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一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全套课件PPT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精品课件

二、填空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8.给出下列结论: ①若 ac>bc,则 a>b; ②若 a<b,则 ac2<bc2; ③若1a<1b<0,则 a>b; ④若 a>b,c>d,则 a-c>b-d; ⑤若 a>b,c>d,则 ac>bd.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③_____.
解析 ①当 c>0 时,由 ac>bc 可得 a>b,当 c<0 时,由 ac>bc 可得 a<b,故 ①错;
4.已知 a,b,c 为不全相等的实数,P=a2+b2+c2+3,Q=2(a+b+c),
那么 P 与 Q 的大小关系是( A )
A.P>Q
B.P≥Q
C.P<Q
D.P≤Q
解析 ∵P-Q=a2+b2+c2+3-2(a+b+c)=(a-1)2+(b-1)2+(c-1)2,且 a,b,c 不全相等,∴P-Q>0,∴P>Q.
12.(10
分)已知
a,b
为正实数,试比较
a+ b
b与 a
a+
b的大小. a
)
-
(
a+
b)=(
a- b
b)+(
b- a
a
)
=
a-b b
+
b-a a
=
(a-b)( a- ab
b)=(
a-
b)2( ab
a+
b) .
∵a,b 为正实数,
∴ a+ b>0, ab>0,( a- b)2≥0,
A类
1 2
7.5
B类
1 3
6
今制定计划欲使总产值最高,则 A 类产品应开发___2_0____件,最高产值为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全套PPT课件

[解析] , ,又 , ,即 .又 , ,即 .故 , .
【变式探究】
已知 且 ,求 的取值范围.
[解析] 令 , ,则 , .由 解得 ,又 , , , .
方法总结 不等式具有可加性(需同向)与可乘性(需同正),但不能相减或相除,应用时要充分利用所给条件进行适当变形来求范围,注意等价变形.
方法总结 应用基本不等式时,注意下列常见变形中等号成立的条件: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学习目标
1.会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数学建模)
2.会运用作差法比较两个数或式子的大小.(数学运算)
3.梳理等式的性质,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会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或解决范围问题.(逻辑推理)
自主预习·悟新知
合作探究·提素养
(2)已知 , .求证: .
②
[解析] (1)对于①,若 , , , ,则 ,①错误;对于②,对于正数 , , ,若 ,则 ,所以 ,所以 ,又 ,所以 ,②正确.综上,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②.(2)因为 ,所以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所以 ,即 ,所以 .
探究2 重要不等式
设 , ,记 , , 分别为 , 的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古希腊数学家帕波斯于公元4世纪在其名著《数学汇编》中研究过 时, , , 的大小关系.
问题1:.你能探究 , , 的大小关系吗?
[答案] 能,因为 , , ,所以 ,即 ; ,即 .所以 .所以 , , 中最大的为 ,最小的为 .
问题1:.小明的说法正确吗?用什么性质判断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 不正确,用等式的性质.当 时, 一定成立,反过来,当 时,不能推出 ,如当 时, 成立, 不成立.故“ 是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错误的.
【变式探究】
已知 且 ,求 的取值范围.
[解析] 令 , ,则 , .由 解得 ,又 , , , .
方法总结 不等式具有可加性(需同向)与可乘性(需同正),但不能相减或相除,应用时要充分利用所给条件进行适当变形来求范围,注意等价变形.
方法总结 应用基本不等式时,注意下列常见变形中等号成立的条件: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学习目标
1.会用不等式(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数学建模)
2.会运用作差法比较两个数或式子的大小.(数学运算)
3.梳理等式的性质,掌握不等式的性质,会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或解决范围问题.(逻辑推理)
自主预习·悟新知
合作探究·提素养
(2)已知 , .求证: .
②
[解析] (1)对于①,若 , , , ,则 ,①错误;对于②,对于正数 , , ,若 ,则 ,所以 ,所以 ,又 ,所以 ,②正确.综上,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②.(2)因为 ,所以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所以 ,即 ,所以 .
探究2 重要不等式
设 , ,记 , , 分别为 , 的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古希腊数学家帕波斯于公元4世纪在其名著《数学汇编》中研究过 时, , , 的大小关系.
问题1:.你能探究 , , 的大小关系吗?
[答案] 能,因为 , , ,所以 ,即 ; ,即 .所以 .所以 , , 中最大的为 ,最小的为 .
问题1:.小明的说法正确吗?用什么性质判断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 不正确,用等式的性质.当 时, 一定成立,反过来,当 时,不能推出 ,如当 时, 成立, 不成立.故“ 是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错误的.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二章等式与不等式2.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课件新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其中f(x)、g(x)为关于x的整式,且g(x)≠0.
分式不等式
f (x)
g(x)>0
f (x)
g(x)<0
f (x) g(x)
>a(a≠0)
同解不等式
f (x) g(x)
0,或
0
f (x) g(x)
0, 0
f(x)g(x)>0
f (x) g(x)
0,或
0
f (x) g(x)
2
2.(
)若不等式ax2+2ax-(a+2)≥0的解集是⌀,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
ax2+2ax-(a+2)≥0的解集是⌀,即ax2+2ax-(a+2)<0在R上恒成立,对a进行分类讨论
求解.
解析 不等式ax2+2ax-(a+2)≥0的解集是⌀,
等价于不等式ax2+2ax-(a+2)<0在R上恒成立.
1 x 4
2.在问题1中出现了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称为分式不等式.请归纳如何解 这个不等式.
提示:移项,通分,得 3x 1 ≤0.
4(x 1)
因为x>0,所以x+1>0,
所以3x-1≤0,即0<x≤1 .
3
所以该不等式的解集为
0,
1 3
.
1.解分式不等式的思路:先转化为整式不等式,再求解.
②求出各因式对应方程的实数根,并在数轴上标出; ③自最右端上方起,用曲线自右向左依次由各根穿过数轴,遇奇次重根穿过,遇偶 次重根穿而不过(即“奇过偶不过”); ④记数轴上方为正,下方为负,根据不等式的符号写出解集.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章末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复习课 教学课件

1.若a>b>c且a+b+c=0,则 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ab>ac B.ac>bc
A [由 a>b>c 及 a+b+c=0 知 a>0,c<0,
又∵a>0,b>c,∴ab>ac.故选 A.]
C.a|b|>c|b|
D.a2>b2>c2
第六页,共二十页。
2.若1≤a≤5,-1≤b≤2,则
2m的值恒大于零.
第十七页,共二十页。
对于恒成立不等式求参数范围问题常见类型及解法有以下两种: 1变更主元法 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确定合适的主元,一般知道取值范围的变量要看 作主元. 2转化法求参数范围 已知二次函数 y=ax2+bx+c 的函数值的集合为 B={y|m≤y≤n}, 则1y≥k 恒成立⇒ymin≥k 即 m≥k; 2y≤k 恒成立⇒ymax≤k 即 n≤k.
一定成立的是( ) A.ab>ac C.cb2<ab2
B.c(b-a)>0 D.ac(a-c)<0
第三页,共二十页。
C [c<b<a,ac<0⇒a>0,c<0.
对于A: ba>>c0⇒ab>ac,A正确.
b<a⇒b-a<0
对于B: c<0
⇒c·(b-a)>0,B正确.
c<a 对于C: b2≥0⇒cb2≤ab2 cb2<ab2,C错,即C不一定成立.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章末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 等式复习课 教学课件
科 目:数学
适用版本:新教材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章末复习课
第一页,共二十页。
第二页,共二十页。
不等式的性质
高中数学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2 不等式的性质课件 a高一第一册数学课件

(2)×.取a=4,c=5,b=6,d=2.满足a+c>b+d,但不满足a>b.
(3)√.
12/8/2021
第十页,共三十七页。
2.(教材(jiàocái)二次开发:例题改编)若a>b>0,c<d<0,则一定有
A. >a Bb . <
ab
c
d
C. >a Db . <
cd ab
【解d 析】选c D.因为c<d<d0, c
【证明】方法一:因为(yīn wèi)a>b>0,所以1
因为c>0,所以 <c , c
a
a 所以 c -1< -1,c 即
b
< c ,a c b
因为c>aa>b>0,b 所以c-a>0,ca-b>0. b
<1 ,
b
所以 a > . b 方法二c: 因a 为c>ca>bb >0,
所以0<c-a<c-b,
< ,1 故不1 正确;
ab
3.选C.对于A,若a<b,当a<0,b<0时,a2<b2不成立;
对于B,当a<0,b>0时,a2b>0,ab2<0,a2b<ab2不成立;
对于C,因为a<b, 1>0,所以 对于D,当a=-1,b=1a时2 b ,2 = b=-1.
a
1 ab 2
;
1
a2b
12/8/2021
又因为-3<-b<-2,所以-9<a-b<6.①
又((12))当当13 0-1b6≤<aa12<<.80时时,,00≤<-a<<46. ,ab
高中数学必修一 《2 2 基本不等式》多媒体精品课件

4
跟踪训练
1
2
.
函
数
f
(
x
) x2
能
否
用
基
本
不
等
式
求
最
小
值
?
2
x2
2
2
由基本不等式知
x
2
解:
当且仅当
x 2
2
1
1
x2 2
2
x2 2
1
x2 2
2
即x2 21时取等,而这是不可
x2 2
能的,故此函数不能用
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达标检测
1.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4
A.a+a≥4
B.a2+b2≥4ab
a+b
C. ab≥
2
3
D.x + 2≥2 3
x
2
4
解析:选 D.a<0,则 a+ ≥4 不成立,故 A 错;a=1,b=1,
a
a+b
a +b <4ab,故 B 错,a=4,b=16,则 ab<
,故 C
2
2
2
错;由基本不等式可知 D 项正确.
ab
b20
a b 2
ab
(当且仅当
ab
时取等)。
2
2
此不等式称为重要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
1、基本不等式
如果a 0, b 0, 我们用 a , b分别代替a, b,
可得到什么结论?
替换后得到:
(a
)
(b
)≥
2a
b
2
即: ab≥2 ab
跟踪训练
1
2
.
函
数
f
(
x
) x2
能
否
用
基
本
不
等
式
求
最
小
值
?
2
x2
2
2
由基本不等式知
x
2
解:
当且仅当
x 2
2
1
1
x2 2
2
x2 2
1
x2 2
2
即x2 21时取等,而这是不可
x2 2
能的,故此函数不能用
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达标检测
1.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4
A.a+a≥4
B.a2+b2≥4ab
a+b
C. ab≥
2
3
D.x + 2≥2 3
x
2
4
解析:选 D.a<0,则 a+ ≥4 不成立,故 A 错;a=1,b=1,
a
a+b
a +b <4ab,故 B 错,a=4,b=16,则 ab<
,故 C
2
2
2
错;由基本不等式可知 D 项正确.
ab
b20
a b 2
ab
(当且仅当
ab
时取等)。
2
2
此不等式称为重要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
1、基本不等式
如果a 0, b 0, 我们用 a , b分别代替a, b,
可得到什么结论?
替换后得到:
(a
)
(b
)≥
2a
b
2
即: ab≥2 ab
高中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2.2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基本不等式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6.若 a,b 都是正数,则1+ba1+4ba的最小值为(
)
A.7 B.8 C.9 D.10
答案 C
解析 因为 a,b 都是正数,所以1+ba1+4ba=5+ba+4ba≥5+2
b 4a a·b
=9,当且仅当 b=2a 时取等号.
7.已知 x>0,y>0,且 x+y=8,则(1+x)(1+y)的最大值为( ) A.16 B.25 C.9 D.36
8.若 a>b>0,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a-b>1b-1a B.ca2<cb2
2ab C. ab>a+b
D.3aa++3bb>ab
答案 C
解析 逐一考查所给的选项:当 a=2,b=13时,a-b=53,1b-1a=52,不 满足 a-b>1b-1a,A 错误;当 c=0 时,ca2=cb2=0,不满足ca2<cb2,B 错误;
x+4x=--x+-4x≤-2
-x·-4x=-4,C 错误,故选 D.
知识点二 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5.设 x>0,y>0,且 x+y=18,则 xy 的最大值为( ) A.80 B.77 C.81 D.82
答案 C 解析 因为 x>0,y>0,所以x+2 y≥ xy,即 xy≤x+2 y2=81,当且仅当 x=y=9 时,等号成立,所以 xy 的最大值为 81.
3x·1x=3-2 3,当且仅当 3x=1x,
4.设 x>0,则 x+2x+2 1-32的最小值为(
)
A.0
1 B.2
C.1
3 D.2
答案 解析
A 因为 x>0,所以 x+12>0,所以 x+2x+2 1-32=x+12+x+1 12-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第2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课件

(1) 2 − 5 + 6 > 0
(2)9 2 − 6 + 1 > 0
(3)− 2 + 2 − 3 > 0
答案:(1) | < , 或 >
(2) | ≠
(3)∅
【变式训练3】
2.已知常数a∈R,解关于x的不等式ax2-2x+a<0.
解:(1)若a=0,则原不等式为-2x<0,故解集为{x|x>0}.
水生产的摩托车数量x(单位:辆)与创造的价值y(单位:元)之间
有如下的关系:
= −2 2 + 220.
若这家工厂希望在一个星期内利用这条流水线创收6000元以上,则在
一个星期内大约应该生产多少辆摩托车?
解 :设这家工厂在一个星期内大约应该利用这条流水线生产x辆摩托
车,根据题意,得
−2 2 + 220 > 6000.
数a的取值范围.
解法一∵1<x<4,
2-2
.
2
∴不等式 ax2-2x+2>0 可转化为 a>
2-2
1 1 2 1
1
+
.
−
≤
2
2
2
2
1
1
1
1
1
1
<1,
,
x=2
,
,
a>
,即实数
∵4 < ∴当 = 2 即
时 函数取得最大值 ∴
2
2
1
的取值范围为 ,+∞ .
2
令 y=
=-2
a
1
解法二依据 a 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
(2)9 2 − 6 + 1 > 0
(3)− 2 + 2 − 3 > 0
答案:(1) | < , 或 >
(2) | ≠
(3)∅
【变式训练3】
2.已知常数a∈R,解关于x的不等式ax2-2x+a<0.
解:(1)若a=0,则原不等式为-2x<0,故解集为{x|x>0}.
水生产的摩托车数量x(单位:辆)与创造的价值y(单位:元)之间
有如下的关系:
= −2 2 + 220.
若这家工厂希望在一个星期内利用这条流水线创收6000元以上,则在
一个星期内大约应该生产多少辆摩托车?
解 :设这家工厂在一个星期内大约应该利用这条流水线生产x辆摩托
车,根据题意,得
−2 2 + 220 > 6000.
数a的取值范围.
解法一∵1<x<4,
2-2
.
2
∴不等式 ax2-2x+2>0 可转化为 a>
2-2
1 1 2 1
1
+
.
−
≤
2
2
2
2
1
1
1
1
1
1
<1,
,
x=2
,
,
a>
,即实数
∵4 < ∴当 = 2 即
时 函数取得最大值 ∴
2
2
1
的取值范围为 ,+∞ .
2
令 y=
=-2
a
1
解法二依据 a 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
2021年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教学课件

答案
B
)
3.设a、b是实数,且a+b=3,则2a+2b的最小值是(
A.6
B.4 2
C.2 6
D.8
解析 ∵a+b=3,
+
∴2a+2b≥2 2a·2b=2 2a b=2 8=4 2,
3
当且仅当 a=b=2时,“=”成立.
答案 B
)
4.将一根铁丝切割成三段做一个面积为2 m2、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的框架,在下列四种长度的铁丝中,选用最合理(够用且浪费
C.a2-b2<0
D.a+b<0
解析
)
本题可采用特殊值法,取a=-2,b=1,则a-b<0,a3+b3<0,a2-b2>0,
排除A,B,C,故选D.
答案 D
3.设M=x2,N=-x-1,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
A.M>N
B.M=N
C.M<N
D.与x有关
12 3
解析 M-N=x +x+1=(x+ ) + >0.
知和欲求的式子运用适当的“拆项、添项、配凑、变形”等方法创建
应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
(3)在求最值的一些问题中,有时看起来可以运用基本不等式求
最值,但由于其中的等号取不到,所以运用基本不等式得到的
p
结果往往是错误的,这时通常可以借助函数 y=x+x(p>0)的单
调性求得函数的最值.
4.求解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2.2基本不等式 P24
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P53
学习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3.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B
)
3.设a、b是实数,且a+b=3,则2a+2b的最小值是(
A.6
B.4 2
C.2 6
D.8
解析 ∵a+b=3,
+
∴2a+2b≥2 2a·2b=2 2a b=2 8=4 2,
3
当且仅当 a=b=2时,“=”成立.
答案 B
)
4.将一根铁丝切割成三段做一个面积为2 m2、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的框架,在下列四种长度的铁丝中,选用最合理(够用且浪费
C.a2-b2<0
D.a+b<0
解析
)
本题可采用特殊值法,取a=-2,b=1,则a-b<0,a3+b3<0,a2-b2>0,
排除A,B,C,故选D.
答案 D
3.设M=x2,N=-x-1,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
A.M>N
B.M=N
C.M<N
D.与x有关
12 3
解析 M-N=x +x+1=(x+ ) + >0.
知和欲求的式子运用适当的“拆项、添项、配凑、变形”等方法创建
应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
(3)在求最值的一些问题中,有时看起来可以运用基本不等式求
最值,但由于其中的等号取不到,所以运用基本不等式得到的
p
结果往往是错误的,这时通常可以借助函数 y=x+x(p>0)的单
调性求得函数的最值.
4.求解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2.2基本不等式 P24
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P53
学习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
2.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3.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全套导学案PPT课件及配套WORD讲义

由 a>b>0,有 ab>0⇒aab>abb⇒1b>1a,故 B 为假命题;
a<b<0⇒-a>-b>0⇒-1b>-1a>0,
a<b<0⇒-a>-b>0
⇒ab>ba,故 C 为假命题;
a>b⇒b-a<0,
a1>1b⇒a1-b1>0⇒ba-ba>0⇒ab<0.
∵a>b,∴a>0,b<0,故 D 为真命题. 解析
答案
2
PART TWO
核心素养形成
题型一 作差法比较大小
例 1 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代数式的大小:
(1)x2+3 与 3x;
(2)设 x,y,z∈R,比较 5x2+y2+z2 与 2xy+4x+2z-2 的大小.
[解] (1)∵(x2+3)-3x=x2-3x+3=x-322+34≥34>0,∴x2+3>3x. (2)∵5x2+y2+z2-(2xy+4x+2z-2)=4x2-4x+1+x2-2xy+y2+z2-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 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教师独具内容) 课程标准:1.梳理等式的性质,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能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大小.2.能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和解决实 际问题. 教学重点:1.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 核心素养:1.借助不等式性质的判断与证明,培养逻辑推理素养.2.通过 大小比较及利用不等式求范围,提升数学运算素养.
∴0<a-b<6,
故 2a+3b 的取值范围为-18<2a+3b<-5,a-b 的取值范围为 0<a-
高中数学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2 基本不等式1课件 a高一第一册数学课件

a b 叫做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
代数意义(yìyì):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
几何平均数.
12/8/2021
第五页,共二十页。
探究 几何意 (tànjiū) 义
D
ab
A a OC b
AC = DC
E
DC BC
如图,AB是圆的直径(zhíjìng),C 是AB上与A、B不重合的一点,
AACBa=的a,2弦CBD=bEb,,过≥ 连点ACD作,B垂Da,直b于
例2 用篱笆围一个面积为100 m 2的矩形菜园,问这 个矩形
的长宽各为多少时,所用篱笆最短?最短的篱笆是多少?
解:设矩形菜园的长为x m,宽为y m,
则 x y 1 0 0 ,篱 笆 的 长 为 2 (x y )m
由xy xy可得:xy2 100 2
2(xy)40
当 且 仅 当 x y 时 等 号 成 立 , 此时xy10
x
2
由于x>0,所以 x 6 ,式中等号成立,
2
因此 f(x)min 12 6 ,此时 x
6 2
12/8/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10 判断(pànduàn)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若xR,则x12; x
(2)若 a0,b0,则 ab12; ab
(3 )不 等 式 yx 2 成 立 的 条 件 是 x 0 且 y 0 ; xy
2
12/8/2021
第三页,共二十页。
问题二 证明不等式: a b ≥ ab (a0,b0)
2
a b ≥ 证明(zhèngmíng): ab
分 析
要证 2 只要(zhǐyào)证 ab≥ _2___a_b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讲评 例3.比较(x+2)(x+3)和(x+1)(x+4)的大小.
练习:
已知x 0,比较 x2 1 2与x4 x2 1的大小.
想一想 : 在上题中,如果没有x 0这个条件, 那么两式的大小关系如何 ?
练习巩固
练习已知 a,b, m都是正数,且a<b,求证:a m a .
bm b
变式1:若a>b,结果会怎样?
变式2:若没有a<b这个条件呢?zxxk
完成课本第40页第2题
课堂小结
1.不等关系是普遍存在的
2.用不等式(组)来表示不等关系
3.不等式基本原理 a - b > 0 <=> a > b a - b = 0 <=> a = b a - b < 0 <=> a < b
4.作差比较法 步骤:作差,变形,定号
500x 600y 4000
x3x0y
完成课本第39页第1题
y 0 x,y∈N
考虑到实际问题
的意义,还应有
x,y∈N
学习新知
不等式
a-b>0
<=> a > b
基本原 a - b = 0 <=> a = b
理 a - b < 0 <=> a < b
比较两数(式)的大小的最基本和首选的方法:
归纳逻辑过程: 作差 变形 判断符号
b
G
F
A
aHE
探究1:
1、正方形ABCD的
面积S=_a_2___b 2
C 2、四个直角三角形的
面积和S’ =_2a_b
3、S与S’有什么
样的不等关系?
B
S>S′
问:那么它们有相等的情况吗?
学习新知
D
D
a2 b2
b
G Fa
C
a
A
E
A E(FGH)
b
C
H
B
B
重要不等式: 一般地,对于任意实数a、b,我们有
AB+AC>BC或…… 3、a是一个非负实数。 a≥0
在数学中,我们怎样来表示这些不等关系?
新课引入
4、右图是限速40km/h的路标,指
示司机在前方路段行驶时,应使汽 车的速度v不超过40km/h ,写成
不等式是:___0__<__v_≤_ 40
40
5、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 肪的含量f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p应
变式练习
1.求函数 y= 2xx++52的最大值.
解:设 t= x+2≥0,从而 x=t2-2.
∴y=2t2+t 1(t≥0).
当 t=0 时,y=0. 当 t>0 时,y=2t+1 1t ≤2
1
= 1
2 4.
2t·t
当且仅当 2t=1t ,即 t= 22,x=-32时,y
有最大值
ymax=
2 4.
x
因此所求的最小值为 2
变式1:把 x 0 改为 x 0 成立吗? 不成立
变式2:把 x 0 改为 x 2 成立吗?不成立
典型例题
均值不等式的运用
例2.已知 x, y 都是正数, P, S 是常数.
(1) xy=P x+y≥2 P(当且仅当 x=y 时, 取“=”号).
(2)
x+y=S
xy≤
即: a b≥2 ab
即: a b≥ ab (a 0,b 0)
2
你能用不等式的性质直接推导这个不等式吗?
学习新知 证明不等式:a b≥ ab (a 0,b 0)
2
证明:要证 a b≥ ab
分 析
只要证 2 a b≥_2___a_b__
法
①
要证①,只要证 a b 2___a_b_≥0
分析:假设截得500mm的钢管x根,截得 600mm的钢管y根。根据题意,应当有什么 样的不等关系呢?
(1)截得两种钢管的总长度不能超过4000mm;
(2)截得600mm钢管的数量不能超过500mm 的钢管数量的3倍; (3)截得两种钢管的数量都不能为负。
例题讲评
上面三个不等关系,是“且”的关系,要同时 满足的话,可以用下面的不等式组来表示:
a>0,b>0
文字叙述
两数的平方和不 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 小于它们积的2倍 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成立条件
a=b
a=b
注意从不同角度认识基本不等式
典型例题
均值不等式的运用
例1.已知x>0 ,求 x 1 的最小值和此时
x的取值.
x
解:因为 x>0,所以 x 1 2 x 1 2
x
x
当且仅当 x 1 ,即 x2 1, x 1 时等号成立
,
∴1-2x>0.
∴ x(1-2x)=12 ∙2x∙(1-2x)
≤
1 2
∙[ 2x+(21-2x)
]2
=
1 8
.
当且仅当
2x=(1-2x),
即
x=
1 4
时,
取“=”号.
∴当 x
=
1 4
时,
函数
x(1-2x) 的最大值是
18.
2
已知x>0,y>0,且x+2y=1,求
u
1 x
1 y
的最小值.
32 2
3.已知x,y为正数,且2x+8y=xy,则x+y 的最小值是_1_8_.
分析:若杂志的定价为x元,则销售量减少:
x 2.5 0.2万本 因此,销售总收入为: 0.1
(8 x 2.5 0.2)x万元 用不等式表示为:
0.1
(8 x 2.5 0.2)x 20
0.1
例题讲评
变式:如果设杂志的单价提高了0.1n元(n∈N*), 如何用不等式表示销售的总收入仍不低 于20万元呢?你能计算出n在哪个范围内 变化吗?
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这个不等式就叫做基本不等式.
适用范围: a>0,b>0
在数学中,我们把
a
b 2
叫做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
ab 叫做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
文字叙述为: 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学习新知
填表比较:
a2 b2≥2ab
适用范围
a,b∈R
a b≥ ab 2
典型例题 例2如图,用一段长为24m 的篱笆围一 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花园,问这个矩形的长、宽各为 多少时,花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解:如图,设BC=x ,CD=y ,
2
4
当且仅当 x=y 时上式等号成立,于是当 x=y 时,xy 有最大值 s2 4
归纳总结
已知 x, y 都是正数, P, S 是常数.
(1) xy=P x+y≥2 P(当且仅当 x=y 时, 取“=”号).
(2)
x+y=S
xy≤
1 4
S2(当且仅当
x=y
时,
取“=”号).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
(2)
x+y=S
xy≤
1 4
S2(当且仅当
x=y
时,
取“=”号).
求最值时注意把握 “一正,二定,三相等”
新课引入
若a>0,b>0,则 a b __≥___ 2 ab
通常我们把上式写作: ab≤ a ..学..科..网. b (a 0, b 0) 2
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这个不等式就叫做基本不等式.
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一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
式》
全套课件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新课引入
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既有相等关系, 又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如:
1、今天的天气预报说:明天早晨最低温度为 7℃,明天白天的最高温度为13℃;
7℃≤t≤13℃
2、三角形ABC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课堂小结
1. 重要不等式 (1)a,b R,那么a2 b2≥2ab ,当且仅当a b时,等号成立
2. 基本不等式
(2) ab≤ a b (a>0,b>0),当且仅当a b时,等号成立。 2
3. 利用基本不 S 是常数.
(1) xy=P x+y≥2 P(当且仅当 x=y 时, 取“=”号).
1 4
S2(当且仅当
x=y
时,
取“=”号).
解:因为 x>0,y>0,所以 x y xy 2
(1)当积 xy=P 为定值时, x y p 所以 x+y≥2 p
2
当且仅当 x=y 时上式等号成立,于是当 x=y 时,x+y 有最小值 2 p
(2) 当积 x+y=S 为定值时, xy S 所以 xy≤ s2
分析:销售量减少了0.2n万本,单价为 (2.5+0.1n)元,则可得到销售的总以收入为不 低于20万元的不等式可表示为: (2.5+0.1n)(8-0.2n)≥20
例题讲评 例2、某钢铁厂要把长度为4000mm 的钢管截成500mm和600mm的两种规格。 按照生产的要求,600mm的钢管的数量不能 超过500mm钢管的3倍。怎样写出满足上述 所有不等关系的不等式呢?
新课引入
这是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 学家大会会标.会标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 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 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
新课引入
思考:这会标中含有 怎样的几何图形?
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