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杆件的变形简单超静定问题

合集下载

拉压超静定问题

拉压超静定问题
L FN L EA
4、联立静力方程与力的补充方程求出所有的未知力。
三、注意的问题 拉力——伸长变形相对应;压力——缩短变形相对应。
例 设 1、2、3三杆用铰链连接如图,已知:各杆长为:
l1=l2、 l3=l;各杆面积为 A1=A2、 A3 ;各杆弹性模量为: E1=E2、E3。外力沿铅垂方向,求各杆的内力。
B
DC
1
3
2
l
A G
(a)
B
DC
解:、平衡方程:
1 32
l3
A
l1
E
A
(c)
Fx 0 FN1 sin FN 2 sin 0 Fy 0 FN1 cos FN 2 cos FN3 G 0
、几何方程——变形协调方程:
L1 L3 cos
补充方程:由力与变形的物理条件得:
FN1 FN 3
工程力学
拉压超静定问题
一、概念
1、静定:结构或杆件的未知力个数等于有效静力方程的个数, 只利用有效静力方程就可以求出所有的未知力。
2、超静定:结构或杆件的未知力个数大于有效静力方程的个数, 只利用有效静力方程不能求出所有的未知力。
3、多余约束:在超静定系统中多余维 持结构几何不变性所需要的杆或支座。
4、多余约束反力:多余约束对应的反力。
BDC
1
3
2
A G
5、超静定的分类(按超静定次数划分): 超静定次数=多余约束个数=未知力个数-有效静力方程个数。 二、求解超静定(关键——变形几何关系的确定) 步骤:1、根据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确定超静定的次数)。
2、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列出变形几何方程。 3、根据力与变形的物理条件,列出力的补充方程。
FN 2

超静定结构(精)

超静定结构(精)

第4章超静定结构§4.1 超静定结构特性●由于多余约束的存在产生的影响1. 内力状态单由平衡条件不能惟一确定,必须同时考虑变形条件。

2. 具有较强的防护能力,抵抗突然破坏。

3. 内力分布范围广,分布较静定结构均匀,内力峰值也小。

4. 结构刚度和稳定性都有所提高。

●各杆刚度改变对内力的影响1. 荷载作用下内力分布与各杆刚度比值有关,与其绝对值无关。

2. 计算内力时,允许采用相对刚度。

3. 设计结构断面时,需要经过一个试算过程。

4. 可通过改变杆件刚度达到调整内力状态目的。

●温度和沉陷等变形因素的影响1. 在超静定结构中,支座移动、温度改变、材料收缩、制造误差等因素都可以引起内力,即在无荷载下产生自内力。

2. 由上述因素引起的自内力,一般与各杆刚度的绝对值成正比。

不应盲目增大结构截面尺寸,以期提高结构抵抗能力。

3. 预应力结构是主动利用自内力调节超静定结构内力的典型范例。

§4.2 力法原理●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最基本方法超静定结构是具有多余联系(约束)的静定结构,其反力和内力(归根结底是内力)不能或不能全部根据静力平衡条件确定。

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过程一般是在去掉多余联系的静定基本结构上进行,并选取多余力(也称赘余力)为基本未知量(其个数等于原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根据基本体系应与原结构变形相同的位移条件建立方程,求解多余力后,原结构就转化为在荷载和多余力共同作用下的静定基本结构的计算问题。

这里,基本体系起了从超静定到静定、从静定再到超静定的过渡作用,即把未知的超静定问题转换成已知的静定问题来解决。

●基本结构的选择(解题技巧)1. 通常选取静定结构;也可根据需要采用比原结构超静定次数低的、内力已知的超静定结构;甚至可取几何可变(但能维持平衡)的特殊基本结构。

2. 根据结构特点灵活选取,使力法方程中尽可能多的副系数δij = 0。

3. 应选易于绘制弯矩图或使弯矩图限于局部、并且便于图乘计算的基本结构。

6-简单超静定问题

6-简单超静定问题
4、补充方程
FN 1l FN 3l cos EA cos EA FN 1 FN 3 cos 2
5、求解方程组得
FN 1 FN 2
F cos 2 1 2 cos 3
FN 3
F 1 2 cos 3
目 录
二、装配应力
构件的加工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对静定结构,加工误 差只是引起结构几何形状的微小变化,而不会在构件内引 起应力。但对静不定结构,加工误差就要在构件内引起应 力。这种由于装配而引起的应力称为装配应力。 装配应力是结构构件在载荷作用之前已具有的应力, 因而是一种初应力。
超静定结构中才有温度应力。
目 录
解题思路: 平衡方程:RA = RB 变形几何关系: 物理关系:
(t 时)
lT lF
lT l t
RB L
RB l lF EA
EA Lt
补充方程:
联立求解: RA RB EAt
EAt t Et A
目 录
一静定问题及超静定问题三基本静定系或相当系统是一个静定结构该结构上作用有荷载和多余约束力61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61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二多余约束及多余约束力在静定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的约束
第六章
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6–1 概述
§6–2 §6–3 §6–4 拉压超静定问题 扭转超静定问题 简单超静定梁
目的与要求:
M
max
WZ

32 M
d
max 3
76.4MPa
目 录
例题
结构如图示,设梁AB和CD的弯曲刚度EIz相同. 拉杆BC的拉压刚度EA为已知,求拉杆BC的轴力.
a
C
将杆CB移除,则AB,CD均为静定结构, 杆CB的未知轴力FN作用在AB,CD梁上。为1 D 次超静定。

材料力学章节重点和难点

材料力学章节重点和难点

材料力学章节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1.主要内容:材料力学的任务;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截面法、内力、应力,变形和应变的基本概念;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

2.重点: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应力、应变的概念。

3.难点:第二章杆件的内力1.主要内容:杆件在拉压、扭转和弯曲时的内力计算;杆件在拉压、扭转和弯曲时的内力图绘制;平面弯曲的概念。

2.重点: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3. 难点: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

第三章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1.主要内容:拉压杆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圆轴扭转时切应力和强度计算;梁弯曲时正应力和强度计算;梁弯曲时切应力和强度计算;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胡克定律和剪切胡克定律。

2.重点:拉压杆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圆轴扭转时切应力和强度计算;梁弯曲时正应力和强度计算。

3.难点:圆轴扭转时切应力公式推导和应力分布;梁弯曲时应力公式推导和应力分布;第四章杆件的变形简单超静定问题1.主要内容:拉(压)杆的变形计算及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圆轴扭转的变形和刚度计算;积分法和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用变形比较法解超静定梁。

2.重点:拉(压)杆的变形计算;;圆轴扭转的变形和刚度计算;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用变形比较法解超静定梁。

3.难点:积分法和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用变形比较法解超静定结构。

第五章应力状态分析? 强度理论1.主要内容: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广义胡克定律;强度理论的概念及常用的四种强度理论。

2.重点: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广义虎克定律;常用的四种强度理论。

3.难点:主应力方位确定。

第六章组合变形1.主要内容:拉伸(压缩)与弯曲、斜弯曲、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2.重点: 弯扭组合变形。

3.难点:截面核心的概念第七章压杆稳定1.主要内容:压杆稳定的概念;各种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和经验公式;压杆的稳定性校核。

超静定问题

超静定问题
2.4m
l >
B端必接触
C
40kN 1.2m
静力平衡方程
RA RB 100kN
B
变形协调条件为 l
RB
RA
A
60kN 2.4m 1.2m
轴 力 图
15kN
85kN
⊕ 25kN
C
40kN 1.2m
B

RA 103 1.2 ( RA 60) 103 2.4 RB 103 1.2 l 9 6 9 6 9 6 210 10 600 10 210 10 600 10 210 10 300 10
3
FC
A
FC
C
L
2
L
B
2
P
例题 6.10
当系统的温度升高时,下列结构中的____不会 A 产生温度应力.
A
B
C
D
例题 6.11
图示静不定梁承受集中力F和集中力偶Me作用, 梁的两端铰支,中间截面C处有弹簧支座.在下列 关于该梁的多余约束力与变形协调条件的讨论 中,___是错误的. C
RB
RA 85kN
RB 15kN
三、扭转超静定问题 扭转变形计算公式
Tl GI p
T ( x) dx GI p l
例3.两端固定的圆截面等直杆AB,在截面
C受外力偶矩m作用,求杆两端的支座反力
偶矩。
m
A C B
a
b
解:
A
m
ɑ
mA
C
B
b
m
静力平衡方程为: m A mB m 变形协调条件为:
5 ql 8
B
L
q

第4章 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第4章 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第四章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4.1 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概念结构是由若干根杆件通过结点间的连接及与支座连接组成的。

结构是用来承受荷载的,因此必须保证结构的几何构造是不可变的。

例如:4.1.1 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1. 几何不变体系(geometrically unchangeable system):在不考虑材料应变的条件下,体系的位置和形状不能改变。

2. 几何可变体系(geometrically changeable system):不考虑材料的变形,在微小荷载作用下,不能保持原有几何形状和位置的体系。

图4-1 几何可变体系和不变体系显然只有几何不变体系可作为结构,而几何可变体系是不可以作为结构的。

因此在选择或组成一个结构时必须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4.1.2 自由度和约束1.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 :自由度是指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改变的几何参数的数目;即确定体系位置所需(平移和转动)独立坐标的数目。

(1)平面内一质点有2个自由度;x方向和y方向的运动(2)平面内一刚片有3个自由度;任意点的(x,y)坐标一个绕该点的转动角度。

(3)地基是自由度为零的刚片。

图4-2 点和刚体的平面自由度2. 约束:(restraint) :限制物体自由度的外部条件。

或体系内部加入的减少自由度的装置。

当对刚体施加约束时,其自由度将减少。

能减少一个自由度的约束称为一个联系,能减少n个自由度的约束称为增加了n个联系。

(1)链杆(chainbar):仅在两处与其它物体用铰相连,不论其形状和铰的位置如何。

一根链杆可以减少体系一个自由度,相当于一个约束。

一根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链杆连接的两个刚片(减少一个)有五个自由度。

固定一地基上连杆,被连接的刚片(减少一个)还剩2个自由度。

(2)单铰:连结两个刚片的铰。

加单铰前构成体系的两个刚片共有六个自由度。

加单铰后体系有四个自由度。

一个刚片可以自由运动,但是,另一个刚片只能绕结点转动。

山东大学850材料力学17-20年真题

山东大学850材料力学17-20年真题
的切应变分别是_______。
850-材料力学
一、考试性质 《材料力学》是工程力学、固体力学、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
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材料力学》考试要力求反映上述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 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 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 次、应用型、复合型的会计专业人才。
八、能量法 1. 卡氏定理 1) 卡氏定理的概念 2) 卡氏定理求结构位移 2. 单位载荷法(莫尔定理) 1) 单位载荷法的概念 2) 单位载荷法求结构位移(包括梁、刚架、桁架、曲杆)
4
九、 超静定结构 1. 超静定结构基本概念 1) 超静定次数的判定 2) 多余约束的概念 3) 基本静定系的概念 2. 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 1) 力法的概念 2) 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的过程 3) 解高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正则方程 3. 对称与反对称性质的利用 1) 对称结构上的对称载荷问题 2) 对称结构上的反对称载荷问题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与材料力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一、基本概念 1. 材料力学的任务 2. 内力、应力、应变的概念 3.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二、杆件的内力 1. 杆件内力的一般描述 截面法 1) 轴力、剪力、扭矩和弯矩的概念 2) 截面法求杆的内力 2. 轴力与轴力图 1) 杆件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2) 截面法求杆的轴力 3) 轴力图画法 3. 扭矩与扭矩图 1) 扭转的概念 2) 外力偶矩与输出功率、传动轴的转速间的关系 3) 截面法求轴的扭矩 4) 扭矩图的画法 4. 弯曲内力与弯矩图 1) 平面弯曲的概念 2) 弯曲内力的概念 3) 截面法求杆件的剪力与弯矩

材料力学章节重点和难点

材料力学章节重点和难点

材料力学章节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1.主要内容:材料力学的任务;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截面法、内力、应力,变形和应变的基本概念;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

2.重点: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应力、应变的概念。

3.难点:第二章杆件的内力1.主要内容:杆件在拉压、扭转和弯曲时的内力计算;杆件在拉压、扭转和弯曲时的内力图绘制;平面弯曲的概念。

2.重点: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3. 难点: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

第三章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1.主要内容:拉压杆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圆轴扭转时切应力和强度计算;梁弯曲时正应力和强度计算;梁弯曲时切应力和强度计算;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胡克定律和剪切胡克定律。

2.重点:拉压杆的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圆轴扭转时切应力和强度计算;梁弯曲时正应力和强度计算。

3.难点:圆轴扭转时切应力公式推导和应力分布;梁弯曲时应力公式推导和应力分布;第四章杆件的变形简单超静定问题1.主要内容:拉(压)杆的变形计算及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圆轴扭转的变形和刚度计算;积分法和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用变形比较法解超静定梁。

2.重点:拉(压)杆的变形计算;;圆轴扭转的变形和刚度计算;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用变形比较法解超静定梁。

3.难点:积分法和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用变形比较法解超静定结构。

第五章应力状态分析? 强度理论1.主要内容: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广义胡克定律;强度理论的概念及常用的四种强度理论。

2.重点: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广义虎克定律;常用的四种强度理论。

3.难点:主应力方位确定。

第六章组合变形1.主要内容:拉伸(压缩)与弯曲、斜弯曲、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2.重点: 弯扭组合变形。

3.难点:截面核心的概念第七章压杆稳定1.主要内容:压杆稳定的概念;各种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和经验公式;压杆的稳定性校核。

工程力学—简单超静定问题

工程力学—简单超静定问题

杆件的变形 简单超静定问题一 、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拉(压)杆变形计算2.熟练掌握圆轴扭转变形计算与刚度条件 3.掌握积分法求梁的弯曲变形4.熟练掌握叠加法求弯曲变形与梁的刚度计算5.理解超静定概念,熟练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6.了解弹性体的功能原理,掌握杆件基本变形的应变能计算二、 内容提要1.拉(压)杆的轴向变形、胡克定律拉(压)杆的轴向变形为l ∆,l l l -=∆1,式中l 、1l 分别为变形前、后杆的长度。

当杆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可以应用胡克定律计算杆的轴向变形,即EAlF l N ⋅=∆ (4.1) 图 4.1式中,EA 称为杆件的抗拉(压)刚度。

显然,轴力F N 为正时,△l 为正,即伸长变形;轴力F N 为负时,△l 为负,即缩短变形。

公式(4.1)的适用条件:(1) 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即p σσ≤;(2) 在长度l 内,F N ,E ,A 均为应力常量。

当以上参数沿杆轴线分段变化时,则应分段计算变形,然后求代数和得总变形。

即∑==∆ni ii i N A E l F l i 1(4.2)当F N ,A 沿杆轴线连续变化时,式(4.2)化为 ()()⎰=∆lN x EA dxx F l 0 (4.3)2.拉压超静定问题定义 杆系未知力的数目超过静力平衡方程的数目,仅用静力平衡方程不能确定全部未知力。

这类问题,称为超静定问题,或静不定问题。

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建立变形几何方程,将变形与协调关系与力之间的物理关系带入几何方程得到补充方程,再与静力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可得到全部未知力。

解题步骤: (1) 画出杆件或节点的受力图,列出平衡方程,确定超静定次数; (2) 根据结构的约束条件画出变形位移图,建立变形几何方程; (3) 将力与变形间的物理关系代入变形几何方程,得补充方程; (4)联立静力平衡方程及补充方程,求出全部未知力。

超静定结构的特点:(1) 各杆的内力按其刚度分配;(2) 温度变化,制造不准确与支座沉陷等都可能使杆内产生初应力。

第四章 杆件的变形 · 简单超静定问题

第四章 杆件的变形 · 简单超静定问题

A1
、物理方程-变形与受力关系
FN 1 L1 FN 3 L3 cos E1 A1 E3 A3 补 充 方 程 (3)
F
FN1
A
FN3 FN2

、联立方程(1)、(2)、(3)可得:
x
FN1 FN 2 E3 A3 F E1 A1F cos2 ; FN 3 3 2E1 A1 cos E3 A3 2E1 A1 cos3 E3 A3

0.02 2 160 106
[ FN ] AD sin 50.24 1 0.75 / 0.752 1 [F ] 12.06 KN 2.5 AB
C 0.75m A 1m D D
(2)、B点位移
lCD
B lCD
[ FN ]lCD EA
D1 1.5m
l l
虎克定律 实验证明: 引入比例常数E,则
Fl l A FN l (虎克定律) Fl l EA EA
E——表示材料弹性性质的一个常数,称为拉压弹 性模量,亦称杨氏模量。单位:MPa、GPa. 例如一般钢材: E=200GPa。
EA——杆件的抗拉/压刚度
1)
O
1
B 4F
B
1
α α
2
FNAB FNAC
C
F F
X
0 0
FNAC sin FNAB sin 0
Y
A
LAB
FNAC cos FNAB cos F 0 F FNAC FNAB 2 cos F L FL LAC NAC EA 2 EA cos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 刚度条件 超静定问题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和要求材料力学是由基础理论课向设计课程过渡的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对后续专业课及工程应用都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本课程主要讲述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理论及其应用,包括四种基本变形与组合变形的应力和变形,强度和刚度计算,能量方法与超静定问题,压杆稳定,动载荷与交变应力。

第一章拉伸与压缩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在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轴力图;能熟练进行杆件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

2.课程内容:轴向拉、压的概念;外力、内力、应力、应变、变形、位移等概念;拉(压)杆的内力、内力图;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杆件的变形计算;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3.考核知识点:轴力、轴力图;轴向拉压时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时的变形、虎克定律;材料的力学性能(低碳钢、铸铁的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图;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试验及两类材料的比较);轴向拉压的强度条件及强度计算;4.考核要求:能熟练运用截面法计算杆件的轴力,正确绘制轴力图;掌握杆件拉、压时的强度计算;掌握杆件的变形计算;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试件拉、压破坏时的现象和原因;掌握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方法。

第二章剪切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连接件的实用计算。

通过学习,要求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2.课程内容:剪切构件的受力和变形特点,连接处可能的破坏形式,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考核知识点:剪切和挤压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应力计算。

4.考核要求: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第三章扭转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扭矩图;掌握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能熟练进行轴类零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2.课程内容:纯剪切概念、剪切胡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理;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的关系;扭矩和扭矩图、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弹簧的应力和变形计算;简单扭转超静定问题的计算;非圆截面杆扭转的应力和变形简介。

第4章杆件的变形和刚度

第4章杆件的变形和刚度

拉刚度为EA,B点处受F作用,试求B点位移B。
a
【解】 M A 0,
F

L

1 2
L
cos

FCD
FNCD

2F
cos
FNCD
A
C
C
αD
F
B
LCD

FNCD LCD EA

2Fa
EAcos2
C1
L/2
L/2
B1
CC1
CC LCD
cos cos
B

BB1

2CC1
形。实验结果表明,若在弹性范围内加载,轴向应变x与 横向应变y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y x
为材料的一个弹性常数,称为泊松比(Poisson ratio)。
第4章 杆件的变形和刚度
拉压杆件 的变形分析
【例4-1】 变截面直杆,ADE段为铜制,EBC段为钢制;
在A、D、B、C等4处承受轴向载荷。已知:ADEB段杆的
第4章 杆件的变形和刚度
拉压杆件 的变形分析
【例4-2】 已知杆长L=2m,杆直径d=25mm,=300,材料
的 弹 性 模 量 E=2.1×105MPa , 设 在 结 点 A 处 悬 挂 一 重 物
F=100kN,试求结点A的位移A。
【解】 1. 求轴力
Fx 0,
FNAC sin FNAB sin 0
B1
2C
FNAB FNAC
αα
Fy 0,
FNAC cos FNAB cos F 0
FNAC

FNAB

F
2 cos
A

材料力学经典权威复习资料ycit

材料力学经典权威复习资料ycit

答案……………题目在后边一、判断题1错;2错;3错;4对;5错。

二、填空题2 强度、刚度、稳定性;3 运动效应、变形效应、内;4 连续性、应力和位移等力学量;5 弹性、塑性。

三、选择题1C;2C;3D;4C;5D;6C;7C。

第二章杆件的内力分析一、判断题1对;2错;3错;4错;5错;6错;7错;8对;9错。

二、填空题1 顺时针;2 上凹下凸;3 极;4 相同、不同、相同;5 相同、大于;6 斜直线、抛物线、极值。

三、选择题1A;2B;3C;4A;5A;6D;7C;8C;9A。

第三章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应变分析一、判断题1错;2对;3对;5错;6错;7错;8对;9对;10错;11对;12错;13对。

二、填空题1 法线、切线、正应力、σ、切应力、τ;2 F/A、横截面上、0、F/2A、45度斜截面上、F/2A、F/A;3 3、EGν、G=E/2(1+ν)、2;4略;5 高速轴所传递的扭矩比低速轴小;6 剪力为零、弯矩是常数的弯曲;7 材料服从胡克定律、杆件小变形;8 集中力作用的一侧;9 略;10 上下边缘、中性轴上。

三、选择题1C;2D;3B;4B;5C;6C;7C;8C;9A;10B。

第四章杆件的变形分析一、判断题1错;2对;3对;4错;5错;6错;7错;8错;9对;10错;11对。

二、填空题1 拉压刚度、变形、扭转刚度、变形;2略;3略;4 垂直于轴线、中性轴;5略;6 固定端的挠度和转角都为零;7 弯矩最大处;8略;9 梁材料为线弹性、梁变形为小变形;10 波纹板对其中性轴的惯性矩大于同样截面的平板。

三、选择题1D;2D;3D;4B;5D;6D;7B;8D;9A。

第五章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分析一、判断题1对;2错;3错;4错;5错;6错;7对;8对;9对;10错;11对。

二、选择题1A;2A;3C。

第六章材料的力学性能略。

第七章压杆稳定一、判断题1错;2对;3错;4错;5错;6错;7对;8错;9对;10错;11错;12对。

材料力学课件 第四章扭转

材料力学课件 第四章扭转
4. 公式讨论: ① 仅适用于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在小变形时的等圆截面
直杆。
② 式中:T—横截面上的扭矩,由截面法通过外力偶矩求得。
—该点到圆心的距离。
Ip—截面极惯性矩,纯几何量,无物理意义。
17
Ip A 2dA 单位:mm4,m4。
③ 尽管由实心圆截面杆推出,但同样适用于空心圆截面杆,
只是Ip值不同。
一、传动轴的外力偶矩 传递轴的传递功率、转数与外力偶矩的关系:
m
9.55
P n
(kN
m)
其中:P — 功率,千瓦(kW) n — 转速,转/分(rpm)
m
7.024
P n
(kN
m)
其中:P — 功率,马力(PS) n — 转速,转/分(rpm)
m
7.121
P n
(kN
m)
其中:P — 功率,马力(HP) n — 转速,转/分(rpm)
22
[例2]有一阶梯形圆轴,如图(a)所示轴的直径分别d为1 50mm,d2 80mm 。扭转力偶矩分别为 Me1 0.8kN m ,Me2 1.2kN m ,M e3 2kN m。若 材料的许用切应力 [ ] 40MPa ,试校核该轴的强度。
解: 方法一(理论计算法) 用截面法求出圆轴各段的扭矩,如图(b)所示。 由扭矩图可见,CD段和DB段的直径相同,但DB段的扭矩大 于CD段,故这两段只要校核DB段的强度即可。AC段的扭矩 虽然也小于DB段,但其直径也比DB段小,故AC段的强度也 需要校核。
2GI p
W
U ;
64PR3n Gd 4
P K
;
K
Gd 4 64R3n
为弹簧常数。
36
[例3] 圆柱形密圈螺旋弹簧的平均直径为:D=125mm,簧丝直 径为:d =18mm,受拉力 P=500N 的作用,试求最大剪应力 的近似值和精确值;若 G =82GPa,欲使弹簧变形等于 6mm, 问:弹簧至少应有几圈?

工程力学(张光伟)1-6章 (4)

工程力学(张光伟)1-6章 (4)

第4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杆件的材料力学问题
除等直杆外,轴向拉、压小锥度直杆横截面上的应力也可 按公式(4.2)计算。
需要指出的是,当作用在杆件上的外力沿横截面均匀分布 时,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将均匀分布,公式(4.2)适用。而当作 用在杆件上的外力沿横截面非均匀分布时,外力作用点附近横 截面上的应力也是非均匀分布的,则相应区域横截面上的应力 不能用公式(4.2)计算。但是,大量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均表 明:如果杆端的两种外加载荷静力等效,则杆端部以外区域的 应力差异甚微。这一论断就是著名的“圣维南原理”。在工程 常规设计和计算中,一般不考虑端部加载方式的影响。对于拉、 压杆,只要外力合力的作用线沿杆轴线方向,即可应用式(4.2) 计算横截面上的应力。
第4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杆件的材料力学问题 图4.1
第4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杆件的材料力学问题
4.1 轴力和轴力图
1. 内力与截面法 内力是指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物体在未受 外力作用时,其内部各质点之间本来就有力在相互作用。当物 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变形时,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将有 变化,与此同时,各质点之间相互作用的力也有所改变。这种 原有内力的改变,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附加内力。材料 力学中讨论和计算的只是这种附加内力,故通常简称其为内力。 这种内力既不同于物体中固有的内力,也不同于刚体系统中的 内力。前者是分子、原子等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产生的内力,后 者则是各个刚体相互机械作用产生的内力。变形体的内力则是 由宏观变形引起的内力。
(4.1b)
第4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杆件的材料力学问题
p称为m—m截面上C点的应力(又称为全应力),它是分布内
力系在C点的集度,反映内力系在C点的强弱程度。
通常将 p 分解为两个分量,如图4.6(b)所示。其中,与截

超静定

超静定

FR A
FR B
P 3
max
FN,CD A
2P (压) 3A
FR A
A
PP CD
FR B
B
FN
P 3
-
P 3
x
2P 3
解超静定问题的步骤:
1 用约束反力代替多余约束,得到“静定”结构 2 寻找变形协调关系(关键! ! !) (几何关系) 3 利用虎克定律建立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物理
关系)得补充方程 4 与平衡方程联立,解出全部的未知反力(平衡
超静定次数(degree of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problem)—— 未知力个数与独立平衡方程数之差
多余约束(redundant constrain)——保持结构的平衡与几何不 变而言多余的约束
Ⅲ 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A
F=16kN C
l/2
EI
l
B
wB 0
FB
FΝ 2
FΝ 3
l3
l1
l2
(a)
FΝ1
FΝ 2
FΝ 3
l1
l2
l3
(b)
FΝ1
FΝ 2
FΝ3 0
FΝ1 FΝ2 0
FΝ 3
l3
l1
l2
l3 0 l1
l2 0
(c)
(d)
判断上述变形图哪些是有可能的?
O
O
O
AO
a
a
l
C
O
OB
P
FΝ1
FΝ 2
FΝ 3
l3
对(a)图
l1
l2
1 平衡方程
(a)
Fy 0, FN1 FN2 FN3 P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杆件的变形 简单超静定问题一 、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拉(压)杆变形计算2.熟练掌握圆轴扭转变形计算与刚度条件 3.掌握积分法求梁的弯曲变形4.熟练掌握叠加法求弯曲变形与梁的刚度计算5.理解超静定概念,熟练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6.了解弹性体的功能原理,掌握杆件基本变形的应变能计算二、 内容提要1.拉(压)杆的轴向变形、胡克定律拉(压)杆的轴向变形为l ∆,l l l -=∆1,式中l 、1l 分别为变形前、后杆的长度。

当杆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可以应用胡克定律计算杆的轴向变形,即EAlF l N ⋅=∆ (4.1)图 4.1式中,EA 称为杆件的抗拉(压)刚度。

显然,轴力F N 为正时,△l 为正,即伸长变形;轴力F N 为负时,△l 为负,即缩短变形。

公式(4.1)的适用条件:(1) 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即p σσ≤;(2) 在长度l 内,F N ,E ,A 均为应力常量。

当以上参数沿杆轴线分段变化时,则应分段计算变形,然后求代数和得总变形。

即∑==∆ni ii i N A E l F l i 1(4.2)当F N ,A 沿杆轴线连续变化时,式(4.2)化为()()⎰=∆lN x EA dxx F l 0 (4.3)2.拉压超静定问题定义 杆系未知力的数目超过静力平衡方程的数目,仅用静力平衡方程不能确定全部未知力。

这类问题,称为超静定问题,或静不定问题。

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建立变形几何方程,将变形与协调关系与力之间的物理关系带入几何方程得到补充方程,再与静力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可得到全部未知力。

解题步骤:(1) 画出杆件或节点的受力图,列出平衡方程,确定超静定次数; (2) 根据结构的约束条件画出变形位移图,建立变形几何方程; (3) 将力与变形间的物理关系代入变形几何方程,得补充方程; (4) 联立静力平衡方程及补充方程,求出全部未知力。

超静定结构的特点:(1) 各杆的内力按其刚度分配;(2) 温度变化,制造不准确与支座沉陷等都可能使杆内产生初应力。

3.圆轴的扭转变形与刚度条件 超静定问题 1, 变形计算圆轴扭转时,任意两个横截面绕轴线相对转动而产生相对扭转角。

相距为l 的两个横截面的相对扭转角为dx GI TlP⎰=0ϕ (rad) (4.4) 若等截面圆轴两截面之间的扭矩为常数,则上式化为PGI Tl=ϕ (rad) (4.5) 式中P GI 称为圆轴的抗扭刚度。

显然,ϕ的正负号与扭矩正负号相同。

公式(4.4)的适用条件:(1) 材料在线弹性范围内的等截面圆轴,即P ττ≤;(2) 在长度l 内,T 、G 、P I 均为常量。

当以上参数沿轴线分段变化时,则应分段计算扭转角,然后求代数和得总扭转角。

即∑==ni P i ii iI G l T 1ϕ (rad) (4.6) 当T 、P I 沿轴线连续变化时,用式(4.4)计算ϕ。

2, 刚度条件扭转的刚度条件 圆轴最大的单位长度扭转角max 'ϕ不得超过许可的单位长度扭转角[]'ϕ,即[]''maxmax ϕϕ≤=PGI T (rad/m) (4.7) 或 []'180'max max ϕπϕ≤⨯=︒P GI T (m /︒) (4.8)根据刚度条件可以进行校核刚度、设计截面与确定许可载荷等三类刚度计算。

3,扭转超静定问题定义 当杆端的支反力偶矩或横截面上的扭矩仅由平衡方程不能完全确定,这类问题称为扭转超静定问题。

扭转超静定问题的解法 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建立变形几何方程,将扭转角与扭矩间的物理关系代入变形几何方程得到补充方程,再与静力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可得全部未知力偶。

4.梁的变形 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 1,挠曲线 挠度与转角 在外力作用下,梁的轴线由直线变为光滑连续的弹性曲线,称为挠曲线。

在对称弯曲情况下,挠曲线为纵向对称平面内的平面曲线,其方程为()x f =ω梁横截面的形心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用ω表示。

梁横截面相对于原来位置绕中性轴转过的角度,称为截面转角,用θ表示。

小变形时,有 图4.3()x f ''tan ==≈ωθθ在图4.3所示坐标系中,向上的挠度和反时针的转角为正,反之为负。

2,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积分在分析纯弯曲梁的正应力时,得到弯矩与曲率的关系EIM =ρ1对于跨度远大于截面高度的梁,略去剪力对弯曲变形的影响,由上式可得()()EIx M x =ρ1 利用平面曲线的曲率公式,并忽略高阶微量,得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即()EIx M =''ω (4.9) 将上式积分一次得转角方程为()C dx EIx M +==⎰'ωθ (4.10) 再积分得挠曲线方程()D Cx dx dx EI x M ++⎥⎦⎤⎢⎣⎡=⎰⎰ω (4.11) 式中,C,D 为积分常数,它们可由梁的边界条件确定。

当梁分为若干段积分时,积分常数的确定除需利用边界条件外,还需要利用连续条件。

挠曲线的某些点上的挠度或转角是已知的,称为边界条件。

挠曲线是一条连续光滑的曲线,在其上任意一点,有唯一确定的挠度与转角,称为连续性边界条件。

3,梁的刚度条件限制梁的最大挠度与最大转角不超过规定的许可数值,就得到梁的刚度条件,即[]ωω≤max ,[]θθ≤max (4.12)5.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叠加原理 在小变形和线弹性范围内,梁在几种载荷共同作用下任一横截面的挠度与转角,分别等于每一种载荷单独作用下该截面的挠度与转角的代数和。

应用叠加原理的条件 小变形与材料在线弹性范围。

6.简单超静定梁梁上未知力的数目超过静力平衡方程数目,仅由平衡方程不能确定全部未知力,这类梁称为超静定梁。

超静定梁的解法与前述拉(压)杆、扭转超静定相同。

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判断超静定梁的次数。

解除多余约束代之以多余约束力,得到原超静定梁的相当系统。

注意解除多余约束以后的梁应该是静定梁的形式。

2,根据相当系统的变形与原超静定梁的变形应该相同,建立变形协调方程。

3,将变形与力之间的物理关系代入上述变形协调方程,得补充方程。

由补充方程解出多余约束力。

4,由平衡方程求梁上其余的约束反力。

然后就可以进行梁的强度与刚度的计算。

7.杆件的应变能1)应变能 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因发生弹性变形而储存在弹性体内的能量,称为应变能或变形能。

用εV 或r V 表示。

2)弹性体的功能原理 在弹性体变形过程中,储存在弹性体内的应变能εV (或r V )在数值上等于外力所做的功W ,即W V =ε (4.13) 3)轴向拉伸或压缩杆件的应变能 在线弹性范围内,由功能原理得l F W V ∆==21ε 当杆件的横截面面积A 、轴力F N 为常量时,由胡克定律EAlF l N =∆,可得 EAlF V N 22=ε (4.14)杆单位体积内的应变能称为应变能密度,用εV 表示。

线弹性范围内,得σεε21=V (4.15) 4)圆截面直杆扭转应变能 在线弹性范围内,由功能原理得ϕe r M W V 21==将T M e =与PGI Tl=ϕ代入上式得 Pr GI lT V 22= (4.16) 图4.5根据微体内的应变能在数值上等于微体上的内力功,得应变能的密度r V :r V r τ21= (4.17)5)梁的弯曲应变能在线弹性范围内,纯弯曲时,由功能原理得θεe M W V 21==将M M e =与EIMl=θ代入上式得EIlM V 22=ε (4.18)图4.6横力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弯矩沿轴线变化,此时,对于微段梁应用式(4.18),积分得全梁的弯曲应变能εV ,即()⎰=lEIdxx M V 22ε三、典型例题分析例2-1 设横梁ABCD 为76.36mm 2=20kN ,试求钢索内的应力和C 移。

设钢索的E =177GPa 。

解法一解:1.求钢索内的应力以横梁ABCD 为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0=∑A M02.16.160sin 8.060sin N N =⨯-⨯︒+⨯︒F F F解得 kN 56.11N =F 钢索的应力 MPa 151N==AF σ 2.求C 点的垂直位移C δ作结构的变形位移图如图c 所示。

因ABCD 为刚体,故发生位移后,A 、B 、C 、D 仍为一直线。

小变形条件下。

可以“以切线代替圆弧”画变形图。

由B 1向钢索作垂线得B '点,设1l B B ∆='。

同理由D 1向钢索作垂线得D '点,设2l D D ∆='。

则钢索的伸长为21l l l ∆+∆=∆。

由胡克定律m m 368.1m 10368.11036.76101776.11056.113693N =⨯=⨯⨯⨯⨯⨯==∆--EA l F l 由图C ,得C 点的垂直位移C δ为()mm 79.060sin 260sin 260sin 60sin 21212121111=︒∆=︒∆+∆=⎪⎭⎫ ⎝⎛︒∆+︒∆=+==ll l l l DD BB CC C δ解法二 用能量法求解C 点的垂直位移解:1.求钢索内的应力与解法一相同,得kN 56.11N =FMPa 151N==AF σ 2.求C 点的垂直位移C δ 由弹性体的功能原理W V =ε,即C F EA l F δ2122N = m 1079.010201036.76101776.1)1056.11(3369232N --⨯=⨯⨯⨯⨯⨯⨯⨯==EAF l F C δ,0=∑x F 030cos N2N1=-︒F F (1)作结构的变形位移图如图c 所示。

图中t l ∆为温度引起的变形,1l ∆为N1F 引起的变形,2l ∆为N2F 引起的变形。

小变形条件下,以切线代替圆弧。

变形后B 点位移至B 1点,即两杆在B 1点铰接。

由图c 得变形协调方程1230cos l l l t ∆-∆=︒∆ (2)物理方程为EAlF l EA l F l l T l l t 2N 21N 1,30cos ,30cos =∆︒=∆︒⋅∆⋅=∆α (3)式中T ∆为温度改变量。

将式(3)代入式(2),得补充方程︒-︒⋅∆⋅=︒30cos 30cos 30cos 1N 2N EA lF l T EA l F l α (4) 联立求解式(1)与式(4),得,130cos 31N +︒⋅∆=EAT F l α ︒=30cos 1N 2N F F杆1 (拉应力)MPa 3.30130cos 31N 1=+︒∆==TEA F l ασ 杆2 (压应力)MPa 2.2630cos 12N 2=︒==σσAFm,.N 42729549m,.N 2848954931e 22e ====nP M n P M 2)作轴的扭矩图,如图b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