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参考模板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五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7ad85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0.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活动目标:1、知道三原色相互搭配可以调出多种色彩。
2、通过看图形推理颜色的方式,大胆尝试探索涂色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色彩的组成。
3、感受三原色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激发幼儿对色彩认知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知道三原色相互搭配可以调出多种色彩。
活动难点:通过看图形推理颜色的方式,大胆尝试探索涂色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色彩的组成。
活动准备:PPT课件一份,调色盘人手一份,颜料若干(红、黄、蓝),城堡图一份。
教学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一活动中,我为了让幼儿更形象、更直观的了解颜色的变化,我将在活动中采用观察法、讲解法、示范法、操作法的形式进行,使整个过程环环紧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中获得有关颜色变化的知识经验。
本次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教师为支持者和合作者,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使他们懂得遇到问题时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幼儿在活动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在操作探索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神秘,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从而完成预设目标的要求。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教师:你们知道吗?红黄蓝三种颜色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三原色)评析:导入比较自然,提问比较自然轻松,孩子没有压力。
(二)、活动过程1、出示彩色城堡图,如果想进城堡必须打开城门。
今天,三个颜色宝宝想要去“彩色城”玩,可是,想要进去,必须要打开城门才行,怎么才能打开城门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彩色城的主人是怎么说的:“欢迎你们来彩色城,如果要打开这扇门,必须要___种颜色填满锁上的___个扇形才行。
红娃娃说:“我有红颜色我先来”,“来看我的,我有黄颜色”,“还有我,我有蓝颜色”。
评析:以PPT课件的形式展示了“彩色城主人”与三位颜色宝宝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的交代了此次活动的目标:找到___种颜色填满锁上的___个扇形,幼儿对此十分感兴趣,必定会好好思考,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一些。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方案(5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方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76b7d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08.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方案活动目标:1.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磁铁的秘密,感知磁铁的特性。
2.愿意参与探索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感知磁铁的磁性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实验器材:磁铁、带回形针的纸小鱼、水彩笔、螺丝帽、棉签、螺丝钉、扣子、别针、发夹、橡皮筋、纸片、回形针、小棒、塑料玩具、硬币、气球一人一份。
2、观察记录表一人一份。
活动过程:一、钓鱼游戏。
二、大胆的猜想。
1、认识实验材料。
2、想想哪些会被磁铁吸住,哪些不会被吸住?3、学会把自己心里想的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排中三、大胆尝试磁铁吸吸吸。
1、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2、与小伙伴交流结果。
四、大胆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拓展经验,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作用。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方案(二)活动目标:1、知道三原色相互搭配可以调出多种色彩。
2、通过看图形推理颜色的方式,大胆尝试探索涂色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色彩的组成。
3、感受三原色组合成新色彩的神奇,激发幼儿对色彩认知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知道三原色相互搭配可以调出多种色彩。
活动难点:通过看图形推理颜色的方式,大胆尝试探索涂色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色彩的组成。
活动准备:PPT课件一份,调色盘人手一份,颜料若干(红、黄、蓝),城堡图一份。
教学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一活动中,我为了让幼儿更形象、更直观的了解颜色的变化,我将在活动中采用观察法、讲解法、示范法、操作法的形式进行,使整个过程环环紧扣,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中获得有关颜色变化的知识经验。
本次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教师为支持者和合作者,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使他们懂得遇到问题时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幼儿在活动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在操作探索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神秘,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从而完成预设目标的要求。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五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01539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1f.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活动目标1、本次活动旨在使幼儿感知蜡烛燃烧的特性,初步理解空气与燃烧的关联。
2、通过活动,使幼儿认识并理解蜡烛的种类与功能,激发对蜡烛的探索欲望和观察总结的技能。
3、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早期兴趣,积累知识技能,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4、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并能与伙伴分享学习体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于让幼儿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理解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活动准备包括香熏蜡、生日蜡烛、不同大小和颜色的蜡烛若干、盘子、打火机和水。
活动过程1、观察活动设立观察区,展示各种蜡烛,激发幼儿自发观察。
教师适时引导,共同探讨蜡烛的特性与用途。
2、实践操作(1)引导幼儿至操作区,观察并描述所见物品,如透明玻璃杯、蜡烛和盘子等,鼓励幼儿自由交流。
(2)教师示范如何利用燃烧的蜡烛油将蜡烛固定在盘中,邀请幼儿观察并动手操作,使蜡烛“站立”。
(3)点燃蜡烛,观察其燃烧时的状况。
(4)幼儿用杯子罩住燃烧的蜡烛,观察蜡烛熄灭、杯子变黑、杯底微热以及杯壁出现“雾”等现象,引导幼儿讨论原因。
(5)再次点燃蜡烛,使用大小不同的杯子重复实验,观察不同现象,即小杯子内空气少,蜡烛先熄灭;大杯子内空气多,蜡烛后熄灭。
3、蜡烛花游戏幼儿手持点燃的大蜡烛,围绕水盆,观察蜡烛油滴入水中形成多彩的“蜡烛花”,它们在水中慢慢变大、变淡,增加活动趣味性。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二)活动目标1. 探索使用多种方法创造“彩虹”的可能性。
2. 鼓励幼儿与伙伴分享探索和实验的经验。
3. 激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究热情,乐于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验。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
5. 在活动中,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1. 选择一个阳光灿烂的天气。
2. 准备一系列用于制造“彩虹”的工具:镜子、浅盘、透明圆珠笔笔杆、水、七彩颜料等。
活动过程1. 引发兴趣提及一位小朋友在雨后有幸看到彩虹,但因其短暂而感到遗憾,他渴望拥有自己的彩虹。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七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51947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0.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活动目标:1、理解时钟的基本功能,掌握整点和半点的读法,培养遵守时间的习惯。
2、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欲望,鼓励大胆的实验和研究。
3、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学习体验。
4、使幼儿体验到“科学融入日常生活”,激发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促进幼儿积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激发进一步探究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课件、自制作表、连线练习图。
幼儿经验准备:已了解数字1至12的认读。
活动过程:一、通过倾听表的声音,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利用声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呢?二、展示课件,引导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
【借助直观工具引导观察】1、了解钟与表的差异。
教师:你们在家中哪些地方见过表?小结:大的、厚的称为钟(挂钟、座钟),小的、薄的称为表(怀表、手表)。
2、认识时钟,区分时针与分针。
【通过观察比较,帮助幼儿理解】(1)播放课件,介绍时钟的特征。
教师:钟和表有哪些共同点?小结:都有1至12的数字,都有表针,都有表盘,用以指示时间。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识别时针与分针。
教师:这两个表针相同吗?不同之处在哪里?小结:短的为时针,长的为分针。
(3)幼儿操作,理解顺时针旋转。
教师:时针将与小朋友玩游戏,它现在在数字1上,你能用你的表显示出来吗?教师:时针要按顺序经过1至12,你能模拟它的路径吗?分针同理。
小结:时针和分针都按1至12的顺序旋转,即顺时针方向。
三、学习整点与半点的识别。
1、理解整点。
(1)展示课件,让幼儿找出三幅图的共同点。
教师:每幅图的分针指向哪个数字?虽然时间不同,但分针都指向同一数字,是几?小结: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幼儿操作练习整点的判断。
2、学习半点,方法同上。
四、通过幼儿操作,结合日常生活,巩固整点与半点的知识。
【实践操作,加深理解】教师:幼儿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活动,如几点吃早餐、几点进行第一节活动、几点做操等,引导幼儿识别并表达相应的时间。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四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bee2a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8.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活动目标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激发幼儿对转动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尝试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师幼共同收集可转动的风车。
2、呼啦圈、地球仪、竹蜻蜓、球。
3、绳子、雪花片、牛奶瓶、筷子、吸管、光碟、金箍棒、玻璃杯、水。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播放大风车音乐,幼儿随老师拿着风车转动到放完音乐。
2、教师:刚才老师、小朋友的风车都转动起来了,为什么我们手上的风车会转动?教师:是什么力量让它转起来的?3、如果教师不动,小朋友有什么办法让老师手上的风车转动起来,小朋友想一想。
二、幼儿操作探索,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1、幼儿自由操作课转动的物品,观察感知转动的有趣现象。
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玩许多好自己的东西,每个小朋友选择一样东西,拿到中间试一试,你是用什么办法转动的?但玩之前老师有个约定,当小朋友听到音乐时,就将物品放回原处。
2、幼儿操作探索,师观察并与幼儿交流。
3、交流与分享,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小朋友。
小结:这些东西都会转动。
三、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转动的运用,感受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方便。
教师:想一想,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能转动?转动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1、洗衣机里面的桶能转动,衣服放在里面转一转,就干净了。
2、风扇会转动,夏天的时候,风扇转一转,就有风吹过来。
3、时钟里面的指针会转动,它可以告诉我们现在几点了。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转动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之处。
四、探索让本身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
1、教师:刚才我们了解这么多转动的物体,现在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找一找不会转动的物体,那么哪个小朋友能不能想办法让不能转动的物体转动起来?2、小朋友看看老师。
这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数字、剪刀、兔子耳朵?还代表两件东西,还可以代表成功,你们想成功吗?现在我要请小朋友选两件东西,想办法让它转动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_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通用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_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abc41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4.png)
<meta charset="utf-8"/><div class="content"><p>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_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通用5篇)</p><h2>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_幼儿园科学篇1</h2><p> 【活动目标】</p><p> 1、让幼儿了解动物为了生存利用保护色来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p><p> 2、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习惯。
</p><p> 3、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探索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p><p> 【活动重难点】</p><p> 重点:让幼儿了解有些动物是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萌发探索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p><p> 难点:理解什么是动物保护色。
</p><p> 【活动准备】</p><p> 1、PPT;</p><p> 2、竹节虫,蜥蜴,北极熊,蜜蜂等动物图片;</p><p> 3、小动物卡片若干;</p><p> 【活动过程】</p><p> 一、开始部分:</p><p> 情境导入,集中幼儿注意力,激发兴趣。
</p><p> (森林里要开一场盛大的舞会,动物们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咦,怎么这么安静?动物们都去了哪里?我去打听打听,做听的动作。
原来,动物们开舞会的时候,飞来了一只老鹰,老鹰饿的肚子咕咕叫,想要抓小动物吃掉来填饱肚子,动物们害怕极了,都藏了起来,藏在哪里了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样本(五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样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3f746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f.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样本活动目标1、旨在激发幼儿对地图上不同标识的认知兴趣和理解。
2、教授幼儿初步的看图技巧。
3、体验协作完成任务带来的挑战性、自信心和乐趣。
活动准备1、准备多种标记的地图。
2、布置场地,确保每位幼儿有一辆单车。
活动过程一、组建合作小组-解读地图和学习看图方法1、任务说明教师:今天大二班的小朋友们将参与一个既愉快又有挑战性的游戏——“单车寻宝”。
请大家念一下这三个字,“单车寻宝”。
你们知道什么是单车寻宝吗?(提示:今天我们要骑车去找宝藏。
)2、理解地图(1)展示幼儿园操场的平面图。
教师:这是哪里的图片呢?(引导幼儿识别这是幼儿园的操场,我们将在操场上骑车寻宝。
)教师:为什么大操场会变小呢?(提示:这是地图。
)教师:地图有什么用处呢?(地图可以指示我们不熟悉的地方,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路径。
)(2)分析不同标记的地图(1)介绍带有方向箭头的地图。
教师:请观察一下,这些地图有什么不同?箭头代表什么?(强调游戏规则,必须按照箭头指示的路线寻找宝藏,违反规则将无法找到宝藏。
)(2)深入理解地图标记教师:每组领取一张地图,仔细查看你们地图上的标记是什么,路线是怎样的,有什么问题吗?(3)解决地图上的个别差异教师:每张地图的标记都相同吗?(不同,有文字标记和数字标记。
)文字标记指示需要通过特定的难关。
数字标记提示需要按照数字顺序完成难关。
(4)解决地图上的共性问题教师:尽管路线不同,但每张地图上都有相同之处,找到宝藏的地点相同吗?在哪里?相同的还有需要完成的难关数量。
(5)解释小花瓣的含义教师:小花瓣表示你成功通过了一道难关,完成所有难关后,你会得到一朵7色花,加上宝藏,就表示你成功完成了游戏。
记得,你们需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二、执行单车寻宝任务两人一组,按照地图指示完成寻宝任务。
三、分享成功策略与克服困难的实例1. 分享在寻宝过程中采用的有效方法。
2. 讨论如何在途中克服困难并继续前进。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方案(5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方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ad4b1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f.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方案(热门5篇)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方案第1篇活动目标:在探究活动中发觉磁铁的隐秘,感知磁铁的特性。
乐意参加探究活动,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欢乐。
初步感知磁铁的磁性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试验器材:磁铁、带回形针的纸小鱼、水彩笔、螺丝帽、棉签、螺丝钉、扣子、别针、发夹、橡皮筋、纸片、回形针、小棒、塑料玩具、硬币、气球一人一份。
2、察看记录表一人一份。
活动过程:一、钓鱼游戏。
二、大胆的猜想。
1、认得试验材料。
2、想想哪些会被磁铁吸住,哪些不会被吸住?3、学会把本身心里想的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排中三、大胆尝试磁铁吸吸吸。
1、动手试验,并记录试验结果。
2、与小伙伴交流结果。
四、大胆交流,共享本身的发觉。
五、拓展阅历,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作用。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方案第2篇教学目标:1、产生孩子探究科学的兴致及探究学问欲望、2、启发孩子积极参加实践动手操作教学,并得到有关系“光与影子”的感性阅历,即:光线照射在物品上,物品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3、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观测和察看。
比较。
辨别本领、教学准备:1、每个人一个小手电筒,一张白纸片、2、小猫咪。
太阳公公。
阴天(多云),电灯图片各一张。
投影器两台。
小玩具。
毛绒玩具。
积木。
3、五颜六色小鸟。
五颜六色小狗狗数个。
幼儿老师范例(大号)1份。
糨糊。
小手巾数个。
录音机一台。
磁带1盒、教学过程:一、孩子自由玩影子幼儿老师准备两台投影器,孩子分为2组自由在投影器前玩影子,(放伴乐Music)幼儿老师关掉投影器,安定稳定孩子心情,提问:为何会产生影子哩?(导入教学课题)二、清楚影子是怎么样产生的1、小小试验幼儿老师打开投影器,任意放一物品(毛绒玩具。
积木等)于屏幕上,让孩子观测和察看,产生影子没?幼儿老师关掉投影器,任意放一物品(小玩具。
)于屏幕上,让孩子观测和察看,产生影子没?提问:谁能告知老师影子是怎么样产生的?总结:光线照射在物品上,物品挡住了光线,就产生了影子、2、帮助小猫咪(呈现小猫咪与图片)老师:有只顽皮的小猫咪想与自个儿的影子做游戏,但是小猫咪不知道在哪张图片里会找着自个儿的影子,孩子你能告知它,在啥情况下能找着自个儿的影子吗?孩子自由表达看法,师选一孩子代表,进而加强有关系“光与影子”的感性阅历:唯有光线直射在物品上,物品挡住了光方可产生影子、三、影子的舞蹈1、游戏“小鸟跳舞”幼儿老师动手操作已制作好的游戏教学材料开展表演,激起孩子效仿的兴致,可是暂不说明动手操作的步骤、2、予以孩子动手操作教学材料:手电筒。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模板(5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模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70a16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d.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模板教学目标:1、倾听故事,萌发爱护鸟类的情感。
2、能围绕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知道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的特殊本领,了解其它鸟的特殊本领。
教学准备:1、《小苹果树找医生》课件。
大苹果树婆婆和小苹果树图2、小苹果树、老苹果树、喜鹊、猫头鹰、啄木鸟的头饰。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看一看它是什么?画中画了些什么?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一幅画,两棵树,大小不同,苹果多少不同、表情不同)再看看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猜一猜为什么树婆婆不高兴2、小朋友们真聪明,下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好不好二、完整欣赏故事一遍,初步熟悉故事的内容。
1、播放录音,要求幼儿认真聆听。
2、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老苹果树为什么不高兴?小苹果怎么办的?小苹果树请了哪些朋友为老苹果树看病?3、小苹果树到底请了哪些朋友了来给老苹果树看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三、分段欣赏故事,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进一步的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故事第一段后,教师提问:树婆婆生病了,身体里长虫子了,小苹果树帮它请的第一位医生是谁?出示喜鹊的图片。
他给树婆婆治病了吗?为什么?2、第二段:夜里,小苹果树为树婆婆请的医生是谁?出示猫头鹰的图片。
他给树婆婆治病了吗?为什么?3、第三段:到底是谁给树婆婆看的病?边出示啄木鸟的图片。
怎么看的?4、最后:树婆婆的病被啄木鸟治好了吗?四、了解故事里鸟和其它鸟的特殊本领。
1、提问:故事中的喜鹊、猫头鹰、啄木鸟你最喜欢谁?为什么?3、教师出示ppt,引导幼儿了解其它鸟的本领。
3、教师总结:喜鹊的本领是捉树叶上的害虫,猫头鹰的本领是捉老鼠和蛇,啄木鸟的本领是捉树干里的虫子。
每种鸟都有不同特殊的本领。
2、提问:哪些鸟也有自己特别的本领?五、结束活动小朋友真棒,今天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些小鸟的图片,拿来向老师和小朋友们说一说,讲一讲,他们都有些什么本领?好不好?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模板(二)活动目标:1、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人体主要关节的名称,感知关节与人体活动的关系。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例(3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6c668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4.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例活动目标1.在拆拆、装装、玩玩的过程中,掌握电动玩具电池拆装的方法。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_,体验成功的快乐。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每人一件电动玩具,一个小塑料盒,因各种原因不会动的玩具、若干个电池:电池回收箱一个:电池安装示意图一张。
活动过程一、设置情境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玩具厂的叔叔阿姨为了表示他们的爱心,让小朋友过个快乐的节日,特意给你们捐赠了一批各种各样的玩具,(出示电动玩具)你们猜:“这小猴会敲鼓吗?”“洋娃娃会跳舞吗?”这些玩具全是电动玩具。
教师提问: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自己动起来呢?激起孩子们探索的_。
二、操作探索(一)1.拆电动玩具。
(1)师:现在教师给每人发一件玩具,小朋友可以去玩一玩,看看玩具是怎么玩的。
假如你想知道玩具会动的秘密,你也可以把它拆开,然后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幼儿玩玩具,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拆,并把拆下来的东西放在盒里。
(3)提问:你发现玩具里有些什么?小结:原来玩具里有电池、弹簧、开关。
2.装电池。
(1)师:小朋友拆开了玩具,还发现了许多秘密,那你们能不能再把它装好,让它变得和原来一样会自己动呢?(2)幼儿装电池(肯定会有幼儿因电池装反等原因使玩具动不起来)三、讨论1.为什么刚才会自己动的玩具现在不会动了呢?2.如果是电池装反了,那电池应该怎样装才是对的呢?引导幼儿认识电池上的“+”“一”标志。
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示意图,要求幼儿按示意图安装电池。
四、操作探索(二)1.师:这里有几件小弟弟玩过的电动玩具,不知什么原因这些玩具不会自己动了,等一下请你们拆开检查一下原因,然后想办法使它们动走来,你可以和旁边小朋友一起想力法,也可把你的好办法讲给好朋友听。
2.幼儿操作探索,鼓励幼儿和同伴、老师交流,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模板(7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模板(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b280c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8.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模板设计意图:动物与人类有着的密切关系,幼儿对各种小动物有着天生的好奇。
蝴蝶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小昆虫,由于其外观的美丽,幼儿非常感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我们的教育要追随孩子的兴趣、追随孩子的发现。
正是追随孩子的兴趣点,我设计了此活动,围绕孩子们感兴趣的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展开活动,在对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提升、拓展,给孩子以科学、准确的引导。
结合新《纲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在设计整个活动中,还渗透了语言(故事)、艺术(表演)、健康(游戏)等领域的教育。
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正顺应了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使其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了快乐。
本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幼儿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种类、身体特征,而蝴蝶的成长过程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通过讲故事、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游戏活动的开展等形式,来解决重点、难点的学习。
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喜爱蝴蝶、热爱昆虫的情感,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蝴蝶的成长过程,获得快乐体验。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种类、身体特征。
活动准备:1、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
2、多媒体课件;铃鼓____个;用各种蝴蝶卡片布置“蝴蝶展览区”;用各种方法、各种材料制作的蝴蝶。
活动过程:1、带领幼儿参观蝴蝶展览,自由欣赏、观察蝴蝶。
2、利用课件,向幼儿介绍各种类蝴蝶。
(凤蝶、蛱蝶、斑蝶、环蝶、枯叶蝶、眼蝶)3、故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4、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幼儿介绍蝴蝶的生长过程,并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1)虫卵(2)毛毛虫(3)蛹(4)蝴蝶(5)完整认识蝴蝶生长的____个阶段,了解蝴蝶的生长属于“完全变态”。
5、知识拓展:介绍其它与蝴蝶一样成长过程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
(螳螂、蝗虫、蟋蟀、飞蛾、蝼蛄、甲虫、天牛等)6、了解蝴蝶的身体特征:(1)口器(2)脚(3)触角(4)蝴蝶对人们的用处。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例(六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例(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c1bf6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6.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例活动目标1. 提升幼儿对光的探索兴趣。
2. 观察并理解光透过不同物品后颜色和形状的转变。
3. 能够清晰、自信地表达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尝试使用符号记录。
活动准备1. 每位幼儿配备一个手电筒,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2. 各色布料、皱纹纸及各类玩具。
3. “我的新发现”记录图表、彩色笔和标志符号。
4. 预备一段舞台灯光视频和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
活动实录与分析一、活动启动:展示手电筒,引起幼儿关注。
1. 提问:孩子们,这是什么?手电筒发出的光是什么颜色?二、首次自主探索:手电筒光透过彩色物品,颜色变化。
1. 展示各种颜色的布和纸。
2. 讨论: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3. 实验:观察手电筒的光透过材料后颜色的变化(如红色布料使光变红,紫色皱纹纸使光变紫)。
4. 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和纸,会产生多种颜色。
5. 幼儿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我的发现”图表上。
分析: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自主发现和整合经验,使探索过程丰富且细致。
三、第二次自主探索:手电筒光透过玩具,形状变化。
1. 展示各种玩具。
2. 讨论:使用玩具,光还会有哪些变化?3. 实验:观察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后形状的变化(如孔洞玩具产生不同形状的光)。
4. 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颜色和形状都会发生变化。
5. 幼儿展示新发现,并在记录图表上记录。
分析:教师通过逐步引导,帮助幼儿学习有步骤地解决问题,激发他们深入探索的兴趣。
四、观看舞台灯光视频,制作彩色灯光,师幼共同表演。
幼儿邀请教师作为灯光师,自己作为小演员参与表演。
五、活动结束,幼儿愉快地离开活动场地。
活动延伸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寻找更多资源,继续探索手电筒光透过其他材料可能产生的奇妙变化。
活动反思在“彩光变变变”活动初期,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
通过观察和反思,发现幼儿对光的变化现象非常感兴趣,但单一的材料限制了他们的探索。
因此,我收集了大量能改变手电筒光的材料,如糖纸、各色布料、透明纸等,这些新材料带来了丰富的颜色和形状变化,激发了幼儿更深入的探索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模版(四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模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d9b61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1.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模版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特点,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制定以下____年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幼儿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活动与实验:通过探索性的活动和实验,引导幼儿发现和探究科学现象。
2. 科学常识和概念: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兴趣,教授一些科学常识和基本概念,如动物、植物、天气等。
3. 观察和描述: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身边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启发性讨论: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实践探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探索科学现象。
3. 游戏化教学:结合游戏元素,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4. 视觉辅助教学:通过幻灯片、图片、实物等视觉辅助教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概念。
四、教学活动安排:1. 主题课:每周一次的科学主题课,引导幼儿学习和探索特定的科学知识和现象。
2. 实验活动:每月一次的科学实验活动,让幼儿通过实践探索,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中,设置科学角、动植物观察区等,为幼儿提供积极的科学学习氛围。
4. 创意活动: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创意活动,让幼儿表达对科学的理解和想象。
五、评价与反思:1. 通过观察和记录幼儿的参与和表现,进行个别评价和反思,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2.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幼儿的科学学习和发展。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和影音资料:通过电子教具、短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2. 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一些需要的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幼儿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七、家园合作:1. 发放科学活动手册:向家长发放科学活动手册,指导家长在家陪伴孩子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例(五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91102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2.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例活动目标1. 实验并尝试使用多种方法创造“彩虹”现象。
2. 促进幼儿间的交流与分享,乐于讨论探索的过程。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探索精神,鼓励大胆尝试和实验。
4.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
5.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1. 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进行。
2. 准备一系列制造“彩虹”的材料,包括镜子、浅盘、透明圆珠笔笔杆、水、七彩颜料等。
活动过程1. 引发兴趣提及一位小朋友在雨后看到彩虹,但很快消失,对此感到遗憾。
激发幼儿为这位小朋友想出创造彩虹的方法。
2. 创造人造彩虹提供各种材料,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方式制造“彩虹”。
例如,通过在室内调整装有水和镜子的浅盘,使阳光反射到墙上形成“彩虹”。
或者使用一滴油在水上,或者通过透明圆珠笔笔杆引导阳光,创造出“彩虹”效果。
3. 分享实验成果幼儿展示制造出的“彩虹”,并引导他们与同伴交流制造过程。
强调每个幼儿现在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彩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活动建议1. 鼓励幼儿尝试多种制造彩虹的方法,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 如果幼儿对制造过程充满兴趣,教师可延长活动时间,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3. 其他方法包括在晴天使用喷雾器,或者将七种颜色的油画颜料混入水中,然后让白纸吸附彩色水,晾干后形成彩虹画。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三)1. 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哪些材料具有吸水性。
2.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探究的兴趣,学习观察并记录。
3. 培养对事物的好奇心,鼓励大胆的探索和实验。
4. 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并与同伴分享心得。
5. 提升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 准备若干装有活鱼的空脸盆,周围放置盛水的脸盆。
2. 包括海绵、布条、绉纸、白纸、水彩笔芯、粉笔、塑料制品、彩色水、大白菜等材料。
3. 准备观察记录表和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1. 救小鱼活动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为缺水的鱼提供水源,激发对材料吸水现象的关注。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例(三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4f7a7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6.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例活动目标1. 通过拆卸、组装和玩耍电动玩具,掌握正确的电池安装和拆卸技术。
2. 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激发对知识的渴望,享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3. 乐于尝试新事物,并愿意与同伴分享学习的心得体会。
4. 充分认识到“科学无处不在”,培养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 在活动中,使幼儿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喜悦。
活动准备每位儿童一件电动玩具,一个小型塑料盒,若干无法正常工作的玩具,一个电池回收箱,以及一张电池安装示意图。
活动过程一、情境设定教师:“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为了表达爱心,玩具厂的叔叔阿姨特意捐赠了一批各种各样的电动玩具,(展示电动玩具)你们猜:这些小猴会敲鼓吗?洋娃娃会跳舞吗?激发孩子们对玩具工作原理的好奇心。
二、操作探索(一)1. 拆解电动玩具。
(1) 教师:现在每个孩子都会得到一个玩具,你可以尝试玩一玩,看看它是如何运作的。
如果你想要揭开玩具能动的秘密,也可以尝试拆开它,然后与同伴分享你的发现。
(2) 幼儿操作玩具,教师现场指导,鼓励他们大胆拆解,并将拆下的部件放入盒中。
(3) 提问:你发现玩具里有什么?小结:原来玩具内部有电池、弹簧和开关。
2. 重新安装电池。
(1) 教师:孩子们发现了玩具的秘密,你们能将它们重新组装好吗?让它们恢复到原来能动的状态吗?(2) 幼儿尝试装电池(可能会遇到电池装反等问题导致玩具无法工作)。
三、讨论1. 为什么原本能动的玩具现在不动了?2. 如果是电池装反了,电池应该如何正确安装?引导幼儿识别电池上的“+”和“-”标志,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正确的安装示意图。
四、操作探索(二)1. 教师:这里有几件故障的电动玩具,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正常工作。
一会儿请你们检查原因,然后设法让它们重新动起来。
你可以与同伴一起思考,也可以将你的解决方法分享给朋友。
2. 幼儿进行操作探索,鼓励他们与同伴和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发现。
3. 提问:(1) 你发现玩具无法动起来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如何让它重新动起来的?小结:玩具无法自动运行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电池装反、未装电池、电池电量耗尽,或者缺少弹簧等。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本(三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24bd9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a.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本活动目标:1. 在游戏活动中,使幼儿理解人体主要关节的名称,感受关节与人体活动的关联。
2. 初步培养幼儿对保护关节重要性的理解。
3. 提高幼儿对自我身体检查的意识。
4. 初步向幼儿介绍健康的基本知识。
5.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基本方法。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使幼儿了解各关节的准确位置。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人体主要关节的名称及保护关节的必要性。
活动方法:1. 通过游戏化教学,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和认识关节,理解关节在人体中的功能及各关节的位置,巩固关节的名称记忆。
2. 利用实践活动,使幼儿认识到关节在人体活动和运动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图片展示,增强幼儿保护关节的意识。
活动准备:1. 包含沙包、毽子、皮球等的运动器材,糖果,以及不同形状的标记。
2. 人体关节的教育软件,展示保护关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手指操1. 教师引导:请小朋友们与老师一起做手指操,活动手指。
(教师与幼儿共同进行手指操)2. 教师提问:在做手指操时,我们身体的哪个部分在动呢?(引导出指关节的概念)3. 展示指关节图片,教师进行介绍,帮助幼儿认识关节。
二、游戏:动起来(引导幼儿发现并定位身体的关节)1.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要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找出自己的关节,并在关节处贴上标记。
2. 幼儿分组游戏,教师观察指导,关注幼儿找寻关节的进展。
3. 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互动,共同找出并确认身体的各个关节,结合人体关节课件进行总结。
三、游戏:拍手歌(巩固各关节的名称)通过拍手歌的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记住各关节的名称。
四、理解关节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强调关节的重要性1. 实践活动:尝试在不弯曲手指关节的情况下从老师手中取物(可采用合作方式)。
2. 教师提问:如果缺少了关节,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如何?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关节?3. 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关节对于人体活动至关重要,没有关节,我们的行动将变得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保护好关节,避免受到伤害。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本(三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20ad2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f.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方案范本设计意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都喜欢出去旅游,每次旅游回来都希望把自己见到的、好玩的事情说给老师、小伙伴听。
结合孩子的需要和兴趣,我班开展了“快乐的旅行”这一主题。
随着活动的不断延伸,一次孩子们在进餐中窃窃私语,老师蹲下身仔细倾听孩子的对话,才知道他们有一个新的“发现”:食物在肚子里会“旅行”吗?多有趣的问题呀!孩子们都关注着呢。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食物,孩子们总是吃不够、说不完。
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食物的旅行”主题活动由此生成展开。
为体现新课改精神,我们以整合的观念,目光短浅是让幼儿在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的同时,重点知道胃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合作能力。
为使活动真正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我注意灵活采用教法:首先设置问题情境(从孩子们好奇心入手—“吃下去的东西哪去了?”)观察法(用孩子的眼睛去发现—食物在人体里的消化过程)操作法(以孩子喜爱的操作形式展开—动手动脑拼图、“构建”消化系统图)等等。
为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亲手制作课件,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生动且有趣味性。
教学目的:1、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重点知道胃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加深幼儿对身体的了解,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观察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人体消化系统卡片数套,小兔布偶一个,食品、白板纸、油画棒、大小塑料软管等材料若干。
2、课前与爸爸妈妈讨论及查找有关资料。
3、主题环境创设(人体模型、人体各结构图等)教学过程;一、教师与幼儿每人吃一块萝卜片,谈话关提出问题让幼儿猜测,引出课题“食物的旅行”。
1、讲述故事“萝卜的旅行”。
2、利用小兔布偶,重点提问:萝卜都经过了哪些地方?二、幼儿自选食品(糖、饼、果等),再次体验食物在身体里的感受。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3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abb78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b.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活动目标:1、认识时钟,学习看整点与半点,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课件、自制表、连线练习图,幼儿经验准备:认识数字1——12活动过程:一、倾听表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通过声音,吸引幼儿的兴趣】师: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二、播放课件,认识时针与分针。
【通过直观的教具,引导幼儿观察】1、了解表与钟的不同。
师:你们在家里的什么地方见过表?小结:大的厚的叫钟,(挂钟,座钟)小的,薄的叫表(怀表,手表)2、认识时钟,分清时针与分针。
(1)播放课件,认识时钟。
师;钟与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都有数字1-12,都有表针,都有表盘,它能告诉人们时间。
(2)播放课件,认识时针与分针。
【通过观察、比较及语音的提示,分清时针与分针】师:这两个表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小结:短的叫时针,长的叫分针。
(3)幼儿操作,理解顺时针转。
【难点的突破】师:时针要与小朋友做游戏,它现在在数字1上,你能用你的表告诉我它在哪里吗?师:时针想旅游去,它的路线是从1依次到12,你能拨出它走过的路线吗?分针同上。
小结:时针与分针都是从1-12的顺序旋转的,我们叫顺时针转。
【通过操作游戏理解顺时针的方向】三、认识整点与半点1、认识整点【通过观察、比较,找出相同的地方】(1)播放课件,请幼儿找出三幅图的相同点。
师:第一幅图的分针指着数字几?时针指着数字几?(依次类推第二幅第三幅)。
师:它们的时间不一样,但分针指着同一个数字,那是几?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
(2)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动手实践】2、认识半点,同上。
四、幼儿操作,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巩固对整点与半点的掌握。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三篇)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5af8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2.png)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范本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找一找、变一变、演一演,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合作能力得到发展,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白色屏幕筐架____个,皮影道具____个,皮影、手影录像各一,篓子____只,手电筒数量和师生人数一样多,小动物图片若干个,音乐《健康歌》,大投影屏幕一个。
活动过程:一、寻找屏幕上的影子,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师:孩子们,这儿有我们的影子,一起来看哪!师:挥挥手,摇摇头,我们一起来和影子跳个舞吧!(评:孩子们兴奋地在大屏幕前急切地寻找自己和同伴的影子,不停地和自己的影子一起舞动,继而产生了对影子的好奇。
)二、猜一猜手影并欣赏手影录像,感知手影的神奇魅力1.幼儿互相讨论师:白色的屏幕上怎么会有影子的呢?师(小结):光照在身上,身体挡住了光线,屏幕上就有了影子。
2.师生做手影.猜手影,感受影子的多样性师:光照在我的手上,屏幕上就有了手的影子。
我来表演几个手影,你们来猜猜。
师:看这是谁呢?(师分别用手变出小鸟、大灰狼、孔雀。
)师:你们真厉害,都被你们猜到了。
谁也会表演手影来考考大家?(分别请3—____个幼儿演示手影)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影子呢?(幼儿自由讨论。
)师:你们真聪明,原来手的不同姿势形成了不同的影子。
3.观看手影录像,体验手影的神奇师:有一位大师,做的手影特棒,我们一起来猜猜他表演的手影是什么?(放手影录像,幼儿观看)(评:此环节旨在让孩子们感受手影的神奇魅力所在,幼儿被大师精彩的手影表演所折服,纷纷把掌声送给了表演大师。
)三、通过找一找、变一变,感知影子的变化,获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1.找一找影子师:还有许多小动物也想在白色的屏幕上找到影子,等一会儿三个小朋友一组,去找一找、玩一玩,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找到了谁的影子?(幼儿分组在小屏幕后面操作)师:你找到了谁的影子?谁来做给大家看看?(请3—____名幼儿操作演示)师:你用什么办法找到小动物的影子?(手电筒)为什么?幼:因为光照在小动物的身上,小动物挡住了光线,就有了影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优质参考模板科学教育活动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态度、社会性、自信心、创造力、身心等方面的发展和学习方法的习得。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1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从哪儿来,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3、激发幼儿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教学准备:孕妇、胎儿在母腹中的解剖图,录音机、磁带,幼儿每人一张纸,勾线笔若干,油画棒。
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讨论----看图片----讨论1.教师:昨天老师在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一个宝宝,问他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今天我想问问你们,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来的吗?2.教师:"这位阿姨遇到了什么高兴的事?小宝宝在出生以前住在什么地方?--幼儿议论并按自己的意愿回答。
二、观察图片,了解宝宝在母腹中的生活情况1、教师:在每个妈妈的肚子里都有一间小房子,这间小房子叫"子宫",宝宝出生以前就住在这间"子宫"房子里。
(出示图片)2、教师:小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他没有牙齿,会吃东西吗?不会吃东西怎么长大呢?--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还不会吃东西,可宝宝的肚子上有一根长长的带子,叫'脐带',妈妈把营养送给脐带,脐带再把营养送给宝宝。
3.教师:宝宝越长越大,'子宫'房子快装不下宝宝了,这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议论--教师小结:这时妈妈就走到医院,请医生把宝宝接出来三、宝宝长大了。
1.教师:宝宝出生以后不会说话不会吃饭,大人要为宝宝做哪些事情呢?2.教师:我们应怎样做来感谢他们呢。
四、幼儿绘画来感谢爸爸妈妈(可以请老师帮忙写一句感谢的话)结束:带着画画去送给爸爸妈妈。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2活动名称:纸片变变变活动目标:1、在折折、剪剪、贴贴中,引导幼儿理解纸片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
2、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剪刀胶水手工纸纸房子模型PPT活动过程:一导入1.(手拿哭泣纸娃娃)今天我们大二班来了一个朋友,看看它是谁?(纸娃娃)看一看,你们觉得纸娃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它为什么会难过?小结:纸娃娃很想像我们的小朋友一样每天开开心心的到处走来走去,看看我们美丽的幼儿园,看看我们美丽的世界。
可是你看,(教师立起纸娃娃)纸娃娃根本就站不起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它吗?谁来说说看。
二第一次操作1.现在后面有很多纸娃娃,请你们去动动脑筋,让纸娃娃站起来。
希望你们每个人成功的方法都可以不一样哦。
(要求:不用搬好小椅子,双面胶的胶带仍在托盘里面,你的成果放在前面的白桌子上)2.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觉得有几个方法蛮特别的,我们来请这些朋友来介绍一下(幼儿来介绍好方法)给他们一点掌声,真聪明3.你们帮纸娃娃想了那么多的好方法,看看,纸娃娃的表情变的怎么样啦?(开心了)你们真棒!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3活动目标:1、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探索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2、懂得健康饮食,保护消化器官,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人体奥秘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课件、人体消化系统大图、各消化器官的卡片每人一份、西红柿每组一份、小勺每人一个幼儿已有相关知识和经验分析:大班幼儿的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儿童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和物品,对自己不太喜欢的食物就会排斥。
因此,幼儿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暴饮暴食、挑食、厌食、狼吞虎咽、不爱漱口、饭后剧烈运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什么做的?”对自己的身体更是感到非常神秘。
尤其是:我的身体里都有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作用?食物是如何变成大便的?对于这些问题孩子们会刨根问底,往往家长缺乏耐心,不讲究方式方法只是草草地、枯燥的给孩子进行讲解,使孩子似懂非懂。
大班幼儿的小肌肉运动技能得到发展,双手更加灵巧,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了,他们越来越喜欢那些能够满足自己动手欲望的操作性活动。
这时,具体形象的动画展示和动手操作的探索性活动就为5至6岁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海洋的大门。
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脸蛋圆圆像苹果,酸酸甜甜营养多,可以把它当菜吃,又能将它做水果。
师: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呢?(谜底:西红柿)评析:利用形象的谜语导入,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二、播放课件鼓励探索师:今天,西红柿要到奇奇的身体里进行一场神秘的旅行,你想不想知道它都去了哪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2、认识消化系统,初步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A:西红柿旅行的第一站到了哪里?它有什么变化?它是怎么变的?(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重点说出牙齿嚼碎西红柿,并请幼儿进行模仿。
)B:西红柿被牙齿嚼碎后,通过哪个地方滑下来?食道像什么?(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形象记忆来帮助幼儿理解食道的样子和功能。
)C:西红柿经过食道来到了哪儿呀?它在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怎么变的? 小结:胃就像一个大口袋,胃会蠕动是为了把口袋里的食物磨得更细更烂,便于人体消化吸收。
D:被磨成浆的西红柿接下来来到了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在这里有什么变化?小结:小肠是弯弯曲曲的,就像一个加工厂,把营养和水分全吸收了。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就小肠的样子和功能和教师形成互动式讨论交流,及时让幼儿做出补充和申辩,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表现,让幼儿独立描述问题并接纳正确的补充意见。
)E:最后西红柿到了哪里?在这里它又有什么变化?F:大便通过什么排除体外呢?(肛门)评析:通过直观形象的课件展示,让幼儿就像看动画片一样欣赏食物通过人体各个消化器官的顺序和变化,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加深了幼儿对人体消化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在全体幼儿和教师的讨论交流中,本节教学活动的重点(认识人体消化系统)和难点(探索各消化器官的功能)迎刃而解。
3、交流讨论消化器官的位置。
教师展示人体消化系统的大图,帮助幼儿巩固记忆各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功能。
(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各消化器官所在的位置,并在自己的身体上找一找,教师安静巡视,进行适时指导。
)三、提供材料尝试操作教师提供各消化器官的操作卡片,请幼儿按西红柿旅行时经过的地方进行排列,教师进行安静巡视,轻声交流,适时指导。
(幼儿从小筐里取出消化器官卡片,按照消化系统的位置,摆放好各个消化器官,鼓励幼儿对照自己摆好的消化系统图片,用语言口述西红柿旅行的全过程。
)评析:将人体消化器官制作成能够拆分、组合的卡片形式,以此来调动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把幼儿记忆中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片,更大程度上巩固了幼儿对消化系统的认识。
四、品尝食物延伸内容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2、提供西红柿,让幼儿品尝,感受食物旅行的奥秘。
评析:以品尝西红柿作为本节科学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调动了幼儿多感官参与的积极性,使幼儿通过欣赏、讨论、交流、操作、品尝等体验,轻松地了解到人体消化系统的奥秘,使整节集体教育活动快乐地结束。
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4设计意图:大班的孩子,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视野的开阔,思维及动手能力的逐步发展和提高,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更加浓厚,同时他们的思维特点正由原先的形象思维逐步向初步的逻辑思维转变。
该活动内容本身就具有趣味性和多变性,对孩子充满了吸引力和挑战性,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增加猜想、操作、观察、验证等环节,让幼儿在疑问中发现,在探索中创造,突出体现了从“趣”中引、在“玩”中学、在“说”中知,引导幼儿有序、合理地安排空间,发展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幼儿解决平时碰到物体整理摆放的难题提供帮助,更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活动目标:1、在反复尝试“装罐子”的过程中感知物体间的空隙2、通过观察与试误体验成功的快乐u3、能根据记录表用语言大胆表达操作的过程和发现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懂得分离物品材料准备:幼儿人手一份材料(一个罐子、5个乒乓球、一杯玻璃球、一杯米和记录表)活动过程:一、介绍过程,激发探索兴趣1、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2、提出操作任务:请小朋友们想办法把5个乒乓球、一杯玻璃球和一杯米都装进罐子里去,并且能盖上盖子,你们能完成吗?二、引导幼儿尝试装罐,感知物体间的空隙1、幼儿猜想装罐的顺序2、提出操作要求1)一种东西全部装完才能装另一种2)三种东西全都装进罐子,还能盖上盖子,才算完成任务3)每尝试一次就把你的操作顺序记录下来3、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按要求装罐,感知物体间的空隙4、交流分享,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师:你是按什么顺序装的?完成任务了吗?小结:原来同样5个乒乓球、一杯玻璃球和一杯米,装的顺序不同,结果就不同三、幼儿再次操作,验证填补空隙的方法1、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小不同的物体填补空隙的现象师:仔细观察,看看谁钻到谁的空隙里去了?2、交流操作结果,引导幼儿发现物体填补空隙的方法1)师:你们都完成任务了吗?你发现谁钻到谁的空隙里去了?2)教师演示,师生共同小结装罐的方法。
小结:原来乒乓球大,球之间的空隙也大;玻璃球比较小,会钻到乒乓球之间的大空隙里;而小米粒最小,就把更小的空隙给填上了。
3)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现在的罐子装满了吗?还能往里放东西吗? 教师小结:原来只有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才能装下更多的东西活动延伸:迁移经验,解决问题-----请小朋友用今天学到的本领解决图片上的问题大班科学领域教育方案5【活动目标】1、能够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索,知道声音是因为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不同的声音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2、了解、分辨乐音和噪音,养成轻声说话的好习惯。
3、能够根据物体发声的原理设计制作乐器,具有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1、小鼓、碰铃、串铃、三角铁等各种乐器和盘子、碗、小勺等任何可以发声的物品若干;2、空瓶子、木糖醇瓶子、米、豆子、空盒子、皮筋等各种可以制作乐器的物品;3、教学课件、背景音乐等。
【活动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主题。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声音王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自由探索,交流讨论。
请幼儿在声音王国中寻找各种声音,并请个别幼儿向集体展示、交流自己在声音王国中的发现,引导幼儿熟悉各种声音及物体发声的具体方法。
3、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教师出示小锣,敲击产生声音,用手将小锣固定住就不会有声音了,从而明白,声音是因为物体间碰撞震动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