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常考主题分类试题6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初中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初中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乙】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馒头,食之未必不佳,而视其为状,已可知其俗物。

字法中绝将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而追踪前贤者未有三四人。

古之人岂皆能书,独其人之贤乾传遂远。

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

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

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

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

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馀泯泯不复见尔。

(选自《书学集成·汉宋卷》,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_②宴酣之乐________③字法中绝将五十年________④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________(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至于负者歌于途/其节见于艰危B. 醒能述以文/属予作文以记之C. 禽鸟知山林之乐/食之末必不佳D. 泉香而酒洌/而追踪前贤未有三四人(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②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

(4)欧阳修的“为人”之道,既体现在为官之时,又体现于书法之论中,请根据两个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3 课外文言文阅读(六考点六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3  课外文言文阅读(六考点六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重难点03 课外文言文阅读(六考点六技巧)从整体上看,文言文阅读难度加深,课外文言文的比例逐步提高。

考查的文段、内容容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从材料的组合形式上看,除了常见的单篇(或节选)文言文外,诗文联读、两篇(段)对比阅读以及群文阅读、试题最后一题中链接文言材料的形式逐渐增多。

从具体考点上看,命题重在考查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理解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断句是必考的。

实词的理解注重引导学习及解题方法,融入查字典法、语境推断法、成语助记法、课内外迁移法等;断句一般会提示断几处,降低错误率;句子翻译则给出关键词助记,提醒考生重视关键词与采分点,也有的结合文意理解、句子赏析考查;理解基本内容并归纳内容要点,或与其他篇目链接探究,或融入情境,或跨学科考查。

一些试卷还会将文言文阅读整体设置为专题任务群,在真实情境中解决所有任务,注重问题的解决。

从题型上看,客观题的比例大幅度减少,主观题成为主要考查形式,特别是开放题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考点一、词语(实词、虚词)(一)中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考查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的活用。

1.从考查方式看,中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单独考查,即从文言文中选出四个语句,要求解释加点的实词的意思。

考查时,以单音节词居多,双音节词也时有出现。

(2)偶尔在选择题中与虚词混合在一起考查。

(3)常与文言文翻译放在一起考查,且实词往往是得分点。

2.从文言实词的根本来源看,中考考查的文言实词基本上都在课本中出现过,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中考文言文中出现的相关实词看似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没有联系,但认真分析后可以看出,这些词的意思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不可分。

3.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1)语境推断。

实词绝大多数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解释词义时,要紧密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2)联想推断。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释试题中的实词词义。

初中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初中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初中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西湖美景古来共谈,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字标注读音。

①浅草才能没马蹄________②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是日更定矣/明辨是非B. 见余大喜曰/喜出望外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别具匠心D. 余一小舟/不遗余力(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翻译:大雪下了三天,________。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________,________。

(4)同一个西湖,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看到的风光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

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白乐天________满怀喜悦赏美景张陶庵冬夜无限惆怅________【答案】(1)mò;yǔ(2)B(3)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4)春日(或“初春”“春季”等);遇知音(或“思故国”“寄幽思”“游西湖”等)【解析】【分析】(1)“没”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本句诗的含义为: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

故读音为mò。

“与”也为多音字,有三个读音。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

课外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第一类人物品评[2015、2014、2010、2009、2008]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9分)何岳得金不昧秀才何岳,号畏斋。

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

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曾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

”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何利.此数金乎/兵革非不坚利.也C.俟.他日来取/俟.其欣悦D.因.托以寄去/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3.选文最后指出何岳是“一穷秀才”,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拓展试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尝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2)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5.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何岳捡到银子后,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里人会劝他把银子留下。

B.由于丢银子的人对数目和封存标识的回答全都符合,所以,何岳把银子还给了他。

C.何岳听说那官员有别的事到南方来,就把箱子交给了他。

D.何岳在官员家教书,官员去京城时,把箱子寄存在何岳处。

参考答案【参考译文】秀才何岳,号畏斋。

(他)曾经在夜间走路时,捡到二百多两银子,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担心家人会劝他把银子留下。

第二天早晨(他)带着银子回到拾银子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回来寻找,(何岳)问那人银子的数目和封存标识,(那人)回答全都符合,于是就把银子还给了他。

那个人想要分一些银子给他来表示感谢,何岳说:“我拾到银子别人也不知道,(要是想要的话)银子全都可以归我个人所有,又怎么会贪图你给我的这些好处呢?”那个人感谢了他,然后离去。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及解析(课外文言文分类训练)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及解析(课外文言文分类训练)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分类训练)第一类人物传记名人故事一、(江苏泰州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5题。

(14分)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

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

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

”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任元受:名尽言。

②事:侍奉。

③迨(dài):及。

④辟:征召。

⑤辞:推辞。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4分)(1)未尝离左右左右:________________(2)或以语话稍多稍:________________(3)尽言方养亲方:________________(4)必持以遗老母遗:________________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A. 可以调素琴(《陋室铭》)B. 皆以美于徐公(《曹刿论战》)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D. 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3.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2分)虽名医不迨也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1)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

(2)魏公太息而许之。

5. 《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

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6题。

(16分)(一)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

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中考语文总温习——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含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总温习——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含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总温习——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阅读(含参考答案)(二)(2021·镇江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

(共13分)太祖微行至田舍,见一村翁,问其生庚。

翁告之某年月日时,皆同上。

太祖曰:“尔有子乎?”答曰:“否。

”“有田产乎?”曰:“否。

”“然则何以自给?”日:“吾恃养蜂耳。

”曰:“尔蜂几何?”曰:“十五桶。

”太祖默念曰:“我有两京十三省,渠有蜂十五桶。

此年月日相合之符。

”太祖又问曰:“尔于蜂,岁割蜜,凡几回?”翁曰:“春夏花多,蜂易采,蜜不难结,我逐月割之。

秋以后花渐少,故菊花蜜不尽割,割十之三,留其七,听蜂自啖为卒岁计。

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量人为出,以糊其口;而蜂亦有馀蜜,得不馁。

明岁,又复酿蜜。

我行年五十,而恃蜂以饱,盖若此。

他养蜂者不然,春夏割之,即秋亦尽割之,无馀蜜,故蜂多死。

今年有蜜,明年无蜜,皆莫我若也。

”太祖叹曰:“民犹蜂也,君人者不务休养,竭泽取之,民安得不贫以死?民死,而国无其民,税安从出?是亦不留馀蜜之类也。

蜂丈人之言,可以传矣,可为养民者法矣。

”(选自明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注释】①太祖:明代建国皇帝朱元璋。

②微行:帝王或高官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

③两京十三省:两京指南京、北京;十三省指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十三省。

④渠:他。

⑤听:听作则,听凭。

⑥啖(dàn):吃。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多少⑴尔蜂几何..⑵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互换⑶得不馁.:气馁(停止)⑷竭泽取之:舀干..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5分)⑴然则何以自给?既然这样,你是靠什么生活的呢?⑵割十之三,留其七,听蜂自啖为卒岁计。

我割三成的蜜,留下七成的,让蜜蜂自己吃,以保证它们一年都有吃的。

11.太祖得知自己与蜂丈人生庚相同,发现民与蜂相当,最后联想到取蜜与税收相似。

12.文中的太祖具有哪些特点?答:太祖亲民,体恤民情;太祖擅长学习,接地气。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文言文课外单篇分类训练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文言文课外单篇分类训练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文言文课外单篇分类训练第一类人物轶事(12年6考)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亮以微①不闻人语,于坐上与书曰:“服闻德行,饥渴历时,清浊异流,无缘咨.觎②。

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

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爱德下士。

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隆季兴之功,着勋于竹帛③也。

”微自乞老病求归,亮又与书答曰:“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④刍狗⑤之有名也。

欲与群贤因其邪伪,以正道灭之。

怪君未有相诲,便欲求还于山野。

今因丕多务,且以闭境勤农,育养民物,并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之,可使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君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何为汲汲⑥欲求去乎!”其敬微如此,拜为谏议大夫,以从其志。

(节选自《三国志答杜微书》,有删改)【注释】①微:杜微,字国辅,梓潼郡涪县人。

②觎(g。

:遇见、看见。

③竹帛:指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申指书籍、史册。

④土龙:古代用来求雨的土制的龙。

⑤刍狗:古代供祭祀用的用草扎成的狗。

这里用土龙刍狗比喻曹丕的有名无实。

⑥汲汲:形容急切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亮以微不闻人语. ()(2)服闻掩行()(3)无缘咨觎()(4)不劳而天下定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 分)()A .欲斗君因天顺民吾与徐公孰美B .以隆季兴之功去以六月息者也C.以待其挫日喜洋洋者也D .然后伐之然后能自强也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其敬微如此,拜为谏议大夫,以从其志。

4.选文体现了诸葛亮怎样的形象?(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12分)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日: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日:“君子用人如器③,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 ④一世之人! ”德彝惭而退。

御史大夫杜淹奏:“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检校。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6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6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分类汇编6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卷(一)(二)(9分)太宗①自即位之始,霜旱为灾,米谷踊贵②,突厥侵扰,州县骚然。

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

是时,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馑尤甚,一匹绢才得一斗米。

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嗟怨③,莫不自安。

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

其得人心如此。

(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太宗:唐太宗,李世民。

②踊贵(yǒng guì):指价格上涨。

③嗟怨:嗟叹怨恨。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帝志.在忧人恢弘志.士之气B.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手自.笔录C.饥馑尤甚.急湍甚.箭D.咸.自归乡咸.来问讯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3分)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11.文中唐太宗是如何“得人心”的?生活在衣食无忧的今天,简要谈谈你对太宗崇尚节俭的看法。

(3分)(二)9.【答案】D(3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A项中的“志”,前者译为“心意”;后者译为“有志,立志”。

B项中的“自”,前者译为“从,由”;后者译为“亲自”。

C项中的“甚”,前者译为“严重”;后者译为“甚于”“比……还快”。

D项中的两个“咸”,都译为“全,都”。

10.【答案】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3分)【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根据句意来划分即可。

11.【答案】示例: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

看法: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更是先贤的谆谆教诲。

如今,尽管物质丰富,衣食无忧,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前人的教诲,不能铺张浪费。

(3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一)人物传记类-2023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主题分类阅读专项训练

(一)人物传记类-2023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主题分类阅读专项训练

课外文言文主题阅读(一) 人物传记类 解析版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

人物传记是人物志的主体,是地方志中的重要内容。

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二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力。

(即真实性和文学性)。

内容一般包括: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生卒年月,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

“人物传记”中的“人物”都是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名人(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甚至艺术家等)。

古代传记文学大体上包括两类,一类是历史传记文学即史传文学,一类是杂体传记文学即杂传文学。

撰写人物传记,应抓住人物本质,从环境中说明人。

其次要选材典型,在概括人物全貌的同时,选择重大的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事件详细记述。

但对细节描写也不可忽视,恰当地记述小事,能见微知著、增强传记的可信性和感染力,甚至预示着人物日后的发展。

中华文明五千年未曾中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几千年不间断历史记录的国家。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读史可以明智,读史可以明兴亡、知更替,可以医愚,可以清心。

在立德树人教育宗旨下的今天,阅读史书,从史书中寻找成长的正能量,既能提升文化自信,又能助力健康成长。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周亚夫军细柳》以上作品都是人物传记,有史学家写的人物传记(如《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都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表现人物的性格。

《陈涉世家》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表现在他临危受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

.《周亚夫军细柳》 运用衬托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将文帝在霸上、棘门军所遇到的情况和细柳军的情况作对比,以霸上、棘门军来衬托细柳军的军纪严谨,周亚夫的治军有方。

中考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注释】①族;灭族。

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

③弃市:死刑。

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变、安顿不动的意思。

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上书谏寡人者诽谤者族B.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问其故C. 门庭若市烨然若神人D.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水落而石出者(2)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

(5)【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答案】(1)B(2)①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

②我和诸侯们约定,先入关的人做这里的王。

(3)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5)齐威王是为了广开言路,使齐国强盛,刘邦是为了安抚百姓,赢得民心。

【解析】【分析】(1)A……的人。

B原来;原因。

C好像。

D连词,表并列。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①时时:不时。

间或:偶然。

部编初中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第三部分 常考主题分类演练第一类 教育勉励、勤学苦练

部编初中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第三部分  常考主题分类演练第一类  教育勉励、勤学苦练

分类演练
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⑤罗列盈 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 也。”公笑曰:“可见饮食原无精粗,饥时易 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直指然其训。 后不敢以盘餐责人。 (选自《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直指使:官名,也称“直指”,朝 廷直接派往地方处理问题的官员。②款:款待, 招待。③饭:吃饭。④治具:准备饭菜。治, 准备。具,特指酒肴。⑤美酝(yùn):美酒。
【注释】①炳烛:把蜡烛点燃。②盲臣:瞎 眼的臣子,师旷是个瞎子所以这么说。③阳: 这里指阳光。④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 较,相当于“比……怎么样”。⑤昧行:在黑 暗中行走。
分类演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 项是( C) A.恐已暮矣/朝而往,暮而归 B.安敢戏其君乎/衣食所安 C.臣闻之/闻所未闻 D.善哉/多愁善感 C(听说)(A.迟/晚上;B.怎么/安定;D.好/容 易)
分类演练
【注释】①何好:爱好什么。②檠(qíng): 矫正弓弩的器具。③括:扎,束。④羽:在箭 杆末梢装上羽毛。⑤镞:箭头。
分类演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 项是( D ) A.狂马不释策/策之不以其道 B.孰不顺成/孰视之 C.达于犀革/达于汉阴 D.不益深乎/香远益清 D(更加)(A.马鞭/鞭打,名词动用;B.谁/同“ 熟”,仔细;C.穿透/到达)
分类演练
5.从教训效果来看,刘南垣的教训方法确实 不错,你认为他的教训方法好在哪里?
好在:他教训挑拣饮食的弟子,不用生硬的说 教,而让弟子亲身体验,从中悟出道理,使弟 子心悦诚服,可谓教导有方。
分类演练
【参考译文】明朝尚书刘南垣,告老还乡,闲居 在家。有位直指使,因为饮食不好,苛求郡县的 官吏,郡县的官吏很忧虑。刘南垣说:“这是我 的学生,我将开导开导他。”等直指使来了,刘 南垣接待他道:“我很想为你摆宴席接风,又担 心妨碍公务,只留你在家吃一餐饭。但我妻子又 外出了,没有人准备,能够吃一顿家常便饭 吗?”直指使因为这是师命,没有推辞。从早晨 一直过了中午,饭还没有送来,直指使饿得很厉 害。等饭到了,竟只有粟米饭,一碗豆腐。

专题06课外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名校阅读试题精选

专题06课外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名校阅读试题精选

专题06 课外文言文阅读,【注释】①上述材料中的“意园”和“蓼花庄”都是作者虚构的。

②或________。

③焉:________,同“必有我师焉”中“焉”之义(《<论语〉十二章》)。

④克:________(结合语境推测)。

⑤息:________。

11.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戴名世为什么要多次虚构他的园林蓝图?小助手:关注园林特点....。

....,联系人物生平....,归纳园林背后作者的精神追求(三)(2023年3月江苏省无锡外国语学校中考调研语文试题)阅读回答问题。

①马世奇,字君常,无锡人。

世奇幼颖异,嗜学,有文名。

登崇祯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十一年,帝遣词臣分谕诸藩。

世奇使山东、湖广、江西诸王府,所至却馈遗。

还,进左谕德。

父忧.归。

②久之还朝,进左庶子。

帝数召廷臣问御寇策。

世奇言:“闯、献二贼,除献易,除闯难。

人心畏献而附闯,非附闯也,苦兵也。

今欲收人心,惟敕督抚镇将严束部伍,使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则乱可弭。

”帝善其言,为下诏申饬。

时寇警日亟,每召对,诸大臣无能画一策。

世奇归邸,辄太息泣下,曰:“事不可为矣。

”③十七年三月,城陷。

世奇方早食,投箸起,问帝安在、东宫二王安在,或言帝已出城,或言崩,或又言东宫二王被执。

世奇曰:“嗟乎,吾不死安之!”其仆曰:“如太夫人何?”世奇曰:“正恐辱太夫人耳。

”将自经,二妾朱、李盛饰前。

世奇讶曰:“若.以我死将辞我去耶?”对曰:“闻主人尽节,我二人来从死耳。

”世奇曰:“有是哉!”二妾并自经.。

世奇端坐,引帛自力缢乃死。

先是,兵部主事成德将死,贻书世奇,以慷慨从容二义质焉。

世奇曰:“勉哉元升。

吾人见危授命,吾不为其难,谁为其难者!与君携手黄泉,预订斯盟,无忘息壤①矣。

”④世奇修颐广颡,扬眉大耳,砥名行,居馆阁有声,好推奖后进。

为人廉,父死,苏州推官倪长圩以赎锾②三千助丧。

世奇辞曰:“苏饥,留此可用振.。

”座主周延儒再相,世奇同郡远嫌,除服不赴都。

及还朝,延儒已赐死,亲昵者率避去,世奇经纪其丧。

中考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钱行于郊衢,抚节悲欢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节)(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未穷青之技________(2)文中画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B.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C.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D.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4)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孙权和秦青在劝说艺术上有哪些高妙之处?吕蒙和薛谭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1)等到;未尽,即指没有学完(2)D(3)①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于是薛谭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4)二人都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达到劝人的目的。

孙权是现身说法,直言劝说,提出要求,易为人所接受;秦青则不说话,以自身的行动,即演奏的高超技巧让秦青折服,从而达到劝人的目的。

启示: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满足于眼前所学,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目标。

【解析】【分析】⑴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

及:等到;②句意: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

2022-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编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2022-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编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

【2022-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编】专题11 课外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突通,其先盖昌黎徒何人,后家长安。

仕隋为虎贲郎将。

文帝命覆①陇西牧簿,得隐②马二万匹,帝怒,收慕容悉达等千五百人,将悉殊死。

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复生。

陛下以至仁育四海,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进顿首曰:“臣愿身就戮,以挺众死。

”帝悟,曰:“朕不明,乃至是。

今当免悉达等,旌③尔善言。

”遂皆以减论。

(通)从平薛仁杲,时贼珍用山积,诸将争得之,通独无所取。

帝闻,曰:“清以奉国,名定不虚。

”……数岁,召为刑部尚书。

自以不习文,固辞,改工部。

(节选自《新唐书》,有改动)【注释】①覆:审察。

②隐:隐藏。

③旌:表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后家长安( )(2)朕不明,乃至是( )(3)时贼珍用山积( )(4)固辞,改工部(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岂容以畜产一日而戮千五百士”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B.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尊使命》)D.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命至重,死不复生。

(2)清以奉国,名定不虚。

4.屈突通具有怎样的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4·天津·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皭①为福建将乐令,春秋行乡饮酒礼时,至村落间问民疾苦,牧竖②妇女皆环集,导之以善,肫然③如家人。

期月,邑人悉向化④,境无盗贼,讼庭稀鞭扑声。

皭初至官,与家人约曰:“在官,俸金外皆赃也,不可以丝毫累我。

”官廨⑤有桂二株,方花开,李指之曰:“此亦官物也,擅折者必治之。

”自是家人不敢簪桂花。

尝出郭省敛⑥,从仆摘道旁一橘,顾见之,责曰:“岂可坏法自汝始!”立下马杖之,命偿其直。

中考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

”公遂止。

或曰:“土可垒山。

”公善之,欲行。

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

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

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

③寝:停止。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

(标两处)。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固不可彻________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③鲁公治国________④公犹夷不能决________(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B. 汝心之固公善之C. 以残年余力以君为长者D. 而山不加增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中考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含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分类汇编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宣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戴华阳巾。

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偶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2)用“/”给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3)翻译句子。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答案】(1)探求;殿堂朝堂指的是朝廷(2)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3)那远处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4)范仲淹忧国忧民,王诗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解析】【分析】(1)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求”是一词多义:探求;请求;谋求;责备。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

“庙堂”指太庙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技巧:分句;句子成分;虚词;关联词。

公退之暇(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被鹤氅(披着鹤氅)/戴华阳巾(戴着华阳巾)。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要求:完整、流畅、准确。

注意:远,远眺。

吞,望见。

具,详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 考 主 题 分 类 演 练
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 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一珠 价万缗 得之能蹈火赴水 实 ∣ 至 宝 也。
4.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崔枢是个怎样的人?
常 考 主 题 分 类 演 练
5.文中插入崔枢“游丐亳州”的生活境遇有何 作用?
常 考 主 题 分 类 演 练
常 考 主 题 分 类 演 练
崔曰:“倘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他。” 遂剖棺得其珠。 (选自《唐语林· 德行》) 【注释】①崔枢:唐顺宗时曾任中书舍人, 充东官(皇太子李纯)侍读、秘书监,以品学兼 优著称。②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 么样,此处可译成“我”。③番人:古时对 我国西部及西南部少数民族的称呼。④脱: 倘使,如果。
常 考 主 题 分 类 演 练
说:“我作为一个进士,往来于各州县以此 供给自己,为什么忽然收藏起异宝来了?” 探查到没有人看见,就把它放在灵柩里边, 而后一并埋在田野路边。过后一年,崔枢游 历乞讨到亳州,听说有一个番人从南方来寻 找死去了的丈夫,一并探查宝珠的下落,禀 陈到了公府,并且说宝珠必定是崔秀才所占 有。公府便差人到亳州来追捕崔枢。崔枢说: “倘若商人的坟墓不被盗贼发掘,宝珠一定 不会落在别处。”于是破开棺材得到那颗宝
常 考 主 题 分 类 演 练
(一)汪汝达损俸守穷 (明)郑瑄 国朝汪汝达令黄岩,损俸筑城,寇至而民不 惊。历官二十余年,清操皎然。去浙之日, 属吏致罚锾①,曰:“此例所应得。”汝达 惊曰:“居官自常俸之外,尚有应得者耶?” 竟不受。家甚贫至无以供朝夕举栖身数椽鬻 之②。黄岩士民知其贫,醵③八十金闻于官, 邮致之,适遇病卒,遂以为殓。 (选自《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罚锾(huán):罚金。②椽(chuán): 支架屋顶的木条,此指房屋。鬻(yù):卖。③ 醵(jù):凑钱,集资。
常 考 主 题 分 类 演 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D ) A.损俸筑城 /斟酌损益 . . B.寇至而民不惊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 . C.醵八十金闻于官 /闻寡人之耳者 . . D.适遇病卒 /而此地适与余近 . . D(恰巧)(A.减少/除去;B.敌人/入侵的人; C.报告/使……听到)
常 考 主 题 分 类 演 练
【注释】①乐羊:魏将。安乐氏之庶子。② 中山:战国时小国名。③县:通“悬”。④ 遗(wèi):送给。鼎:三足锅。羹(gēng):汤。 ⑤循:抚摸。⑥已:语末助词,表示断定语 气。⑦忍:强行改变意志。
【参考译文】 崔枢应进士科考试,旅居汴州 半年,和一个海外商人住在一起。那个商人 得了病,病势已经很重了,便对崔枢说: “承蒙您照顾我,并不因为我是外族人而看 不起我。如今我的病势不会好转了,我们番 人看重土葬,假使我死了,您能够用开始对 我那样的笃诚来料理我的后事吗?”崔枢答 应了他。那商人说:“我有一颗宝珠,价值 万贯,得到它能够蹈火赴水而不受伤害,这 可是珍宝中最好的珍宝。现在我冒昧地将它 奉献给您。”崔枢接受了这颗宝珠,
常 考 主 题 分 类 演 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B ) A.崔许之 . /一百许里 . B.崔受之 .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 C.乃于亳来追捕 /乃不知有汉 . . D.遂剖棺得其珠 /得无异乎 . . B(接受)(A.答应/左右;C.便/竟然;D.得 到/难道)
常 考 主 题 分 类 演 练
2.对画横线句子“居官自常俸之外,尚有应得 者耶”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 A.做官除了日常的奉承之外,还有应得的钱 财吗? B.做官除了日常的俸禄之外,还有应得的钱 财吗? C.做官除了日常的俸禄之外,应该还有应得 的钱财吧! D.做官除了日常的俸禄之外,还有应得的其 他东西吗?
常 考 主 题 分 类 演 练
(三)乐羊啜子羹 魏将乐羊①攻中山②其子执在城中城中县③ 其子以示乐羊。乐羊曰:“君臣之义,不得 以子为私。”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遗 之鼎羹④与其首。乐羊循⑤而泣之曰:“是 吾子已⑥。”为使者跪而啜三杯。使者归报 中山曰:“是伏约死节者也。不可忍⑦也。” 遂降之。 (选自《淮南子· 人间》)
常 考 主 题 分 类 演 练
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 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家甚贫 至无以供朝夕 举栖身数椽鬻 ∣ ∣ 之。 4.文章写汪汝达告老还乡后卖屋度日以及士 民集资邮寄给他有何用意? 突出他的清正廉洁以及人们对他的尊 敬和拥戴。 5.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汪汝达是个怎样的官 吏? 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为民着想的父母官。
常 考 主 题 分 类 演 练
2.对画横线句子“倘窀穸不为盗所发,珠必无 他”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 A.倘若商人的坟墓不被盗贼发掘,宝珠一定 不会落在他人之手。 B.倘若商人的坟墓不被盗贼发掘,宝珠一定 不会落在别处。 C.倘若商人的金库不被盗贼发现,珍珠一定 不会落在别处。 D.倘若他们的坟墓不被盗贼发掘,宝珠一定 不会落在别处。
常 考 主 题 分 类 演 练
【参考译文】 明朝的汪汝达在黄岩做县令, 减少自己的俸禄,把钱用来修筑城墙。因此, 敌人来了百姓也不慌乱。他做了二十几年官, 清正廉洁。汪汝达离开黄岩的时候,手下的 官吏送来平日收缴的罚金,说道:“这照例 是应该归你的。”汪汝达吃惊地说:“做官 除了日常的俸禄之外,还有应得的钱财吗?” 汪汝达家很穷,以至于连饭都吃不上,他只 好把住的几间房子卖了维持生计。黄岩县的 百姓知道他穷,凑集了八十两银子报告给官 府,然后邮寄给他,恰好遇上他病死了,于
常 考 主 题 分 类 演 练
(二)崔枢助人却异宝 崔枢①应进士,客居汴半岁,与海贾同止。 其人得疾,既笃,谓崔曰:“荷君见②顾, 不以外夷见忽。今疾势不起,番人③重土殡, 脱④殁,君能终始之否?”崔许之。曰: “某有一珠价万缗得之能蹈火赴水实至宝也。 敢以奉君。”崔受之,曰:“吾一进士,巡 州邑以自给,奈何忽蓄异宝?”伺无人,置 于柩中,瘗于阡陌。后一年,崔游丐亳州, 闻番人有自南来寻故夫,并勘珠所在,陈于 公府,且言珠必崔秀才所有也。乃于亳来追 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