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介绍

合集下载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法及其应⽤2019-10-30【摘要】在继电保护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继电保护⼯作者⾯临了极⼤的挑战。

本课题笔者在对智能变电站的特征进⾏分析的基础上,进⼀步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法,最后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应⽤进⾏了探究,希望以此为继电保护调试能⼒的提⾼提供⼀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智能变电站的特征分析智能变电站和传统变电站⽐较,具备诸多优点。

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征主要有:(⼀)数据收集具备数字化特征。

以光电形式的互感设备为基础,让信号收集⼯作表现出数字化的特点,既能够使⼀次、⼆次电⽓体系的连接更具合理性与⾼效性,⼜能够使其测算的精确度⼤⼤提升,进⽽使信息的集成化更加规范及⾼效。

(⼆)系统分层具备分布化特征。

分布化的分层体系能够使配置实现分布式,该配置所针对的对象是⽬标配置,通过对中央处理器模式的利⽤,使分布式的体系内部设备能够以单独的⽅式进⾏信息处理及相关计算⼯序。

(三)信息交流具备⽹络化[2]。

通常情况下,变电站在数字⾃动化体系中完成信息传统⼯序时,主要体现为各层间的信息交换及相互通讯等,其中在过程阶段,其智能传感设备和间隔层当中的设备主要的⼯作是实现相关数据的互相交换。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法分析(⼀)基于保护装置元件的调试对于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元件,在调试前第⼀步需仔细检查相关设备,保证插件的完好⽆损,同时对于有⽆压板松动现象进⾏检查。

进⽽检查其直流回路的绝缘状态,⾸先将装置的电源切断,并将逻辑插件拔出。

最后,对装置当中的零漂值进⾏确认,⾸先将端⼦排内的电压回路进⾏短接,并将电流切断,以直接的⽅式对电压与电流的零漂值进⾏观察。

对智能变电站相关设备检查完成之后,需对保护定值进⾏校验[3]。

校验的内容主要为纵联差动保护定值、零序过流定值及PT 断线相过流等。

将各项保护定值的校验完成后,对光纤通道进⾏联调,在联调前需保证光纤通道连接⽅⾯的正常性,此时指⽰灯处于熄灭状态,并且不存在异常警告;其步骤主要为⾸先检测侧电流与差流,进⼀步联调两侧设备纵联差动保护功能。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分析摘要:近年以来,我国的电力事业取得迅猛发展,由此也带来了变电站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智能变电站主要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高,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本文试对智能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加以分析和探讨,并对它的实际应用进行介绍。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应用分析1、智能化变电站特点及其架构1.1智能变电站特点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较智能化变电站的科学技术含量大大增强,光电、网络通信以及信息技术先进技术被大量应用。

特别是二次系统中,信息应用模式彻底改变,电气量已经转变为数字化形式输出。

电力系统通过相关技术完成了统一化建模,信息实现了网络通信方式交互。

设备上采用新型数字化互感器,紧凑性更强,功耗更低,电力系统当中各种运行量直接变成了数字信号,信息实现了统一建模。

它的主要技术特征是:数据采集数字化、系统分层分布化、信息交互网络化。

1.2主要继电保护架构体系1.2.1继电保护主要架构体系智能化变电站的新型继电保护架构上,是以过程层网络为主,采用IEC61850作为其通信标准,以“三层两网”作为它的架构体系。

三层分别是指:智能变电站按逻辑关系分为三层:1、站控层;2、过程层;3、间隔层。

两网:1、站控层网络;2、过程层网络。

1.2.2通信IEC61850标准体系从IEC61850模型上来说,它是以传统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简单功能作为基本的逻辑单位分为划分依据。

智能化变电站采用IEC61850标准体系,主要是在通信协议方面得到体现。

表现在服务类型以及性能具体要求方面的差别性,并将它映射在需要特定的通信协议上。

以SV/GOOSE通信为例,当为确保通信实现实时性传输时,传输层和网络层这两层的协议映射为空白状态。

采用该标准体系体现在数据方面,协议就会针对性详细划分,会用基本数据类将原有的数据资料覆盖,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资料数据加以扩展。

1.2.3其他各类相关体系这里边主要包括:1、运行机制;2、组织形态;3、与网络同步的对时系统智能化变电站在继电保护方面,运行机制是以“传输帧”为基础的,高度依赖于过程层,这使得它对网络性能要求很高。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得以在变电站内进行广泛的应用,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内容进入快速建设阶段。

继电保护作为变电站内的重要保护系统,目前在智能变电站内,继电保护技术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开始向计算机化、一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继电保护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掌握继电保护调试方式,并确保其能够在智能变电站内进行更好的应用,从而确保人们的用电安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应用近年来,我国电力规模不断扩大,智能变电站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电力设备数量不断增加,这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设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护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加强继电保护设置,采用合适方法,切实优化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措施。

1智能化变电站简述1.1智能化变电站跟传统的变电站相比较,智能化变电站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在智能化变电站当中应用到许多先进的技术。

例如网络通信技术、光电技术等,尤其是在开发二次系统的过程当中,发生最大变化的是应用模式与信息技术的改变,实现了电气量的数字化输出,在网络通信当中传输信息。

在其设备使用方面,采用了体型较小并且功耗较少的数字化互感器。

1.2智能化变电站当中的继电保护构造体系在智能化变电站当中,其继电保护系统的通信标准是IEC61850,主要采用的是过程层网络,具体的架构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三层两网”架构体系。

其中的三层是指间隔层、过程层以及站控层,过程层网络以及站控层网络则是我们所说的两网。

(2)标准体系IEC61850。

它是在智能化变电站运作过程中通信技术和继电保护网络都要遵守的。

根据基本功能单元来划分逻辑节点。

该标准体系在通信协议方面也有体现,因在对性能的要求以及服务类型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会将其映射在不同的通信协议上。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分析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分析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分析摘要:继电保护高度是智能变电站维护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任务之一,对于变电站中各项功能的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决定变电站能否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内容。

本文对智能变电站细电保护调试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希望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调试方法;继电保护;智能变电站随着我国智能变电站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比于传统变电站来说,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对传统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关单位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变电站中各种智能化设备投入应用可以使多种操作步骤实现数字化转换,在这种技术条件下,继电保护调试工作正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本文详细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的有关方法。

1.智能变电站概述智能变电站相比于传统变电站来说,光电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使变电站中的各项功能具备高水平的集成化特点,彻底改变的传统的信息应用模式,电气量的数字化输出也成为可能。

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电力系统信息建模工作越来越轻松,在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下,信息的交互也越来越便捷。

在设备应用方面,智能化变电站摒弃了传统的TV与TA,数字化互感器得到了普遍应用,该设备具有功耗低、结构紧凑等方面的特点。

能够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利用数字信号直接替代传统的模拟运行量。

结合基于以太网的传输系统与数据采集,能够有效简化信息建模操作。

具体的技术特征体现在两个部分,首先,所得到的数据采集结果均为数字化信息。

光电式互感器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将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一、二次系统能够被有效隔离,同时能够实现也能够使测量精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信息的集成化遵循了良好的基础;第二,系统分层。

分布系统框架下的配置改造也能够体现出充分的分布性特点,采用CPU模式,面向对象进行配置,使分布式系统所具备的数据处理能够独立发挥出来;第三,信息交互网络化。

信息交互网络化是智能变电站最为主要的技术特点之,具体的数据传输形式主要包含:单个层内部的通信、交换,间隔层、传感器两方面的信息交换。

分析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及应用

分析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及应用

分析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及应用摘要:智能化变电站是电力保护系统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手段越来越成熟。

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应用中,做好保护装置元件调试、通道调试和GOOSE调试,为维护电力系统安全,满足用电需求,促进我国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应用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变电站建设数量与规模的不断扩大,可有效提高供电稳定性。

在智能变电站的规划建设中,需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及设备,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变电站系统的正常运行。

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智能变电站稳定运行的关键,所以迫切需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充分发挥继电保护系统在变电站的应用效益。

一、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是结合多个新型技术实现对管理变电站信息流通和配电输送,智能化变电站使用的是光电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结合体,通过有效结合在二次继电中信息能快速转化达到目的,这种智能化变电新型技术在变电站整体架构上涉及面广泛,随着国家发展的脚步,其发展空间大,不再像传统变电站有局限性。

这种新型的智能化技术也大幅推动了电气数字化,为平台管理提供了便捷,电气数字化也使信息和数据收集更方便,更好地让平台网络化,平台网络化会通过对收集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分析,降低变电站的维护、升级和改造。

二、智能化变电站的优势1、运行优势①节约材料,降低污染。

不同与传统变电站的大能耗,智能变电站以光伏和风能发电,更加环保,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要求。

智能变电站的应用还能节约电缆等材料,有利于节约资源,更好地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利用光伏和风能发电的劣势在于,自然环境存在不稳定性,因此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发电,电波在气候条件影响下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较不稳定。

②提高设备运转安全性和数据共享。

智能化变电站将电子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成的系统对信息监控和处理效果更佳,可及时发现运转中的安全隐患和问题所在,及时展开维修和检测工作,提高了设备运转安全性。

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调试

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调试

- 77 -工 业 技 术0 引言智能电网是世界电网发展的方向,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枢纽和核心。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的智能化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础,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查等功能,其特征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通信平台标准化。

1 智能变电站结构IEC 61850是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全球通用标准,它规定了从产品设计制造、工程集成、项目管理、设备运行维护等项目环节中信息交换的标准化方法。

IEC 61850标准体系通过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对象统一建模,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独立于网络结构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解决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备的互操作性和协议转换问题,使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具有自描述、自诊断和即插即用的功能,使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可以无缝连接,方便了系统集成,降低了工程费用[1]。

智能变电站按照IEC 61850标准,采用3层两网结构,3层即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两网即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智能变电站层架构如图1所示。

站控层设备主要包括监控主机、操作员站、数据通信网关、数据服务器和综合应用服务器等,间隔层设备包括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和故障录波等,过程层设备包括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和智能组件等。

过程层设备将交流模拟量、直流模拟量、状态量就地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过程层网络把数字信号传输给上层,并接受和执行上层下发的控制命令。

间隔层设备采集本间隔一次设备的信号、控制操作一次设备,并通过站控层将相关信息上送给站控层设备和接受站控层设备的命令。

站控层可实现对全站一、二次设备进行监视、控制以及与远方控制中心通信。

2 工程概况广州110 kV 美林站按智能变电站设计,于2021年1月投运,一次建成3台63 MVA 主变,3回110 kV 进线,采用线变组接线,10 kV 出线48回,单母分段接线,电容器6组,站用变2台。

二次设备主要包括微机自动化系统、智能录波系统、交直流电源系统、时间同步系统、电能计量系统、电能质量检测系统以及电压质量检测系统等。

试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

试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

试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摘要:从系统角度来看,继电保护所涉及范围相对较广,系统各环节一旦出现相关差错将对整个电网运行质量和运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而以智能化方式调式变电站机电保护,不但可以促使变电站继电保护功能长期趋于稳定状态,且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整个配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有序性以及持续性。

文章从实际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并探讨智能变电站机电保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调式方法,为变电站运行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引言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进步,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其在电网运行中作用越来越明显,如,电力接收、电压变换、电力分配以及电力传输等等,因此,对电力系统而言,其运营的正常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变电站的运行质量。

且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人们在日常社会生产生活中对电力资源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刺激了变电站设备以及变电站技术的改革与创新,且随着IEC 61850标准在各电力企业的全面贯彻落实,变电站整体发展日趋规范化、智能化以及规范化,与当前阶段国家电力部门所要求的数字化传输以及自动化运行等要求高度一致,使得变电站供电服务水准得到进一步提升。

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大对继电保护调试工作的关注与重视,为继电保护装置提供更加有效的故障提示以及变电站设备保护等能力,并且通过深入探索继电保护调试工作,以从根本上为人们各环节用电提供更加全面的安全保障。

1.关于智能化变电站的系统概述与传统技术相比,智能化变电站在技术形式上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尝试性的将一系列现金科学技术纳入其中,如,信息化技术、光电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等,除此之外,还将数字化程序与二次系统两者有效融合,使得变电站自动化运行目标成功实现。

基于我国现阶段通信智能化标准,各电力企业围绕变电站信息化技术进行了创新与改善,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实现控制、交互以及转换相关电能信息,在传统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增强自动化水平,不但对当前信息技术进行了全面创新,且降低了对电力能源的过度消耗,促使变电站设备运行过程中紧凑性、高效性的全面提升。

浅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与调试

浅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与调试

浅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与调试摘要:智能化设备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不但大幅度提高了变电站的整体技术含量,还提高了变电站内部系统的工作效率。

然而,如果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调试工作没能紧跟时代的发展,会导致智能化变电站的效率提升受到阻碍。

为此,介绍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机制,及其调试方式与运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调试智能电网建设是电力行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近年来,大批智能变电站陆续投入运行。

智能变电站是集多种先进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具有较高集成度,大大增加了运行维护和检修试验的难度,因而对变电站系统的安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而继电保护及相关二次设备作为变电站运行的基础,是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安全性的主要途径,因此,要积极做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检测和调试工作,确保继电保护功能的完备、正确和可靠。

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检测1.1设备的检测智能变电站中有较多的设备,只有使设备尤其是继电保护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才能对变电站的稳定运行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因此,必须加强对设备的测试工作。

检测继电保护设备时,应选择IED配置工具、合并单元、继电保护测试仪、光功率计、智能终端、网络数据包等设备仪器。

检测前,先对设备仪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测试,设备检测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1.2装置动作值及动作时间的检测继电保护装置会在变电站线路或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立即进行切除故障的动作,进而确保变电站的稳定运行,这就需要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值和动作时间时刻处于良好状态。

因而,必须做好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值及动作时间的检测。

具体操作中,可利用数字继电保护测试仪装置对设备施加电流、电压,观察装置显示面板上的显示值,并将该值与机电保护检测仪的标准参数值进行比较,详细记录装置动作的整个过程中的动作值和动作时间。

保护测试装置连接方式见。

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中,大量运用了数字化技术,主要的结构如图1所示。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与应用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与应用
高新技术
2017 NO.12 ( 下)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Βιβλιοθήκη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与应用
柯江海 (国网福建南安市供电有限公司,福建 南安 362300) 摘 要 :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得以快速建设起来,为了确保智能变电站能够安全、可靠的 运行,继电保护系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保证继电保护系统能够稳定地运行,做好继电保护系统的检 测和调试工作,选择科学合理的调试方法,才能确保继电保护系统能够为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保护。 关键词 : 智能变电站 ; 继电保护 ; 调试方法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 : TM77 文献标识码 : A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已 经来临,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对于提高电力系统供电环 节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都有很大的作用。智能变电站是 综合多种先进技术为一体的系统,所以其对变电站系统 的安全性要求也极高。继电保护是提高变电站运行安全 性能的主要途径,所以要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 的调试以及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及完善,以求达到更好的 继电保护效果。 一、我国的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应用 机电保护系统中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可以有效 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进步。智能变电站采用数字化采集方 式,光电传感器可以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采样和统 计工作, 大大提升了智能元件对于相关参数测量的准确性, 有效将智能系统的一次和二次系统的电力连接进行区分 ; 分布式的电力分层系统能够对变电站的维护、运行以及调 试等方面加以支撑, 并可以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 智 能化变电站的系统设备在信息化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信息 集成有很大的优势,这两点也是我国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 护系统设备的主要技术特征。 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不仅低碳环保,而且设 备的运行也较为稳定,不仅能够适应全新的数字化平台 的需求,还能够在智能网络的系统基础上自动完成对各 项实时监控测量的各项工作,例如参数的测量、机电设 备的保护以及电能的计量 ; 智能的电力系统能够根据不 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工作人员的各项指令完成工作,从 而有效实现了对电网的实时自动化控制、智能调节和信 息互动的目标。 二、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架构体系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和传统变电站的机电保护 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过程层,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是以 “三层两网”作为主要的架构,分为站控层、过程层和间隔 层。 智能变电站一般采用 IEC 61850 标准体系 [1] 通信原则, 能够对机电保护装置的功能进行划分,在通信协议方面以 服务类型进行区分,可以保证通信质量的实时性,对数据 可以进行覆盖和拓展。智能变电站的机电保护系统基于数 据帧的传输,从而对过程层的网络就会有很大的依赖 ; 智 能化的保护系统不仅可以实现跨间隔、 跨专业的信息共享, 还能进行更加灵活方便的操作,加强了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和实时监测的力度。 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检测 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 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变电站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变电站 也得到了全面化的推广和使用,有效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的 安全性和操作性。所以说,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不能够 脱离机电保护系统装置。 1. 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值以及动作时间 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智能变电站内的设 备或线路出现的故障,可以及时切断故障电路,以确保变 电站整体的运行稳定。为达到这一效果就需要继电保护系 统改的动作时间与动作值时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能够 对设备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及时的测试动作。继电保护装置 所检测到的数据会在操作面板显示,可以对监测数值进行 对比,详细记录继电保护装置的整个过程。 2. 继电保护装置设备 在变电站内,通常会具有较多的设备,只有设备处于 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确保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尤其是变 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能够起 到保护作用,从而要对各项设备进行检查工作,针对继电 保护设备可以进行合并单元、光功率针、继电保护测试仪 以及网络数据包来进行检测工作,当确保继电保护设备合 格时才能投入智能变电站的使用中,才能有效地保证智能 变电安全稳定运行。 四、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调试方法 1. 保护装置元件的调试 在进行智能变电站的保护装置原件的调试前,首要任 务是对相关设备进行细致的检查工作,要明确各类插件的 损坏状况,压板是否松动等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智能变电 站的继电保护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并对智能变站设 备的直流回路绝缘进行检查,切断电源,拔出逻辑与案件, 直观的观察电压电路的数据,将检测的数据进行回收,分 别接入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观察采样数据值,控制数据误 差在预期范围,并展开模拟实验,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 确性,保证系统调试的科学性与安全性。要针对变电站具 体的运行情况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对母线的安全隔离措 施调试,通过控制母差装置来合并单元,并进行数据采样, 在此过程中,要保证母线差动保护装置可以正常进行数据 传输, 避免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 从 而完成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安全隔离措施的调试工作。

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及应用

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及应用

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及应用contents •智能化变电站概述•继电保护系统原理及调试方法•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技术•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案例•未来展望与技术创新目录定义智能化变电站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对传统变电站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变电站。

特点智能化变电站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能够实现远程监控、故障诊断、自适应保护等功能,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智能化变电站的定义和特点传统变电站以设备为中心,而智能化变电站以信息为中心,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比较结构传统变电站主要实现电能转换和传输,而智能化变电站除了实现传统功能外,还具有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等功能。

功能传统变电站的运行方式以人工操作为主,而智能化变电站实现了自动化运行和远程监控。

运行方式智能化变电站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智能化变电站将实现全面数字化,包括设备数字化、信息数字化、通信数字化等。

数字化集成化自主化绿色环保智能化变电站将实现设备集成、信息集成、功能集成等,形成一体化的变电站系统。

智能化变电站将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智能性,能够实现自适应保护、自我诊断、自我修复等功能。

未来的智能化变电站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采用清洁能源和高效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继电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快速、准确地切断故障部分,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系统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变化,判断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并根据预设的逻辑关系,决定是否触发保护装置动作。

继电保护系统基本原理继电保护系统调试步骤包括熟悉继电保护系统的原理、结构、功能,准备好调试所需的工具、设备等。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完成调试后,编写调试报告,总结调试过程中的问题、经验、教训等。

调试报告与总结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和保护装置的技术参数,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设置与校准。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调试_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调试_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调试发布时间:2021-07-12T07:51:57.331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5期作者:丁豪范孟乾贺景俞肖航李鑫[导读] 充分发挥智能变电站智能设备与信息一体化功能实现继电保护调试,优化变电站运行的安全系数。

(山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摘要:智能变电站在新建变电站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甚至一些常规变电站也通过综自技改改造为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是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因此智能变电站继保装置的调试和验收情况,决定了送电后整个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

该文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分析了11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的要点和难点,为今后的智能变电站继保调试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继电保护;智能变电站;调试引言智能变电站是科技成熟发展的必然产物,智能变电站在技术集成方面显著优于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以智能设备为载体、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武装,向智慧变电站领域迈进,加速了电力设备运行信息的集中处理与使用、令变电站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所以,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以信息共享为契机,利用变电站的内部系统设备、配置文件即可完成继电保护的调试工作,本文设计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系统,充分发挥智能变电站智能设备与信息一体化功能实现继电保护调试,优化变电站运行的安全系数。

1智能变电站的基本认识所谓智能变电站,即具备智能化的变电站,主要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借助互联网科学技术,实现对各种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地分享。

在智能化的帮助下,该设备可以对各项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处理和控制管理,从而实现对变电站的保护工作,为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该变电站的组成当中,包含着各种智能化的设备,有着一定的绿色环保效果。

在智能变电站当中,使用的电缆,主要是光纤电缆。

这种电缆可以实现对资源的节约,有着一定的环保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成本支出。

刍议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调试方法

刍议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调试方法

变 电站 会 不 会 正 常 稳 定 的 运 行 一 定 程 度 上 在 于 交换 机 的 功 能
5 结束语
本 文 对 智 能 站 继 电保 护 系统 的 调 试 进 行 了有 效 的分 析 与
与特性的可靠性。交换机主要有六大功能: ①报 文优先级 Q o S
全性 能的 测 试 , 检 测 有 没 有 存 在 管理 上 的安 全 漏 洞 , 和 对 交 换
智 能终 端接 收测 控 G OOS E 中 断 、 智 能 终 端 接 收 母 差 保 护
的 配 置 进 行 检 测 .经 过 许 多次 的 检 查 验证 后 得 出配 置 没 有 问
题. 发 现光 网 口 的灯 一 直 在 闪 烁 。 此 现 象说 明 了硬 件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 / 数 据 信
G O O S E 中断 、 智 能 终 端 对 时 出现 异 常 。
能终 端 G O O S E中断( 直跳 口收) 、 接收合 并单元 S V 中断( 直 线 路 保 护 进 行 检 测 .但 是 在 保 护 的 装 置 里 面 却 没 有 相 关 的 开
就 对 出现 此 问题 的原 因进 行 分 析 , 首 先 对 校 验 仪 设备 采) ; e . 智能终端 : 智 能终端接 收保护 G O O S E 中断( 直跳 口 ) 、 入讯息。
集 成 员之 中 E x t e r n a l S i g n l a R e f e r e n c e N a me与 E x t e r n l a s i g n a l
将模型文件打 开 。 发 现 了 问题 , 在 数 据 发 送 工 作 状 态 进行 判 断 . 确 保 保 护 设 备 中光 纤 通 道 的 正 常 连 接 , 没 线路 的 出 口节 点 , E D N a me以及 母 差 的模 型 文 件 有 着很 大程 度 上 的一 致 性 , 这 计数不稳定。此外 . 在 进 行 智 能 化 变 电站 通 道 调 试 前 , 必 须要 l 对 设 备 光 纤 头进 行 清 洁 , 倘 若 通 道 中有 别 的 接 口设 备 , 就 要 保 时候 又 查 看 了母 差 模 型 文 件 的 内部 .在 母 差 模 型 的 出 口处 我

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及调试

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及调试

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及调试摘要:近几年来,智能电网建设成为了电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大批智能化变电站陆续投入运行。

相比传统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具有更加高效的资源利用、更加环保和高度自动化、信息化的工作模式等优点,其运行效率和水平明显优于传统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相关二次系统是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关键核心。

由于技术先进、系统集成度高,因此运行维护、检修试验难度大,调试工作量也有所增加,为此,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检测与调试的研究就十分必要。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调试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调试方法1.1调试准备智能变电站ICD文件为变电站内智能电子设备的实例配置和通信参数,SCD文件为智能变电站系统配置信息的变电站配置文件,ICD文件由厂家给出,SCD文件由设计院给出,在现场调试之前需检测这两项文件的合法性,确定ICD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定且能够为设计工作开展提供支持;SCD文件是否能够直接用于联测和调试。

厂家提供的ICD文件和虚端子必须与装置完全保持一致。

各厂家装置版本、检验码、ICD文件等要与系统集成厂商联调时保持一致,在现场不允许再进行变更。

在现场调试前,应将所有保护装置的程序版本号和版本信息、配置文件、GOOSE(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网、SV(以报文形式传输的采样值)网、MMS网组网编号作详细记录,用于变电站投运后软件版本升级或装置配置更改后的对比。

所有装置背后的连接光纤、尾纤编号应准确、规范,确保装置间的联络关系能够准确定位,便于投运后的装置定检和事故处理。

因为智能站保护大量使用了数字化技术,调试方法发生变化,需要网络联调,使用的试验仪器设备发生变化。

1.2调试步骤智能变电站结构如图1:根据智能变电站的结构,保护现场调试分为单体调试和分系统调试。

1.2.1单体调试单体设备主要指间隔层、过程层智能组件,包括保护、测控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智能操作箱)、故障录波装置、网络交换机等,是实现分系统功能硬件设备的组成部分。

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调试方法

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调试方法

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调试方法一、调试前准备1.系统检查:确认所有设备已安装完毕,设备之间的连接正确无误。

2.数据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保护设置参数、故障曲线等数据,并将其导入到继电保护装置中。

3.调试设备:连接好调试设备,包括测试仪器和接线板等。

二、继电保护装置调试1.初次通电:初次通电前,检查电源电压、接地情况等,确保电源系统正常运行。

2.调试步骤:(1)检查功能:确认继电保护装置的各个功能是否正常工作,包括电流、过载、短路等保护功能。

(2)参数设置:根据设计要求,设置相应的保护参数,包括故障电流和时间延时等。

(3)故障检测:通过模拟故障、触发保护装置,检查保护装置的故障检测准确性和动作时间是否满足要求。

(4)故障处理:对于检测到的故障信号,及时采取相应的故障处理措施,例如切断电源、维修设备等。

(5)非故障检测:在保护装置没有动作的情况下,通过测试仪器或其他方法,检查保护装置是否能正确检测到非故障状态。

(6)保护切换:进行切换试验,检查保护装置在正常工作和备用工作状态下的切换是否正常。

三、调试后工作1.调试记录:在调试过程中,记录下重要的参数设置、故障检测结果等,以备后续参考。

2.故障分析:对于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并进行修复。

3.验收测试:完成调试后,进行系统的验收测试,确保系统能满足需求,并达到可靠运行的要求。

调试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另外,不同类型的变电站和继电保护装置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在具体调试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综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与调试方法

综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与调试方法

综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与调试方法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得以快速建设起来,继电保护作为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应根据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其展开相应的检测和调试工作,需要确保继电保护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所以在智能变电站中做好继电保护系统的检测和调试工作,选择科学合理的调试方法,确保继电保护系统能够保障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调试方法随着智能变电站应用的推广,变电站的运行效率也有着显著的提高,继电保护作为智能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应根据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其展开相应的检测和调试工作,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主要从变电装置的动作值、动作时间、设备的检测,以及大电流故障保护、继电保护系统的总体调试、同源相序调试、安全隔离措施的调试等方面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进行分析。

一、我国的智能化变电站发展概况变电站的运行和发展需要与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相协调,智能化的发展与应用将是促进我国电力事业不断进步的重要技术保障,特别是在二次运行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的的信息应用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使不同电力设备的电气信息实现数字化传输,这种智能化系统的应用采用了相关的网络技术建模方式,使信息实现了网络化交互。

智能化设备的运行模式是基于电力系统中相关运行宏变量的数据转换、信号采集、程序控制、自动化交互等运行程序的操作,以此完成多个运行程序进行统一、系统化信息建模,完成一系列自动化与智能化调试工作。

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检测2.1对装置的动作值和动作时间的检测在智能变电站的内部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是其线路有故障出现的情况下,继电保护系统就会及时地进行动作,使得故障可以在第一时间就被切除,这样就可以使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得到有效的保障。

因此这对于继电保护系统就有着极高的要求,一定要使得其动作值以及动作时间一直保持在良好状态。

因此在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动作值以及动作时间进行测试的时候一定要用设备的电流以及电压来进行测量。

分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
(三)GOOSE调试
在建设智能化变电系统时,要注意好GOOSE的统计及配置状况,保证不会有报警状况,并且在调试的过程中不能有过多的发送压板,最多只能配置12个。
(四)采样系统的调试
采样系统调试就是将模拟的信号输入合并单元和电子交互器中,并对输出的数据进行测试。这样既可收集采集数据,又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检测,能够有效的保证各个信息数据的检测完整性。
(二)继电保护构造
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构造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三层两网”的体系,也就是间隔层、过程层和站控层,两网通常指的就是过程层网络和站控层网络。其次,是IEC61850标准体系,这个体系是在智能化变电站系统中必须遵守的,它是根据基本功能单元划分逻辑点,并进行运作,将不同的信息反馈在通信协议上,同时能够扩展有关的资料数据。最后就是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主要是以数据帧为基础的,因此,需要我们能够灵活的运用网络,充分的发挥智能化的优势。实现具有实际价值的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构造。
二、智能化变电站及继电保护构造
(一)智能化变电站介绍
智能化变电站指的是电子式互感器和智能变压器、开关等智能化的高压设备,经过间隔层、过程层、站控层等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通过数字化网络通讯平台实现对电力一次设备运行工况实现在线监测、操作控制和辅助决策分析等功能的现代化变电站。通过以上的概念叙述,我们认识到智能化变电站的优势体现在其能够更加稳定、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应用,这都是基于现代化的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智能化的变电站运行能够借助目前先进的技术支持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稳定、安全的电力系统。为此,智能化变电站有以下有点。
分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及其应用
摘要: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在都在学习和引进最新的自动化技术,电力行业也不例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促进了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智能化的变电站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还需要进一步进行优化和调试,使其取得实际的应用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智能化变电站的介绍,阐述和分析了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的方法和应用,期望能够对此产生具有时间价值的建议。

试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技术

试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技术

试析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技术摘要:作为保证变电站成功运行的关键环节,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是检测其中电气设备性能是不是与相关要求相符的一个重要试验,所以,在变电站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做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调试工作,从而在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1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集成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控制、保护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在逻辑上分为三层两网结构,即,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和站控层网络、过程层网络。

站控层位于变电站的顶层,包括主机与操作员站、远动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其主要功能是汇总实时数据,实现全站设备的监视、告警、控制等交互功能,同时执行调度下达的操作命令;间隔层位于站控层与过程层的中间,包括保护、测量、控制和录波等二次设备,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智能终端对一次设备进行保护和控制,实现本间隔内的操作、闭锁,并进行一次电气量的运算和计量;过程层位于智能变电站的最底层,典型设备包括常规或电子式互感器、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等,其主要功能是进行一次电气量采集、执行操控命令和检测设备状态。

站控层通过交换机建立的站控层网络与间隔层实现通信,过程层利用过程层网络与间隔层通信。

2智能变电站的特点2.1将收集的信号数字化由于数字化信号能够更方便人们的收集、观察与分析,所以在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通过光电互感设备实现了由电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变过程,提升了整个系统运行的完善性。

2.2呈现分布化的系统分层CPU模式的使用能够更好的确保各层面以及数据的分层化与独立化处理。

此类处理方式是在中央处理器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并且不会对各层面以及数据进行干扰,能够有效保证数据处理之间的独立性。

2.3信息传递的网络化智能变电站的高效运行主要是由于中央处理器的优化调配,它能够根据系统运行的实际状态对各设备、层面以及数据之间进行传递与交互,在确保数据独立性与联合性的同时促进了系统运行的高效性。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调试方法分析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调试方法分析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调试方法分析摘要:在科技水平的带领下,我国智能变电站技术得到飞速发展。

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调试尤为重要。

为更好的保障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研究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调试、继电保护系统的检测,并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继电保护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变电站调试引言作为我国智能电网的核心部分,智能变电站直接决定着智能电网的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是影响用电质量的关键。

传统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只是对智能变电站技术进行运用,并未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造成智能变电站安全性、可靠性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能变电站的发展。

如何做好继电保护系统的设置,形成科学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体系已经成为新时期智能电网建设的重中之重。

1智能化变电站概述相比于传统的变电站,智能化变电站中大量运行光电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尤其是在二次系统中,信息应用的模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各种电气量实现了数字化输出。

通过运用相关技术,对电力系统的信息进行统一建模,信息的交互通过网络通信的方式实现。

在设备上,摒弃了常规的TA和TV,采用的是新型的数字化互感器,具有紧凑和低功耗的特点。

将电力系统中的运行量直接变换成数字信号,结合基于以太网的数据采集以及传输系统,进行统一的信息建模。

主要的技术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化的数据采集。

采用光电式互感器,实现采集信号的数字化,不仅能够有效隔离一二次系统的电气连接,而且提高了测量的精度,为信息的集成化应用提供保证。

2)分布化的系统分层。

分布式分层系统能够实现分布式的配置,该配置是面向对象的配置,CPU模式的采用,使得分布式系统中的装置具有独立的数据处理能力。

3)网络化的信息交互。

数字化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过程层中的智能传感器与间隔层中的装置实行信息交互,各个层内部信息的交换与通信。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调试方法分析 张菁菁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调试方法分析 张菁菁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调试方法分析张菁菁发表时间:2018-07-06T11:02:14.2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作者:张菁菁赵斌[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对于提高电力系统供电环节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都有很大的作用。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淮安运维分部宿迁运维站江苏省宿迁市 2238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对于提高电力系统供电环节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都有很大的作用。

智能变电站是综合多种先进技术为一体的系统,所以其对变电站系统的安全性要求也极高。

继电保护是提高变电站运行安全性能的主要途径,所以要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的调试以及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及完善,以求达到更好的继电保护效果。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分析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智能化变电站建设步伐不断加速,智能变电站的电力系统调试和业务运行能力都优于传统变电站。

由于其发展的前景非常好,在变电站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发送方面都引入了先进的智能操控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

总的来讲,新型智能变电站无论是系统结构、运行性能,还是应用价值,都是对传统变电站运行模式的创新。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概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和传统的变电站相比较,智能变电站可以发挥出高效的特点,并实现变电站的实时监控。

一旦发生故障时,它可以快速响应并提高变电站的效率。

继电保护系统使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在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智能变电站的不断发展,使继电保护系统也有了不断新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不能满足智能变电站的需求。

比如在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中,利用了全新的传输方法解决了对数据传输过程的依赖性。

在中继保护设计的应用过程当中,新思想以及方法的采用,使系统的同步得到了实现。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分析 庄圣斌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分析     庄圣斌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分析庄圣斌摘要:当今时代,我国不断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速度,使得智能变电站的数量随之猛增。

作为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变电站也成了确保智能电网能够安全、可靠运行的根本。

因此,对智能变电站自身性能与安全性的要求也更高,其中尤以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性最为重要。

在此,本文将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与分析,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方法导言作为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变电站为智能电网提供安全运行的支撑,也是确保智能电网的经济收益之关键所在。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智能电网结构和供电可靠性,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进步具有巨大的积极推动作用。

但是,我国在建设智能变电站的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其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问题。

因为以前在构建智能电网的过程中主要把关注点放在了智能变电站技术的改良上,往往不注重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问题,使得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安全和可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1]。

针对这点,本文将以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方法为研究关键点,对调试方法的细化内容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与分析,从而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与测试内容在实践应用中,继电保护装置为了完成它的任务,必须在技术上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基本要求。

其中,选择性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时,其继电保护仅将故障的设备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切除。

速动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在大电流、低电压运行的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灵敏性是指电气设备或线路在被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情况时,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

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是对继电保护最根本的要求。

为了确保继电保护满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提高安全与可靠运行系数,对继电保护进行测试及其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www.
概述
常规综合自动化站电气二次图含电流电压回路图、控制信号回路图、端子 排图、电缆清册等,所有不同设备间的连接均通过从端子到端子的电缆连接 实现。这些图纸反映了二次设备的原理及功能,一、二次设备间的连接关系, 以及可用于指导施工接线和运行的检修维护。
而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与常规综合自动化站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智能变电站各层设备通过网络进行连接,设备间的连接是基于网络传输的数 字信号,原有二次回路中点对点的电缆连接被网络化的光缆连接所取代,已 不再有传统的端子的概念。
连接,记录恢复所需时间。
10
www.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工厂调试
➢ 后台与装置建立关联,然后断开网络线,检查后台与装置是否能够检 出通讯故障,记录检出故障的时间。
➢ 查后台与装置是否能够恢复连接,记录恢复所需时间。 ➢ 后台与装置建立关联,然后断开网络线,当后台或装置检出通讯故障
9
www.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工厂调试
1.2.2 关联测试: ➢ 后台与装置建立关联,然后释放关联,测试连接是否能够正确建立和
释放。 ➢ 后台运行多个客户端同时与装置建立关联,测试装置最大能够建立的
关联数。 ➢ 后台与装置建立关联,然后重启后台, 检查后台与装置是否能够恢复
连接,记录恢复所需时间。 ➢ 后台与装置建立关联,然后重启装置, 检查后台与装置是否能够恢复
所以我们认为在今后的智能变电站设计中,至少应提供基于虚端子的二次 接线图、过程层GOOSE配置表、全站网络结构图、交换机端口连接图等,真 正在设计层面上完善和实现智能变电站的透明性和开放性。
6
www.
概述
3、技术要求 ➢ 基于IEC 61850标准、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现场检验、工厂调试和研发测
➢ GOOSE联闭锁通信中断恢复
➢ 重载条件下GOOSE联闭锁通信
➢ 网络风暴条件下GOOSE联闭锁通信
➢ GOOSE生存周期内通信中断时的GOOSE联闭锁正确性
➢ 超过GOOSE生存周期通信中断前后GOOSE联闭锁正确性
13
www.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工厂调试
1.2.4 SV测试: (1)SV的建模 (2)SV发送测试 ➢ 合并单元发送给保护测控的采样频率应为 4K/ 秒,SV 报文中每 1 个
APDU 部分配置 1 个 ASDU,发送频率应固定不变;合并单元发送给 其他装置的采样频率为 12.8K/ 秒时,SV 报文中每 1 个 APDU 部分配 置 8 个 ASDU ; ➢ SV 报文中的采样值数据,样本计数应和实际采样点顺序相对应。 样 本计数应根据采样频率顺序增加并翻转,不能跳变或越限; ➢ SV 采样值报文 APPID 应在 4000-7FFF 范围内配置 。
12
www.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工厂调试
(2)装置GOOSE处理能力测试
➢ 模拟多个开关频繁变位,测试装置能正确发送GOOSE的最大量
➢ 双网之间是否发送相同报文
➢ 装置GOOSE A网阻塞时,B网是否正常工作
➢ 超过两倍生存周期时间通信中断,接收装置是否报GOOSE通信中断
(3) GOOSE联闭锁测试
试的继电保护测试仪,且能通过配置实现智能变电站各种输入输出方式 的测试。 ➢ 报文的监视及分析。 ➢ 其他各种校验仪。
7
www.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要求 ➢ 根据网络布置图,进行网络连接; ➢ 根据虚端子图配置SCD,由SCD生成CID文件分发至各装置,并把
后插上网络线,检查后台与装置是否能够恢复连接,记录恢复所需时 间。
11
www.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工厂调试
1.2.3 GOOSE测试: (1)GOOSE报文测试 ➢ GOOSE发布是否正确 ➢ GOOSE订阅是否正确并响应 ➢ 使GOOSE参数设置错误,检查被测装置是否处理 ➢ 检查GOOSE断链是否能正确上报 ➢ 检查GOOSE发送策略(发送间隔,发送序号是否符合标准) ➢ 装置上电后,GOOSE报文当前数据正确发送,无错漏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 方法
1
目录
1
概述
2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
2
www.
概述
1、背景
智能变电站应具有如下特征: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基 础数据完备化、信息交换标准化、运行控制自动化、信息展示可视化、分 析决策在线化、设备检修状态化、保护决策协同化、设备安装就地化、系 统设计统一化、二次系统一体化。
SCD导入后台监控及远动系统生成数据库; ➢ 网络设备的配置,如:Vlan的划分或采用GMRP组播注册协议; ➢ 试验仪器的准备。 ➢ 制定调试方案。
8
www.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工厂调试
1.2 61850测试 1.2.1 模型测试: (1)装置ICD文件的合法性静态检测 ➢ 模型合法性检查 ➢ SCL内部合法性检查 ➢ SCL 引用检查 要求:ICD模型必须符合DL/T 860-6《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的要求。 ⑵数据模型内外描述的一致性 要求:装置在线获得的配置必须与模型文件一致。
3
www.
概述
工作站1 工作站2 远动站
RS485、以太网 IEC-60870-5-
104/103
网关
网关
网关
电缆
装置1
装置n
CT/PT
传统互感器
传统一次设备
传统变电站
站控层
工作站1 工作站2 远动站
间隔层
装置1
以太网 IEC61850-8-1
装置n
过程层 合并单元
智能接口
光缆
ECVT
电子式互感器 智能一次设备
智能变电站
➢取消硬接线后,传统测试计划已不适合。需要研究数字化条件下,装置和系 统的测试方案和技术。为产品检测、工场调试、现场调试技术规范的提供依据。
4
www.
概述
2、调试方法的变化(相对传统站)
➢ 规约的变化引起的调试方法的不同。 ➢ 网络的变化引起的调试方法的不同 ➢ 采用电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单元引起的调试方法的变化。 ➢ 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及保护测控装置结构的变化引起的调试方法的变化。 ➢ 功能自由分布引起的调试方法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