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合集下载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结合时事政治,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实际运用。
3.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概念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联性。
2.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如言论自由、受教育权、劳动权等。
3.案例分析:结合时事政治,引入具体案例,分析公民权利和义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认识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联性。
2.掌握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如言论自由、受教育权、劳动权等。
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案例,提高法堂参与度和互动性。
a.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b.举例说明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c.面对权利受损时,公民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小组分享: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3.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教师设计一份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练习题,内容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
教学策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5篇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5篇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5篇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篇1一、教学指导思想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一般都在12、13岁左右,心理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

学生学习的能力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三、教材分析本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走进新的学习生活》和《相逢是首歌》、《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单元的编排,对刚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其内容为引领学生体会生命的可贵,领悟人生的意义。

走进新的学习生活单元,让学生认识集体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知道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三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会正确交往,知道交往的重要性。

四单元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教学措施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

2、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活跃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5、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生,并学会向学生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对学生充满信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给予及时的、真诚的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接纳学生的各种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本学期主要教学工作1、继续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学好教学改革新理论,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

2、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

认真学习他人、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小学思想政治_爱护公共设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思想政治_爱护公共设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和谐的社区主题三:《爱护公共设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介绍好朋友大家都有好朋友,谁愿意介绍一下好朋友?谁能用一两句话来夸夸你的好朋友?听了大家的介绍,我认识了你们的朋友,对这些朋友也有了一点了解。

【设计意图:轻松聊天,化解师生紧张情绪,为上课做准备。

】二、认识身边的“朋友”1.今天,我要介绍几位新朋友给大家,请你猜猜他是谁?教师说谜语:“小小房子在路旁,两边开着活动窗,要想街道变干净,果皮纸屑往里装。

”2.第二个谜语请学生读:“高高个子路边站,眼睛明亮真好看,不怕风吹和雨打,一到夜晚放光明。

”3.第三个朋友请大家看:远看像小丘,近看像楼梯,上去一步步,一下滑到底。

请大家一起说出他的名字。

【设计意图:用猜谜的方式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课件出示“垃圾桶,路灯,滑梯”。

这些朋友,和我们平时的朋友不太一样,但他们有共同的特点。

学生说特点。

5.这些朋友出现在公共场所,供我们大家使用,为我们服务。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公共设施”。

这节课,让我们和这些公共设施交朋友。

板贴:爱护公共设施6.课件出示公共设施的概念。

师生看概念7.像这样的朋友,在我们的社区里还有吗?课前我们进行了小调查:谁愿意交流一下?8.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像这样的朋友在我们身边有很多。

播放课件,学生观看。

看到朋友,请说出它的名字,和它打招呼。

9.在我们公共设施家族里,近些年出现了一些高科技现代化设施,他们具有最强大脑,你知道他们吗?师课件出示:自动存取款机、自动售货机、自动售票机。

你在哪里见过它?10.公共设施里面还有一些庞然大物,他们规模很大,能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你知道吗?师课件出示:学校、公园、医院。

【设计意图:“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

”教育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正是通过自己对真实生活的检验来建构知识的。

所以,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入手,努力让课堂生活化,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认识公共设施。

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案5篇

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案5篇

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案5篇以“政治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政治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案1一、教学设计说明:作为政府权力行使的三个环节之一的执行环节——依法行政,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本节设计主线是让学生通过两段情景材料谈谈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这种做法的认识,探究对政府的这种不作为对人民群众、对政府自身、对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加深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提出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管理水平以及政府如何做到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

主要内容是学习依法行政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如何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政府如何科学民主决策等。

二、研讨主题:新授课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运用三、课堂评价:1.学生参与度:由于学生已在前一天晚上对本课的自主探究学案做了预习,因此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

2.问题设计:设计编排合理,在课本基础上对梯度思考有所改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所提高。

3.教师引导:新课导入自然顺畅,但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缺乏向纵深发展。

4.课堂对话:教师富有亲和力,注重师生互动,课堂气氛融洽。

5.知识落实:梯度思考回答问题合理,正确性高。

注重知识的落实与巩固。

学生记忆较快。

6.总体评价: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较好,识记熟练,探究问题的意识较强,但学生探究时的问题引导有偏离主题的现象。

四、课后反思1.成功之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通过情景导入,课堂自然顺畅,学生巩固落实较好。

最后知识体系构建符合本课的主旨。

2.个人特色:自主学案编排合理,导入自然。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课堂互动效果好。

3.存在问题:课堂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虽有探究意识,但学生小组在探究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情况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情况分析一、情况分析七年级这段时间正处在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时期,大多数学生比较遵守纪律,课堂纪律没大问题。

学生入学也是第一次接受这门课程,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不足,因而形象化的知识讲解让学生感觉不是十分明显,而且知识的渐进性让学生也有头重脚轻的感觉二、存在的问题:1、学生容易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性的学习,缺乏对学科的重视和深度认知。

2、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听课。

甚至不知道如何学习条理性的知识,课堂上记笔记都需要多次提醒。

3、每周课程安排上不是很紧密,学生学习的衔接性和节奏总是脱节的4、学习的关注度不高,往往流于课本表面化的知识,不注重材料的深挖和多层面分析。

三、对今后教学的个人想法(学科培优辅差计划)道德与法治是初一新生面对的新科目,很多学习方法还没有掌握,做题技巧也有待积累,所以针对这次期中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按照课程大纲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点进行识记。

2、教会学生答题技巧,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学生答题理论与实际脱离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说明学生没有很好掌握答题技巧,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平时上课,特别是讲授练习时,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要教会学生答题方法与答题的规范性。

3、开展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实践活动,如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学科的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关心身边事物的兴趣。

4、思想动员工作要加强。

我们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学不好一些科目,但我们相信只要他们想学,是能学好政治的,因此,我们不能放弃这部分学生。

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动员,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如果他们学好了,对优秀生和中断生都会有很大触动,更会提升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

总的来说,对于政治科教学注重课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注重课堂40分钟的效益是始终是最为根本的着眼点。

思政课教案 6篇

思政课教案 6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在与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 但不失原则。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欢迎的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地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
活动四:案例讨论理解朋友的涵义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你用“朋友是可以”的句型编写。(播放歌曲《朋友》的背景音乐)同学相互赠送自己编 写的“赠言”,传递朋友间真诚的友情。 活动五:讲故事,谈友情 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友情。在故事会后,让学生归纳建立和呵护同学友谊的原则。 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情 齐唱歌曲《朋友》。结束上课。 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学月:学习第二单元第三节和第三单元,组织期中考试; 第三学月:学习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第一节; 第四学月:学习第五单元第二、三节,进行综合复习;
第五学月:期末复习迎考。 思政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诚信,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理解 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你觉得诚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四、学习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出示生活中不诚信的案例 ①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 ②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因用陈馅做新月饼而破产事件。 ③成绩优秀的留学生因有三次逃票记录而遭遇找工作屡次被拒聘。 问:看了刚才这几个事例,你有什么感受或想说什么呢? 五、回归学生生活 1、“真心话大表白”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身上的诚信是否一直跟着我们?诚信有没有曾悄悄离开自己的时候? 2、我们学生讲诚信应包括哪些方面? 六、游戏活动 找不诚信苹果 七、深化导行

思想品德的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的教学设计

Don't live in the eyes of others, let alone live in the mouths of others.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思想品德的教学设计思想品德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理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2.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尊重生命,进而珍惜人类共同生存的环境;主动地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

知识目标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既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课标要求】“成长中的我”中“认识自我”中“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的目标要求。

【学生分析】受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学生中普遍有一种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想法,对未来的希望、对生命的意义缺少思考,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感。

这种虚度年华的现象滋生出许多副面影响。

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以迫在眉急了。

【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教学难点】怎样的生命才更具有价值?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的?【教学方法】讨论、调查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想】中国的计划生育使我们形成一个独生子女的特殊家庭结构,而这种家庭结构使学生形成对他人要求过多,对自己的反省太少的习惯。

这种观念与我们民主、平等和互相尊重的现代伦理存在冲突,非常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我的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与价值,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本课在前两个框题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的基础上,第三个框题接着延伸,探讨如何珍爱生命。

教材分三个层面来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珍爱生命:一是无论何时都不轻言放弃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强调能承受挫折、勇敢坚强;二是对任何生命都应抱着肯定其意义、尊重其存在的态度,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三是珍爱生命的最高表现: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努力突破自我,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怎么写

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怎么写

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怎么写只有有一个很好的教案,初二政治课程的效果才能会明显。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二政治上册教案学情分析,希望你们喜欢。

初二政治上册学情分析本学年度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本人承担八年级201、202、203 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为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作如下安排:一、基本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

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整体来看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兴趣较浓。

但学习方法欠缺,不能很好的运用思想品德知识来解决问题。

这在以后的教学中也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及要求:1、教学任务:本学期要完成八年级下册全册的教育教学任务。

2、要求:(1)认真实行自学互帮导学法(2)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掌握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并把书本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措施1、做好教学常规工作(1)、认真钻研教材、教纲。

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

做到授课胸有书。

认真细致批改学生作业,全收全改,及时收发。

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及时检测。

(2)、虚心学习,本期听课不少于10节,多听与政治历史科相关教师的课。

(3)、认真及时写好计划和总结,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

2、积极参加教研,提高业务水平(1)、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本期政治的一节公开课,提高教研能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设计。

(2)、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平时注重再学习,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历史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四、教学进度由于本学期课程内容要比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多,并且时间上也要短一些,因此有一部分课程是一节课上一课内容。

思想品德教案(精选8篇)

思想品德教案(精选8篇)

思想品德教案(精选8篇)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是学生要做到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能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重点:知道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行为有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等。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第一课时活动内容:我会听讲活动准备:两个片断:一、上课时,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家后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会做。

二、另一学生上课时没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家后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做。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上课前,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录像。

2、学生看录像:仔细观察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上课时的表情、神态、动作是怎样的?3、比较:将两位同学上课时的表情、动作、神态进行比较,说说谁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4、谈体会:看完录像,你觉得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有哪些好处?5、游戏——你问我答: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我该怎样做?我问你: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眼睛看着哪,我来答:我问你: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耳朵听什么?我来答:我问你: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脑子想什么?我来答:学生的回答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对问题答案不需作统一的硬性规定。

6、教师小结: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二课时活动内容:举起我的手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若干个适合本班学生的知识或智力抢答题。

活动过程:1、游戏导入:老师念智力抢答题,学生抢答。

前几题要求学生不举手直接抢答,因为太吵,老师同学听不清,后几题请学生举手抢答。

2、老师:刚才在课堂上大家是怎样的情况下,举起自己的小手的呢?3、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要点:在课堂上,当我们要回答问题时,应先举手后发言,回答问题不乱抢。

这样才能听清楚别人的发言。

5、过渡语:除此以外,在课堂上我们还会在什么时候举起自己的小手?6、我知道,我来说:学生看教科书26页右下图,说说图上的同学为什么会举起自己的小手?7、教师小结要点:在课堂上,当我们有还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或有不同的见解时,更应该举起自己的小手。

初中道德与法治_【课堂实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课堂实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验感悟等活动,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能力:通过感悟,讨论,案例分析,提高自理自立能力知识:通过阅读,交流等活动,了解自立表现及重要性,懂得培养自立品质的基本要求教学重点:懂得培养自立品质的基本要求教学重点:少年需要自立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直观教学法,情景体验等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看一组图片,能看懂吗?这些场景来自一些中学和大学,这些场景大家并不陌生,在开学放假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场景。

同学们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设计意图:本环节难度低,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引入主题)自觉学习,照顾好自己的个人生活本来是谁应该做好的事?应该是自己,但是他们还依赖父母。

所以说他们自理自立能力差。

我们给自立下个定义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对青少年来说自立就是板书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环节一:实话实说同学们已经升入初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相比较以前,自己哪些方面提高了或者变得自立呢?(自由发言)同学们做得很好,老师也介绍一位初中生冯莫林,看看他是怎样做的?播放视频:略小组讨论:我们从冯莫林身上看到了什么?或者说他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自立,自尊,自信,坚强,节俭,家庭责任强,孝敬父母等等)冯莫林让我们很感动,也让我们体会到走向自立的过程是一种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自尊增强了自信学会了理解和尊重,也增强了自己的责任。

板书(设计意图:运用感人的事例激发学生情感。

小组讨论加强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合作。

)环节二: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心灵对话,看看浩丁的故事:课本91事例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浩丁最后的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答出是独立性增强了,也就是自立能力提高了总结:也就是说从小增强自立意识,提高自理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有所作为。

环节三:那如果从小处处依赖他人,不能培养自立和自理能力,那会怎样呢?对,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初中道德与法治_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解读本节课主要是完成课程标准中“一2.6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这一内容标准。

而且是不仅能分辨是非善恶,还要知道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不同影响。

教材分析“生活中有是非善恶”,由“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和“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两个层次构成。

这两个层次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事例,使学生从中认识到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存在着假、恶、丑,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地认识社会生活。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理解真、善、美和假、恶、丑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追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也为第二个项目的学习打下思想基础。

“是非善恶对社会和个人的不同影响”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只有让学生明白是非善恶对社会和个人的不同影响,才能为学习“面对生活中是非善恶,如何作出正确选择”打好基础。

说它是难点是因为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水平去理解“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授本课时教师充分创设探究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利用通俗生动的事例材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以达到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有利于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地判断。

学情分析中学生存在是非善恶标准不明,辨别能力差的的问题。

同时,对于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现象,不会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因此课堂中注重夯实“双基”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能力。

基于以上的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知识目标:能够区分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知道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不同影响。

2、能力目标: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注意观察社会生活,从中分辨是非善恶;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能够初步全面、客观地评价人和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客观、全面地认识社会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恶、丑。

初中道德与法治_走近老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走近老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走近老师》教学设计《走近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与感悟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养尊重老师的情感、主动与老师建立良好交往关系的意识,以及理性精神。

2、能力目标:培养面对复杂问题和多样的价值观念,进行理性探究,作出正确道德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与老师建立良好交往关系的能力,初步掌握与不同风格老师相处的技巧。

3、知识目标:懂得教师职业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职业。

知道不同教师具有不同风格,不同风格的教师发挥的不同作用。

知道我们应该尊重老师。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第一目“了解教师职业”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只有帮助学生了解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特点和责任使命,使学生体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专业性和重要性,才能增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从而为接纳并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奠定情感基础。

二、教学难点第二目“风格不同的老师”既是本框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它之所以是教学重点,是因为本课的主旨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教师的职业,承认并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接纳并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之所以是难点,是因为:“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已被世人所认同,亦被教育教学实践所证实。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因喜欢某位老师而偏爱某一学科,也会因不喜欢老师而厌烦学习,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部分的内容,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三维目标,就成为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依据新课标“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的课程基本原则以及课程的德育性质、核心素养的要求,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两种教学方法。

1、活动体验法: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场景及生活情景冲突,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从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接纳并尊重不同风格老师的目的。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做一个自强的人》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做一个自强的人》教案、教学设计
6.课堂分享。下节课前,请学生准备几分钟的课堂分享,介绍自己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以及家长的评价和建议。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提出讨论话题:“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自强的理解和体会。”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程,适时给予引导和鼓励。
4.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全班分享,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3.家长参与评价。请家长协助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共同培养孩子的自强品质。家长可以在孩子的文章和计划上给予评价和建议。
4.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5.每周进行一次自我反思。学生每周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一次总结和反思,思考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应对策略,以及如何改进自己的自强能力。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a.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自强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自强品质。
b.小组讨论:针对案例,讨论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强品质。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提升自己的自强能力。
3.如何有效地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融入教学,形成教育合力。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强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各种情境,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强的力量。通过亲身经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自强的内涵,并将自强品质内化为自身行为。

高中思想政治_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_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设计一、知识目标: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按声场要素分配的基本含义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分析当前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能力目标:辩证地认识和对待分配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尝试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实践,亲身体验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对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财富床罩及发展生产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教学难点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和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四、教学过程导入请几位学生谈谈家庭收入情况:师:通过两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的来源有多种。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板书课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新授一、按劳分配为主体生产决定消费,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的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决定因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分配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既看劳动的数量,也看劳动的质量)标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对象:个人消费品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各项必要扣除”是指扣除成本、企业留成和上缴国家财政的部门,也就是指个人生活消费品部分,而非企业全部的生产总值。

“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是指现在的劳动,劳动者离开公有制经济或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不属于按劳分配,退休金属于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

高中思想政治_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_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④(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十课的第一框题。

2、本课从辩证的否定观这一原理出发,说明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旧事物的积极因素,又否定旧事物的消极因素的过程,树立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本课是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落脚点。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将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变化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作为方法论,则要求我们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本课是对唯物辩证法的总结,同时为学生学习第四单元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做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通过第三单元辩证法的学习,学生掌握了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和矛盾的知识点,初步领会了运用辩证法的思想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这为本框题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知识基础与能力基础。

而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对一些自然现象、手机的发展等有一定的了解,这又为本课的开展提供了信息基础,可以成为本课生动的教学活性资源。

2、认知障碍:本课中的知识点“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理解”,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和障碍,应通过名言和具体材料等,实现学生的认知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化解认知障碍。

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某些自然现象的分析,能够理解说出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初步运用辩证否定观去认识、分析事物。

2.通过对具体情境的分析,感悟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涵。

3. 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创新实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辩证否定观的内容2、教学难点: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理论依据五、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成果展示课前推送自主学习任务单,布置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交思维导图。

课上展示学生思维导图,小组互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学习问题展示课前推送自主学习任务单,布置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交自主学习后的疑惑,进行分类集中。

小学思想政治课教案(精选10篇)

小学思想政治课教案(精选10篇)

小学思想政治课教案(精选10篇)小学思想政治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熟悉老师和同学。

2、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3、表现对老师与同学的喜爱,锻炼口头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与人交际的基本技能以及自我介绍时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学生在家中由父母指导自己制作“小名片”,将姓名、住址、电话、爱好等写在上面,可以用笔画,也可以用电脑制作,但是前提是必须自己亲手制作。

2、在家中准备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上课时进行展示。

3、自己制作的作品。

4、准备上课自我介绍的内容。

教学器材:录音机、实物投影机,《找朋友》、《我们都是好朋友》等歌曲。

教学课件:学校老师照片投影片,任课教师小时的照片。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用小兔贝贝为主题人物放投影,背景音乐为《你的名字叫什么》,学生根据音乐演唱歌曲并按歌曲内容说出自己的名字,进行边表演边唱。

二、熟悉本校的老师。

播放投影片,让学生说出每一张投影片中的老师的姓氏以及所任学科,学生不知道的老师介绍。

(不用将学校所有老师的照片都让学生进行辨认,可以先让他们辨认任课老师或与他们接触的老师。

)三、做《找朋友》的游戏。

(这是贯穿本节课始终的一条线)1、任课老师做自我介绍。

(用自己的照片)并进行才艺展示。

(这是为学生自我介绍和自我展示起到示范作用,介绍时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主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

)2、由老师第一个进行“找朋友”,找到的“朋友”再进行自我介绍和自我展示。

依次往下顺延。

(学生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胆怯、害羞的表现,教师要多加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对于学生的自我展示,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颁发“小兔贝贝奖章”引导其他同学也应给展示的同学一些鼓励,表示对他人的尊重。

3、由于学生单独做自我介绍,如果每个学生都做介绍,一节课的时间肯定不够用,可以用其他时间再进行介绍。

四、最后用《我们都是好朋友》作为本节课的结束,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交换自己制作的“小名片”,而后,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总结,大家同唱歌曲结束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德育工作计划学情分析

教师德育工作计划学情分析

教师德育工作计划学情分析教师德育工作计划的学情分析是教师德育工作的基础,是根据学校的学生情况和教育需求,进行的调查分析。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师德育工作计划,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以下是对学生情况和教育需求的分析:1. 学生的特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不平衡,存在着种种不良习惯和行为;一些学生在家庭、社会环境中的影响下,性格偏执,思想极端,情绪波动大;另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抑郁消沉,遇到挫折容易低落。

另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学生们的智力需求不断增长,对于德育工作,需要思考如何与时俱进,创新形式,适时更换手段。

2. 学校的特点:学校在城市的一线,学生家庭背景良莠不齐,文化水平差异较大。

学校的师资力量较强,教师素质较高,但是由于课程紧张和教育事务繁杂,教师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此外,学校对于德育工作的投入不够,德育工作缺少专门的支持管理部门。

3. 教育需求:针对以上分析,学生需要加强性格塑造,培养自信心,增强抗压能力,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方式。

此外,学生需要提高对于德育工作的认同感,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制定下面的教师德育工作计划。

二、教师德育工作计划:1. 目标:通过教师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品格,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德修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2. 任务:(1)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战士陵园等,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激发爱国情怀。

(2)开展性别教育组织心理专家开展性别教育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性别平等,促进学生之间的尊重和平等。

同时,举办有关性别平等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意识。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校医院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4)开展社交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参加社团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要重视学情分析
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作。

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决定一节课的成败。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比如,教法、学法、学生等。

我认为在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分析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原来学了什么?学生实际掌握了什么?哪些内容自己能学会?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掌握的,哪些是教师非讲不可的。

这样做有利于教师在授课中做到该讲则讲,不用讲则少讲,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情分析主要注重做好:
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

即学生学习该内容时所具备的与该内容相联系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等,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新课的起点。

教师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能做好承上启下、新旧知识衔接工作。

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

经常听到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原因是现代学生的个体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上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教材中概念、原理、规律等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

而形象思维能力强,精力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通过分析了解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在教学设计时,要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多采用直观教学法,比如使用漫画、小品、视频;要充分预见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
加以分析,使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功效性。

了解学生对思想品德学习方法掌握的情况。

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不同年级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只有事先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掌握的情况,才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才能创造出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比如,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分析、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遇到重点或难点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合作、交流、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只有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找准学习起点,制订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