正常甚或是血压偏低者发生心血管病急症时,使用具有降压作用的心脏保护药物虽然应十分谨慎,但不是绝对禁忌。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非常小的剂量,密切观察血压改变,如果使用过程中出现血压进一步降低,患者出现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比如心绞痛,应及时停药,如果使用后血压没有降低,甚至随着心脏功能的改善血压还可能回升,可以缓慢增加小剂量,最后达到最大获益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