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原理》第5章 地震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给定一中心点,抽取该中心点道集; 2)动校正,使反射波时距曲线成直线; 3)水平叠加形成一道,放在中心点正下方。 目前,在资料中使用最多的最基本的仍然是水 平叠加时间剖面(3D资料用经过3D偏移的3D 数据体)。
8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2、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的特点
经过水平叠加后得到的自激自收时间剖面, 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地下地质构造特征,但是时间 剖面并不是沿测线铅垂向下的地质剖面,它们之 间的主要差别是:
曲线与在R′点激发,深度
为h/2的水平界面的反射
波时距曲线在形状上是一
样的,此时,绕射点R 相
当于这个水平界面在R′点
激发时的虚震源。
h
2
41
二 地震绕射波和物理地震学
2)绕射波时距曲线的极小点在绕射点正 上方,其x坐标和极小时间是:
xmin L
1 tmin V (
L2 h2 h)
36
第二节 复杂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二、地震绕射波与广义绕射
几何地震学的观点认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 若遇到地层或岩性突变点(如断棱、地层或岩 性的尖灭点、不整合面的突起点等),这些突 变点会成为新的震源,再次发出球面子波,向 四周传播,该波动在地震勘探中称为绕射波。
37
二 地震绕射波和物理地震学 (一)断棱绕射波
30
一、弯曲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多次叠加对回转波还是加强的,偏移可以恢 复真实形态。
31
(a)水平叠加剖面上的回转波;(b)偏移剖面
32
H
a)凹界面模型,曲 (a) 率半径为18m;
b)曲率中心在观 测面以上R>H;
(b)
c)曲率中心在观 测面上R=H;
(c)
d) 曲率中心在观 测面以下 (d) R<H;
19
第二节 复杂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对层状介质、均匀介质、连续介质情况下,反 射波传播规律讨论时,通常把地下的地层分界 面视为连续光滑、向四面无限延伸的平面,这 种假设只是对实际情况的一种粗略简化。
地下构造是非常复杂的,由于构造运动的结果, 地层会产生断层、不整合、褶皱、挠曲等,此 时除了产生一次反射波外,还会出现一些与复 杂构造有关的地震波,如断面反射波、绕射波 和回转波等。
习惯上,把水平叠加剖面上出现的这些反射波 通常称之为特殊波。
20
第二节 复杂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这些特殊波的存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一方面:特殊波会与一次反射波发生干涉作 用,使地震剖面的面貌复杂化,造成假象, 给波的对比和资料解释带来困难; 另一方面:特殊波是地下复杂地质构造引起 的,必然同地下复杂地质构造有一定的联系, 因而可以利用它们来了解复杂构造形态特征。

L2 h2 V
②从R点产生的绕射波传播到测线上各点所需 时间t2,
t2

RM V
1 (x L)2 h2 V
39
二 地震绕射波和物理地震学
测线上任一点G的绕射波传播时间是:
tR

OR V
RG

t1

t2

1 V
(
L2 h2
(x L)2 h2 )
绕射波时距曲线为:
tR

1 V
(
L2 h2
(x L)2 h2 )
42
二 地震绕射波和物理地震学
3)绕射波时距曲线极小点的位置与激发点无 关。当激发点移动时,整条绕射波时距曲线将 沿t轴平移,而绕射波时距曲线的形状保持不变。
tR

1 V
(
L2 h2
(x L)2ຫໍສະໝຸດ Baidu h2 )
43
二 地震绕射波和物理地震学
1)在测线上同一点,根据钻井资料得到的地 质剖面上的地层分界面,与时间剖面上的反射 波同相轴在数量上、出现位置上,常常不是一 一对应的。
9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地质层位与反射同相轴的关系
并非每一个地质界面都对应一个反射同相轴
10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2)时间剖面的纵坐标是双程旅行时t0 ,而地 质剖面或测井资料是以铅垂深度表示的,两者 需要引入地震波速度函数,经时深转换,把变 换t0成h后,才能与钻井剖面或测井曲线对比。

x2 2t0V
2
(x 2L)2 tR t t0 2t0V 2
t0

2h V
46
二 地震绕射波和物理地震学
tR

t

t0

(x 2L)2 2t0V 2
1、水平叠加剖面上,绕射 波是双曲线特征,其极小 点在x=2L处。
2、原来与绕射波相切的那 条反射波时距曲线变为一 条直线并在绕射波极小点 处终止。
识别有效波的标志: 同相性或相干性、 振幅显著增强、 波形相似
6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时差变化规律 经过动校正和水平叠加后,地震剖面上不同类 型波的同相轴的形态是不同的,这是在地震剖 面上识别波的类型的重要依据。
NMO校正前
NMO校正后
7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三、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的主要特点
1、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的形成
测线垂直于断棱的情况
在O点激发的地震波入射到绕射点R,然后以R点为 新震源产生绕射波,传播到地面测线上的各点。 炮点与断棱的水平距离为L,炮检距为x,速度为V.
38
二 地震绕射波和物理地震学
1、断棱绕射波时距曲线
绕射波的整个传播时间可分为两部分:
①入射波从O点传播到绕射点R所需的时间t1
t1

OR V
4、回转波的特点
1)回转波只在水平叠加剖面上,或共炮点记 录上可以看到,偏移叠加剖面上看不到回转波, 这是由于经偏移处理后,反射波归位到正确位 置,回转波收敛到凹界面上,从而使凹曲界面 图像正确地显现出来。
2)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回转波同与之相连的 正常界面反射波同相轴常呈环圈状或牛角状 (凹曲界面一边中断);地下的向斜界面在水平 叠加剖面上表现出“背斜”假象。有时因凹曲 界面曲率变化及与相连平界面的组合关系,可 能形成更复杂的图形。
自激自收剖面回转波示意图及 对应射线路径
28
一、弯曲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3、回转波形成的条件
R<H,即曲率中心在地面以下
R为弧形凹界面的曲率半径; H为界面深度。
29
一、弯曲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凹界面出现一条向上凸的同相轴,并且反射点与 观测点的关系是“回转”的,这主要是由水平叠 加剖面的显示方式所致。
凹界面的反射波 就是回转波
26
一、弯曲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回转波实质上就是凹界面的反射波,这是它与 正常反射波的共性。 回转波时距曲线形状较复杂,具有交结点和回 转点,即界面上的反射点坐标和时距曲线上的 点坐标不是单一对应的关系。
27
一、弯曲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凹界面可以看成是界面上每 一点倾角都在变化的倾斜面。 采用多次叠加技术后,在水 平叠加时间剖面上常常能看 到比一次剖面更清楚的回转 波,可见在许多情况下,多 次叠加对回转波还是加强的。
11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3)反射波振幅、同相轴及波形本身包含了地 下地层的构造和岩性信息。
反射波同相轴是与地下界面对应的,反映的是界面 信息,界面的反射特性与界面两侧的地层岩性有关, 并非对应某一地层,只有通过特殊处理(如波阻抗反 演技术等),把 “界面信息”转换为“地层信息”, 才能与地质、钻井资料进行直接对比。
21
第二节 复杂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一、弯曲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一)凸界面的反射波 叠加剖面上凸界面的反射波的特点: 1、水平叠加剖面上凸界面反射波同相轴的范 围要比实际的背斜构造的范围宽。
22
一、弯曲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凸界面反射波会与两翼较平的反射波发生干涉。 凸界面对反射波能量有发散作用; 对于相同曲率的凸界面,界面埋藏越深,凸界 面反射波出现的范围越大。
15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在地震记录上,每个波峰或波谷必定是多个界面的反 射子波联合作用的结果,决不代表某一个界面。
16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17
水平叠加剖面上的特殊波(a)与偏移剖面的地质形态(b)
a
b
18
地震勘探原理
第5章 地震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第1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第2节 复杂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第3节 地震勘探的分辨能力 第4节 反射界面真正空间位置的确定
测线4)上绕的射绕波射时波距时曲间线是与:同界面反射波时距曲线 在又5)x是=整M2条L点上绕tR的相射一V切1波(条。时L绕R2 距M射h曲2为波线反射(在x射线反波L。)2射的波h最2 )时后距一曲条线射的线。 上方。
测线上的反射波时间是:
tF

OR V

x2 h2 V
44
二 地震绕射波和物理地震学
35
一、弯曲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3)凹曲界面的曲 率越大,深度越 深,回转波范围 越大。
4)在实际地层中,凹曲界面很少孤立存在,大多 与平界面连成一体。在水平叠加剖面上,由凹界面 产生的回转波同与之相连的正常界面反射波同相轴 常呈环圈状 (蝴蝶结);地下的向斜界面在水平叠加 剖面上表现出“背斜”假象。有时可能形成更复杂 的图形。
地震勘探原理
第5章 地震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1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二、地震剖面上识别各种波的标志
在实际工作中,用于解释的是“一张由许多地 震道依次排列的地震剖面。” 地震剖面上不同类型和传播特点的波的同相轴 (event --是指波峰或波谷此类相同相位的连 线),在剖面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些特点是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各种波的依据。
12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4)水平叠加剖面上存在偏移现象。
当界面非水平时,水平叠加剖面上反射波的位 置不是来自于该点的正下方,真正的反射点向 上倾方向偏移,这种现象称为水平叠加剖面的 偏移现象。
13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自激自收、并非地震道铅垂方向的地质剖面
14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6)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是由多个地层分界面 上振幅有大有小、极性有正有负、到达时间 有先有后的反射子波叠加、复合的结果。而 复合子波的形成取决于地下地层结构的稳定 性,如薄层厚度、岩性、砂泥岩比等。 7)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常出现各种特殊波 (如绕射波、断面波、回转波、侧面波等), 这些波的同相轴形态并不表示真实的地质形 态,必须经过严格处理才能用来解释,恢复 真实面貌。
23
叠加时间剖面上的 凸界面
偏移剖面上的 凸界面
24
一、弯曲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二)凹界面的反射波
1、凹界面按其具体特点可分为:
①R=H为聚焦型凹界面; ②R<H为回转型凹界面; ③R>H为平缓型凹界面。
聚焦型
回转型
平缓型
蝴蝶结
25
一、弯曲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2、单炮记录的上的回转波
①倾斜界面ABC:反 射点自左往右,时距 曲线自左往右; ②弯曲界面CDEFG: 反射点自左往右,时 距曲线自右往左,发 生“回转”; ; ③倾斜界面GHI:反射 点自左往右,时距曲 线自左往右。
33
对上述各种弯曲界面反 射波的特点作如下小结:
当弯曲界面由回转型变 为凸界面时,相应的反 射波能量是由分散(回 转型界面)→集中(平 缓型、聚焦)→再分散 (凸界面);
时距曲线的曲率由陡到 缓依次为:聚焦型凹界 面、回转型凹界面、点 绕射、凸界面、水平界 面、平缓型凹界面。
34
一、弯曲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tR

1 V
(
L2 h2
(x L)2 h2 )
tR
L2 h2 1 ( (x L)2 h2 ) VV
40
二 地震绕射波和物理地震学
2、绕射波时距曲线的主要特点
tR
L2 h2 1 ( (x L)2 h2 ) VV
1)绕射波时距曲线也是双曲线;
在R点产生的绕射波时距
在测线不与断棱垂直情况下:
绕射波时距曲线特点同测线方向与断棱走向 之间的夹角α有关。 α越小,时距曲线弯曲程度越大。
测线与断棱平行(α=0o),绕射波时距曲线最陡; 测线与断棱正交(α=90o),绕射波时距曲线最缓。
0 30 60 90
45
二 地震绕射波和物理地震学
(二)水平叠加剖面上绕射波的叠加效果
思路:不管反射波还是绕射波,都按水平界面 反射波时距曲线进行动校正,再进行水平叠加, 这种作法能否保证绕射波也能同相叠加?
tR

1 V
(
L2 h2
(x L)2 h2 )
当 L 1和 x L 1时,
h
h
tR

t0

x2 2t0V
2

(x 2L)2 2t0V 2
按水平界面反射波进行动校正,t 绕射波动校正后:
在剖面识别各种波的工作中叫“波的对比”。
2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反射波对比的四大标志(lead)是:
1、同相性 2.强振幅 3.波形相似性 4.时差变化规律
3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识别有效波的标志:同相性或相干性、 振幅显著增强、波形相似
4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波形相似性
5
第一节 地震剖面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