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

合集下载

《题西林壁》苏轼

《题西林壁》苏轼

题西林壁苏轼〔宋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古诗《题西林壁》翻译

古诗《题西林壁》翻译

古诗《题西林壁》翻译 《题西林壁 》是苏轼的诗作,此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 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古诗 《题西林壁》翻译,欢迎查看,仅供大家参考。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7、缘:因为;由于。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 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 州 (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 赴汝州时经过九江, 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 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1/6间。

赏析 《题西林壁》这首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 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的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 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的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 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 峦所局限,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 局部而已, 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 、 驰骋想象的空间。

苏轼的题西林壁的译文

苏轼的题西林壁的译文

苏轼的题西林壁的译文
原文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
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
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古诗《题西林壁》赏析

苏轼古诗《题西林壁》赏析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因为。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游记。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因为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词,但是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诗人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题西林壁》赏析及拓展阅读

《题西林壁》赏析及拓展阅读

《题西林壁》赏析及拓展阅读《题西林壁》赏析及拓展阅读引言:《题西林壁》是苏轼所写的,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赏析及拓展阅读,欢迎大家阅读!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解】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⑶侧:侧面。

⑷各不同:各不相同。

⑸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⑹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⑺缘:因为;由于。

⑻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题西林壁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

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题西林壁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人。

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

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苏轼《题西林壁》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赏析题西林壁[北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注诗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4.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5.缘:因为;由于。

简析诗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苏轼的诗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种政治体验。

苏轼自进入仕途后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倾向上更贴近保守派,反对王安石主导的新法。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⑶侧:侧面。

⑷各不同:各不相同。

⑸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⑹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⑺缘:因为;由于。

⑻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四大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题西林壁》教案《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

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成为不朽的佳作。

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下:一、谈话与导入1、师生谈话: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2、师板书:庐山。

生跟读两遍。

3、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的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宋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宋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宋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赏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题西林壁 古诗赏析

题西林壁 古诗赏析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古诗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苏轼《题西林壁》诗意及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诗意及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诗意及赏析导读:《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题西林壁》诗意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苏轼 题西林壁意思

苏轼 题西林壁意思

苏轼题西林壁意思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古诗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苏轼《题西林壁》注释及简析

苏轼《题西林壁》注释及简析

苏轼《题西林壁》注释及简析
苏轼《题西林壁》注释及简析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缘:因为。

3、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苏轼《题西林壁》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苏轼《题西林壁》原文、译文、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译文、赏析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

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

因讥讽朝政被贬任杭州通判;历徙湖州、黄州、常州。

哲宗嗣位,召至京师,任中枢舍人。

后又与司马光面争新法「不可尽改」而出知杭州。

后又因晢宗亲政启用新党,苏轼又被一贬再贬,之贬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北返时在常州逝世。

当时为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享年六十六岁。

高宗朝,赐太师,谥文忠。

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

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玉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象。

他的一生政治讽谕诗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

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写的绝句《题西林壁》也以富与理趣着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总之,苏轼的诗今存 2700 多首,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格,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

他岁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

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气势奔放。

他还善于幽默旷达的笔调,随时生发奇警新鲜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

这都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

他的诗词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为「艳科」的旧框框。

他和南宋的辛弃疾行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

题西林壁苏轼诗意

题西林壁苏轼诗意

只有客观地讨论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 常年云雾缭绕,烟雨布满。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为历代文人
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骚客讴歌不已。唐朝诗人钱起这样写道:
诗写得奇妙特别,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行登。
第2页共4页
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 的体会。为什么不能分辨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 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 必定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看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 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 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肯定的片面性;要认 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需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又是一首哲理诗,接下俩我们就来看看诗词的内容吧。
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题西林壁 【】苏轼 【朝代】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屹立,从远处、近处、高处、 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鉴赏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巡游庐山。瑰丽的山水 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
面,他年是故人。〞他很幽默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傲慢 者“身在此山中〞,因此“不得庐山真面目〞的结果吗?这种种人生境遇
的生疏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 “往来山南北十余 与游人看山不得其法何其相像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解
西林,即西林寺,在江西庐山上。

《题西林壁》就是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元丰七年(1084)五月,苏轼由黄州改迁汝州团练副使,特地取道游庐山。

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

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句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位置不同,看到的风景也就各不一样。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步移景异、姿态万千的庐山景色。

意思是,横望庐山,山岭逶迤,连绵不绝;侧看庐山,奇峰突起,峻峭挺拔。

无论是远处观望,近处细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并没有像其他诗人那样仅仅止于惊叹和迷惘,而是进一步地思索:我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山中,所见只是一峰一岭一丘一壑等局部景致而已,而未能超然庐山之外统观全貌。

这两句是谈游山的体会,即景说理,有着丰富的内涵: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
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结尾二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发人深思的空间。

评解
清赵翼评《题西林壁》时说:“庐山名作如林,若再实做,断难出色。

坡公想落天外,巧于以偏师取胜。

”苏轼的这首诗妙在不在写景上与前人一分高下,而是以意理胜出,道前人所未道之理,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这正是苏诗的一种特色。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晓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不时闪烁着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其内涵却是丰富的。

诗人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特征,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