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种盐水溶解度表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2 第1单元课题3 纯碱的生产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2 第1单元课题3 纯碱的生产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310dabbed5b9f3f90f1cd2.png)
课题3 纯碱的生产1.了解纯碱的生产及发展过程。
2.了解天然碱的生产与化工生产之间的联系及技术发展的过程。
3.掌握路布兰法—索尔维法—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一、氨碱法生产纯碱氨碱法是由比利时人索尔维发明的,氨碱法是以碳酸钙和食盐为原料生产碳酸钠的过程。
1.制取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将CO 2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现象 有白色晶体析出反应方程式NH 3+CO 2+H 2O===NH 4HCO 3、NaCl +NH 4HCO 3===NaHCO 3↓+NH 4Cl2.制取碳酸钠的反应方程式是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3.氨碱法制纯碱的优点是原料食盐和石灰石易得,产品纯度高,氨和部分CO 2可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
缺点是生成的氯化钙不易处理,食盐利用率才70%。
氨碱法中加入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提示:主要作用是让氨与二氧化碳作用NH 3+CO 2+H 2O===NH 4HCO 3,然后再与饱和食盐水反应NaCl +NH 4HCO 3===NaHCO 3↓+NH 4Cl ,进而制纯碱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二、联合制碱法根据上图,写出生产纯碱的化学方程式: (1)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 (2)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1.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侯德榜在20世纪20年代所创立的“侯氏制碱法”誉满全球。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下列的( ) A .NaOH B .K 2CO 3 C .Na 2CO 3D .NaHCO 3解析:选C 。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Na 2CO 3 。
2.与氨碱法比较,下列关于联合制碱法优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提高了原料的原子利用率 B .降低了生产成本 C .减少了环境污染 D .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解析:选D 。
溶剂互溶次序表
![溶剂互溶次序表](https://img.taocdn.com/s3/m/897f748f71fe910ef12df820.png)
粘度计 1支<br />药品:<br />甲苯,苯,丁酮,甲酸乙酯,丙酮(皆为C.P.),PVAc。<br /><br />2.实验步骤:<br /><br />(1)将恒温水浴调节至30℃±0.01℃<br />(2)称取0.2g高聚物放入磨口三角瓶中,加入溶剂使之完全溶解后,用砂芯漏斗过滤至25ml的容量瓶中,用同种溶剂稀释至刻度,混合均匀后即得浓度约为1%的溶液。同法配制甲苯,苯,丁酮,甲酸乙酯,丙酮的PVAc溶液各25ml,并放于恒温水浴中恒温。<br />(3)取丙酮、丁酮按不同比例配制成δsm=9.8~10.0的混合溶剂,再如同步骤2配制一系列浓度约为1%的PVAc溶液,并放在恒温槽中恒温待用。<br />(4)取一支乌氏粘度计(或奥氏粘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中,并使粘度计上方之小球浸没在水中。<br />(5)用移液管吸取10ml溶液注入粘度计中,恒温10分钟,测定溶液的流出时间。重复测定三次,误差不超过0.2秒,取其平均值即为溶液的流出时间t(详见实验1)。<br />(6)倒出溶液用同一溶剂洗涤3~5次,奥氏粘度计还应烘干,吸取10ml溶剂,放于管中,恒温10分钟后测溶剂的流出时间t。<br />(7)重复步骤4,5,6,测定各不同溶液及相应的溶剂之流出时间t和t0(按t0:90~110秒之间选择粘度计)。<br />(8)各取10ml溶液于蒸发皿中,在11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称重计算溶液的溶度。<br /><br /><br /><br />3.数据记录及处理<br /><br />(1)求溶解度参数δp<br />按一点法求特性粘度:<br />作图:对作图,对应的值为。<br />(2)计算内聚能密度<!--content-->
铷盐概述
![铷盐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155746ca45177232f60a286.png)
铷盐概述一、铷的概述铷,元素符号Rb,银白色稀有碱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属IA族,原子序数37,原子量85.4678,立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1。
金属铷的熔点很低,质软,有延展性。
铷在地壳中很分散,至今还没有发现单纯的铷矿物。
铷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1X10-5--3.1×10-4,按元素丰度排列居16位。
铷资源主要赋存于花岗伟晶岩,卤水和钾盐矿床中。
现在人们主要从花岗伟晶岩矿床开发回收铷,主要工业矿物是锂云母,锂云母中铷含量可达3.75%,是提取铷的主要矿源。
国外花岗伟晶岩氧化铷资源储量约为17万t,其中津巴布韦10万t,占58%;纳米比亚5万t,占29%;加拿大1.2万t占7%.这三个国家氧化铷含量为16.2万t,占国外铷资源的95%。
我国有丰富的铷资源,储量名列前茅,且类型齐全,分布全国。
我国铷资源主要赋存于锂云母和盐湖卤水中,锂云母中铷含量占全国铷资源储量的55%,以江西宜春储量最为丰富,是目前我国铷矿产品的主要来源。
湖南、四川的锂云母矿中也含有铷。
青海、西藏的盐湖卤水中含有极为丰富的铷,是有待于开发的我国未来的铷资源。
目前,世界上铷盐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是锂云母。
用锂云母生产铷盐时,一般采用氯锡酸盐法、铁氯化物、BAMBP萃取法。
对于铷含量低的液体矿物,如海水、盐湖卤水、工业母液,一般采用吸附法和萃取法。
我国生产铷的主要工业原料是锂云母。
新余市东鹏化工有限责任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铷盐生产基地,他们利用锂云母提锂后的混合碱母液采用T—BAMBP萃取法从中分离,提取铷,他们还利用这种萃取法提取铷化合物,以不同无机酸和或有机酸进行反萃,制得多种铷化合物。
T—BAMBP萃取工艺目前在国外都处于领先水平。
此外,对于一些有价值的潜在铷资源,我国也进行了有效的开发研究。
江西的开发研究成果,显示了我国巨大的铷开发、生产潜力。
二、铷化合物的提取方法铷广泛地分散于钾的矿物和盐卤中。
锂云母的组成为KRbLi(OH,F)Al2Si3O1,含3.5%以上Rb2O,是主要的铷资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水“制碱” 海水中的化学课件(第1课时)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海水“制碱” 海水中的化学课件(第1课时)新](https://img.taocdn.com/s3/m/e8f4267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4.png)
4.用序号填空:① Na2CO3 ② NaCl ③ CaCO3 ④ NaHCO3 (1)用作调味品的是___②___; (2)用于生产玻璃和洗涤剂的是___①___; (3)用作补钙剂的是__③____; (4)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④___。
10.(2017·济宁)酸、碱、盐溶解性表为我们确定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提供了方 便,下表是溶解性表的一部分,结合表格和溶解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C )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
OH- NO- 3 Cl- SO24- CO23- Ca2+ 微 溶 溶 微 不 A.绘制表格的依据是物质的溶解度 B.常见物质一般可分为:溶、微溶和不溶 C.Ca(OH)2、CaSO4 和 CaCO3 的溶解度都大于 1 g D.Ca2+、NO- 3 、Cl-三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归纳总结:盐和碱的溶解性: 难溶记四盐:AgCl、BaSO4、CaCO3、BaCO3; 易溶记三碱:NaOH、KOH、Ba(OH)2; 微溶记三物:Ca(OH)2、CaSO4、Ag2SO4; 都溶记四类:钾、钠、铵盐、硝酸盐。
2.盐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1)酸+盐→ 酸 + 盐 ; 2HCl+CaCO3=== CaCl2+H2O+CO2↑ (2)盐+碱→ 盐 + 碱 ; CuSO4+2NaOH=== Cu(OH)2↓+Na2SO4 (3)盐+盐→ 盐 + 盐 。
人造纤维
造纸
石油精炼
粗盐精制
纯碱的制 用途
冶金
制玻璃
……
合成洗涤剂
2022年甘肃省天水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22年甘肃省天水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2f207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d.png)
2022年甘肃省天水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Al-27Cl-35.5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每年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
为防治龋齿在牙膏中加入的元素是A.铁B.钙C.锌D.氟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SO2C.H2SO4D.KMnO43.不同食物所含营养成分有较大差异。
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蔬菜B.羊肉C.米饭D.牛油4.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B.合理施用化肥农药C.工业废水灌溉农田D.研制开发清洁能源5.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实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铁好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6.“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点燃酒精灯B.转移蒸发皿C.闻气味D.稀释浓硫酸7.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
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D.“人要实,火要虚”——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8.茶叶中含有一种叫茶氨酸(化学式C 7H 14O 3N 2)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氨酸中含有氮气B.茶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C.茶氢酸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茶氨酸中碳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29.下图为制备有机物X 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正解的是A.从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有机物X 的化学式CH 3OC.该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个数比为3:1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A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B 验证铜与银的金属活动性稀盐酸C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灼烧闻气味D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过量铁粉、过滤A .AB.BC.CD.D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5分)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纯碱制造工艺的发展历程
![纯碱制造工艺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42ad4ec50e2524de5187e6f.png)
纯碱制造工艺的发展历程纯碱,化学名叫做碳酸钠,俗名苏打。
化学式:Na2CO3,普通情况下为白色粉末,为强电解质。
密度为2.532g/cm3,熔点为851℃,易溶于水,具有盐的通性。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建材、轻工、化工、冶金、纺织等工业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建材方面主要用于制造平板玻璃;在轻工方面主要用于洗衣粉、三聚磷酸钠、保温瓶、灯泡、白糖、塘瓷、皮革、日用玻璃、造纸等;在化工方面主要用于苛化烧碱、小苏打、红矾钠、硝酸钠、亚硝酸钠、硅酸钠、硼砂等;在冶金方面主要用作冶炼助熔剂等。
另外,纯碱还可用于显像管、石油、医药、国防军工等部门。
早期纯碱都是取自天然的植物碱或矿物碱,由于技术落后,产量很低,渐渐地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随着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后,纺织、印染、造纸、制皂和玻璃等工业需求的碱量剧增,单靠从植物碱和矿物碱提取的碱明显不足,人工制碱在这个时候诞生了。
一、吕布兰法1.产生背景1783年,法国科学院以1200法郎高额奖金悬赏征求制造纯碱的方法。
1789年,法国奥尔良地区封建主公爵的侍从医生吕布兰(N.Leblanc,1742—1806)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制碱的方法,1791年获得专利,建立起日产250—300 kg的碱厂。
吕布兰制碱法所用的原料主要有食盐、硫酸、木炭和石灰石。
直到20世纪20年代被索尔维法所取代。
2.生产工艺第一步利用硫酸将食盐转变为硫酸钠:2NaCl + H2SO4===Na2SO4 + 2HCl第二步将硫酸钠与木炭、石灰石在炉中共热。
炉中硫酸钠与木炭作用后生成硫化钠和一氧化碳:Na2SO4 + 4C===Na2S + 4CO↑接着硫化钠与石灰石(CaCO3)进行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硫化钙:Na2S + CaCO3===Na2CO3 + CaS由于产物中混有未反应的黑炭,因此产物成黑色灰状物,称为黑灰。
黑灰中含40%—45%的碳酸钠。
第三步将黑灰用水浸取,溶液经浓缩后碳酸钠结晶析出。
氯化钠
![氯化钠](https://img.taocdn.com/s3/m/971c02d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c.png)
4、无机和有机工业用作制造烧碱、氯酸盐、次氯酸盐、漂白粉的原料、冷冻系统的致冷剂,有机合成的原 料和盐析药剂。钢铁工业用作热处理剂。高温热源中与氯化钾、氯化钡等配成盐浴,可作为加热介质,使温度维 持在820~960℃间。此外、还用于玻璃、染料、冶金等工业。
化学性质
分子结构(3张)氯化钠的晶体形成立体对称。其晶体结构中,较大的氯离子排成立方最密堆积,较小的钠离 子则填充氯离子之间的八面体的空隙。每个离子周围都被六个其他的离子包围着。这种结构也存在于其他很多化 合物中,称为氯化钠型结构或石盐结构 。
1.电解熔融态氯化钠制取金属钠 2.电解食盐水 3.与硝酸银反应 4.与浓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氯化氢) 5.NaCl的检验 一: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酸化过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氯化银沉淀)产生,证明有Cl-。 二: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置于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可证含有Na+。 三:为了消除干扰,可取原试液加饱和氢氧化钡至呈明显碱性,这时大部分阳离子和PO43−、等阴离子都将 被沉淀。引入试液中的Ba2+应继以碳酸铵除之,最后用灼烧法除去铵盐。
实验室方法
将粗盐溶于水中,去除不溶性杂质,再加精制剂如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使、、等可溶性杂质变成沉淀,过 滤除去,最后用纯盐酸将pH调节至7,浓缩溶液即得纯氯化钠结晶 。
在实验室的制备方法是将等量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生成氯化钠溶液。再把溶液蒸馏,可得氯化钠晶体。 主要反应:。
此外,金属钠在氯气的环境中点燃也会产生氯化钠,其化学方程式为:
农业
其水溶液可用于选种。按物种需要配制NaCl溶液,其密度比水大。种子放入NaCl溶液,漂浮的不饱满,沉 下的饱满。
高中化学——溶解度表(700种金属盐)
![高中化学——溶解度表(700种金属盐)](https://img.taocdn.com/s3/m/6dc5325480eb6294dc886c5b.png)
物质
BaS BiAsO4 Bi(OH)3 BiI3 BiPO4 Bi2S3 Pt(OH)2 PtBr4 PuF3 PuF4 Pu(IO3)4
化学式
一氧化氮 一氧化二氮 铬酸镝(III)
铒
NO ND2yO2(CrO4)3· 10H2O
物质 氢氧化铒(III)
钒
化学式 Er(OH)3
物质
化学式
五钆氧、化钙二、钒锆 V2O5
2.88
4.89
2.448×10-4
7.86 7.298×10-4 2.868×10-7 7.761×10-4 1.096×10-10 1.561×10-20 3.109×10-11 1.352×10-7 3.144×10-4 3.622×10-4 7.998×10-2
0°C 10°C
20°C 5.6×10-3
BaO Ba(ClO4)2 Ba(MnO4)2 Ba2P2O7 BaSeO4
45 120
0°C
58.8 12.5 0.29 98 20.3 31.2 43.9
26.2
1.67 182 4.95 50.3
239
55 144
10°C
62 16.1 0.44 101 26.9 33.5 44.6
0.159 28
锕、氨、铵
物质
化学式
氢氧化锕(III) Ac(OH)3
0°C 10°C
20°C 4×10-4
30°C
氨
NH3
88.5
70
56
44.5
叠氮化铵
NH4N3
16
25.3
苯甲酸铵
NH4C7H5O2
20
碳酸氢铵
NH4HCO3
化学溶解性表
![化学溶解性表](https://img.taocdn.com/s3/m/eb216cc85fbfc77da269b1da.png)
化学溶解性表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溶解度(20℃)易溶大于等于10g可溶大于等于1g小于10g微溶大于等于0.01g小于1g难溶(不溶)小于0.01g第 2 页共16 页第 3 页共16 页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
原子团又叫做根或基团,如氢氧根OH- 、硝酸根NO3- 、碳酸根CO32-、硫酸根SO42-、氯酸根ClO3-、磷酸根PO43-、碳酸氢根HCO3-、铵根NH4+、碳酸根CO32-等。
值得注意的是:原子团不能独立存在,只是化合物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溶液中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
各种原子团都有自己的特性反应,如CO32 -遇酸变成CO2,SO 42-遇Ba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OH-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等。
利用特性反应可以检验根的存在。
g (气体)、l (液体)、s (固体)、aq (溶液)化学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是反映金属在水溶液里形成水合离子倾向的大小,也就是反映金属在水溶液里起氧化反应的难易,Cs>Rb>K>Ca>Na>Li>Mg>Al>Ti>Zn>Fe>Sn>Pb>Ni>(H)>Cu>Hg>Ag>Os>Ru>Ir>Rh>Pt>Pd>Au 非金属活动性,一般是指卤素与类卤素的活动性。
一般的,周期大的卤素可以把周期小的卤素从它们的卤化物中置换出来F>SCN>Cl(O)>Br>CN>OCN>I>S>N>P>C>Si>H物质溶解性表及沉淀颜色1.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2.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3.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4.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5.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6.2NaOH+H2SO4=Na2SO4+2H2O7.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8.Ca(OH)2+H2SO4=CaSO4+2H2O9.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10.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11.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12.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13..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14.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15.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16.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第 4 页共16 页17.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18.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19.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20.NaOH+HNO3=NaNO3+ H2O21.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22.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23.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24.Ca(OH)2+2HNO3=Ca(NO3)2+2H2O25.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26.3NaOH + H3PO4=3H2O + Na3PO427.3NH3+H3PO4=(NH4)3PO428.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29.2NaOH+SO2=Na2SO3+ H2O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30.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1.碳与氧气(不足)的反应2C+O2==== 2CO 碳与氧气(充足)的反应C+O2==== CO22.一氧化碳与氧气的反应2CO+O2==== 2CO23.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CO2+C==== 2CO4.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NaHCO3+HCl==== NaCl+H2O+CO2↑5.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6.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l==== CaCl2+ H2O+ CO2↑7.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NaHCO3+NaOH==== Na2CO3 +H2O8.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2CO3+Ca(OH)2==== CaCO3↓+ 2NaOH9.碳酸氢钠(少量)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HCO3+ Ca(OH)2==== CaCO3↓+NaOH+ H2O碳酸氢钠(过量)与氢氧化钙的反应2NaHCO3+ Ca(OH)2==== CaCO3↓+Na2CO3+2H2O第 5 页共16 页10.碳酸氢钠加热的反应2NaHCO3==== Na2CO3+ H2O+CO2↑11.碳酸氢钙加热的反应Ca(HCO3)2==== CaCO3↓+H2O+CO2↑12.碳酸钙加热的反应CaCO3==== CaO+CO2↑13.二氧化碳(过量)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的反应Ca(OH)2+2CO2==== Ca(HCO3)2 二氧化碳(少量)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的反应Ca(OH)2+CO2==== CaCO3↓+H2O14.氮气与氧气的反应N2+O2==== 2NO15.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2NO+O2==== 2NO216.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3NO2+ H2O==== 2HNO3+ NO17.氮气与氢气的反应N2+3H2========= 2NH318.氨气与水的反应NH3+H2O==== NH3•H2O19.氨气与盐酸的反应NH3+HCl==== NH4Cl20.氨气与硫酸的反应2NH3+H2SO4==== (NH4)2SO421.氨气与强酸的离子的反应NH3+H+==== NH4+22.氨的催化氧化的反应4NH3+5O2====== 4NO+6H2O23.碳酸氢铵加热的反应NH4HCO3==== NH3↑+CO2↑+H2O24.氯化铵加热的反应NH4Cl==== NH3↑+HCl↑25.碳酸铵加热的反应(NH4)2CO3==== 2NH3↑+CO2↑+H2O26.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2NH4Cl+ Ca(OH)2==== CaCl2+2NH3↑+2H2O27.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NH4Cl+ NaOH==== NaCl+NH3↑+H2O28.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钠的反应NH4HCO3+2NaOH==== Na2CO3+NH3↑+2H2O29.碳酸氢铵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H4HCO3+Ca(OH)2==== CaCO3↓+NH3↑+2H2O30.硝酸的分解的反应4HNO3========= 4NO2↑+O2↑+2H2O31.铜与浓硝酸的反应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32.铜与稀硝酸的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33.铁与浓硝酸的反应Fe+6HNO3(浓)==== Fe(NO3)3+3NO2↑+3H2O34.铁与稀硝酸的反应Fe+4HNO3(稀)==== Fe(NO3)3+NO↑+2H2O第 6 页共16 页35.碳与浓硝酸的反应C+4HNO3(浓)==== CO2↑+4NO2↑+2H2O36.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的反应2NO+2CO====== N2+2CO237.一氧化氮与氧气和水的反应4NO+3O2+2H2O==== 4HNO338.二氧化氮与氧气和水的反应4NO2+O2+2H2O==== 4HNO339.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反应2NaOH+NO2+NO==== 2NaNO2+ H2O40.氨气(过量)与氯气的反应8NH3+3Cl2==== 6NH4Cl+N2氨气(少量)与氯气的反应2NH3+3Cl2==== 6HCl+N241.二氧化氮生成四氧化二氮的反应2NO2==== N2O442.硫与铜的反应S+2Cu==== Cu2S43.硫与铁的反应S+Fe==== FeS44.硫与钠的反应S+2Na==== Na2S45.硫与铝的反应3S+2Al==== Al2S346.硫与汞的反应S+Hg==== HgS47.硫与氧气的反应S+O2==== SO248.硫与氢气的反应S+H2==== H2S49.硫与氢氧化钠的反应3S+6NaOH==== 2Na2S+Na2SO3+3H2O50.硫与浓硫酸的反应 S+2H2SO4(浓)==== 3SO2+2H2O51.黑火药点燃S+2KNO3+3C==== K2S+3CO2↑+N2↑52.二氧化硫(少量)与氢氧化钠的反应SO2+2NaOH==== Na2SO3+H2O二氧化硫(过量)与氢氧化钠的反应SO2+NaOH==== NaHSO353.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的反应SO2+Ca(OH)2==== CaSO3↓+H2O54.二氧化硫与亚硫酸钙溶液的反应SO2+CaSO3+H2O ==== Ca(HSO3)255.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SO2+H2O==== H2SO356.二氧化硫与硫化氢的反应SO2+2H2S==== 3S↓+2H2O57.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2SO2+O2====== 2SO358.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的反应SO2+Na2O2==== Na2SO4第7 页共16 页59.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 Cl2+2H2O==== H2SO4+2HCl60.三氧化硫与水的反应SO3+H2O==== H2SO461.亚硫酸与氧气的反应2H2SO3+O2==== 2H2SO462.亚硫酸钠与氧气的反应2Na2SO3+O2==== 2Na2SO463.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2H2SO4(浓)+Cu==== CuSO4+SO2↑+2H2O64.浓硫酸与碳的反应 2H2SO4(浓)+C==== CO2↑+2SO2↑+2H2O寿65.工业制备硫酸(初步) 4FeS2+11O2==== 8SO2+2Fe2O366.实验室制备硫酸(初步) Na2SO3+H2SO4(浓)==== Na2SO4+SO2↑+H2O67.硫化氢(少量)与氢氧化钠的反应H2S+2NaOH==== Na2S+2H2O硫化氢(过量)与氢氧化钠的反应H2S+NaOH==== NaHS+H2O68.硫化氢(少量)与氨气的反应H2S+2NH3==== (NH4)2S硫化氢(过量)与氨气的反应H2S+NH3==== NH4HS69.硫化氢与氧气(不足)的反应2H2S+O2==== 2S↓+2H2O 2H2S+O2==== 2S+2H2O 硫化氢与氧气(充足)的反应2H2S+3O2==== 2SO2+2H2O70.硫化氢与氯气的反应H2S+Cl2==== 2H Cl+S↓71.硫化氢与浓硫酸的反应 H2S+H2SO4(浓)==== S↓+SO2↑+2H2O72.硫化氢的制备FeS+H2SO4==== FeSO4+H2S↑73.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 2NaCl+2H2O==== 2NaOH+H2↑+Cl2↑74.电解熔融状态氯化钠(制单质钠) 2NaCl==== 2Na+Cl2↑75.海水制镁(1) CaCO3==== CaO+CO2 (2) CaO+H2O==== Ca(OH)2(3) Mg2++2OH2-==== Mg(OH)2↓ (4) Mg(OH)2+2HCl==== MgCl2+2H2O(5) MgCl2==== Mg+Cl2↑76.镁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的反应) 2Mg+O2==== 2MgO(与氮气的反应) 3Mg+N2==== Mg3N2(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2Mg+CO2==== 2MgO+C77.镁与氯气的反应Mg+Cl2==== MgCl2第8 页共16 页78.镁与水的反应Mg+2H2O==== Mg(OH)2+H2↑79.镁与盐酸的反应Mg+2HCl==== MgCl2+H2↑80.镁与氢离子的反应Mg+2H+==== Mg2++H2↑81.二氮化三镁与水的反应Mg3N2+6H2O==== 3Mg(OH)2↓+2NH3↑82.镁与溴水的反应(颜色退去) Mg+Br2==== MgBr2(产生气泡) Mg+2HBr==== MgBr2+H2↑83.溴与水的反应Br2+H2O==== HBr+HBrO84.溴与氢氧化钠的反应Br2+2NaOH==== NaBr+NaBrO+H2O85.溴与氢气的反应Br2+H2==== 2HBr86.溴与铁的反应3Br2+2Fe==== 2FeBr387.碘与铁的反应I2+Fe==== FeI288.溴与碘化钾的反应Br2+2KI==== 2KBr+I289.氯气与溴化钾的反应2KBr+Cl2==== 2KCl+Br290.硅与氧气的反应Si+O2==== SiO291.硅与氯气的反应Si+2Cl2==== SiCl492.硅与氢气的反应Si+2H2===== SiH493.二氧化硅与氟的反应Si+2F2==== SiF494.硅与碳的反应Si+C==== SiC95.硅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Si+2NaOH+H2O==== Na2SiO3+2H2↑96.硅与氢氟酸的反应Si+4HF==== SiF4+2H2↑97.单质硅的制备(1.制备)SiO2+2C==== Si+2CO(2.提纯)Si+2Cl2==== SiCl4(3.提纯)SiCl4+2H2==== Si+4HCl98.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的反应SiO2+2NaOH==== Na2SiO3+H2O99.二氧化硅与氧化钠的反应SiO2+Na2O==== Na2SiO3100.二氧化硅与碳酸钠的反应SiO2+Na2CO3==== Na2SiO3+ CO2↑第9 页共16 页101.二氧化硅与氧化钙的反应SiO2+CaO==== CaSiO3102.二氧化硅与碳酸钙的反应SiO2+CaCO3==== CaSiO3+CO2↑103.二氧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SiO2+4HF==== SiF4+2H2O104.硅酸的制备Na2SiO3+ CO2+H2O==== H2SiO3↓+ Na2CO3105.硅酸加热分解H2SiO3==== SiO2+H2O106.铝与氧气的反应4Al+3O2==== 2Al2O3107.铝与氯气的反应2Al+3Cl2==== 2AlCl3108.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 2AlCl3+3H2↑109.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2Al+2NaOH+6H2O==== 2Na[Al(OH)4]+3H2↑110.铝与水的反应2Al+6H2O==== 2Al(OH)3+3H2↑111.铝与三氧化二铁的反应(铝热反应)2Al+Fe2O3==== 2Fe+Al2O3112.铝与二氧化锰的反应(铝热反应)4Al+3MnO2==== 3Mn+2AlO3113.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Al2O3+6HCl==== 2AlCl3+3H2O114.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Al2O3+2NaOH+3H2O==== 2Na[Al(OH)4]115.电解氧化铝2Al2O3==== 4Al+3O2↑116.硫酸与与一水合氨的反应Al2(SO4)3+6NH3•H2O==== 2Al(OH)3↓+3(NH4)2SO4 117.氯化铝与一水合氨的反应AlCl3+3NH3•H2O==== Al(OH)3↓+3NH4Cl118.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少量)的反应AlCl3+3NaOH==== Al(OH)3↓+3NaCl119.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Al(OH)3+NaOH==== Na[Al(OH)4]120.氯化铝与氢氧化钠(过量)的反应AlCl3+4NaOH==== Na[Al(OH)4]+3NaCl121.四羟基合氯酸钠与盐酸(少量)的反应Na[Al(OH)4]+HCl==== Al(OH)3↓+NaCl+H2O 122.氢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Al(OH)3+3HCl==== AlCl3+3H2O123.四羟基合氯酸钠与盐酸(过量)的反应Na[Al(OH)4]+4HCl==== AlCl3+NaCl+4H2O 124.四羟基合氯酸钠与氯化铝的反应3Na[Al(OH)4]+AlCl3==== 4Al(OH)3↓+3NaCl 125.向四羟基合氯酸钠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a[Al(OH)4]+CO2==== Al(OH)3↓+NaHCO3 126.铜在潮湿空气中被腐蚀2Cu+O2+H2O+CO2==== Cu2(OH)2CO3第10 页共16 页中考数学物理化学复习资料第 11 页 共 16 页127.铜与氧气的反应2Cu+O2==== 2CuO128.铜与氯气的反应Cu+Cl2==== CuCl2129.铜氧化在高温下转化4CuO==== 2Cu2O+O 2↑130.硫酸铜与水的反应CuSO4+5H2O==== CuSO4•5H2O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1)(2)铵盐:O H NH NH 234+↑−→−+碱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1)⎪⎪⎩⎪⎪⎨⎧↑+=++↑+=++↑−−→−-232222222232222H SiO Na O H NaOH Si H NaAlO O H NaOH Al H Si Al OH 、单质⎪⎪⎪⎪⎪⎩⎪⎪⎪⎪⎪⎨⎧⎪⎪⎩⎪⎪⎨⎧⎪⎩⎪⎨⎧↑↑−−→−↑−−−→−⎪⎩⎪⎨⎧↑↑−−→−↑↑−−−→−⎪⎩⎪⎨⎧↑↑−−→−↑−−−→−↑−−→−2222222222342342342NO SO SO S CO NO CO SO C NO NO SO H HNO SO H HNO SO H HNO SO H HCl 、、、非金属、金属单质浓浓浓浓浓中考数学物理化学复习资料 第 12 页 共 16 页(2)()()()2332222332H H H CO HCO CO S HS H S SO HSO SO ++------⎧−−→↑⎪⎪−−→↑⎨⎪−−→↑⎪⎩化合物3.Na 2S 2O 3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 S 2O 32-+2H +=S ↓+SO 2↑+H 2O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1)单质(2)化合物 5.强烈双水解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1)单质:Al (2)化合物:Al 2O 3、Al(OH)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溶解精美版课件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溶解精美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3cd598783e0912a3162a14.png)
量筒、透明玻璃杯、天平、小匙、搅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放盐、搅拌,等食盐全部溶解后再加下一份,多次后,直到发
在溶解过程中搅拌或者振荡时不要让水洒出。
拌棒、食盐、记录单等。
量筒
(3)设计实验研究方法 用量筒取100毫升水倒入透明玻璃杯中。
量筒
用天平把食盐分成2克一份,准备若干份。
把食盐一份一份地放入玻璃杯中,待第一份完全溶解后再 添第二份,直到难以溶解为止。
课堂小结
1.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 (A 白34)糖仔下在细列一观问桶察题水实中中验,的现我溶象 们解,可能认以力真直强研接究研实究验的结是果(,记录)发现的问题。
④(1实0记4验0)毫录 步下升添骤列水加:问能食(题溶盐1中)解的,根多份我据少数们研克,可究食完以计盐成直划,实接进与验研行其记究分是录的组否单是实被。(验搅,拌开有展关)研系究。活动。
(在综103溶上0)毫解 所如升过述何水程,确能中怎定溶搅样水解拌进能多或行溶少者研解克振究食食荡1盐0盐时0的实毫不最验升要大中水让量需能水?要溶洒用解出到多。量少筒克和食天盐平的。实验呢?
2.放盐、搅拌,等食盐全部溶解后再加下一份,多次后,直到发 B综 再白上加糖所盐在述 ,一, 再小怎 搅杯样 拌水进…中行…的研不溶究断解1地0能加0毫力盐升强,水盐能能溶不解断多地少溶克解食吗盐?的我实们验一呢起?走进今天的课程。
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物(在B 白质2溶)糖在 解放在水过盐一中程、小的中搅杯溶搅拌水解拌,中是或等的有者食溶一振盐解定荡全能限时部力度不溶强的要解。让后水再洒加出下。一份,多次后,直到发现食盐不再溶解时停止。
研(10究420)毫“1下放升00列盐水毫问、能升题搅溶水中拌解能,多溶我等少解们 食克多可盐食少以全盐克直部?食接溶盐研解”的究后实的再验是加计(下划一份,)多次后,直到发现食盐不再溶解时停止。
烧碱工艺
![烧碱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dd8e302c453610661ed9f4aa.png)
第三章工程分析一、现有工程工程概况及污染源调查(一)产品及规模现有工程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为:烧碱30000t/a,液氯18000t/a,盐酸21000t/a。
(二)生产工艺该厂现有3万吨/年烧碱装置为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法,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化盐、电解、氢处理、氯处理、液氯、碱蒸发、盐酸等工段。
1、盐水工段盐水生产是将原料盐溶解成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并经精制反应、澄清、过滤、中和等过程使之成为电解所需的合格的精盐水。
在盐水生产过程中,排放物主要是盐泥。
2、电解工段将化盐工段送来的精制盐水连续均匀地分别输入各个电解槽,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盐水被电解生成H2、Cl2、NaOH溶液。
在阳极上产生的氯气经氯气管送至氯气处理工序;在阴极上产生的氢气导入氢气管送至氢气站,电解液自阴极箱导出管导出,流入电解液总管,送蒸发工段。
反应原理为:阳极反应:2Cl-2e → Cl2阴极反应:2H2O+2e →H2↑+2OH-Na++OH-→ NaOH总反应式:2NaCl+2H2O=2NaOH+Cl2↑+H2↑由上述食盐水溶液电解反应式可知,电解过程中每生成一吨100%NaOH电解液,可同时产生0.886吨氯气及0.025吨氢气,需要折合100%NaCl1.461吨。
3、氢气处理工段自电解工段来的80~90℃的高温氢气通过冷凝,除去所含水份,再用罗茨鼓风机加压送入氯化氢合成工段。
4、氯气处理及液氯工段由电解来的80~90℃的高温氯气首先经过冷却,然后经三组并联的泡沫干燥塔,在塔板上与溢流下来的浓硫酸呈泡沫状充分接触,氯气中的水份被浓硫酸除去。
冷却时产生的含氯废水,现有装置直接排全厂循环水池。
由氯气处工序来的压缩氯气,经液化机组以氨制冷,将氯气在低温下液化,冷凝下来的液氯进入计量槽和液氯贮槽,并灌瓶包装出售,液化尾气送盐酸工段。
5、电解液蒸发工段来自电解工段的电解液含碱浓度只有10%左右,把电解液用泵送入三效蒸发器,经过蒸发,碱液被浓缩至32-35%,然后进行冷却、配碱,分配合格的碱用泵送入碱栈台。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d2d40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a.png)
初二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1.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30℃)如表中所示:分析表中数据,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0℃~30℃之间,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在0℃~30℃之间,同温度下,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都是不相等的C.将含水各100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降至0℃,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D.欲从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可采取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答案】D2.一定的温度下,在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
下列图像能够表示加入的晶体质量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的是()【答案】C3.看图回答:(1)写出水循环中各环节的名称:①③(2)使陆地上源源不断地得到淡水的水循环类型是。
(3)完成过程②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答案】(1)①降水;③水汽输送(2)海陆间循环(3)太阳辐射4.在20℃时,取下表中的四种物质各20克,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有固体剩余的是(填物质名称),要使这些剩余的固体物质继续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答案】氯酸钾;升高温度或加水5.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1)按实验要求,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的名称是 _(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①溶解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③称量④计算(3)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
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小婧纠正了错误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她应(填序号)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游码D.添加砝码(4)若所用的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玻璃棒(2)④③①②(3)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B(4)偏小6.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
人教版溶液的配制
![人教版溶液的配制](https://img.taocdn.com/s3/m/938bdea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7.png)
┃ 溶液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碘酒
B.啤酒
C.蒸馏水
D.眼药水
( C)
2.某同学发现含 KNO3 和 NaCl 都接近饱和的热溶液,在降到室温时不析出
NaCl ,是因为
(A )
A.NaC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B.NaCl 溶解度比 KNO3 大
C.NaCl 溶解度在室温下更大
D.NaCl 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溶液
9.生活中我们打开汽水瓶盖会冒出大量气泡,是因为_压__强__减__小__,__气__体__ _的__溶__解__度__减__小__;水烧开之前会冒出气泡,这是因为_温__度__升__高__,__气__体__的__溶__解__ _度__减__小__。
10.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__溶__质__的__质__量__与__溶__液__的__质__量__之__比____;配制一定 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______计__算__、__称__量__(_量__取__)_、__配__制______,需用到的仪器 有___托__盘__天__平__、__量__筒__、__烧__杯__、__玻__璃__棒______等。
3.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_____(_1_)温__度__;__(_2_)_颗__粒__大__小__;__ _(3_)_搅__拌____。
┃ 溶液
4.有些物质溶于水通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这表明物质溶于水 会出现__吸__热____现象或___放__热___现象。例如 NH4NO3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 __降__低____,NaOH 固体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__升__高____。
┃ 溶液
┃ 溶液
1.一种或几种物质_分__散__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均__一__的__、__稳__定___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溶液是由__溶__质____和___溶__剂___两部分组成的,由此推知溶液属于 ___混___合__物__(填物质分类),溶液的质量=____溶__质____质量+____溶__剂____质量。
饱和盐水的动力粘度
![饱和盐水的动力粘度](https://img.taocdn.com/s3/m/6f2479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8.png)
饱和盐水的动力粘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饱和盐水的动力粘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饱和度达到100%的盐水的粘度。
盐水是指水中溶解了盐类的液体,盐溶解在水中会影响水的性质,其中一个重要的性质就是影响了水的黏性,即粘度。
盐水的粘度会随着盐溶解度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形成了饱和盐水的动力粘度。
饱和盐水的动力粘度在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在海洋工程、化工工程、生物工程等领域中,饱和盐水的动力粘度都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参数。
比如在海洋工程中,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其动力粘度会影响海洋运输、海洋工程建设等方面;在化工工程中,盐水溶解度的调节可以影响反应速率、物料传递等过程;在生物工程中,细胞培养液中的盐水浓度会影响细胞的生长繁殖等过程。
盐水的黏度是由盐的种类、含量、温度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通常情况下,盐水的黏度随着盐溶解度的增加而增加。
对于纯水来说,其黏度是很小的,而当盐溶解度达到饱和时,盐水的黏度会显著增加。
这是因为盐溶解在水中会破坏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从而增加了水的黏性。
饱和盐水的动力粘度对于流体的流动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黏度较大的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阻力,从而影响了流体的速度和稳定性。
在海洋工程中,海水的动力粘度影响了海洋水流的速度和方向,进而影响了船舶的航行。
在化工工程中,盐水的动力粘度会影响管道输送液体的流速和压力,从而影响了生产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会根据具体情况调节盐水的浓度,以达到最佳的流动效果。
比如在海洋工程中,为了降低海水的动力粘度,可以通过淡化处理来减少盐水中的盐含量;在化工工程中,可以通过控制盐水的浓度来达到最佳的反应速率。
饱和盐水的动力粘度是一个重要的工程参数,对于流体的流动特性和工程的稳定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和控制盐水的动力粘度有助于提高工程效率和保障工程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更加深入地了解饱和盐水的动力粘度,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第二篇示例: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动力粘度。
福州市华伦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课后培优)
![福州市华伦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课后培优)](https://img.taocdn.com/s3/m/847390d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d.png)
一、填空题1.按要求填空:(1)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的颜色为:___________,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写出工业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钙,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已知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为:MnO2+4HCl(浓)ΔMnCl2+Cl2↑+2H2O,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MnO2+4HCl(浓)ΔMnCl2+Cl2↑+2H2O(3)有一种“地康法”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①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工业生产中常用氨气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Cl2泄漏。
若Cl2有泄漏,可以观察到有大量的白烟(为NH4Cl固体生成,同时会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某化学实验室需要480mL,0.5mol/L的稀硫酸,现欲用18.4mol/L的浓硫酸配制,配制步骤包括: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②转移③定容、摇匀④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⑤洗涤⑥稀释并冷却至室温⑦轻摇。
完成下列问题:(1)正确的操作步骤为(填入序号)___。
选用的主要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__、____。
(2)应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__(从下列中选用A.10 mL B.25 mL C.50 mL D.100 mL)。
(3)下列关于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
A.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 B.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固体或稀释液体C.溶液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中 D.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要用玻璃棒引流(4)下列情况中,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大的是____。
侯式制碱法原理与简单流程图
![侯式制碱法原理与简单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e409d11bba0d4a7303763ad7.png)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之阿布丰王创作学员编号:年级:高三课时数:3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授课主题侯式制碱法原理和简单流程教学目的侯氏制碱法在上海高考中占有比较特殊的地位,出现的几率较大;常考的知识点是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温度的选择、母液的成分、处理及与氨碱法的优劣比较,学生在温度的控制和母液的处理上出现的错误几率较大。
教学内容1.【2013年上海高考6】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A.原料利用率高 B.设备少C.循环利用的物质多 D.原料易得2.【2012年上海高考八】碳酸氢铵是一种重要的铵盐。
实验室中,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可制得碳酸氢铵,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可制得纯碱。
完成下列填空:41.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过程中,先有________晶体(填写化学式)析出,然后晶体溶解,最后析出NH4HCO3晶体。
3.【2010年上海高考27】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完成下列填空: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B除杂质(沉淀剂A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B的化学式。
A B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纵依次为:取样、、沉淀、、、冷却结晶、、烘干。
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发生的现象是。
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
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D最主要的成分是(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
5)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加入石灰水发生氨。
加石灰水后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滤液D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
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
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暗示为:(注明你的表达式中所用的有关符号的含义)内容回顾4.【2005年上海高考五26(A )】我国化学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暗示如下:(1) 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2) 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石酸铵 硫氰酸铵 硫代硫酸铵 钒酸铵 物质 氢氧化钯(II) 乙酸钡 砷酸钡 叠氮化钡 溴酸钡 溴化钡 碳酸钡 氯酸钡 氯化钡 氯酸钡 铬酸钡 氰化钡 亚铁氰化钡 氟化钡 氟硅酸钡 甲酸钡 磷酸氢钡 亚磷酸氢钡 氢氧化钡 碘酸钡 碘化钡 钼酸钡 硝酸钡 亚硝酸钡 草酸钡 氧化钡 高氯酸钡 高锰酸钡 焦磷酸钡 硒酸钡
100
135
135 2.2×10 4
-2
135
8.736×10-5 8.3 11.1 14.4 2.697×10 78.7 122 180 72.5 75.4 68.4 76 84.7 136 6.046×10 188 6.235×10 64 76.6 1.292×10-12 4.642×10-2 108 104 124 123 130 130 220 2.727×10-2 1.352×10-6 4.351×10-7 3.246×10-5 2.313×10-3 2.266×10-12 282 325 407 4.277×10 25 1.1 0.08 0.3 3.63 0.4 4.82 0.56 25 6.57 9.3 8.34 0.66
锕、氨、铵
物质 氢氧化锕(III) 氨 叠氮化铵 苯甲酸铵 碳酸氢铵 溴化铵 碳酸铵 氯酸铵 氯化铵 氯铂酸铵 铬酸铵 重铬酸铵 砷酸二氢铵 磷酸二氢铵 氟硅酸铵 甲酸铵 磷酸一氢铵 硫酸氢铵 酒石酸氢铵 碘酸铵 碘化铵 硝酸铵 高碘酸铵 草酸铵 高氯酸铵 高锰酸铵 磷酸铵 硒酸铵 硫酸铵 亚硫酸铵 化学式 Ac(OH)3 NH3 NH4N3 NH4C7H5O2 NH4HCO3 NH4Br (NH4)2CO3 NH4ClO3 NH4Cl (NH4)2PtCl6 (NH4)2CrO4 (NH4)2Cr2O7 NH4H2AsO4 NH4H2PO4 (NH4)2SiF6 NH4HCO2 (NH4)2HPO4 NH4HSO4 NH4HC4H4O6 NH4IO3 NH4I NH4NO3 (NH4)5IO6 (NH4)2C2O4 NH4ClO4 NH4MnO4 (NH4)3PO4 (NH4)2SeO4 (NH4)2SO4 (NH4)2SO3 96 70.6 47.9 105 73 54 2.2 12 3.21 16.4 155 118 163 150 1.88 102 42.9 62.9 29.4 0.289 25 18.2 33.7 22.7 39.5 33.2 0.374 29.2 25.5 11.9 60.6 16.1 68.1 0° C 88.5 16 10° C 70 20° C 4×10-4 56 25.3 20 21.7 76.4 100 28.7 37.2 0.499 34 35.6 48.7 37.4 18.6 143 68.9 100 2.7 2.6 172 192 2.7 4.45 21.7 0.8 26.1 115 75.4 60.8 126 78 68.8 6.09 37.7 182 242 75.1 46.4 41.4 0.637 39.3 46.5 28.4 83.2 30° C 44.5
-5 -4
2.32 16.1 125
2.45
2.72 16.43 7.753×10-4 6.170×10-4 209
4.5 8.575× -3 10 16.1 0.189 9×10-2 64.6 0.182
2.25 1.8 0.518 16.6 4.303×10-3 0.173 0.24 66 4.099×10
CdCl2 Cd(CN)2 Cd2Fe(CN)6 CdF2 Cd(HCO2)2 Cd(OH)2 Cd(IO3)2 CdI2 Cd(NO3)2 CdC2O4.3H2O Cd(ClO4)2 Cd3(PO4)2 CdSeO4 CdSO4 CdS CdWO4 Cr(NO3)3 Cr(ClO4)3 Cr2(SO4)3 · 18H2O Hg2(N3)2 Hg2Br2 Hg2CO3 Hg2Cl2 Hg2CrO4 Hg2(CN)2 Hg2(ClO4)2) Hg2SO4 Hg(C2H3O2)2 Hg(C7H5O2)2 · H2O Hg(BrO3)2 · 2H2O HgBr2 Hg(ClO3)2 HgCl2 Hg(CN)2
2.448×10-4 7.86 7.298×10-4 2.868×10-7 7.761×10-4 1.096×10-10 1.561×10-20 3.109×10-11 1.352×10-7 3.144×10-4 3.622×10
-4
10.4
7.998×10-2 20° C 5.6×10-3 0.112 0.663 20° C 1.363×10-5 20° C 0.8 20° C 11.6 5.61 95.6 1.882×10 2.6 74.5 34.7 3.629×10 45
(NH4)2C4H4O6 NH4SCN (NH4)2S2O3 NH4VO3 化学式 Pd(OH)2 Ba(C2H3O2)2 Ba3(AsO4)2 Ba(N3)2 Ba(BrO3)2 BaBr2 BaCO3 Ba(ClO3)2 BaCl2 Ba(ClO2)2 BaCrO4 Ba(CN)2 Ba2Fe(CN)6 BaF2 BaSiF6 Ba(HCO2)2 BaHPO4 BaHPO3 Ba(OH)2· 8H2O Ba(IO3)2 BaI2 BaMoO4 Ba(NO3)2 Ba(NO2)2 BaC2O4· 2H2O BaO Ba(ClO4)2 Ba(MnO4)2 Ba2P2O7 BaSeO4
-3
1.83
0.16 0.38 67.6
102
115
129
152 104
8.79 0.264
129 348
氯化镉 氰化镉 亚铁氰化镉 氟化镉 甲酸镉 氢氧化镉 碘酸镉 碘化镉 硝酸镉 草酸镉 高氯酸镉 磷酸镉 硒酸镉 硫酸镉 硫化镉 钨酸镉 硝酸铬 高氯酸铬 硫酸铬 叠氮化亚汞 溴化亚汞 碳酸亚汞 氯化亚汞 铬酸亚汞 氰化亚汞 高氯酸亚汞 硫酸亚汞 乙酸汞 苯甲酸汞 溴酸汞 溴化汞 氯酸汞 氯化汞 氰化汞
-3 -5
氮、镝
物质 一氧化氮 一氧化二氮 铬酸镝(III) 30° C
铒
物质 氢氧化铒(III) 30° C
钒
物质 五氧化二钒 物质 乙酸钆(III) 碳酸氢钆(III) 溴酸钆(III) 氢氧化钆(III) 硫酸钆(III) 氯化钙 乙酸钙 砷酸钙 叠氮化钙 0° C 10° C 30° C
钆、钙、锆、镉、铬、汞、钴、硅
BaSO4 BaS BiAsO4 Bi(OH)3 BiI3 BiPO4 Bi2S3 Pt(OH)2 PtBr4 PuF3 PuF4 Pu(IO3)4 化学式 NO N Dy 2O 2(CrO4)3· 10H2O 化学式 Er(OH)3 化学式 V2O5 化学式 Gd(C2H3O2) · 4H2O Cd(HCO3)3 Gd(BrO3)3 · 9H2O Gd(OH)3 Gd2(SO4)3 CaCl2 Ca(C2H3O2)2 · 2H2O Ca3(AsO4)2 Ca(N3)2 3.98 59.5 37.4 3.3 64.7 36 50.2 70.1 0° C 10° C 0° C 10° C 0° C 10° C 2.88 4.89
说明:分享者在此对未知姓名的制作者深表感谢!同时希望受益者多多分享自己的珍藏好东西! 物质 化学式 0° C 10° C 20° C 30° C
溶解度表以化学品中特征元素的拼音顺序排列。所有数据都为1atm下的数据,单位为g/100cm3。 钡、铋、铂、钚、氮、镝、铒、钒、钆、钙、锆、镉、铬、汞、钴、硅、铪、氦、钬、镓、钾、金、钪、镧、锂 、钋、镨、氢、铅、铷、铯、钐、砷、铈、锶、铊、碳、铽、锑、铁、铜、钍、锡、氙、锌、溴、氩、氧、铟、
-2 -6 -3 -4
18.6
9.7×10-2 87.9 150 195 58.9
152
455
碘酸汞 碘化汞 草酸汞 硫化汞 硫氰酸汞 溴酸钴 溴化钴 氯酸钴 氯化钴 氟化钴 氟硅酸钴 碘酸钴 碘化钴 硝酸钴 亚硝酸钴 高氯酸钴 硫酸钴 二氧化硅
Hg(IO3)2 HgI2 HgC2O4 HgS Hg(SCN)2 Co(BrO3)2 · 6H2O CoBr2 Co(ClO3)2 CoCl2 CoF2 CoSiF6 · 6H2O Co(IO3)2 · 2H2O CoI2 Co(NO3)2 Co(NO2)2 Co(ClO4)2 CoSO4 SiO2 化学式 Hf(OH)3 He Ho(OH) Ho 3)3· 2(SO4 8H2O 化学式 Ga(OH) Ga2(C2O 3 4)3· 4 Ga 2O 2(SeO4)3· 16H2O KC2H3O2 K3AsO4 KN3 KC7H5O2 41.4 46.2 65.8 216 233 0° C 10° C 0° C 10° C 25.5 30.5 84 7.6×10
45 120
55 144
63 170 2.15 0.48
70.5 208 0.84 30° C
钯、钡、铋、铂、钚
0° C 10° C 20° C 4.106×10-10 5.247×10-14 58.8 12.5 0.29 98 20.3 31.2 43.9 62 16.1 0.44 101 26.9 33.5 44.6 72 2.586×10 17.4 0.65 104 1.409×10 33.9 35.8 45.4 2.775×10-4 80 9.732×10-3 0.159 26.2 28 0.16 2.8×10 31.9 1.3×10-2 0.687 1.67 182 4.95 50.3 2.48 201 6.67 60 3.89 3.5×10 223 6×10
-2
2.372×10-3 6×10-3 1.1×10-2 2.943×10-25 6.3×10-2 45.5 91.9 135 43.5 162 47.7 112 180 52.9 1.36 118 1.02 203 89.6 0.24 97.4 0.4 104 36.1 1.2×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