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史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日本近现代文学史及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近现代文学史及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近现代文学史及选读课程教学大纲一、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为日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日语语言文化方向的必修课。

它是以日本近现代文学发展史为线索,介绍每一发展时期占主流的文学思潮和日本文学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它在日语语言专业的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之后,系统把握日本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作者思想性和艺术性,提高日语语言知识和能力;清理日本文学流变的脉络,培养对日本文化层次的理解;通过对文学名篇及选段的分析,加深对各文学流派的创作特点、主要作家及风格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欣赏日本文学原著的能力,加深对日语语言表现力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对整个日本文学及文化的感悟,具备初步的鉴赏日本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日本近现代文学发展的脉络,了解各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能熟练地使用各种工具书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语言和背景知识方面的问题;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学原著和历史传记,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简单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篇章结构和文体风格;能写读书报告。

学生课前要阅读指定作品、思考相关问题,课堂上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本课程总学时:48学时。

教学安排在第五、六学期。

选用教材:《日本文学作品选读》,周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文学史部分以谭晶华编著上外教育出版的《日本近代文学史》为辅助教材)该课程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讲解:文学史概述:文学史的时代划分、研究对象与方法、日本文学的特征等日本近代文学的诞生与成长:启蒙思想家的活动、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二叶亭四迷的《浮云》、森鸥外的早期活动、北村透谷和“文学界”、岛崎藤村的《嫩叶集》等日本近代文学的确立与发展:自然主义文学、反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等现代文学(昭和前期文学):普罗文学、新感觉派、战争文学等战后文学:民主主义文学、无赖派、战后派、第三新人、经济高度成长下的文学等四、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学中采取学生预习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法。

日本上代文学

日本上代文学
とができる。 ④ 漢字の音訓を交えた表記を用いている。
(2)日本書紀(史書・30巻)720年に完成。元正天皇の命で舎人親王が中 心となって編集した。 内容:巻1と巻2は神話、巻3以降は持統天皇までの歴史など。 特質:
①編年体の漢文で書かれている。 ②六国史の最初のもので、資料も豊富に用いられている。
第四期 万葉歌風の衰退期 (『万葉集』の最後の歌が作られた 759年までの約20年間)。 この期は、天平文化が最盛を誇った時期であるが、政権争いに よる政情不安から、貴族社会には動揺が始まっていた。和歌 はそれまでの力強い調べを失って、繊細優美なものとなり、昔 を回顧する感傷的傾向も現れた。
○理知的・技巧的な歌が多くなった。長歌は衰退して、短歌が盛 んになった。 大伴家持が代表歌人。
祝詞と宣命の比較
(4)詩歌 恋愛、労働、酒宴などに際して歌われた上代歌謡は、やがて 『古事記』『日本書紀』に『記紀歌謡』として記載されていくが、こ れらの集団の中から生まれたものが、しだいに個人的な和歌 へと発展していく。『万葉集』はその集大成であるといえよう。そ れ以前にも『柿本人麻呂歌集』『高橋虫麻呂歌集』『類聚歌林』 などの歌集があったが、消失して現在伝わっていない。
訳:もし紫の花のようにきれいな君を憎んでいるのならば、人の 妻ゆえに、ぼくの恋する姫です。
● 柿本人麻呂の歌 ○淡海の海夕波千鳥汝が鳴けば情もしのに古思ほゆ
● 高市黒人の歌 ○何処にか船泊てすらむ安礼の崎漕ぎ廻み行きし棚無し小船
● 大伴旅人の歌 ○わが園に梅の花散るひさかたの天より雪の流れ来るかも ○沫雪のほどろほどろに零りしけば平城の都し念ほゆるかも ○験なき物を念はずは一杯の濁れる酒を飲むべくあるらし
●万葉集(歌集・20巻)759年以降10年間前後 編者:長期にわたり、多くの人の手によって編集され、最後に 大伴家持の手を経て完成されたらしい。 内容:歌数は約4500首。主に長歌・短歌・旋頭歌の三体。 雑歌・相聞歌・挽歌の三分類がある。

日本文学史

日本文学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适合日语专业三年级及兄弟院系达到该水平的本科学生。

本课程介绍日本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主要介绍各个历史时期文学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及文学与时代背景的关系;重点讲解具有较大影响的作家、作品、流派、思潮等,其中会贯穿日本文学与日本文化的互动关系,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大略关系等内容。

This course is suitable for junior Japanese majors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rom other departments who have reached this level.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literature,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in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It focuses on the influential writers, works, schools and thoughts, etc., which will run through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Japanese culture, and the gene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Chinese literature.2.设计思路:- 5 -本课程引导已有一定日语基础的专业学生掌握日本文学的发展,日本文学总体走向、核心特点,以及主要代表作家作品和艺术理念。

日本文学史教学大纲

日本文学史教学大纲

日本文学史教学大纲一、简介本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日本文学史的演进过程,使学生全面了解日本文学的发展脉络,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学的认知和理解,并提供相关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评论。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本文学的起源及其与历史、社会的关系;2. 熟悉重要的日本文学作品及其作者,并能进行综合分析;3. 掌握日本文学史上的重大文学派别和流派;4. 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不同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和分析;5. 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课程内容1. 古代日本文学- 奈良时代文学(7世纪-8世纪)- 平安时代文学(794年-1185年)2. 近世日本文学- 镰仓时代文学(1185年-1333年)- 室町时代文学(1333年-1603年)- 江户时代文学(1603年-1868年)3. 现代日本文学- 明治维新以前的文学(1868年-1912年)- 大正时代文学(1912年-1926年)- 昭和时代文学(1926年-1989年)- 平成时代以后的文学(1989年至今)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教师主讲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日本文学史的重点内容和相关知识。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要求学生独立阅读经典的日本文学作品,并编写读后感、评论或分析文章。

4. 辅助资料与多媒体利用利用多种辅助资料,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日本文学的魅力。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日本文学史某一时期或某一文学派别的论文,展示综合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4. 学校或班级活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相关文学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展示。

六、教学参考资料1.《日本文学史》 - 陈述日本文学发展的经典教材2.《日本文学导读》 - 对日本文学经典作品的解读和分析3.《日本文学鉴赏辞典》 - 提供关于日本文学作品和作者的详细资料4. 网络资源 - 搜集日本文学相关的电子文献、音频和视频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古代日本文学第二周:平安时代文学第三周:镰仓时代文学第四周:室町时代文学第五周:江户时代文学第六周:明治维新以前的文学第七周:大正时代文学第八周:昭和时代文学第九周:平成时代以后的文学八、教学评价与反馈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期末论文的成绩将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师将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针对学生的不足提供指导和帮助。

日本文学简史 重点纲要

日本文学简史 重点纲要

第一章上代文学1、当时,日本没有独自的文字表达方式,所以歌谣、神话基本上都是依靠口头传承的。

这被称为“口承文学”。

2、在口承文学时代,要用异国的文字忠实的记录下日本本土的歌谣、神话,是极为困难的。

尽管如此,还是产生了所谓的万葉仮名,用以记录诗歌文学。

3、日本最早的和歌集是万葉集。

4、日本最古老的汉诗集是懐風藻。

5、日本现存最早的书籍是古事記。

6、《古事记》由上中下三卷构成。

上卷记录神代之事,也就是神话和传说;中卷记录了从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到第十五代天皇应神天皇之间发生的事情;既有神话,也有史实,不完全属于帝记;下卷记录了第十六代天皇仁德天皇到第三十三代天皇推古天皇之间发生的事情,基本上属于帝記。

7、《古事记》采用古汉语、变体汉文和假名注音相杂的“和漢混淆体”。

8、仿照中国历代正史而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敕撰正史的是日本書紀。

9、《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收录了不少古代歌谣,这些古代歌谣总称为記紀歌謡。

10、就在《古事记》编撰的第二年,天明天皇下诏撰修各国的地方志。

目前仅存的只有五国风土记,即常陸風土記、播磨風土記、出雲風土記、肥前風土記和豊後風土記,其中只有出雲風土記保存完好。

11、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葉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史的开端。

关于其编者,有学者认为是大伴家持。

万叶集收录和歌约4500首,其中短歌约4200首。

12、万叶集的和歌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雑歌、相聞和挽歌。

第二章中古文学1、平安迁都以后,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的地位逐渐降低,成为“私人空间”的文学。

此时编撰的三部敕撰集凌雲集、文化秀麗集、経国集反映了当时汉诗文兴盛的时代特征。

日本文学史上又称这个时期为国風暗黒時代。

2、第一部皇帝下令编撰的敕撰和歌集是古今和歌集。

3、假名的普及使日常语的自由变现成为可能,带来了色彩斑斓的假名文字散文文学。

其中主要文学成果是物語文学。

物语文学最初有两大形态,作り物語和歌物語。

4、第一部物语是竹取物語,被称作物語の出で来はじめの親(物语之始祖),是最早的虚构物语。

日本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日本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35093课程名称:日本文学选读总学时数:32实验或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基础日语、日语阅读后续课:无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授课对象:日语专业四年级上学期学生2.教学目标及意义:通过此课的学习,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另外让学生初步掌握文艺批评的理论及方法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总学时为一个学期,32个课时。

要求学生了解日本现,当代小说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日本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了解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能够阅读日本现,当代小说,并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有自己的见解。

4.教学重点难点:语句中难词的释义及提示词语在作品中的含义;作者的生平、主要作品及在文坛的影响;作品的故事梗概、主题思想、创作背景、人物特征及语言风格等。

5.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与课下阅读相结合。

6.教材:周平主编.《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1月主要参考书:谭晶华编著.《日本近代文学名作鉴赏》.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7. 其他考核方式:N+2考核方式其中“N”包括小论文(15%),小论文(20%),专题讨论及小结(文学主题课堂发表)(15%);“2”包括笔记(10%)和期末成绩(40%)。

二、正文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史1.教学要求1)比较系统地讲授现当代日本小说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帮助学生了解日本文学发展历史,掌握重要的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鉴赏日本文学作品的能力。

2)批判继承日本文学遗产,领略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3)结合学生实际,力求既讲述基本知识,又把握重点。

《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日本文学史课程代码:11132620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学分: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高级日语、日本文学作品选读适用专业:日语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主要依据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和本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而开设,是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专业选修课。

日本文学史的授课目的是通过学习日本文学史,使学生掌握日本文学史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作品名和重要文学流派的名称及其影响,借以了解日本文学的特色,了解日本文学对日本文化特色形成的影响以及日本文学在日本语言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今后更好地做好中日文化交流工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能大致了解日本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特征,理解各时期的文学思潮和代表作家及作品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文学方面的理论和常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日语语言技能;不但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中适当地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并要求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参考书、有关作品和评论,撰写读书报告。

为增强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把握,可在教学中采用Powerpoint 进行教学。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古代前期の文学(奈良時代)1.课程教学内容(1)第一節古代前期の文学概観(2)第二節主な文学作品1、記紀文学 『古事記』と『日本書紀』2、『風土記』3、『懐風藻』4、『万葉集』5、『歌経標式』2.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記紀文学 『古事記』と『日本書紀』(2)难点:『万葉集』3.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古代前期的文学背景,理解从口承文学到记载文学转变的时代,掌握古代前期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古代前期文学的特征。

日语专业各学科教学大纲

日语专业各学科教学大纲

日语课程教学大纲《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基础日语》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日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规定开设的必修课,是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课程教学为两学年,每学年为两个学期,共四学期(合计528学时,36学分),是日语专业的基础阶段。

是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外语实践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的一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基础日语》为两学年,共四学期(即1、2年级)。

由于日语专业的学生入校时是“零”起点,因此本阶段的教学既要保证学生掌握正确标准的日语发音、节奏规律和语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

掌握日语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注意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巩固学生专业理论技巧,为《高级日语》(即3、4年级)打好基础。

教学方法与手段《基础日语》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不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不罗列抽象概念,而是注重实际应用,精选基础性和趣味性较强、反映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观察、模仿、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础日语》课程要求教师因地制宜,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性地制作教学用具,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打破以语法为核心的传统教材体系,注重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推进教学,力图集精读、泛读、听力、会话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一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基础日语1、2:1、广东方言与日语发音上的一些碰撞2、日本的常用汉字与中文汉字的碰撞3、日语的敬语4、表示授受关系的动词5、用言的活用形变化6、被动句、使役句、使役被动句7、语法(词法、句法)基础日语3、4:1、词汇的活用2、句型的活用3、语法(词法、句法)4、课文的理解教学大纲基础日语(1)Fundamental Japanese Ⅰ课程编号BZB1001030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每周 10 学时,共 180 学时,10 学分先修课程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日语的基础知识,具备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基本技能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学生当中树立良好的学风,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7410098日本文学史

17410098日本文学史

日本文学史TheHistoryofJapanese1iterature课程代码:17410098学分:2学时:48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8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程实践学时:)先修课程:基础日语、中级日语、高级日语、日本历史适用专业:日语专业教材:《日本文学史》,李光泽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二版开课学院:外国语学院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日本文学史》是面向我校日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在学生已有日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

通过日本文学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文学从古到今的发展进程,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文学体裁、文学特征、文学作家、代表作品,对日本文学史有一个历史性的把握。

同时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学的兴趣,为学生日后深入研究日本文学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

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对日本文学史有一个历史性的把握,对日本文学,以及日本民族的思想文化与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鉴赏日本文学的能力,也为学生日后研究日本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章撰写)第一章(一)课程内容日本古代前期的文学(奈良时代)(二)教学要求(1)介绍该时期的文学背景;(2)从口传文学到记载文学的转变;(3)该时期的文学潮流,以及主要的文学作品。

(三)重点与难点(1)使学生掌握该时期日本文学的发展过程;(2)了解古代前期日本文学的特点和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第二章(-)课程内容日本古代后期的文学(平安时代)(二)教学要求(1)介绍该时期的文学背景、从唐风文化到国风文化的转变、女流文学的盛行;(2)平安末期的文学特征;(3)该时期主要的文学作品;(三)重点与难点(1)掌握该时期日本文学的发展过程及特征;(2)了解古代后期日本文学的特点和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第三章(一)课程内容日本中世的文学(镰仓、室町时代)(二)教学要求(1)中世的文学概观,包括该时期文学的时代背景、对王朝美德思慕和憧憬、佛教的普及及隐者文学的诞生,以及神话文学、军记文学和新兴文学的流行;(2)该时期主要的文学流派,包括公家贵族文学、草庵文学、武士和庶民文学的代表作,及其文学特征。

日本文学简史重点纲要

日本文学简史重点纲要

第一章上代文学1、当时,日本没有独自的文字表达方式,所以歌谣、神话基本上都是依靠口头传承的。

这被称为“口承文学”。

2、在口承文学时代,要用异国的文字忠实的记录下日本本土的歌谣、神话,是极为困难的。

尽管如此,还是产生了所谓的万叶仮名,用以记录诗歌文学。

3、日本最早的和歌集是万叶集。

4、日本最古老的汉诗集是懐风藻。

5、日本现存最早的书籍是古事记。

6、《古事记》由上中下三卷构成。

上卷记录神代之事,也就是神话和传说;中卷记录了从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到第十五代天皇应神天皇之间发生的事情;既有神话,也有史实,不完全属于帝记;下卷记录了第十六代天皇仁德天皇到第三十三代天皇推古天皇之间发生的事情,基本上属于帝记。

7、《古事记》采用古汉语、变体汉文和假名注音相杂的“和汉混淆体”。

8、仿照中国历代正史而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被称为日本第一部敕撰正史的是日本书纪。

9、《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收录了不少古代歌谣,这些古代歌谣总称为记纪歌謡。

10、就在《古事记》编撰的第二年,天明天皇下诏撰修各国的地方志。

目前仅存的只有五国风土记,即常陆风土记、播磨风土记、出云风土记、肥前风土记和豊後风土记,其中只有出云风土记保存完好。

11、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史的开端。

关于其编者,有学者认为是大伴家持。

万叶集收录和歌约4500首,其中短歌约4200首。

12、万叶集的和歌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雑歌、相闻和挽歌。

第二章中古文学1、平安迁都以后,日本的传统诗歌“和歌”的地位逐渐降低,成为“私人空间”的文学。

此时编撰的三部敕撰集凌云集、文化秀丽集、経国集反映了当时汉诗文兴盛的时代特征。

日本文学史上又称这个时期为国风暗黒时代。

2、第一部皇帝下令编撰的敕撰和歌集是古今和歌集。

3、假名的普及使日常语的自由变现成为可能,带来了色彩斑斓的假名文字散文文学。

其中主要文学成果是物语文学。

物语文学最初有两大形态,作り物语和歌物语。

4、第一部物语是竹取物语,被称作物语の出で来はじめの亲(物语之始祖),是最早的虚构物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文学史
适用范围:201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编号:0503207080
学分:2学分
学时:32学时
先修课程:综合日语Ⅰ、综合日语Ⅱ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建议教材:《日本文学史》,李光泽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日语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通过本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文学,熟悉日本文学发展历史,并掌握日本文学史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通过本课程初步接触日本文学的发展规律和各个时期的不同文学特点。

了解日本作家和作品,并掌握部分日本原文作品。

通过对不同时期日本文化的讲解,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日本的文学特征和文学历史。

同时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异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第一課古代前期の文学(奈良時代)
1.课程教学内容
(1)第一節古代前期の文学概観
(2)第二節主な文学作品
1、記紀文学−−−『古事記』と『日本書紀』
2、『風土記』
3、『懐風藻』
4、『万葉集』
5、『歌経標式』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記紀文学−−−『古事記』と『日本書紀』
(2)难点:『万葉集』
3.课程教学要求
把握古代前期的文学形式及主要作品
(二)第二課古代後期の文学(平安時代)
1.课程教学内容
(1)第一節古代後期の文学概観
(2)第二節主な文学作品
1、『古今和歌集』
2、『竹取物語』
3、『伊勢物語』
4、『堤中納言物語』
5、『源氏物語』
6、『栄花物語』
7、『大鏡』
8、『今昔物語集』
9、紀貫之と『土佐日記』
10、『蜻蛉日記』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竹取物語』『源氏物語』
(2)难点:『古今和歌集』
3.课程教学要求
把握古代后期的文学脉络
(三)第三課中世の文学(鎌倉、室町時代)1.课程教学内容
(1)第一節中世の文学概観
(2)第二節主な文学流派
一、公家貴族の文学
二、草庵の文学
三、武士、庶民の文学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百人一首』鴨長明と『方丈記』(2)难点:『新古今和歌集』
3.课程教学要求
把握中世文学的脉络和主要形式
(四)第四課近世の文学(江戸時代)
1.课程教学内容
(1)第一節近世の文学概観
(2)第二節近世の小説
(3)第三節詩歌
(4)第四節劇文学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一、井原西鶴と浮世草子
二、読本
(2)难点:一、近松門左衛門と浄瑠璃
二、歌舞伎
3.课程教学要求
把握近世的文学脉络及主要文艺形式
(五)第五課近代の文学
1.课程教学内容
(1)第一節近代の文学概観
(2)第二節主な作家及び作品
一、近代の文学流派及び代表作家
二、詩歌
三、昭和の小説と評論
四、戦後の文学
五、昭和三十年代の文学
六、昭和四十年代の文学
七、昭和五十年代以後の文学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近代の文学流派及び代表作家
(2)难点:昭和の小説と評論
3.课程教学要求
把握近代文学流派及主要作家作品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大纲说明
1.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师生互动、学生练习等教学手段。

2.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李光泽编著的《日本文学史》,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是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日本文学史课的主要课程教材。

五、课程考核
本课程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即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

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1. 平时考核主要由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三项构成,百分制,成绩构成比例为考勤30%、课堂表现40%、作业30%。

2.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核方式,百分制,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核题型有填空、选择、文学作品翻译等。

理论考核内容涉及各章节,实际出题时每章允许有伸缩。

六、参考书目
1.《日本文学史》,西乡信纲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2.《日本近代文学》,中村光夫主编,岩波新书,2005
制订人:AA 审订人:AA 批准人:AAA
2012 年08月27日AAAA学院课程考试命题双向细目
六、参考书目
[1]
执笔人:AA 审核人:AA 教学主任:AA
2012 年8 月27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