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南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南一、前言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术语定义二、编制范围与内容2.1 编制范围2.2 编制内容三、编制原则和方法3.1 编制原则3.2 编制方法四、基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4.1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4.2 自然资源和环境基础调查4.3 社会经济基础调查五、发展战略及规划目标5.1 发展战略5.2 规划目标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6.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6.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6.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七、规划实施及监测7.1 规划实施7.2 规划监测八、规划编制的质量控制8.1 规划编制的质量要求8.2 质量控制的组织和实施九、编制报告的撰写9.1 编制报告的组成9.2 编制报告的撰写要求十、编制报告的审查与批准10.1 编制报告的审查10.2 编制报告的批准十一、附则11.1 审查程序11.2 技术资料的保存11.3 编制报告印制和装订一、前言1.1 编制目的本技术规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结合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实际,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技术指导。
1.2 编制依据本规程的编制依据主要有以下法律、法规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修订版);2)《城乡规划编制技术导则》(GB/T 50198-2011);3)《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导则》(GB 50168-2015);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范》(GB 50190-2019)。
1.3 术语定义本规程中涉及的术语定义如下: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对一个地区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全面规划的计划,包括土地利用的总体布局、用途结构、空间组织、保护和利用等内容。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对一个地区内土地利用的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包括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情况、土地质量、利用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详解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
详解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一、引言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对特定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布局进行规划,以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编制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其编制要点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数据收集、评估分析、规划编制和方案调整等。
本文将详细解析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编制要点,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编制的基础工作,它涉及到各种与土地利用相关的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包括土地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强度等。
其次,还需要收集和整理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数据,如地形地貌、水资源、气候条件等。
此外,还需要收集和整理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数据,如人口分布、产业结构、交通状况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三、评估分析评估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编制的核心环节,主要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方向和目标。
首先,需要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然后,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评估,分析其可持续利用的潜力和限制因素。
同时,还需要对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评估,分析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需求。
通过对这些评估和分析的结果,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四、规划编制规划编制是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编制的重要环节,主要是根据评估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具体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首先,需要确定土地利用的总体布局,即确定各类土地利用区的位置和范围。
其次,需要确定各类土地利用区的功能和用途,即确定各类土地利用区的具体用地要求和限制条件。
同时,还需要确定土地利用的强度和密度,即确定各类土地利用区的开发强度和容积率等。
通过对这些规划编制的工作,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提供具体指导和操作方法。
五、方案调整方案调整是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编制的最后环节,主要是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规划方案进行适时调整和修正。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程序
xx总体规划编制的程序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可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工作计划、工作方案,落实经费,组成规划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业务培训等。
工作计划是对编制规划的任务、时间、经费、人员等方面的统一安排。
工作方案主要是明确规划的目的、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工作步骤、成果要求以及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的组成等。
(2)调查研究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和分析有关文件、资料,如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相关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的资料和数据,并根据需要进行外业调查核实。
通过上述工作,要对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利用潜力、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和土地供应能力作出确切的分析,明确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3)编制规划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资料分析和必要的专项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土地利用区,拟定各类用地指标,编制规划方案和规划图,对规划方案和图件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论证。
论证之后,提交同级人民政府审议。
(4)规划审批和公布实施阶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审议同意后,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
规划经批准后,要予以公布并组织实施。
1/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程序及基本要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程序及基本要求刘五一(省国土资源厅综合规划处)湖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办公室2006.7本课程授课目的与预期效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各级政府依法管理土地资源的纲领性文件,必须依法依程序编制。
规划编制程序管理是确保各级土地总体规划编制成果质量的重要措施。
授此课的目的在于让学员们全面了解规划修编的主要程序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预期效果是,在规划修编过程中,参加学习的各位管理和技术人员能够自觉和熟练地按照规划编制程序要求,管理和编制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规划质量,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目录一、概述 .......................................................................................................................... - 1 - (一)规划修编程序的概念. (1)(二)加强规划编制程序管理的必要性 (1)(三)规划修编的主要程序 (2)二、各主要编制程序基本要求 ............................................................ - 2 - (一)规划修编前期工作阶段 (2)1、规划实施评价 (3)2、前期调研 (4)3、“四查清、四对照” (4)4、指标测算 (5)5、成立机构、落实经费 (5)6、组建或选择技术队伍 (6)7、人员培训、学习 (6)8、编制工作和技术方案 (6)9、规划修编动员大会与简单技术培训 (7)10、资料收集 (8)11、专题研究 (11)12、现状数据确认 (13)13、前期工作成果审查验收 (13)(二)规划大纲编制阶段 (13)1、部署开展部门用地规划 (13)2、综合专题研究成果 (14)3、汇总协调部门用地规划初步成果 (14)4、拟定主要规划目标与任务 (15)5、征求意见 (15)6、审查验收与批复 (16)(三)形成规划成果 (16)1、分解规划目标与空间布局 (16)2、提出规划供选方案和说明 (18)3、选定规划方案 (18)4、规划协调 (19)5、听证与论证 (20)(四)审查 (21)1、技术审查 (21)2、同级政府审查 (22)3、上级主管部门预审 (22)4、报批 (23)(五)数据库建设 (23)1、数据库建库 (23)2、数据库预检 (23)3、数据库验收 (24)(六)批复 (24)(七)工作与技术总结 (25)(八)规划成果汇交、归档 (25)三、其它要求 .......................................................................................................... - 25 - (一)程序管理. (25)1、省厅职责 (25)2、市(州)局职责 (26)3、县(市、区)局职责 (26)(二)程序程序管理证明材料 (27)1、建立阶段开工认可制度 (27)2、主要编制程序的相关证明材料要求 (27)(三)规划修编进度管理 (28)1、进度倒计时管理 (28)2、月报制度与程序管理 (2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程序及基本要求一、概述(一)规划修编程序的概念规划编制程序是指在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中,所有有效工作的总和。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路探讨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路探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是指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实现农村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从三个方面探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思路。
一、科学分析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思路首先要进行科学分析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
通过对农村土地面积、类型、利用方式、利用效益等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了解各类农村土地的数量、质量和利用状态等情况。
进一步分析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如土地闲置、农村建设用地过多、农田生产能力下降等。
通过科学的现状分析,找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切入点和改进方向。
二、确定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在分析农村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思路需要明确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应该立足于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
具体目标可以包括增加农村土地利用效益、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农田质量、减少农村建设占用农田等。
通过确定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有利于指导后续规划工作的开展。
三、科学编制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科学编制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对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所涉及的区域进行科学划分和定位,明确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功能。
其次要考虑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的适宜性,根据土地质量、水资源、气候等因素,合理规划农田、园地、林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
同时要充分考虑农村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农村产业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的布局。
最后要注重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合作,确保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科学可行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编制
四、 规划编制要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国土资源行 政主管部门具体承办。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 施土地用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保护资源,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
城乡建设、区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矿产资源 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类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整体性,土地利用规划要求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在全部 土地资源的层面上选择规划方案,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规划是 (土地)这块蛋糕的分配者,各用地部门只是蛋糕的消费者。
(一)主要特性与特点
2. 兼容性与折中性
兼容性,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是多维的,有社会、经济、生 态环境的目标,也有公益、私人、地区的目标等,规划的重点和 难点在于多维目标之间协调,规划的兼容性体现为规划方案必定 为吃饭与建设,生存与发展兼得的方案。此外,规划兼容性还体 现在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采用多种技术和手段。
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据经审核通过的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与所在地的县级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同步编制。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对涉及土地资源保护 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优 化、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重大问题,国土资源主管 部门应当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和论证。
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国土资源主 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征询 解决方案。对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的规划内容,应当采取公告、听证或者其他方式,充分 听取公众的意见。
征询、听取和采纳公众意见情况应当作为规划报送审 查材料一并上报。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1.总则2.规划编制步骤与方法3.规划成果1.总则1.1规划编制的任务和内容1.2规划范围和期限1.3编制程序1.4编制单位和人员要求1.5其他要求规划编制的任务和内容:任务:根据上级规划和本乡镇自然经济条件,综合研究和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协调各业用地矛盾,确定各类用规模,划定土地用途区,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规模和范围。
重点是:结合本乡镇土地使用条件,将县级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和土地用途分区具体落实到地块。
内容:──研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供需状况;──落实规划目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划定土地用途区;──落实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确定居民点用地规模和范围;──安排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布局;──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区);──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制定近期规划;──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范围:乡镇土地规划范围为乡(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
规划期限:乡镇土地规划的期限应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致。
本轮规划,以2003年为规划基期,以2010年为近期规划年,以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为了与政府任期目标衔接,增加2007年规划目标。
编制程序编制乡镇土地规划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a) 准备工作b) 调查研究c) 落实规划目标d) 编制供选方案e) 规划协调f) 确定规划方案g) 上报审批编制单位和人员要求乡镇土地规划应在县级人民政府指导下,由乡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具体负责乡镇土地规划的编制工作。
承担乡镇土地规划编制的单位和人员,应符合国家有关土地规划机构资质、人员资格认证的规定。
其他要求编制乡镇土地规划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成果数据应统一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
引用数据应注明出处。
1.规划编制步骤与方法2.1准备工作2.2调查研究2.3落实规划目标2.4编制供选方案2.5规划协调2.6确定规划方案2.7制定实施规划措施准备工作组织准备:乡(镇)人民政府成立由乡(镇)主要领导及有关负责人参加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负责组建规划队伍,确定工作方案,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审查规划方案,筹措编制经费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
工作计划范文/计划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本次规划修编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网围绕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和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的战略部署,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发展、坚持“三保“主线,正确处理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全面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推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次规划要充分与上一轮规划相衔接,继承和发扬在规划编制、实施中的经验。
同时要与时俱进,做到六个“转变”,即规划定位向区域规划转变,工作任务向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并重转变,规划方法由指标控制型向空间控制型转变,规划内容由耕地保护研究向综合研究转变,决策方法逐步由领导决策向民主决策转变,规划实施由目标导向型向过程导向型转变。
努力使修编后的规划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服务于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总体上要坚持“保护、保障、挖潜和集约利用”的原则。
保护就是依法依法保护耕地、保障基本农田、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就是千方百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挖潜,就是清理消化闲置土地和盘活存量土地;集约用地,就是努力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平。
1、用途管制原则。
土地用途管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
要统筹合理安排各业用地,明确各土地利用区块的用途,严禁随意改变土地用途。
用途管制的重点是耕地保护,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的保护,要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推进耕地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上并重转变。
2、占补平衡原则。
根据《绍兴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点的撤并和退耕,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实现全市耕地占补平衡。
农村土地规划与利用方案
农村土地规划与利用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土地规划与利用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将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以及保护环境。
本文将探讨农村土地规划与利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用的方案和措施。
一、农村土地规划的意义农村土地规划是指根据农村地域特点和发展需求,对农村土地进行合理划分和利用的过程。
它旨在通过科学的空间布局,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农村土地规划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例如,将一些地势较低的土地用于发展农机水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将一些土地用于发展农村旅游业,带动农业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其次,农村土地规划有助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通过合理规划,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资源和发展机会。
他们可以发展农业、养殖、林业等产业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
同时,规划还可以提供更好的农村基础设施,例如道路、供水、电力等,方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最后,农村土地规划有助于环境保护。
通过规划,可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
不仅可以减少土地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还可以保护农村的水源、森林和生物多样性。
当农村土地规划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时,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二、农村土地规划与利用方案应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下面将就几个常见的方案和措施进行简要介绍。
1. 集约用地农村土地有限,而人口众多,因此必须实施集约用地的原则。
这意味着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要实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农田整理、高效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机械化改造等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田“精”,“细”和“强”。
2. 建设特色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园区是指将一定范围的土地划定为特色农业开发区,并依托该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发展相关生产加工和旅游观光等产业。
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当今社会,加快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因此,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1. 了解土地资源农村土地资源包括农田、山地、水域等。
首先要了解各种土地资源的特点,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绘制土地资源分布图。
2. 制定规划目标根据土地资源的情况和农村发展的需求,确定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
3. 制定规划方案在确定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方案,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农田配置、水资源利用等。
4. 完善基础设施要着重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利、供电等设施,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条件。
5. 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引导农民选择科学合理的种植和养殖业,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6. 加强生态保护在开发利用农村土地资源的过程中,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土地资源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 开展农村人才培训为了更好地实施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需要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推动规划的顺利实施。
8. 促进农村就业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实施,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9. 引导农民参与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参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使农民成为土地资源开发的主体。
10. 加强监督和评估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开发利用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困难,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11. 推动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推进,为规划的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12. 总结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只有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才能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七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
50米,山岭、重山区不应小于15m。 (5)主干道路应远离人口密集的居民点和大型畜牧场,以保证居民区的安
静、卫生条件和牧畜的兽医防疫条件。
(四)灌溉渠道配置 1.灌溉排水渠道在水源和容泄区水位既定的条件下,尽可能获得最大的自流灌
第七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一、土地利用问题分析
土地利用问题分析是确定土地利用目标和任务的前提条件之一,通过对规划区域内的土地 利用现状、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需求量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照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 标,找出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规划期间可能发生的问题。
(1)明确问题,建立层次结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评价层次结构 (如图7~3)
B1社会经济效益
方案评价 B2生态效益
B3可行性
人人农农粮林牧人农粮人可
均均业业食地草均业食口能
耕占总产占占地居投亩递保
地有产出耕比占民入产增持
面粮值投地重比占资
率的
积食
入比
重用金
耕
比例
地
地
方案Ⅰ
方案Ⅱ
方案Ⅲ
方案Ⅳ
图7—3 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评价层次结构图
生态效益指标
森林覆盖率的变化
Hale Waihona Puke 效益指标 水土流失的变化秸杆循环利用率
抗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人均粮食产量
社会效益指标
人均禽畜产量
人均纯收入
各业用地的满足程度
图7—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三、土地利用总体方案评价方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对于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就是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制定的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和指导性的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对规划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资源等。
这些自然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的适宜用途和开发潜力。
比如,在山区,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可能更适合发展林业和旅游业;而在平原地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更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包括人口增长、产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等。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会不断增长,这就需要在规划中合理安排新增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要注重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是规划编制的基础。
要了解现有土地的利用类型、分布情况、利用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找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为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例如,一些地区可能存在耕地撂荒、建设用地闲置等问题,在规划中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还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土地的开发利用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好森林、湿地、河流等生态用地,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要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修复。
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要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
目标要根据区域的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来确定,既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又要符合当前的发展阶段。
任务要具体细化,包括耕地保护、建设用地控制、土地整治、生态建设等方面的任务,并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
村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方案
村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方案一、总体概况村庄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对村庄土地利用、建设布局、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以实现村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规划旨在通过合理规划,提高村庄土地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村庄国土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利用。
二、规划目标1. 实现村庄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2. 保护和修复村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3. 优化村庄建设布局,提高村庄的功能性和宜居性,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
4. 推动村庄社会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规划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
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合理利用原则。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产业振兴原则。
优化村庄建设布局,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
4. 宜居宜业原则。
提高村庄的功能性和宜居性,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四、规划内容1. 土地利用规划。
合理规划村庄的耕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生态用地等,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 建设布局规划。
优化村庄的建设布局,提高村庄的功能性和宜居性,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
3. 生态环境规划。
保护和修复村庄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4. 社会文化规划。
推动村庄社会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五、实施措施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落实村庄国土空间规划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2. 加强规划宣传和培训,提高村庄规划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3. 加强规划监督和评估,确保村庄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实施和效果评估。
六、总结村庄国土空间规划是实现村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建设布局,推动产业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才能实现村庄国土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可持续利用。
希望通过本规划的实施,能够为村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力的支持。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规划报告编制依据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规划报告编制依据1.1法律法规与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2部门规章(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3)《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4)《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5)《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5〉207号);(6)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源发〈2008〉138号);(7)《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号;(8)《2005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指南》国土资发[2005]79号;(9)《关于设立土地整理项目区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50号;(10)《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管理暂行办法》;(H)《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12)《土地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1.3 行业规范(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05年7月);(6)《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7)《机井技术规范》(S1256-20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9)《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10)《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o1.4 相关规划和技术资料(1)河南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2)河南省千村土地整治(试点)项目管理暂行办法;(3)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意见》豫政[2004]80号;(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暂行办法》的通知(豫政办[2009)124号);(5)《牧野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6)《牧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3)》;(7)牧野乡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电力、交通等部门专项规划和统计年鉴。
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乡村地区的土地资源,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一项重要规划。
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涉及农村土地的整治、利用、保护、开发等方面,对于推动农村和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规划目标、方法、内容及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规划目标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开展土地整治,提高乡村土地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保护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方法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需要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调查与评价:对乡村土地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价,包括土地类型、产能潜力、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状况,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 规划分区:将乡村土地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进行划分,明确不同功能区域的用途和要求,如农业生产区、宜居区、生态保护区等。
3. 空间布局:合理规划乡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确定不同功能区域的位置和规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4. 政策引导:结合规划目标和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和方式,鼓励农村产业发展和非农业经济的兴起。
5. 可行性分析:对规划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综合考虑土地、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判断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三、规划内容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1.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确定不同功能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如农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同时重点发展特色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
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包括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防止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
如何进行土地确权和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如何进行土地确权和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在农村土地管理方面,土地确权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土地确权是为了解决农民土地所有权的问题,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则是为了统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将从土地确权和土地利用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土地确权和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旨在提出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思路。
一、土地确权的重要性及具体操作土地确权涉及到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对于农民来说,确权可以保障他们的土地权益,增加他们的土地使用的安全感和保证感。
而对于社会来说,土地确权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
因此,土地确权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实施土地确权的具体操作需要考虑土地所有权的变动情况、界址标志的设置、土地证书的发放等环节。
首先,要对农民的土地所有权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土地的使用情况、面积、界址等基本信息。
其次,在土地确权的过程中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设置界址标志,以确保土地界线的清晰和土地使用的合法性。
最后,对于确权完成的土地,应该及时发放土地证书,将土地所有权的信息记录在证书上,以确保土地权益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二、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关键步骤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是为了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编制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下面将具体介绍其中的关键步骤。
1.调查数据收集:首先需要进行农村土地资源的调查,了解土地的数量、分布、质量等基本情况。
同时需要收集相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决策。
2.目标确定:在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需要制定农村土地利用的总体目标。
目标应该既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又兼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原则。
3.土地分类和评价:对农村土地进行分类和评价,包括农业用地、林地、草地等。
根据土地的适宜性和可利用性,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
4.空间布局规划:基于土地分类和评价的结果,进行农村土地的空间布局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研究作者:纪少林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19年第11期摘;要: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讨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需求以及在体系规划过程中的主要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作者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乡村振兴;国家机构改革;村土地利用规划一、背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算是正式的拉开,对于乡村的整改有了新的战略方针。
2018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想要尽快的实现群面的小康社会,全面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是首要实施的政策,中共中央也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加强农村的建设,规划农村的住房和城乡的建设有了一个管理的职责,国家也加大对农业的投资以及农村水利的建设等项目的管理职责。
此次颁布的条例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很大的帮助,对村下土地的利用有了合理的规划和编制。
二、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需求分析在国家对农村土地的管理的相关规定在颁布之间,各地区的农村土地就已经通过编制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使得农村的土地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给农民带来了好的收成,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还是存在的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农村土地的利用在建设的布局不是很整齐,农业作物的收成量不是很高,现在农村的环境在日益的恶化等等。
解决好以上的问题,就要对农村土地的制度有个新的改革,对土地的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这样就要对土地的利用更加的精细化,想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布局,土地利用化的编制和全面的实施是最为科学和适宜的解决方式。
相比之前的土地编制是以国家、省、市、县、乡五级规划为主,对乡村的规划编制很少,但是农村的土地编制是乡镇总体土地划分的主要的部分,所以做好农村土地的编制规划有着重要意义。
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思路与流程
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思路与流程牧青按语实施村庄规划,必须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且要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明确生态、农业、农房等各类用地布局,在此之外,必须正视当下我国村庄人居生产和生活情况。
目前,发达城市周边与偏远地区村庄的情况大不相同,需要区别对待,譬如:偏远地区村落的留守村民现状、依山傍水的传统风水格局、农业生产生活环境等。
由此确定未来村庄功能,并在功能引领下确定村庄发展方向、路径和规划模式。
(马牧青)【正文】2018年4月,自然资源部正式成立,全国涉及28个县,历时4年多的“多合一”试点计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标志着国土空间综合规划条件已基本成熟。
2019年发布的关于建立和监督土地空间规划制度实施的若干意见和《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提出,推进“四梁八柱”的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并将村庄规划作为“五层三类”中的详细规划,要求优化土地空间布局,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明确生态、农业、农房等各类用地布局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村庄规划编制思路1、以全域统筹为基础,以底线思维谋发展统筹以县域为单位摸清家底,从村庄数量、规模、建成区面积到村庄人口、地理条件和发展现状入手,推进县—镇—村联动的基础条件调研。
做好基于空间基础的差异化分类引导,分为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四类村庄,通过统筹分配用地指标等资源要素实现县域统筹,协调好县、镇、村三级国土空间布局以实现联动。
2、以空间数据为支撑,确保规划顺利开展以“三调”数据作为基础空间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复合现状与发展需求,整合村庄布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设规划等类型的规划,充分整合政府相关部门的数据,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实现多专业有机融合。
3、以农民为主体,提升乡村活力村庄的主体是农民,规划编制中坚持“听民声、汇民智、重民意”的工作理念,编制过程以解决村民的现实矛盾为抓手,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与村民探讨村庄发展的实际问题,站在农民的角度做规划谋发展,村民充分参与决策,在尊重自然和生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村庄的产业、风貌、乡土文化特色,提升村庄长远发展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萧霖 2017年6月3日
《关于有序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
解读及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有关内容
为什么要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村土地利用规划与乡镇土地规划关系及其他 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要求 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程序 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重点内容 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 试点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今年2月3日,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有序开展村土 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 见》),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 统筹安排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加强农村土地利用供给 的精细化管理,为农村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目标做好服务和保障。
在“多规合一”逐步推进、农村涉及土地制度的 “三项改革”不断深入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将在 全国有序开展。
村规划编制要求
二、遵循原则
1. 因地制宜。根据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注重传统文 化的保护和传承,维护乡村风貌,突出地域特色。
2. 村民参与。规划编制应深入农户实地调查,充分征求意见,并宣 讲规划意图和规划内容。规划应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3. 合理布局。规划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与镇域规划、经 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的协调衔接,科学区分生产生活区域,功 能布局合理、安全、宜居、美观、和谐,配套完善,科学布局。
村规划编制要求
七、规划成果要求
(二)村土地利用规划图上应当标明村庄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 边界;农村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公益性设施等用地范围;交 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其他独立选址建设项目的位置和用地范围;永久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一般耕地和其他农用地的范围;土 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增减挂钩项目区、工 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区等范围。
(2)守住耕地红线,确保上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 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稳步提升;
(3)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农村建设用地布局适度集中,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4)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公益设 施逐步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五)科学指导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遵循“山水林 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安排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 田建设和增减挂钩等项目,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村路综合整治, 发挥综合效益;
(六)强化对自然保护区、人文历史景观、地质遗迹、水源涵养 地等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村规划编制要求
五、规划内容
(一)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坚持最严格的耕 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二)统筹村庄建设、农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 护等相关规划的用地需求,合理安排农村经济发展、耕地保护、 村庄建设、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 展等各项用地;
村土地利用规划编要求
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程序
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重点内容 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 试点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村规划编制程序
1、调查分析农村经济社会、资源利 用状况,明确较突出的、要解决的土地利 用问题,收集相关基础资料;
2、分析研究并测算规划期内村用地 需求类型、规模和分布及资源潜力,论证 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整治的条件;
(三)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 护“红线”任务落实到村民小组和农户,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 护面积及具体地块;
村规划编制要求
(四)加强对农村建设用地总量规模、布局和时序的管控,优先 保障农村公益性设施用地、宅基地,合理控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 地,提升农村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村规划
(四)具有现实的紧迫性。我国农村正在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 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 村)建设等工作,对村土地利用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通 过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细化乡(镇)土地规划,精细合理安排农村 各项土地利用,以适应农业农村的改革发展。
(五)贯彻新发展观需要。为农村地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需要积极探索并推进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村土地规划编制,促进农业 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 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加强农村土地利用供给的精细 化管理和保障。
(三)规划说明。简述规划编制的背景和依据,土地利用结构和布 局调整方案的主要依据,建设用地、农用地、土地整治等的安排和主要 依据,涉及的项目和资金情况,其他实施保障措施,以及对规划方案论 证、听证以及征求村民意见等情况。
为什么要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村土地利用规划与现行乡镇土地规划关系及其他
村规划编制
六、工作要求
(一)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要通过实地踏勘、入户调查、资 料收集等方式开展调查,摸清村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土地资源 利用状况,了解村民生产生活现状与诉求、实际需求与发展愿景 等,全面准确掌握村域建设发展总体情况; (二)维护村民利益、考虑村民意愿。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充分 协调、合理安排各类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 (三)规划成果要充分体现村民意见。通过征询、论证、听证、 公示等多种途径,充分听取村民对规划的意见建议,使村土地利 用规划成为实现村民意愿的载体和平台。
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要求
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程序
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重点内容 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 试点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
村规划编制要求
一、总体要求
(一)遵循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 规定的村庄规划和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 文明等建设要求。
(二)政府引导、村民主体、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持续改 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集 体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改善,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三)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 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 最严格的节约用地,统筹布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规划关系及其他
关于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安排
国家不搞强制性全面推进。由于农村情况复杂多样,发展不平衡, 资源分布不均,需求有缓有急,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还要充分 考虑上位规划定位、村两委班子是否团结、基础条件是否具备、村民 意愿是否强烈、规划编制经费是否有保障等因素,因此村土地利用规 划编制工作要因需而为。
4. 节约用地。规划应科学、合理、统筹配置土地,不得占用基本农 田,慎用山坡地;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划与布局应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等。
5. 突出特色。保护村庄地形地貌、自然肌理和历史文化,注重村庄 生态环境的改善,突出乡村风情和地方特色。
村规划编制要求
三、规划目标
(1)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田、水、路、林、村、 房综合整治整体推进,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
(二)现实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各地通过编制实施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夯实了农业发 展基础,维护了农民权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 许多地区农村基层村、组土地利用和管理仍然面临建设布局散乱、 用地粗放低效、公共设施缺乏、乡村风貌退化等问题。
村规划
(三)改革之大势所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新 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维护农 民合法权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等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 干意见》和《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共中央办公 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 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提出,“编制村级土地 利用规划”。
村规划编制要求
四、规划要点
1. 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综合评价村的发展条件,提出村建设与治 理、产业发展和村庄管理的总体要求。
2. 统筹村庄布局、整治改造,确定村民活动、文教卫生、福利院等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和建设要求。
3. 确定村域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各项基础设施配置与 布局等。
4. 确定农(林、牧)业、农副业及其他生产用地与经营设施布局。 5. 确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确定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和 公厕等环境卫生设施的配置。 6. 确定村庄防灾减灾的要求,做好村级避灾场所建设规划。 7. 确定传统民居、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人文景观的保护措施。
(二)规划范围与基数:规划范围可结合实际,以一个村或数 个村进行编制。村规划基数以土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和 控制,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确定。村规划基数要与乡(镇)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衔接一致。
(三)规划期限:一个规划时段一般3--5年为宜,终期应与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持一致。
规划关系及其他
(四)村规划编制之技术遵循。村规划编制应当执行国家、行 业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 充分运用遥感影像、信息化、大数据 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切实提高成果水平。 (五)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由县级人民政府统一 部署,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筹协调,乡(镇 )人民政府具体组织编制,引导村民委员会全程参与。 (六)村规划的主体。规划编制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村民自治 组织作用,坚持村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 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村民真正参与到编制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