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ab7ac1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e.png)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要说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要求,这事儿可不简单,但也不是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的。
大家知道吧,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可是一项“高精尖”的技术,不仅关乎飞行安全,还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你想啊,飞机要飞到哪里,得靠这些无线电信号指引航向。
这些信号就像是天上的“指南针”,要精确得不容有失。
所以说,无线电信号的电磁环境要求,就变得尤为重要。
想象一下,天上的飞行器在接收无线电信号时,如果信号被周围其他设备给干扰了,那可就麻烦了。
试想一个没有导航系统的飞机在空中乱转,简直比一只迷路的蚂蚁还不靠谱。
就是这么简单,干扰一旦产生,飞行员的工作就变得不容易,飞行的安全性大大降低,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周围的电磁环境要求就像是一道“铁的规矩”,严格到不容忽视。
再说说那些电磁干扰的来源。
大家一定听说过什么高压电线、电力设施,甚至是一些民用设备的辐射都会对无线电信号产生影响。
别小看这些东西,它们的干扰有时候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有时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设备,像是微波炉、电视机,甚至是你家里的无线网络,都可能是干扰的元凶。
这些不受控制的电磁波就像是“暗中放毒”,让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的信号被搞得七零八落。
搞得不好,飞机都可能因此“迷路”,飞得偏离预定航线,造成风险。
所以在这方面的电磁环境要求特别严格,必须要把这些干扰源控制到最小,确保导航系统的正常运作。
再来说说这些电磁环境的标准。
咱们国家有一套很完善的标准,规定了无线电导航台站所能容忍的最大干扰水平。
什么叫最大干扰水平呢?就像你吃饭时,不能让菜太辣,否则就不合口味,胃也受不了。
无线电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也有个“容忍度”,超过了这个限度,信号就可能受到影响,航行安全也就成了问题。
按照标准,除了要防止外界的干扰,还要考虑内部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
有时一台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电磁波,可能会让周围的其他设备出现故障。
所以,这些标准是为了保证每个设备之间相互不干扰,每个系统能够安稳运行。
浅析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保护
![浅析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7a8df4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7.png)
浅析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保护【摘要】民航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因为电磁干扰可能对航空安全造成影响。
本文从电磁辐射来源与特点、现行保护措施、必要性、抗干扰能力提高建议以及监测评估等方面对民航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保护进行浅析。
对于加强保护的重要性,建议探索更有效的保护措施,促进航空安全与电磁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
通过综合措施,可以提高民航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保护水平,确保航空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保障电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电磁干扰,航空安全,电磁辐射,保护措施,抗干扰能力,监测与评估,平衡发展1. 引言1.1 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重要性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重要性在航空领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民航导航台站是航空组织的核心设施之一,它们通过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来确保飞机在空中和地面的安全飞行。
而电磁环境的稳定与良好是保障这些无线电信号正常运行的基础。
民航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直接关系到航空安全的问题,一旦电磁干扰导致通信中断或错误,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事故,危害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维护民航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是确保航空运输安全、提高航班准点率和保障国家航空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迅速更新,对电磁环境保护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只有加强对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保护,才能更好地实现航空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电磁干扰对航空安全的影响电磁干扰对航空安全的影响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其后果可能会影响飞行器的正常运行,甚至威胁到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
飞行中的飞机会依赖导航设备进行定位和跟踪,而民航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受到干扰可能导致导航数据的失真,从而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
电磁干扰会干扰导航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过程,可能会导致飞机失去精确的定位信息,甚至导致误导飞行员偏离航线。
电磁干扰还可能影响飞机的通讯设备和雷达系统,使飞行员无法及时获取重要信息,增加飞行中的风险。
一建【民航】331 民航机场无线电导航系统设置及其对场地、环境的要求
![一建【民航】331 民航机场无线电导航系统设置及其对场地、环境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3f36741fc4ffe473368abf2.png)
(1D433010)1D433010 民航机场无线电导航系统设置及对场地的要求1D433011 仪表着陆系统的设置及其对场地、环境的要求一、航向信标台设置 LOC1、航向信标的工作频率:108.10~111.95MHz,与机载导航接收机配合使用。
为进近着陆提供航向道的方位引导信息。
2、航向信标台附近的地形地物可产生多路干扰,使辐射场型发生畸变,导致航向道弯曲、摆动、抖动。
3、航向信标台通常设置在跑道中线延长线上,距跑道末端的距离为180~600m;通常为280m。
4、距跑道末端距离应考虑的因素:1)机场净空规定;2)航向道扇区宽度要求;3)天线阵附近的发射和再辐射体的情况。
4)航空器起飞时发动机的喷流;5)设施升级的可能性;机场总体规划;建台费用。
1D433010 民航机场无线电导航系统设置及对场地的要求1D433011 仪表着陆系统的设置及其对场地、环境的要求航向天线阵航向信标台机房1D433010 民航机场无线电导航系统设置及对场地的要求1D433011 仪表着陆系统的设置及其对场地、环境的要求一、航向信标台设置 LOC5、航向信标天线距跑道入口的最小距离为2200m;6、航向信标台天线辐射单元至仪表着陆系统基准数据点之间应通视。
7、天线辐射单元距地面高度通常不超过10m;8、Ⅱ/Ⅲ类仪表着陆系统航向信标台应设置:远场监视器(包括航道和宽度的监视功能)。
9、远场监视天线纵向距离应在跑道入口和中指点信标台间确定。
通常在反方向的航线天线后方。
10、远场监视天线与航线天线应通视。
11、由于地形限制,航向信标天线不能设置在跑道中线延长线时,可采用偏置设置。
偏置角最大3°;偏置设置的航向信标台只能用于Ⅰ类运行标准。
1D433010 民航机场无线电导航系统设置及对场地的要求1D433011 仪表着陆系统的设置及其对场地、环境的要求偏置角:决断高度所在地点和航向信标天线的连线与跑道中心线延长线构成的水平夹角;决断高度:以平均海平面为基准;决断高:以跑道入口平面为基准;1D433010 民航机场无线电导航系统设置及对场地的要求1D433011 仪表着陆系统的设置及其对场地、环境的要求一、航向信标台设置 LOC12、航向信标临界区1)航向信标台的临界区是由圆和长方形合成的区域;圆的中心即航向信标天线中心,半径75m;长方形的长度:从航向天线到跑道末端或向跑道端延伸300m(二者取其大);宽度120m;航向信标天线的辐射特性为单方向。
民用机场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
![民用机场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88d96c1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3.png)
图1民航台站测试原理对民航台站的电磁环境干扰评估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括调频广播的干扰、工科、医疗设备、高压电网和电气化铁路的干扰等。
干扰民航导航通信业务的主要因素有广播、射设备的杂散辐射干扰和互调产物干扰,造成这2个干扰的根源是调频广播台站设置不合理,比如电视11频道的图像频表1民航台站对应测试频率测试系统(1)测试系统组成①频谱仪:频谱仪能够测定所观察频段内信号的频率、幅度。
②测试天线:环形天线(20Hz~2MHz)、有源单极子天线kHz~60MHz)、双锥天线(20~330MHz)、对数周期天线MHz~2GHz)。
③LNA或LNB:通常要求噪声温度尽可能低、增益尽可能高。
天线增益、LNA或LNB的噪声温度及增益决定了测试系统灵敏度,使用的LNB应具有镜频抑制能力[4]。
④衰减器:在满足测试系统灵敏度要求且干扰信号过大的情况下使用,保护测试系统不被烧坏。
表2民航台站测试对应基准带宽使用测量接收机测试时,测试采用的中频带宽宜不小于中所列基准带宽,最终测试结果应换算到基准带宽。
使用频谱分析仪时,测试采用的分辨率带宽宜小于表中所列基准带宽的1/2,最终测试结果应换算到基准带宽。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如下:①选择符合MH/T4046—2017《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要求的测试位置。
②预判干扰源发射功率量级,按照图1正确连接测试系。
测试天线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1.5m[6]。
③调整频谱仪的分辨率带宽(RBW),RBW不宜小于表中所列基准带宽的1/2。
调整视频带宽(VBW)与RBW 不应出现“Uncal”告警,扫描时间不宜过慢。
如扫描时间短,表3测试系统参数表4最大允许干扰场强或功率表5台站天线工作方式通过电磁环境测试,具体频谱监测图如图2所示。
图2早上9:00对117.975~137MHz的监测《规范》中要求对同一频段的测试至少应包含7:00—19:00时段,前后2次测试之间的间隔应不大于2h,在这里只选取测试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来做分析。
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规范
![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0e5cb9b6bec0975f465e2b3.png)
—
象
天气雷达
C 波段
5300—5600 MHz
—
X 波段
9300—9700 MHz
—
注 1:实际测试的频率范围应当至少包含本表所列频率范围。 注 2:若租用的卫星转发器频段发生变化,测试频段应当随之进行调整。
—7—
附件二:
最大允许干扰场强(或功率)及防护间距要求
一、民用机场
台 (站) 类 别
通
高频
—9—
2.导航
台(站)类别
无方向性信标
北纬 40°以北 北纬 40°以南
指点信标
仪表着陆系统
航向信标
下滑信标
全向信标
测距仪
最大允许干扰场强(dBµV/m)
调频广播
工、科、医设备
其它有源
—
28
22
—
33
27
—
—
41
15
18
12
—
38
32
22
25
19
—
—
55
3.监视
台(站) 类别
最大允许干扰功率要求
干扰源
第八条 新建、变更无线电台(站)址的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
应当在其天线址处进行测试。
第九条 若第七条、第八条所述各测试点不具备测试条件或不能完全反 映电磁环境的真实情况,可考虑在测试点附近地势较高的空旷处进行测试。
第四章 测试要求
第十条 测试单位应当具备电磁环境测试资质。 第十一条 测试系统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符合GB/T 6113-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 法规范》要求,并具有计量检定部门出具的校准/测试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二)测试系统灵敏度应当至少优于被测试频段的最大允许干扰场强 (或功率)6dB以上。 第十二条 测试接收设备所处工作环境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一)温度:-10℃~55℃。 (二)相对湿度:≤95%(非冷凝)。 第十三条 测试时间应当避开大功率发射设备的检修时段。如:调频 广播和电视发射设备停机检修时段(通常为每星期二下午)。 第十四条 测试脉冲信号的,应当采用准峰值或峰值检波方式。测试 连续波信号的,应当采用平均值检波方式。 第十五条 测试时采用的天线极化方式应当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 实际工作时的天线极化方式相同。
机场电磁环境测试
![机场电磁环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4434083e4b35eefdc9d33305.png)
4.当测试系统中频带宽(或分辨率带宽)BT与基准带宽BS不一致时,计算带宽因子,将 测试结果换算为基准带宽下进行分析比较。 K=10log(BS/BT )
4.无线电台(站)址
以WGS-84坐标表示的无线电台(站)天线所在的地理位置。
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测试频段
1.拟测频段对应的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为 脉冲工作方式的,应采用峰值或准峰值检波方 式对 拟测频段进行测量,拟测频段对应的地面 航空无线电台(站)为连续波工作方式的,应 采用均方根或平均值检波方式对拟测频段进行 测量。 2.测试天线的极化方式应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 (站)实际工作的天线极化方式一致。测试天 线的工作频段应完全包含地面航空无线电台 (站)所对应的无线电频段。
测试系统在基准带宽BS下的灵敏度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Smin =PRmin-GP+AF+F
ESmin——测试系统灵敏度,单位为分贝微伏每米(dBµV/m); PRmin——测量接收机(或频谱分析仪)灵敏度,单位为分贝毫瓦(dBm); GP ——射频通道增益,单位为分贝(dB); AF ——测试天线系数(天线因子),单位为分贝每米(dB/m)。 F——折算系数,频谱分析仪输入阻抗为50Ω时,折算系数为107dB;输入阻抗为75Ω时,该折算系数为109dB.
2.射频通道增益:射频通道增益为测试接收机输入端相对测试天线馈源接口端的增益. GP=G-LA-ILF-LW
GP ——射频通道增益,单位为分贝(dB); G ——放大器的增益,单位为分贝(dB); LA ——衰减器的衰减,单位为分贝(dB); ILF——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单位为分贝(dB); LW ——系统连接电缆(包含接头)的总体损耗,单位为分贝(dB)。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ae98f9465ce0508763213b6.png)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 6364-2013)一、航向信标台(一)功能是仪表着陆系统的组成部分,与机载接收机配合工作,为进近着陆的航空器提供航向道引导信息。
(二)电磁环境要求1、航线信标台的场地保护区是由圆和长方形合成的区域,圆的中心即航向信标台天线中心,其半径为75m;长方形为从航向信标台开始沿跑道中线延长线向跑道方向延伸至300m或跑道末端(以距离大者为准),宽度为120m。
2、航向信标台场地保护区内不应有障碍物存在。
进入航向信标台的电力线缆和通信线缆应从保护区外埋入地下。
保护区内不应停放车辆或航空器,不应有任何地面交通过活动。
在航向信表天线中心向前±10°、距离航向信标天线3km的区域内,不应有高于15m、大型金属反射物和高压输电线存在。
二、下滑信标台(一)功能是仪表着陆系统的组成部分,与机载接收机配合工作,为进近着陆的航空器提供下滑道引导信息。
(二)电磁环境要求下滑台信标天线跑道相对侧、信标天线120米内不应有铁路和公路存在(机场专用环场路除外),不应有高于机场侧净空限制的建筑物、高压输电线、堤坝、树林、山丘等障碍物存在,该区域地形坡度不应超过15%。
三、全向信标台(一)功能与机载接收机配合工作,向航空器提供全方位引导信息,引导航空器沿预定航路(线)飞行、进离场和进近。
分常规全向信标台和多普勒全向信标台。
(二)电磁环境要求1、常规全向信标台⑴以常规信标天线基础中心为基准点,以其基础水平面为基准面,半径200 m以内不应有超出基准面高度的障碍物;半径200m-300m的障碍物相对于基准面的垂直张角不应超出1.5o,水平张角不应超出10 o;半径300m以内不应有超出基准面高度的铁路;半径300m以外的障碍物相对于基准面的垂直张角不应超出2o。
⑵以常规信标天线基础中心为基准点,以其基础水平面为基准面,半径500m以内不应有超出基准面高度的110KV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
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 电磁环境测试规范
![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 电磁环境测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6b4ecd2aeaad1f346933fa6.png)
起
0.5
二次雷达
—
-106
同一次雷达
广播式自动相关
—
-85
监视系统
同一次雷达
—10—
4.气象
台 (站) 类 别
X 波段
多普勒天气雷达
C 波段
S 波段
常规天气雷达
X 波段 C 波段
X 波段
机场终端区多普勒天气雷达
C 波段
S 波段
边界层风(温)廓线雷达
最大允许干扰功率(dBm)
-150 -150 -151 -145 -150 -159 -159 -153 -175
K = 10*log( BS )
(5)
BT
五、测试结果相关参数的计算
1.测试系统模型
本附录采用下图所示的测试系统连接进行建模计算。如果实际的测试系统未使用相关设备,则 在计算中可不考虑。
—9—
2.导航
台(站)类别
无方向性信标
北纬 40°以北 北纬 40°以南
指点信标
仪表着陆系统
航向信标
下滑信标
全向信标
测距仪
最大允许干扰场强(dBµV/m)
调频广播
工、科、医设备
其它有源
—
28
22
—
33
27
—
—
41
15
18
12
—
38
32
22
25
19
—
—
55
3.监视
台(站) 类别
最大允许干扰功率要求
干扰源
线(或圆)极化
1029—1031 MHz(1030±1 MHz) 1087—1093 MHz(1090±3 MHz)
机场电磁环境测试
![机场电磁环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cf8a11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4.png)
30kHz:-95dBc 100kHz:-100dBc 1MHz:-120dBc
50dB
1Hz-3MHz
1Hz-3MHz
请在此键入标题
请在此键入说明文字请在此键入说明文字
测试天线
测试天线选择
天线型号
测试频率范围
天线增益
图片
双锥天线BicoLOG20100
20MHz-1GHz
-45dBi to 1dBi
EMI天线 HyperLOG20300
20MHz-3GHz
8dBi
标准对数周期天线 ATL80M1G
80MHz--1000MHz
7.5其他频段:在拟建、拟变更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接收天线址处进行测试。 在机场围界范围内,若拟建同一工作频率的多个航空无线电地面台(站),应根据台(站)布局情况选取 2-3个点进行测试。 特殊情况下的测试地点:若上述各测试点不具备测试条件或不能完全反映电磁环境的真实情况,可考虑在测试点附近地势较 高的空旷处进行测试。
检测目的
了解当前环境下各类无线电台站,确定各类干扰源的干扰信号强度,使航空无线电导航站与周围电磁环境合理兼容,保证飞机飞行安全,对周围可能对无线电导航通信造成干扰的隐患进行了分析,详细记录分析数据,掌握预选机场场址周边的发射源和发射辐射体。
术语及定义
1.最大允许干扰场强 为保证无线电台(站)正常工作,折算到天线口面处可允许的最大干扰信号场强。 2.最大允许干扰功率 为保证无线电台(站)正常工作,折算到天线口面处(及各向同性天线接收的)可允许的最大干扰信号功率。 3.测试系统灵敏度 测试系统接收机输出信噪比为3db时,系统接收天线口面处能够测量到的最小信号场强或功率。 4.无线电台(站)址 以WGS-84坐标表示的无线电台(站)天线所在的地理位置。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665a82148d7c1c708a1454d.png)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requirements for aeronautical radionavigation stationsUDC 621.396.933GB 6364-861 引言航空无线电导航是以各种地面和机载无线电导航设备,向飞机提供准确、可靠的方位、距离和位置信息。
来自非航空导航业务的各类无线电设备,高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等引起的有源干扰和导航台站周围地形地物的反射或再辐射,可能会对导航信息造成有害影响。
为使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与周围电磁环境合理兼容,保证飞行安全,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管理和作为非航空导航设施与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兼容的准则。
2 中波导航台(NDB)2.1 中波导航台是发射垂直极化波的无方向性发射台。
机载无线电罗盘接收中波导航台发射的信号,测定飞机与中波导航台的相对方位角,用以引导飞机沿预定航线飞行、归航和进场着陆。
2.2 中波导航台包括机场近距导航台、机场远距导航台和航线导航台。
近距导航台和远距导航台通常设置在跑道中心延长线上,距跑道端1000-11000m之间。
航线导航台设置在航路或航线转弯点、检查点和空中走廊进出口。
2.3 中波导航台工作在150-700kHz范围内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划分给无线电导航业务和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的频段。
2.4 远距导航台和航线导航台覆盖区半径为150km(白天)。
近距导航台的覆盖区半径为70km(白天)。
2.5 中波导航台覆盖区内最低信号场强,在北纬40o以北为70μV/m(37dB),在北纬40o以南为120μV/m(42dB)。
2.6 在中波导航台覆盖区内,对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干扰的防护率*为9 dB, 对其它各种有源干扰的防护率为15dB。
2.7 以中波导航台天线为中心,半径500 m以内不得有110kV及以上架空高压输电线;半径150m以内不得有铁路、电气化铁路、架空金属线缆、金属堆积物和电力排灌站;半径120m以内不得有高于8m的建筑物;半径50 m以内不得有高于3 m的建筑物(不合机房)、单棵大树和成片树林。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航无线电通信导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航无线电通信导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42992e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d.png)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航无线电通信导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1.17•【字号】云政办发[2005]9号•【施行日期】2005.0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民航无线电通信导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云政办发[2005]9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民航无线电通信导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云政办发[2003]37号)下发后,各地和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落实,有效保护了电磁环境,保障了民航飞行安全。
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省民航无线电导航台站(以下简称导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导航台站建设没有经过专项设计、深人论证和严格验收;少数导航台站工作场地遭到破坏,影响了通信导航效果;部分地区导航台站与广播、电视台站的电磁环境无法兼容的矛盾日渐突出;少数单位和个人非法使用无线电发射装置,干扰民航通信导航频率,严重威胁飞行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导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强导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导航台站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神经中枢。
导航台站电磁环境好坏、使用频率是否受到干扰,决定着其功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做好导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工作,是保障民航飞行安全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省空管事业和民航运输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加快我省经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导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民航飞行安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4]37号)明确提出要加强无线电管理,保护民航专用频率的使用安全。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e5ce088a0116c175f0e488e.png)
4 全向信标台(VOR)
图7全向信标台场地要求
4 全向信标台(VOR)
4.7.1 以天线为中心,半径200 m以内不得有建筑物(机房除外); 半径200 m以外,金属结构建筑物的高度不应超过以天线基础为准1.2o 垂直张角,木质结构建筑物的高度不应超过以天线基础为准2.5o垂直张 角。 4.7.2 以天线为中心,半径150m以内不得有树木,距大线150~ 300m之间不得有高于9m的独立树木,300m以外树木的高度不应超过以 天线项部为准 2o垂直张角。 4.7.3 以天线为中心,半径150m以内不得有金属栅栏和拉线,150m 以外金属栅栏和拉线的高度不应超过以天线基础为准1.5o垂直张角。 4.7.4 以天线为中心,半径360m以内不得有架空金属线缆,360m以 外架空金属线缆的高度不应超过以天线顶部为准0.5o垂直张角;径向进 入全向信标台内的电源线和电话线应从200 m以外埋入地下。
3.l 航向信标台
图1 航向信标台覆盖区
3.l 航向信标台
3.1.4 航向信标台覆盖区内,最低信号场强为40μV/m (32dB)。 3.1.5 在航向信标台覆盖区内,对调频广播干扰的防护率为17dB, 对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干扰的防护率为14dB,对其它各种有源干扰的 防护率为20dB。 3.1.6 在航向信标台场地保护区(图2)内,不得有树木、高杆作 物、建筑物、道路、金属栅栏和架空金属线缆。进人航向信标台的电源 线和电话线应从保护区外埋人地下。在航向信标台天线前向±10o、距离 天线阵3000m的区域内,不得有高于15m的建筑物、高压输电线等大型 反射物体存在。
2 中波导航台(NDB)
2.1 中波导航台是发射垂直极化波的无方向性发射台。机载无线电罗盘 接收中波导航台发射的信号,测定飞机与中波导航台的相对方位角,用 以引导飞机沿预定航线飞行、归航和进场着陆。
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 电磁环境测试规范
![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 电磁环境测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09659b8680203d8ce2f24a7.png)
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 电磁环境测试规范民用机场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民用机场(包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与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的测试,明确测试内容、标准与要求,保证电磁环境测试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规定》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对民用机场或对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的测试。
第三条本规范所用术语与定义(一)最大允许干扰场强,为保证无线电台(站)正常工作可允许的最大干扰信号场强。
该场强值为无线电台(站)最小可用信号场强(保护信号场强)与干扰防护率(射频保护比)的差值。
(二)最大允许干扰功率,是指在不能完全避免有害干扰的条件下,根据防护准则确定的设备接收天线口面处允许的最大干扰功率。
(三)测试系统灵敏度,是指测试系统接收机输出信噪比为3dB 时,系统接收天线口面处可测量到的最小信号场强或功率。
(四)无线电台(站)址,是指以经纬度坐标表示的无线电台(站)天线所在的地理位置。
—1—第二章需要测试的无线电频段第四条新建(迁建)民用机场,应当至少测试以下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对应的无线电频段(具体见附件一):(一) 导航台:仪表着陆系统、全向信标台、测距仪、无方向性信标台;(二)通信电台:甚高频电台、高频电台;(三)监视系统:二次雷达或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四)气象雷达:C波段天气雷达(根据实际确定)。
(五)除上述无线电台(站)以外,设置其它无线电台(站)的,还应当测试其对应的无线电频段。
第五条改建(扩建)民用机场,应当至少测试新建、变更无线电台(站)址的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对应的无线电频段。
第六条新建、变更无线电台(站)址的地面航空无线电台(站),应当测试其对应的无线电频段。
第三章测试地点选择第七条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民用机场,各无线电频段的测试地点按以下方法进行选择:(一)通信频段新建(迁建)民用机场的,应当在塔台预选址处进行测试。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5e82064cf121dd36a22d829f.png)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1 引言航空无线电导航是以各种地面和机载无线电导航设备,向飞机提供准确、可靠的方位、距离和位置信息。
来自非航空导航业务的各类无线电设备,高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等引起的有源干扰和导航台站周围地形地物的反射或再辐射,可能会对导航信息造成有害影响。
为使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与周围电磁环境合理兼容,保证飞行安全,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管理和作为非航空导航设施与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兼容的准则。
2 中波导航台(NDB)2.1中波导航台是发射垂直极化波的无方向性发射台。
机载无线电罗盘接收中波导航台发射的信号,测定飞机与中波导航台的相对方位角,用以引导飞机沿预定航线飞行、归航和进场着陆。
2.2中波导航台包括机场近距导航台、机场远距导航台和航线导航台。
近距导航台和远距导航台通常设置在跑道中心延长线上,距跑道端1000—11000m之间。
航线导航台设置在航路或航线转弯点、检查点和空中走廊进出口.2.3中波导航台工作在150-700kHz范围内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划分给无线电导航业务和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的频段。
2.4远距导航台和航线导航台覆盖区半径为150km(白天)。
近距导航台的覆盖区半径为70km(白天)。
2.5中波导航台覆盖区内最低信号场强,在北纬40o以北为70μV/m(37dB),在北纬40o以南为120μV/m(42dB).2.6在中波导航台覆盖区内,对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干扰的防护率*为9 dB,对其它各种有源干扰的防护率为15dB.2.7 以中波导航台天线为中心,半径500 m以内不得有110kV及以上架空高压输电线;半径150m以内不得有铁路、电气化铁路、架空金属线缆、金属堆积物和电力排灌站;半径120m以内不得有高于8m的建筑物;半径50 m以内不得有高于3 m的建筑物(不合机房)、单棵大树和成片树林。
3 超短波定向台(VHF/UHF DF)3.1 超短波定向台是一种具有自动测向装置的无线电定向设备,通过接收机载电台信号,测定飞机的方位,引导飞机归航,辅助飞机进场着陆,配合机场监视雷达识别单架飞机。
浅析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保护
![浅析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6c190d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9.png)
浅析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保护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民航导航台站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现代航空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民航导航台站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而这些导航台站所产生的电磁环境却可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民航导航台站通常会发射大功率的无线电波,这些电磁辐射可能对周围的电子设备、动植物和人体造成干扰和伤害。
导航台站的电磁波还可能干扰民航器材的正常运行,给航空交通带来潜在安全隐患。
保护民航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规范台站的建设和运行,才能有效减少电磁环境的污染,保障航空领域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们更应意识到电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共同努力为保护我们的蓝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2 问题意识在现代社会,民航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民航业的不断发展,导航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导致了导航台站所处的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和恶化。
这种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了导航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航空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
如何有效地保护和改善民航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电磁环境污染不仅仅是对导航系统的影响,还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大量的电磁辐射会导致空气污染,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民航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不仅是为了保证航空安全,还为了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这也是我们在探讨电磁环境保护问题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
2. 正文2.1 民航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民航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主要受到雷达系统、通信系统、导航系统等设备的影响。
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导致周围空间内的电磁场强度增加。
根据相关研究,民航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超过了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
电磁辐射对民航导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能造成航空器设备干扰或故障,影响正常飞行安全;二是可能对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的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电磁环境-机场环境测试方案
![电磁环境-机场环境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46c71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4.png)
电磁环境-机场环境测试方案电磁环境- 机场环境测试方案MH XXX-2006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规范 (征求意见稿) 2006-xx-xx发布Methods of measurement for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of civil aeronautical ground radio stations1. 引言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是指使用民用航空无线电频率,用于航空无线电导航者航空移动业务的地面固定无线电台(站)。
来自非航空业务的各类无线电设备,高或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家用电器等引起的有源干扰和无线电台(站)周围地形地物的反射或再辐射,可能会对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造成有害干扰。
国家和有关部门已为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制定了标准。
为保证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测试的准确性和统一性;减小测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同测试单位间测试结果的差异,特制定本规范。
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范用来测试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的电磁环境是否满足相关电磁兼容性标准要求。
本规范明确了测试仪器、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以保证测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本规范适用于民用航空地面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的测量,频率从150千赫兹,16吉赫兹。
3. 引用标准GB/T4365 电磁兼容术语GB 6364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T6113.2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方法GB 3907 工业无线电干扰基本测量方法GJB 152A 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MH XXX-2006GB/T15658 城市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GB/T6113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规范GB/T 6833.7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非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GB/T 6833.8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工作状态磁场干扰试验GB/T 6833.9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传导干扰试验GB/T 6833.10 电子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范辐射干扰试验GB/T 13622 无线电管理术语MH 4001.1 甚高频地空通信地面设备通用规范第1部分:甚高频设备技术要求4. 名词术语4.1. 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 aeronautical radionavigation service用于航空器飞行和航空器安全运行的无线电导航业务。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万州五桥机场电磁环境保护规定》的通知-州府办发〔2014〕7号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万州五桥机场电磁环境保护规定》的通知-州府办发〔2014〕7号](https://img.taocdn.com/s3/m/661de5c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5.png)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万州五桥机场电磁环境保护规定》的通知正文:----------------------------------------------------------------------------------------------------------------------------------------------------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万州五桥机场电磁环境保护规定》的通知州府办发〔2014〕7号江南新区管委会,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万州五桥机场电磁环境保护规定》已经区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2月27日万州五桥机场电磁环境保护规定第一条为保障万州五桥机场(以下简称机场)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台(站)安全运行,严格保护机场电磁环境,确保机场飞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4003?-1996)》《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GB6364-86)》《民用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划定规范与保护要求》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由设置在机场总体规划区域内的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和机场飞行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两部分组成:(一)机场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区域,是指为保障机场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台(站)的正常工作,按照国家相关行业标准或技术规范划定的机场跑道所占的矩形范围,长度从跑道中线的中点分别到跑道两端延长线的近距导航台或中指点标台(以大者为准)的距离,再各增加500米;宽度1000米,即以跑道中线及其两端延长线为基准,分别向两侧延伸500米。
包括仪表着陆系统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全向信标台电磁环境保护区域、通信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区域。
浅析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保护
![浅析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aeda980e240c844768eaee98.png)
浅析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保护发表时间:2020-05-07T03:03:50.251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期作者:孟祥鹏[导读] 互调干扰。
两个或多个信号在收发信机的非线性传输电路互调,产生同有用信号频率相接近的组合频率引起干扰,称为互调干扰。
天津七六四通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天津 300210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民航导航台站的建设也在加速。
民航导航台站地处航线上,严格按照场地环境的保护标准进行选址和建造,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经常发生影响导航台站场地电磁环境的事件,严重影响了航路上的飞行安全。
本文从基层员工的角度,从民航导航台站场地电磁环境的破坏特点谈到了台站电磁环境保护的措施,提出了重意识、抓管理的思路,对民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关键词: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引言在机场环境中,通信导航系统是保证航行安全的重要系统。
为了保证安全,场址无线电系统与周围电磁环境合理兼容问题受到特别重视。
机场周围的电磁环境产生的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可能会对航空无线电信息造成有害影响。
正因为电磁环境对机场建设的重要影响,所以关于场址电磁环境的可行性,是否存在彼此干扰,能否兼容等问题应作为机场建设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1机场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现状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军民用电子设备大量使用,使得驻屯机场导航台站周边电磁环境变得非常复杂,无线电干扰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导航装备的正常工作,制约了战技术性能发挥,甚至危及飞行安全,并且干扰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电磁干扰指在无线电频段内,可能对有用信号造成损害的无用信号或电磁骚扰。
无线电干扰信号是通过直接耦合或间接耦合方式进入接收设备或系统的电磁能量,它可以对设备所需接收的信号产生影响,导致性能下降、信息差错或丢失,甚至阻断。
电磁干扰一般可分为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带外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等。
(1)同频干扰。
浅析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保护
![浅析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604483fd4b73f242326c5f0b.png)
浅析民航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保护摘要:民航导航台站地处航线上,严格按照场地环境的保护标准进行选址和建造,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经常发生影响导航台站场地电磁环境的事件,严重影响了航路上的飞行安全。
本文从基层员工的角度,从民航导航台站场地电磁环境的破坏特点谈到了台站电磁环境保护的措施,提出了重意识、抓管理的思路,对民航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关键词:导航台站;电磁环境民用機场导航台站所辖设备为DVOR/DME,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设备。
台站分布于机场及航路附近,对场地及电磁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一旦周围的场地环境遭到破坏,将直接影响设备的性能,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因此,电磁环境的防护已经是设备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电磁防护工作要从管理工作入手,增强台站整体环境防护能力,力争将场地环境破坏产生的危害减少到最小。
一、导航台站场地电磁环境保护难点导航台站的设置特点决定了它的保护难点,普遍设置在地点偏远的航路上,往往建设在村屯中、山地上,远离城市,电磁环境较好。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固有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场地保护的难点。
(1)场地环境变化大。
汪清导航台位于吉林省汪清县,1998年建台,2002年空管体制改革时划归民航吉林空管分局。
台站接收时,发现天线阵周围就有成片落叶松树林,最近处距离中央天线约30米,但树木高度对台站尚没有影响。
随着松树的不断长高,2009年,吉林分局开始将其列入隐患库进行治理。
经过长达5年的努力,2014年完成了树木的砍伐工作。
(2)居民欠缺保护意识。
扶余导航台位于吉林省松源市,近几年来台站周围的村屯发展经济,兴建厂房、建设养老院的公用设施,建设时当地居民缺乏民航导航台站的保护意识,没有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规范要求自行兴建了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厂房。
发现周边的兴建计划后,吉林分局积极沟通,促使相关单位降低高度、更改房顶材质,避免了导航台电磁环境遭到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1 引言航空无线电导航是以各种地面和机载无线电导航设备,向飞机提供准确、可靠的方位、距离和位置信息。
来自非航空导航业务的各类无线电设备,高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等引起的有源干扰和导航台站周围地形地物的反射或再辐射,可能会对导航信息造成有害影响。
为使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与周围电磁环境合理兼容,保证飞行安全,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管理和作为非航空导航设施与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兼容的准则。
2 中波导航台(NDB)2.1中波导航台是发射垂直极化波的无方向性发射台。
机载无线电罗盘接收中波导航台发射的信号,测定飞机与中波导航台的相对方位角,用以引导飞机沿预定航线飞行、归航和进场着陆。
2.2中波导航台包括机场近距导航台、机场远距导航台和航线导航台。
近距导航台和远距导航台通常设置在跑道中心延长线上,距跑道端1000—11000m之间。
航线导航台设置在航路或航线转弯点、检查点和空中走廊进出口。
2.3中波导航台工作在150—700kHz范围内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划分给无线电导航业务和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的频段。
2.4远距导航台和航线导航台覆盖区半径为150km(白天)。
近距导航台的覆盖区半径为70km(白天)。
2.5中波导航台覆盖区内最低信号场强,在北纬40o以北为70μV/m(37dB),在北纬40o以南为120μV /m(42dB)。
2.6在中波导航台覆盖区内,对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干扰的防护率*为9 dB, 对其它各种有源干扰的防护率为15dB。
2.7 以中波导航台天线为中心,半径500 m以内不得有110kV及以上架空高压输电线;半径150m以内不得有铁路、电气化铁路、架空金属线缆、金属堆积物和电力排灌站;半径120m以内不得有高于8m的建筑物;半径50 m以内不得有高于3 m的建筑物(不合机房)、单棵大树和成片树林。
3 超短波定向台(VHF/UHF DF)3.1 超短波定向台是一种具有自动测向装置的无线电定向设备,通过接收机载电台信号,测定飞机的方位,引导飞机归航,辅助飞机进场着陆,配合机场监视雷达识别单架飞机。
3.2超短波定向台通常设置在跑道中心延长线上,亦可与着陆雷达配置在一起。
3.3超短波定向台工作在118~150MHz和225~400MHz两个频段中,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划分给移动业务和航空移动业务的频段。
* 防护率系指保证导航接收设备正常工作的接收点处信号场强与同频道干扰场强的最小比值,以分贝(dB)表示。
3.4超短波定向台最低定向信号场强为90μV/m(39dB)。
3.5超短波定向台对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干扰的防护率为14dB,对其它有源干扰的防护率为20dB。
3.6 以定向台大线为中心,半径700m以内不得有110kV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500m以内不得有35kV 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电气化铁路和树林;300 m以内不得有架空金属线缆、铁路和公路;70m以内不得有建筑物(机房除外)和树木;70m以外建筑物的高度不应超过以大线处地面为准的2.5o垂直张角。
4 仪表着陆系统(ILS)仪表着陆系统由机载航向、下滑、指点信标接收机和地面航向、下滑、指点信标发射机组成,它为飞机提供航向道、下滑道和距跑道着陆端的距离信息,用于复杂气象条件厂,按仪表指示引导飞机进场着陆。
4.l 航向信标台4.1.1航向信标台通常设置在跑道中心延长线上,距跑道终端100~600m处。
4.1.2航向信标台工作在108~111.975MHz频段。
4.1.3航向信标台向飞机着陆方向发射水中极化的扇形合成场型,其覆盖区为,以航向信标台大线为基准,在跑道中心延长线±10o以内为45km,在10o~35o之间为30km(图1)。
图1 航向信标台覆盖区4.1.4航向信标台覆盖区内,最低信号场强为40μV/m(32dB)。
4.1.5 在航向信标台覆盖区内,对调频广播干扰的防护率为17dB,对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干扰的防护率为14dB,对其它各种有源干扰的防护率为20dB。
4.1.6在航向信标台场地保护区(图2)内,不得有树木、高杆作物、建筑物、道路、金属栅栏和架空金属线缆。
进人航向信标台的电源线和电话线应从保护区外埋人地下。
在航向信标台天线前向±10o、距离天线阵3000m的区域内,不得有高于15m的建筑物、高压输电线等大型反射物体存在。
图2 航向信标台保护区4.2下滑信标台4.2.1下滑信标台通常设置在跑道着陆端以内跑道的一侧,距跑道中心线120—200 m,距跑道着陆端约300m。
4.2.2下滑信标台工作在328.6~335.4 MHz频段。
4.2.3下滑信标台向飞机着陆方向发射一水平极化的扇形合成场型。
其覆盖区为,在下滑道左右8o 以内,仰角0.45—1.75θ(θ为下滑角)之间不小于18km(图3)。
4.2.4 下滑信标台覆盖区内最低信号场强为400μV/m(52dB)。
(a)方位覆盖(b)仰角覆盖图3下滑信标台覆盖区4.2.5在下滑信标台覆盖区内,对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干扰的防护率为14dB,对其它各种有源干扰的防护率为20dB。
4.2.6 下滑信标合的保护区如图4所示。
在A区内不得有高于0.3m的农作物和杂草,不得有建筑物、道路、金属栅栏和架空金属线缆。
进人下滑信标台的电源线和电话线应从A区外埋入地下。
在B 区内不得有高于10m的金属物体、堤坝、树林和高压输电线等大型反射体存在。
图4 下滑信标台保护区4.3指点信标台4.3.l指点信标台通常设置在距跑道端1000—11000 m之间。
4.3.2指点信标台的工作频率为75MHz。
4.3.3 指点信标台向空中发射垂直扇型波束。
其覆盖区为,高度50—100m时,纵向宽度为200—400m;高度200—400m时,纵向宽度为400—800m(图5)。
图5指点信标台覆盖区4.3.4 指点信标台覆盖区内最低信号场强为1.5 mV/m(64dB)。
4.3.5在指点信标台覆盖区内,对有源干扰的防护率为23dB。
4.3.6在指点信标台保护区(图6)内,不得有超出以地网或天线阵最低单元为基准、垂直张角为20o的障碍物。
图6 指点信标台保护区5 全向信标台(VOR)5.1全向信标台与机载全向信标接收机配合工作,能全方位、不间断地向飞机提供方位信息,用于引导飞机沿预定航线飞行、归航和进场着陆。
5.2全向信标台分为机场全向信标台和航线全向信标台。
机场全向信标台通常设置在机场内或跑道中心延长线上,距跑道端360—11 000m之间。
5.3全向信标台工作在108—117.975MHz频段。
5.4飞行高度为400m时,全向信标台的覆盖区半径为65km。
5.5全向信标台覆盖区内最低信号场强为90μV/m(39dB)。
5.6在全向信标台覆盖区内,对调频广播仟扰的防护率为17dB,对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干扰的防护率为14dB,对其它各种有源干扰的防护率为20dB5.7全向信标台场地保护要求(图7)图7全向信标台场地要求5.7.1以天线为中心,半径200 m以内不得有建筑物(机房除外);半径200 m以外,金属结构建筑物的高度不应超过以天线基础为准1.2o垂直张角,木质结构建筑物的高度不应超过以天线基础为准2.5o 垂直张角。
5.7.2以天线为中心,半径150m以内不得有树木,距大线150~300m之间不得有高于9m的独立树木,300m以外树木的高度不应超过以天线项部为准2o垂直张角。
5.7.3以天线为中心,半径150m以内不得有金属栅栏和拉线,150m以外金属栅栏和拉线的高度不应超过以天线基础为准1.5o垂直张角。
5.7.4 以天线为中心,半径360m以内不得有架空金属线缆,360m以外架空金属线缆的高度不应超过以天线顶部为准0.5o垂直张角;径向进入全向信标台内的电源线和电话线应从200 m以外埋入地下。
6 测距台(DME)6.1测距台与机载设备配合工作,能不间断地为飞机提供距离信息,用以引导飞机沿航线飞行和进场着陆。
6.2测距台通常与全向信标台配置在一起,与仪表着陆系统配合工作的测距台可单独配置在机场内。
6.3测距台工作在960—1215MHz频段。
6.4 飞行高度为400m时,测距台覆盖区半径为65km。
6.5测距台覆盖区内最低信号场强为1380μV/m(63dB),最低峰值脉冲功率密度为-83dBW/m2。
6.6在测距台覆盖区内,对各种有源干扰的防护车为8dB。
6.7 测距台的场地保护要求与5.7相同。
7 塔康导航台(TACAN)7.1塔康导航台与机载设备配合工作,能不间断地为飞机提供方位和距离信息,用以引导飞机沿预定航线飞行、旧航和辅助飞机进场着陆。
7.2 塔康导航台通常设置在机场内或跑道中心延长线上。
7.3塔康导航台工作在962—1213MHz频段。
7.4飞行高度为400 m时,塔康导航台覆盖区半径为65 km。
7.5 塔康导航台覆盖区内最低信号场强为1000μV/m(60dB),最低峰值脉冲功率密度为-86dBw/m2。
7.6在塔康导航台覆盖区内,对各种有源干扰的防护率为8dB。
7.7 塔康导航台场地保护要求7.7.1以天线为中心,半径300 m以内场地应平坦开阔,一切障碍物的高度不应超出图8所示的阴影区。
7.7.2以天线为中心,半径300 m以外的植物区和其它障碍物,其高度应满足如下要求(图8):图8 塔康导航台场地要求a.最大水平张角为9o的植物区,允许最大垂直张角为13o。
b.最大水平张角为30o的植物区,允许最大垂直张角为7o。
c.最大水平张角为3o的障碍物,允许最大垂直张角为8o。
d.最大水平张角为10o的障碍物,允许最大垂直张角为5o。
7.7.3以天线为中心,半径300 m以内不得有铁路和架空金属线缆。
引入塔康导航台的电源线和电话线应从300 m以外埋入地下。
8 着陆雷达站(PAR)8.1着陆雷达站向着陆方向交替发射水平和垂直扫描波束,接收飞机的反射回波,测定其位置,用以引导飞机进场着陆。
8.2着陆雷达站通常设置在跑道中部的一侧,距跑道边缘不少于100 m。
8.3着陆雷达站的工作频率为9370±30MHz。
8.4着陆雷达站的覆盖区为,以天线为基准,方位±10o,仰角-1o— +8o,距离35km(图9)。
8.5着陆雷达站周围应平坦开阔。
在覆盖区,距天线500 m以内不得有高于以天线为基准0.5o垂直张角的障碍物。
8.6 配有超短波定向台的着陆雷达站,还应满足第3章超短波定向台的各项保护要求。
图9 着陆雷达覆盖区9 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9.1测量信号场强和干扰场强所用仪器应符合GB 6113—85《电磁干扰测量仪》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