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课堂PPT)
哲学导论 ppt课件
![哲学导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83755a51e79b89690226bc.png)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精神、意识)和 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2020/12/12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 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
思维:意识、精神; 存在:物质
12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2、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1)二者谁为第一性,即,谁是世界的
本原,其它由它派生出来。
3、基本问题确定的根据
(1)它是人与世界关系中最本质的方面 (2)它是人类实践中最基本的问题 (3)它是贯穿哲学发展史的中心问题
4、哲学的基本形态
两个基本派别:唯物、唯心 唯物主义派别: 1、朴素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3、辨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派别: 1、主观唯心主义
20220/、12/1客2 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派别: 1、主观唯心主义
2020/212、/12 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26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观、 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旗动!
风动!
2020/12/12
24
客观唯心主义
绝对 观念
2020/12/12
朱熹
黑格尔
25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3、基本问题确定的根据
(1)它是人与世界关系中最本质的方面 (2)它是人类实践中最基本的问题 (3)它是贯穿哲学发展史的中心问题
4、哲学的基本形态
两个基本派别:唯物、唯心 唯物主义派别: 1、朴素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3、辨证唯物主义
哲学导论--哲学的品格、本质精神与功用 ppt课件
![哲学导论--哲学的品格、本质精神与功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a8c92f14791711cc7917f6.png)
---------------------------------------------------------------最新资料推荐------------------------------------------------------1 / 11哲学导论--哲学的品格、本质精神与功用 ppt 课件三次考试:方式、用时、题型与比例 均为开卷考 第一、二讲:60 分钟;理论题+ 分析题 30% % 第三、四讲:60 分钟;理论题+ 分析题 30 % 第五、六讲:60 分钟;理论题+ 分析题 30 % 平时成绩:考勤、写作或讨论等 10 % (分析题是指案例分析或言论、思想、观点分析 ) ) 主要教材:黄爱华编:《 哲学导论 》 ,航空工业出版,2003 年 参考教材:罗伯特 所罗门:《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年邬昆如主编:《 哲学概论 》 (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 孙正聿:《 简明哲学通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上课期间如有请假,需提供学院书面证明或校医院出具的病假条,否则按旷课处理。
若有缺考,在保证基本出勤率和正常请假的条件下,教师可安排补考,补考必须严格,并以一次为限。
若有两次缺考,要考虑重修。
大陆:哲学课程的三史七论。
三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七论: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哲学、逻辑学、科技哲学。
台湾:哲学课程的三史六论。
三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印度哲学史。
六论:逻辑学、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价值论、哲学概论。
国家教委颁布学科门类排序如下: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法学、军事学、管理学。
哲学是一级学科,下属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中国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哲学、逻辑学、科技哲学等二级学科。
第一讲哲学的品格、本质精神与功用一一, 哲学的品格(这是一个以哲学的特性为基础,同时含有价值期望和评价因素的概念)◢ 讲道理的学问:---------------------------------------------------------------最新资料推荐------------------------------------------------------3 / 11理性与合理性; 观察视角;价值取向 ① 论理性:◢ ◢ 需要理论论证; ◢ ◢ 要求前后一贯; ◢ 触及根本; 根本理念或基本理念(即世界观) ; ; ② 抽象性 :◢ 追求普遍 :哲学以思想、普遍者为内容,而内容就 是整个的存在。
哲学导论课件
![哲学导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a55b4933687e21af45a9fc.png)
• 哲学与艺术、宗教的区别何在? • 区别在于精神达成自觉的途径、方式不同。艺术以感性直 观的方式观照文明体系之内在的人性质素,宗教则将这种 人性的质素表象为一种超验的神性,哲学则把文明中的人 性质素作为文明的意义基础,将其阐发为“纯粹的思”。 • 纯粹的思是相对于在经验中的思而言的。对具体事物的感 悟和认识活动,是“在经验中的思”;实际地改变或制作 具体事物(包括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实践活动,若单 就其本质的方面而言,其实也是“在经验中的思”。而哲 学的认识则是对经验中的思再作思,即拿思想本身来作一 番“思”,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就是“思 想思想”。因为所谓“经验中的思”,正是文明活动中的 人性质素,所以, “思想思想”就是对人性质素本身作 理性的考察。考察所得,即是“纯粹的思”。
• 哲学与科学的分野,在西方是经历了一个很长的 历史过程的,但到今天已是确定下来了,我们现 在已经不再把哲学理论等同于科学知识了。任何 科学理论都关乎特定的、具体的经验领域,并且 常能以数学的精确性来描述和预测自然现象或某 些社会现象。在这一点上,哲学显然不是科学。 哲学并不去精确地刻画经验,也绝不去预测某种 具体的现象,因此也就不能具体地指导人们改造、 控制自然或干预某些社会过程的实践。所以,哲 学并不提供有实际效用的知识。
• 凡世界观,就其性质而言,不是一种由殊相上升到共相的 科学概括,而后又在观察和实验中能被重复证实。世界观 是对人自身及其所面对的周围世界的总体性的理解和态度, 它无法为任何一条具体的经验事实所确证或否证。这种无 法为经验所证实的理解和态度就是信念。 • 在人们所持有的种种不可称作知识的信念中都隐藏着某 种基本的思想,常人对于这种基本思想往往并不自觉地意 识到。从信念追溯到思想的考察,是哲学的旨趣所在。因 此,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就是:哲学将世界观所隐涵的基 本思想予以揭示并对其作理性的考察,然后探讨其根源和 广泛的后果。哲学在这样做了之后,往往也就形成了成为 学说体系的世界观,诉诸人的理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导论 第一讲共29页文档
![哲学导论 第一讲共29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2548b6b7cd184254b3535ac.png)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哲学导论 第一讲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
![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99cccc844769eae109ed0e.png)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线索和主要理论进路, 通过回归哲学史上的大师和经典,回归重要的哲学 问题,回归严格的哲学论证,回归哲学的反思与批 判功能,在把握不同时期的哲学形态与思维范式下 的各种哲学流派、主要人物、核心观念、代表性命 题及其论证的基础上,学会按照哲学的方式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养成哲学地思维的习惯,鼓励学生 勤于并善于思考,自觉提高其理性的反思、怀疑和 批判、创新素质,进而,根本上增强学生的思维能 力,弘扬人文精神。
阿奎那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哲学(包括形而上学、自然哲学、 知识学等)。
康德把哲学看成是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包括伦理学、政 治哲学和法哲学等)的综合。
一些中国哲学家把哲学等同于宇宙论(含形而上学和自 然哲学)、人生论(含道德哲学和人生哲学)和知识论 (含知识学和逻辑学)总称。
此外,哲学还被有的学者理解为思维活动;或 者生存方式;或者自我意识的理论自觉,等等。
哲学的研究对象
——亚里士多德等则把哲学宽泛地理解成各种理论学 科(包括数学、含自然哲学在内的物学、形而上学)、 实践学科(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等)和创制学科 (包括诗学、修辞学等)的统称。他是第一个明确提 出哲学研究对象的古希腊哲学家。在《形而上学》中, 他多次言及哲学的对象问题,认为哲学就是关于原因 和本原的理论学科。哲学的对象是事物的原因和本原, 就是关于存在的存在。
——从研究对象来看
在哲学史上,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们,把哲学狭隘地理解 为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
苏格拉底把哲学的研究对象从“天上的事物”拉回到“人 间的事物”。
亚里士多德等则把哲学宽泛地理解成各种理论学科(包括 数学、含自然哲学在内的物学、形而上学)、实践学科 (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等)和创制学科(包括诗学、修 辞学等)的统称。
哲学导论(完整版) ppt课件
![哲学导论(完整版)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26eb6a4431b90d6c85c7bd.png)
PPT课件
24
三、历史的考察(以古希腊为例)
●在这些城邦中,希腊人根本上都是商人,所有
的劳力都由奴隶担任,因此市民有充分的闲暇, 可以将所有的时间都投注在政治与文化上。
●希腊哲学家多为贵族,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劳,
因此才能从事纯思辨活动。希腊贵族崇尚的高 尚活动是战争、游猎和思辨。思辨风尚造就了 一批职业哲学家。
PPT课件
16
三、哲学的基本领域
●一般分类: 本体论(有时是形而上学的同义语) 知识论或认识论 价值论
PPT课件
17
第二章 哲学的起源
一、哲学思考源于惊异
●柏拉图(Plato)《泰阿泰德篇》:“惊讶,这尤 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 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形而上学》:“古 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 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 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 题,例如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做出 说明。”
●西方哲学具有深厚的本体论传统。本体论这一概
念是17世纪德国经院哲学家郭克兰钮 (R.gocleneus)在《哲学辞典》中最早使用的, 创造了这个概念作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
PPT课件
26
一、本体论的概念
●第一个给本体论下定义的是德国哲学家沃尔夫
(Wolff):“本体论,论述各种抽象的、完全 普遍的哲学范畴,如‘存在’……,在这个抽 象的形而上学中进一步产生出偶性、实体、因 果、现象等范畴” 。
——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思想家》
PPT课件
11
三、哲学的基本领域 ●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分类:
哲学概述PPT课件 人教版
![哲学概述PPT课件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6d924959eef8c75fbfb361.png)
专题一 哲学概述
一、什么是哲学? 1、从词源学的意义上来说 古希腊:“爱” “智慧” 中 国: 智慧之学
------哲学是关于智慧的科学。 智慧≠聪明、机灵。智慧并不仅是有知识。 智慧是在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原则指导下, 掌握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题一 哲学概述
一、什么是哲学? 2、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来说。
• 用什么方法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有可能 成功?即如何获得真理?
• 如何证明真理? • 科学的结论的适用范围如何? • 科学能否保证始终能给人们带来价值?怎样把
价值和真理长久的结合? • 怎样避免认识上的失误? • 人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有无什么局限性?
专题一 哲学概述
一、什么是哲学?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来说。
-------哲学是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坚持的最 一般的原则和方法。如联系、发展、全面与孤 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
世界观
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 人类思维)的本质和规律的最一般的观点或总的看法。
➢基本问题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 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 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 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思维
? 存在
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 有同一性,主张世界 是可以认识的。
凡以知,物之理也,
可以知,人之性也。
荀
子
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 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 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哲学导论ppt课件
![哲学导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1e5e27c5da50e2524d7f84.png)
doxa与独断论(dogmatism)。 Episteme则是自由的。 • 自由的知识就是让对象自由,让它自己独立 存在,不是让它作为我们消耗的对象。
• 自由的知识是理性的知识。“知识来源于好 奇”,好奇是非功利的。理性需要启蒙。
反思性。
第一讲:哲学是什么?
• 4、“爱智慧”的领域 • 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宗教哲学。 • 5、“爱智慧”的意义 • 学会惊奇—怀疑精神; • 追求智慧—永恒的事业; • 理解语言—揭示与遮蔽; • 认识无知—有限与无限; • 学会宽容—尊重他人。 • 6、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区分
第一讲:哲学是什么?
第三讲:形而上学与哲学
• 三、形而上学的超越性 • Meta是“超越”经验的意思。 • 哲学也称为“第一哲学”。 • 哲学也称为 “神学”或“神圣学”
(theology)。
第三讲:形而上学与哲学
• 四、形而上学问题真/假之辩 • 由于“本体”是思想体,而不是现实的
对象,所以有人认为形而上学的问题是 无意义的,是假问题。 • 五、形而上学的分支 • 存在论、知识论、价值论。
• 6、黑格尔的分类:逻辑学、自然哲学、 精神哲学。
• 7、克罗齐的分类:理论哲学(美学和逻 辑学)与实践哲学(经济学和伦理学)。
第二讲:哲学的演变
• 一、古希腊哲学:哲学的起源 • arche:始基/本原 • Ontology:存在论/本体论 • 自然主义哲学 • 苏格拉底 • 柏拉图 • 亚里士多德
第四讲:存在论——存在的意义
• 3、“非存在”(无)因何而来
• “非存在”因人而来,人把“非存在”带入 现实的世界,存在的问题才出来。
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
![西方哲学导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99cccc844769eae109ed0e.png)
康德把哲学看成是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包括伦理学、政 治哲学和法哲学等)的综合。
一些中国哲学家把哲学等同于宇宙论(含形而上学和自 然哲学)、人生论(含道德哲学和人生哲学)和知识论 (含知识学和逻辑学)总称。
此外,哲学还被有的学者理解为思维活动;或 者生存方式;或者自我意识的理论自觉,等等。
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它的“朴素形式”表现为对世界 的本原、基质是“原初物质”还是理念问题的思考。
在中世纪,神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经院哲学内部唯名 论与唯实论之间关于个别与一般关系的争论。
在近代,它被获得了“完全的形式”,即主要探究精 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具体展开,显示的是其本体论内涵 与认识论内涵。
2、认识论方面
思维与存在或精神和物质关系的另一个 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有否同一性问题, 即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现实世界。 对该问题的回答就是认识论问题。凡是 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就是可 知论,否则就是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整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则构成哲学 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呢?恩格斯 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 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贯穿哲学史、认识史始终,只是在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远古时代,是它的“萌芽形式”,表现为梦与肉体、 “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灵魂不死的观念”、 “万物有灵的观念”反映的就是原始人处理思维与存 在关系所达到的水准。
哲学基本问题涉及两个方面 :
1、本体论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 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对 该问题的回答是关于世界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即 本体论。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展开 的根本出发点,它规定着解决其它一切哲学问题的基 本方向。因此,恩格斯把对该问题的回答,作为划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或物 质是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思维或精神是派生的、 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的,否则是唯心主义的。
哲学概论 ppt课件
![哲学概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cf1ea74b35eefdc8d333a5.png)
• 笛卡尔说:有的:原则上,他不能怀疑他 自己是有意识的,他存在着。即使他怀疑 一切,他也无法怀疑他在怀疑,也就是说, 他存在着并且是有意识的。我们因此就有 了一种通过测试的候选者,那就是,“我 思故我在”。
例子二:一个叫伊恩(6岁)的小孩家里来 了客人,其中包括3个孩子。他们爱看的电 视节目,伊恩不爱看,而伊恩爱看的节目, 那3个孩子不爱看。他们人多,伊恩只好让 给他们看。可他很委屈,对妈妈说:“妈 妈,为什么3个人自私就比1个人自私好 呢?”
• 但从另一方面说,中国传统所谓‘‘智”, 并不只是西方所谓知识即人之求知之成果, 而是指人之一种德性,一种能力。此种智 与西方所谓wisdom或intellegence之义略同。 中国“哲”字的主要含义是“知人之智”, 而知人之智,是一切智中之最难,也是一 切智之归宿。从这个意义看,中国“哲” 之训为智,其涵义又可比西方Philosophy一 字之原义要深。
① 不是问题的问题 罗素:“桌子存在吗”的问题
• 重要的是,我们所熟悉的桌子虽然一向并 没有惹动过我们的思绪,现在却已经变成 了充满惊人的可能性的问题了。而这些问 题就是哲学中认识论研究的问题,它包括 知识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真理?有可能 知道绝对确定的事物吗?
“哲学,如果它所回答的问题不如我们所 期望的那么多,最低限度也有权利问一些 可以增加对世界的好奇心的问题,并且可 以指出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的表面之 下所潜伏着的奇异和奥妙。”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正是因 为不满当时自称为智者(Sophist)之人, 乃自称为爱智者(Philosopher),即哲学 家。
• 苏格拉底说:“我所唯一知道的事,即什 么都不知道。”(”The only thing I know is : I know noth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导论
第一节 哲学的一般含义
基本内涵、基本问题、基本属性、哲学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产生和发展、根本特征、精髓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与现代西方哲学、现代科技革命、中国化
第四节 大学生要努力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目的和意义、根本方法
第一节 哲学的一般含义
一、哲学的基本内涵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 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题。”
思维:意识、精神; 存在:物质
10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2、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1)二者谁为第一性,即,谁是世界的
本原,其它由它派生出来。
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2、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1)二者谁为第一性。 (2)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主讲人 李忠庆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法政学院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框架
导 论
第一章、物质和实践
第二章、联系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
第三章、认识和真理
第四章、生产劳动和社会本质
Hale Waihona Puke 五章、社会结构和文明进步 第六章、社会规律和社会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
第七章、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两个基本派别:唯物、唯心 唯物主义派别: 1、朴素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3、辨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派别: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20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
4、哲学的基本形态
两个基本派别:唯物、唯心 唯物主义派别: 1、朴素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3、辨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派别: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24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观、 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对自然、社会和人的永恒追问 对真善美标准的持久考察 反思之学
1、哲学的属性
2、哲学的功能
26
三、哲学的属性和功能
1、属性
时代性
社
民族性
会 属
阶级性(阶级社会)
性
属
性
文
化 属
文化之精华
性
民族精神之概括
文化精神之引导
27
三、哲学的属性和功能
2、功能:
(1)方法论作用
方法论
哲学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提供
(2)智慧之学:反思的智慧
提高主体自身素质
哲学 智慧之学
形而上学: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 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古代唯物主义
形
近代唯物主义
而 上
辩
学
证
近代唯心主义
法
现代唯物主义
第一节 哲学的一般含义
一、哲学的基本内涵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基本问题是什么 2、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3、基本问题的根据 4、哲学的基本形态 三、哲学的属性和功能
世界观
社会观
自然观
人生观
…… 6
一、哲学的基本内涵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
哲学
方法论
实践
世界是什么
观察、研究和 改造世界办法
具体人物、 手段、结果
7
一、哲学的基本内涵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
具体科学 部分世界
基础 概括、指导
哲学 整个世界
特殊规律 特殊与普遍的关系 一般规律
8
第一节 哲学的一般含义
一、哲学的基本内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基本问题是什么
2、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3、基本问题的根据 4、哲学的基本形态
三、哲学的属性和功能
9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精神、意识)和 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 ? 存在
认识否
可以认识————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 不可以认识——不可知论(少数,如休谟,康德)
12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3、基本问题确定的根据
(1)它是人与世界关系中最本质的方面 (2)它是人类实践中最基本的问题 (3)它是贯穿哲学发展史的中心问题
4、哲学的基本形态
两个基本派别:唯物、唯心 唯物主义派别: 1、朴素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3、辨证唯物主义
直观、思辨、猜测 性
15
朴素唯物主义 亚里士多德“四元素”说
土
水
冷
干 火
湿
热 气
16
朴素唯物主义
金
五行说 (商周时期)
土
“先王以土与
金、木、水、
火杂,以成百物”
(《左传》)
火
水
木
17
唯物主义 第二阶段: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特点: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世界是一部机器;物体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遵循严格的机械决定的因果关系。
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主观唯心主义:宇宙便是
主观唯心主义:物是感觉的复合
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贝克莱
陆九渊
21
主观唯心主义
慧能
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旗动!
风动!
22
客观唯心主义
绝对 观念
朱熹
黑格尔
23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3、基本问题确定的根据
(1)它是人与世界关系中最本质的方面 (2)它是人类实践中最基本的问题 (3)它是贯穿哲学发展史的中心问题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哲学的属性和功能
4
一、哲学的基本内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理论化
世界观
系统化
哲学
哲
( 理
( 系
世 界
学
论 化
统 化
观
))
5
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 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 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唯心主义派别: 1、主观唯心主义 2、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13
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世界 的本原,坚持物质第 一性;精神是物质的 产物或表现。
14
唯物主义
第一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物质”理解为 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 具体的物质形态,如 水、火、气等。 特点:
观点: 亨利·德芒纳蒂尔 “世界是一部机器”械装 置。
笛卡儿 “动物是纯粹的机器”。 拉美特利 “人是机器”
18
唯物主义 第三阶段:辩证唯物主义
19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3、基本问题确定的根据
(1)它是人与世界关系中最本质的方面 (2)它是人类实践中最基本的问题 (3)它是贯穿哲学发展史的中心问题
4、哲学的基本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