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落实情况评估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落实情况评估实施方案
一、课程管理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全面落实“纲要”提出的“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严格按国家课程标准指导和管理教育工作,深化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认真落实《卢龙县教育局关于课程管理的实施意见》。
二、课程管理的总体目标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标准,努力按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探索与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相适应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教学新途径新形势,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全面贯彻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科学安排地方课程,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并完善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管理制度,突出学校校本课程特色。
3、根据新课程计划和标准的精神,制定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教师不断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并认真实施努力实践、探索,形成学校对师生的科学评价体系。
4、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形式,不断总结反思已形成学校课程管理的系列经验。
三、课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1、树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新理念。认真组织全体老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新理论、新信息、新经验,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认真地讨论,以使全体老师树立起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为新课改奠定理论基础。
2、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根据国家和河北省的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合理协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关系,科学安排学校课程表、学生活动安排表和学生在校时间作息表,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是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3、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组织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着力抓好教师的校本培训。结合课程改革实际需要,采取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热点研讨、经验介绍等形式,引导教师解决课改中的实际为题,使教师确立新观念、掌握新技术,有效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4、竭力开发校本课程,突出校本重点,形成学校特色。
5、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各年级都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组织备课、上课、评课,反复开展教评活动。通过上课、听课评课,互相学习,互相观摩,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努力使自己年级组老师的课成为优秀课、优良课。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有效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
6、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扎扎实实开展校本研究。围绕校本教研课题,开展试验研究活动,以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7、注重开展课程改革评价。一是评价目标要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入手。不仅要评价智力因素,还要重视对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二是要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学生、教师、家长、领导“四结合”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多元评价的功能。三是注重评价方式多样化。重在鼓励、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程、学会做人的
积极性。四是拟定“小学生主动性发展水平评价标准”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8、加强新课改工作的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实施新课改的各项的制度,如:“校本研究制度”、“常规教学制度”、“检查评比制度”、“总结反馈奖励表彰制度”、“经费划拨制度”等等,发挥科学的制度在新课改中的保障作用。
四、课程管理督察的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坚持“四实作风”(摸实情、说实话、办实事、讲实效)。为了搞好课程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大队辅导员、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课程管理小组,确保三级课程的顺利实施。
2、加强理论学习,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结合课改研究实际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讨论,以便增强实施的科学性,克服盲目性。
3、加强管理,落实“五个到位”。①建立健全适应新课改实施操作的管理制度、办法及评价体系。力争强化、细化、活化、量化等课改管理制度到位。②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四超前”。即领导超前学理论,实验教师超前培训,任务超前布置,方案超前拟定。以使课改管理理论认识到位。③充分发挥教导处在课改中的职能作用。教导处要科学安排学校“三表”,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表。不断围绕课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科研试验工作,不断提高课改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以使课改管理职责与行为到位。④坚持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极大的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力求到达“轻负高质”,以使课改研究的成果到位。
4、加强课改实施的师资培训工作,加大力度培养课改骨干教师,进一步实施“名师工程”,学校把课改骨干教师作为名是培养对象。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为课改骨干教师提供优惠政策,优先安排骨干教师赴外地参观学习,为骨干教师聘请专家学者“传帮带”,以使骨干教师发挥更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5、加强课改实施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探讨活动,以使课改研究不断深入。
6、聘请有关课改专家为学校课程改革顾问,定期请他们来校作专题学术报告、辅导教师上课,请他们评课指导,以提高学校课程改革的水平。
7、确保课程改革的经费投入。学校设立课程改革专项经费,保证课程改革工作所需的资金注入,以使学校课程改革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