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石蜡切片法2
石蜡切片
一、石蜡切片方法步骤:
1.锁定手轮;
2.将预先包埋好的石蜡块装在标本夹上;
3.安装切片刀,调节切削角度;
4.将基体上的刀架尽可能靠近标本;
5.调整标本的表面位置,使之与刀刃尽可能平行;
6.转动手轮,开始修片;
7.当修片达到所希望的表面时,停止修片;
8.选择想要的切片厚度(5 m);
9.顺时针匀速转动手轮,切片。
二、调换标本或停止切片
在操作切片刀和标本前,或调换标本和切片刀前,或是在休息时,应锁定手轮,用护刀罩盖住刀片边缘!
1.锁定手轮;
2.用护刀罩遮盖住刀刃;
3.从标本夹上取下标本,取新标本蜡块夹入标本夹。
三、选片
1.轻轻挑起平整、无断裂的单个石蜡切片,平铺于37℃清洁水面;
2.用清洁载玻片,于水面成45°角,在标本附近轻轻插入水面;
3.缓缓向上提起载玻片,使标本平整贴附于载玻片适当位置。
四、切片结束
1.锁定手轮;
2.将切片刀从刀架上取出,把它放入刀盒中;
3.将标本从标本夹上取下;
4.把切片机上所有的残渣、废片清理干净;
5.盖上防尘罩,填写记录本。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操作步骤
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操作流程一、组织获取(本实验室多做脑组织,所以以脑组织为例)1.动物麻醉:所用麻醉药物(水合氯醛水溶剂)剂量为350mg/kg动物体重,常用麻醉药物浓度为5%、6%、7%、10%(麻醉浓度越大,动物进入麻醉时间越短,但麻醉致死率相应较高,本人使用7%浓度,若注射位置正确,约3min进入麻醉状态);动物麻醉后,将其固定于灌流操作平台,仰卧位;2.动物灌流手术:以胸骨剑突为起点,沿左右两侧肋下缘剪开老鼠皮肤至腋下,再次以剑突为起点,剪开皮下肌肉层,沿同样方向剪开肌肉至腋下,避免伤到内部脏器,剪破膈膜,沿左右两侧剪断胸骨,用止血钳夹住剑突向上翻转,充分暴露心脏;用弯镊分离心脏表面黏膜;左手持止血钳轻夹起心脏,倾斜一定角度,使心尖方向与升主动脉尽量位于同一直线上,右手持灌流针,沿直线所在所在角度由左心室进针,将灌流针直接插入升主动脉(可挑动灌流针于升主动脉内观察是否正确插入,此方法操作不熟练易插错血管或是直接刺穿心脏——或者直接将灌流针插入左心室,但前方法灌流效率较高);固定器械(器械松动或是位置变化会严重影响灌流质量,有时会因为器械位置的变动直接将心脏牵扯下来导致灌流失败,应给与充分注意)3.动物灌流:C57小鼠25-30g左右,灌流开始,可见右心耳充盈,用剪刀剪开,便于血液流出:吊瓶灌流——以生理盐水50-100ml快速冲洗血液,持续最好不要超过5min(时间过长会导致脑组织降解),待无明显血迹流出后换用4%多聚甲醛进行灌流,约100-150ml,灌流速度不宜过快,约10min,固定液较充分的固定组织;注射器灌流——生理盐水50ml快速推注,后换用4%多聚甲醛50ml缓慢推注。
灌流成功的标志——灌流开始,可见肝脏颜色迅速变浅,随着灌流进行,肝脏颜色逐渐变为乳黄色或是白色;换用4%多甲固定液后小鼠全身痉挛抽搐,组织僵硬。
4.开颅取脑:根据实验取材位置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取脑方式:应注意需要的组织区域,避免取脑过程中损坏,多从小脑后方依次向前剥离颅骨,获取脑组织(在颅骨剥开后,应注意脑膜的存在,因为会发生脑膜将皮层割裂损伤的情况)5.脑组织修块:将多余脑组织去除,便于固定充分均匀,应留出试刀或找平的部分多余组织(本人实验中因需要海马组织,故修块时沿大脑皮层后边缘切除多余小脑,人字缝前约2.5-3mm切除前脑部分)6.固定过夜:将修块完成的脑组织,浸泡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过夜,通常不要超过18小时(固定时间越长,组织抗原损失越严重,呈数量级损失),一般控制在12小时以内为宜二、组织石蜡包埋7.组织梯度脱水透明:将过夜固定的脑组织取出置于包埋窗内,并用铅笔做好相应标记,自来水流水冲洗约10min,去除残留的杂质成分,进行梯度酒精脱水(注意:不同的组织类型,同组织类型不同组织块大小所需的每阶段脱水时间不同,需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简单摸索;若盲目脱水透明,脱水透明过头,会使组织脆性增加,切片时全为粉末状,无法成形;脱水透明不够,会使组织与蜡块分离,无法获取平整组织切片)本实验中,组织样本为脑组织,组织修块后所进行的脱水流程如下:自来水冲洗完成→50%乙醇 25min→70%乙醇 25min→80%乙醇 25min→90%乙醇 25min →95%乙醇I 10min→95%乙醇II 15min→无水乙醇I 10min→无水乙醇II 15min→二甲苯I 15min→二甲苯II 15min8.组织浸蜡:在进行二甲苯透明开始的时候,将石蜡用沸水融化,置于60度烘箱内备用(此过程中应注意将盛放石蜡的烧杯上口封闭,避免水分溅入;根据组织块的数目准备合适体积的石蜡液体,以组织块完全浸没其中为宜);将透明完成的组织块,尽量沥干多余二甲苯,迅速转入1号烧杯的石蜡液体内(避免包埋窗内产生气泡,气泡若围绕组织块会影响浸蜡过程),依次将所有组织块迅速转入其中,要求组织块要全部浸没在石蜡中,流程如下:1号石蜡2h→2号石蜡2h→3号石蜡2h在每个阶段的浸蜡过程中,可根据时间安排适量的延长浸蜡时间,但尽量不要减少时间9.组织块包埋:包埋前,准备沸水备用;清理干净包埋槽备用;包埋开始时,将装有组织块的烧杯浸入沸水中,防止在包埋过程中,烧杯中的石蜡凝固,具体操作如下:1)用镊子夹取包埋槽在酒精灯预温,控制包埋槽的温度不要过高;2)将烧杯内的石蜡倒入包埋槽内,液面高度刚好没过包埋槽两侧平台3)取出浸泡的组织块,用小镊子过火后夹取组织块放置在包埋槽的凹陷处中心部位,根据切片要求摆放位置,注意在放置过程中避免组织块下面接触包埋槽底部的位置产生气泡,通常在放置前,可将组织块浸没在凹槽内的石蜡中翻滚,使其各面均匀接触石蜡液体,然后放置在正确的位置(此时假如包埋槽预温过高,则会导致组织块在接触槽底面后异常干燥,在整个蜡块凝固后会在干燥处出现凹洞,不利于石蜡块的长期保存);4)将包埋窗轻轻放置在包埋槽的平台上面,尽量保证两侧高度相同,此时槽内之前的石蜡会浸没部分包埋窗的格栏,静置1-2min(避免倒入热的液体石蜡后,石蜡从包埋窗的边缘流出);5)静置后,石蜡表面会出现凝固表层,此时再用烧杯中的石蜡填充包埋窗的凹陷处以及靠近边缘的条状凹洞,液面稍高于包埋窗边缘(靠近边缘的条状凹洞一定注意填充石蜡,关乎整个蜡块凝固后与包埋窗结合的紧密程度;石蜡凝固后体积会缩小,避免因液面过低导致的后期包埋窗内部支撑不够)6)静置至少30min,可将包埋后的蜡块从包埋槽内分离(注意分离时,应先清理包埋槽四周的多余石蜡,露出包埋窗与包埋槽接触的边缘,然后从一个角将蜡块撬离包埋槽)三、石蜡切片10.准备工作:蜡块的修整——将组织周边的石蜡在保留操作位置的情况下尽量去除(1-减少石蜡块切面与刀片的接触面积,便于受力均匀,易切出完整切片;2-石蜡切面与刀片接触面积小,会减少刀片接触到蜡块中坚硬杂质的几率,增加刀片的使用寿命;3-接触长度减少,可增加刀片使用次数,通常情况下至少多使用1次)准备器材:40度恒温水浴(温度控制在40-42之间的恒温状态,此温度可使蜡片较长时间保持切片形态,温度较低切片不易展开,温度较高,切片会在短时间内融化,易造成组织变形)切片刀片、包被载玻片、弯镊、毛刷、铅笔、切片盒冰盒(通常情况不需要,在组织脱水透明严重,切片呈粉末状态时,可用冰块冰敷石蜡切面,在短时间内可改善切片表面状态,能够帮助切出3-5片完整切片,只有在前期处理出问题时才使用进行一定程度挽救)切片大致流程:1)安装刀片;将蜡块固定于切片机上,调整蜡块表面与刀片距离,矫正蜡块表面与刀片切线平行;2)调整切片模式为trim-10um进行表面找平,并观察切片状态,调整蜡块角度,使切片左右对称,同时注意观察目标区域出现位置;3)切片调平,并出现合适目标区域,调整切片模式为sect-5um进行切片,获取所需组织切片样本;4)将完整合适的切片,夹取至水浴锅内摊平,左手持载玻片,右手持弯镊辅助,将切片贴于载玻片中,放置在水浴锅边缘进行干燥并做好相应标记;5)将干燥完成切片,按照样本分类放置在一起收于切片盒中备用6)切片完成,清理清片机;剩余组织蜡块,需要在切面表面均匀涂抹融化的石蜡,避免组织块直接与空气接触(不进行封闭,会使组织块在长期的暴露过程中,含水量发生变化,易于与支撑蜡块分离,造成后续再次切片困难)7)切片盒中切片,干燥后可在室温下长期放置,推荐切片完成后及时进行后期组织染色或组织免疫化学孵育。
石蜡切片制作实验报告(二)
石蜡切片制作实验报告(二)石蜡切片制作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了解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通过将样品置于石蜡中,使其固定后切割成薄片,然后染色观察样品中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实验材料•组织样品•石蜡•石蜡切片机•切片染色盒•水、乙醇、甲醇等试剂实验步骤1.取适量的组织样品,放入石蜡中固定。
2.用石蜡切片机将固化后的石蜡和组织样品切割成薄片。
3.用甲醇或乙醇脱除石蜡。
4.进行染色处理,如使用伊红染色。
5.将染好色的切片放入切片染色盒中,加入水并覆盖。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中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可窥见其微观世界。
依据样品的不同,可看到各种细胞器、细胞分裂、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信息。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应戴手套和护目镜以保护手部和眼睛。
2.切片机的切割速度应适中,避免快过头造成样品损伤。
3.染色剂应均匀覆盖于切片表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差。
实验结论石蜡切片技术是生物学科研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手段,能够突显样品中的微观结构,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研究生物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
实验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在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 - 组织学研究:观测组织中各种细胞器、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等现象。
- 免疫学研究:确定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 病理学研究:观测肿瘤等病理组织的构造特征。
- 分子生物学研究:观测基因的表达、蛋白质的结构等。
- 药理学研究:观察药物对细胞和组织的影响。
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样品切面出现粗糙、污染现象:可能是切割速度太快,应适当降低切割速度。
2.切片中出现气泡或破损:可能是样品固定不够完整或者太多切片被叠加在一起,应减少切割深度或重新采集样品。
3.切片上未能完全染色:可能是涂抹染色剂时没有均匀涂抹,应均匀涂抹液体染色剂或更换染色试剂。
4.显微镜观察时出现模糊影响:可能是显微镜镜头或平台不够清洁,应及时清理。
结语石蜡切片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石蜡切片步骤
⽯蜡切⽚步骤⽯蜡切⽚基本步骤(⼀)取材和固定根据实验⽬的选择材料。
将整个⾍体或⾍体的内部器官(如肠道、马⽒管、唾液腺等)取出后,⽴即投⼊固定液。
取材⼤⼩:0.5cm×0.5 cm×0.2或者1.0 cm×1.0 cm×0.2,厚度不宜超过3mm。
固定液:2.5%的戊⼆醛固定液,Bouin⽒液,10%甲醛等。
固定时间:4oC固定24⼩时。
注意事项:取材:1.勿使组织块受挤压切取组织块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切割。
夹取组织时,镊⼦要轻,切勿挤压,以免损伤组织。
取材时,组织块可稍⼤⼀点,以便在固定后,将组织块的不平整部分修去。
2.选好组织块的切⾯应熟悉器官组织的组成,并根据观察⽬的来确定纵切或横切。
3.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液、污物、粘液、⾷物等,先⽤⽣理盐⽔冲洗⼲净,再⼊固定液。
4.切除(清除)不需要的部分特别是组织周围的脂肪等,应尽可能清除掉,以免影响以后的程序和观察。
固定:1.材料新鲜取出组织后须⽴即固定。
否则时间相隔过久,体积就要收缩变形或发⽣⾃溶现象。
2.抽⽓⽣物组织常有⽓体的存在,使材料不能沉⼊固定液中,抽⽓使得固定液有效渗⼊。
真空泵抽⽓或者⽤空针管抽⽓。
昆⾍整体固定,固定前⽤解剖针刺数个⼩孔,以利⽤固定液渗透。
3.固定剂⽤量⼀般为组织体积的10~20倍。
勿使组织贴于瓶底或瓶壁,以免影响固定剂的渗⼊。
4.避免阳光尽可能避免接触阳光以免失去固定作⽤。
5.加速固定轻轻摇动盛器使组织移动有利于固定液渗⼊,对长期固定的标本可经常更换固定液。
(⼆)洗涤2.5%戊⼆醛固定液固定的组织:0.2M, pH7.2磷酸缓冲液漂洗三次,每次10minBouin⽒固定液固定的组织:直接⼊70%酒精更换数次即可脱⽔,注意苦味酸。
甲醛固定的组织:直接投⼊50%或70%酒精脱⽔,不经⽔洗。
但如果在甲醛中时间过长,则仍应当⽤流⽔冲洗。
陈旧性标本和混合性固定液应及时洗涤,有利于脱⽔、切⽚和染⾊。
石蜡切片法
包埋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包埋后的石蜡块应为均匀半透明状,有时出现白色浑浊 结晶(像雪花一样)部分,这样在切片时就有妨碍,不易切出 薄的切片。 原因:①组织内部或石蜡中混有透明剂;②脱水不干净;③石 蜡本身品质不良;④组织块移入纸盒时动作太慢,周围的石蜡 已成凝固状态;⑤冷却用水温度不够低,石蜡凝固太慢。 解决办法:属于前三个原因者应在包埋之前就须注意;属于后 二个原因者,可将包埋块再投入Ⅲ蜡中熔化后重新包埋,但必 须注意熔化包埋过的石蜡块的时间不宜过久。
脱水(常用脱水剂:乙醇;脱水原则:低浓度到高浓度)(目的?) 脱水时间:视材料的性质、大小而定 小鼠肝脏:在各级AL中停留0.5-1h; 植物叶片:在各级AL中停留2-4h; 注意:脱水应彻底,否则与二甲苯混合后混浊,必须倒回重脱水;如需过夜, 则停留在70%酒精中。
二、实验步骤(2)
透明(置换) 常用透明剂:二甲苯; 透明原则:低浓度到高浓度 (½ 二甲苯+ ½ 100%酒精 二甲苯 二甲苯) 透明时间:小鼠肝脏每级停留0.5-1h;植物叶片每级停留1-3h。
染色原理--化学作用
化学作用的主要理论根据是染色剂的性质可分为酸性、碱性和 中性染色剂,而动、植物的细胞内—般也可区分为酸性(阴离子) 和碱性(阳离子)部分。当碱性染色剂溶液中的有色部分成为阳 离子时,就能与细胞的阴离子(酸件部分)较牢固地结合,当酸 性染色剂溶液中的有色部分成为阴离子时,就能与细胞内的阳 离子(碱性部分)较牢固地结合。 例如,细胞核,尤其是核内的染色质,主要由核酸组成,是酸 性的组成成分.故和碱性染色剂(苏木精)的亲和力很强,易于 着色。细胞质含碱性物质,故和酸性染色剂(伊红、曙红)的亲 和力很大,易于着色。
甲醛-醋酸-酒精液(FAA) 50%或70%酒精 90ml 冰醋酸 5ml 甲醛 5ml 特点:过去称”标准固定液“或”万能固定液“;是 组织形态中常用的固定液;同时兼作保存液。是植物 制片技术中较为良好的固定液和保存液。除单细胞和 丝状藻类外,均可用此液固定.也通用于昆虫和甲壳 类的固定。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方法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方法预处理:1.收集组织样品:选择实验需要的组织样品,如病变组织或动物组织,固定在4%的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中,通常时间为24小时。
2.脱水:将固定的组织样品进行脱水处理,使用升级的乙醇浓度,如70%乙醇、85%乙醇和95%乙醇各浸泡5-10分钟,然后在无水乙醇中浸泡2-3次,每次浸泡时间为10分钟。
3.渗透剂处理:将组织样品置于染料渗透剂(如苯酚甲醛、苯酚)中进行渗透处理。
渗透剂的选择根据实验需要的类型来确定。
4.包埋:将已经渗透处理的组织样品放入合适大小的模具中,加入石蜡进行包埋,通常使用两次石蜡浸渍15-20分钟,然后定位标本,放入包埋模具中。
切片:1.切片机调节:根据具体的切片机和刀片的不同,调节适当的角度和切片速度。
2. 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块放入切片机的切片盘中,以适当的角度切出厚度约为4-6um的石蜡切片,切片时需要保持刀片的清洁,避免刮伤组织。
3.切片回收:使用刀片回收装置将切下的切片轻轻回收至水中,再将切片转移到预处理盒中。
染色:1. 去蜡:将石蜡切片放入脱蜡溶液(如xylene)中进行脱蜡处理,每个浸泡站点持续3-5分钟。
2.脱水:将石蜡切片从脱蜡溶液中取出,放入浓度递减的乙醇溶液中,分别浸泡5分钟,如95%乙醇、70%乙醇和纯水。
3.抗原修复:为恢复组织切片的抗原表位,可以选择酶消化、高压加热或微波处理等方法来进行抗原修复,常用的抗原修复方法包括热处理和酶切法。
4.屏障消除:为了阻止非特异性结合,需要进行屏障消除,使用5%非脂干奶粉或血清进行预阻断,通常需要在37°C孵育1小时。
5.一抗处理:将相应的一抗加入切片上,覆盖玻璃片,通常需要在4°C下孵育过夜。
6.洗涤:用洗涤缓冲液对切片进行洗涤,通常重复3次,每次5分钟。
7.二抗处理:将荧光标记的二抗加入切片上,覆盖玻璃片,通常需要在室温下孵育1小时。
8.洗涤:用洗涤缓冲液对切片进行洗涤,通常重复3次,每次5分钟。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将组织样本固定在切片上,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一、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研究方法,它的原理基于石蜡的透明性和稳定性。
石蜡是一种具有较高熔点的蜡状物质,具有良好的剪切性和切片稳定性。
在进行石蜡切片前,需要将组织样本进行固定、脱水和浸渍处理,使其具备适合切片的性质。
然后,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浸入石蜡中,石蜡渗透进入组织细胞中,将其包裹在石蜡中形成固定的切片。
最后,使用显微镜对切片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石蜡切片的步骤1. 组织样本的固定:将组织样本取出后,迅速进行固定处理。
常用的固定剂有福尔马林、乙醛等,可以使组织样本保持原有的形态结构。
2. 脱水处理: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组织中的水分。
脱水过程中,需要逐渐使用浓度递增的酒精进行浸泡,使组织逐渐脱水至无水状态。
3. 浸渍处理: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浸泡在石蜡溶液中,使其充分浸渍。
浸渍时间根据组织样本的大小和类型而定,一般需要数小时至数天。
4. 石蜡包埋:将浸渍好的组织样本放入石蜡模具中,加热使石蜡融化,将组织样本包裹在石蜡中。
包埋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石蜡充分渗透到组织中。
5. 石蜡切片:使用石蜡切片机将包埋好的组织样本切割成薄片。
切片时需要调整切片机的切割速度和刀片的角度,以获得理想的切片质量。
6. 切片染色:将切好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组织结构的对比度和可见性。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血液学染色、组织学染色等。
7. 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好的石蜡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组织样本的细胞结构和组织构成。
三、石蜡切片技术的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病理学研究,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通过观察石蜡切片下的组织结构,医生可以了解病变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学生物实验技能实验报告——石蜡切片的制作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学生物实验技能实验报告
名称:石蜡切片的制作
姓名:路路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师范)
年级:10级
学号:1241410044
【实验名称】石蜡切片的制作
【实验目的】了解石蜡切片的用途,并掌握其制作过程和方法。
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
石蜡切片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也是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相当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
例如在医学上,常常用石蜡切片做病例分析和诊断。
【实验步骤及原理】石蜡切片法包括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与粘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
一般的组织从取材固定到封片制成玻片标本需要数日,但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使用,为永久性显微玻片标本。
以下即为石蜡标本制作的流程图:。
实验时间石蜡切片及染色过程
实验时间石蜡切片及染色过程
石蜡切片是最基本的切片技术,冰冻切片和超薄切片等都是在石蜡切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苏木素与伊红对比染色法(简称H.E.对染法)是组织切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泛,对组织细胞的各种成分都可着色,便于全面观察组织构造,而且适用于各种固定液固定的材料,染色后不易褪色可长期保存。
经过HE染色,细胞核被苏木素染成蓝紫色,细胞质被伊红染色呈粉红色。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石蜡切片
1. 取材: 刀片要求锋利而薄,组织厚度约2—3mm, 大小1.5×1.5×0.2~0.3cm 为宜. 取材时间越快越好.
2. 固定: 组织取下后应立即放入 10%福尔马林(相当于 4%甲醛)固定.
注意:
(1) 固定液量应为组织块体积的 40 倍.
(2) 固定时间固定时间与使用的固定液种类和组织块大小, 温度等
有关. 一般为 3—24h.
(3) 固定温度大多可在室温固定, 在低温(4℃)时间应延长.
(4) 固定容器应大些.
3. 漂洗: 流水冲洗 2—10h.。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实验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石蜡切片实验的步骤、原理以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实验步骤石蜡切片实验的步骤主要包括标本制备、石蜡浸渍、切片和染色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适当的组织标本,如动物器官或植物组织。
这些标本需要经过固定处理,通常使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然后进行脱水和透明化处理,最终被浸渍进入石蜡中。
在石蜡浸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标本逐渐浸入温度逐渐升高的石蜡中,以使其充分浸渍并软化。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同时还要避免气泡的产生。
一旦标本被完全浸渍在石蜡中,我们可以使用石蜡切片机进行切片。
在切片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切片机的切片厚度,通常为4-6微米。
此外,为了得到较好的切片质量,我们还需要确保刀片的锋利度和切片机的切片速度适当。
切片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上,并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可以提高组织的对比度,使细胞和组织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学染色、核染色和生物标记染色等。
第二部分:实验原理石蜡切片实验的原理是基于石蜡的高渗透性和易于切割的特点。
通过浸渍和固化过程,标本会充分浸泡在石蜡中,使其变得坚硬而易于切割。
切片机通过旋转刀片来切割标本,形成薄而均匀的切片。
石蜡切片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和研究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通过切片和染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形态、组织的排列以及细胞内的细胞器结构。
这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估以及生物学基础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实验问题与解决方案在石蜡切片实验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切片不均匀、切片断裂或组织变形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和观察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在标本制备过程中,我们可以控制好固定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的固定时间导致的组织变形。
其次,在切片机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刀片的锋利度和切片机的切片速度适当,以避免切片不均匀或切片断裂的问题。
实验时间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含详细步骤)
实验时间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含详细步骤)
免疫组化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
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为:免疫酶法、免疫荧光法、亲和组织化学法、免疫铁蛋白法、免疫金法及放射免疫自影法等。
其中前三种最常用。
实验原理
根据聚合酶技术把辣根过氧化物酶抗鼠或/和抗兔 IgG 分子结合在多聚酶上形成多聚物分子,其与待检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后,加入底物显色。
实验步骤
1. 石蜡切片置于67 ℃ 烘箱中,烘片 2 小时,脱蜡至水,用 pH 7.4 的 PBS 冲洗三次,每次 3 分钟(3 × 3')。
2. 取一定量 pH = 6.0 柠檬酸盐缓冲液,加入微波盒中,微波加热至沸腾,将脱蜡水化后的组织切片置于耐高温塑料切片架上,放入已沸腾的缓冲液中,中档微波处理 10 分钟,取出微波盒流水自然泠却,从缓冲液中取出玻片,先用蒸馏水冲洗两次,之后用 PBS 冲洗2 × 3'(注:不是所有的抗体都需要微波修复的,视具体情况而定)。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探索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切片技术以及应用领域。
一、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脱水、浸渗和包埋四个步骤。
首先,需要将待切割的样本进行固定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福尔马林固定和乙醛固定等。
固定处理的目的是保持样本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以便后续的处理。
接下来,进行脱水处理,将固定的样本逐渐置于浓度递增的酒精溶液中,以去除样本中的水分。
然后,进行浸渗处理,将脱水后的样本逐渐浸渗于石蜡中,以增加样本的硬度和刚性。
最后,进行包埋处理,将浸渗后的样本置于石蜡中,使其完全包裹。
制备好的石蜡块可以进行切片处理。
二、石蜡切片的切片技术石蜡切片的切片技术主要包括石蜡块修整、切片机操作和切片收集三个步骤。
首先,需要对石蜡块进行修整,将其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以便放置于切片机中。
修整过程需要注意保持切片块的平整和规整,以确保切片的质量。
接下来,进行切片机操作,将石蜡块固定在切片机上,并设置好切片机的切割参数,如切片厚度和切割速度等。
切片机通常使用旋转刀片进行切割,通过旋转刀片与石蜡块的接触,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
最后,进行切片收集,将切割好的石蜡切片收集起来,可以用于后续的染色、观察和分析。
三、石蜡切片的应用领域石蜡切片在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学研究中,石蜡切片可以用于组织学研究,通过切割和染色石蜡切片,可以观察和分析生物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细胞组织的分布情况,从而揭示生物组织的功能和病理变化。
在医学诊断中,石蜡切片可以用于病理学检查,通过切割和染色石蜡切片,可以观察和分析患者组织样本中的异常变化,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石蜡切片可以用于材料分析,通过切割和染色石蜡切片,可以观察和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组分分布,从而揭示材料的性质和特性。
总结起来,石蜡切片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石蜡切片的具体步骤与做法
石蜡切片的具体步骤与做法石蜡切片的具体步骤与做法?石蜡切片法即用石蜡作为支持剂进行切片的方法。
石蜡切片法是一般组织学、病理学等常规制片方法,因此用得最多,它有很多优点:比较省时间,容易操作,可切成极薄的切片(4um以下),能制作连续切片,组织块可包埋在石蜡中永久保存。
缺点是只能用于较小的组织块,较大的组织块不易切好,容易破碎,组织在脱水透明过程中产生收缩并易变脆。
制片时间太长。
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一)材料与用具1.材料:鱼皮肤、性腺、肠、肝胰脏等。
2.用具:溶蜡箱、蜡杯、不同熔点的石蜡、酒精灯等。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取材及固定取动物体上的小块组织成为组织块。
组织块的大小以不超过0.5立方厘米为宜。
切去组织块时动作要轻,切忌用力牵引或挟持,以免组织内部发生变化。
组织块取下后,先用先用0.85%的生理盐水漂洗以戏曲血液与污渍,如果是管状组织则必须把管腔中污物洗净,可用注射器自一端向管腔中注射生理盐水数次,使其管腔冲洗干净,切忌不可用刀或其他器具刮之。
由动物身上切取的组织必须是新鲜的,材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应超过死后24小时。
如果是管状器官或是其中有分泌之消化液,则死后应迅速采取,以免组织自溶或上皮剥落。
材料由动物体取下后应当迅速固定,固定的目的是尽快使固定液渗入组织内部,将组织固定,以保持其原有的结构。
不同的组织应选用适当的固定液。
固定液的用量与组织块体积之比一般在20:1。
不应使组织块贴于容器壁上,应记录固定液的名称,材料的种类,动物品种及开始固定的时间。
2.冲洗固定后的组织块在进行脱水前必须用流水洗去固定液。
组织块应用纱布包好,注名,放金属水洗网中用流水冲洗,甲醛固定液固定的组织一般水洗24小时,Bouins固定液固定的组织水洗24小时。
AFA 固定液则不需要水洗。
3.脱水和硬化经过固定后的组织在水洗后要进行脱水,脱水的目的将组织内的水分用酒精或其他溶剂置换出来,使组织逐渐变硬,便于油类或其他透明及浸入,为熔化的石蜡浸渗到组织中创造条件。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熟悉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方法,了解石蜡切片制备的过程,并观察切片的结构。
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检查方法,常用于生物组织的切片制备。
石蜡可以通过渗透,浸渍和固化来固定生物组织,并使其变硬,便于切割。
切片制备过程中,石蜡会填充生物组织的间隙,使组织保持形状和结构,便于显微镜下的观察。
实验材料:1. 组织样本:动物组织片或植物组织片2. 10% 罗丹明B 染液3. 显微镜玻片和盖玻片4. 切片刀、切片夹、玻璃棒5. 石蜡实验步骤:1. 取出石蜡块并加热至熔化状态。
注意,石蜡的熔点通常在60-65°C。
2. 取出组织样本,并用10% 罗丹明B 染液浸泡片段10-15分钟,以染色组织。
3. 将熔化的石蜡倒入切片模具中,随后将组织样本放入石蜡中,确保完全浸没。
4. 将切片模具放入冷却器中,降温至室温,使石蜡凝固。
5. 取出切片模具,用切片刀将切片切下。
切割时,角度和刀的质量对切片质量都有影响,所以操作要尽量快速、准确。
6. 将切片用切片夹固定在显微镜玻片上。
7. 用玻璃棒平均地将切片摊开,以避免切片叠合。
8. 将切片放入加热板上烘干至石蜡融化。
9. 取出加热板,用盖玻片覆盖在切片上。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可以清晰地看到组织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器,以及组织之间的关系。
切片的质量和染色效果会受到操作技术和实验条件的影响。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熟悉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方法,使我了解了石蜡切片制备的过程,并通过观察切片的结构,加深了对生物组织的了解。
同时,实验也提示了切片制备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例如切割角度和切片刀的质量对切片质量的影响等,这将为今后的实验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石蜡切片的操作方法
石蜡切片的操作方法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切片制备方法,用于细胞学和组织学的研究。
下面是石蜡切片的操作方法:1. 收集样本:选择要制备切片的组织样本或细胞样本。
样本可以是动物组织、植物组织或细胞培养物。
2. 选择合适的浸渍剂:石蜡切片需要将样本浸渍在石蜡之中,以固定和保护样本。
常用的浸渍剂包括甲醇、乙醇和二甲苯。
3. 固定样本:将样本固定在固定剂(如甲醛)中,以保持其形态结构。
固定时间根据样本的类型和大小而定,一般在4C下静置数小时或过夜。
4. 脱水:在一系列浓度逐渐增加的乙醇溶液中,将固定的样本从水中脱水,使其逐渐转移到纯度较高的乙醇中。
5. 渗透:将脱水的样本浸渍在二甲苯或其他有机溶剂中,使其渗透并置换乙醇。
浸渍时间根据样本的大小和组织特性而定,一般在一到数小时之间。
6. 包埋:将渗透后的样本置于石蜡中,使其完全浸润。
石蜡块可以预先加热至液态,然后将样本放入其中,或者将样本以及适量的石蜡放入模具中,然后通过加热使其固化。
7. 切片:将制备好的石蜡块放入石蜡切片机中,使用旋转切片刀将其切成薄片。
切片厚度一般为4-10微米。
8. 取片:用切片刀或镊子将切好的石蜡切片取出,并放置在清洁的显微镜载玻片或切片架上。
9. 脱脂:将石蜡切片置于加热的二甲苯或其他脱蜡剂中,使其脱去石蜡。
10. 染色:根据需要,可对石蜡切片进行染色,例如常用的血液和组织标本染色方法如伊红染色(H&E染色)。
11. 干燥:将染色的切片在室温下晾干或在加热台上加热至干燥。
最后,将切片用显微镜载玻片覆盖,并封口保存。
以上就是石蜡切片的一般操作方法,每个实验室可能会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微调。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溶剂和使用锋利的刀片时的切割操作。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
• (1) 明胶液:这是粘片最常用的胶液,简便优良,配法 是100毫升纯水中,加明胶4毫克,加热熔化,过滤即 得。
• (2) 梅氏蛋白质: • 鸡蛋清 50ml • 甘 油 50m1 • 水杨酸纳 1g • 用蛋白与甘油搅拌,同时加入水杨酸纳,调匀过滤,
应用时以滤液15滴,放入纯水50毫升中即得。 • (3) Land氏液: • 阿拉伯胶 1克 • 重铬酸钾 0.2克 • 纯 水 100毫升
酒精、50%酒精、70%酒精、83%酒精、95%酒 精、100%酒精、二甲苯、中性树胶、2% 氨水、 爱氏苏木精染液。 • 3.实验器具:解剖器,双面刀片,青霉素小 瓶。
10
• 四、实验步骤:
• 1.取材:依据生物组织取材的各项注意 事项。
• 2.固定:卡诺固定液、FAA固定液固定 24小时。
• 3.复水:卡诺固定液(1h)→50%酒精 (1h)→爱氏苏木精染液
20
• 4.包埋:先提升恒温箱的温度至60℃, 换纯蜡3次,每次1-2h,用硬的电光纸、 牛皮纸叠纸盒,置于45-60℃的烫板上, 倒入材料,摆放好材料,把标签(正面 向外置于底部),补足石蜡,倒好后轻 轻的置于冷水盆中,注意底面要接触盆 中凉水,待石蜡全部凝固后可取出晾干, 也可在凉水盆中放置过夜。
• ⑨切下的蜡片是否良好,此时应先行检 查。
• ⑩切片工作结束后,仍将刀片用具擦拭 干净。
32
• 3.贴片:贴附牢固,在染色时不易脱落; 是皱褶的蜡片伸展平整。
• 用具:载玻片、粘片剂、解剖刀、蒸馏 水、展片机及铐片机。
33
• 材料切成薄片后,须将切片粘在玻璃片上,加 热展开,这叫粘片。
• 所用载玻片必须清洁才能使用。粘片时,需把 胶液(或称粘贴剂)置簿玻片上,再取切片,浮 置胶液上,然后置烘片台上,使切片展开烫平, 材料不现皱纹为度。最后将切片依次排好,用 滤纸吸去多余水分,同时以记号笔在玻片上编 号,放入温箱中烘干,温度30~40℃约1小时 即干。常用的胶液有下列三种:
石蜡切片技术实验报告
题目:石蜡切片技术实验报告学院:农学院,专业:植物学,姓名:张永丰,学号:2011202010目的掌握石蜡切片技术,为以后的科研中切出合格的实验装片做准备。
并观察植物叶的横切面内部结构。
材料:已经固定好的女贞叶方法与操作步骤一、脱水:依次使用下列浓度的乙醇脱水50%乙醇一70%乙醇一85%乙醇一95%乙醇一100%乙醇一100%乙醇每步两个小时。
二、透明:依次通过下列试剂进行透明1、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加少许番红粉末,对材料进行附染)两个小时2、二甲苯两个小时3、二甲苯一个小时三、浸蜡:浸蜡步骤如下1、将材料瓶中的二甲苯取出1/2,加入剩余二甲苯的体积3/2倍的石蜡液于36C 温箱中处理35小时2、换用纯石蜡液于60 T温箱中处理2小时,再换一次纯石蜡液处理2小时四、包埋与切片1、在提前准备好的纸盒中放入少量蜡液。
2、片刻后放入材料,避免形成断层还要注意材料摆放的位置和方向。
3、及时将蜡块冷却,防治形成结晶。
4、修块与粘连:将多余的石蜡切除,使蜡块成为梯形;将蜡块一正确的方向粘连在枕木上。
5、切片:利用切片机将蜡块切成薄片。
切片厚度为8〜10卩m,以每分钟40〜50转为宜。
6、粘片与展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黏贴剂和一滴蒸馏水用牙签涂匀,将蜡带光面朝下固定于载玻片上,放到展片台上经加温使其充分展开。
7、干燥:将展好的片放于36 E温箱中干燥16小时五、脱蜡:切片分别经过下列步骤进行脱蜡二甲苯30min 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5min无水乙醇5min 95%乙醇5min85%乙醇5min 70%乙醇5min六、染色:染色分为番红染色和固绿染色两步1、番红染色:将载玻片放入盛有番红染液(1%番红,70%乙醇)的染缸中染色22小时2、固绿复染:载玻片依次经过一下处理70% 1min 85% 1min 95% 1min 固绿染液(0.1%固绿,95%L醇)20 秒3、脱水:95% 1min 100% 1min 100%1min4、透明: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1min二甲苯1min二甲苯七、封片中性树胶封片,干燥八、镜检将封好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挑选清晰的具有叶横切面典型结构特征的部位拍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红-固绿染色中:番红可将木质化细胞壁红色,角质化细胞壁 粉红色,栓化细胞壁黄褐色,染色体、核仁、中心体染红色; 固绿将纤维素细胞壁染成绿色,细胞质染成淡绿色。
五、作业
实验完毕,每人交玻片两张,用铅笔在载玻 片上写上材料名称及自己的姓名和日期;
实验报告(姓名和日期)。
实验八 石蜡切片法
—— 染色、封藏
实验原理
切片通过不同方法,使其干燥,然后进行染色。因为每 一张载片上粘贴的是蜡带,因此必须先用二甲苯去除石 蜡再用酒精去除二甲苯,再进入水中,才能染色,染色 的方法很多,要根据每张标本要求显示的目的选择不同 的染剂,染色后显示清晰的细胞形态和核的大小,位置, 然后使带水的载片经历脱水→透明等步骤最后用树胶封 片。
明
100%AL 5min
95%AL 5min
复 水
80%AL 5min
70%AL 5min
50%AL 5min
蒸馏水 5min 染 色 苏木精染色液 20min
100%AL 5min
95%AL 5min
脱
水
80%AL 5min
70%AL 过一下
1%伊红水溶液 3min
对 染
蒸馏水漂洗 5min,换几次
氨水中“蓝 3-4s 化” 水洗 5min,换几次
染色时注意的几个问题
应根据材料的结构、性质、观察目的来选择染色方法 ; 材料从溶液中取出放入染色液时,此两种溶液的浓度必
须相同 ; 作二重染色时,应先染碱性染 料,后染酸性染料; 染色宁可深一点,不要浅一点 ; 作分色用的酸、碱溶液必须彻底洗净; 制成的片子不要置于阳光下,以免褪色。
染色原理--化学作用
化学作用的主要理论根据是染色剂的性质可分为酸性、碱性和中 性染色剂,而动、植物的细胞内—般也可区分为酸性(阴离子)和 碱性(阳离子)部分。当碱性染色剂溶液中的有色部分成为阳离子 时,就能与细胞的阴离子(酸件部分)较牢固地结合,当酸性染色 剂溶液中的有色部分成为阴离子时,就能与细胞内的阳离子(碱 性部分)较牢固地结合。
封片注意事项
切片透明后封藏前材料上要保持二甲苯不挥发,如已干, 则可再滴加少许二甲苯;
封片时万一树胶量过少,可在盖玻片有空隙的地方,再 滴注少量树胶使其慢慢布满盖玻片。
四、实验结果
一张符合要求的切片应该是:平整、透明、染色足够,颜色鲜艳 且分明、封片时没有气泡、树胶不外溢、镜检时细胞结构清晰。
三、实验步骤(1) 番红-固绿
脱 二甲苯Ⅰ 10min
树胶封藏
封 藏
蜡 二甲苯Ⅱ 10min
二甲苯 5min
透
½二甲苯+ ½100%酒精 5min ½二甲苯+ ½100%酒精 5min
明
100%AL 5min
95%AL 5min
复 水
80%AL 5min
70%AL 5min
50%AL 5min
蒸馏水 5min 染 色 1%番红水溶液 1.5-2h
例如,细胞核,尤其是核内的染色质,主要由核酸组成,是酸性 的组成成分.故和碱性染色剂(苏木精)的亲和力很强,易于着色。 细胞质含碱性物质,故和酸性染色剂(伊红、曙红)的亲和力很大, 易于着色。
常用染色剂分类
按染料的化学性质可分为 :碱性染料 、酸性染料 、直接染料 、媒染染 料 、中性染料;
根据染料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染料(此类染色剂是从动、植物体中提取 的,为天然产物,产量少。目前常用的有苏木精、洋红、地衣红和靛蓝 等)和合成染料(全是由芳香环或具有芳香性的杂环化合物所构成。最 早是由煤焦油蒸馏产物合成而得的,所以又称为煤焦油染料)。
一、实验目的
掌握动植物材料石蜡切片的方法及要求; 学习和掌握番红-固绿及苏木精-伊红双重染
色方法。
二、实验材料及用品
实验材料:上周已切和贴好的植物叶片、小鼠 肝脏的切片
实验用具:盖玻片、染色缸、镊子、显微镜。 实验药品:梯度酒精、 ½二甲苯+ ½100%酒
精 、二甲苯、苏木精染色液、1%伊红水溶液、 1%番红水溶液、1%固绿95%酒精溶液、加拿 大树胶。
100% 5min
脱 水
95% 洗一下
1%固绿95%酒精溶液 10-60s
பைடு நூலகம்
对 染
95% 10min
80% 10min
脱
70% 10min
水
50% 10min
水洗
三、实验步骤(2) 苏木精-伊红(HE)
脱 二甲苯Ⅰ 10min
树胶封藏
封 藏
蜡 二甲苯Ⅱ 10min
二甲苯 5min
透
½二甲苯+ ½100%AL 5min ½二甲苯+ ½100%AL 5min
染色原理--物理作用
渗透作用:染料渗透到多孔的组织中,与组织没有牢固的结合; 吸收作用:又称溶解学说,组织吸收染料中的色素粒子,与之牢
固结合,组织着色与染液的颜色相同,不一定与干燥染料的颜色 相同。如品红在干燥时为绿色,而其溶液呈红色,组织在染色后 也呈红色,即使组织干燥后,其红颜色不变; 吸附作用:染液中分散的色素粒子进入被染物质的粒子间隙内, 由于分子的引力作用,色素粒子被吸附而染色,也由于各种蛋白 质或胶体有不同的吸附面,因此可以吸附不同的粒子,也就是说 对粒子的吸附有选择性,即有的容易被某些物质吸附,有的则不 容易吸附。
根据染料的用途可分为:细胞核染色剂(用于细胞核的染色剂有天然染 色剂的苏木精、洋红以及合成染色剂中的番红、结品紫、硫堇、甲苯胺 蓝、甲基绿、美蓝、孔雀绿和焦油紫等)、细胞质染色剂(用于细胞质 的染色剂有合成染色剂中的曙红、亮绿、橘黄G、酸性品红、苦味酸和 水溶性苯胺蓝等)和脂质染色剂(用于显示脂质的染色剂有合成染色剂 中的苏丹III、苏丹Iv、硫酸尼罗蓝及油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