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邮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代邮政
1. 邮驿也称驿传,是从早期的声光通信和专人送信演变而来的。2.中国的邮驿源远流长,从有人类的那一天起,就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通信活动。原始社会出现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隶社会发展为早期的声光通信和邮传,到封建社会时,中国的邮驿在世界上已居于前列。3.我国古代的驿置是以递送文书为主的组织,但以传递紧急而重要的公文为限,其传递方法以轻车快马为主。
4.上海中华书局于1940年8月出版了《中国邮驿发达史》一书,著者为楼祖治。
5.早在公元前558年-前486年,古波斯就建立有急使信差传邮的邮政驿站,设有待命的信使和驿马,信件由信使一站传一站的方式急速传递,邮递速度很快,当时人们称其为接力邮政。
6.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可以认为在殷商盘庚时期,已出现有组织的通信活动。
7.我国的邮驿通信一般认为是从殷商盘庚年代算起,直到1912年废驿归邮为止。
8.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边疆的通信兵---"僖"传递军情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记载通信的文字资料。
9.我国商代最早的军事通信方式是击鼓传声。到了纣王时,才有了使用烽火的记载。
10.商周时,在传递边疆紧急军情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声、光”通信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即烽燧大鼓。
11.我国周代的军事通信包括两部分:一是边防通信,以烽火台为主;二是战役通信,即在攻防作战中的声光通信。
12.从西周开始,中国的通信组织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两套有组织的通信:一是烽火为主的早期声光通信系统,二是以步行乘车为主的邮传通信系统。
13.周代战争频繁,军事通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为著名的是阴符与阴书,这是古代最早的密信。
14.到周朝时期,中国利用邮车、快马传递官府紧急"简书"的邮传制度已大大发展起来,成为家喻户晓的事情。
15.西周的交通工具不断进步,首先在通信上使用了传车。
16.周朝,在通信方式上,除了边境通信(如烽火信号)是明显的接力传送外,主要是采取以专使为主的方式。
17.周王朝为使军令、政令准确迅速下达,建立了以西周首都丰镐为中心的邮传网路。
18.节是我国古代使用的一种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使的凭证。早期的节名目较多,周代有龙、虎、人、符、玺、旌六节,后逐渐简化为一种路节,供使者或商人途中使用。
19.符节出现后,成了封建政权集中于君主的象征。在《周礼》中规定:山国用虎节,泽国用龙节。
20.进入春秋战国后,烽火台演变为绵延不断的长城,这是早期声光通信的一个飞跃。
21.春秋时,由于通信者的频繁往来,在干线道路上设置了馆、遽,
供来往者使用。
22.春秋时主要的通信工具是车传。
23.我国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用通信的速度来比喻德政之施行,他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24.战国时代封建经济不断发展,君主集权不断加强,各国派遣使者时,要由君主颁发一种信物---节。
25.有组织的规模较大的通信,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才开始出现的。26.春秋时的邮传已"北通燕蓟,南通楚吴,西抵关中,东达齐鲁。" 27.我国古代邮传发展到战国普遍应用了通信信物---符节。
28.兵符是战国时调兵遣将的信物。
29.秦王朝的建立,使通信方式发生了一种革命性的转变,这就是由过去的以专使通信为主改为以接力通信为主。
30.在秦朝,作为主要通信机构的是邮亭。
31.秦代邮传的特点是实行接力传送、路线固定、以律(邮驿的律令)保证。
32.1974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出来的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关于邮律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的“邮政法”。
33.为了解决通信接力传递诸多中转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秦朝制订了我国第一部有关通信的法令---《行书律》。
34.木牍是古代书写于木片上的信函、文书。1976年我国在湖北省云梦县秦墓里出土的"黑夫、惊木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牍家信。35.驿置和邮亭是汉代主要的通信组织。
36.汉代邮驿通信的三大要求是迅速、准确、安全,这与现代邮递的要求是一致的。
37.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国际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开始建立国际邮路,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丝绸之路。
38.有关汉代邮驿重要的史料来自出土的木简。
39.汉代的烽火燧通信是军事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严格规定和检查制度,一般说来,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
40.在公文封发方面,汉代实行了封泥方法,即在竹简外面的绳结处加封特制的粘土,并在泥上盖印,防止私拆泄密。
41.驿置是汉代递送文书的通信组织,但以传递紧急而重要的公文为限。传递方法以轻车快马为主,在交通干线上,每隔30里左右设立一置。
42.根据出土的汉简内容反映,汉代邮驿的具体工作过程包括封发、运递、时限与检查等三项内容。
43.汉代邮驿除了接待过往官员和运送货物外,主要是负责公文和书信的传递。
44.把紧急的文书交代马传,或利用驿或派专人,汉简中称为"吏马驰行"。
45.我国进入东汉以后,战事频繁,通信工具中废除了传车,改以快马,"置"也逐渐改称"驿"或"驿置"。
46.魏晋南北朝结束了秦汉时代的传驿分设,开创了隋唐时代的馆驿
合一;这在中国邮驿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47.所谓"东之与西,驿使往来,冠盖相望,串盟初好,日新其事",是反映蜀国和吴国的邮驿通信的盛况。
48.在通信牌符方面,曹魏除继承汉代的铜龙符、竹节使外,还创造了另一种信物---信幡。
49.晋代邮驿是由法曹主管,渐转为由兵曹或驾部郎管理的过渡时期。50.在通信符节上,从中央到地方,南朝虽然仍保留了金虎符、竹节符,但更多的是靠尚书符、诏书。
51.北朝的通信组织基本上是朝着传驿合一的趋势发展。
52.隋初,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得到了加强,在通信方面,建有馆、驿、台传。
53.隋代的邮驿机构称为驿传,隶属兵部,唐代改属驾部;宋代大致沿用唐代的方法,另增设急递铺,专门办理紧急军邮。
54.隋唐的邮驿与前代的最大区别是传和驿完全合一。
55.隋唐的国内驿路以长安经洛阳至江淮的驿路最为重要。
56.隋唐建成了以首都长安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路网。
57.隋唐的驿铺设于驿路之上,一般兼有通信机构和官方招待所的双重作用。
58.隋唐时的文书性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央发往地方的诏旨、文书;另一种是地方上报中央的文书。
59.隋唐时期,在边境和作战时的通信主要是烽火通信,与驿密切相联。在内地,军事文书除露布是派遣专人传递外,一般都交驿发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