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docx

合集下载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

《矿山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Mining Geology课程编号:HZ161990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2.5学时:40(其中:讲课学时:36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0 )适用专业:采矿工程开课部门:环境与资源学院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基础课后继课程:采矿工程专业与地质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学B、岩石力学A、地质灾害与防治、矿床地下开采、矿床露天开采、井巷工程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具有地质学基础及矿床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包括地质作用、矿物、岩石、地质构造、矿床、矿石、脉石、矿体、围岩等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常见矿物、岩石的肉眼鉴定方法,了解各类地质构造的野外判断方法;初步能阅读地形地质图;了解矿体的基本形态产状要素与矿山开采的关系。

2、了解基础地质及矿床的基本理论在矿产勘查工作具体应用,初步具有矿产勘查和矿山地质等应用地质的基础知识,如原始地质编录的具体内容及要求,揭露矿体工程手段的特点及适用,矿产取样的概念及各种取样方法的特点,矿体圈定的工业指标,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的类型与矿产开发各阶段的关系等。

3、初步具备进行矿山地质管理工作的能力,在掌握矿山地质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熟悉矿山地质工作内容,初步具备分析岩石、地质构造与矿山开采技术的能力,初步具备分析矿山地质管理具体工作内容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理论学时部分第1单元绪论(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点]: 地质学与矿山地质学的概念、特点、研究方法及两者的关系;地质学与矿山地质学的发展简史、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重点]:地质学与矿山地质学的概念、特点及二者的关系。

[难点]:地质学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1、识记:地质学、矿山地质学基本概念。

2、领会:地质学与矿山地质学的关系。

3、简单应用: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地质学与矿山地质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最新《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最新《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 选修课, 54学时)一、教学思想人类的工程建筑活动是在地壳表层的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任何建筑物都是以岩土体作为建筑地基、建筑介质或建筑材料,因而,岩土体的性质是决定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规模的根本条件。

因此,地壳表层的岩土体的研究是工程地质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

矿物学和岩石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的物质组成及其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性质与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有一概括的了解,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鉴定特征,熟悉地表各种常见岩石的鉴定特征(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知识,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岩石当前的性状,也能够分析其性质的形成条件、分析并预测岩石性质的可能变化,为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矿物学和岩石学问题及其它地质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和授课方式本课程包括矿物学和岩石学两大部分,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矿物学部分占24学时,主要涉及手标本矿物学,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和鉴定特征。

岩石学部分30学时,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三大岩介绍,包括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本部分以岩类学的介绍为主,让学生掌握地表常见岩石的矿物组成及鉴定特征;第二部分为岩石的物理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有关矿物学与岩石学的基本概念之外,重点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时安排为:讲授27学时,实习27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及课外作业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本门课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标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矿物岩石学复习提纲

矿物岩石学复习提纲
在理想的情况下,同一单形内的晶面应 该同形等大。例如:立方体、八面体、菱 形十二面体和四角三八面体都是单形。
二、 晶面符号
晶体定向后, 晶面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就 可以根据它与晶轴的关系来确定, 表示晶面 空间方位的符号就叫晶面符号,常用的是米 氏符号:晶面在三根晶轴上的截距系数的倒 数比,用小括号括起来。
依次书写; ➢ 2)若晶体中存在多个同轴次对称轴或多个对称面
时,其个数写在相应对称要素的前面。如立方体 的对称型为3L44L36L29PC、三方单锥的对称型为 L33P。 • 晶体中的对称要素的组合受对称规律的控制,因 而晶体中存在的对称型是有限的。经推导,总共 只有32种(课本19页的表2-1)。
一层面网再长相邻 的另一层面网,晶 面(晶 体最外层面 网)是平行向外推
移生长的,这就是 科塞尔理论, 也称 层生长理论。
C B
A
层生长过程
第四节 晶体的形成
不足:把晶体生长过程简单化了,仅考虑晶面生 长速度的影响,未考虑质点的性质、 质点间的键 型、结构缺陷以及生长时的温度、压力、溶液 浓 度等内部及外部环境对晶体生长过程产生影响。 另外最佳生长位置都生长完后,如果晶体还要继 续生长,就必须在这一平坦面上先生长一个质点, 由此来提供最佳生长位置。这个先生长在平坦面 上的质点就相当于一个二维核,形成这个二维核 需要较大的过饱和度,但许多晶体在过饱和度很 低的条件下也能生长,为了解决这一理论模型与 实验的差异,弗兰克(Frank)于1949年提出了螺旋 位错生长机制。
第四节 单形和聚形
由于矿物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同对 称型的矿物其形态不同,同一对称型的同 种矿物由于其生长环境不同,可以形成不 同的形态。
根据晶面特征可分为两类:单形和聚形

1.3《岩石与矿物》教案

1.3《岩石与矿物》教案
-关键词:矿物识别、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晶体结构。
-板书设计:用图示或模型展示矿物的晶体结构,并用表格形式列出不同矿物的特征和识别方法。
④地质作用与岩石矿物的形成:
-重点知识点: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是岩石矿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它们各自对岩石矿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岩石矿物、形成。
(3)地质作用与岩石矿物的形成: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举例:火山喷发过程中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河流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地壳运动导致岩石高温高压变质形成变质岩等。
2.教学难点:
(1)矿物的微观结构与晶体形态:矿物晶体结构的复杂性,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因素。
举例:矿物晶体结构的层状排列、链状排列等;晶体生长过程中受到温度、压力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7.请回答以下问题: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自然物体,它们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成分。矿物是地球内部或地表岩石中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天然物质。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是岩石的三大类,每类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矿物的识别需要观察其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晶体结构是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是岩石矿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它们各自对岩石矿物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岩石矿物在工业、建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广泛,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也是一个重要议题。
课后作业
1.请描述三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并说明它们的形成过程。
答案:岩浆岩是由岩浆在地壳内部或地表冷却、结晶而成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是由河流、湖泊、海洋中沉积物堆积、压缩、胶结而成的岩石,如砂岩、页岩;变质岩是由原有岩石在地下深处受到高温高压作用发生变质而成的岩石,如片麻岩、大理石。

《矿物加工学》教学大纲说课讲解

《矿物加工学》教学大纲说课讲解

《矿物加工学》教学大纲《矿物加工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矿物加工学是研究矿物分选、分离、富集、综合利用矿产资源的一门综合性技术科学,矿物加工学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核心课程A),本课程整合了矿物学、矿物粉体技术、磁电分离技术、重力分离技术、界面分选技术、矿物的化学与生物处理、物料的脱水与干燥等多门课程内容,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矿物加工过程中各种矿物加工方法、基本理论、工艺、主要设备工作原理、矿物加工过程分析与评价及应用实践,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岀煤炭、兼顾其它非煤矿物。

并注意将国内外生产科研中的一些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掌握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工程实践中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任务1•“矿物加工学”课程紧紧围绕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使学生掌握较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充分体现加强基础,切实拓宽专业知识面,将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贯彻于课程教学中。

2.在教学内容上围绕绪论、破碎与筛分技术、磁电分离技术、重力分离技术、浮游选矿、矿物(煤)的化学与生物处理、固体物料脱水技术七个模块,讲授各种矿物加工方法的原理、矿物加工机械、矿物加工工艺、矿物加工过程分析与评价、矿物加工应用实践,深入浅岀,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将国内外教改成果、生产科研中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和当前生产中的主流技术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并扩充了生物、化学选矿的内容,注意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突岀选煤、兼顾其它非煤矿物分选,增加信息量,充分体现矿业特色。

3•突岀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

课程教学中利用校内独立设课开设“矿物加工实验技术”实验课并与课堂教学进度一致、校外安排5周到选矿厂(选煤厂)等企业现场生产实习、课外实施导师制下的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开展第二课堂这三个层次的实践环节,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矿物岩石学课程

矿物岩石学课程

矿物岩石学课程一、介绍矿物岩石学是地球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对象是地壳中的矿物和岩石。

本课程将深入探讨矿物的特性、分类和成因,以及岩石的形成、分类和特征。

通过学习矿物和岩石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壳的组成。

二、矿物的特性和分类1. 矿物的定义和特性•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的自然产物,常见的矿物有石英、石灰石、长石等。

•矿物具有一些物理性质,如硬度、比重、颜色等,这些特性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不同的矿物。

2. 矿物的分类•矿物可根据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化学分类、晶体结构分类和外貌分类等。

三、矿物的成因1. 矿物的形成过程•矿物可以通过固态结晶、液态结晶和气态结晶等不同的过程形成,每种过程对应不同的成矿环境。

•固态结晶是最常见的矿物形成过程,它通常发生在地壳的高温高压条件下。

•液态结晶发生在熔岩和热水溶液中,这些矿物常常以矿脉的形式出现。

•气态结晶常发生在火山气体和热喷气中,产生出的矿物常以卤石的形式存在。

2. 矿物的成矿作用•成矿作用是指使矿物形成的地质过程。

地壳中的矿物大多是在成矿作用的影响下形成的。

•成矿作用可以通过热液作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方式来实现。

四、岩石的形成和分类1. 岩石的定义和特征•岩石是由一个或多个矿物组成的固体,通常包括矿物、玻璃、质地和结构等特征。

•岩石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 岩石的形成过程•火成岩形成于地壳内部的岩浆冷却和固化过程中,如花岗岩和玄武岩等。

•沉积岩形成于沉积作用下,主要包括砂岩、石灰岩和页岩等。

•变质岩形成于变质作用下,包括片麻岩、云母片岩和石英岩等。

3. 岩石的分类•岩石可按照其成因、组成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岩石圈分异分类和岩石学分类等。

五、总结矿物岩石学课程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矿物和岩石的特性、分类和成因等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壳的组成。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选修课,54学时)一、教学思想人类的工程建筑活动是在地壳表层的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任何建筑物都是以岩土体作为建筑地基、建筑介质或建筑材料,因而,岩土体的性质是决定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规模的根本条件。

因此,地壳表层的岩土体的研究是工程地质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

矿物学和岩石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的物质组成及其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性质与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有一概括的了解,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鉴定特征,熟悉地表各种常见岩石的鉴定特征(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知识,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岩石当前的性状,也能够分析其性质的形成条件、分析并预测岩石性质的可能变化,为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矿物学和岩石学问题及其它地质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和授课方式本课程包括矿物学和岩石学两大部分,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矿物学部分占24学时,主要涉及手标本矿物学,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和鉴定特征。

岩石学部分30学时,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三大岩介绍,包括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本部分以岩类学的介绍为主,让学生掌握地表常见岩石的矿物组成及鉴定特征;第二部分为岩石的物理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有关矿物学与岩石学的基本概念之外,重点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时安排为:讲授27学时,实习27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矿物岩石学》学时分配表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及课外作业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本门课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标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矿物与岩石》课程教学大纲

《矿物与岩石》课程教学大纲

《矿物与岩石》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代码:1011239005课程名称(中/英文):矿物与岩石/Mineral and Rock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1总学时:16理论学时:16实验/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工程化学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二、课程简介1.课程任务与目的本课程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提供矿物与岩石基础理论知识,在课程绪论一节,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材料工业发展成绩进行回顾,激发学生学习信心,投入一线企业建功立业。

2.对接培养的岗位能力: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培养水泥、玻璃、陶瓷和耐火材料工业行业的专业性人才,这些行业的主要原料来自于天然和人工合成的矿石原料,矿石原料质量优劣主要取决于矿石中矿物组成和结构,学生通过学习此门课程,可以了解矿物和岩石的性能特点,这些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对所接触的原料采购、矿山管理,以及产品性能、产品使用等方面起到指导作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对应于毕业生的毕业要求4,具体的内容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矿物与岩石的共性规律,即矿物的组成-形成(工艺)条件-性能-材料用途之间相互关系及制约规律,让学生掌握矿物与岩石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各类矿物的基本知识;掌握三大类岩石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矿物岩石在无机材料的新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及其应用中所起的基础作用;支撑毕业要求的指标点4.1。

教学目标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领域基础原材料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的指标点4.1。

教学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矿物岩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实现学生专业能力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具备解决无机材料原材料采购和管理方面相关问题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的指标点4.1。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选修课, 54学时)一、教学思想人类的工程建筑活动是在地壳表层的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任何建筑物都是以岩土体作为建筑地基、建筑介质或建筑材料,因而,岩土体的性质是决定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规模的根本条件。

因此,地壳表层的岩土体的研究是工程地质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

矿物学和岩石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的物质组成及其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性质与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有一概括的了解,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鉴定特征,熟悉地表各种常见岩石的鉴定特征(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知识,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岩石当前的性状,也能够分析其性质的形成条件、分析并预测岩石性质的可能变化,为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矿物学和岩石学问题及其它地质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和授课方式本课程包括矿物学和岩石学两大部分,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矿物学部分占24学时,主要涉及手标本矿物学,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和鉴定特征。

岩石学部分30学时,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三大岩介绍,包括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本部分以岩类学的介绍为主,让学生掌握地表常见岩石的矿物组成及鉴定特征;第二部分为岩石的物理性质.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有关矿物学与岩石学的基本概念之外,重点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时安排为:讲授27学时,实习27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及课外作业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本门课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标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矿物岩石学-主要内容

矿物岩石学-主要内容

以粒状、斑状结构为特 粒状、斑状结构为特 碎屑、 变晶、变余、 以碎屑、泥质及生物碎 以变晶、变余、压碎结 还可以是隐晶质 隐晶质、 征,还可以是隐晶质、 屑结构为其特征 为其特征 屑结构为其特征 构为其特征 玻璃质结构 流纹、 具流纹、气孔及块状构 造 多以侵入体出现, 多以侵入体出现,少数 侵入体出现 喷出岩呈不规则状 不规则状产出 喷出岩呈不规则状产出 多具层理构造 多具层理构造 多具片理构造 多具片理构造
P161 • 硫酸盐
– 重晶石 – 石膏
• 其它
– 白钨矿 – 磷灰石
概述
氧化物类
刚玉 赤铁矿 金红石 锡石 软锰矿 α-石英 β-石英 蛋白石 磁铁矿 铬铁矿
氢氧化物类
铝土矿 褐铁矿 硬锰矿
概述
• 萤石 • 石盐
概述
• 简单硫化物 – 方铅矿 – 闪锌矿 – 辰砂 – 黄铜矿 – 辉锑矿 – 雌黄 – 雄黄 – 辉钼矿
岩类 特征
岩浆岩
均为原生矿物, 均为原生矿物,其成分 原生矿物 复杂,但较稳定, 复杂,但较稳定,常见 的有:石英、长石、 的有:石英、长石、角 闪石、辉石、 闪石、辉石、橄榄石和 黑云母等。 黑云母等。
沉积岩
变质岩
矿 物 成 分 结构 构造 产状 分布
次生矿物占相当数量, 次生矿物占相当数量, 除具有原岩的矿物成分 占相当数量 矿物成分简单 简单, 尚有典型的变质矿 矿物成分简单,但一般 外,尚有典型的变质矿 多不固定,常见的有: 如石榴子石、 多不固定,常见的有: 物,如石榴子石、透辉 石英、 正长石、 白云母、 矽线石、蓝晶石、 石英、 正长石、 白云母、 石、矽线石、蓝晶石、 方解石、白云石、 十字石、红柱石、 方解石、白云石、高岭 十字石、红柱石、阳起 石、 绿泥石和海绿石等。 绿泥石和海绿石等。 石、符山石等。 符山石等。

《矿山岩石力学》教学大纲

《矿山岩石力学》教学大纲

《矿山岩石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这门课程是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教学为专业学习打好理论基础和工程基础,使学生建立用岩石力学分析和解决地下工程问题的观点,掌握岩石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岩石强度的基本实验测试方法,了解控制岩体稳定的主要方法,掌握地下工程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程重点:本课程主要包括岩石和岩体的力学性质、结构面对岩体力学的影响、地应力及其测量、岩石强度理论、岩体边坡稳定、混凝土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和锚杆支护。

.课程难点:由于岩体的不均匀性,岩体中存在各种结构面,岩体的力学性质与岩石及其中的结构面有关,计算岩体强度过程中需要应用工程力学中的有关知识。

要求学生复习掌握工程力学的有关知识。

.能力培养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岩体强度的计算,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绪论理解岩石力学,地下工程基本概念,发展前景理解课程的内容,任务和研究方法.掌握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掌握岩石的基本构成和地质分类掌握岩石的物理性质掌握岩石的力学性质掌握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掌握岩体的力学性质掌握岩体结构基本类型掌握岩体结构面及其充填特征掌握结构面的力学性质掌握岩体强度特性了解岩体的水力学性质掌握岩体质量评价及其评价.理解地应力及测量概论了解直接测量法了解间接测量法.掌握岩石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综述了解岩石弹性本构关系掌握岩石流变理论熟练掌握岩石强度理论.掌握岩石地下工程概述掌握岩石地下工程围岩应力解析法分析掌握围岩压力与控制了解岩石地下工程的监测了解软岩工程.掌握岩石边坡工程概述掌握边坡的破坏形式及其影响因素掌握边坡稳定性分析掌握滑坡的防治与监测.岩石工程支护及治理井巷维护原则岩石工程支护及治理,实验教学.岩石三轴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实验一:岩石三轴抗压强度实验二:岩石抗拉强度教材与参考书. 蔡美峰编,《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出版社,年,第版.赵文主编,《岩石力学》,中南大学,年,第版参考书.高磊编,《矿山岩石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年,第版.廖国华,《边坡稳定》,冶金工业出版社,年,第版.郑永学编,《矿山岩石里学》,冶金工业出版社,年,第版。

矿物岩石课程标准

矿物岩石课程标准

《矿物岩石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矿山地质专业学时:75学时开课学期: 第二学期一、课程性质与作用《矿物岩石学》是矿山地质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矿山地质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矿产资源勘查、矿井地质勘探的知识基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详细叙述了矿物岩石学的研究内容及任务;总体上分成两大部分,即矿物与岩石;其中矿物部分从常见矿物总体性质到各矿物大类,由浅入深分述了各大类常见矿物的性质与鉴别特征;后面岩石部分是重点内容,分别叙述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形成、性质特征以及鉴别标准。

为学生顶岗就业和将来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达到吃透矿物岩石学的概念、理论;熟知常见矿物岩石的性质及鉴别标志,能熟练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矿井地质勘探及矿产资源勘查中对所遇到的岩石、矿物能熟练辨认、鉴别;对地层能正确分层,划分标志层并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追踪标志层;在岩心鉴定中熟练并准确鉴别岩心性质及所属的地层层位。

(二)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评估总结工作结果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共关系能力、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等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三)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以下4方面的能力:1.利用简单工具在野外对常见矿物进行鉴别确认及分析其形成原因,并能解释所反映的地质条件的能力。

2.在岩芯鉴定中对岩芯所反映的岩石、矿物的性质进行鉴定、辨认并能正确确定地层层位的能力。

3.在矿井生产中鉴定标志层,并能利用标志层顺利确定矿产资源层位趋势的能力。

4.在矿井生产过程中确定岩石性质,构造对岩石及生产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服务生产的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五、教学实施建议(一)推荐教材全国煤炭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物岩石学》教学大纲(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选修课,54学时)一、教学思想人类的工程建筑活动是在地壳表层的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进行的,任何建筑物都是以岩土体作为建筑地基、建筑介质或建筑材料,因而,岩土体的性质是决定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规模的根本条件。

因此,地壳表层的岩土体的研究是工程地质专业的最重要的任务。

矿物学和岩石学作为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的物质组成及其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性质与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矿物学和岩石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有一概括的了解,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鉴定特征,熟悉地表各种常见岩石的鉴定特征(包括岩石的矿物组成、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同时结合其他相关知识,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岩石当前的性状,也能够分析其性质的形成条件、分析并预测岩石性质的可能变化,为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矿物学和岩石学问题及其它地质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和授课方式本课程包括矿物学和岩石学两大部分,总学时为54学时,其中矿物学部分占24学时,主要涉及手标本矿物学,掌握十余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和鉴定特征。

岩石学部分30学时,主要涉及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三大岩介绍,包括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和变质岩石学,本部分以岩类学的介绍为主,让学生掌握地表常见岩石的矿物组成及鉴定特征;第二部分为岩石的物理性质。

针对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有关矿物学与岩石学的基本概念之外,重点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时安排为:讲授27学时,实习27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如下:《矿物岩石学》学时分配表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习及课外作业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本门课的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标本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闭卷笔试部分采用考教分离制。

即由教学小组给出多套分量相当的试题,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提取试卷。

考试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综合分析三种类型。

需要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第一部分矿物学部分第一章几何结晶学基础本章重点:1)掌握晶体与空间格子的概念,了解晶体的基本性质;2 )掌握晶体的对称和对称型的概念,以及晶体的对称分类3)了解单形、聚形的概念以及各晶系常见单形的几何特征第一节晶体的概念、性质及形成一、晶体的概念(等同点一空间格子一晶体)(掌握晶体的概念)二、晶体的空间格子规律,空间格子的基本组成要素:结点、行列、面网和单位平行六面体,十四种布拉维格子(掌握空间格子的概念,熟悉空间格子的构成)三、晶体的基本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从物质内部质点分布的规律性上区分晶体与非晶体, 重点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第二节晶体的宏观对称及晶体的理想形态一、对称的概念和晶体对称的特点(注意区分晶体的对称与其他物体对称的本质)二、晶体的宏观对称要素和对称操作(了解晶体的宏观对称要素及其相应的对成操作)三、对称型的概念和32 种对称型,应用特征对称要素确定晶族和晶系(了解晶体对称型的概念及晶体的对称分类)四、晶体的理想形态(了解单形和聚形的概念及47 种几何单形中常见单形的特征)思考题1、何谓晶体?晶体区别于其他物体的最本质的性质是什么?2、等轴晶系、四方晶系和单斜晶系的对称特点各是什么?对应的晶体形态有何不同?第二章矿物学总论本章重点:1)配位数和配位多面体、类质同象、同质多象的概念;理解晶体的化学组成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制约关系2)掌握矿物中各种“水”的性质、特点及存在方式3)明确矿物的各种物性的概念、分类或分级;掌握它们在矿物鉴定中的意义及描述方法4)晶体的形态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5)标型矿物、矿物的标型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的概念及成因意义6)了解矿物晶体化学分类的原则,熟悉分类体系;掌握矿物种的概念第一节矿物的晶体化学一、矿物的化学组成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了解元素的离子类型,堆积方式;掌握配位素与配位多面体的概念)二、形成条件对晶体结构的影响—类质同象、同质多象(掌握类质同象和同质多象的概念,类质同象的类型及影响因素)第二节矿物的化学成分一、矿物的化学成分类型:(了解)二、矿物中的“水”(掌握矿物中不同类型的水的定义、存在形式及其特征)三、矿物的化学式(了解矿物的晶体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及含义)第三节矿物的物理性质一、矿物的光学性质:颜色光泽条痕透明度(了解矿物的光学性质产生的本质及鉴定意义)二、矿物的力学性质:解理裂理断口硬度(掌握矿物的解理的概念、产生原因;矿物硬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矿物解理和硬度的分级及在矿物鉴定中的意义)三、矿物的其它物理性质:磁性比重导电性荷电性(压电性和热电性)发光性(掌握矿物比重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了解矿物的磁性、导电性和荷电性的定义)第四节矿物的形态一、矿物单体的形态:结晶习性晶面特征(了解矿物的结晶习性与矿物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二、矿物连生体的形态:双晶和平行连生(掌握双晶的概念及识别)三、矿物集合体的形态:显晶集合体隐晶集合体及胶状集合体(了解)第五节矿物的形成与变化一、形成矿物的主要地质作用及不同地质作用中形成矿物的特征(了解不同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矿物的特征)二、矿物的形成条件:温度压力pH 值Eh 值及组分浓度(了解形成条件对矿物成分和结构及矿物组合的影响,不同地质作用条件下矿物结晶的主要控制因素)三、反映矿物形成条件的标志:标型矿物、矿物的标型特征(掌握标型矿物和矿物的标型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的概念及与矿物形成条件的关系)四、矿物的变化:溶蚀、交代、晶化和非晶质化、假象和副象(了解)第六节矿物的分类与命名一、矿物分类简介(掌握矿物的晶体化学分类原则与分类体系)二、明确矿物种的概念,了解矿物命名原则(深刻理解矿物种的定义)思考题1、何谓矿物的类质同象?影响矿物类质同象的因素有那些?2、晶体化学式为MgCa[ CQ]和(Mg,Ca)[CO3]的是否表示同一种矿物?3、矿物的结构水和结晶水都可进入矿物的晶格,他们之间有何不同?4、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之间有何关系?5、解理与裂开有何异同?6 、同一种矿物的理想晶休形态和实际(天然)晶体有何异同?7、为什么鲕状集合体不能称为粒状集合体?8 、钟乳石称为方解石的柱状集合体对吗?为什么?9、何谓标型矿物和矿物的标型特征?学习他们有何地质意义?10、矿物形成后为什么会变化?会发生哪些变化?11、褐铁矿和铝土矿是否为两种独立矿物?为什么?第四章自然元素、卤化物、硫化物矿物本章重点:了解自然元素、卤化物、硫化物矿物大类的基本特征,掌握自然硫、石墨、石盐、黄铁矿和黄铜矿的物理性质和鉴定特征第一节自然元素、卤化物、硫化物矿物概述(各大类矿物的化学组成、形态和物理性质、鉴定特征)第二节自然硫、石墨、石盐、黄铁矿和黄铜矿的形态、物理化学性质和鉴定特征第五章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本章重点:了解氧化物矿物通性,掌握赤铁矿、磁铁矿、石英及其亚种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鉴定特征,了解铝土矿和褐铁矿的组成和意义第一节本大类矿物通性概述,铝土矿和褐铁矿的特殊组成和特殊意义第二节赤铁矿、磁铁矿、石英及其亚种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鉴定特征第六章硅酸盐矿物本章重点:了解硅酸盐矿物中络阴离子类型及其亚类的划分,掌握常见硅酸盐矿物橄榄石、石榴子石、普通辉石、普通角闪石、云母类、绿泥石、钾长石和斜长石的形态、物理化学性质和主要鉴定特征第一节本类矿物中络阴离子类型及其亚类的划分第二节岛状、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形态和鉴定特征;常见矿物橄榄石、石榴子石、电气石、蓝晶石、绿柱石、电气石第三节链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形态和鉴定特征;常见矿物普通辉石和普通角闪石第四节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层状结构特征及对矿物力学性质的影响,粘土矿物的概念、特性及其在工程地质方面的应用);常见矿物滑石、叶蜡石、云母类、绿泥石第五节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形态和鉴定特征;常见矿物钾长石和斜长石、霞石第七章碳酸盐和硫酸盐矿物本章重点:了解碳酸盐和硫酸盐矿物的通性,掌握方解石、白云石、石膏和硬石膏的化学组成、物理和化学性质及鉴定特征第一节概述碳酸盐和硫酸盐矿物大类的晶体化学特征,物理性质,晶形及成因特征第二节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硬石膏和重晶石的化学组成、形态、物理和化学性质和主要鉴定特征第二部分岩浆岩石学第一章岩浆岩石学总论本章重点: 岩浆、岩浆岩岩石学等基本概念;结构的概念及主要结构类型;构造的概念及主要构造类型;岩浆岩的主要判别标志;六种主要的岩浆岩矿物共生组合。

第一节岩浆及岩浆岩石学的概念(掌握)第二节岩浆作用及岩浆岩产状(侵入作用与侵入岩产状;喷出作用与喷出岩产状)第三节岩浆岩的造岩矿物第四节岩浆岩的结构及主要结构类型(岩浆岩的结晶程度、岩石中矿物的颗粒大小、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构类型)第五节岩浆岩的构造及主要构造类型(构造的概念及典型构造类型)第六节岩浆岩的分类原则与分类简表(各类岩浆岩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了解)第七节岩浆岩的命名原则第八节六种典型的岩浆岩矿物共生组合第九节岩浆岩区别于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标志第二章超基性岩类(橄榄岩-苦橄岩类)本章重点:超基性岩类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及主要岩石类型。

第一节超基性岩类的基本成分及结构、构造特征(超基性岩的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特征)第二节超基性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橄榄岩、辉石岩的鉴定特征)第三章基性岩类(辉长岩-玄武岩类)本章重点:基性岩类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及主要岩石类型。

第一节基性岩类的基本成分及结构、构造特征(基性岩浆岩的的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特征)第二节基性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辉长岩、辉绿岩及玄武岩的鉴定特征)第四章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本章重点:中性岩类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及主要岩石类型。

第一节中性岩类的基本成分及结构、构造特征(中性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特征)第二节中性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闪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岩的鉴定特征)第五章酸性岩类(花岗岩-流纹岩类)本章重点:酸性岩类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及主要岩石类型。

第一节酸性岩类的基本成分及结构、构造特征(酸性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特征)第二节酸性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黑耀岩、松脂岩)第三部分变质岩岩石学第一章变质岩石学总论本章重点:掌握变质岩的概念、变质作用及类型;变质岩五大化学类型的化学和矿物成分特征;变质岩的结构构造第一节变质岩与变质作用的概念、变质作用类型第二节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温度、压力、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它们的来源及其在变质作用中的意义)第三节变质作用的主要方式: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变形及碎裂作用、变质分异作用、变质结晶作用第四节变质岩的结构、构造一、变质岩结构、构造的概念二、变质岩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三、变质岩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第五节变质岩的成分特征:一、化学成分特征:正变质岩与付变质岩化学成分的差异,等化学系列和等物理系列、变质岩的五大类型二、矿物成分特征:变质岩矿物成分与岩浆岩、沉积岩矿物成分的对比;变质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变质矿物的内部结构特点;三、变质岩五大化学类型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特点(了解,学生自学)第二章动力变质岩本章重点:动力变质岩的概念、结构构造特征、主要岩石类型;韧性剪切带的识别第一节动力变质岩的概念第二节动力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及主要岩石类型(构造角砾岩、糜棱岩的识别)第三节韧性剪切带的识别第三章区域变质岩本章重点:区域变质岩的概念;掌握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特征第一节基本概念和分类(区域变质及区域变质岩的概念;区域变质岩的识别特征)第二节常见区域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斜长角闪岩、片麻岩、麻粒岩和榴辉岩)的概念及鉴定特征第四篇沉积岩石学第一章沉积岩总论本章重点:沉积岩的基本概念及沉积岩的常见沉积构造第一节沉积岩、沉积岩石学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沉积岩的物质组成及沉积岩的分类(不同类型沉积岩的物质组成及结构构造特征)第三节第四节常见沉积岩构造(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