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小鞋店》优秀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小鞋店》优秀教案设计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小鞋店》优秀教案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小鞋店》优秀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的优点。

基于以上的安排,本节课作了如下设计:1.利用知识的迁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统计意识,也形成了基本的统计数据的能力,利用知识的迁移,着眼于“引”,启发学生去“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新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放性思维。

2.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设计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完成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的过程后,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

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和表示数据的优点,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数据整理的结果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都得到提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好吗?它和本节课的学习有关哟!出示谜语:小小两只船,没桨又没帆。

白天带它到处走,黑夜停在床跟前。

学生自主猜谜。

(如果没有学生猜出,师公布答案:鞋)师:淘气和同学们想开一家小小鞋店,应该怎样进货呢?我们一起来帮一帮他们吧!(板书课题)⊙探究新知1.确定调查的内容。

选两名同学到前面模拟开鞋店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忙进货。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进货”需要调查哪些内容?(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师巡视倾听)个体汇报:预设生1:应进一些款式新颖的鞋。

生2:应主要考虑鞋号的问题,应调查一下同学们都穿多大号码的鞋。

生3:我也认为应根据同学们的鞋号去进货。

生4:……2.以本班学生为例,对学生们的鞋号进行调查。

(1)小组讨论调查方法。

(2)指名汇报。

(3)选两名鞋店成员,一名调查女生鞋号,另一名调查男生鞋号。

《小小鞋店》教案

《小小鞋店》教案

《小小鞋店》教案《小小鞋店》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小小鞋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数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一年级上册——“分类”,二年级下册——“调查与记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

本单元主要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所用的方法有列表、画图等。

为后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认及平均数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在学生调研中我发现学生在以往学习中积累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经验,他们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如举手、投票等。

在整理数据方面会用填统计表、画正字、写符号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整理。

可见学生已初步积累了数据整理和表示的方法和经验,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了解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2、在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呈现数据的结果,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过程中,体会数据的价值。

3、在活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在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呈现数据的结果,能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过程中体会数据的价值。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教学策略: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要解决开鞋店“进货”问题,需要知道我们班同学的鞋号,因此分组调查班中同学的鞋号,从班里要开“小小鞋店”这一实际需要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对“进货”需要调查鞋号、款式、进价等问题的思考,引发对调查数据的研究和讨论。

教学策略:通过分男、女生两个小组分别调查鞋号,引导学生体会收集数据的方式,并从中体会数据于现实生活,以及收集数据的随机性。

学生在调查数据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活动二:学生独立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学习画点线图整理数据。

由于统计表比较乱,所以需要进行整理。

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原始数据,学习用点线图整理数据的方法,从中体会数据整理的多样性,以及数据整理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整理数据的有序性可以使数据的准确性更高,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小小鞋店》说课稿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小小鞋店》说课稿

小小鞋店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小小鞋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理与表示数据第1课时的内容。

它属于数学四个板块中统计的内容,统计是在二年级下册开始学习的。

二年级下册的重点是“调查与记录”,即是为了解决问题先展开调查,收集数据。

本册的重点则是“数据的整理和表示”,这是在收集数据与分析数据之间要做的一件重要工作。

教材通过鞋店“进货”的情景,提出了四个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调查、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并作出统计决策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第一个问题是了解鞋店进货前需要调查的对象和目的;第二个问题是尝试整理和表示淘气班调查的数据;第三个问题是学习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第四个问题是作出统计决策,实现调查的目的。

2、学情分析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掌握了通过投票、举手等方式调查收集数据,画正字、写个数、用符号等不同的方法表示数据,能够通过图表得到数学信息。

同时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在一些操作过程中,能够自然地想到“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这些内容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

但像画X这种方法还是第一次出现。

虽然它也是用符号表示数据,但整理的过程跟学生之前学过的方法不一样。

因此这种整理表示数据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教学目标:1、结合淘气班模拟开鞋店所调查的数据,尝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过程,探索借助画图方式整理数据和表示数据的方法。

2、根据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特征,作出推断或决策,实现调查数据的初衷。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对调查的初始数据进行整理,并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难点:在经历调查、整理、表示和分析数据,体会调查数据的初衷,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女生鞋号统计结果、数线、习题小黑板学具:每组一份学习单1,每人一份学习单2二、说教法和学法为了实现确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小小鞋店∣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小小鞋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小小鞋店。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鞋子的基本知识,包括鞋子的种类、鞋码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根据脚型选择合适的鞋子。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鞋子的基本种类,掌握鞋码的计算方法,学会根据脚型选择合适的鞋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鞋子的种类,鞋码的计算方法,如何根据脚型选择合适的鞋子。

难点:鞋码的计算方法,如何根据脚型选择合适的鞋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鞋子样品、鞋码表、脚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各种鞋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鞋子的名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鞋子样品,了解鞋子的基本种类,并尝试说出鞋子的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鞋码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鞋码的计算。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根据自己的脚型选择合适的鞋子,并计算出鞋码。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鞋子的种类、鞋码的计算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鞋子。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列举出生活中见过的鞋子种类。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脚测量鞋码,并记录下来。

3. 家长协助孩子去鞋店选购合适的鞋子,并记录购买的鞋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鞋子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脚型与鞋子选择的讲解还不够详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7单元《小小鞋店》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7单元《小小鞋店》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小小鞋店》教案讲授新课一、明确调查目的师:说一说,可以怎样进货?反馈:可以调查同学们的鞋号,多的就多进些。

男生和女生穿鞋的颜色和款式都不同,可以将男生和女生分开调查。

……二、整理数据师:听了大家的建议后,很快淘气就对全班同学穿的鞋号进行了调查。

课件出示:师:怎么整理一下这些数据呢?反馈:我把相同鞋号的放在一起……女生穿32号鞋的有一位……数据太多、太乱,不好整理呀!学生分小组交流,然后观汇报结果。

师:大家能找到一种简捷、明了的记录方法,很快就知道每种鞋号的人数吗?师:我们的好朋友妙想找到了一种记录的方学生分组交流,然后自由说说。

同伴相互交流,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有点疑惑,摇头。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由说说,为后面的整理数据做准备。

通过说一说、看一看,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引入画图的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法。

课件出示:妙想是这样做的,你看懂了吗?再接着画下去。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1)妙想是用什么方式整理的数据?(2)以“男生鞋号”为例,看看她是怎样做的?反馈:妙想是用画图的方式整理数据的。

先画一条横线,并在横线上有序地标记出所有可能的鞋号。

每记录一个鞋号,就在对应的数字上面画一个“✕”。

师:你能接着画下去吗?三、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师:你从整理后的数据发现了什么?反馈:男生的鞋最大号码是38号,最小号码是33号。

学生独自看一看,然后同桌之间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学生独自画一画,然后全班展示。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采用学习提示的方式引导学生看图,目的性明确,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

通过看图,让学生做出合理的分析,感受画图方式的优越性。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小小鞋店北师大版教案:小小鞋店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2. 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

3. 学习鞋码与身高之间的关系。

4. 设计一家小小的鞋店,并进行销售。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学生能够理解鞋码与身高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进行相关的计算。

3. 学生能够设计一家小小的鞋店,并进行销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以及鞋码与身高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设计一家小小的鞋店,并进行销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鞋子、身高尺。

2. 学具:练习本、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鞋子的大小。

2. 认识长度单位:介绍厘米、分米、米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鞋子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3. 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让学生使用尺子测量自己的身高,并记录下来。

4. 学习鞋码与身高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鞋码与身高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5. 设计一家小小的鞋店:让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家小小的鞋店,包括鞋店的名称、鞋子的种类和价格等。

6. 销售: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销售活动。

六、板书设计1.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2. 鞋码与身高之间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自己的鞋子作为例子,测量鞋子的大小,并计算出自己的鞋码。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计算出适合自己的鞋码,并解释原因。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以及鞋码与身高之间的关系。

在设计一家小小的鞋店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7.1《小小的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7.1《小小的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7.1《小小的鞋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小小的鞋店》这一章节。

这一章节主要让我们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学习,大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大家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尺子、鞋子模型学具:练习册、尺子、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大家观察教室里的地板,我们用什么单位来测量地板的长度呢?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一下。

2. 讲解长度单位:我们通常用米和厘米来测量长度。

1米等于100厘米。

老师这里有一把尺子,大家来看一下,从0到20厘米,每10厘米有一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1厘米。

3. 例题讲解:假设我们有一双鞋,长度为25厘米,我们如何用米来表示呢?我们可以将25厘米除以100,得到0.25米。

所以,这双鞋的长度为0.25米。

4.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拿出练习册,做第1题。

假设有一双鞋,长度为18厘米,我们如何用米来表示呢?大家完成后,我们可以一起讨论答案。

5. 讲解换算关系:我们不仅可以用米和厘米来表示长度,还可以进行它们之间的换算。

1米等于100厘米,1厘米等于0.01米。

6. 例题讲解:假设我们有一双鞋,长度为40厘米,我们如何换算成米呢?我们可以将40厘米乘以0.01,得到0.4米。

所以,这双鞋的长度为0.4米。

7.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继续做练习册的第2题。

假设有一双鞋,长度为35厘米,我们如何换算成米呢?大家完成后,我们可以一起讨论答案。

六、板书设计长度单位:米、厘米换算关系:1米=100厘米,1厘米=0.01米七、作业设计答案:1. 1米、2米、3米、4米2. 0.5米、1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掌握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小小鞋店》教学设计(5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小小鞋店》教学设计(5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小小鞋店》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小小鞋店》教学设计《小小鞋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按照不同的标准,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描述,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2、学习表示数据的方法,尝试用直观明了的方式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有关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体验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对数据简单的统计整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法:创设情境与引导学习相结合。

学法:动手操作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穿的鞋是多大号的呢?今天淘气班的同学们想开一个模拟的鞋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分析统计表。

这就是淘气班所有同学的鞋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自由发言,然后全班汇报)(2)绘制统计图。

为了更直观的看出全班同学鞋号的情况,还有什么好办法?引导学生回答出绘制统计图。

(3)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学会了制作统计图,(课件出示几个以前学过的统计图),这些你们还记得吗?(4)(课件出示80页的统计图)瞧.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先小组商量商量,然后再独立解决在书上!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商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独立完成在书上.教师巡视全班,对个别又困难的小组或个人予以及时的帮助,大部分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全班订正。

(5)简单的分析。

A: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自己说说!B:学生在自己说的基础上,教师请人说给大家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三、当堂训练.1、练一练第2题。

(课件出示2题的统计图。

)要求:(1)学生独立审题,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师组织个别学生汇报自己的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教案:小小鞋店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第7.1节《小小鞋店》。

我们将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学习如何计算不同鞋子数量的总和,以及如何进行找零。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法计算两种或多种鞋子的总数量。

2. 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减法计算顾客购买鞋子后需要找回的零钱。

3. 学生能够运用数数和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加法计算多种鞋子的总数量。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减法计算顾客购买鞋子后需要找回的零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鞋子模型、计算器、鞋码标签。

2. 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我们是一家小小鞋店,我们要计算一下我们有多少双鞋子。

2. 讲解鞋码标签:让学生了解鞋码标签上的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如何计算鞋子的数量。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鞋子,计算出他们所选择鞋子的总数量。

4. 全班交流:每组汇报他们的计算结果,我们一起讨论如何计算出正确的数量。

5.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例题,如:我们有3双运动鞋和2双皮鞋,请问我们一共有多少双鞋子?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6. 随堂练习:出示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7. 计算找零:讲解顾客购买鞋子后如何计算找回的零钱,如:顾客购买了一双鞋子,价格为25元,给了50元,请问需要找回多少元?8.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找零练习,每组自行设计一些购买场景,进行计算找零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加法计算:3双 + 2双 = 5双2. 减法计算:50元 25元 = 25元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7.1节的题目。

2. 设计一道类似的题目,如:我们有4双运动鞋和3双皮鞋,请问一共有多少双鞋子?答案:7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如何计算多种鞋子的总数量,以及如何进行找零计算。

小小鞋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小小鞋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案小小鞋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元、角、分的概念,能够熟练地进行货币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购物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货币的认识:元、角、分2. 货币的计算:元与元、元与角、元与分、角与角、角与分、分与分之间的换算和计算3. 购物活动:小小鞋店购物体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货币的认识和计算2. 教学难点:货币的换算和计算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货币模型、计算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货币,让学生认识元、角、分,并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新课:讲解货币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熟练掌握计算技巧。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小鞋店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小鞋店2. 板书内容:货币的认识:元、角、分货币的计算:元与元、元与角、元与分、角与角、角与分、分与分购物活动:小小鞋店购物体验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购物清单,包括物品名称、价格、数量,并计算出总价。

2. 家长协助,让孩子在家中进行一次购物实践,记录购物过程和计算结果。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货币的认识和计算有了深入的了解,购物活动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货币的换算和计算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要继续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货币的换算和计算一、元、角、分的换算关系1. 1元 = 10角2. 1元 = 100分3. 1角 = 10分这些换算关系是货币计算的基础,学生需要牢记。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换算关系表,让学生进行跟读和默写。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小鞋店|北师大版教案:小小鞋店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购物结算》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购物情景,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学会使用加法计算总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加法计算总价。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学会使用加法计算总价。

难点: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小鞋子模型、价格标签等。

学具:练习本、笔、小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模拟一个小小鞋店,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的角色,进行购物结算的实践操作。

2. 讲解知识点:通过实践情景,我会向学生介绍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只鞋子的单价是30元,买两双鞋子的总价就是60元。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一起解答。

例如,如果一双鞋子的单价是25元,买三双鞋子的总价是多少?答案是75元。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一只铅笔的单价是5元,买三只铅笔的总价是多少?答案是15元。

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自己在购物时遇到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加法计算总价。

六、板书设计我将会在黑板上设计一个简单的板书,列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用加号连接它们,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本书的单价是25元,小明买了两本书,计算总价。

2. 一支笔的单价是10元,小红买了三支笔,计算总价。

答案:1. 25元 + 25元 = 50元2. 10元 + 10元 + 10元 = 30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实际购物情景中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小小鞋店(3)-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小小鞋店(3)-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 小小鞋店(3)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 小小鞋店(3)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小小鞋店》的第三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对不同种类的鞋子进行归类,并能够用数字和符号表示鞋子的数量。

具体内容包括:不同种类的鞋子、鞋码的认识、鞋子的数量表示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比较、分类不同种类的鞋子,并能够用数字和符号表示鞋子的数量。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用数字和符号表示鞋子的数量。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观察、比较、分类不同种类的鞋子,并能够用数字和符号表示鞋子的数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鞋子模型、鞋码标尺、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鞋店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鞋店里的鞋子种类和数量。

2. 讲解鞋码:教师讲解鞋码的认识,让学生了解鞋码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3. 分类练习:教师给出一些鞋子,让学生按照种类进行分类,并用数字和符号表示每种鞋子的数量。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观察、比较、分类鞋子,并用数字和符号表示鞋子的数量。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小鞋店1. 观察、比较、分类鞋子2. 鞋码的认识3. 数量表示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观察自己家里的鞋子,按照种类进行分类,并用数字和符号表示每种鞋子的数量。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鞋码的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对鞋子的观察、比较、分类,掌握了用数字和符号表示鞋子数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鞋码的认识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小小鞋店》(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小小鞋店》(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小小鞋店》【学习目标】1.结合鞋店“进货”这一情境,探索多种方式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表示,体现点线图的直观性。

2.对图中简单数据的分析,能作出推断和决策,实现调查数据的目的。

3.在活动的探究过程中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体验统计过程,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推断和决策。

【教具】学习单、两双鞋【学具】铅笔、直尺、橡皮本节课教学流程:环节一:情境导入,探索调查对象环节二:动手探究分享交流,探索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和如何整理表示数据环节三:分析数据,体会统计的意义环节四:理解应用,巩固练习环节五:总结归纳,提升学习能力环节一:情境导入,探索调查对象师:同学们,熟悉他们吗?(教师手拿着两双皮鞋)周一升国旗时,大家都要穿的,这是男生的鞋,这是女生的鞋。

现在我们三年级准备在校园开一个小小鞋店,准备卖这两种鞋,现在鞋店需要到工厂去进货,进一些鞋子回来卖给大家。

如果你是鞋店老板,在进货之前你会重点考虑什么呢?学生说,需要考虑鞋子的价格、质量、数量、鞋号等。

这就是一个鞋店进货完整的进货考虑。

师追问:干嘛调查鞋号呢?学生说:调查鞋号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脚的大小,买的太大、太小了穿不了。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实物情景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情景理解的难度,拉进学生和鞋店的距离,让学生清楚鞋店“进货”的意思,清楚调查的对象和目的,同时让学生能理解我们解决的问题就是来自于生活中真实的问题,体会到为什么调查的意义,进货需要根据每个鞋号的多少来进货,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环节二:动手探究分享交流,探索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和如何整理表示数据师:调查整个三年级,人太多了,我调查了三5班,这是三5班男生和女生的鞋号,如果你是老板,看到表格有什么想说的?生:表格有点乱、鞋号都在30多号、34号的最多等这时学生的感受就可以引出还得将这些数据整理整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教案:小小鞋店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我们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小小鞋店。

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关于鞋子的知识,通过学习,大家能够理解不同种类的鞋子以及它们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种类的鞋子以及它们的特征。

2.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鞋子的特点。

3. 能够进行鞋子的分类和比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鞋子以及它们的特征。

难点: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鞋子的特点,以及能够进行鞋子的分类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鞋子模型、图片、卡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请大家看看自己的鞋子,思考一下,你们知道有哪些不同种类的鞋子吗?它们有什么特征?2. 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关于小小鞋店的知识,请大家跟着我一起走进小小鞋店,探索鞋子的奥秘。

3. 教学讲解:我会给大家展示不同种类的鞋子,请大家认真观察,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然后,我会带领大家学习如何进行鞋子的分类和比较。

4. 实践环节:请大家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鞋子,用彩色笔在卡片上画出这种鞋子的特点,并写上相应的描述。

5. 展示环节: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给大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

6. 练习环节:请大家拿出笔记本,我将给大家出一些关于鞋子的题目,请大家认真思考,并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小鞋店1. 认识不同种类的鞋子以及它们的特征。

2.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鞋子的特点。

3. 能够进行鞋子的分类和比较。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家人的鞋子,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爸爸的鞋子是运动鞋,上面有耐克的标志,妈妈的是高跟鞋,上面有亮片。

2. 请同学们尝试对自己的鞋子进行分类和比较。

答案:我将我的鞋子按照颜色分类,红色的一类,蓝色的一类;然后按照款式进行比较,运动鞋和皮鞋相比,运动鞋更舒适。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教案:小小鞋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购物中的数学》,主要包括了第二章《小小鞋店》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购物的情景,学会使用元、角、分进行支付和找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元、角、分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支付和找零。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支付和找零。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元、角、分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鞋店模型、鞋子、货币模型、计算器。

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些货币模型和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小鞋店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如何进行支付和找零。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学讲解:教师讲解元、角、分的关系,如何进行支付和找零。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购物时如何使用货币进行支付。

4. 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货币模型和计算器进行支付和找零。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引导学生理解元、角、分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6.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及时进行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小鞋店元角分10 1 11 10 101 1 10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购物的情景,并完成支付和找零。

方式一:使用一张50元和一张10元的纸币支付,得到找回5元。

方式二:使用四张10元的纸币,一张5元的纸币和一张1元的硬币支付,得到找回1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小小鞋店的案例,让学生学习了元、角、分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小小鞋店》教学设计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小小鞋店》教学设计

北师大三年级下册《小小鞋店》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了解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2、在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呈现数据的结果,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的过程中,体会数据的价值。

3、在活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呈现数据的结果,能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过程中,体会数据的价值。

教学难点: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表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课之前,咱们先来聊一聊,你们平时有和爸爸妈妈去买过鞋子吗?买鞋子之前你会考虑哪些问题呢?生:鞋子的款式(追问:你喜欢什么款式?)2、你还想到什么?生:型号3、(每个人的鞋号也不一样)生:颜色4、(你喜欢什么颜色?你呢?每个人喜欢颜色的也不一样。

)生:价钱、质量、舒不舒服……5、通过刚才的聊天,吴老师发现同学们对鞋子都有自己的想法,等会儿上课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刚刚一样,有任何的想法都可以举手发言。

你们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上课了。

二、探究新知1、今天这节课,我们也要来研究与鞋子相关的内容。

2、探究:什么鞋号的多进一些,什么鞋号少进一些?(1)淘气他们班想要在六一儿童节的跳蚤市场上模拟开一家鞋店,根据班里同学的投票结果他们已经选定了屏幕中的两双男款鞋和女款鞋,此时你能看到它们的鞋号都是一一35号。

(2)那淘气现在可以去进货了吗?(生:不行)(3)你有什么想法?(生:每个人的鞋号不一样,不一定都是35号的)追问:你的鞋子是几号的?你呢?(4)是啊,每个人的鞋号都不一样,因此还要考虑什么问题?一一(鞋号问题)。

那淘气就想知道,他应该什么鞋号的多进一些,什么鞋号少进一些?(PPT出示)你们能帮帮他吗?(生:要去调查一下淘气班里的学生的鞋号,作好记录,比如35号的人数多一些就35号鞋子多进一些,34号人数多一些就34号鞋子多进一些。

)(生:……)点评:也就是说,我们要先去调查学生的鞋号。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7.1《小小的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7.1《小小的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7.1《小小的鞋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分析1.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的教学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反复练习,在实际问题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策略,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教材的题目涉及到了加、减法,同步考查了学生对基本计算技能的掌握情况。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道解决问题的策略;2.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3.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4.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2.1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一道小小的数学问题:小张家的鞋店每天要送鞋20双,每次送到两家人家,每家送4双,请问小张一天要送鞋多少次?2.2 教材特点本节课的教材案例非常简单,但是却涵盖了本学期所学的加减法。

这样的教学案例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用能力。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1.知道解决问题的策略;2.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3.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4.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3.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灵活应用在实际情境中。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

3.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老师在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尝试想出如何解决小张鞋店的问题。

在上课时,老师让学生步入情境,模拟小张鞋店送鞋的实际情况,通过观察、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学习新知识老师通过语言、图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再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知识点的讲解。

第三步:练习应用老师通过多种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归纳总结老师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小鞋
店》优秀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的优点。

基于以上的安排,本节课作了如下设计:
1.利用知识的迁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统计意识,也形成了基本的统计数据的能力,利用知识的迁移,着眼于“引”,启发学生去“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新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放性思维。

2.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设计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完成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的过程后,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

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和表示数据的优点,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根据数据整理的结果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都得到提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好吗?它和本节课的学习有关哟!
出示谜语:小小两只船,没桨又没帆。

白天带它到处走,黑夜停在床跟前。

学生自主猜谜。

(如果没有学生猜出,师公布答案:鞋)
师:淘气和同学们想开一家小小鞋店,应该怎样进货呢?我们一起来帮一帮他们吧!
(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确定调查的内容。

选两名同学到前面模拟开鞋店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忙进货。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进货”需要调查哪些内容?(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师巡视倾听)
个体汇报:
预设
生1:应进一些款式新颖的鞋。

生2:应主要考虑鞋号的问题,应调查一下同学们都穿多大号码的鞋。

生3:我也认为应根据同学们的鞋号去进货。

生4:……
2.以本班学生为例,对学生们的鞋号进行调查。

(1)小组讨论调查方法。

(2)指名汇报。

(3)选两名鞋店成员,一名调查女生鞋号,另一名调查男生鞋号。

(4)用表格记录调查结果。

(5)学生汇报并展示调查结果。

师:看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1:男生鞋最大号码是38号,最小号码是33号;女生鞋最大号码是37号,最小号码是32号。

生2:穿34号鞋和35号鞋的人比较多。

生3:男生穿34号鞋的人最多,有7人;女生穿34号鞋的人最多,有8人。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小结:通过统计表我们发现穿34号鞋、35号鞋的同学居多。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