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宏观调控发展阶段及转向
宏观调控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综述
中国宏观政策调控政策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巨大转变,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总结归纳中国宏观调控理论和宏观政策在改革开放后的演变历史。
1978年至今,中国的宏观调控理论经历了四个探索发展的阶段:1.1978年至1992年:中国宏观调控理论从“综合平衡”转变向“宏观调控”;2.1993年至1997年:中国宏观政策调控理论思想基本形成;3.1998年至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两次经济危机中发挥重大作用;4.2013年至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新特色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从“综合平衡”转向“宏观调控”(1978—1992年)(一)“综合平衡”的宏观调控理论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进入了经济转型的第一步,摆脱了对经济发展束缚较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化方向推进。
计划经济体制,大到矿产资源,小到柴米油盐,政府部门决定国家的各项资源配置。
因此,国内经济没有宏观、微观之分。
在当时,一般称宏观层面的政策为“计划管理”,称微观层面的政策为“经济体制管理”。
“计划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国家经济的平衡,使国内各产业、各区域平衡发展。
度量国家经济是否综合平衡的指标通常是财政平衡、物资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
当时国内的经济学者对国家实行“计划管理”的研究存在争论。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国家调控综合平衡是为了解决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有些经济学家认为,综合平衡的效果不只是解决社会矛盾,还要实现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
经济学家存在很多讨论,基本围绕着“综合平衡”即宏观平衡还是也包括微观效率。
刘国光所认为的“国民经济平衡不仅要实现经济内部的平衡,还要结合自然环境的平衡”。
这是一种超前的政策思想,与现在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环境”“生态平衡”有关联,进一步拓展了问题探讨的范围。
在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界曾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综合平衡”产生过讨论,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不平衡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有人认为“要保持经济的相对平衡性,以主观能动性干预经济不平衡发展”。
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
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2年)这一阶段是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包括农村改革、外贸改革和城市改革等。
中国着力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农民自主生产经营,并允许农民自愿参与农村土地流转。
此外,中国还扩大了外贸自主权,引入外资,并开放了一些特殊经济区,如深圳经济特区。
第二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2002年)在这个阶段,中国加强了市场经济的构建和规范化,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开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股份制改革,鼓励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了金融市场体系,培育了多层次的金融市场。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取得了显著成就。
第三阶段:加强宏观调控和转型升级(2003年-2012年)在这个阶段,中国通过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
中国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引入了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中国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四阶段: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2013年-2018年)在这个阶段,中国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更加依靠科技和创新。
这个阶段中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第五阶段: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2019年-2024年)在这个阶段,中国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优化市场环境。
同时,中国将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加快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全面现代化。
第六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5年以后)在这个阶段,中国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
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可以从经济稳定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保持就业稳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经济稳定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是为了保持国家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通过调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可以控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防止出现过热、过冷等不稳定的局面。
其次,宏观调控的目标还包括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过程中。
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环境质量的改善等,这需要宏观调控的精准施策和有效措施,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第三,保持就业稳定也是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之一。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宏观调控需要通过适当的调整经济政策来确保就业市场的稳定,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增加就业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也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优化经济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宏观调控需要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供投资支持等方式,引导经济结构向着高技术、高附加值、高质量的方向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国家竞争力。
最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宏观调控需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等措施,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总之,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稳定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保持就业稳定、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
这些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政策来实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02年以来,由于我国加入WTO,受外向型经济拉动,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高增长周期,拉动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内需、出口,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情况,这个高增长周期一直持续到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出口的下降,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一些回调、波动,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运行开始回归正常增长轨道。
一、宏观经济调控任务完成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上略好于今年,国内投资、消费、进口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进口和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出口恢复快速增长,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与应对金融危机初期相比,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宏观调控目的达到,我国经济形成了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进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
同时,物价涨幅出现趋稳迹象,资产泡沫化风险降低,经济运行从应对危机的特殊状态向正常增长轨道的转变有了重要进展。
一是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出口恢复快速增长,占全球1比重进一步提高;三是物价涨幅趋稳,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四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效果初步显现,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抑制。
部分开发商资金链趋紧,库存明显增加,房价水平有一定幅度回调。
此外,货币信贷已回归适度增长区间,信贷投放节奏较为均匀,经济过热和通胀预期下降,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降低。
综合看,今年以来,内需增长动力从政策推动转向市场驱动,出口恢复快速增长,显示我国经济运行已成功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开始进入常规增长轨道。
增长速度高位回调有内在要求,也受到政策主动调整的影响。
鉴于房地产投资增幅呈现下降趋势,将带动整体投资增长出现一定幅度回落;出口增速受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步伐减缓的影响,目前仍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呈现了两个特点:第一,是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后期阶段特征。
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引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领导的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
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挑战。
中国的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不断涌现。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分析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对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找准发展重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宏观经济形势分析、GDP增长情况、就业形势和贸易战对经济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期为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特点,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决策建议。
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现状,深入探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规律,剖析GDP增长情况、就业形势以及贸易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科学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研究旨在为国家决策者和相关部门提供依据,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引导,助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文对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分析的重要部分。
本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确保对经济形势的准确把握和全面分析。
我们对大量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包括GDP增长情况、就业形势、贸易战对经济影响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客观地反映出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情况和趋势。
我们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的对比,深入探讨中国经济的优势和劣势。
改革后我国的历次宏观调控
2003年下半年-2004年收缩型宏观调控: 效应
频频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在“五一”后初步显现。 5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近期钢材价格明显回落,线材、 螺纹钢代表品价格已经回落到每吨3250元和3440元左右,较3月初 每吨下跌了750元以上。 5月21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在“中国企业 国际竞争力论坛”的开幕式上谈及对今年经济的预期时说,下半年 经济会有一个很好的回落。 2004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表明,此次宏观调控,已经 收到了明显的成效。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4年上半年宏观 经济运行数据中,GDP增长9.7%,消费价格上涨3.6%,工业增加 值同比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6%。这与前期相 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2003年下半年-2004年收缩型宏观调控: 背景
进入2002年以后,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第 一,经济增长与财政收支形势形成明显反差。第二,经济 增长与经济效益提高明显不同步。第三,经济增长与社会 矛盾的缓解明显不同步。 1998年至2002年,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年均增 长25.3%;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年均增长一倍以上,二者 的增速都远远超过同期GDP的增速。过热的投资使房地 产业成为一大高危产业。 2003年6月,经历了非典重创后的中国经济又开始以一 种超常规的速度向前冲。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从2002 年下半年出现的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增幅过高、商品房 空置面积增加、房价上涨以及低价位住房供不应求和高 档住宅空置较多等结构性问题正日渐突出。
2003年下半年-2004年收缩型宏观调控: 内容(1)
2003年6月13日,央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 务管理的通知》(121号文件)。该《通知》意在抬高房贷 “门槛”,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现象,防范金融风险。 “121号 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已经延续了6年之久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 发生了转折。 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宣布,决定从9月21日起提高存 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 %。上调1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大体相当于冻结商业银行 1500亿元的超额准备金,没有引起下半年金融机构贷款下 降,应该说是一项温和的政策措施。但其调控力度明显大于 “121号文件”,因为后者只是针对房地产业,而前者涉及和影 响了整个金融界。
中国经济转轨的阶段性特征与宏观调控转型
个 较长 的 历 史过 程 。 大 多数 人 认 为 , 个历 史 过 这
济 学家 具有 忽 视制 度 条件 的倾 向 , 只有 少数 西 方 经 “
济 学家 认识 到 创 造 市 场 所 必 需 的 制 度 条 件 , 为 他 因
重要 的行 为 主体 之一 。不能 把 市 场经 济 体 制 的形 成
15 O
维普资讯
中 共 浙 江 省 委 党 校 学 报 20 0 7年 第 5期
在极 短 的时 间 内一 步跨 到 市场经 济 。“ 跳跃 论 ” 曾经 使一 些 国家 的体 制 改革 与 经济发 展 陷入 了难 以 克 服
的矛盾 : 场 化 进 程 与 “ 有 化 ” 程 难 以协 调 而 相 市 私 进
互脱 节 ; 经济 改革 与 经 济发 展难 以协 调 , 民经 济 陷 国
中 国 “ 转 轨 期 " 界 定 后 的
一
位美 国著名 经 济学 家 曾经提 出“ , 跳跃 ” 到市场 经 济 。 只要 政 府 全 面放手 , 场 机 制可 以通 过 自身 运行 , 速 地 形 成 市 迅
市场 经济 体 制 。所 谓 “ 跃 ” 就 是无 过 渡 、 过 程 , 跳 , 无
程 至少需 要 花费几 十年 的 时间 。
其次 ,跳 跃 论 ” 视 了 国家 在 经 济 转 轨 中 的 职 “ 忽
能, 陷入 了“ 市场浪 漫 主义 ” 陷 阱 。 ] I) 的 [ (7 市场 经济 P6 体 制的形 成 和发展 必 须 以 市场 机 制 的发 展 水平 为 客 观基 础 , 但是 任何 国家经 济制 度 的建 设 , 府都 是最 政
论中国经济的几个阶段和发展方向
论中国经济的几个阶段和发展方向文/修欢(公约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大体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完全的计划向半市场半计划的转变是中国在几乎走投无路时的一种选择,也表现出了那个阶段中国政府的决心。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让大部分中国人不知所措的改革中,一些不安分的人抓住了时机,创业致富。
也有一些人比较保守,等回过神来,时机已经过去。
中国经济改革的第一趟列车已过。
在这个阶段,虽然在大的方面有宏观调控,但整个的经济社会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由状态,并衍生出了很多的社会问题。
第二次的经济模式的推动看似风平浪静,甚至大部分的人都没感觉到它的出现。
当时,中国政府随然在形式上推行了所谓的经济特区,开发区,等让东南沿海率先发展起来,以便能较好地与国际市场接轨。
以邓小平为带头的中国政府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是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全民富裕的战略口号。
很多的人几乎都没感觉到什么,但就这么一个战略口号,却造就了现在的中国经济格局。
在这一阶段,中国在体制上虽然还是社会主义,但中国就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初步的完成了“资本家的原始积累”打造出了很多可以与国际经济集团相竞争的民族企业。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发展不再是盲目的,而是基本上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目标和头绪。
但是,就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是下狠心心的。
因为在这一阶段,中国走的是一条通过牺牲绝大部分民众的利益而扶持中国的私有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的路子。
这需要相当的魄力,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也似乎是必由之路,因为中国要融入到整个国际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去,就必须得有一些能在国际市场的浪涛中立的住脚的中国企业。
在这一阶段,垄断、暴利,加速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原始积累。
粗放是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特点。
为了能尽快地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不得不采取了以牺牲绝大部分劳动者的利益、以垄断和暴利的方式短时间内打造出了中国的资本市场。
但是在这种粗放的模式下打造出的市场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企业,都必然有一些缺陷和不足。
浅谈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及路径选择
浅谈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及路径选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逐渐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我国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变,从初期的搞活谋回升,到后来的高速增长和现在的转型升级。
经过多年的基础建设与技术创新,我国宏观经济已经跃升至世界舞台上,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探索路径选择,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
首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历程中的道路选择与途径实现。
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硬仗已经取得了很大突破,其中市场化合理暴露为一大亮点。
我国在这一地方的成功有赖于宏观经济环境的优化改善,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也注重了国家对企业的支持与引导,使企业在充分市场竞争的情况下还能更好地发挥其既有优势。
同时,优化结构,发展金融,促进国际交流,全面深化人民币国际化,减少外汇占款和贸易摩擦,都是我国宏观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次,我国宏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不断发展,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日渐凸显。
经济增速持续下滑、金融风险诱因不断加剧、市场主体信任缺失、税制供给不足、社会福利待遇不平均等零星问题所面临的,都需要在发展路径上进一步思考。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新契机与挑战在于我国宏观经济驱动力的转型,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全球化的应对与突破等方面。
最后,我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与路径选择。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宏观经济应该注重在自身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中进行协调发展,积极推动新时期宏观经济的创新和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工业技术升级,打造自贸区,大力推动全面开放明确开放新方向等。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与政策管控等方面,加强财政、货币、税收、外汇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与行业全局的有效性,推动我国成为世界最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体。
总之,我国宏观经济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继续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今后所要面对的大任务。
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与影响因素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以及影响因素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并阐明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一、中国经济增长趋势1. 高速增长阶段:自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增长。
这一阶段以年均GDP增速超过9%为特征。
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大规模的投资都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2. 转型调整阶段: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逐渐进入转型调整阶段。
为了解决资源环境矛盾和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这一阶段以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重点。
3. 新常态阶段:自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阶段。
这一阶段以经济增速放缓为特征,但增长质量提高。
中国经济调整结构,以消费升级、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手段,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1. 人口因素: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红利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渐减弱。
2. 投资因素:长期以来,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政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投资动力。
3. 外部需求因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外部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巨大。
国际贸易的波动、全球经济景气程度以及各国政策的变化都会对中国的出口带来影响。
4. 结构调整因素: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推进技术创新以及提高服务业比重,中国经济的增长将更多地依赖于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 政府政策因素: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的调整,中国政府可以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引导。
三、结论在人口因素逐渐减弱、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了中国经济体制上的一大特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本文将从历程、现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历程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将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
到1992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式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定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向。
此后,中国开始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宏观调控体系,市场机制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
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早期改革阶段(1978-1992年)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开始进行市场化的探索,取消了一些计划经济的限制,允许一部分企业自主经营,实行了“包产到户”的土地改革,鼓励农民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到1985年,中国开始实施“双轨制”,而且开始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市场。
2.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1992-2010年)在这个阶段,中国加快了市场化进程,推行了“企业内部结构改革”,使企业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也实施了国有企业改革,加强了宏观调控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贸和对外开放步入了新的阶段。
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关系被进一步加强。
3.现代化建设阶段(2010年至今)在这个阶段,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GDP增长国家。
中国积极探索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国企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二、现状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在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等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
1.稳增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99.09万亿元人民币,GDP增长率为6.1%,人均GDP达到了9990美元,同时也实现了较好的就业和消费增长。
【最新】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定位二、自 1998年起,中国政府实行了持续五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GDP年增幅在7%~8%之间的高速平台上运行。
但是,从1998年4月以来长达24个月的消费价格持续负增长,到2000年5月由负转正并实现16个月的正增长后,从2001年9月开始又重新陷入了负增长状态,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也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
面对这种情形,众多的专家提出了“过剩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等概念来定位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并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就我国目前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定位来说,笔者主张将其定位为“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相交织的状况,同时还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这个定位包含以下四层涵义。
(一)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的国家我国的劳动力首先滞留在农业部门。
按照王诚1996年估算,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38亿人。
此外,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600万人,国企下岗职工 1500万人。
当前,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都是围绕着如何创造更多的二、三产业就业岗位来容纳农业和其它部门剩余劳动力的工作进行的。
(二)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正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致了我国生产能力过剩、失业增加、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及国民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
然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一般是与发达国家相联的。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最大不同之处恐怕是劳动力过剩非常严重。
”(王俭贵,2002)。
因此,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是“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三)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相交织2002年我国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GDP增长率达7.9%。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下滑态势。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
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一共经历了8次宏观调控实践,其中7次是反通胀的紧缩性调控、1次是反通缩的扩张性调控。
按时间顺序排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时期:1、1979-1981年的宏观调控:刹住“一拥而上”1978 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社会迸发出极大的建设热情,各地出现一拥而上和宏观经济的过热情况,1978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产品供不应求,投资出现过热现象,消费品价格上涨。
当时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宏观经济运行增速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地接近于零。
1979 年、1980 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 年通胀达到6%,这就是第一轮的经济过热。
1979年3月,李先念、陈云就财经工作写信给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现在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相当严重,要有两三年的调整时期。
同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用3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调整。
4月,召开了专门讨论经济问题的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用3年时间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实行新八字方针,即“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然而,在1979年、1980年两年中,从中央到地方对调整的认识并不统一,贯彻执行不力,基建总规模并没有降下来,地方和企业财权扩大后盲目上项目,财政大量赤字,货币发行过多。
为此,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再次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在经过1979年和1980年两年调整之后,1981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进一步的大调整。
至此,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宏观调控得以有效实施。
当时采取的主要调控措施有:解放思想,搞好综合平衡;注意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严格控制新项目上马;加强物价管理,坚决制止乱涨价;扩大企业自主权,让企业办更多的事情。
国务院在1980 年12 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
略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模式的转变
略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模式的转变略论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模式的转变一、背景介绍二、政府宏观调控的三个阶段三、当前宏观调控模式的特点四、政府宏观调控模式的转变原因五、宏观调控模式转变的意义一、背景介绍中国政府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宏观经济领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措施,经历了多轮的调整和变革。
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主要是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解决社会经济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阶段入手,阐述中国政府宏观调控模式的转变情况。
二、政府宏观调控的三个阶段政府宏观调控的第一阶段:计划调节时期。
这个时期,国家以计划经济为基础,实行国家统一的计划,对经济进行全面的调控和计划性的安排。
国家大量投资,建设一批批大型工矿企业,从而驱动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复杂,计划调控模式逐渐显露一些不足,出现了减产增长的情况,对于经济的深度发展存在很大的挑战。
政府宏观调控的第二阶段:市场调节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逐步放开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经济发展中逐步体现市场机制并计划的相互关系。
国家开始进行市场导向政策,鼓励企业融入市场竞争,加强市场监管体制建设,推动企业创新,为经济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政府宏观调控的第三阶段:新常态下的监管和服务。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时期。
政府采取一系列全新的宏观调控措施,更加重视在全局上的监管和服务,促进企业创新创造,缓解各种矛盾,保持了经济长期平稳的发展。
三、当前宏观调控模式的特点在当前的经济政策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稳健、协调、纵深和可持续发展。
稳健发展的特点体现在经济发展步伐的缓慢,通过调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稳步地推动经济发展,防止经济波动往极端化的方向发展。
协调发展的特点体现在我国各行业和经济领域的协调,公正、公平地为各行业和各产业的发展服务,促进全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
纵深发展的特点体现在政府的宏观管理层面上,不光是经济产业的发展,而更涵盖到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充分展示国家的发展理念。
我国货币政策的演变历程
2.调控措施 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政府一方面在国际
市场上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稳定汇率,另一方面采取稳健 的货币政策来扩大内需、应对通货紧缩和刺激经济增长, 主要措施有:
第一:取消了对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 第二:连续五次大幅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一年期 5.67%降到1.9%)和贷款(三年期9.36%降到5.49%)基准利 率; 第三:五次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7.56%下调 到1.89%; 第四:扩大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供求,保持货币 供应量适度增长; 第五:加大外汇管理,健全外汇市场。
本时期的主要特点是需求膨胀—财政赤字—货币供 应量激增—物价上涨等几个方面的恶性循环。88年我国的 通货膨胀率创建国以来新高,达到了18.8%。为满足资金 需求,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导致财政赤字进一步加大。为 解决财政赤字,货币供给不断在大规模增加,在1991年年 底,M2余额已达到19349.9亿元。
第二:经济收缩阶段(1989年9月一1990年)实施了 先紧缩后放松的货币政策,先是严格控制信贷总量的增长 并提高了银行存贷款利率,后又为了恢复经济,扩大了贷 款规模,下调了出口汇率和三次存贷款利率等。
.
三、1992-1997年以反通胀台的背景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的激励下, 加上之前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 轨道。1993年上半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猛扩张 和金融秩序持续的混乱,经济过热现象开始明显,我国社 会经济出现了“四热”(开发区热、房地产热、股票热和 集资热)、“四高”(高货币增长、高物价、高投资和高工 业增长)、“四紧”(资金紧张、能源紧张、交通紧张和重 要原材料紧张)和“一乱”(经济秩序尤其是金融秩序混乱)。 通货膨胀率在1994年又达到了峰值(24.1%),同时在国际 市场上收支情况也出现恶化的趋势,外贸赤字创历史新高 (679.4亿美元),人民币也开始大幅贬值。这个阶段我国经 济的主要特点是过热,所以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要抑制 通货膨胀和平衡国际收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三次较大的调整。
即:1994-1997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降低高通胀率,使国民经济顺利实现第一次“软着陆”;1998-2002年财政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转向积极有限度扩张,扩大内需,降低高失业率,使国民经济顺利实现第二次“软着陆”;2003年下半年至今政府采取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减缓物价上涨压力,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避免大起大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中国这些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实践证明,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及相关宏观政策措施,解决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以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和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
这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1994-1997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适度从紧1988年中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全国各地发生了抢购商品潮。
于是中国政府从1988年的第四季度起实行严厉的“治理整顿”,利用各种手段紧缩投资和货币投放,结果使得价格的上升速度迅速下降。
1990年零售商品价格降到只比上年上升2.1%,居民消费价格上升3.1%。
严厉的紧缩也引起了经济增长速度的迅速下滑。
为了扭转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随即放松。
从1991年开始经济又加快增长。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号召加快改革和发展。
“南方谈话”推动了新的改革热潮,也促进了经济的上升势头。
在1992年国民经济新一轮高涨中,地方、部门、企业表现了很高的积极性,但中央政府的领导部门对于推进改革显得消极被动,没有采取措施来推进财政、金融、国有企业等改革长期落后的部门。
同时,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增长。
各地把注意力放到了划开发区、铺基本建设摊子等方面,很快掀起了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债券热、股票热、期货热等经济气泡,经济迅速达到过热状态。
中国房地产近12年政府调控轨迹及未来调控走向
中国房地产近12年政府调控轨迹及未来调控走向-深度分析-2月2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通过网络媒体接受采访,并对人民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回答。
在谈到何时降低高房价时,温家宝说:“我有决心,本届政府任期内能把这件事情管好,使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
”事实上,近几年来急速蹿升的房价早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中国的房地产问题已不仅是一般的供需问题,它还涉及投资、消费、财政收入、土地制度,甚至基本的经济制度问题。
关于未来房地产调控的走向,我们可以通过中国房地产政府调控轨迹来度量。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题目中的政府指的是中央政府而不是地方政府。
在中国的政权体系下,房价的跌涨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这也必然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价问题上的立场不完全一样。
地方政府希望房地产价格“越高越好”,以此来维持地方财政收入。
事实上,土地出让收入如今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土地抵押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的主要融资工具。
而中央政府还负有宏观调控的职能,肩负着维持整个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责任,所以,在房价问题上也与地方政府有着不同的目标。
经济学中,政府调控的4个目标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排在首位,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也放在了这一点,即房价的高低与否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依据主要是其与经济发展是否相协调,中国的房地产调控从1998年至今共分为4个阶段,这4个阶段中政策出台都是以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发展是否相协调为依据,这四个阶段是:第一阶段(1998年~2003年6月前):这一时期,政府出台的政策是税收减免、利率降低等,都是鼓励住房消费,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
1997年,中国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出现低迷,为了拉动内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积极宏观调控政策,大力鼓励房地产业发展。
1998年,政策对房地产消费的启动效应已非常明显,特别是允许按揭贷款和取消福利分房两大措施,直接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大发展。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判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研判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也备受关注。
在全球经济持续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对全球经济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深入研判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对于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一、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首要特征是经济增速持续下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8%,较上年同期减少了2.3个百分点。
虽然6.8%的增速在全球范围内仍属于高速增长,但与中国以往的增速相比却是明显的下滑。
而2020年中国GDP增速也仅为2.3%,为近30年来最低水平。
这一趋势表明,中国经济增速已经进入了低速增长阶段。
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原因主要包括内外部多重原因。
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加剧了对外贸易的影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一些传统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和需求疲软的问题,这也直接影响了经济增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凸显尽管经济增速下滑,但中国内需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逐渐凸显。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快速扩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同比增长6.4%,增速快于GDP增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凸显主要源于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的优化。
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消费市场逐渐呈现出消费升级的趋势,高品质、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这也为相关行业和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消费结构的优化也是促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凸显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快于GDP增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上)
1978年我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1979年,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被给予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1984年,我国作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2年10月,我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向世界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978年至2007年我国GDP增长了57.8倍,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世界3%的平均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现已排名世界第四。
一、引言经济增长都是在上上下下、高低起伏的波动中向前推进的,我国经济也不例外。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十分明显,从下图我国经济实际运行的曲线可以清晰地观察出来。
在图中,坐标的横轴是以年为单位表示的时间,纵轴表示的是GDP,左边表示GDP的绝对量,右边表示GDP的年增长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波动的性质属于增长型波动,只是经济增长率的减缓和增加,不是经济总量的绝对下降。
从图中可以看出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GDP的变动情况。
从GDP的绝对值来看,很难看出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我们通过GDP的年增长率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波动状况。
如果按照波峰——波峰分析,图形显示我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着一种规律性波动,经济发展的扩张与收缩是循环交替出现。
我国从1978年至今有三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第一个经济周期为 1978—1984年;第二个经济周期为1985—1992年;第三个经济周期为 1993—2007年。
从耗费的时间来看,第一个周期耗时7年,第二个周期耗时8年,第三个周期耗时15年。
这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周期平均长度增大,经济稳定性增加。
第三个周期是建国以来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周期波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宏观调控的发展历史及近年的转向
姓名:何为学号:1032011125019 专业:人文地理
【摘要】本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宏观调控的基本特征,发展阶段以及转向进行阐述,见证了中国宏观调控的整个历史变化过程
【关键词】宏观调控阶段基本特征转向
一中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特征
关于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表述。
宏观经济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调节与宏观经济控相结合的混合经济。
1979年起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有意识地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但直到1992年,我国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宏观调控。
因为宏观经济调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概念。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此,我国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调的概念,并开始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最基本特征。
就目前的市场经济制度看,所有制基础无非有两种,即私有制和公有制。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基础上的。
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由此决定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也表现出种种不同。
首先,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称谓不同。
我国的称谓为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而其他国家的称谓为干预模式。
其次,由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所决定的机构设置不同。
关于这一点,我国正处于改革时期,具体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但肯定具有特色。
再次,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不仅在多少上不同,而且在其节奏、重点、力度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最后宏观经济调控主体部门的地位也不同。
制定和实施计划的部门———发改委居于核心地位,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起着协调作用。
计划是调控手段,也是调控依据。
计划是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这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如此。
但在我国,计划除了具有调控手段功能外,还具有导向功能,因为计划是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化。
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对一个国家而言,是该国未来一定时期发展目标、重点、步骤和措施的科学谋划和集中体现,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居于战略指导地位,并发挥着战略指导作用。
而事实上,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是通过计划来具体实施的,因此,计划的导向功能也就是显而易见的。
既然具有导向功能,社会经济各项活动,其中包括宏观经济调控活动,以计划为依据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二中国宏观调控的发展阶段
关于宏观调控的阶段划分,国内学术界具有不同的观点。
代表性的观点有:两阶段论。
陈东琪,宋立,刘国艳,王元,徐策(2009)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呈现了阶段性的变化,依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1978—1991年为第一阶段,即对传统计划经济旧体制的改革阶段,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治理通货膨胀,虽然采用的主要是行政和计划调控,但逐步引进财政、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做法。
1992年至今为第二阶段,即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短缺经济逐渐结束,在有些方面出现了过剩现象,既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又存在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由原来的以直接的行政和计划手段为主,发展成为以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政府投资等直接手段,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越来越大。
三阶段论。
芦渭君(2004)把我国1994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化分为三个阶段: 1994 - 1996年第一阶段,主要以控制通货膨胀为目标。
在1996年实现了实现经济“软着陆”; 1997 - 1998年为第二阶段,这阶段正逢亚洲金融危机阶段,因此,我国宏观政策重点主要是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缩小了汇率浮动幅
度,并从1997年以后实行为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第三个阶段是1999年- 2004年,政策重心重新回到内部平衡,政策目标瞄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
三中国宏观调控的转向
2007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07年经济工作的基调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这一年,国际市场油价高涨、粮食减产,国内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上升,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年底。
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中央及时提出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2008年初,经济过热苗头显现,物价上涨压力加大,“双防”成为首要调控任务。
2008年4月,国务院在2008年工作要点中强调,既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又要防止经济下滑。
年中,GDP增幅回落,物价压力稍缓,“一保一控”成为关注焦点。
随着金融风暴逐渐影响中国经济,2008年10月份的中国主要经济指标昭示中国经济正在加速下滑。
10月中国GDP增速已骤降至7%。
国务院常务会议紧急部署了新的宏观政策,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再次将2009年经济工作定调为“保增长,促发展”。
至此,前期一直推行的宏观调控戛然而止,转而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意味着增加政府支出来扩大社会总需求。
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在货币供给取向上,将不再是以控制供应、收缩信贷为基调,而是以对资金供给的释放、信贷的放松为基调。
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步蔓延,全球经济陷入困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回落,虽然价格上涨的压力有所缓解,但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速出现回落。
国内房地产、钢铁、汽车等重要支柱产业产销大幅下滑,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速有所下降。
同时,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持续波动和低迷,上证指数更是击破1800点,并于10月28日再创调整新低1664点。
11月份,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传来的数据表明,很多地产公司,如亿城股份、招商地产和泛海建设等,销售情况非常低迷,多处楼盘一个月仅成交一套。
2008年11月份统计数字公布后,“保增长”的空前压力扑面而来。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字显示,11月中国PPI同比上涨2%,而10月的涨幅还是6.6%。
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速创下1994年以来的最低同比增幅。
就业方面,有专家直言,因出口的全面回落可能减少1200万到2000万个就业岗位,中国2009年的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
为了保增长,首先从低迷的楼市开始。
2008年10月22日,中央推出刺激楼市一揽子新政策,为低迷的楼市注入暖意。
包括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
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
2008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10项措施,提振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总之,宏观调控是治理国家和维护国家稳定的一种重要形式,我国的宏观调控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逐渐成熟,并且在经历全球经济危机等世界形势和市场变化中不断调整完善。
参考文献
[1]陈东琪,宋立,刘国艳,王元,徐策.《改革开放30年宏观调控的经验、问题和理论探索》,中国经济时报, 2008.
[2]芦渭君.《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三阶段政策述评》,财经论坛, 2004年第6期.
[3]牛建生.《市场经济下我国宏观调控模式的选择》,惠州大学学报, 1996.
[4]喻新安.《我国实施宏观调控及其成效的回顾与前瞻》,学习论坛, 2009年3期.
[5]仲大军《中国宏观调控的转换与未来的经济走势》,中国远洋航务 2010
[6]董捷董正信《中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特征》,学术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