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刘锋

镇安县白塔中学

日常工作中,常听到学校领导评价某位老师:教学非常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整天忙忙碌碌,工作态度没话说,可就是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的结果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现象不得不引发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思考:我们一贯提倡的“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质量”……要的是什么质量?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忽视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要想把地理教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便显得尤为重要。

1.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关注主题。从夸美纽斯开始,以及后来的赫尔巴特学派,“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后来,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再后来,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所以,现今的课堂教学就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师生在有效的教学生活中得到发展。

“有效教学”就其内涵来说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具体来说,首先学生在课上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并通过学习过程形成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激发了其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欲望,使其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还要关注点与面,即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知识、技能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上有所收获;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的课,不能算是一堂好课。其三是在课堂教学上,师生之间要有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的互动,尤其是思维的冲突、碰撞、交流与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知识的生成,能力的培养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

2.当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地理课堂在不断发生着一些转变,但伴随着这些变化,一些衍生的问题不容忽视:

2.1言行不一致嘴上说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但实际上,课堂仍以灌输为主,搞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成了背诵的机器。

2.2课堂上经常把“对话”当“问答”“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从兹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

2.3把“自主”变成“自流”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2.4有活动没体验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和

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2.5小组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一些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讨论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不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倾听者。对学生而言,合作前没有认真思考,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是学习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差的学生就变成了陪衬,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

2.6教学基本功弱化不少教师追求运用多媒体手段,无可厚非,但是有的地理教师奉行新的“三不主义”,即:一不使用教科书,二不使用教学地图,三不写板书板画。多媒体图文虽然可以制作得精致、规整,传递的信息也丰富多彩,但用得多了总让人感到与地理教师本身的教学素养有距离,不容易产生师生之间的亲近感,教师似乎成了播映员和解说员。“三不主义”的教师很难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地理知识、技能与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多的依赖多媒体,放弃黑板书画艺术,将会削弱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和思想的交流。

3.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信念问题

实行教学改革,必定能够提高办学效益、办学品位,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改革并不神秘和高不可攀,但难度也确实存在。这主要由于教育思想的形成是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原有的已形成习惯定论的东西若想从头脑中清除,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改变某些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科学的教育观念,是一个长期的思想教育与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成效以至最后成功,一是要转变观念,二是要坚定信念。

3.2参与度问题

课改的目的之一,在于调动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快乐学习。参与度也就是每节课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掌控学生的参与度是提升学生素质的根本保证。如何提高参与度?那就需要我们提高课堂的组织能力,提高课堂的掌控艺术,创设激情课堂,要始终牢记课改课堂的“三大”法宝——激励、唤醒、鼓励。课改课堂成功的主要标志,也就是激情课堂这一特征是否体现出来,创新课堂这一特征是否体现出来。

3.3方法、手段问题

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地理教师上课仅仅使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最多再加一幅挂图,教师们注重的是如何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采用“填压式”的教学手段“满堂灌”,课堂气氛沉闷,再加上地理这门科目要求死记硬背的东西多,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枯燥无味,从而厌恶学习,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既然是新教材,又是新课标,为什么不能有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呢?如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展示形象逼真的景观,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自由辩论、做游戏等活动,既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合作精神;教具、模型演示、动手制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

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应设计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应把课堂的大部分活动空间和时间都让给学生。而老师要做的就是:设计好课堂结构,调控好课堂节奏;及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和作出调整与解答;及时对学生的语言、动作、文字等作出评价和建议。

3.4过程调控技巧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如何让这个过程有序、有条理且能够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调控技巧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