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大作业

合集下载

《复合材料》导学案+课时作业

《复合材料》导学案+课时作业

第3节 复合材料[学习目标] 1.能根据使用需求选择适当的复合材料,能解释使用注意事项,并能科学合理使用。

2.知道复合材料是由增强体和基体组成,能列举几种常见的复合材料在生产、生活和航天航空中的主要应用。

1.复合材料 (1)复合材料的定义将□01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经□02特殊加工而制成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

(2)复合材料的组成①基体:在复合材料中起□03黏结作用。

②增强体:在复合材料中起□04骨架作用。

(3)复合材料的性能复合材料既保持了原有材料的特点,又使各组分之间协同作用,形成了优于原材料的特性。

一般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高温、耐腐蚀等优良性能。

(4)复合材料的分类①按基体分类⎩⎪⎨⎪⎧□05树脂基复合材料□06金属基复合材料□07陶瓷基复合材料②按增强体的形状分类⎩⎨⎪⎧□08颗粒增强复合材料□09夹层增强复合材料□10纤维增强复合材料2.形形色色的复合材料(1)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复合材料(2)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复合材料形形色色的复合材料[交流研讨]建筑上广泛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是把钢筋包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沙子、水泥和石子中,其强度大,耐腐蚀、硬度大,你分析一下其结构组成是复合材料吗?其基体和增强体各是什么?有什么优点?提示:是复合材料,其基体是起黏结作用的沙子、水泥和石子,增强体是起骨架作用的钢筋;具有强度大、耐腐蚀、成本低等优点。

[点拨提升]1.玻璃钢和钢化玻璃的比较2.材料的分类知识拓展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比较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是组成不同的三种类型的材料,各自具有其独特的性能。

[练习与活动]1.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

下面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金、玻璃钢都属于金属材料B.水泥、玻璃钢、汽车轮胎都是常见的复合材料C.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做增强体,钢做基体的复合材料D.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答案 D解析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钢是复合材料,所以A错误。

复合材料作业题-整理版

复合材料作业题-整理版

•复合材料的定义?答: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不同形态的组分材料通过复合手段组合而成的一种材料。

•什么是先进复合材料?答:60年代,为满足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所用材料的需要,先后研制和生产了以高性能纤维(如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等)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大、比模量大。

为了与第一代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相区别,将这种复合材料称为先进复合材料。

•不饱和聚酯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定义?答:(1)不饱和聚酯是不饱和二元羧酸(或酸酐)和饱和二元羧酸〔或酸酐)组成的混合酸,与多元醇缩聚而成的,具有酯键和不饱和双键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

(2)在聚酯化缩聚反应结束后、趁热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基单体,配成粘稠的液体,这样的聚合物溶液称之为不饱和聚酯树脂。

不饱和聚酯+交联单体=不饱和聚酯树脂。

•什么是酸值?答:酸值是表征树脂中含有的未反应的羧基量大小的性能指标,常用每克树脂所消耗的KOH毫克数来表示,它反映缩聚反应程度的大小,且与粘度有关。

•列举3-4种不同类型的环氧树脂,并说明其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答:双酚A型环氧树脂(简称DGEBA树脂):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环氧树脂,约占实际使用的环氧树脂中的85%以上。

其化学结构式为:•简述环氧树脂通过逐步聚合反应的固化过程,并写出相应的反应式?答:(1)多元伯胺与环氧基反应生成仲胺伯胺与环氧树脂通过上述逐步聚合反应历程交联成复杂的体形高聚物。

•简述热固性酚醛树脂与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区别?答:热固性酚醛树脂的合成是用碱性催化剂,例如氢氧化纳、氢氧化铵、氢氧化钡、氧化镁等,在苯酚/甲醛的投料摩尔比为1:1.2~1:20之间进行的。

热塑性酚醛树脂的合成是用酸性催化剂,在苯酚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0.8~1:0.86之间合成的,合成设备与热固性树脂相似。

与热固性不同的是:合成反应结束后要进一步干燥,以除去树脂中的水分、甲醇、催化剂以及未反应的苯酚和甲醛等杂质。

最后树脂在常温下成为松香状的脆性固体•为什么要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答:改性的目的:改善酚醛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高粘结性能•防中子辐射性能。

复合材料模板施工工程(3篇)

复合材料模板施工工程(3篇)

第1篇一、工程背景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复合材料模板因其具有重量轻、易周转、施工速度快、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本文以某住宅小区项目为例,介绍复合材料模板施工工程的相关内容。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住宅小区项目2. 工程地点:某市某区3.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4. 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5. 施工周期:预计18个月三、复合材料模板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及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复合材料模板,如铝合金模板、钢模板等。

(2)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工艺及安全操作规程。

(3)施工设备准备:准备模板支撑体系、脚手架、电动工具等施工设备。

2. 施工步骤(1)模板安装1)根据施工图纸,在施工现场绘制模板安装图。

2)按照安装图,将模板逐一安装到位。

3)调整模板垂直度、水平度,确保模板安装牢固。

(2)模板加固1)在模板四周设置支撑体系,确保模板在施工过程中稳定。

2)在支撑体系上设置水平撑、剪刀撑等,增强模板的稳定性。

3)在模板内部设置拉筋,防止模板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变形。

(3)模板拆除1)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模板拆除。

2)拆除模板时,注意保护模板及支撑体系,避免损坏。

3. 施工质量控制(1)模板安装质量:确保模板安装牢固、垂直、水平,无翘曲、变形等现象。

(2)模板加固质量:支撑体系牢固可靠,剪刀撑、水平撑等设置合理。

(3)混凝土浇筑质量: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强度、密实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3. 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

4. 加强与监理单位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五、总结复合材料模板施工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高中化学 4.3复合材料课时作业 鲁科版必修1-鲁科版高一必修1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4.3复合材料课时作业 鲁科版必修1-鲁科版高一必修1化学试题

复合材料1.下列关于复合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复合材料一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B.复合材料保持了原材料的优点,又有优于原材料的特点C.在复合材料中,基体起骨架作用D.在复合材料中,增强体起骨架作用解析:基体起黏结作用,增强体起骨架作用。

答案:C2.下列产品或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①玻璃钢②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的钓鱼竿③航天飞机机身④航天飞机隔热陶瓷瓦⑤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A.①⑤B.①②③C.②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经特殊加工而成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上述材料都是复合材料。

答案:D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B.后母戊鼎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C.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D.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解析: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不是铝合金,而是钢铁。

答案:C4.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在合成树脂的基体中加入了碳纤维作为增强体,具有韧性好、强度高而质轻的特点,下列物质中可用其制造的是( )A.游乐车,游乐船B.电话亭,餐桌椅C.网球拍,钓鱼竿D.飞机用隔热瓦解析:玻璃钢用于制造游乐车、游乐船、电话亭、餐桌椅等产品;飞机用隔热瓦是由纤维和陶瓷复合而成的材料制成的。

答案:C5.复合材料制成的防弹头盔能抵御多种手枪子弹的射击,最大限度地保护使用人员的安全,这利用了复合材料的( )A.高强质轻B.耐热抗高温C.耐腐蚀稳定性好D.导电导热性好解析:防弹头盔能抵御多种手枪子弹的射击是利用了复合材料的高强质轻的性能。

答案:A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光学特性、具有生物功能、具有电学特性、能承受高温、强度高B.高温结构陶瓷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如不怕氧化、密度小等C.光导纤维作为通信材料有许多优点,但怕腐蚀,铺设也很不方便D.光导纤维可以用于医疗、信息处理等许多方面解析:A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优点,正确;B为高温结构陶瓷与金属材料的比较,正确;光导纤维的优点包括不怕腐蚀、铺设方便,C错误;D为光导纤维的用途,正确。

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大型作业

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大型作业

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大型作业请在下列复合材料的典型产品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并利用所学到的复合材料原材料、成型工艺、成型设备等相关资料,以及查阅与复合材料树脂基体、增强材料、成型工艺、设备等的相关资料,设计其成型工艺。

内容包括:
1、根据所选产品的使用环境要求和成型工艺要求选择合理的成型原材料;
2、根据所选产品的结构特征选择合理的成型工艺;
3、根据所选产品的成型工艺选择其成型设备;
4、根据所选产品的成型工艺制定其成型工艺方案;
5、为其成型工艺设定合理的工艺参数。

典型产品包括:
1、直径1.2m,长度8m的玻璃钢管道;
2、复合材料轿车发动机的引擎盖板;
3、玻璃钢渔船船体;
4、保温车用复合材料夹层结构保温板;
5、建筑用复合材料采光板;
6、玻璃钢浴缸;
7、家用玻璃钢储水箱;
8、高速公路用复合材料防眩板;
9、碳纤维复合材料钓鱼竿;
10、覆铜箔层压板。

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业

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业

聚合物复合材料作业1、试述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

答: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有两种方法:一.玻璃球法:生产玻璃纤维的过程是将硅砂、石英石、硼酸和其它成分(粘土,氟石等)干混后,经高温炉熔融,熔化后的玻璃液直接通过漏板形成了玻璃纤维。

二.直接熔融法:直接熔融法是将玻璃配合料投入熔窑熔化后直接拉制成各种支数的连续玻璃纤维。

2、玻璃纤维与块状玻璃性能为何不同?答:块状玻璃一般认为质硬易碎物体,并不适于作为结构用材,但将其抽成丝后成玻璃纤维后,则其强度大为增加且具有柔软性,故配合树脂赋予形状以后终于可以成为优良之结构用材。

玻璃纤维随其直径变小其强度增高,它具有不燃、耐高温、电绝缘、拉伸强度高、化学稳定性等优良性能。

3、玻璃纤维浸润剂的作用是什么?答:玻璃纤维浸润剂的作用有五点:(一)润滑-保护作用:在拉丝过程中,浸润剂中的“湿润滑组分”使玻璃纤维原丝与涂油器(单丝涂油器、带式涂油器或半轮式涂油器)、集束槽及排线器之间保持一定的润滑作用,避免二者间摩擦系数过大而引起原丝张力过大,造成飞丝、丝束打毛及原丝筒粘并退解困难等。

(二)粘结-集束作用:粘结组分可使玻纤单丝粘结成一根玻纤原丝,使原丝保持其完整性,避免应力集中于一根或数根单丝上,以减少散丝及断丝,便于无捻粗纱的退解及玻纤纱的纺织加工。

(三)防止玻璃纤维表面静电荷的积累:浸润剂中抗静电剂可降低玻璃纤维表面电阻并形成导电通道,此种作用对smc、喷射、石膏等用无捻粗纱、短切毡、连续原丝毡用玻纤原丝特别重要。

(四)为玻璃纤维提供进一步加工和应用所需要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短切性、成带性、分散性等,特别是纤维在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以及橡胶,石膏、水泥等基材中被迅速浸润的性能。

(五)使玻璃纤维获得与基材有良好的相容性及界面化学结合或化学吸附等性能。

4、PAN法制备碳纤维过程中,预氧化、碳化、石黑化过程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答:预氧化的作用:防止原丝在炭化时熔融,通过氧化反应使得纤维分子中含有羟基、羰基,这样可以在分子间和分子内形成氢键,从而提高纤维的热稳定性。

2020-2021学年鲁科版必修1:4.3复 合 材 料作业

2020-2021学年鲁科版必修1:4.3复 合 材 料作业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1.下列制品与材料类别不对应的是( )A B C D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解析】选B。

有色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正确;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不锈钢是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正确;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D正确。

【加固训练】1.我国科学家曾成功合成了3 nm长的管状定向碳纳米管,长度居世界之首。

这种碳纤维具有强度高、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高、密度(只有钢的1/4)小、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因而被称为“超级纤维”。

下列关于碳纤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B.它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C.它的结构和石墨相似D.碳纤维耐酸碱腐蚀【解析】选C。

该碳纤维强度高、刚度高、密度小、化学稳定性好,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根据其性质与石墨不同,推知其结构与石墨不同。

2.(2019·济宁高一检测)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为纤维状,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碳纤维、玻璃纤维等。

下列对纤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玻璃在一定条件下拉成极细的丝,可用于纺织宇航服等,但其拉伸强度却接近高强度的钢的拉伸强度B.玻璃纤维易断,不能用于纺织C.碳纤维化学性能好,耐酸、碱腐蚀,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D.氧化铝、氧化硅、碳化硼等也可拉成纤维,作复合材料的增强体【解析】选B。

玻璃本身是易碎的脆性材料,由它制成的玻璃纤维却异常柔软,具有很高的强度。

2.某复合材料是以人工碳纤维为增强体、金属钛为基体复合而成的。

估计这种材料具有的性质或用途是( )①耐高温②不耐热③导电、导热④不导电、不导热⑤可用于飞机机翼⑥可用于导弹的壳体A.①③⑤⑥B.②③⑤⑥C.②③④D.③④⑤【解析】选A。

以碳纤维为增强体、金属钛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应兼有增强体和基体的优点。

碳纤维熔点高、硬度大,金属钛熔点高、导电、导热,二者的密度都较小。

因此,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导电、导热、密度小的特点,可用于制造飞机和导弹。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3节复合材料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3节复合材料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1

4.3《复合材料》作业1.玻璃钢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作过程中都用到的材料是( ) A.合成树脂 B.碳纤维C.钢材 D.玻璃纤维2.把钢筋混凝土看作是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的基体是( )A.水泥 B.沙子 C.石块 D.钢筋3.下列关于复合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复合材料一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B.复合材料保持了原材料的优点,又有优于原材料的特点C.在复合材料中,基体起骨架作用D.在复合材料中,增强体起骨架作用4.复合材料的使用使导弹的射程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可以使导弹能经受超高温变化B.可以使导弹质量减轻C.可以使导弹承受超高强度的改变D.可以使导弹承受温度的剧烈变化5.下列关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体是碳纤维B.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是合成树脂C.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韧性好,强度大,质脆质轻的特点D.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可燃性6.现代使用的下列材料中,不属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是( ) A.足球 B.网球拍 C.钓鱼竿 D.滑雪板练方法技巧7.复合材料中往往有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作为( )A.增塑剂 B.发泡剂C.防老化剂 D.增强体8.请将以下材料与应用领域建立相应的连线:铝合金(金属材料) 航天飞机隔热瓦碳素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门窗框、球拍碳纤维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飞机机翼Si3N4陶瓷为基体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球拍等体育用品及人体韧带9.把①钢铁、②铜、③陶瓷、④光纤、⑤氮化硅陶瓷、⑥金、⑦水泥、⑧合成纤维、⑨钢筋混凝土、⑩塑料等材料按分类填写在下列横线上:(1)黑色金属材料________;(2)有色金属材料________;(3)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________;(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________;(5)有机高分子材料________;(6)复合材料________。

10.超细氮化铝粉末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等领域,其制取原理为Al 2O 3+N 2+3C=====高温2AlN +3CO ,由于反应不完全,氮化铝产品中往往含有炭和氧化铝杂质,为测定该产品中有关成分的含量,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高中化学 4.3 复合材料课时作业 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 4.3 复合材料课时作业 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4.3 复合材料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4.3 复合材料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4.3 复合材料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复合材料A组—-知能训练1.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中增强体是( )A.砂石B.钢筋C.混凝土D.水泥答案: B2.下列哪些产品或材料属于复合材料()①生物陶瓷②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作的钓鱼竿③航天飞机隔热陶瓷瓦④飞机机身A.① B.②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3.下列材料的特征及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璃纤维柔软如丝,可像棉纱一样纺织,但拉伸强度低B.光导纤维传导光的能力很强,是非常好的通讯材料C.氮化硅陶瓷耐高温且不易传热,可用于制造柴油机D.玻璃钢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可用于废水处理系统的管道解析:玻璃纤维虽然柔软如丝,但其拉伸强度大,其拉伸强度接近于钢,显然A项错误.玻璃纤维不同于植物纤维,是一种高强度的新型材料。

答案:A4.某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为增强体、金属钛为基体复合而成的。

估计这种材料( )①耐高温②不耐热③导电、导热④不导电、不导热⑤可用于飞机机翼⑥可用于导弹的壳体A.①③⑤⑥ B.②③⑤⑥C.②④⑤ D.③④⑥解析:复合材料应该兼具有增强体和基体的优点。

碳纤维熔点高、强度大,金属钛熔点高、导电、导热,二者的密度都较小.因此,该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以下特点及功能:耐高温;导电、导热;可用于飞机机翼、导弹的壳体。

《复合材料》习题及答案 (2)

《复合材料》习题及答案 (2)

《复合材料》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材料科技工作者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简答题)①发现新的物质,测试新物质的结构和性能;②由已知的物质,通过新的制备工艺,改善其微观结构,改善材料的性能;③由已知的物质进行复合,制备出具有优良特性的复合材料。

2、复合材料的定义(名词解释)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3、复合材料的分类(填空题)⑴按基体材料分类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②金属基复合材料;③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⑵按不同增强材料形式分类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②颗粒增强复合材料;③片材增强复合材料;④叠层复合材料。

4、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层次(简答题)⑴一次结构:是指由基体和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单层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取决于组分材料的力学性能,各相材料的形态、分布和含量及界面的性能;⑵二次结构:是指由单层材料层合而成的层合体,其力学性能取决于单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铺层几何(各单层的厚度、铺设方向、铺层序列);⑶三次结构:是指工程结构或产品结构,其力学性能取决于层合体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几何。

5、复合材料设计分为三个层次:(填空题)①单层材料设计;②铺层设计;③结构设计。

第二章1、复合材料界面对其性能起很大影响,界面的机能可归纳为哪几种效应?(简答题)①传递效应:基体可通过界面将外力传递给增强物,起到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桥梁作用。

②阻断效应:适当的界面有阻止裂纹的扩展、中断材料破坏、减缓应力集中的作用。

③不连续效应:在界面上产生物理性能的不连续性和界面摩擦出现的现象。

④散热和吸收效应:光波、声波、热弹性波、冲击波等在界面产生散射和吸收。

⑤诱导效应:复合材料中的一种组元的表面结构使另一种与之接触的物质的结构由于诱导作用而发生变化。

2、对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其界面的形成是在材料的成型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填空题)①基体与增强体的接触与浸润;②聚合物的固化。

3、界面作用机理界面作用机理是指界面发挥作用的微观机理。

复合材料力学大作业

复合材料力学大作业

二零一六年——二零一七年第一学期复合材料力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层合板的强度分析班级:工程力学13-2班姓名:刘志强学号: 02130857指导教师:董纪伟层合板的强度分析问题:有三层对称正交铺设层合板,总厚度为t ,外层厚12t ,内层厚t 65,材料为硼/环氧,受轴向拉力x N 作用,MPa E 51100.2⨯=,MPa E 42100.2⨯=,30.021=v ,MPa G 312106⨯=,MPa X t 3100.1⨯=,MPa X c 3100.2⨯=,MPa Y t 2100.6⨯=,MPa Y c 200=,MPa S 60=,试求层合板极限载荷)/(t N x 。

解:1,开始破坏时的“屈服”强度值:(1)计算ij ij Q A 和: 由:)(t)(1051.71,3341'得MPa A A A ⨯==-(2)求000,,xyy x γεε (3)求各层应力(4)用Hill-蔡强度理论求第一个屈服载荷强度理论表达式:将上述数据代入解得:显然第一、三层先破坏,即N x /t=252.3MPa 为第一屈服载荷,此时:各层应力为:2、进行第二次计算:(1)求削弱后的复合板刚度: 其中第一、三层板材料第一主方向破坏后,[]MPaQ 43,11000002.01810000⨯⎥⎥⎥⎦⎤⎢⎢⎢⎣⎡=不能抗剪,故Q=0,继续计算复合板刚度A:66(2)、求应变和应力:(3)、由Hill-蔡强度理论得:/t=500.5代入第二层求得应力:将Nx即第二层第二主方向破坏,因此层合板在N方向全部破坏,层合板不能继续承x受载荷。

三层对称正交铺设层合板轴向拉伸ANSYS模拟1,定义单元类型:进入前处理,选择添加shell linear layer 99单元,如图:图1:定义shell99单元2,设置单元属性:关闭Labrary of Element Types窗口,打开options设置单元属性:在k8的下拉窗口选择All layers,如图:图2:设置单元属性3,添加单元实常数:关闭添加单元窗口,打开添加实常数窗口,给shell99添加厚度、层合信息。

复合材料结构修理课程大作业

复合材料结构修理课程大作业

复合材料结构修理课程大作业
要求:每个题目人数4人,大作业应该注明每个人在作业中分工情况。

如:资料收集,文字录入、编辑、排版、作业检查等
大作业应在10页以上,图表清晰,文字通顺。

以学院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应包括:目录
摘要
内容:
标题分类
结论
参考文献
提交电子版与稿件
参考题目
1.复合材料在民机中的应用
2.碳纤维发展与现状
3.玻璃纤维制造、发展与现状
4.芳纶纤维制造、发展与现状
5.环氧树脂的制造、发展与现状
6.复合材料结构成型工艺比较分析
7.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修理工艺
8.复合材料蜂窝结构修理工艺
9.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
10.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中应用前景
11.复合材料固化特性与新型固化技术
12.复合材料固化检测技术
13.复合材料结构修理适航要求与验证
14.超声波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结构修理中的应用
15.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的发展历程
16.复合材料连接特点与技术
17.复合材料加工特点与相关工具和设备使用
18.铝合金金属结构的胶接修理工艺
19.表面处理技术在复合材料结构修理中的重要作用
20.复合材料表面装饰层的修理
21.复合材料抗雷击设计方法
22.磷酸阳极化处理的原理及其在维修中的应用
23.复合材料结构损伤类型,评估与预防
24.复合材料维修材料存储与处理
25.典型复合材料结构修理案例分析
26.复合材料结构修理使用安全与健康
27.胶接修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8.复合材料微波修理技术。

高分子复合材料作业

高分子复合材料作业

高分子复合材料作业第一章1、什么叫复合材料?其主要性能特点?答: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复合材料具有如下特征:1、细观上是非均相材料,组分材料间有明显的界面;2、组分材料性能差异很大;3、组成复合材料后性能有较大改进;4、组分材料的体积分数应大于10%。

2、如何命名复合材料?答:复合材料在世界各国还没有统一的名称和命名方法。

比较共同的趋势是根据增强体和基体的名称来命名,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1)强调基体时以基体材料的名称为主。

如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

(2)强调增强体时以增强体材料的名称为主。

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等。

(3)基体材料名称与增强体材料名称并用。

物质的命名原则: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和特征的相互关系来确定名称,名称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物的特征。

复合材料的命名——增强材料+基体材料+复合材料写作:为书写简便,也可仅写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的缩写名称,中间加一斜线隔开,后面再加复合材料。

增强材料/基体材料+复合材料3、简述复合材料的民用前景,谈谈复合材料的发展。

复合材料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其应用历来分为三大领域:以航空航天为主的国防军工领域、体育休闲用品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此处所言的先进复合材料,主要系指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我多年来是从碳纤维的产耗量入手研究先进复合材料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发展情况。

据统计,目前世界碳纤维总产能约在66000吨/年左右,产量约为46000吨/年左右。

第二章1.简要说明基体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答:①基体材料通过界面与增强材料粘结成一体,并使纤维位置固定,赋予复合材料一定的形状,并以剪应力的形式向增强材料传递载荷,并使载荷均衡;②保护增强材料免受外界环境的作用和物理损伤。

③决定复合材料的一些性能。

如复合材料的高温使用性能(耐热性)、横向性能、剪切性能、耐介质性能(如耐水性、耐化学品性能)等;④对复合材料一些性能有重要影响,如纵向拉伸、压缩性能、疲劳性能、断裂韧性等。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作业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作业

1.试述玻璃纤维的制备过程,玻璃纤维的主要成分及结构,说明特性。

答:玻璃纤维的制备有两种方法:一玻璃球法:生产玻璃纤维的过程将硅砂、石英、硼酸和其他组分(粘土粘氟石等)干混后经高温熔融,融化后的玻璃液直接通过漏板形成了玻璃纤维。

二直接熔融法,将玻璃玻璃配合料投入熔窑熔化后直接制成各种支数的连续玻璃纤维。

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氧化钠等。

结构:。

特性:拉伸强度高,伸长小(3%)。

弹性系数高,刚性佳。

弹性限度内伸长量大且拉伸强度高,故吸收冲击能量大。

为无机纤维,具不燃性,耐化学性佳。

吸水性小。

尺度安定性,耐热性均佳。

加工性佳,可作成股、束、毡、织布等不同形态之产品。

透明可透过光线。

与树脂接着性良好之表面处理剂之开发完成。

价格便宜。

不易燃烧,高温下可熔成玻璃状小珠。

2.在制备碳纤维的过程中,预氧化,碳化,石墨化过程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并分析结构和性能间的关系。

答。

以聚丙烯基(PAN)为原料制备的碳纤维为例。

预氧化:PAN的玻璃化温度低于100度,分解前或软化熔融,不能直接在惰性气体中进行碳化。

先在空气中进行预氧化处理,使PAN的结构转化为稳定的六元环结构,就不易熔融。

另外当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将产生纤维吸氧作用,形成PAN分子间的化学键合。

碳化:除去大量NHO等非碳元素,改变PAN纤维的结构,形成了碳纤维。

石墨化:使纤维中结晶碳向石墨晶体取向,使之与纤维轴方向的夹角进一步减小以提高纤维的弹性模量。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

其中含碳量高于99%的称石墨纤维。

碳纤维的轴向强度和模量高,无蠕变,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耐腐蚀性好,纤维的密度低,X射线透过性好。

但其耐冲击性较差,容易损伤,在强酸作用下发生氧化,与金属复合时会发生金属碳化、渗碳及电化学腐蚀现象。

因此,碳纤维在使用前须进行表面处理。

3.简述芳纶纤维的生产过程答。

高分子复合材料作业

高分子复合材料作业

第一章1、什么叫复合资料?其主要性能特色?答:复合资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一样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资料。

复合资料拥有以下特色:1、细观上是非均相资料,组分资料间有显然的界面;2、组分资料性能差别很大;3、构成复合资料后性能有较大改良;4、组分资料的体积分数应大于10%。

2、怎样命名复合资料?答:复合资料在世界各国还没有一致的名称和命名方法。

比较共同的趋向是依据增强体和基体的名称来命名,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1)重申基体时以基体资料的名称为主。

如树脂基复合资料、金属基复合资料、陶瓷基复合资料等。

(2)重申增强体时以增强体资料的名称为主。

如玻璃纤维增强复合资料、碳纤维增强复合资料、陶瓷颗粒增强复合资料等。

(3)基体资料名称与增强体资料名称并用。

物质的命名原则:依据物质的构成、结构和特色的互相关系来确命名称,名称应在必定程度上反应事物的特色。

复合资料的命名——增强资料 +基体资料 +复合资料写作:为书写简易,也可仅写增强资料与基体资料的缩写名称,中间加一斜线分开,后边再加复合资料。

增强资料/基体资料 +复合资料3、简述复合资料的民用远景,说说复合资料的发展。

复合资料自上世纪60 年月中期出生以来,其应用向来分为三大领域:以航空航天为主的国防军工领域、体育休闲用品和工业领域的应用。

此地方言的先进复合资料,主要系指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资料。

我多年来是从碳纤维的产耗量下手研究先进复合资料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发展状况。

据统计,当前生界碳纤维总产能约在66000 吨/ 年左右,产量约为46000 吨/年左右。

第二章1.简要说明基体在复合资猜中的作用。

答:① 基体资料经过界面与增强资料粘结成一体,并使纤维地点固定,给予复合资料必定的形状,并以剪应力的形式向增强资料传达载荷,并使载荷平衡;② 保护增强资料免受外界环境的作用和物理损害。

③ 决定复合资料的一些性能。

如复合资料的高温使用性能 (耐热性 )、横向性能、剪切性能、耐介质性能(如耐水性、耐化学品性能 )等;④对复合资料一些性能有重要影响,如纵向拉伸、压缩性能、疲惫性能、断裂韧性等。

复合材料结构力学作业

复合材料结构力学作业

复合材料结构力学作业时可以删除 ferejfce only-rar21 year.March面'对材料AS4/3501-6进行设计已知 E L = 147.2MP 。

屛=9・65MP Q 、G = 6.86GPa,u = 0.3, r = 0.134 mw, P = 1.61 X 1 =2356MP G X=—1468MP G F =49AMPa,Y c =—186 MPa,S = 105 MP GSTEP I Special Stacking Sequence (SSS)(一) 在Task I 载荷作用下已知 Longitudinal Load =100 kN, Transverse Load =-5 kN, Shear Load =30 kN 外加载荷可等效为 N = {N“N 22 Nj ={2000 - 50 600}SN/〃? 对[0,丄度铺设层合板,{b} = {14925 -373 4478 }7 MPa ,带入最大正应力准则得N=max{6.3349,2.0054,42.6476}=42.6476,所以[0”]$ 所需的最小层数为 42.6 层, 且52先破坏对[90,丄度铺设层合板{b} = {- 373 14925 - 4478 f MPaN=max{0.2541/302.1255/42.6476}=302.1255,所以[90,丄所需的最小层数为 302.1255层,且—2先破坏对[(±45),丄度铺设层合板45 度{b}= {5496.1 180.5 -1912 .3}' MPa ,N=max{2.3328,3.6538,18.2124)=18.2124d 、50nun 1最大正应力准则为R= X 1 X c Y T Y r S-45 度{b}= {1218.8 380.7 1912.3『MPa,N=max{0.51732,7.7065」8.2124)=18.2124所以对[(±45),丄度铺设层合板,共需要18.21*4=72.84层,且%先破坏对[(0/±60)J s度铺设层合板0度{b}={6366.5 -6.2 2T!.1}' MPa , N=max{2.7022,0.0333,2.1686)=2.7022 +60 度{b}= {2267 185.7 - 450.8}7 MPt/, N二max{0.9622,3.7591,4.2933} =4.2933-60 度{b}= {—1918 .5 381.7 223 }1 MPa , N=max{ 1.3069,7.7267,2.1248)=7.37267 所以对[(0/土60),丄度铺设层合板,共需要7.37*6=44.22层,且。

复合材料的作业

复合材料的作业

复合材料的作业课程作业学院:矿业学院专业:矿物资源工程班级:矿资091 学号:0908010394 学生姓名:任前伟2021年 12 月5日《复合材料》1.简述复合材料的概念,特征,组成及分类。

答:复合材料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特征为复合材料是由基本相、增强相和界面相组成的多相材料,这种多相结合方式赋予了复合材料特殊的性能,使其可以发挥每种组合材料的优点,而规避了单一材料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组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其组成是由基体,增强体和两者之间的界面组成,复合材料的性能则取决于增强体与基体的比例以及三个组成部分的性能。

其分类按基体材料类型分类为: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基,无机非金属材料基和金属基复合材料三大类。

按增强体分类为叠成式复合材料,片材增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按功能分类为功能复合材料和结构复合材料。

2.简述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原理和复合原则。

答:由于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材料组分复合而成的,增强体起着增加强度、改善性能的作用。

其形状、含量、分布以及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结构也会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

复合材料的复合原理,就是反映上述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

据此人们可以对所需要研究和开发的复合材料的性能,包括力学、物理、化学性能等进行设计、预测和评估,其混合原则体现出了。

按增强材料的种类和性质,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可以分为三大类:弥散增强机制,颗粒增强机制,纤维增强机制。

3.简述复合材料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其分类。

答:基体的作用为将增强体粘结成整体,并赋予复合材料一定形状,传递外界作用力,保护增强体免受外界环境侵蚀的作用;其分类主要有聚合物基体,金属基体,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基体,碳/碳复合材料基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复合材料表面的金属化姓名丁志兵班级05021104学号2011301263复合材料表面的金属化材料作为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

每一种新材料的发现和利用都会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人类生活品质的提升带来巨大的变化。

同时,材料制造的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复合材料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自20 世界40 年代因航空工业发展的需要而发展出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也称玻璃钢),复合材料这一新材料的名称因此而进入人们的视线。

复合材料的出现,使得材料科学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丰富,并且因其自身的广泛而优异的性能而得到快速的发展,人们将复合材料的出现视为人类进步发展的里程碑。

科学家预言:“复合材料在21 世纪中将支撑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挑起经济实力的脊梁”,“21 世纪将是复合材料的时代”,“先进复合材料在21世纪中将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复合材料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车辆、建筑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确,21 世纪将是复合材料的时代,复合材料必将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其质轻、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热膨胀系数小、性能可设计性等一系列优点,已经成为国内外航天器结构部件的首选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卫星天线、相机结构组件、裕架、太阳能电池板等。

在航天器中,用复合材料代替金属材料,在保持原有力学性能,甚至更高的同时,可有效减轻航天器的重量,节约发射成本。

但是,由于特殊的空间使用环境和航天技术新的发展需求,树脂基复合材料面临以下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该类材料的进一步应用。

1)空间防护能力不足,制约航天器向长寿命方向发展。

航天器在空间运行过程中要经受严酷的空间环境考验。

近地轨道以大量的原子氧、紫外环境为主。

原子氧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对树脂基体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当航天器以极高的速度在其中运行时,相当于将航天器浸泡于高温的氧原子气体中,裸露在外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表面与其作用形成挥发性的氧化物;在地球同步轨道,空间辐射环境以带电高能粒子如电子,质子和紫外线等为主,带电粒子对卫星结构件的辐射损伤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作用方式:一是电离作用,即入射粒子的能量通过被照物质的原子电离而被吸收,另外一种是原子的位移作用,即被高能粒子中的原子位置移动而脱离原来所处的晶格位置,造成晶格缺陷。

高能的质子和重粒子既能产生电离作用,又能产生位移作用。

所有这些作用都会导致树脂基复合材料发生质损、热膨胀系数发生变化、材料表面产生微裂纹,材料强度下降,最终导致航天器使用寿命缩短。

针对航天器用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的防护问题,国外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展开了研究,NASA的研究结论是: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防护薄膜/涂层后,空间的防护性能增强。

德国的J.Fessniann[w及同事研究了用溅射和其他真空镀膜法在复合材料表面镀制金属薄膜,有效解决了卫星复合材料结构件在空间的功能和防护问题。

2)表面导电性能不足,电磁波损耗严重,无法满足卫星天线和微波器件在高频段的使用要求,也制约了卫星通讯技术向大功率方向的发展。

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导电性与金属材料相似,无法使电磁波透过。

究其原因,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不但通过电损耗吸收电磁波,而且对电磁波具有很好的反射特性。

同时该类材料因其极小的膨胀系数,很高的比强度、比弹性模量,以及其它物理、力学性能的可设计性等优点,被天线专家们誉为理想的天线结构材料。

1986年日本东芝公司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反射特性展开了研究,结果说明在频率不高于20 GHZ时,碳纤维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损耗低,对卫星用天线增益影响较小。

在上个世纪,国内外的通讯卫星工作频段主要在集中在C波段,其频率不高于10 GHz。

但是随着通讯卫星向高频段和大功率方向发展,新一代通讯卫星已经选用了Ka、Ku,甚至频率更高的频段,此时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表面电阻率高对高频电磁波吸收损耗大,无法满足卫星天线的使用要求。

另外,对于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来说,电磁波的反射与纤维方向有关,作为卫星天线,必须消除纤维方向对电磁波反射现的各向异性。

另外,由于频段和轨道资源的有限性,未来卫星要求尽可能提高它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卫星天线要实现频率复用、多频率共用、覆盖多点等功能。

通过对卫星天线表面金属化,然后利用激光刻蚀在天线反射表面制备“FSS”(频率选择表面)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3)对卫星上光学及其它敏感元件造成污染美国NASA的研究人员已在"长期暴露装置"和多次短期搭载材料实验中发现,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空间环境下使用时出气量大、质损及可凝挥发物严重,对卫星上的光学以及其它敏感元件造成污染,使其性能降低甚至失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在国内外多采用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金属化。

关于金属化,国外在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金属化工艺技术研究方面比较成熟。

常用的表面金属化技术主要包括其空蒸镀、溅射镀、多弧离子镀以及喷涂等。

通过复合材料表面金属化,既满足了卫星使用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功能和防护要求,又进一步开展了复合材料在空间的应用。

一.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的金属化的方法主要有:○1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中布置适当的金属网或金属短纤维该方法往往只用于结构简单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天线反射器。

通过在复合材料中布置适当的金属网或金属短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天线反射器对电磁波的反射能力。

其优点是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天线加工时一次性成型,缺点是在复杂曲面上易翘曲且精度控制难度大,各向同性较差。

如果要使电磁反射率达到理想状态,会导致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重量明显增加。

○2在表层环氧树脂胶中添加导电银粉来改善复合材料表面导电性能该金属化处理技术只适用于提高天线反射器表面导电性能。

优点是过程简单,缺点是均匀性和精度控制难度大。

○3金属转移法所谓金属转移法,就是先在模具表面形成一层金属层,再在金属层上覆盖复合材料预浸料,然后热压同化成型,最后制件脱模,金属层将从模具表面转移到复合材料制件表面。

金属转移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不受零件形状和尺寸的限制,缺点是过程复杂,往往由于脱膜效果差造成膜层局部脱落,膜层厚度控制精度差。

利用金属转移法能将复杂结构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但该金属化膜层附着力较低,在比较苟刻的环境中容易导致膜层脱落。

二.真空镀膜技术主要包括○1蒸发镀膜热蒸发工艺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真空镀膜技术。

有关热蒸发的理论研究也比较成熟。

利用热蒸发技术在复合材料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需要关注的有三个问题:一是薄膜均匀性;二是薄膜附着力;三是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

由于热蒸发的高温导致的薄膜应力较高,制备较厚的薄膜时容易脱落。

通过工艺改进,利用蒸发镀膜可以实现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金属化。

○2溅射镀膜溅射技术从入射荷能粒子的来源区分,有辉光放电阴极溅射和离子束溅射两大类。

这两大类都可实现复合材料表面金属薄膜的沉积,但各有优缺点。

○3电弧镀膜电弧离子镀技术具有薄膜沉积速率高、离子能量大,复杂曲面上膜层均匀性好以及膜基附着力高等优点,同时该技术在薄膜制备过程中存在放电打火、薄膜制备温度高、膜层应力大等特点。

电弧离子镀沉积金属薄膜,通常利用点火电极接触金属阴极,然后使点火电极迅速从阴极表面离开,产生放电现象,这种放电可产生密度高达10的13次方每立方厘米的等离子体,这种等离子体中的金属离子沉积在基底上可形成金属薄膜。

为了过滤焰滴,得到高质量的薄膜,一般会采用磁过滤系统。

常用的磁过滤系统有弯管磁过滤和偏转电磁线圈过滤两种。

弯管磁过滤系统过滤效果好,但基底温升大,镀膜面积小,薄膜均匀性差。

由于树脂基复合材料耐温低,温升对复合材料表面制备金属薄膜的限制很大。

.偏转电磁线圈过滤系统的过滤能力稍差,但可以通过降低薄膜沉积速率,调节基底和金属阴极之间的距离(一般都大于0.6 m)来降低基体温升。

还有一种过滤颗粒的方法是在阴极前增加栅网,但相比前两种过滤方法,该方法过滤效果较差,但薄膜沉积速率和大面积膜层的均匀性较好。

○4脉冲激光镀膜脉冲激光蒸发的粒子属性和电弧蒸发的粒子属性相近,粒子的离化率较高,薄膜性能也和电弧离子镀膜接近。

但是激光蒸发的粒子按照余弦分布,薄膜均匀性差,大面积沉积比较困难,难以满足复杂曲面上薄膜的均匀沉积。

三.喷涂热喷涂技术有两大突出特征:一是喷涂粉末的成分不受限制,可根据特殊要求予以选择;二是热喷涂过程中工件温度可保持在100-260℃,从而减少了变形氧化和相变等,使材料本身的性能不被破坏或损失,这些特征以及热喷涂涂层所具备的耐热、耐蚀、耐磨、抗氧化、绝缘、隔热等特殊功能,使热喷涂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在选择一种涂层技术时应该考虑到涂层技术的经济性和技术性能,要在整个系统中考虑到表面涂层或其他表面改性和处理的方法,要知道表面要求的功能、服务环境、基材(合金、热处理等)所处理表面的性能,必须考虑到涂层自身的技术问题和经济性,涂层的使用寿命和优点,而不仅仅是涂层的生产成本。

涂层可以对材料表面性能(耐磨性、耐蚀性、耐热性等)进行强化或再生,起到保护作用,并对因磨损腐蚀或加工超差引起的零件尺寸减小进行修复。

同时,还可以赋予材料表面以特殊性能(电、光、磁等)。

现在生产实际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主要有火焰喷涂法(包括线材火焰喷涂、粉末火焰喷涂、超音速火焰喷涂、爆炸喷涂等)、等离子弧喷涂和电弧喷涂。

热喷涂技术是是表面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表面技术相比,热喷涂技术具有诸多优点:1. 涂层的基体材料几乎不受限制,如金属材料、无机材料(玻璃、陶瓷)、有机材料(包括木材、布、纸类)等;2. 基材性能不变化,除火焰喷熔工艺外,喷涂过程中基材受热温度低,不发生组织性能变化、变形小;3. 施工对象的尺寸和形状不受限制,因此适用于不同领域,小至塞规、大至钢结构桥梁;4. 喷涂厚度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化。

5. 涂层材料种类广泛,如金属及其合金、陶瓷、塑料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热喷涂技术是材料科学领域内表面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表面强化和表面改性技术。

它是1910年由瑞士的M U Se-hoop发明的,历经90多年,热喷涂是(粉末或线杆)经热源(火焰或电弧)加热至融化或半融化态,用高压气流令其雾化并喷射于工件上,塑态雾化金属粒子以很高速度打到工件表面成片层状结构堆积成涂层。

通过金属基体表面喷涂涂层使金属具有耐磨、耐蚀、耐高温氧化、电绝缘、隔热、防辐射、减磨和密封等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