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05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
护理教育导论自考重点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广义的教育是指对人从生到死全部感化的总和。
(即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自觉的和自发感化的总和。
)2.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3.教育的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4.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5.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即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和青少年,也包括成人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6.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的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
7.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8.中等专业教育是继初等教育之后的以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专门教育。
9.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泛指全部高级中等教育后的专门教育。
它包括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
10.护理教育是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11.护理教学原则是根据护理教育目的、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观察法是护理教育研究人员对护理现象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从自然发生的现象中探索事实材料2.文献法是通过收集并阅读大量有关护理教育方面的文件、资料、图书、作业、试卷等,经过综合分析,全面准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得出研究结论和报告3.统计法是对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所得到的大量数据迸行统计处理,以便对研究的护理教育问题做出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4.个案研究法是指针对护理教育某一具体问题或单个研究对象进行深人仔细研究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教育基本原理与护理教育1.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可写成公式S(刺激)——R(反应行为)。
2·操作性行为没有已知刺激,而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行为,因而操作性行为亦称为自发性行为,可写成公式R(反应行为)——S(刺激)。
护理教育名词解释
护理教育名词解释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护理学本科段课程代码3005《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1.广义的教育:对人从生到死全部感化的总和。
即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自觉地和自发感化的总和。
2.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指佳偶这根据一定社会或者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活动,以便把受教育着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服务的人。
3.护理教学过程:护理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护理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过程。
4.实验法:科学认识过程中经验层次的一种认识活动,是研究主体主动变革研究客体的一种科学活动,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为揭示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现象之间的联系而采用的一种活动。
5.观察法:护理教育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是护理教育研究人员对护理现象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从自然发生的现象中探索事实材料。
6.文献法:通过收集并阅读大量有关护理教育方面的文件、资料、图书、作业、试卷等,经过综合分析,全面准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得出研究结论和报告。
7.统计法: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所得到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便对研究的护理教育问题做出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8.应用律:任何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结,通过应用或联系则可使之加强,练习越多,则连结力越强。
9.惩罚:某种行为可以导致某种不愉快的后果,个体为避免这种后果而减少做出这种行为的概率。
10.感觉记忆:对所得到的刺激只记录很短的一段时间。
它是一个高效能的系统,能够记录所有感觉接收器输入的原始形态刺激。
11.社会学习:又称观察学习,它出现在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时,换句话说,通过榜样进行学习。
12.替代性强化:当观察者看到榜样通过进行某种行为而获得正性强化时,学会榜样行为的可能性就增高。
护理教育名词解释说课讲解
护理教育名词解释护理学本科段课程代码3005《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1.广义的教育:对人从生到死全部感化的总和。
即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自觉地和自发感化的总和。
2.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指佳偶这根据一定社会或者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活动,以便把受教育着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服务的人。
3.护理教学过程:护理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护理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过程。
4.实验法:科学认识过程中经验层次的一种认识活动,是研究主体主动变革研究客体的一种科学活动,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为揭示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现象之间的联系而采用的一种活动。
5.观察法:护理教育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是护理教育研究人员对护理现象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从自然发生的现象中探索事实材料。
6.文献法:通过收集并阅读大量有关护理教育方面的文件、资料、图书、作业、试卷等,经过综合分析,全面准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得出研究结论和报告。
7.统计法: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所得到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便对研究的护理教育问题做出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8.应用律:任何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结,通过应用或联系则可使之加强,练习越多,则连结力越强。
9.惩罚:某种行为可以导致某种不愉快的后果,个体为避免这种后果而减少做出这种行为的概率。
10.感觉记忆:对所得到的刺激只记录很短的一段时间。
它是一个高效能的系统,能够记录所有感觉接收器输入的原始形态刺激。
11.社会学习:又称观察学习,它出现在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时,换句话说,通过榜样进行学习。
12.替代性强化:当观察者看到榜样通过进行某种行为而获得正性强化时,学会榜样行为的可能性就增高。
13.自我强化:内在的自我调节性强化。
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大全
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感化、启发、引导个体并使其得到发展的活动,其目的是促进新一代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
2,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3.护理教育:狭义的护理教育是研究护理工作中的教育问题,是护理学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广义的护理教育则是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4.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5.护理教学过程:护理教学过程是护理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护士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
6.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7.准备律:当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任其产生反应就会使之感到满足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强迫其作出反应则会产生苦恼。
8.应用律:任何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通过应用或练习则可使之加强,练习越多,则联结力越强。
9.失用律:如果某一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在若干时间内不加以练习的话,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失用律还有一条附律指出,两次练习的间隔越近,则某一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越强。
10.效果律:刺激与反应之间所建立的联结受反应效果的影响。
当反应结果是满意的时候,联结力量就增强;相反,当反应结果是烦恼的时候,联结力量就削弱。
11.正性强化:即指某种具体行为的后果,或者说效果是积极的,就能增进该行为重现的概率。
12.负性强化:即指某种具体行为可以避开某种不愉快的后果,就会增加该行为重现的概率。
13.惩罚:即指某种行为可以导致某种不愉快的后果,个体为了避免这种后果会减少做出这种行为的概率。
14.强化消退:即指在反应之后,如果不继续给以强化,反应行为就会消失。
15.逆反干预:当新记忆的东西与以前学习的内容相作用时会发生干扰作用学习影响了对旧内容的记忆就称为逆反干预。
护理教育导论03005
护理教育导论03005第一章绪论1、教育的产生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2、教育的发展现代教育产生于18世纪后半叶和19世纪前半叶。
我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夸美纽斯《大教育论》成为一门较系统的学科----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3、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4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5、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
教育内容: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
教育手段: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6、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7、护理教育:是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护理教育是一种培养护理人才的专业教育活动。
(基本任务)8、我国护理教育可分为护理研究生教育、护理本科教育、护理专科教育和中专护理教育4个层次。
9、1988年美国人约翰逊在福州成立第一所护士学校;10、1860年南丁格尔创立了圣托马斯护理学校。
11、今后护理教育的发展:完善护理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护理教学方法的改革。
12、护理教育学的教学内容(1)护理教育理论的发展(2)护理教育的基本原理(3)护理教学理论(4)护理教育资源配置理论或护理教育的组织管理13、护理教育的任务(1)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2)开展护理学专业科学研究和教育研究(3)发展社会服务项目14、护理教育的研究方法按照研究中能否控制变量来划分,可分成实验方法和非实验方法:护理教育的研究方法多为非实验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C.文献法D.比较法E.统计法F.个案研究法第二章护理教育导论基础1、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等。
自考《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及答案
《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及答案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护理教育:是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3.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4.效果律:刺激与反应之间所建立的联结受反应结果的影响。
5.负性强化:指某种具体行为可以避开某种不愉快的后果,就会增加该行为重现的概率。
6.替代性强化:当观察者看到榜样通过进行某种行为而获得正性强化时,学习榜样行为的可能性就增高,这叫做替代性强化。
7.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全过程。
8.内容设计:即将知识传播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所教授的内容。
9.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互动结构进行互相学习的系统学习方法。
10.操作技能:是指以程序性知识为基础,借助于骨骼肌运动,经过学习和训练,实现将一系列外部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进行组合,并趋于高度自动化时形成的一种技能。
用于解决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1.成熟依赖性技能:即在遗传因素的影响下,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发展和掌握的技能,这些动作能力与特定的年龄阶段相适应。
12.内反馈:指来自于操作者本身的反馈,包括来自于操作者自身肌肉和关节的操作性反馈和由操作者本人可观察到的行为效果获得的反应性反馈。
13.技能迁移:是指一项技能对另一项技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或消极的抑制作用(称为负迁移)。
14.课程(史点豪斯提出):是通过各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努力把教育的基本原理、特点传授给学生。
15.活动课程:以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作为组织教学的中心而设置的课程。
16.讲授法: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系统而连贯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
17.组:是有共同的目标、相互依赖性、(小)组存在的共识、相互作用及有代表性的社会团体。
18.开放式学习: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所谓“开放”是指为适应学习者控制学习能力而灵活变化的一种教育过程。
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
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护理教育导论是指对护理教育领域中的关键概念、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解释和描述的学科。
下面是对护理教育导论中的几个重要名词进行解释:1. 护理教育:指培养、培训和提高护理专业人员的教育过程和方法。
它包括理论教学、临床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
2. 教育:指通过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提供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教育可以有形式多样,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临床实习等等。
3. 导论:指对某一学科或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内容进行概括性介绍和解释的学科。
导论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
4. 护理:指通过科学的方法为病人提供健康维护、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病因处理等方面的服务。
护理专业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心理护理等。
5. 理论:指对事物本质、规律和关系进行总结和解释的系统知识体系。
护理教育导论中的理论包括有关护理教学、护理实践、护理研究等方面的理论。
6. 实践: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中的行动过程。
护理教育导论中的实践包括临床实践、技能实训、模拟演练等。
7. 研究:指为了发现新知识、验证假设、解决问题等目的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探究。
护理教育导论中的研究包括护理教育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护理实践研究等。
8. 护理师:指完成了相关护理教育和培训,并取得合法资格证书的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
护理师具备护理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能够为病人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9. 职业道德:指在从事特定职业活动过程中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护理教育导论中的职业道德包括护理师应具备的关爱、尊重、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道德要求。
10.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护理教育导论中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
护理教育导论中的这些名词解释对于理解护理教育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意义非常重要,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护理教育导论的知识和理论。
《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
备课笔记:是用于提醒教师本人在讲课时要注意的某些细节。
笔试评估:用笔试的方法进行评估,包括论述题,客观题等需笔答的测试。
闭合系统:指不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变化比率强化:指强化不是按预定的反应次数进行,而是发生在变化的反应次数之后。
变化间隔强化:指强化发生在变化的时间间隔里,有时长,有时短。
操作或口试评估:采用口试或在临床进行世界操作进行评估。
操作技能:指借助于骨骼肌运动,实现将一系列外部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进行组合,并趋向于自然化时形成的一种技能。
操作性行为:指没有已知的刺激,而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行为,因而操作性行为亦称为自发性行为。
测量:根据一定的规则,对事物进行量的测定。
成绩的评估:用来评估一个学生过去做的怎么样。
惩罚:是指某种行为可以导致某种不愉快的后果,个体为了避免这种后果会减少作出这种行为的概率。
次系统:系统是按照其复杂程度的层次而组织的,每个层次的系统包含一些较简单的较低层的系统,称之为~带教制:是一种个体化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分配给一个特殊的带教老师,这样他们在每天的临床实践中便可以与一个角色榜样共同工作。
倒摄迁移:指新技术对已有的技能的影响。
定量评估:指采用定量计算方法,对评估的内容进行数量化的过程。
定性评估:使用描述性语言对评估对象“质”的特征程度、状态和性质等非量化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反馈:指输出的部分再返回来以进行调节。
非正式评估:是个人的、主观的评估,它可以是从对学生每天行为的观察、从学生的练习以及非正式的接触或交谈中逐渐获得资料的过程。
负性强化:是指某种具体行为可以避开某种不愉快的后果,就会增加该行为重现的概率。
感觉记忆:是对所得到的刺激只记录很短的一段时间,它是一个高效能的系统,能够记录所有感觉接收器输入的原始形态刺激。
护理教育导论自考重点
护理教育导论自考重点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广义的教育是指对人从生到死全部感化的总和。
(即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自觉的和自发感化的总和。
)2.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3.教育的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4.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5.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即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和青少年,也包括成人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6.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的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
7.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8.中等专业教育是继初等教育之后的以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专门教育。
9.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泛指全部高级中等教育后的专门教育。
它包括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
10.护理教育是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11.护理教学原则是根据护理教育目的、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观察法是护理教育研究人员对护理现象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从自然发生的现象中探索事实材料2.文献法是通过收集并阅读大量有关护理教育方面的文件、资料、图书、作业、试卷等,经过综合分析,全面准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得出研究结论和报告3.统计法是对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所得到的大量数据迸行统计处理,以便对研究的护理教育问题做出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4.个案研究法是指针对护理教育某一具体问题或单个研究对象进行深人仔细研究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教育基本原理与护理教育1.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可写成公式S(刺激)——R(反应行为)。
2·操作性行为没有已知刺激,而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行为,因而操作性行为亦称为自发性行为,可写成公式R(反应行为)——S(刺激)。
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
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教育(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
教育(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教育手段: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方式。
教学: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护理教育: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准备律:当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任其产生反应就会使其感到满足;当不准备对某个刺激做出反应时,强迫其作出反应就会使其苦恼。
当准备对某个刺激做出反应时,因外界因素阻碍其产生反应,同样会使其产生苦恼。
应用律:任何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通过应用或练习加强,联系的次数越多,则联结力度越强。
失用律:某一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在一段时间内不加以练习的话,则二者之间的联结就会减弱;两次练习的间隔时间越短,则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力就会越强。
效果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受反应效果影响。
当反应结果是满意的时候,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力就会增强;相反,当反应结果是烦恼的时候,二者的联结就会减弱。
社会学习:又称观察学习,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以之为榜样而进行学习的方式。
(班杜拉,美)认知结构: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
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互动结构进行互相学习的系统学习方法。
应答性行为: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
固定间隔强化:反应在固定的时间间隔里被强化。
变化间隔强化:强化发生的变化的时间间隔里,有时长,有时短。
固定比率强化:强化发生在预定的若干次反应之后。
变化比率强化:强化不是按预定的反应次数进行的,而是发生在变化的反应次数之后,既强化的比率是变化的。
03005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
03005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感化、启发、引导个体并使其得到发展的活动,其目的是促进新一代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
2,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3.护理教育:狭义的护理教育是研究护理工作中的教育问题,是护理学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广义的护理教育则是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4.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5.护理教学过程:护理教学过程是护理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护士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
6.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7.准备律:当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任其产生反应就会使之感到满足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强迫其作出反应则会产生苦恼。
8.应用律:任何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通过应用或练习则可使之加强,练习越多,则联结力越强。
9.失用律:如果某一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在若干时间内不加以练习的话,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失用律还有一条附律指出,两次练习的间隔越近,则某一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越强。
10.效果律:刺激与反应之间所建立的联结受反应效果的影响。
当反应结果是满意的时候,联结力量就增强;相反,当反应结果是烦恼的时候,联结力量就削弱。
11.正性强化:即指某种具体行为的后果,或者说效果是积极的,就能增进该行为重现的概率。
12.负性强化:即指某种具体行为可以避开某种不愉快的后果,就会增加该行为重现的概率。
13.惩罚:即指某种行为可以导致某种不愉快的后果,个体为了避免这种后果会减少做出这种行为的概率。
14.强化消退:即指在反应之后,如果不继续给以强化,反应行为就会消失。
15.逆反干预:当新记忆的东西与以前学习的内容相作用时会发生干扰作用学习影响了对旧内容的记忆就称为逆反干预。
护理学本科-3005《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
护理学本科段课程代码3005《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 1.广义的教育:对人从生到死全部感化的总和。
即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自觉地和自发感化的总和。
2.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指佳偶这根据一定社会或者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活动,以便把受教育着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服务的人。
3.护理教学过程:护理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护理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过程。
4.实验法:科学认识过程中经验层次的一种认识活动,是研究主体主动变革研究客体的一种科学活动,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为揭示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现象之间的联系而采用的一种活动。
5.观察法:护理教育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是护理教育研究人员对护理现象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从自然发生的现象中探索事实材料。
6.文献法:通过收集并阅读大量有关护理教育方面的文件、资料、图书、作业、试卷等,经过综合分析,全面准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得出研究结论和报告。
7.统计法: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所得到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便对研究的护理教育问题做出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8.应用律:任何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结,通过应用或联系则可使之加强,练习越多,则连结力越强。
9.惩罚:某种行为可以导致某种不愉快的后果,个体为避免这种后果而减少做出这种行为的概率。
10.感觉记忆:对所得到的刺激只记录很短的一段时间。
它是一个高效能的系统,能够记录所有感觉接收器输入的原始形态刺激。
11.社会学习:又称观察学习,它出现在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时,换句话说,通过榜样进行学习。
12.替代性强化:当观察者看到榜样通过进行某种行为而获得正性强化时,学会榜样行为的可能性就增高。
13.自我强化:内在的自我调节性强化。
护理教育导论试题及答案重点
护理教育导论试题及答案重点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 护理教育:护理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学活动,使护理学习者掌握护理理论、技能和价值观,培养成为具有护理专业素质的护理人才的过程。
2. 护理教育者:护理教育者是指在护理教育过程中承担教学任务,引导和帮助护理学习者获取护理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包括护理教师和护理教育工作者。
3. 护理教学方法:护理教学方法是指在护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案例分析法等。
4. 护理教育目标:护理教育目标是指护理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5. 护理教育评价:护理教育评价是指对护理教育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以判断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为护理教育改进提供依据。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护理教育的任务。
答:护理教育的任务包括:(1)传授护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护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3)塑造护理学生的专业价值观和职业素养;(4)提高护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护理服务质量;(5)培养护理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 请简述护理教育原则。
答:护理教育原则包括:(1)以人为本:关注护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尊重护理学生的主体地位;(2)理论联系实际:将护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护理学生的实践能力;(3)严谨治学:坚持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保证护理教育质量;(4)素质教育:注重培养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护理学生的职业素养;(5)终身学习:鼓励护理学生持续学习和自我完善,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
3. 请简述护理教育者的角色。
答:护理教育者的角色包括:(1)传授者:向护理学生传授护理知识和技能;(2)引导者:引导护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3)帮助者:帮助护理学生解决学习和实践中的问题;(4)评价者:对护理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5)研究者:开展护理教育研究,提高护理教育质量;(6)领导者:组织和管理护理教育过程,提升护理教育水平。
护理_教育导论自考重点
.1 / 9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1.广义的教育是指对人从生到死全部感化的总和。
<即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自觉的和自发感化的总和。
>2.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3.教育的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4.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5.受教育者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即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和青少年,也包括成人教育中的成人学生。
6.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的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
7.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8.中等专业教育是继初等教育之后的以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专门教育。
9.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泛指全部高级中等教育后的专门教育。
它包括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
10.护理教育是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11.护理教学原则是根据护理教育目的、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观察法是护理教育研究人员对护理现象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从自然发生的现象中探索事实材料2.文献法是通过收集并阅读大量有关护理教育方面的文件、资料、图书、作业、试卷等,经过综合分析,全面准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得出研究结论和报告3.统计法是对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所得到的大量数据迸行统计处理,以便对研究的护理教育问题做出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4.个案研究法是指针对护理教育某一具体问题或单个研究对象进行深人仔细研究的一种方法。
第二章教育基本原理与护理教育1.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可写成公式S<刺激>——R<反应行为>。
2·操作性行为没有已知刺激,而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行为,因而操作性行为亦称为自发性行为,可写成公式R<反应行为>——S<刺激>。
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
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教育(狭义)-——是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一定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服务的人准备率-——当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任其产生反应就会使其感到满足;当不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强迫其作出反应则会产生苦恼固有价值技能-——即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所需要的技能,这些技能能够体现人生的价值如娱乐活动和职业等方面的技能个别辅导-——或导师制是指为达到特殊目的、完成一定学习任务,在整个培训阶段学生护士与指导教师之间建立的特殊关系这种方式的目的在于通过指导教师的多种功能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促进学生训练试卷的效度-——效度是指由数据所提供的差异反映出所要测量的各个项目之间的真是差异程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应用律-——是指任何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通过应用或学习则可使之加强,练习越多,则连接力越强成熟依赖性技能-——指在遗传因素的影响下,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发展和掌握的技能,这些动作能力与特定的年龄阶段相适应咨询-——是对咨询者提供帮助及指导的另一种形式事实上,一种咨询关系被理解为两个个体之间的另一种协议,所以服务对象有权决定是否愿意加入这种咨询关系试卷的信度-——信度是指试卷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的程度,信度大体包括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稳定性信度前者是本内部部分之间的相关程度,追求其等同相关系数后者是指同一测验先后两次在同一被测总体中实施,两次测验结果的相关程度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高等教育泛指全部高级中等教育后的专门教育它包括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失用律-——是指如果某一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在若干时间内不加以练习的话,连接的力量就会减弱失用律还有一条附律指出,两次练习的间隔越接近,则某一刺激与反应间的连接力越强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将学习所得的知识、技术、概念、方法、原理以及情感和态度等变化的应用角色-——一词是用来描述人的社会行为,即指社会中某一特定地位人群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模式在社会中的角色往往是按照社会或特定组织的期望,以及个人对自己的期望所表现出的行为,角色还反映出这一特定人群的目标、价值观和情感等试卷的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试题区分被测的特征差异或鉴别其优劣、高低程度的能力护理教育-是指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效果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接受反映效果的影响当反映结果是满意的时候,连接力量就增强;相反,当反应结果是烦恼的时候,联结力量就削弱前摄迁移-——通常情况下,已有的技能会影响新技能的学习,这种现象叫前摄迁移经验学习-——是指学习那些从经验中获得的结果和知识,其实质是通过“做”进行学习,而不是通过听别人讲述或自己阅读来学习知识,做的同时可以达到行为的改变“光环”效应--——是指一个学生前面问题的回答情况会对评分人后面的判断产生影响护理教学过程-——护理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护士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使他们身心发展的过程强化消退-——即指在反应之后,如果不继续给以强化,反应行为就会逐渐消失其中正性强化效果最佳,惩罚收效最少,负性强化居中课程(广义)-——是指为了实现各级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极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课程(狭义)-——是指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对学生而言是为了从学校毕业而学习的科目),如护理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护理理论课程、基础护理课程等等个案研究-——是对一个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它比制定一个护理计划更深入、更具体定量评估-——是指采用定量计算方法,对评估的内容进行数量化的过程护理教学原则-——是根据护理教学目的、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逆反干预-——当记忆的新东西与以前学习过的内容相作用时会发生干扰作用,这种新知识的学习影响了对旧内容的记忆就称为逆反干预教育测量-——是指应用测量手段对教育活动所作的量的测定正性强化-——指某种具体行为的后果,或者说效果是积极的,就能增进该行为重现的概率教育(广义)-——是指人从生到死全部感化的总和既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自觉地和自发感化的总合前作用干预-——先前学习的知识对后来的学习产生干扰称-——“组”的定义-——一般强调“组”具有下述特性:共同的目标、相互依赖性、(小)组存在的共识、相互作用及有代表性的社会团体评价-——是判断个体特性价值的过程,及对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个体特性是通过测量或评估获得的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和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社会学习-——又称观察学习,它出现在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时,换句话说,学会榜样行为的可能性就增高替代性强化-——(又称代受的强化)是指当观察者看到榜样通过进行某种行为而获得正性强化时,学会榜样行为的可能性就增高议题讨论组-——以某一论点或题目为中心进行的教学活动小组为议题讨论组通常,作为小组活动中心的议题答案尚存在争议或是可引起争议的内容教育评估-——是对所设计的评估内容,根据一定的评估标准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类的过程真实性-——又称效度,效度是指评估的有效性,即一个评估结果与所欲测量的属性之间相符程度的指标真实性是指一项评估或测试实际上达到了多少它应该达到的目的,它是评估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成员按照一定互动结构进行互相学习的系统学习方法课题组-——可以被解释为一种为进行有目的的实验而组成的研究单位,课题组的活动宗旨和规划是由学生们的教育需求和兴趣决定的该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学习者与课题宗旨及规划的确定密切相关,并积极参与学习实验过程教育评价-——参照现有的教育目标,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活动中的事务或人作出综合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改善教育管理以及促进决策可靠性-——又称信度,它反应测量或评估的稳定性,代表所得到资料的稳定程度它是指一个测试在测量被测对象时前后一致的程度,即它不受偶然因素干扰的程度也就是在相同的条件下,一个测验多次被同一组被测对象评估的结果或所得到的资料相同的程度文献法-——是指通过收集并阅读大量有关护理教育方面的文件、资料、图书、作业、试卷等,经过综合分析,全面准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得出研究结论和报告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是指借助于骨骼肌运动,实现将一系列外部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进行组合,并趋于自然化时形成的一种技能其目的是为了处理某种特定的作业开放式学习-——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特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并采用多种媒体、导师指导及支持系统等进行学习演示-——是对事实、概念、或过程的直观解释过程性评估-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估,其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动态过程的教学效果,及时反馈1.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服务的人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教育学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3.护理教育—是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4.护理教学课程—是护理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护士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使他们身心发展的过程5.实验法—是科学认识过程中经验层次的一种认识活动,是研究主体主动变革研究客体的一种科学活动,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为揭示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想象之间的联系而采用的一种活动6.护理学原则—是根据护理教育目的、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7.统计法—是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所得到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使对研究的护理教育问题作出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8.回顾性研究—是通过调查历史的护理教育资料或由研究随想回顾历史护理教育事实,从中寻找某一护理现象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9.准备律—是指当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映时,任其产生反应就会使之感到满足,党不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强迫其作出反应则会产生苦恼若正准备对某项刺激作出反应时,由于外界因素阻扰而不能反应时,也会感到苦恼10.失用律—是指如果某一刺激与反应的连接在若干时间内不加以练习的话,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失用律还有一条附律指出,两次练习的间隔越连接,则某一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力越强11.强化消退—是指在反应之后,如果不继续给以强化、,反应行为就会逐渐消失12.正性强化—是指某种具体行为的后果,或者说效果是积极的,就增进该行为重显的概率13.膨胀论——认为整体由相互联系的系统组成,而且各部分之间相互依赖,整体并不等于各部分的总和,而是先于部分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膨胀论运用综合的思想方式,反对将心思现象进行元素分析,它还认为,在某种意义上,部分可以被解释为是对整体个系统所作出的贡献14.逆反干预——是指当新记忆的东西与以前学习的内容相互作用时会发生干扰作用,即新知识的学习影响了对旧内容的记忆15.认知——被用于描述内在的思维过程,例如:思考、学习、记忆、领悟、感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6.前作用干预——与逆反干预相反,指先前学习的知识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17.替代性强化——又称代受的强化,指当观察者看到榜样通过进行某种行为而获得正性强化时学会榜样行为的可能性就增高,这叫作替代性强化18.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互动结构进行相互学习的系统学习方法19.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是指助于骨骼肌肉运动,实现将一系列外部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进行组合,并趋势自然化时形成的一种技能20.固有价值技能——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需要的技能,这些技能能够体现人生的价值,如娱乐活动和职业等方面的技能21.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将学习所得的知识、记住、概念、方法、原理以及感情和态度等变化作用22.前摄迁移——是指通常情况下,已有的技能会影响新技能的学习的想象23.技能迁移——指一项技能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或消极、抑制的作用24.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各级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25.学科——依据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的完整体系26.输入评价——是指某课程计划实施前对学生特征的估计27.文化分析课程模式——以使用文化为基础课程、文化被定义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下一代获得我们所认为的文化精髓28.教育目标——是指教师所预期的学生的变化29.集体自由讨论——是指小组的每位成员自由发表对护理课程主要原理和概念的初步认识,这种方法有助于发展课程原则30.演示——是对事实、概念或过程的直观解释31.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32.议题讨论组——以某一论点或题目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小组为议题讨论组,通常是在某一议题尚无明确答案的情况下,即可以其为焦点展开讨论这种讨论会,即可以持怀疑态度的学生提供发表观点和改变态度的机会,又可为个别学员公开表达自己的信念和价值提供讲坛,还为他们充分争论提供了机会33.自由讨论组——是在组内成员自我控制下进行,讨论题目及方向由学员集体决定,教师仅仅作为了一个旁观者及资料员存在在这种形式的讨论中,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负责,因此,这种发展学生自主性的有效方法34.解答问题组——是指在这种形式的小组讨论中,有指导教师向学习者提供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向他们提供一些信息,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找到问题的答案35.开放式学习——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特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并采用多种媒体、导师指导及支持系统等进行学习36.个别辅导或导师制——是指为达到特殊目的、完成一定学习任务,在整个培训阶段学生护士与指导教师之间的特殊联系该体制的目的是通过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密切的联系,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不断向学生个体提供支持与指导、促进学生训练的过程37.咨询工作的职责——就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去探索、发现及阐明生活方式的机会,使他们能更明智地应变并朝着更美好的人生迈进38.学术讨论组——主要与学术活动联系一般由小组成员阅读短文或论文,继而由全组学员就该题进行讨论在护理学讨论中,常有一个学习者提出一篇与护理学某领域有关的论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39.指导讨论组——是指在这种形式的讨论中,教师承担领导责任,在讲课时,由教师提出一个明确的论点或概念作为讨论组讨论的目的,并在讨论过程中发展这个概念,指导性讨论通常是在临床工作人员讲座后惯于采用的一种手段,针对学生容易误解的一些内容进行有意义的诱导、启发40.课题组——可以被解释为一种为进行有目的的实验而组成的研究单位,客体组的活动宗旨和规划是根据学生们的教育和兴趣确定的41.临床——一词系指任何为病人或服务对象提供健康服务的场所,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上的床边或狭义的病床意识42.临床教学——是帮组学生将既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相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把基础理论知识转移到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中的媒介,并获得进入健康系统和继续教育所必须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43.角色——是用来描述人的社会行为,在社会中的角色往往是按照社会或特定的组织的期望,以及个人对自己的期望所表现出的行为,每个人都担当着多种角色44.个案研究——是对一个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它比制定一个护理计划更深入、更具体45.带教制——是一种个体化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分配给一个特殊的带教老师,这样他们在每天的临床实践中便于可以与一个角色榜样共同工作46.经验学习——是指学习那些从经验中获得结果知识,其实质是通过“做”进行学习,而不是通过听别人讲述或自己阅读来学习知识47.病房报告——是指每一天一个固定的时间里,所有的护理人员在一起讨论,挡实行责任制护理时,内阁护士都要解释它所负责的病人的情况,护士长和其他护士就病情的特殊方面提出疑问,大家共同进行讨论,使气氛轻松而非正式,从而形成一种鼓励学习的方法48.教育测量——是指应用测量手段对教育活动所作的量的测定,虽教育投入、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学生的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测量获得资料49.教育评估——对所设计的评估内容,根据一定的评估标准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类的过程50.教育评价——是参照现有的教育目标,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活动中的事物或人作出综合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过程51.正式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测试来获得资料,并对不同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再经统计学处理和比较的过程,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资料被法定机构认可的52非正式评估——仅是个人的、主观的评估,它可以是从对学生每天行为的观察、从学生的练习以及非正式的接触或交谈中逐渐获得资料的过程53.定量评估——是指采用定量计算方法、对评估的内容进行数量化的过程54.定性评估——是使用描述性语言,对评估对象“质”的特征程度、状态和性质等量化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55.过程性评估——是指教育活动运行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估,其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动态过程的教学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强化和及时调整,使教学活动在不断的监控中得到及时完善,顺利达到预期目的56.真实性又称效度——是指评估的有效性、即一个评估的结果与所欲测量的属性之间相符程度的指标,真实性是指一项评估或测试实际上达到了多少它应该到达的目的,它是评估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57.区分度——是指测试对被测试对象反映水平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58.质量保证——是一项正式的活动或项目,其目的是评估并提高一个有组织的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的护理质量59.质量小组——是一种小组共同解决问题以促进服务质量的方法,小组由3—12人组成,定期开会,讨论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可由他们亲自解决或领导其他人去解决,同时,小组成员还需要不断接受培训,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60.试卷的信度——是指试卷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的程度,信度大体包括内部一致信度和稳定性的信度61.评价——是判断个体特征价值的过程,即对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个体特征是通过测量或评估获得的62-临床教学——指帮助学生将既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有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把基础理论知识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中去的媒介,并获得进入健康保健系统和继续教育所必需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感化、启发、引导个体并使其得到发展的活动,其目的是促进新一代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
,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护理教育:狭义的护理教育是研究护理工作中的教育问题,是护理学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广义的护理教育则是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护理教案过程:护理教案过程是护理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护士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
.教案: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准备律:当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任其产生反应就会使之感到满足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强迫其作出反应则会产生苦恼。
.应用律:任何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通过应用或练习则可使之加强,练习越多,则联结力越强。
.失用律:如果某一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在若干时间内不加以练习的话,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失用律还有一条附律指出,两次练习的间隔越近,则某一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越强。
.效果律:刺激与反应之间所建立的联结受反应效果的影响。
当反应结果是满意的时候,联结力量就增强;相反,当反应结果是烦恼的时候,联结力量就削弱。
.正性强化:即指某种具体行为的后果,或者说效果是积极的,就能增进该行为重现的概率。
.负性强化:即指某种具体行为可以避开某种不愉快的后果,就会增加该行为重现的概率。
.惩罚:即指某种行为可以导致某种不愉快的后果,个体为了避免这种后果会减少做出这种行为的概率。
.强化消退:即指在反应之后,如果不继续给以强化,反应行为就会消失。
.逆反干预:当新记忆的东西与以前学习的内容相作用时会发生干扰作用学习影响了对旧内容的记忆就称为逆反干预。
.前作用于预:与逆反干预相反,先前学习的知识对后来的学习产生干扰时,称为前作用干预。
.发现的学习是指让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的过程发现所学内容的结构、掌握知识原理。
.社会学习又称观察学习,它出现在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时,换句话说,通过榜样进行学习。
.外部强化:强化可以是外来的。
而且直接对行为结果产生强化的作用,如得到奖金、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
.自我强化:强化可以是内在的自我调节性强化。
人在行动之前已制定好行为目标和评价标难,当学习者完成了预定的目标时,就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评价并进行奖励。
.替代性强化(又称代受的强化):当观察者看到榜样通过进行某种行为而获得正性强化时,学会榜样的可能性增高,这叫替代性强化。
.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互动结构进行互相学习的系统学习方法。
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是指借助于骨销肌运动,实现将一系列外部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进行组合,并趋于自然化时形成的一种技能。
.所谓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将学习所得的知识、技术、概念、方法、原理以及情感和态度等变化地应用。
而技能的迁移则指一项技能对另一项技能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称为正迁移〉或消极、抑制的作用(称为负迁移).课程:广义的定义是指为了实现各级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教案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狭义的定义是指根据教案目的而划分的教育内容的各门科目(对学生而言是为从学校毕业取得学位而学习的科目)。
1 / 3.学科:所谓学科,是为了教案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和排列,使它适合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和某一学校教育应达到的水平。
这种依据教案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的完整体系,称为学科。
.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
它是主张实行分科教案,但又要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这一缺点的教育家们,采用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以减少教案科门,把几门学科的教材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中,产生的一种综合课程;.核心课程:由教育者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决定课程,在一定时期内,学习者的学习有一个中心,这样编订的课程就叫做核心课程。
. ”“战略:也称“研制推广”法。
是课程改革方法中的个主要阶段,即研究、设置和推广,简称为“”战略。
.模拟:指以简化的形式仿造某些日常生活情景,其目的是为使学生涉足于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某些方面,设身处地去体验生活。
.教案方法:是指师生为完成一定教案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
.组的顺应性:是指顺从小组观点的现象。
.备课笔记:是教师备课笔记是用于提醒教师本人在讲课时要注意的某些细节。
.开放式学习: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是为适应学习者控制学习能力而灵活变化的一种教育过程,其特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并采用多种媒体、导师指导及支持系统等进行学习。
.课题组:是一种为进行有目的的实验而组成的研究单位。
.个别辅导:又叫导师制,是指为达到特殊目的、完成一定学习任务,在整个培训阶段学生护士与指导教师之间所建立的特殊联系。
.组:是具有共同的目标、相互依赖性、存在的共识、相互作用及有代表性的社会团体。
.演示法:是对事实、概念或过程的直观解释。
.讲授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系统而连贯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
: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案方法。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以促进学生自学动机、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案目标。
目前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的教案方法。
.临床教案:多采用M丽阿()等人对临床教案的定义,即帮助学生将既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有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把基础理论知识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中的媒介,并获得进入健康保健系统和继续教育所必需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
.角色:是指社会中某一特定地位人群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模式。
.经验学习:是指学习那些从经验中获得的结果和知识,其实质是通过“做”进行学习的,而不是通过听别人讲述或自己阅读来学习知识。
.经验学习的连续性:是指高质量的经验依赖于拓广学生得到新经验的能力和从现行的每次经验中获取经验的意义,从而为他们进行将来的经验做好准备。
.互动性:经验学习的互动性是指,经验不能在一个个体身上简单地运行,个人之外的资源可以使经验得以提升。
.个案研究:是对一个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它比制定一个护理计划更深入、更具体。
.带教制:是一种个体化的教案方法,每个学生分配给一个特殊的带教老师,这样他们在每天的临床实践中便可以与一个角色榜样共同工作。
1.连续评估——是指通过评估整个过程中被评估对象的所有表现,从而克服间断评估的缺陷。
2.区分度——是指试卷区分被测的特征差异或鉴别其优劣、高低的程度。
3.过程指标——是评价教育过程的指标。
4.测量——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对事物进行量的测定。
5.教案测量——是指应用测量手段对教案活动所做的量的测定。
评估相当于测量,具有测量非量化事物的价值。
6.教案评价——是参照现有的教案目标,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活动中的事物或人物做出综合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7.效度——是指由数据所提供的差异反映出所要测量的各个项目之间的真实差异程度。
8.信度——是指试卷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的程度。
9.真实性——又称效度,是2 / 3指评估的有效性,即一个评估的结果与所欲测量的属性之间相符程度的指标。
10.教案评估——是对所设计的评估内容,根据一定的评估标准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11.区别性——即区分度,是指测试对被测试对象反应水平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
12.可靠性——又称信度,它反映测量或评估的稳定性,代表所得到资料的稳定程度。
13.实用性——即测试在应有上有无时间、场所、经费等限制。
14.条件指标——是评价完成教育活动所必需的基础条件指标。
15.正式评估——是运用科学方法和工具进行测试来获得资料,并对不同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再经统计学处理和比较的过程。
16.非正式评估——为个人的、主观的评估,它可以是从对学生每天行为的观察、从学生的练习以及非正式的接触或交谈中逐渐获得资料的过程。
17.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用难度指数来描述。
18.间断评估——是指在整个教案计划中,在某个特定时间和场合进行的测试。
19.过程性评估——是在教育活动运行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估,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动态过程的教案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强化和及时调整。
20.总结性评估——是在教育过程某一阶段终结时,对其总体状态和阶段效果进行的评估。
21.目标指标——是反映评价对象水平和质量特征的指标。
22.定量评估——是采用定量计算方法,对评估的内容进行数字化的过程。
23.定性评估——是以描述性语言对评估对象“质”的特征程度、状态和性质等非量化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