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岩石标本物性参数

合集下载

岩石物性测定

岩石物性测定

岩石物性测定引言:岩石是地壳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物性参数的测定对于地质勘探、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岩石物性参数包括密度、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岩石物性测定方法及其原理和应用。

一、密度测定:密度是岩石物性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通常分为体积密度和真实密度两种。

体积密度可以通过测量岩石的质量和体积来确定,真实密度则是指岩石矿物各个组成部分的密度。

常用的密度测定方法有测重法、气浮法、全自动水浸法等。

测重法需要用到天平、测量容器等设备。

首先,我们将岩石样品放入干燥容器中,并称量其质量。

然后,将容器降入装满水的水槽中,记录水面的变化。

根据浸入前后的体积差和质量差,可以计算出岩石样品的体积密度。

气浮法是通过比较岩石样品在气体和液体中的浮力来测定岩石的密度。

首先,将干燥的岩石样品置于量筒中,注入一定量的液体和气体,测量液位和压强的变化。

通过计算浸没物体的浮力和物体的体积,可以得到岩石样品的密度。

全自动水浸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测定方法。

它通过测量岩石样品在液体中的浸入力和浸没力的差异,计算岩石的体积密度。

这种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二、孔隙度测定:孔隙度是岩石中孔隙(包括微孔隙和裂隙)所占的比例。

它是表征岩石透水性和储集性等重要指标。

常用的孔隙度测定方法有曲线法、质量法和气体法。

曲线法是通过岩石样品的吸入曲线或排出曲线来测定孔隙度。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测量曲线的上升段或下降段,来计算样品的孔隙度。

曲线法简单易行,非常适用于现场测试。

质量法是利用岩石样品在称重前后的质量差异来测定孔隙度。

首先,将干燥的岩石样品放入烘箱中加热,使其中的水分全部挥发。

然后,将样品放入测量容器中,称量质量,并记录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

根据质量差异和岩石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孔隙度。

气体法是基于气体在岩石孔隙中扩散的原理来测定孔隙度。

在实验中,我们将岩石样品置于密封的测量装置中,然后注入气体,并测量气体的扩散速率。

岩石质量指标范文

岩石质量指标范文

岩石质量指标范文
1、岩石质量指标
(一)物理性质指标
1、强度指标: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剪强度,抗冲击强度和
抗冲摩擦力强度等,是衡量岩石抗外力的指标。

2、韧性指标:包括抗弯性能、焊接性能和可加工性能等,衡量岩石
的韧性和可靠性,也就是岩石的韧性和塑性。

3、硬度指标:指岩石的硬度,可以用Mohs硬度标度来衡量,其中
10级硬度最大。

4、抗磨损性能指标:衡量岩石在特定磨蚀环境中的磨损特性,抗磨
损性能越好,岩石的使用寿命越长。

(二)化学性质指标
1、脆性指标:衡量岩石的脆性,它表明岩石的抗裂、耐热、耐腐蚀
性能。

2、耐酸碱指标:表明岩石耐酸碱的性能。

3、抗潮湿性能指标:表明岩石的抗潮湿性,包括吸水性,抗腐蚀性,抗霉变性能等。

4、燃烧指标:表明岩石对火的抗性,有三种状态:不燃、可燃和自燃。

5、结晶指标:表明岩石的结晶性,有助于理解岩石的构造。

综上,岩石质量指标是关于岩石在实际应用中性能的重要指标。

岩层测量技术与参数计算方法

岩层测量技术与参数计算方法

岩层测量技术与参数计算方法概述:岩层测量技术与参数计算方法是地质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通过测量岩层的物理特性和结构特征,可以为地质勘探、地质灾害评价和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岩层测量技术和参数计算方法。

一、岩层物性测量技术及参数计算方法1.岩层密度测量:岩层密度是岩石物性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核密度计、比重瓶法和电磁法。

核密度计测量速度快、结果准确,但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比重瓶法操作简单,但测量精度较低;电磁法无需直接接触样本,适用于湿润或具有较大粒度的岩层。

2.岩层孔隙度测量:岩层孔隙度是指岩石中孔隙的占据空间的比例。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含水率测量法、浸水法和压汞法。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

3.岩层渗透性测量:岩层的渗透性决定了岩石的透水性。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压力法、渗流法和阻滞法。

其中压力法通过测量渗透液的流速和压力来确定渗透性,应用广泛。

4.岩层磁性测量:岩层的磁性是指岩石对磁场的反应程度。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磁化率测量法、物性仪法和地磁法。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测量磁化率和磁场强度等参数来确定岩层的磁性特征。

二、岩层结构特征测量技术及参数计算方法1.岩层倾角测量:岩层的倾角是指岩石层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测角板、剖面仪和全站仪等。

其中全站仪可以实时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岩层节理测量:岩层的节理是指岩石中具有一定规律的节理面。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测角板、高速相机和激光扫描仪等。

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岩层节理面的几何形态和空间分布。

3.岩层断裂测量:岩层的断裂是指岩石中的裂隙或断层。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现场观察、钻探和斜坡测量等。

通过测量断裂面的形态和位置,可以评估岩层的稳定性和抗剪强度。

4.岩层岩性测量:岩层的岩性是指岩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薄片鉴定、X 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镜等。

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岩层的矿物组成和岩石结构,为地质勘探和资源评估提供依据。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在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中,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往往直接控制着稳定系数和支护工程量。

常规的获取参数的方法主要有试验法、经验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反演分析法等。

此外,当边坡稳定受成组结构面和岩桥共同控制时,仍常采用结构面连通率,即采用结构面和岩桥强度进行加权平均来求取潜在滑移面的综合抗剪强度。

以下对两种参数获取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试验法试验法一般可分为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两类。

现场试验试件尺寸一般较大,多为(50~70)cm×(50~70)cm,它能保持岩土体的原始状态,并能反映结构面二、三级起伏差对强度的影响,但加工困难,周期长,试验费用相对较高。

室内试验试件一般较小,多为扰动样,存在尺寸效应问题,但取样简单,可以开展各种不同工况下的试验,如三轴直剪试验、饱和固结快剪试验、饱和固结排水剪试验、慢剪试验等。

室内试验由于试验周期短,费用相对较低,可以大量开展。

目前,随着取样技术的发展,已具备取原状样的条件,且可在刚性伺服机上开展试验,能有效地确定有效正应力,控制剪切速度,试验成果较为真实可靠。

2.经验估算法可根据一些经验公式,如利用Hoek-Brown强度准则确定岩体的综合抗剪强度。

一般是在工程前期和缺乏试验的地区应用,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岩石强度权重偏大,应用在坚硬和极坚硬岩石中时,确定的抗剪强度常常偏高。

8.5.2 选择原则对于一些不重要或者工程前期缺乏试验资料的边坡,可通过经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初步确定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以此估算边坡的稳定性和支护工程量。

对于一些已经失稳或正在变形的边坡,采用反演分析法来获取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是一种最有效的办法,但由于此时的抗剪强度已不是常规物理意义上的抗剪强度,而是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边界条件、地下水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在应用时应严格注意条件的相似性。

同时,应考虑在工程有效期内工作条件的可能变化趋势对强度参数的影响,并适当进行调整。

测定岩石标本物性参数

测定岩石标本物性参数

磁力仪测定岩(矿)石标本物性参数方案一、物性参数(1) (σ)SI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符号为kg / m3换算单位:103kg / m3=1 g / cm3(2) 磁性单位(k)磁化率的单位为:SI(k)与CGSM单位换算如下:4πSI(k) = 1 CGSM(k)(M)磁化强度的单位为:安培每米(A/m)与CGSM单位换算为:A/m=10-3 CGSM( M )磁化方向的磁偏角(D)与磁倾角(I)的单位均为:°(度) (3)、电性单位(ρ)电阻率的单位为:Ω·m (欧姆·米)(η)极化率的单位为:% (百分数)可见,岩矿石物性标本应具有地质单元的代表性、统计样本的代表性、空间分布的代表性。

岩矿石物性数据应具有地质描述的准确性,参数测定的精确性,数理统计的合理性,构造岩矿石物性数据的可靠性。

专门的岩矿石物性调查工作应单独进行技术设计编写,物探中的物性工作可参考专门的岩矿石物性调查工作编写技术设计,也可作为相应项目的一部分编写设计。

误差计算公式有两种:a) 平均相对误差为:%100BiAi -n 1i i n 1i ⨯+B A =∑=μ b) 均方误差为:n B A n i ii 2)(12∑=-±=ε式中:μ — 平均相对误差;ε — 均方误差;n — 检查样品数;A i —— 第i 件样品一次测量结果;B i —— 第i 件样品另一次测量结果。

二、测定物性参数的仪器设备(1) 密度测定仪器①、密度测定仪器其种类包括:大称、密度计和电子天平等。

大称宜用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的密度测定;密度计和电子天平宜用于固结岩矿石的密度测定。

②、测定密度仪器的测程为1000~7000kg / m3。

③、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

根据样品质量的范围,在测定过程中应使用相应质量大小的砝码进行仪器标定。

④、仪器维护维护砝码的清洁,以保证砝码质量的稳定。

岩石物理参数测量方法与应用

岩石物理参数测量方法与应用

岩石物理参数测量方法与应用概述岩石物理参数的精确测量对于地质工程、油气勘探和地震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岩石物理参数既包括地球物理学中常见的弹性参数,如波速和密度,也包括微观结构参数,如孔隙度和渗透性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岩石物理参数测量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弹性参数测量弹性参数是岩石物理学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通常通过声波测量得到。

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传统的超声波测量、岩石样品切割成薄片后的声波测量以及岩芯样品的声波测量。

这些方法能够提供岩石中纵波速度(P波速度)和横波速度(S波速度)等参数,从而帮助地质工程师了解地下岩石结构和岩石的强度特性。

岩石物理参数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地质工程是利用岩石物理参数对地下岩石结构和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的学科。

岩石物理参数的精确测量对于地下建筑、堡垒工程和水库工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量岩石的弹性参数,可以预测岩石的稳定性,从而为地质工程师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岩石物理参数的测量还可以评估岩石的渗透性和孔隙度等参数,为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和管理提供帮助。

岩石物理参数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油气勘探是岩石物理学的另一重要领域。

岩石物理参数的测量可以帮助勘探人员评估地下岩石中的油气储量和分布。

通过测量岩石的声波速度和密度等参数,可以估计岩石中的孔隙度和饱和度等参数,从而对油气勘探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岩石物理参数的测量也可以帮助勘探人员优化钻探方案,减少勘探成本和风险。

岩石物理参数在地震学中的应用地震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波传播的学科。

岩石物理参数的测量对于理解地震波在不同岩石中的传播性质和岩石中的地震波速度衰减等现象至关重要。

通过测量岩石的声波速度和密度等参数,地震学家可以推断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理特性,为地震学模拟和地震监测提供重要参考。

结语岩石物理参数的测量方法和应用涉及了多个领域,包括地质工程、油气勘探和地震学等。

通过精确测量岩石的弹性参数和微观结构参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下岩石的特性和结构,为工程建设和自然灾害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第二章岩石的物理性质试验

第二章岩石的物理性质试验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
3、烘干标准对岩石试件天然含水率测定的影响比较明显。烘干标准:(1)时间控制,规定在指定的温度下烘若干小时(48h);(2)称量控制,规定在指定温度下烘至恒量。
4、岩石吸水性试验:岩石吸水性采用(1)自然吸水率、(2)饱和吸水率(3)饱和系数等指标表示。
5、岩石自然吸水率是岩石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自由吸入水的质量与试件固有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5、岩石抗冻性试验:是指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以冻融质量损失率和冻融系数表示,通常采用直接冻融法测定。

岩石试验检测报告

岩石试验检测报告

岩石试验检测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所测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检测与分析。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相关试验并计算了试验结果。

试验对象为一块来自地下矿区的岩石样本。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试验过程、结果和结论。

二、试验方法1.压缩试验采用标准压缩试验机对岩石样本进行压缩试验。

首先,将岩石样本放置在试验台上,固定好后施加压力。

试验过程中将记录压力与变形的关系,以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2.弯曲试验采用标准弯曲试验机对岩石样本进行弯曲试验。

将岩石样本放置于试验台上,以一定的速度施加弯曲力。

试验过程中将记录应力与变形的关系,以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3.剪切试验采用标准剪切试验机对岩石样本进行剪切试验。

将岩石样本放置于试验台上,施加垂直方向的力,试验过程中将记录应力与变形的关系,以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三、试验结果1.压缩试验结果根据压缩试验结果绘制的应力-应变曲线显示,岩石样本在初期变形阶段应变增加速度较快,之后应变增加速度逐渐减慢,直至达到极限强度。

极限强度为XXXMPa。

此外,岩石样本在达到极限强度后发生破坏。

2.弯曲试验结果根据弯曲试验结果绘制的应力-应变曲线显示,岩石样本在应力较低的情况下出现线性弯曲变形,之后弯曲变形速度逐渐加快。

最大应力为XXXMPa。

当应力超过一定值后,岩石样本出现断裂破坏。

3.剪切试验结果根据剪切试验结果绘制的应力-应变曲线显示,岩石样本在剪切荷载作用下呈现出较明显的塑性变形。

剪切强度为XXXMPa。

剪切试验结束后,岩石样本出现剪切破坏。

四、试验分析与结论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岩石样本的极限强度为XXXMPa,属于XXX等级。

2.岩石样本的最大应力为XXXMPa,属于XXX等级。

3.岩石样本的剪切强度为XXXMPa,属于XXX等级。

综上所述,本次岩石试验结果表明,所测岩石样本在压缩、弯曲和剪切试验中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这些数据对岩石结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岩石物理性质与测量方法》第二篇 第三章 岩心物性参数的测量方法

《岩石物理性质与测量方法》第二篇 第三章 岩心物性参数的测量方法

化钠浓度配置。用等效氯化钠浓度法进行配 置时,如果已知地层水分析资料(水离子类型
式中, Cw 为等效NaCl溶液的矿化度(ppm ); T为摄氏温度.
及各自的浓度),则须先将各种离子的浓度
换算成等效氯化钠浓度,然后算出总等效氯 化钠浓度,最后用右面两个公式计算出溶液 电阻率。如果已知的是地层水电阻率则直接 利用右面公式反算出氯化钠浓度,即可进行 配置(1 ppm = 1 mg/l)。注意,当浓度 较高时,应考虑盐所占的重量。
➢ 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解决油田实际问题,则应采用
天然岩心,并且所选岩心应是对应油田区块的,而且必
须具有代表性。
2
§3.1 岩石物理实验流程及技术概述
1.岩心的选取
➢ 当确定好了区块后,根据不同的分析项目, 结合测井资料,合理选定取样深度。 例如,为了考察孔隙度、渗透率、孔隙流体性 质和含水饱和度对测井响应的影响,则应根据目 的层段的孔隙度测井曲线估算一下地层的孔隙度 ,然后在具有不同孔隙度层位上取具有不同孔隙 度的岩心。如果还要考察泥质含量的影响则还需 取不同泥质含量的岩心,等等。
c. 离心清洗法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干净热溶剂喷洒到装在离心机转盘上的
岩样上,并流过岩样将油和水驱替出来。根据岩样渗远性和胶结程
度来选择离心机转速,由每分钟几百转到几千转。这种方法已成功
地使用各类溶剂清洗岩样。在清洗时一般同时可以清洗几块到几十
块岩样,清洗时间通常为半小时,个别情况下达到两小时,就能满
的深度位置上,从岩心柱上钻取小岩心或用切割机切取方岩样。取样时
,如果有方向要求,要考虑取样的方向性。对于具有方向性的实验,如
三轴和各向异性实验,要求岩样为方形的或同深度位置的不同取样方向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应根据工程地质划分的扇形区及各区的边坡变形破坏特点,选取与之有关的试样进行力学试验,测定岩石及软弱夹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岩石及软弱夹层的物理性质指标详见表1至表7。

表1 部分岩石的容重
表2 部分岩石的孔隙率与吸水率
表3 不同成因粘土的有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一)
表4 不同成因粘土的有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二)
表5 几种土的渗透系数表
表6 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一)
表7 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二)
注:1.平均比重取:砂为2.65;轻亚粘土为2.70;亚粘土为2.71;粘土2.74。

2.粗砂与中砂的Eo值适用于不均系数Cu=3时,当Cu>5时应按表中所列值减少2/3。

Cu为中间值时, Eo 值按内插法确定。

3.对于地基稳定计算,采用内摩擦角φ的计算值低于标准值2°。

岩石及软弱夹层的力学性质指标见表8至表25。

表8 岩石力学性质指标的经验数据(一)。

我国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我国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我国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一.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指标值(一)岩石比重一般岩石的比重岩石名称比重岩石名称比重花岗石 2.5-2.84 页岩 2.63-2.73 流纹岩 2.65左右泥质灰岩 2.7〜2.8 凝灰岩 2.56左右石灰岩 2.48-2.76 闪长岩 2.6〜3.1 白云岩 2.78左右斑岩 2.3~2・8 贝壳灰岩 2.70左右盼岩 2.6〜2.9 板岩 2.7-2.84 辉长岩 2.7 〜3.2 大理岩 2.7-2.87 辉绿岩 2.6〜3.1 石英片岩 2.6〜2.8 玄武岩 2.5 〜3.3 绿泥石片岩 2.8 〜2.9 橄榄岩 2.9〜3.4 粘土质片岩 2.4~2・6 蛇纹岩 2.4〜2.8 角闪片麻岩 3.07左右响岩 2.4〜2.7 花岗片麻岩 2.63左右砂岩 1.8-2.75 石英岩 2.63-2.84(二)岩石的密度各种岩石的一般天然密度岩石名称天然密度(g/cm3) 岩石名称天然密度(g/cm3) 花岗右 2.3 〜2.8 坚固的页岩 2.80左右止长岩 2.5 〜3.0 砂质页岩 2.60左右闪长岩 2.52-2.96 砂质钙质页岩 2.50左右辉长岩 2.55-2.98 页岩 2.30左右辉绿岩 2.53-2.97 硅质灰岩2・81〜2.90轨长斑岩 2.20-2.74 白云质灰岩 2.80左右盼岩 2.40-2.86 坚硬致密灰岩 2.70左右粗面岩 2.30-2.77 致密灰岩 2.50左右玄武岩 2.60-3.10 泥质灰岩 2.30左右安山岩 2.70-3」0 新鲜花岗片麻岩 2.90-3.30蛇纹岩 2.60左右强化风花岗片麻岩 2.30-2.50 火山凝灰岩 1.60-1.95 角闪片麻岩 2.76-3.05凝灰岩0.75-1.40 混合片麻岩 2.40-2.63 凝灰角砾岩 2.20-2.90 特别坚硬的石英岩 3.00-3.30含岩浆岩卵石的砾岩 2.90左右坚固细粒石英岩 2.80左右钙质胶结砾岩230左右片状石英岩 2.80-2.90 粘土质胶结砾岩 2.20左右风化的片状石英岩 2.70左右胶结不好的砾岩 1.90左右坚硬白云岩 2.90左右石英砂岩 2.61-2.70 白云岩 2.10-2.70 硅质胶结砂岩 2.50左右大理岩 2.70左右泥质胶结砂岩 2.20左右板岩 2.60左右(三)岩石的孔隙性各种岩石的孔隙率岩石名称孔隙率(%)岩石名称孔隙率(%)花岗岩0.04-2.8 页岩0.7-1.87 闪长岩0.25左右砂质页岩0.8-4.15 辉绿岩0.29-1.13 泥质页岩0.4-10辉长岩0.29-1」3 泥灰岩16-52斑岩0.29-2.75 石灰岩0.53-27.0 玄武岩 1.28左右口云岩0.3-25粗面凝灰岩25.07 白垩 3.0-53蛇纹岩0.56左右石膏0.1-4.0一般砂岩 1.60-28.30 片麻岩0.3 〜2.4 第三纪砂岩 2.2-42 大理岩0.1 〜6白垩纪砂岩7.2-37.7 板岩0.45左右侏罗纪砂岩 4.2-24.6 石英岩0-8.7三叠纪砂岩0.6-27.7 结晶片岩0.02-1.85 (四)岩石的水理性质各种岩石的一般吸水范围岩石名称吸水率(%)岩石名称吸水率(%)花岗岩花岗闪长岩0.10-0.700.30-0.38石灰岩泥质灰岩0.10-4.452.14^8.16正长岩0.47-1.94 花岗片麻岩0.10-0.70辉绿岩0.80-5.00 角闪片麻岩0.10-3.11. 玄武岩0.30左右混合片麻岩0.64-3.15 坊岩0.07-0.64 冇英片岩0.10-0.20 闪长玲岩 1.0-2.0 角闪片岩0.10-0.20 伟晶岩0.20-0.40 云母片岩0.10-0.20 霏细岩0.10-1.21 板岩0.10-0.30 角砾岩 1.00-5.00 大理岩0.10-0.80砂岩0.20-7.0 石英岩0.10-1.45各种岩石的软化系数岩石名称抗压强度(MPa)软化系数岩石名称抗压强度(MPa)软化系数湿试样干试样湿试样干试样粗粒花岗岩208.0 239.0 0.87 粘土页岩11.0 24.0 0.46 细粒花岗岩241.0 265.0 0.91 泥灰岩21.0 46.0 0.46 花岗斑岩230.0 250.0 0.92 软质变质岩0.44068闪长岩80.0^100.090413000.7-0.8变质片麻岩——0.7484安山岩218」256.3 0.85 L±J IJU石浆石0.1645玄武岩186.5 266.3 0.70 0.68 砂岩102.8 109.3 0.93 0.50 石灰岩76.5 115.1 0.66 中等毗白繇端0.40 石英砂岩122.0 133」0.92 中o ro 0.54 粘土质砂岩36.0 54.0 0.67 新第三系红般0.33二.岩石的力学性质指标值(-)岩石的变形岩石的变形模量和泊松比岩石名称边界条件变形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MPa) 应力范围(MPa) (104MPa)- L J-I花冈石105.0 1.0-13.0 1.94 0.10105.0 1.0-35.0 2.92 0.14 片麻岩133.2 1.0-61.0 3.17133.2 1.0-41.0 2.80 0.033133.2 1.0-5.0 2.10 0.015 大理岩147.5 1.0-6.0 5.60 0.032110.0 5.0〜15.0 7.88 0.026110.0 1.0-20.0 8.56 0.023 石灰岩8&7 1.0-9.0 9.75 0.037145.0 1.0-9.0 8.17 0.03284.6 1.0-25.0 7.83 0.032 砂岩76.5 0.5-50.0 1.1345.3 1.0-23.0 0.74 0.04374.6 0.5 〜1.5 0.33 0.013岩石的弹性模量及泊松比(室内静力试验) 岩石名称弹性模量E (104MPa) 泊松比卩平行层理垂直层理平行层理垂直层理粗粒花岗岩 4.94 5.02 0.22 0.21 细粒花岗岩8.53 8.44 0.24 0.29 花岗闪长岩 6./6 5.78 0.23 0.20 片麻岩 4.25 3.86大理岩 6.86 5.02 0.22 0.06 片岩7.30 4.50云母石英片岩0.25 石英岩7.14 6.58 0.15 0.16-0.36 粗砂岩 1.93-4.19 1.73-4.54 0.10-0.45 0.10-0.22 中砂岩 2.87-4.19 2.86-3.37 0.12 0.15-0.36 细砂岩 2.88-4.95 2.90-4.60 0.10-0.22 0.28-0.47 粉砂岩 1.01-3.23 1.91-3.05 0.15-0.50 0.14 页岩 4.28 4.22 0.09 0」4 石英砂岩 5.92 5.52 0.14(-)岩石的抗压强度各种岩石不同层理方向的单轴抗压强度(室内试验)岩石名称单轴抗压强度(MPa) 岩石名称单轴抗压强度(MPa)岩石名称单轴抗压强度(MPa)砂岩160.0〜180.0 带状页岩 6.0〜&0 石灰岩80.0-100.0砂岩 6.0〜7.0 煤质页岩丄25.0 〜58.0 石灰岩70.0-90.0 砂岩 4.5-10.0 1 40.0-80.0 石灰岩30.0-50.0 长石砂岩248.0-292.0 黑页岩丄66.4 石灰岩25.0-55.0 石英砂岩68.0-102.5 II 128.0 石灰岩17.0片状砂岩丄80.3 黑泥灰岩25.0-30.0 石灰岩10.0 II 130.0 泥灰岩 3.5-1 &0 石灰岩128.0-168.0 片状砂岩丄50.0-110.0 大理岩81.0-107.5 石灰岩丄180.0 II 70.0-140.0 石英岩87.0 151.0粗粒砂岩丄142.3-176.0 石英岩225.0〜360.0 有层理丄108.9 〜136.9II 118.5-136.8 斑岩136.0 的砂岩II 98.1中粒砂岩丄147.0 〜206.0斑岩159.0〜240.0 壯施款壯丄34.1 II 117.0-216.0 玄武岩180.0-260.0 岐纺的)II 23.6细粒砂岩丄133.5-220.5 L±j uLu 花冈石179.2〜246.4 粘土质丄60.81 137.8〜241.0 花岗岩94.0 页岩(碳II 45.7粉砂岩丄55.4 〜114.7-FH t I J x_L|花冈石87.5 酸盐类II 34.4〜104.5 L U花冈石75.0-86.0 胶结)软页岩20.0 石灰岩71.2-169.5柱:表中“丄”、“ II ”分别表示压力方向垂直于平行层理方向。

岩石物理性质与勘察方法

岩石物理性质与勘察方法

岩石物理性质与勘察方法岩石是地球表面和地壳中最常见的物质,它们具有多种物理性质和特征。

岩石物理性质的研究对于地质勘察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岩石的物理性质以及用于勘察的各种方法。

一、岩石物理性质的分类和特征岩石物理性质可以分为弹性性质、导电性质、热物性和磁性等多种类型。

其中,弹性性质是研究岩石力学行为最基本的性质。

岩石的弹性性质主要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密度等。

弹性模量是衡量岩石变形能力的物理量,通常分为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

弹性模量越大,岩石的抗变形能力就越强。

泊松比是岩石在受外力作用下体积变形与形变的关系,它描述了岩石的压缩性与膨胀性。

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可以用来研究岩石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导电性质是指岩石对电流的传导能力。

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导电性质,如导电性、介电性和绝缘性。

通过测量岩石的电导率和电阻率等参数,可以了解岩石成分、孔隙结构和矿物质的分布情况。

热物性是指岩石对热的传导、扩散和吸收能力。

岩石的热传导率、热膨胀和热容等性质对岩石的温度变化和热力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磁性是指岩石在外加磁场中的响应能力。

磁性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性质,通过测量岩石的磁化率和磁滞回线等参数,可以揭示岩石中的磁性矿物和构造特征。

二、岩石物理性质的测量方法1. 弹性性质的测量方法弹性性质是岩石的重要力学特性,其测量方法主要包括静态实验法、动态实验法和地震勘探。

静态实验法通过进行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等,测量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

动态实验法通过利用冲击波或声波等物理现象,间接测量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性质。

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原理,通过记录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幅度等信息,反推岩石的弹性特性。

2. 导电性质的测量方法导电性质是岩石电磁特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直流电法、交流电法和电磁法。

直流电法是通过测量岩石对直流电流的电阻和电导率等参数,来推断岩石的导电特性和电阻分布。

DD_2006-03_岩矿石物性调查技术规范

DD_2006-03_岩矿石物性调查技术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 D2006- 03岩矿石物性调查技术规程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 年 7 月目次前言⋯⋯⋯⋯⋯⋯⋯⋯⋯⋯⋯⋯⋯⋯⋯⋯⋯⋯⋯⋯⋯⋯⋯⋯⋯⋯⋯⋯⋯⋯⋯⋯⋯⋯⋯⋯⋯⋯⋯⋯⋯Ⅱ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名词和计量单位⋯⋯⋯⋯⋯⋯⋯⋯⋯⋯⋯⋯⋯⋯⋯⋯⋯⋯⋯⋯⋯⋯⋯⋯⋯⋯⋯⋯⋯⋯⋯⋯⋯⋯⋯1 3.1 名词⋯⋯⋯⋯⋯⋯⋯⋯⋯⋯⋯⋯⋯⋯⋯⋯⋯⋯⋯⋯⋯⋯⋯⋯⋯⋯⋯⋯⋯⋯⋯⋯⋯⋯⋯⋯⋯⋯⋯13.2 计量单位⋯⋯⋯⋯⋯⋯⋯⋯⋯⋯⋯⋯⋯⋯⋯⋯⋯⋯⋯⋯⋯⋯⋯⋯⋯⋯⋯⋯⋯⋯⋯⋯⋯⋯⋯⋯⋯14 总则⋯⋯⋯⋯⋯⋯⋯⋯⋯⋯⋯⋯⋯⋯⋯⋯⋯⋯⋯⋯⋯⋯⋯⋯⋯⋯⋯⋯⋯⋯⋯⋯⋯⋯⋯⋯⋯⋯⋯⋯25 技术设计⋯⋯⋯⋯⋯⋯⋯⋯⋯⋯⋯⋯⋯⋯⋯⋯⋯⋯⋯⋯⋯⋯⋯⋯⋯⋯⋯⋯⋯⋯⋯⋯⋯⋯⋯⋯⋯⋯26 物性仪器设备⋯⋯⋯⋯⋯⋯⋯⋯⋯⋯⋯⋯⋯⋯⋯⋯⋯⋯⋯⋯⋯⋯⋯⋯⋯⋯⋯⋯⋯⋯⋯⋯⋯⋯⋯⋯3 6.1 密度测定仪器⋯⋯⋯⋯⋯⋯⋯⋯⋯⋯⋯⋯⋯⋯⋯⋯⋯⋯⋯⋯⋯⋯⋯⋯⋯⋯⋯⋯⋯⋯⋯⋯⋯⋯⋯3 6.2 磁性测定仪器⋯⋯⋯⋯⋯⋯⋯⋯⋯⋯⋯⋯⋯⋯⋯⋯⋯⋯⋯⋯⋯⋯⋯⋯⋯⋯⋯⋯⋯⋯⋯⋯⋯⋯⋯3 6.3 电性测定仪器⋯⋯⋯⋯⋯⋯⋯⋯⋯⋯⋯⋯⋯⋯⋯⋯⋯⋯⋯⋯⋯⋯⋯⋯⋯⋯⋯⋯⋯⋯⋯⋯⋯⋯⋯46.4 附属设备⋯⋯⋯⋯⋯⋯⋯⋯⋯⋯⋯⋯⋯⋯⋯⋯⋯⋯⋯⋯⋯⋯⋯⋯⋯⋯⋯⋯⋯⋯⋯⋯⋯⋯⋯⋯⋯47 野外施工⋯⋯⋯⋯⋯⋯⋯⋯⋯⋯⋯⋯⋯⋯⋯⋯⋯⋯⋯⋯⋯⋯⋯⋯⋯⋯⋯⋯⋯⋯⋯⋯⋯⋯⋯⋯⋯⋯4 7.1 准备工作⋯⋯⋯⋯⋯⋯⋯⋯⋯⋯⋯⋯⋯⋯⋯⋯⋯⋯⋯⋯⋯⋯⋯⋯⋯⋯⋯⋯⋯⋯⋯⋯⋯⋯⋯⋯⋯4 7.2 标本采集⋯⋯⋯⋯⋯⋯⋯⋯⋯⋯⋯⋯⋯⋯⋯⋯⋯⋯⋯⋯⋯⋯⋯⋯⋯⋯⋯⋯⋯⋯⋯⋯⋯⋯⋯⋯⋯4 7.3 原始记录⋯⋯⋯⋯⋯⋯⋯⋯⋯⋯⋯⋯⋯⋯⋯⋯⋯⋯⋯⋯⋯⋯⋯⋯⋯⋯⋯⋯⋯⋯⋯⋯⋯⋯⋯⋯⋯4 7.4 野外工作验收⋯⋯⋯⋯⋯⋯⋯⋯⋯⋯⋯⋯⋯⋯⋯⋯⋯⋯⋯⋯⋯⋯⋯⋯⋯⋯⋯⋯⋯⋯⋯⋯⋯⋯⋯57.5 物性送样⋯⋯⋯⋯⋯⋯⋯⋯⋯⋯⋯⋯⋯⋯⋯⋯⋯⋯⋯⋯⋯⋯⋯⋯⋯⋯⋯⋯⋯⋯⋯⋯⋯⋯⋯⋯⋯58 样品加工与测定⋯⋯⋯⋯⋯⋯⋯⋯⋯⋯⋯⋯⋯⋯⋯⋯⋯⋯⋯⋯⋯⋯⋯⋯⋯⋯⋯⋯⋯⋯⋯⋯⋯⋯⋯58.1 样品加工⋯⋯⋯⋯⋯⋯⋯⋯⋯⋯⋯⋯⋯⋯⋯⋯⋯⋯⋯⋯⋯⋯⋯⋯⋯⋯⋯⋯⋯⋯⋯⋯⋯⋯⋯⋯⋯58.2 样品测定⋯⋯⋯⋯⋯⋯⋯⋯⋯⋯⋯⋯⋯⋯⋯⋯⋯⋯⋯⋯⋯⋯⋯⋯⋯⋯⋯⋯⋯⋯⋯⋯⋯⋯⋯⋯⋯69 物性数据整理、图示⋯⋯⋯⋯⋯⋯⋯⋯⋯⋯⋯⋯⋯⋯⋯⋯⋯⋯⋯⋯⋯⋯⋯⋯⋯⋯⋯⋯⋯⋯⋯⋯⋯79.1 物性数据整理⋯⋯⋯⋯⋯⋯⋯⋯⋯⋯⋯⋯⋯⋯⋯⋯⋯⋯⋯⋯⋯⋯⋯⋯⋯⋯⋯⋯⋯⋯⋯⋯⋯⋯⋯7 9.2 物性数据统计⋯⋯⋯⋯⋯⋯⋯⋯⋯⋯⋯⋯⋯⋯⋯⋯⋯⋯⋯⋯⋯⋯⋯⋯⋯⋯⋯⋯⋯⋯⋯⋯⋯⋯⋯79.3 物性数据图示⋯⋯⋯⋯⋯⋯⋯⋯⋯⋯⋯⋯⋯⋯⋯⋯⋯⋯⋯⋯⋯⋯⋯⋯⋯⋯⋯⋯⋯⋯⋯⋯⋯⋯⋯710 成果报告⋯⋯⋯⋯⋯⋯⋯⋯⋯⋯⋯⋯⋯⋯⋯⋯⋯⋯⋯⋯⋯⋯⋯⋯⋯⋯⋯⋯⋯⋯⋯⋯⋯⋯⋯⋯⋯7 附录 A 岩矿石物性调查工作设计书编写提纲(规范性附录)⋯⋯⋯⋯⋯⋯⋯⋯⋯⋯⋯⋯⋯⋯⋯⋯9 附录B 岩矿石物性采样记录表(规范性附录)⋯⋯⋯⋯⋯⋯⋯⋯⋯⋯⋯⋯⋯⋯⋯⋯⋯⋯⋯⋯⋯⋯10 附录C 岩矿石物性送样单(规范性附录)⋯⋯⋯⋯⋯⋯⋯⋯⋯⋯⋯⋯⋯⋯⋯⋯⋯⋯⋯⋯⋯⋯⋯⋯11附录D 岩矿石物性测定报告(规范性附录)⋯⋯⋯⋯⋯⋯⋯⋯⋯⋯⋯⋯⋯⋯⋯⋯⋯⋯⋯⋯⋯⋯⋯12附录E 岩矿石物性调查成果报告编写提纲(规范性附录)⋯⋯⋯⋯⋯⋯⋯⋯⋯⋯⋯⋯⋯⋯⋯⋯⋯14前言历年制订、颁发与实施的地球物理勘查规范、规定、规程等均提及了相应勘查方法对岩矿石物性工作的要求,诸如DZ/T 0171-96《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DZ/T 0082-93《区域重力调查规范》、DZ/T 004-91《重力调查技术规定》等对岩矿石密度工作的要求,DZ/T 0071-93《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 0144-94《地面磁勘查技术规程》以及DZ/T 0142-94《航空磁测技术规范》等对岩矿石磁性工作的要求,DZ/T 0070-9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DZ/T 0072-93《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 0073-93《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等对岩矿石电性工作的要求。

岩石物理性质测量与分析方法研究

岩石物理性质测量与分析方法研究

岩石物理性质测量与分析方法研究岩石物理性质的测量与分析是地质学、工程学等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岩石的物理性质进行测量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岩石的构造、成分及其他特征,进而为工程设计、矿产资源勘探等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岩石物理性质的测量方法和分析过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岩石物理性质的测量方法1. 弹性模量的测量弹性模量是描述岩石变形特性的重要参数,常用的测量方法有超声波法、固体压缩法等。

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波在岩石中传播的速度与岩石的密度和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

固体压缩法则通过施加外力对岩石进行压缩,测量压缩应力与压缩应变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岩石的弹性模量。

2. 密度的测量岩石的密度是衡量其物质分布紧密程度的重要指标,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重力法、吸水法和气体置换法等。

重力法通过测量岩石在重力场中的受力变化来确定其密度。

吸水法则通过岩石吸水的程度来反映其孔隙度及含水率,进而得出密度。

气体置换法则利用气体对岩石孔隙进行渗透以测定岩石的体积,通过质量除以体积得到岩石的密度。

3. 磁性的测量岩石的磁性是研究岩石中矿产资源分布的重要信息,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磁化率测量法和剩磁测量法等。

磁化率测量法通过测量岩石在磁场中的磁化程度来反映其磁性特征。

剩磁测量法则通过对岩石中自然剩磁强度的测定,揭示岩石中的磁性矿物分布情况。

二、岩石物理性质的分析过程岩石物理性质的测量只是第一步,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才能真正了解岩石的性质。

岩石物理性质的分析过程包括数据处理和解释模型构建两个方面。

1.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为了减少误差、提高数据质量而进行的处理过程。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滤波、平滑和插值等。

滤波可以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平滑可以减小数据的变动性,插值可以填补数据中的缺失值。

2. 解释模型构建解释模型构建是对岩石物理性质测量数据进行解释与分析的过程。

根据测得的数据,可以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来描述岩石的性质。

常用的解释模型有地震反演模型、电磁模型和重力模型等。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一、试验目的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是评估和研究岩石工程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试验规程旨在规范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的操作程序,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二、试验仪器1. 岩石强度试验机:能够施加等速加载或恒定应变的试验机,带有适当的测量和记录设备。

2. 岩石样品制备设备:包括岩石切割机、砂轮机、平面研磨机等,用于制备符合要求的岩石样品。

三、试验样品1. 样品采集:从实际岩石体中选择代表性样品,应满足试验目的和样品尺寸要求。

2. 样品制备:将采集到的岩石样品,经过切割、抛光等步骤制备成符合规定尺寸的圆柱样品或者立方体样品。

四、试验步骤第一步:试样准备1. 使用岩石切割机将岩石样品切割成圆柱或立方体样品,并确保样品光滑平整。

2. 样品的尺寸应符合设计和试验要求,直径为50-100mm,高度为50-200mm。

确保样品尺寸和几何形状的测量准确。

第二步:试验前的准备1. 样品表面清洁:用清水和毛刷清洁样品表面,确保无杂质和污垢的影响。

2. 样品称重:用天平称量样品质量,记录准确数值以备后续计算使用。

3. 湿润试样:根据试验要求,在试样表面涂刷薄薄的润湿剂,并确保试样完全湿润。

第三步:试验操作1. 安装试样:将试样放置于试验机上,调整好位置并固定好。

2. 设置加载方式:根据试验要求和设计加载方式,选择等速加载或恒定应变加载。

3. 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方法和标准,按照不同的加载速率施加力或变形,持续记录试样的负荷、位移或变形等数据。

第四步:试验数据处理1. 数据记录:使用数据采集装置实时采集试验数据,并记录下来。

2. 数据计算和分析:对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包括计算岩石的应力-应变关系、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剪切强度等指标。

3. 结果检查和比较:将试验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五、试验结果报告1. 报告内容:试验结果报告应包含样品信息、试验方法、试验结果以及分析和讨论等内容。

岩石力学参数检测实验实验内容

岩石力学参数检测实验实验内容

岩石力学参数检测实验实验内容1.岩石标准试件的制备:实验开始前,需要选择一种代表性的岩石样品,并将其制备成标准试件。

试件通常是圆柱形或立方体形状。

制备试件的过程包括坚硬岩石的切割、抛光和清洗。

2.岩石物理参数测试:岩石的物理参数包括密度、孔隙度和饱和度等。

密度是岩石质量和体积之比,可以通过称重试验来测定。

孔隙度是岩石中孔隙空间的比例,可以通过气体浸渍法或液体置换法进行测定。

饱和度是岩石孔隙中被液体填充的程度,可以通过浸水试验或浸液试验进行测定。

3.岩石强度参数测试:岩石的强度参数是衡量岩石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主要的强度参数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等。

这些参数通常需要通过压缩试验、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来测定。

在实验中,需要控制试件的加载速率和采样数量,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4.岩石弹性模量测试:岩石的弹性模量是衡量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程度的参数。

主要包括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等。

实验测定弹性模量通常采用静态压缩试验和动态试验。

静态压缩试验测定弹性模量时,需要保持试件在线性阶段内,即应力和应变之间呈现线性关系。

而动态试验可以通过冲击试验和振动试验来测定弹性模量。

5.岩石断裂特性测试:岩石的断裂特性是描述岩石在破坏过程中出现的裂纹和断裂的参数。

有些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出现明显的断裂现象。

断裂特性可以通过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和剪切试验来研究。

实验中需要记录岩石断裂前后的荷载和变形情况,以分析岩石的破坏过程。

岩石力学参数检测实验要求实验人员具备一定的力学知识和实验经验,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实验完成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编制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论。

《岩石物理性质与测量方法》第二篇 第三章 岩心物性参数的测量方法

《岩石物理性质与测量方法》第二篇 第三章 岩心物性参数的测量方法

➢ 如果实验的目的在于解决油田实际问题,则应采用
天然岩心,并且所选岩心应是对应油田区块的,而且必
须具有代表性。
2
§3.1 岩石物理实验流程及技术概述
1.岩心的选取
➢ 当确定好了区块后,根据不同的分析项目, 结合测井资料,合理选定取样深度。 例如,为了考察孔隙度、渗透率、孔隙流体性 质和含水饱和度对测井响应的影响,则应根据目 的层段的孔隙度测井曲线估算一下地层的孔隙度 ,然后在具有不同孔隙度层位上取具有不同孔隙 度的岩心。如果还要考察泥质含量的影响则还需 取不同泥质含量的岩心,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确定取样深度前必须确认岩心 已经归过位,否则必须先进行岩心归位。
3
§3.1 岩石物理实验流程及技术概述
1.岩心的选取
➢ 研究岩石四性关系及模型的岩心选取规则如下:
按地区、层组、岩性分类,孔隙度分布尽量宽些。尤 其是按物性分类,如岩性是第一级分类、泥质含量是第二 级分类、孔隙度是第三级分类。每个分类中又根据分类参 数的不同分成若干组,每组至少需要三块样品。
抽提清洗岩样的工艺方法 a.溶剂抽提法
岩心抽提器主要是依靠溶剂逐渐 洗去样品中的油和水。溶剂可用甲苯 或酒精和苯的混合液。目前常用的是 1:4的酒精—苯混合液。
岩心抽提器由烧瓶、岩心室(带 有蒸气上升管和虹吸管)、冷凝瞥等二 部分组成。其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抽提8器
§3.1 岩石物理实验流程及技术概述
尽管如此,尚不能肯定岩样中的油是否彻底
洗净,所以有时要静置一定时间,观察其中溶剂
是否变色,或再换另一种溶剂进行抽提清洗。
9
§3.1 岩石物理实验流程及技术概述
抽提岩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溶剂冷凝下滴速度以每秒3—4滴为宜。

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的各类岩石物性参数

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的各类岩石物性参数

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的各类岩⽯物性参数各类岩⽯磁参数(数量级)⼀览表沉积岩、冲积物及⽔的电阻率(单位:Ω.M)⽕成岩和变质岩的电阻率(单位:Ω.M)⾦属元素及常见矿物电阻率(单位:Ω.M)部分岩⽯、矿⽯极化率实测数据统计结果明显不含电⼦导电矿物的岩⽯⽯墨化岩⽯含浸染状硫化物的岩⽯浸染状硫化物矿⽯块状硫化物矿⽯梯形下底边两端点位置表⽰极化率的极⼤值和极⼩值;梯形上边两端点位置是不同作者得到的极化率平均值。

主要岩⽯和矿⽯密度表组成岩⽯和矿⽯的矿物磁性绝⼤部分矿物属逆磁性和顺磁性,只有少部分的矿物具有铁磁性。

⼀、属于逆磁性的矿物岩盐⽯膏⽅解⽯⽯英⽯油⼤理⽯⽯墨⾦刚⽯及某些长⽯等,其值的数量级为-10-6CGSM单位。

基本上可视为接近于零。

但有时在某些简单的地质条件下,在某些盐丘和⽯英脉上能观测到微弱的负异常。

⼆、属于顺磁性的矿物如⿊云母、辉⽯、⾓闪⽯、蛇纹⽯、⽯榴⼦⽯、堇青⽯、褐铁矿等。

磁化率变化范围由0—5000×10-6CGSM单位。

有时,由于矿物中掺有磁铁矿⽽出现较⾼的磁化率。

三、⾃然界并不存在纯铁磁性矿物,主要是铁淦氧磁性的(也有反铁磁性的)矿物如铁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及铁的氧化物和其他⾦属氧化物的混合结晶体。

这些矿物虽然数量不多,但磁性很强。

1. 磁铁矿(FeO.Fe2O3):它是典型的铁淦氧磁体。

在弱磁场中的磁化率为0--29CGSM,Jr=4--20 CGSM,Tc=560—5650C。

饱和磁化Js=485 CGSM。

Hc=7—30Oe。

2. 氧化铁Fe2O3: 有两种类型,即γFe2O3和αFe2O3。

前者是磁⾚铁矿к=0.1CGSM,Tc=7200C,Hc=30—400Oe。

后者是⾚铁矿,为菱形晶体系,具有反铁磁性,к=20-100×10-6CGSM,Tc=6750C,Hc=7600Oe。

天然的⾚铁矿常含有铁磁性杂质(γFe2O3和Fe3O4)使к及Jr增加。

⾚铁矿的⼀个重要特性是当其从⾼温冷却下来时,会得到很强的温差剩磁,⽐感磁⼤数千倍。

岩土工程力学性质实验参数测定法

岩土工程力学性质实验参数测定法

岩土工程力学性质实验参数测定法岩土工程力学性质实验参数测定法是岩土工程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法,用于确定岩土体的力学性质参数。

通过实验测试,可以获取关键的力学性质参数,如弹性模量、抗剪强度、压缩模量等,这些参数对于设计土木工程结构和评估岩土体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岩土工程力学性质实验参数测定法的目的是为了严谨准确地了解土体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以便工程师能够根据这些参数设计和建造稳定可靠的工程结构。

在岩土工程中,土体的力学性质参数对土体的强度、稳定性和变形特性的评估和分析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岩土工程力学性质实验参数测定法:1. 可塑性指数测定法可塑性指数是土壤的塑性变形特性的度量,反映了土壤的可塑性。

通过操纵土壤样本的水分含量和塑性限值,可以根据标准试验方法计算出土壤的可塑性指数。

这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土壤的可变性,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压缩指数测定法压缩指数是土壤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时的变形特性的度量,反映了土壤的压缩性。

通过对土壤样本进行不同压力和时间的加载实验,并记录变形量,可以计算出土壤的压缩指数。

这有助于工程师预测土壤的压缩行为,并确定合适的建筑基础设计。

3. 摩擦角测定法摩擦角是土体内部和土体与周围介质之间摩擦阻力的度量,用于评估土体的抗剪强度。

通过应用标准试验装置施加剪切力,并记录土体的变形和剪切应力,可以计算出土体的摩擦角。

这对于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确定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剪力。

4. 弹性模量测定法弹性模量是评估土壤和岩石的刚度和变形特性的重要参数。

根据杨氏模量的定义,可以通过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对土体样本进行加载实验,并测量相应的应变和应力来计算出弹性模量。

这有助于工程师预测土体的变形行为,并设计出稳定的工程结构。

总结起来,岩土工程力学性质实验参数测定法是一项关键的研究方法,可用于确定土壤和岩石的力学性质参数。

通过对土体样本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测定和分析,工程师能够评估土体的强度、稳定性和变形特性,从而确保设计和建造稳定可靠的工程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岩(矿)石标本磁物性参数技术方法及工作细则陕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2014年四月测定岩(矿)石标本磁物性参数技术方法及工作细则一、物性参数σ)SI 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符号为kg / m 3 换算单位: 103kg / m 3=1 g / cm 3(2) 磁性单位:磁化率的单位为:SI(k)与CGSM 单位换算如下:4πSI(k) = 1 CGSM(k):磁化强度的单位为:安培每米(A/m )与CGSM 单位换算为:A/m=10-3 CGSM( M )(D)与磁倾角(I)的单位均为:°(度)(3)、电性单位ρ):电阻率的单位为:Ω·m (欧姆·米)η):极化率的单位为:% (百分数)可见,岩矿石物性标本应具有地质单元的代表性、统计样本的代表性、空间分布的代表性。

岩矿石物性数据应具有地质描述的准确性,参数测定的精确性,数理统计的合理性,构造岩矿石物性数据的可靠性。

专门的岩矿石物性调查工作应单独进行技术设计编写,物探中的物性工作可参考专门的岩矿石物性调查工作编写技术设计,也可作为相应项目的一部分编写设计。

误差计算公式有两种:a) 平均相对误差为:%100BiAi -n 1i i n 1i ⨯+B A =∑=μb) 均方误差为:n BA ni ii 2)( 12∑=-±=ε式中:μ—平均相对误差;ε—均方误差;n —检查样品数;Ai——第i件样品一次测量结果;Bi——第i件样品另一次测量结果。

二、测定物性参数的仪器设备(1) 密度测定仪器①、密度测定仪器其种类包括:大称、密度计和电子天平等。

大称宜用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的密度测定;密度计和电子天平宜用于固结岩矿石的密度测定。

②、测定密度仪器的测程为1000~7000kg / m3。

③、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

根据样品质量的范围,在测定过程中应使用相应质量大小的砝码进行仪器标定。

④、仪器维护:维护砝码的清洁,以保证砝码质量的稳定。

(2) 磁性测定仪器①、磁性测定仪器:类型主要有:无定向磁力仪、线圈感应式岩样磁力仪、卡帕桥、旋转式磁力仪、磁勘查所使用的高精度磁力仪等。

②、磁性仪器灵敏度要求:专门测定磁性仪器要求的灵敏度不低于 10-6SI,其他类仪器的灵敏度应为10-6SI 量级,能够测量强磁性样品的磁性。

③、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

根据磁性强弱,应有相应测程的标准磁性样品进行仪器标定。

④、仪器维护与使用宜在无磁空间或磁场稳定的空间使用磁性测定仪器,使用中应注意仪器的防尘、防潮,防止电磁干扰(3) 电性测定仪器①、电性测定仪器种类主要有:改进的微机激电仪、电阻率桥等。

②、要求电性测定仪器的输入阻抗应能达到5×107Ω以上。

③、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

④、仪器维护与使用:保持标本架的清洁,避免受到腐蚀。

(4) 附属设备①、采样设备:磁罗盘、GPS、电动取样钻或汽油机取样钻、铁锤、测绳等。

②、加工设备:台式岩矿石钻机、柱体切割机等。

三、仪器及辅助设备本方法无需添置专用的磁性测定仪器,而利用高精度磁测现有的微机质子磁力仪,可测出k>50×4π×10-6SI的标本磁性,基本上能满足异常解释需要,具有较大实用价值。

(1) 仪器——①、使用MP-4,OMNI-4,G-856AX或其它型号微机质子磁力仪。

②、传感器采用双探头的梯度测量装置,将标本靠近下探头,则梯度读数即相当于标本产生的磁场。

若采用单探头的总场测量装置,则必须在附近另设一台测日变的同类仪器,将每次读数进行日变改正后才能算出标本产生的磁场。

③、标本架——用CSC-61磁秤脚架作支撑,其上置两块活动的(带无磁合页)平板,一块水平放置并固定在架上,另一块倾斜可调,使交角与当地磁倾角相等,并使倾向朝北,置于下探头北侧,见图1,板上装有角铝,以防标本盒下滑。

④、标本盒——边长为10 cm的正方形木盒,按左螺旋系统规定X轴向东,Y 轴向北,2轴向下,在3个轴向的正向盒面分别标以2、4、6;在3个盒的负面上分别标以1、3、5,当将这标本盒置于上述标本架倾斜面上,Z轴与地磁场T方向一致。

⑤、量杯——最大量程为500—1000 cm3的玻璃量筒;直径15~20 cm、高约40 cm,且在距上端约5cm处有一下倾小漏水嘴的铁桶;或感量不低于5g,最大秤量2kg的体积秤。

⑥、钢卷尺、三角尺、面盆及碎布等。

(2) 测定步骤—— ①、选择一处磁场较平稳但无人文干扰磁场的地点,架好仪器及探头,此时梯度读数Tn 应在零值左右(或有很小底数)。

用仪器的线号健(Line)置入标本编号。

用仪器的点号健(Station)按向上盒面的号码(如6)和绕Z 轴(即T 方向)每旋转90°,读取一数编入601、602、603、604……其余各方面向上时一样,百位上的数字代表轴向(正或负),个位上的数字代表同—轴向的读数次序数。

②、安置标本架:可采用高斯第一位置测定,如图l 所示,也可采用第二位置测定,使标本架上倾斜板面垂直于地磁场T 0的磁力线,并使标本盒位于探头筒的正东(西)面。

盒中心与探头中心等高。

根据标本磁性强弱,调节标本盒中心与探头中心的距离(不小于15cm)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希望标本产生的磁场能引起>土1n 的变化。

③、标本装盒:将待测标本放入标本盒内,用碎布塞紧。

并注意使标本中心与盒中心一致。

对于定向标本.应使其东、北、下方向分别与标本盆x 、1、Z 轴正方向一致。

④、观测:放标本前检查读数 (仪器置点号为:其中百位上X 表上盒面号码),4 图1 1—MP-4T 探头;2—探头支杆;3—标本盒;4—可调倾角的斜板;5—选择R 及固定标本盒的活动插销;6—固定和调节倾角的螺杆;7—可做水平转动的平板;8—三角架。

将标本盒放在标本架上.选择距离r 使仪器读数变比较大(±1nT),记录距离r ;按向上盒面的号码依次读数;拿去标本后再次检查底数。

为减少标本形状不规则、磁性不均匀和标本位置误差的影响,可在每个轴的正、负方向都分别读取四个数(标本盒沿T 方向每旋转90°读一个数),即平均值进行计算。

如⑤、测定标本体积:取出标木,用细绳将标本放在水中浸湿,然后轻缓放入装满水的铁筒中,同时用空量筒收集被排出的水。

待铁筒中水面平静后,放正量筒并读取量筒中的水量V ,此数即为标本体积(cm 3),也可用体积秤秤取标本体积。

(3) 测定要求——距离r 量准到0.2cm ,体积V 量准到5cm 3。

仪器探头附近的磁性干扰物如强磁性标本、铁筒等不得移动;测定过程中,标本架、探头支撑杆不得移动。

在一块标本测定期间,n 0应不变。

用第一位置测定时,各读数应满足:065143212,2,2n n n n n n n ≥+++用第二位置测定时,各读数应满足:06543212,2,2n n n n n n n ≤+++(4) 计算磁性参数——①、高斯第一位置时,式中:r ——标本中心到探头中心距离;V ——标本体积;T 0——当地总磁场值。

46046036026016Th Th Th Th n +++=SI n n n n n n n n n V T r o o o o ∙⨯∙⎥⎦⎤⎢⎣⎡⎪⎭⎫ ⎝⎛-++⎪⎭⎫ ⎝⎛-++⎪⎭⎫ ⎝⎛-+∙=-πχ41022213566543213()()()mAnnnnnnVrIr/1012532652432213-∙-+-+-∙=43211tannnnn--=-φ(注:方位角由偏角公式的分子分母的正负组合决定)))(()(tan243221651nnnnnn-+--=-θ②、高斯第二位置时,()()()mAnnnnnnVrIr/101532562342123-∙-+-+-∙=34121tannnnn--=-φ))(()(tan234212561nnnnnn-+--=-θ布置物探测量工作的前提就是目标体与围岩之间存在明显的地球物理性质差异,故标本的测定及物性参数的换算就成为了物探工作的重中之重。

采集用来研究岩矿石磁性的标本时,除了要专门研究岩矿石风化壳磁性特征这种情况之外,均应采集岩矿石的基岩露头或钻井的岩心等。

为了满足物性参数统计需要,各类岩矿石标本采集数量一般不能少于30块,采集点要均匀分布。

标本形状尽可能为等轴状(或立方体),体积应以10cm×10cm×10cm为宜,即使强磁性标本也不能小于400cm³。

岩(矿)石标本磁参数测定结果的精确性直接影响磁异常反演精度,对正确推断地质结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高精度磁测磁参数测定过程中,发现利用质子磁力仪测定岩(矿)石标本磁参数时,按过去介绍的方法测定、计算的磁化率、剩余磁化强度普遍比实际值偏大一到十几倍,在分析和确定引起误差的原因SInnnnnnnnnVTroooo∙⨯∙⎥⎦⎤⎢⎣⎡⎪⎭⎫⎝⎛+-+⎪⎭⎫⎝⎛+-+⎪⎭⎫⎝⎛+-∙=-πχ410222131066543215后,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即要用岩(矿)石标本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代替其梯度进行磁参数的计算而不能用其梯度值来求磁参数。

并应注意如避开探头中级化场对标本磁化的影响,用第一位置测定以减少位置不准所产生的计算误差等问题。

将改进方法用于后续研究的岩(矿)石标本磁参数测定,用其结果进行磁异常反演,求得磁性体埋藏深度、产状等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方法:用标本盒和物性架,然后可以选用梯度测量,或者总场测量(摆日变站),直尺测距离,排水法测体积。

高斯第一,第二位置都可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