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既有利的一面又有弊的一面就像果实一样,可以鲜美可口,也可能包含剧毒,而这种现象表现在文学上就使其既具有功利性又具有非功利性。
文学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它的功利性在于其实现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我承认一切艺术,虽然貌似无用,然而有大用焉。
”这里的貌似无用,即指表面上的无功利性,而有大用,则指实质上的功利性。
文学的这种大用在于,它可以唤醒社会,鼓舞革命,即唤醒和鼓舞人民参与变革世界的实践。
比如:五四时期,易卜生的戏剧<玩偶之家>介绍到中国,曾经使许多青年女子激动不已,她们因看到娜拉摆脱资产阶级的市侩丈夫的束缚,追求自由,独立的意志,而激起了要求冲破封建压迫,向往个性解放的情感与愿望。
再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之后,一些青年达到陶醉忘形,神魂颠倒的地步,他们因自已的婚姻不自由而纷纷效仿维特,对旧制度旧道德表示抗议,一时形成所谓的”维特热。
再则,文学的非功利性是指人的活动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而文学创作的无功利性表现在,作品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上利益满足。
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正如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该书从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大家都知道司马迁写这部《史记》纯粹是没有功利性的。
正如鲁迅先生对此书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再又如李时珍,他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可以说在当时医药科学条件不完善的年代,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他翻越三山五海,采访四方,著成《本草纲目》为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这是文学非功利性的表现。
但是,文学的非功利性背后又总是存在着某种功利性。
文学直接是无功利的,但间接或内在却又隐伏着某种功利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中,首先追求着功利性。
工人做工,农民耕田,是要生产产品,我们学生读书学习,是要获取知识以适应社会竞争,而文学的功利性既是作者写作的最主要的目的。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一个以物质来衡量和评准一切的社会,作者的写作动机难道还只是单纯的以文学来反映社会问题来启迪人们心智吗?或者是像鲁迅一样用手中的笔来拯救人们的灵魂吗?在社
会的飞速变化的过程中,人的无私已大部分被磨灭。
网络文学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从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算起,中国的网络原创文学已经走过了近十
年的历程。
然而,与最初的作者纯粹出于兴趣而上网写作相比,今天的网络
文学似乎正在远离非功利性的写作状态,成为商家竞相开发的
“金矿”,商业气息越来越浓。
网络世界带给我们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梦幻王国,而在这个
王国中我们也看到了它从单纯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就随着它的变化而变的功利,我们现在已不是仅仅的为了
写作而写作,而是为了某种虚荣或利益,有多少人想通过网络写
作来成就自己一夜成名的梦想,有多少人想要通过网络写作而满
足自己财富的需要。
人的虚荣心决定了文学具有功利的一方面,在人们欲望的驱使之下,这种功利性越来越显著。
现在网络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改编文学或是窃取他人的文学作品。
这无疑是对文学的不尊重,在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等合理诉求的掩盖下,人受制于物的现象悄然滋生,善恶不分、见利忘义的“道德迷失”,重当下轻未来、跟着感觉走的“存在迷失”,还有目标丧失、深度感缺乏的“形而上迷失”有所抬头。
人眼睁睁地看着欲望在生活中横行,在精神领域跑马,变得日渐紧张和焦虑,有时又感到空虚、脆弱或浮躁,有身心不得回旋的疲累与窘迫。
在这种文学功利性的引导下,文学是乎已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人们对文学有了另一种的解释,文学只是成就自己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一种手段方法。
由此可见,在文化哲学日益完善并又凸显出来的今天,文学的功利与非功利立意都是很深刻的,在这个到处都充满诱惑的社会里,物质文化的功利非功利的界线已经变的很模糊,但反映在文学作品上,这种界线就变得有血有肉。
所以,只有我们平衡了文学的功利和非功利才能真正揭示文学意蕴的深层性和审美价值。
只有我们调整好了在创作文学作品的功利与非功利性的心态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只有我们真正理解了写作目的,才能正确的把握文学的功利与非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